國務院批轉國家物資總局關於全國物資局長會議匯報提綱的通知
國務院批轉國家物資總局關於全國物資局長會議匯報提綱的通知 國發〔1981〕101號 1981年6月15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國務院同意國家物資總局關於《全國物資局長會議匯報提綱》,現轉發給你們,望結合各地區、各部門的具體情況研究執行。
組織、管理好生產資料的流通,是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物資部門根據國民經濟調整、改革的需要,改變對生產資料統得過多、管得過死的狀況,採取多種靈活辦法,初步搞活了物資流通,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今後在調整和改革中,要認真貫徹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以計劃調節為主的方針,繼續搞好物資的平衡分配,搞活物資流通,加強網點建設,改進經營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在產需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更好地為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
全國物資局長會議於五月二十日在北京召開,六月三日結束。會議傳達學習了趙紫陽同志在國務院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座談了物資流通的新形勢,總結交流了在經濟調整和改革中做好物資工作的經驗,討論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參加會議的有各省、市、自治區物資局(廳)長,部分城市和地區的物資局長,國務院有關部門以及總後勤部、國防科委、鐵道兵、基建工程兵的物資部門的負責同志,共一百八十九人。
現將會議討論的幾個主要問題匯報如下:
一、近兩年來物資流通領域的幾個特點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近兩年來,隨着國民經濟調整和在國家計劃指導下開展市場調節,物資平衡開始改善,物資流通初步搞活,長期以來物資繃得緊、管得死的狀況有了明顯改變,物資工作有了新的較大發展,主要特點是:
(一)供需矛盾開始緩和。
由於國民經濟初步調整,基建戰線有所縮短,產品結構有所改善,物資供應長期全面緊張的狀況開始鬆動。除燃料、木材和建築材料仍然緊張,鋼材中的薄板、帶鋼以及部分化工原料、有色金屬比較短缺外,多數原材料的供需矛盾緩和,機電產品大部分供過於求。
(二)物資流通初步搞活。
一是改進分配供應辦法。重要的、短缺的物資繼續實行計劃分配和調撥,但根據資源條件,儘量敞開訂貨和供應。一九八〇年,在統配物資中,已有一部分金屬材料、化工原料和大部分機電產品敞開供應。不能敞開供應的物資,採取發放流通票等靈活辦法。不少地區對輕紡等行業生產維修以及一些重點用項、重點用戶需要的物資,採取按需核實供應辦法,改變了許多物資不管用途、不分數量、不講緩急,都要層層申請,按分配指標供應的狀況。
二是生產企業開展自銷。一九八〇年,冶金企業自銷鋼材二百九十一萬噸,占銷售總量的11%;機械企業自銷產品二百二十三億七千萬元,占銷售總值的33%。自銷產品中,去年上半年生產企業直接推銷比較多,下半年由物資企業收購、經銷、代銷和聯合推銷的逐步增多。
三是擴大物資協作交流。隨着地方工業的發展,現在地方資源在總資源中已占有很大比重,如煤炭占五分之二,鋼材占四分之一,木材占五分之一,水泥占三分之二。擴大地區之間的物資協作,有利於調劑餘缺,互通有無。
四是發展物資信託服務。一九八〇年,物資部門的生產資料服務公司,已由一九七九年的四百多個發展到六百多個,在全國範圍內初步形成了信託服務網。去年代銷、代購、代加工和自營業務等經營總額達四十二億六千萬元,比一九七九年增加22%。
五是開設生產資料商場。這種商場,從處理積壓物資發展到推銷新產品,從現貨展銷發展到期貨交易,既有生產企業自己設攤銷售,又有商場代銷服務。一九八〇年,各地物資部門開辦的較大規模的綜合性商場已發展到六十八個,成交額也有較大增長。
六是物資部門通過市場購銷的物資數量顯著增加。省、市、自治區一級一般占購銷總額的20-30%,地、市一級一般占30-40%,縣一級大多占50%以上。
這些初步改革,增加了流通渠道,減少了流轉環節,對密切產需聯繫,擴大物資交流,起了很好的作用。
(三)供應情況顯著改善。
一是計劃分配物資的供貨情況良好。一九八〇年,十七種主要燃料、原材料中,鋼材、木材、水泥、鋁、鉛、鋅、鋁材、鉛材、燒鹼、濃硝酸等十種物資完成或超額完成了國家訂貨合同總量,煤炭、銅、銅材、生鐵、硫酸、純鹼、橡膠都完成了計劃的99%左右。
