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改革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化工作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改革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化工作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國糧發〔2019〕273號
2019年9月24日
發布機關:糧食和儲備局 標準委
糧食和儲備局網站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關於改革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化工作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國糧發〔2019〕273號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標準化工作改革決策部署,以高標準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高效的現代糧食流通體系和統一的國家物資儲備體系,全面提高國家糧食安全和戰略應急物資儲備安全保障能力,現就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化工作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提出意見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標準化戰略,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體系,依據標準開展行業管理、市場准入和質量管理。

(二)基本原則。

——堅持深化改革,優化頂層設計。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要求,充分釋放市場活力,改革完善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化工作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促進糧食標準體系結構優化和物資儲備標準加快發展。

——堅持需求導向,強化科學引領。以標準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糧食產業轉型發展和消費升級需要。以強化安全、保障應急為底線,逐步提升物資儲備管理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強化標準基礎性和前瞻性技術研究,充分發揮標準引領作用。

——堅持協同推進,形成工作合力。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強化糧食和儲備部門與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工作協同。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積極引導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眾參與,提升標準化工作聯動性和整體性。

——堅持開放融合,促進國際合作。立足國情,借鑑轉化國外先進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積極參與制定國際標準,不斷推進國內外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體系銜接融合。

(三)主要目標。到2025年,着力構建全要素、全鏈條、多層次的現代糧食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基本建成結構合理、銜接配套、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物資儲備標準體系。標準化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標準制修訂管理更加規範、科學、高效。標準得到廣泛普及應用,標準對糧食和物資儲備高質量發展引領作用充分發揮。標準化國際合作交流更加深入,中國糧食標準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二、嚴守安全底線健全強制性標準

(四)大力推進強制性標準修訂和轉化。按照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結論,加快構建「結構合理、規模適度、內容科學」的糧食和物資儲備領域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根據強制性標準設定原則要求,大力推進標準制修訂和轉化。進一步完善糧食強制性標準技術要求,在發布《玉米》標準基礎上,2019年完成《小麥》標準修訂徵求意見,以及《稻穀》標準修訂立項等工作;完成《儲糧化學藥劑管理和使用規範》等強制性行業標準上升為強制性國家標準立項。突出安全底線要求,2020年完成綜合、能源、應急等儲備物資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及技術規範強制性標準立項工作;到2025年,制定一批物資儲備強制性標準。

三、拉升質量高線提高重點領域標準水平

(五)加快基礎通用標準制修訂。以最嚴謹的標準要求,加快修訂糧油名詞術語系列標準,制定物資儲備編碼、標誌標識、術語和縮略語等基礎性及儲備物資包裝重點通用技術標準。制定儲備物資輪換技術標準,保證儲備物資效能。2019年完成《糧油檢驗扦樣、分樣法》等規範操作標準送審,《糧油名詞術語糧食、油料及其加工產品》等基礎標準立項。到2022年,發布《糧食標準體系》和《物資儲備標準體系》標準。

(六)加強重點糧食產品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加速健康穀物、質量評價方法、適度加工等重點標準制修訂,減少一般性糧油產品標準制定。到2022年,研究制修訂20餘項綠色優質、營養健康的糧油產品標準。修訂完善現行主要糧食質量分等分級和評價方法標準,促進糧食優質優價,引導糧食種植結構調整。制定大米、小麥粉、植物油等產品適度加工技術規程和操作規範標準,引導企業適度加工,促進節糧減損和節能減排。鼓勵雜糧、雜豆等傳統特色糧油產品標準的制修訂,推動特色糧油食品產業化發展。

(七)加強倉儲技術標準制修訂工作。結合新材料、新技術的開發應用,完善倉儲技術標準,制定綠色儲糧藥劑、先進儲糧技術規程等標準,滿足糧食綠色保質、分類利用、減損增效的需要。制定國家物資儲備倉庫專用設施設備相關標準和通用倉庫建設標準,修訂完善成品油庫建設標準。

(八)強化糧油機械、儀器設備製造標準制修訂。加強成套機械設備、智能化儀器設備和裝備等相關標準制修訂,提升專用裝備製造業水平。制定快速檢測方法標準,鼓勵研發現場、在線、可移動、可組網的快速檢測技術和儀器設備,滿足自動化生產和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質量監管需要。

(九)建立應急物資管理保障服務標準體系。加強改革探索,研究制定應急管理服務標準,推動建立統一規範的應急指揮體系,以標準化手段優化資源配置、規範流程、提升服務、創新治理,確保應急作為公共服務的關鍵環節兜住底線。

(十)健全信息化標準體系。加強糧食和物資儲備信息化標準制修訂,推進糧食和物資儲備領域數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加快糧食倉儲信息化標準制定,提升糧庫信息化建設的規範化水平。對質量監測、品質測報、安全監測、糧情監測等專項監測信息數據進行標準化,提升「互聯網+」監測水平。加強面向業務應用信息化標準研製,加快實現信息技術同糧食和物資儲備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

四、激發市場活力增加標準有效供給

(十一)引導規範團體標準健康發展。加強對團體標準化工作的指導和監督,鼓勵糧食和物資儲備行業學會、協會、產業技術聯盟等社會團體制定高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關技術要求的具有競爭力的標準,更好地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引導地方特色、多元化、個性化糧油產品,糧食智能裝備等制定團體標準。

