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誕辰紀念

國父誕辰紀念
1943年11月12日
本作品收錄於《新華日報
《新華日報》1943年11月12日社論

今天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七七誕辰。國父是中華民國的創造者。他奮鬥一生,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他手創的三民主義,目的就是要使中國的人民能夠過自由、平等、幸福的日子。國父是最能順應世界潮流的偉大政治家。所以,他能夠根據實際的情形,不斷的為實現三民主義而奮鬥。而這種充實和發展,都有一條明顯的線索可尋,那就是一切為了人民, 並決定於人民。

國父為了三民主義的民主政治,堅決的反對過陳廉伯的法西斯黨和一切叛逆,反對過袁世凱稱帝和張勳復辟,反對過一切軍閥專橫,也反對過段祺瑞做了執政後召開的善後會議,因為這個會議不是他所主張的國民代表會議的預備會議,代表是由段祺瑞指派的,而不是由各軍隊各政黨和各人民團體民主的選舉出來的。

國父為了實現三民主義的民主政治,英明果斷的採取了很好的政策,從對內到對外,從國民黨的改組和與人民特別是勞動大眾的結合,以及與革命政黨的聯合,到確立對外政策,着重中、蘇親密邦交。國父為了他的這些主張曾經以他的偉大辯才折服那些懷疑的人,也以他的偉大的人格,感召那些認識不清的人,也以他的偉大的鬥爭精神,責斥了一部分反對的人。國父的主張終於是勝利了!事實也證明了國父是完全正確的。

國父是中國民主主義的旗幟,是中國認真走上民主政治的大道的明燈。現在,我們應再對國父的遺教,作進一步的研究。

國父對人民在中華民國的地位,曾經不憚煩的說了又說,解釋了又解釋。他問:「中華民國之建設,何為基礎乎?」他的回答是:「以人民為基礎。」「現在中國號稱民國,要名副其實,必要這個國家是以人民為主。」這就是說,不論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不談建設則已,要談建設,就一定要「以人民為基礎」。尤其是在政治上,國父曾經這樣尖銳的提出人民為主的問題:「共和與自由,全為人民全體而講。至於官吏,則不過為國民公僕,受人民供應,又安能自由」(見國父演講《釋自由》)。「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翁」這樣的民主思想,是貫澈在國父的每次演講和手擬的每個文件中的。解釋什麼是政治時是如此,闡明中國的民主政治和歐美的資產階級所特有的民主不同, 而為一切平民所公有時,也是如此。所以,國父對民主政治總說是全民政治或平民政治,而且,總千叮萬囑的說:「夫主權在民之規定,決非空文而已」,一定要名副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銘記和求其實現的。

國父對民主政治有這樣明確的定義,所以他對人民參加中華民國的建設具有莫大的熱烈的希望。國父不怕人民, 不疏遠人民,相反的,他接近人民,代表人民,鼓舞和動員人民。而國父在對政黨問題上,也有其民主的獨到的見解。國父說:「政黨之作用在提攜國民,求進步也。甲黨執政,則甲黨所持之政策,盡力施行之。而乙黨在野時,則立於監督者之地位焉。有不善者則糾正之,其善者則更研究至善之政策,以圖進步焉。」國父主張多黨並存,並確定了在野黨的監督地位和糾正的義務,協助的責任。同時,更對什麼是「良政治」「良政黨」有這樣的指示:「能使國家進步國民安樂者乃為良政治。能使國家進步、國民安樂之政黨乃為良政黨」。而國父對政黨間的競爭,是非常重視的。當然,這裡說的競爭又是以謀國家之進步國民之幸福為唯一中心。國父說:「謀以國家進步國民幸福而生之主張, 是謂黨見。」其他則為私見,「因此而生之競爭,是謂黨爭。」其他則為私爭。「黨爭可有,而私爭不可有。黨見可堅持,而私見不可堅持。」(以上均見國父所撰《國民月刊出世辭》)國父在這裡,用極簡單的話,把政黨在民主政治中的地位和運用,闡述得很具體而深刻了。在這個原則之下,國父還曾對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關係這樣具體的問題, 提出了指示。三民主義和共產主義兩者體系之不同時很明白的。然而兩者對今天中國的任務是實現民族獨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的認識,又是一致的。國父看到了這點,才肯定的說,共產主義對三民主義是「一個好朋友」。這些問題,在今天來重新恭讀國父遺教,是更有實際意義了。

我們的抗戰,正處在極為有利的國際局勢中,同時卻也還有一段極艱苦的路要走。只有團結,才能渡過這段路程,在紀念國父七七誕辰的日子,全國一致來重讀國父關於民主團結的遺教,並努力實行,實為加強團結,克服困難, 走上勝利的頂好的辦法。

這部作品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或者以法人、非法人單位名義但非作者個人名義發表,1996年1月1日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匿名、別名、法人、非法人單位作品發表起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新華日報》1943年11月12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