二是對重點用項保得比較好。例如,一九八〇年國家供應輕工、紡織兩個部的主要物資,比一九七九年有較大增長,其中燒鹼增長31%,純鹼增長19%,鋼材、銅材、鋁材、鉛材增長15%左右,資源緊張的木材和煤炭分別增長了6%和1.1%。對農業、能源、交通、維修技措和住宅建設等方面的需要也保得比較好。
三是隨着敞開供應和自由購銷物資的增多,對計劃分配難以完全解決的千家萬戶、千變萬化的需要,包括廣大集體企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比過去供應好得多。
(四)庫存連續大幅度上升的趨勢有所扭轉。
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九年,機電產品庫存每年平均上升五十八億元,鋼材庫存每年平均上升二百三十一萬噸。近兩年來,由於供需矛盾緩和,供應渠道增多,供應方法靈活,對壓縮庫存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時,各地區、各部門和企業抓清庫、核庫、利庫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九八〇年,機電產品庫存下降了二億元,鋼材庫存只增加六十七萬噸。庫存的品種結構也開始趨向合理。
(五)物資部門的經營業務有了新的發展。
由於開展社會主義競爭,促進了物資部門經營網點的建設、經營管理的改善和服務水平的提高,物資企業之間、物資企業與生產企業之間的聯合有了新的發展,普遍出現了購銷兩旺的新氣象,不少物資企業各項經濟指標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一九八〇年末,全國物資部門城鄉經營網點已發展到二萬五千多個,比一九七九年增加28%,其中城市網點八千八百多個,增加47%,農村網點一萬六千三百多個,增加19%。去年全國物資部門銷售總額達到四百七十二億元,比一九七九年增加四十一億元,上升9.5%;定額流動資金周轉天數由一百三十二天縮短為一百二十二天,節約流動資金十二億五千萬元;盈利增加二億九千一百萬元,扣除原來列入費用開支、現在改由利潤留成開支的不可比因素二億一千七百萬元外,按可比口徑增加七千四百萬元,增長9.8%。
總的來看,一九七九年以來特別是去年以來,物資工作形勢很好。但在流通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主要是:有些同志對調整和改革的方針認識不深,對實行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以計劃調節為主的方針出現的新情況缺乏分析,措施不力。對生產資料市場管理不夠,有些生產短線產品的企業自銷產品違反國家規定,對國家物資分配計劃有所衝擊;有的產品價格升降失去控制,投機倒把、偷稅漏稅等非法牟利事件增多。物資部門內部,以及物資部門與有些工業部門之間,工作不夠協調;物資經營網點不足,經營管理水平低。今年年初,由於計劃定得比較晚,同時由於凍結物價、控制資金,物資銷售額有所下降,鋼材庫存繼續上升。這些問題,要認真地研究解決。
二、在調整和改革中要繼續抓好的幾項工作
根據中央抓好調整和改革,走出一條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新路子的指示精神,物資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在調整和改革中進一步加強物資部門的建設,做好物資平衡分配工作,搞活物資流通,提高經濟效益,更好地為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服務。
(一)在經濟調整中做好物資平衡分配工作。
長期以來生產建設急於求成,造成物資不平衡,計劃留有缺口;物資分配,基建擠生產,生產擠生活。這是經濟工作中「左」的錯誤在物資平衡、分配上的反映。隨着生產建設遵循量力而行的指導方針,物資平衡開始有所改善,但有些物資仍有缺口。這次,會上同志們反映,現在對物資有缺口不象對財政有赤字那樣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大家認為,按照毛澤東同志關於要「留有餘地」的論述和陳雲同志提出的平衡原則,在搞好財政、信貸平衡的同時搞好物資平衡,是實現調整和改革任務的一個重要條件。物資部門要同計劃部門和其它有關部門一起,把實現物資平衡當作貫徹調整方針的大事,高度重視起來。
