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貫徹執行文科以社會為工廠的方針

堅決貫徹執行文科以社會為工廠的方針

——我們是怎樣進行語文教學改革的?
杭州市郊區工農五·七學校語文教改組
1971年11月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幾年來,我們通過部分教學班的反覆實踐,對於語文教學改革,有了一些體會。

毛主席教導我們:「在現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學藝術都是屬於一定的階級,屬於一定的政治路線的。」社會主義的語文是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批判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思想的有力武器,是從事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的重要工具。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語文水平,我們以毛主席著作為教材,圍繞政治運動、各時期的宣傳任務進行語文教學。既要師生在群眾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又要重視學習必要的書本知識,將社會實踐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

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結合政治運動和宣傳任務教學語文。緊跟形勢,及時選學毛主席的有關著作和黨報的重要文章、典型報道,組織讀寫活動。同時,為配合政治運動的深入開展,不同時期,確定不同學習重點。

二、結合學工、學農、學軍教學語文。在「以學為主,兼學別樣」方針的指引下,選學單元教材,加深對課文特別是對毛主席光輝著作的理解。同時,還學習校內外的好人好事,指導同學寫作。

三、根據教材,有目的、有計劃、分階段地去工廠、農村等地邊勞動、邊調查、邊學習、邊宣傳,進行語文單元教學。如去生產大隊學寫村史、家史;調查上山下鄉知識青年插隊落戶的先進事跡;開展革命大批判,利用廣播、黑板報等進行宣傳;搜集常用生產詞彙;或去工廠學習工人同志學習毛澤東思想的先進事跡,學寫思想評論、通訊報道、整理廠史片斷等。

四、在以社會為課堂的各種綜合課中,教學語文。如在以「水泵」為中心的一堂綜合課中,語文課組織學生去古蕩畈,記錄了貧下中農訴說的舊社會由於「水」所受的痛苦和解放後大興水利的幸福,結合選學了毛主席詩詞《送瘟神》二首,把現場教學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

我們感到,貫徹執行「文科要把整個社會作為自己的工廠」這一方針,有利於工農兵在教學改革中充分發揮主力軍的作用,用毛澤東思想改造教學陣地;有利於促進師生思想革命化,明確了教學目的,轉變了思想感情,培養了革命作風;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實踐,我們寫出了一批歌頌工農兵的小故事、小報道,推動了農村的鬥批改和促進了工廠學習毛澤東思想群眾運動的深入開展。此外還編寫了一批鄉土教材。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