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鬥爭中落實黨的幹部政策

在鬥爭中落實黨的幹部政策
山西省革命委員會政工組
1972年4月2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如何對待幹部的問題上,歷來存在着兩條路線的尖銳鬥爭。偉大領袖毛主席為我們黨制定了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幹部路線,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五項條件。毛主席一貫教導我們,黨的絕大多數幹部都是好的和比較好的,不好的只是極少數。犯了錯誤的人,大多數是可以改的。對於犯錯誤的同志,要堅持以教育為主,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團結幹部的大多數。與此相反,機會主義路線的頭子,為了達到篡黨奪權、復辟資本主義的罪惡目的,一貫反對毛主席的幹部路線,用心險惡地另搞一套所謂選拔幹部的標準。他們一方面採取種種惡劣手法,拉山頭,搞宗派,分裂幹部隊伍;一方面實行「打擊一大片,保護一小撮」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煽動「懷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極「左」思潮,對幹部不分青紅皂白,一概排斥,一概打倒。因此,要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就必須堅持路線鬥爭,狠批劉少奇一類騙子的反革命修正主義幹部路線,肅清他們在幹部問題上散布的修正主義流毒。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編輯

黨的「九大」以來,在毛主席「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的路線指引下,我省狠抓了落實黨的幹部政策的工作。

過去,在劉少奇一類騙子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影響和毒害下,我省不少幹部的世界觀沒有得到很好的改造,犯過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有的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了資產階級派性之中。如何對待這些幹部?有些同志受「懷疑一切」的極「左」思潮的影響,頭腦里資產階級「私」字作怪,對幹部缺乏全面分析,不能正確對待。針對這種情況,省委組織各級黨委反覆學習黨的「九大」團結、勝利路線,學習毛主席關於相信幹部的大多數和正確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教導,對幹部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歷史的分析。大家認識到:大批幹部,特別是老幹部,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哺育下,經過長期革命鬥爭的考驗和鍛煉,對黨和毛主席有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這批幹部繼續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過許多有益的工作,有比較豐富的鬥爭經驗和較強的組織能力。他們中雖有不少人犯過錯誤,甚至犯了走資派錯誤,但絕大多數是屬於好人犯錯誤,只要多做教育工作,是可以改的,死不改悔的只是極少數。通過這樣的學習和分析,各級黨委堅定了相信幹部大多數的信念,並對各級幹部,特別是縣級以上領導幹部的情況進行了全面考察了解,分清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做到「胸中有數」,為進一步落實黨的幹部政策提供了條件。

對犯錯誤的幹部,能不能堅持以教育為主,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是能不能落實黨的幹部政策的中心環節。為了正確執行這個方針,省委要求各級黨組織,對犯錯誤的幹部應着重於教育,對他們過去的錯誤既要嚴肅批判,不姑息遷就;又強調在批判中必須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提高他們的路線鬥爭覺悟,給予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為此,省和各地都辦了各種類型的幹部學習班,幫助犯錯誤的幹部認真學習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學習黨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引導他們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分析當時犯錯誤的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思想根源,深入批判劉少奇一類騙子所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使他們分清什麼是毛主席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什麼是劉少奇一類騙子的反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什麼是唯物論的反映論,什麼是唯心論的先驗論;什麼是社會主義道路,什麼是資本主義道路;什麼是有利於鞏固黨的領導,什麼是擺脫或削弱黨的領導。在逐步提高他們路線鬥爭覺悟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從思想上正確對待文化大革命,正確對待群眾運動,正確認識自己,提高改造世界觀的自覺性。省委一再強調,對犯錯誤的同志,一定要滿腔熱情地進行耐心幫助,真正做到感情上不疏遠,政治上不歧視,組織上不排斥。有一些犯錯誤的同志,一時想不通,還應該給他時間,讓他多想一個時候,要允許他們思想上有反覆,真正從團結的願望出發,幫助他們回到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上來,使他們不僅從組織上,更重要的是從思想上得到解放。

省委把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經常集體討論研究。主要負責同志直接抓緊做好原省、地、市主要領導幹部的工作,特別重視在全省有代表性的原省、地級的主要領導幹部的解放和使用,推動了全省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工作。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全省縣級以上領導幹部,絕大多數得到了解放,其中大批幹部已經安排了工作,相當一批幹部擔任了各級領導職務,有的還得到提拔使用。