1.做好平衡分配工作。開展國家計劃指導下的市場調節,對物資平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搞好國家統配資源的供求平衡,而且要逐步搞好整個社會資源與需要的平衡預測。不僅要搞好每種物資各自的平衡,也要搞好各種物資之間的平衡銜接。不僅要搞好年度的物資平衡,也要注意搞好長期計劃中的物資平衡。在計劃分配上,要真正按照陳雲同志提出的順序進行安排,即:在原材料供應緊張的時候,首先保證消費資料的生產,其次保證必要的生產資料的生產,剩餘部分用於基本建設。據此,物資分配要根據調整的要求,優先安排好日用消費品、農業、能源、交通運輸的需要,其它方面的需要只能量力而行。在切實搞好供需平衡的基礎上,使列入計劃的生產建設任務,得到可靠的物資保證。
2.認真執行國家分配調撥計劃。近幾年,幾種重要物資的分配資源,常常不能按國家計劃落實訂貨。中央確定把完成國家規定的重要物資的調撥計劃,作為調整時期在宏觀經濟方面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一項重要措施,物資部門要協同有關部門嚴格執行。今年的物資平衡分配計劃中,還有一部分煤炭、木材、水泥的資源未能落實,物資部門要配合計劃、生產部門積極採取措施,儘早安排下去。各地的地方分配資源尚未落實的,也應抓緊安排落實。
3.加強日常調度調劑。調整期間各種物資需求變化較大,年初的平衡分配計劃在執行中會出現新的不平衡。物資部門既要通過經常性的供求預測,為按需調產及時提供依據,又要通過開展靈活調度,隨時調劑物資餘缺。今年全國工交會議安排增產日用消費品需要的原材料,還有一部分沒有着落,要千方百計組織資源,及早解決。對關停企業和停緩建工程的材料設備,物資部門要協助有關單位清查登記,加強維護保管,並按規定儘快調度、利用、處理。
4.抓好節約工作。這是實現物資供求平衡、解決短線不足的有效措施,也是物資部門的一項經常任務。當前,特別要狠抓煤、油和木材的節約。近兩年,各地物資部門按照國務院要求,對燃料堅持實行憑證定量供應辦法,推廣上海市燃料公司把消耗定額落實到車間、班組,建立按月按季核銷制度的經驗,開展了以提高服務質量、節約燃料為中心的競賽活動,對推動節約能源有顯著效果。木材的節約和代用工作也取得較好成績。物資部門要進一步發揮管供、管用、管節約、管回收的綜合職能,繼續大力推廣燃料、木材等物資節約代用的先進經驗。配合有關部門,完成一九八一年節約煤炭二千萬噸、燃料油一百五十萬噸和節約代用木材五百五十萬立方米的任務。廢鋼鐵回收利用,是節約能源的重要措施,要進一步抓好回收、上交工作,特別是要提高加工質量,促進廢鋼鐵利用。
5.大力壓縮庫存。今年,由於基本建設進一步壓縮和生產結構的調整,有些物資按原訂合同到貨後不能投入使用,以及盲目生產一時難以完全制止等原因,鋼材、機電產品等庫存在一定時期可能有所上升。物資部門一方面要積極協助企業抓緊利用處理現有積壓物資,繼續組織修配改代,開展調度調劑,採取削價、賒銷、分期付款、轉帳交付使用等辦法推銷,加快處理,避免造成更大損失;庫存鋼材中適銷對路的,要多拿出些來投放農村市場。另一方面,要堅持先利庫後訂購的原則,及時提出限制長線產品生產的建議,採取經濟辦法和行政辦法,儘可能防止新的積壓。
(二)貫徹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以計劃調節為主的方針,搞活物資流通。
為了鞏固和發展初步改革的成果,進一步搞好生產資料流通,根據近兩年來的初步經驗,大家認為,生產資料流通實行兩個調節,應當在搞好社會供求平衡的條件下,對重要的、短缺的生產資料實行計劃管理,對一般的生產資料實行自由購銷。就是說,對.影響宏觀平衡的要管住,有利微觀搞活的要放開,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
重要的、短缺的生產資料堅持由國家計劃分配和調撥。這部分生產資料基本上屬於計劃調節的範圍。它的生產和分配由國家下達指令性指標,價格由國家統一規定或實行一定幅度的浮動價格。但在制訂計劃時,應根據各種物資的不同情況,安排一部分通過市場來供應;計劃價格必須隨着生產和市場情況的變化進行必要的調整;供應上要繼續推行和完善各種行之有效的靈活辦法;除原油、木材、錫及火工產品企業不能自銷外,其他產品按國務院〔1980〕226號文件批轉的《國家經委關於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工作情況和今後意見的報告》的規定,企業在保證完成國家下達的計劃任務和供貨合同的前提下,有權銷售超產的產品,其中屬於國家短缺的統配產品,首先由國家收購,也應允許企業按一定的比例自銷一部分。今後除不允許自銷的產品外。擬進一步對部分產品實行全額分成和增長分成辦法,留給企業的部分可以自銷。