(十二)釋放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公開效應。結合糧食行業實際,推動加強糧食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的實施,鼓勵引導更多的糧食企業公開企業標準。在大米和小麥粉等大宗糧油消費品、糧油倉儲和加工機械設備領域,助推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強化標準引領,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宣傳一批在糧食行業「領跑」中做出佳績的企業。

五、完善標準化管理體制機制

(十三)改革完善標準化工作機制。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要加強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化工作的指導,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要完善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化工作機制,明確國家、地方糧食和儲備部門、垂管系統各層級標準化管理職責。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制定標準化發展規劃,建立標準化協調機制,組建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各垂管局負責基層處、儲備庫標準化管理指導和協調。地方糧食和儲備部門加強指導,協調本地區本行業領域的標準化工作,推動有關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地方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支持當地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化工作,鼓勵成立地方糧食和物資儲備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20年,完成物資儲備、糧食標準樣品、糧食工程建設等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建。

(十四)完善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糧食和物資儲備行業標準管理辦法》和《糧食和物資儲備行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辦法》,進一步改革規範標準立項、徵求意見和審定等制修訂各環節工作流程。嚴把國家和行業標準立項審查關,強化信息反饋、評估、覆審制度化建設,保證標準規範性、時效性。規範糧油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加強分技術委員會評估考核,強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專家組在標準制修訂工作中的組織管理和技術審查職責,保證標準質量和制修訂效率。到2025年,完成現有推薦性糧食標準覆審修訂,實現標齡5年以內的目標。

(十五)建立完善標準實施、監督和評估機制。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建立糧食標準實施信息反饋和評估機制。各級糧食和儲備部門、垂管局、相關團體組織要大力推動標準實施,鼓勵企業採用先進標準;及時對重點標準開展後評估工作。標準化技術組織定期開展標準覆審,提出繼續有效、修訂或廢止結論。起草單位要及時跟蹤標準實施情況和問題,並進行分析處置。到2020年,完成糧食標準實施評價工作試點,建立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服務平台。

(十六)開展標準宣傳培訓。各級糧食和儲備部門、垂管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標準宣傳培訓機制。突出宣傳效果,創新宣傳方式,有效利用各種媒體,積極探索視頻教學、可視化標準圖譜等宣傳新模式。改革創新標準培訓方式,聯合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檢驗機構及相關社會團體經常開展多形式、多層次標準培訓,聚焦標準重點難點解讀。

(十七)開展標準化試點示範工作。推動糧食標準化示範工作,開展物資儲備標準化試點建設,促進糧食流通和物資儲備業務標準化管理。在糧食收購、儲存、加工和物資收儲等生產經營單位,開展標準化示範工作,充分發揮典型示範作用,推廣標準化經驗,發揮標準化在深化改革、轉型發展中的作用。2021年,啟動建設物資儲備標準化試點工作。到2025年,建設有代表性的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50個。

六、提高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國際化水平

(十八)加快推進國際國內標準互聯互通。加強對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等國際組織糧食標準的跟蹤、比對和評估,推進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之間的轉化運用。大力支持自主創新糧油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發揮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以標準「軟聯通」促進「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服務國家糧食安全。引導和鼓勵國內科研單位、質檢機構、大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創造條件爭取我國專家在糧食標準相關國際組織任職,提升國際影響力。

七、提升標準化基礎能力水平

(十九)夯實標準研究基礎。提升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基礎研究支撐能力,重點支持抽樣扦樣取樣規則、樣品真實性代表性、質量安全基礎數據、儲存加工過程損失損耗等研究。建立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樣品管理機制,突出標準樣品的地位,充分發揮標準研究驗證機構支撐標準樣品工作的作用。制定糧食和物資專業檢測實驗室建設標準、技術規範。鼓勵和引導科研項目中標準化成果優先作為政府採購和公開招投標的參考依據。

(二十)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着力提升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化人才專業素質,實施「百千萬」標準化人才培養工程,遴選「百名」標準化引領人才,建立「千名」標準化專家庫,培養「萬名」標準化操作型人才。重點培養一批精通物資儲備管理業務的標準化專門人才。探索建立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市場化機制,將標準化業務技能納入企業技術工人培訓內容,加強企業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

八、保障措施

(二十一)加強統籌協調。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指導下,充分發揮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對擬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工作的組織領導與統籌協調作用,做好糧食和物資儲備標準化工作與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的協調對接,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整體合力。健全各級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與糧食和儲備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加強重點標準化工作的統籌協調,強化督促檢查,形成層層分工負責、上下齊抓共管的標準化發展合力。標準研製單位應精心組織實施標準全生命周期的各項工作。

(二十二)完善投入保障。各級糧食和儲備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以及財政、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持,將標準研製和標準化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形成持續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鼓勵省級糧食和儲備部門將優質糧食標準制修訂經費納入《優質糧食工程》好糧油行動計劃項目。鼓勵標準研製單位向有關部門報告標準的工作進度,爭取指導支持。探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經費投入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支持標準化工作。

(二十三)健全激勵機制。各省(區、市)標準化行政管理部門、糧食和儲備部門、垂管局應建立完善標準化工作激勵機制,制定標準成果獎勵辦法等支持政策,宣傳先進典型,激發參與標準化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的積極性。鼓勵檢驗檢測機構、高校、科研院所與大型企業圍繞高質量發展需求開展重大標準研製。鼓勵收入分配改革,允許專業技術人員在工作之餘發揮特長,指導企業研發新技術、新標準、新產品,取得合理報酬,充分激發標準化隊伍幹事創業活力。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2019年9月24日

(此件公開發布)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