以路線為綱 正確使用幹部

編輯

當我省各級黨委遵照毛主席關於「必須善於使用幹部」的教導,準備結合使用一批犯過錯誤的幹部時,一小撮階級敵人就乘機造謠攻擊,進行破壞。有些同志由於受劉少奇一類騙子散布的極「左」思潮的影響,也說這是「復舊」;有些同志擔心這些幹部搞不好會「穿新鞋,走老路」;還有少數人怕他們上台後打擊報復。這些情況表明,在使用幹部的問題上,也存在着兩個階級、兩條路線、兩種思想的激烈鬥爭。不破不立。全省各級黨組織帶領廣大幹部和群眾,狠批了劉少奇一類騙子的修正主義幹部路線,打擊了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在革命隊伍內部,則通過深入學習毛主席關於正確對待犯錯誤幹部的一貫教導,從兩條路線鬥爭的高度,充分認識正確使用幹部的重要意義。許多同志認識到,對犯過錯誤的幹部敢用不敢用,用得適當不適當,這是能不能團結幹部大多數,真正落實黨的幹部政策的大問題。把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幹部路線和政策說成是「復舊」,那是極其錯誤的糊塗觀念。至於某些人會不會「穿新鞋,走老路」,關鍵看他們執行什麼路線。要相信許多犯過錯誤的幹部通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鍛煉,有了經驗教訓,增強了免疫力,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覺悟有了很大提高。有些已經結合使用的幹部,在尖銳、複雜的路線鬥爭中,今後也還可能再犯錯誤。對於這些同志,仍然應該遵照毛主席的教導,允許他們犯錯誤,允許他們改正錯誤。要採取積極的態度幫助他們,不能一犯錯誤就說是「穿新鞋,走老路」。

在如何使用幹部的問題上,省委堅決執行了毛主席的「任人唯賢」的路線,狠批了劉少奇一類騙子「任人唯親」的修正主義路線,嚴格按照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五項條件,挑選、使用幹部。不管原來是哪一派、哪個山頭的,都一律以堅決地執行黨的路線,服從黨的紀律,和群眾有密切的聯繫,有獨立的工作能力,積極肯干,不謀私利為標準,予以適當安排,正確使用。並強調「要善於團結那些反對過自己並且已被實踐證明是犯了錯誤的人」,堅決反對違反黨的利益的宗派主義和其他不正派的作風。對於那些犯過走資派錯誤的,或在文化大革命中犯有嚴重錯誤的幹部,隨着斗、批、改的進展和工作的需要,根據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情況,有的及時安排了工作,擔任了各級領導職務;有的經過到農村插隊或到基層鍛煉,也安排到適當崗位上來。對那些有政治歷史問題的幹部,積極組織專人儘快地把問題查清,然後按照黨的政策,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及時安排了適當的工作;即使某些問題暫時還未查清,但不屬敵我矛盾性質的,也區別情況,分配一定的工作,發揮他們的作用。年老體弱,但還沒有喪失工作能力的幹部,擔任主要領導工作有困難,則安排他們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另外,這幾年來,多數下放勞動鍛煉的幹部,路線覺悟有了很大提高,精神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各級黨委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正在或準備有計劃地把他們調整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或者分配其他適當的工作,使他們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發揮積極作用。

堅持路線教育 加強思想建設

編輯

加強幹部隊伍的思想建設,最根本的一條,是要對幹部不斷進行思想和政治路線教育。偉大領袖毛主席歷來非常重視對幹部的路線教育,對幹部教育問題作過許多親切指示,指出幹部教育好了,我們的事業就大有希望。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省委對已經結合使用的幹部,堅持路線教育,不斷提高幹部的路線鬥爭覺悟。

在落實黨的幹部政策的過程中,省委經常分析全省已解放和結合使用的幹部的思想情況。這些幹部,大多數經過兩個階級、兩條路線激烈鬥爭的考驗,路線鬥爭覺悟有了很大提高。他們能正確接受過去犯錯誤的教訓,刻苦學習馬、列著作,學習毛主席著作,認真改造世界觀;在工作中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大膽潑辣,勇於負責,在各級領導班子中發揮了骨幹作用。

但是,也有部分幹部,雖然已經結合使用,工作卻縮手縮腳,不敢大膽負責,怕再犯錯誤;少數同志有「回潮」現象,甚至以「一貫正確」自居,還有一些怨氣和不服氣的思想;還有少數人認為自己過去錯誤嚴重,怕領導不信任,群眾不支持,做不好工作,有泄氣情緒。這三種錯誤思想,儘管表現形式不同,但實質上都是沒有從兩條路線鬥爭的高度,正確總結過去犯錯誤的經驗教訓。針對這種情況,各級黨委通過舉辦幹部路線教育學習班、「五·七」幹校輪訓和到三大革命運動第一線經受鍛煉等途徑,組織他們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遵照「要搞馬克思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三個基本原則,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提高路線鬥爭覺悟。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對一些同志進行誠懇耐心的幫助,指出他們的缺點,鼓勵他們大膽工作。從而,使一些怕再犯錯誤的同志認識到,只要努力按照毛主席革命路線和政策去工作,就可能避免犯同類錯誤;即使犯了錯誤,只要按照毛主席教導及時改正,同樣會得到黨的信任和群眾的諒解。那些有怨氣和感到泄氣的同志,也在革命實踐中,進一步加深了對毛主席革命路線的理解,增強了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和政策的自覺性,堅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許多同志表示,為了緊跟毛主席革命到底,一定要活到老,學習到老,工作到老,改造到老。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