一般的生產資料實行自由購銷。這部分生產資料基本上屬於市場調節的範圍。它的生產和銷售,國家只下達參考性指標,生產企業可以在國家計劃指導下,按照市場情況自行安排,而不受這種參考性指標的束縛;同時,允許按照市場供求情況,經過有關部門批准,實行一定幅度的浮動價格或協作價格。但對其中一些影響市場較大的通用生產資料,國家可下達一部分指令性指標,由物資部門優先訂購經營;某些重點單位、重點任務的需要,主管生產部門或物資部門可指定生產企業或物資企業直接供應。
上述劃分,實際上就是根據生產資料在國計民生中的重要程度和供求情況,分為計劃分配、優先訂購和自由購銷三種類型進行管理。這樣做有利於在保證實現宏觀決策的前提下搞活微觀經濟,有利於逐步實現最近趙紫陽同志在國務院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的「改變封閉的少渠道、多環節的商品流通體系,建立多渠道、少環節、開放的商品流通市場」的改革設想。
為了貫徹好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以計劃調節為主的方針,當前在生產資料流通領域還需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改進生產資料價格管理。
去年國務院發出《關於嚴格控制物價、整頓議價的通知》後,對穩定市場物價起了重要作用。但在生產資料價格方面,仍有一些具體問題需要解決。為了搞活經濟,會議對物價總局提出的關於臨時出廠價,地區價,協作物資的協作價,物資企業組織自拉自運的煤炭、木材價格和生產企業自銷產品價格的方案,進行了討論。大家同意物價總局的意見,建議報國務院審批。
在產品銷售價格的管理方面,當前有兩種意見:一是計劃內的產品執行國家統一定價,計劃外的產品實行自由價格;二是為了避免計劃外的產品自銷衝擊計劃內的產品調撥,計劃內外的產品銷售原則上應實行同一價格。會上大家贊成第二種意見。但為了搞活經濟,除一部分最重要的產品實行國家統一定價外,其它產品應逐步實行由物價部門批准的一定幅度的浮動價。
物資企業規行的供應價方面的規定,是在六十年代實行單一計劃調節的情況下制訂的,現在實行兩個調節和企業化經營,過去的辦法已不完全適應。會議認為,應將過去「以收抵支,收支平衡」的作價原則,逐步改變為「合理計費,合理盈利」。從方向看,應逐步解決工商利潤的合理分配問題。但當前為了保持物價穩定,不影響生產企業的成本,物資企業的盈利應主要從改善經營中取得。現在物資企業實行的收費辦法和供應價格很不一致,擬調整為在一個城市、一個縣城的範圍內實行一個供應價。已經實行全省(自治區)統一供應價,由於財政「分灶吃飯」和其他原因繼續執行有困難的,也可按上述辦法調整。縣以下的經營網點,可在縣城供應價的基礎上加合理的地區差價。物資企業的零售物資,可在當地供應價的基礎上,加一定的供零差價率,制訂零售價格。以上價格的調整,由物資部門提出,報物價部門批准。為了協調生產企業出廠價與物資企業供應價的矛盾,還打算對出廠價和供應價試行批量差價。
這些意見,已與物價總局商量,擬進一步制訂改進辦法,報請國務院審批。
2.在開展市場調節的同時加強市場管理。
首先,要規定允許自由購銷的工業生產資料的範圍。會議意見,符合以下幾種情況的工業生產資料可以進入市場自由購銷:(1)實行計劃分配的工業生產資料,生產企業在保證完成國家生產、分配計劃和供貨合同的前提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企業可以自銷的部分;(2)物資主管部門優先訂購的工業生產資料,生產企業在保證完成訂購合同(協議)前提下的多餘部分;(3)計劃分配和優先訂購以外的其它工業生產資料;(4)生產企業自己組織原材料、燃料生產的產品和試製的新產品;(5)各單位超儲積壓的工業生產資料;(6)物資企業在保證完成分配調撥計劃的前提下敞開供應的部分。不符合上述規定的,不能進入市場。
第二,凡經營工業生產資料的企業,都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註冊,確定其合法地位和經營範圍。經營單位的分工:(1)各級物資主管部門所屬的經營單位,按照規定的分工經營工業生產資料;(2)生產主管部門的銷售單位、各種生產聯合公司、生產企業,只能銷售本部門、本公司、本企業自己生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自銷的產品;(3)各主管部門的供應機構,只負責供應直屬、直供企業、事單位的工業生產資料;(4)商業部門按照規定經營交叉經營的和接受委託代銷的工業生產資料。不經過登記註冊的不許經營。
第三,要執行國家有關物價和稅收的規定,經營工業生產資料的企業要照章納稅。
第四,要劃清合法交易與非法交易的界限,取締無證經營,打擊投機倒把、行賄受賄等違法活動。
最近,我們正與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一起研究制訂《加強工業生產資料市場管理暫行規定》,擬徵求有關方面意見後,報請國務院審批。
