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原則

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原則
中共廣東省汕頭市委員會
1971年9月13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密切地聯繫起來,這是我們黨的一貫的思想原則。」我們從實踐中體會到,只有堅持這個原則,才能學懂弄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有效地改造世界觀,提高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自覺性。

在學習立場觀點方法上下功夫 編輯

毛主席教導我們:「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是為着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過去,我們對毛主席這一教導沒有好好領會,學習中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少數同志在讀馬、列著作的時候,花過多的精力去摳名詞術語,看輔導材料,不是着重去領會原著的精神實質。二是滿足於記憶關於一般規律的結論,忽視學習革命導師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立場、觀點、方法。這就造成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一些基本原則領會不深,不能一通百通,自由運用,甚至還表現為時懂時懵。例如,在「一打三反」運動初期,我們認識一致,決心很大。可是,當運動取得初步成績,有的同志便產生了「把運動收一收,把生產突一突」的思想。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雖然經常講「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講「抓革命,促生產」,但是有的同志對毛主席這些偉大教導還沒有真正學懂弄通。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反覆學習了毛主席的上述有關教導,堅持帶着問題認真讀馬、列的書,學習毛主席著作。反對死摳名詞術語,着重領會精神實質;既認真學習關於一般規律的結論,又注意在學習立場、觀點、方法上下功夫,務求弄懂弄通,自覺運用。

為了進一步領會毛主席關於「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教導,我們帶着要不要把「一打三反」運動深入進行下去的問題,比較系統地學習了馬、恩、列、斯和毛主席關於階級鬥爭的論述。大家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看待階級鬥爭,就進一步明確地認識到:從原始公社解體以來,「全部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無產階級專政不是階級鬥爭的結束,而是階級鬥爭在新形式中的繼續。」「在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階段中,還存在着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存在着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存在着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常委還分頭深入基層調查階級鬥爭的歷史和現狀,發現全市還有一些案件沒搞清,即使「一打三反」運動搞得比較好的單位,階級鬥爭也還存在。經過這段學習,我們比較牢固地樹立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忘記階級鬥爭的思想。原來主張「運動收一收」的同志,也認為應當把「一打三反」運動深入開展下去,應當正確處理革命和生產的關係,用革命統帥生產,促進生產。去年以來,我們根據汕頭市各個時期階級鬥爭的新動向,組織了一個又一個戰役,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領域狠狠打擊了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由于堅持抓革命、促生產,去年全市工農業生產都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

把讀書同鬥私批修結合起來 編輯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需要同鬥私批修結合起來。

去年,有個常委在抓一項重要的產品試製任務時,整天忙於抓計劃進度,忽視了用毛澤東思想教育人,差點完不成任務。這個同志為什麼在處理政治和業務的關係上轉了向呢?一是因為「私」字作怪,認為這個生產項目大家都很關心,任務完不成,對上不好交代,對下喪失威信;二是頭腦中還有「生產第一」的「劉毒」,認為「生產拿到手,政治自然有」。結果,就走上了不突出政治的邪路。

這件事引起了我們深思:毛主席關於政治是統帥,是靈魂的教導,我們學過不少遍。為什麼遇到具體問題,有的同志就不能身體力行呢?原因就在於這些同志在學習時,沒有注意認真地改造主觀世界,斗私鬥得不狠,批修批得不深。這樣,也就不能學好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從此,我們強調要把改造世界觀,提高路線鬥爭覺悟,作為學習的主要課題,在讀書過程中要認真鬥私批修。

這名常委同志接受這次教訓,在常委會上作了鬥私批修講用,到廠里向工人亮私鬥私,批判「生產第一」的修正主義流毒。在批修整風學習班裡,他又學習列寧關於「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教導,學習毛主席關於「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的教導,狠批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一類政治騙子散布的反動的「唯生產力論」,提高了堅持政治掛帥的自覺性。後來,他在領導一項重點工程施工時,始終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為了在讀書過程中更好地聯繫自己的思想實際,我們經常分頭到基層向群眾作鬥私批修講用,向群眾匯報自己讀書和改造世界觀的心得,檢查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問題,傾聽群眾的批評意見,在群眾幫助下發揚成績,克服缺點,以適合於黨和革命的需要。

抓好調查研究和總結經驗兩個環節 編輯

對於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則,需要反覆學習,反覆運用,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逐步加深理解。根據我們的體會,在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中,必須緊緊抓住調查研究和總結經驗兩個環節。

毛主席關於「團結起來,為了一個目標,就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要落實到每個工廠、農村、機關、學校」的偉大教導,我們就是經過反覆學習,反覆調查研究,反覆總結經驗,才逐步領會其偉大意義和精神實質,逐步找到了落實這一指示的有效措施的。

過去,我們也到基層蹲點,但是有的同志只着眼於取得一些開展中心工作的經驗,不是在搞好基層建設上下功夫,更沒有把建設基層提到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高度來看待。毛主席發出上述偉大指示以後,我們總結了過去蹲點的經驗教訓,並且下去調查了基層的情況,才清楚地看到,基層建設搞得好不好,對無產階級專政的鞏固有決定性的影響。於是下決心狠抓基層建設,學習北京「六廠二校」的經驗,決定由常委抓好六個點,以點帶面,把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根本任務落實到基層。

後來,市委書記劉占階同志解剖了一個落後變先進,又從先進行列掉下來的典型。有一個工廠,兩年前市里派宣傳隊去落實黨的「九大」精神以後,很快躍入先進行列。但宣傳隊撤出之後,由於廠里領導班子思想革命化不過硬,又落後了。這一經驗教訓,使我們對毛主席上述偉大指示有了新的認識:領導班子就是政權。要把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任務落實到基層,必須首先搞好基層領導班子的革命化建設。以後,我們注意了抓基層先抓領導班子。

過了一些日子,劉占階同志到另一個廠蹲點時,發現市、局機關催材料,要表報,叫開會,使基層幹部忙得團團轉,影響了基層工作的開展。這又使我們認識到,在狠抓基層建設的同時,也要搞好機關革命化。於是,我們組織市裡的機關開門整風,並且實行了機關人員「三三制」。現在,市、局兩級經常有三百多名幹部輪流到五十幾個基層單位蹲點。基層和機關互相促進,進一步鞏固了無產階級專政。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