3.開展生產資料商情的預測預報工作。
隨着生產資料市場的日益擴大,各級物資部門要組織力量,對主要生產資料的生產能力、產量、質量、價格、消耗、庫存,以及與外地的購銷聯繫等基本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相應地建立起商情檔案和統計制度,在這個基礎上,研究市場動態,預測預報商情,指導基層物資企業的經營活動,並為生產企業安排生產提供參考。
(三)加快網點建設,搞好服務工作。
近兩年來,各級物資部門在加強經營,改善服務,發展基層網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逐步向着按商業辦法組織流通,建立「第二商業」的目標前進。實踐證明,這樣做是正確的、必要的。
當前,我國主要物資直達供應的約占70-75%,中轉供應的約占25-30%。如果物資部門能把物資流通組織得更加合理,做到就地就近隨時供應,使用戶從物資企業進貨,比從生產廠直接進貨更加方便、節約,中轉供應的比例還會提高。那時,物資企業的中轉合理庫存隨着中轉任務的加大,相應要增加一些,但用戶的庫存可以大大減少,增減相抵,整個社會的庫存可以有較大的減少。全國現有工業生產資料庫存為一千多億元,如果能減少10%,就能騰出一百多億元資金;同時由於流通合理,還可以大大節約運力和流通費用。這對於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調整期間,物資部門是應該加強和發展的部門,應該努力把工作做好。
物資部門要做到就地就近隨時供應,必須學習商業部門,下大力量把城鄉經營網點建立健全起來。通過網點,一方面做好對用戶的供應服務,另一方面做好為生產企業的銷售服務,這是當前物資部門的重要任務,做好這項工作,對國民經濟的調整和改革,有重要的積極的作用。
經營網點必須按照物資流通合理化的要求來設置。需要中轉供應的生產資料,除了對廣大農村的供應和城市的零星供應以外,一般應當做到只經過一次中轉,即由生產廠直達到各個城市的物資部門的供應站,再由供應站到用戶。現在有些物資從生產廠到物資總局專業公司的一級站,再到省公司,再到市公司,再到用戶。這種多次中轉的不合理現象應儘快改變。因此,今後經營網點的發展,應當以全國二百多個城市的供應站、門市部以及生產資料商場為重點,擔負起就地就近直接供應用戶以及為周圍農村物資企業中轉的任務。現在物資總局各專業公司一級站、管理處及其供應站,各省、自治區一級物資專業公司以及中央和省、自治區各部門的供應機構,所擔負的直接供應企業通用物資的任務,應經過協商,採取委託、聯營、合營等辦法,逐步由各個城市的物資經營網點擔負起來。這樣既可以減少中轉環節,又可以解決中央和省、自治區一級的物資企業與市物資企業經營上的種種矛盾。少數不宜由各個城市網點分散經營的物資,也可以由中央、省級物資企業根據供應範圍,在適中的城市單獨建立或與當地物資部門聯合建立專門的供應站。至於地一級的物資企業如何經營,因各地情況不同,可由各省、自治區酌情確定,一般應當經過協商,同所在市的物資企業採取合營、聯營、委託等辦法,統一擔負所在市及周圍農村的供應任務。
為了儘快把各城市經營網點建立起來,要求各級計委將所需投資列入計劃,予以適當安排。各城市在城市建設的規劃中要適當考慮物資經營網點建設的需要。物資部門在建設自營網點的同時,還要繼續發展委託網點,還可以結合解決青年就業,組織一些自負盈虧的集體所有制的經營網點,但各級物資部門必須加強對他們的領導。
農村地域廣闊,供應分散,隨着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需用物資的大量增加,農村網點也要根據需要積極發展。現有的社營、縣營、縣社合營、委託供銷社代銷等各種形式,各地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加以採用。有條件、有需要的縣,也可以開設生產資料商場。
為了逐步改進訂貨工作,做到產銷銜接經常化,首先要在一些大城市,由各級物資部門吸收工業部門、主要生產企業參加,建立起生產資料交易中心,有的可以和生產資料商場結合起來,有的也可以單獨建立。
各級物資部門、各個經營網點都要堅持把搞好服務放在第一位。要從用戶的需要出發,積極擴大服務範圍,繼續推廣先進經驗,開展承包、配套、加工、拆零、信託、租賃以及技術服務、送貨上門等各種方便用戶的供應方式和服務項目,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把供應服務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物資企業還要協助生產企業做好自銷產品的銷售工作。現在各地都已有不少物資企業為生產企業經銷、代銷產品。通過經銷、代銷,密切了產銷關係,促進了企業按需生產,擴大了物資企業經營業務,更好地發揮了流通部門的作用。
物資經營網點要注意端正經營思想,處理好服務和盈利的關係。要在搞好服務的前提下,擴大經營,改進管理,增收節支,加強經濟核算,取得合理盈利。去年以來,一些物資企業經營了一部分生活資料,問題較多。大家認為,物資企業的任務是搞好生產資料的調撥和經營,包括生產資料服務公司的「四代一調」(代銷、代購、代加工、代發運,組織調劑)和自營業務,都應該以生產資料為主;目前物資經營網點很少,也不應該分散力量去搞生活資料。因此,物資企業除了按規定可以經營與商業部門交叉經營的商品外,不要經營其它生活資料。但根據當地政府決定開展的地區之間的物資協作,和受政府委託開辦的展銷會、交易會的經營活動,不受上述規定限制。
(四)繼續加強物資隊伍建設,適應物資流通發展的需要。
當前,物資隊伍在組織上、業務上、思想上同形勢的要求還不適應。大家認為,加強隊伍建設,要着重抓好以下三項工作:
1.進一步充實和加強各級領導班子。當前領導班子中比較普遍的問題是:年齡大,專業知識少,缺乏組織現代化流通的經驗。有些班子民主作風差,未能發揮集體領導的作用,工作中存在着推倭拖拉等官僚主義作風。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一是要加強領導班子的業務、思想建設。物資總局除繼續舉辦經理學習班外,還準備從今年起,對各省、市、自治區物資局長分期分批進行輪訓,並吸收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物資局長參加。同時,要進一步端正領導思想和領導作風。二是加快選拔優秀中青年幹部的步伐。現在,有些同志對這項工作的迫切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行動遲緩。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老幹部,要認真學習鄧小平、陳雲、胡耀邦和宋任窮同志最近關於培養選拔中青年幹部的講話精神,提高認識,擴大視野,把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年富力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幹部提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在少數民族地區,要注意培養、提拔民族幹部。
2.抓緊職工培訓。物資部門是個新的部門,歷史短,變動大,在現有六十四萬職工中,一半左右是「文化大革命」以來參加工作的,專業人材少,文化程度低,經營管理經驗差。最近物資總局召開了全國物資系統職工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在五年左右時間內使所有能夠學習的職工,通過各種形式輪訓一遍。同時,充分發揮現在二十二所中等物資專業學校和五所高等院校物資管理專業的作用,並積極籌建物資學院,儘快培養出一批適應物資商業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材。
3.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當前幹部、群眾的思想比較活躍,但由於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問題也比較多。有些同志對國民經濟進行大的調整和改革,困難因素看得多,有利條件看得少,信心不足;有些同志對黨的一些具體政策,理解不深,將信將疑;有些同志經營思想不端正,開展市場調節、實行利潤留成辦法以來,片面追求利潤。有的甚至投機倒把、牟取暴利、行賄受賄、貪污盜竊。因此,要繼續進行形勢教育,進一步加強四項基本原則教育,政策教育,法制和紀律教育,精神文明教育,把幹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來。繼續抓好《準則》的學習貫徹,加強紀律檢查工作,堅決糾正流通領域中的不正之風,嚴肅處理違法亂紀案件。
對於網點建設、職工培訓、科技研究應用,以及加速資金周轉、降低流通費用等,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編制明年和長遠計劃,制訂規劃,提出具體的奮鬥目標和要求。
關於物資部門與生產部門的分工體制問題,這次會上各地物資部門的同志反映較多,會議沒有組織討論。已告訴大家,在國務院討論確定之前,仍按現行體制執行。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