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革命大批判 上好社會主義文化課
堅持革命大批判 上好社會主義文化課 山西河津縣樊村中學革委會 1971年7月7日 |
|
在教育革命實踐中,我校廣大革命師生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堅持開展革命大批判,不斷排除來自右的和「左」的錯誤思想的干擾,上好社會主義文化課,使學校的斗、批、改沿着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線深入發展。
破「教材決定論」,講新教材也必須突出政治
編輯在文化課如何突出無產階級政治的問題上,目前在教師中存在着一種錯誤思想傾向,認為新編的教材政治性強,按這種教材上課,自然就突出了政治。
針對這種「教材決定論」,我們組織教師進行了革命大批判。大家認識到,文化課能不能突出政治,教材雖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教師的思想革命化和世界觀改造的程度,又決定着文化課突出政治的水平。那種把文化課能否突出政治單純歸結為教材內容的看法,實際上是一種只見物不見人的思想。受這種思想支配的教師,看不到教師的作用,把教師放在從屬於教材的被動地位。這種思想是直接與毛主席關於「教改的問題,主要是教員問題」的教導相對立的,是形而上學觀點在教學中的一種表現。
我們在開展革命大批判的同時,又對幾個語文教師講《為人民服務》一課的情況進行了比較,並聽取學生的意見。事實進一步教育了大家:同樣的教材,各人突出政治的水平不一樣,關鍵在於教師用什麼世界觀講課。教師只有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自己,才能用毛澤東思想統帥教學。
破「教師中心論」,充分發揮師生積極性
編輯有些教師受「教師中心論」的毒害較深,在課堂上往往「以我為核心」,讓學生圍着自己轉。毛主席教導我們:「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教」和「學」是對立的統一,不肅清「教師中心論」,就不能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就組織教師開展革命大批判,並幫助教師牢固樹立相信群眾的觀點,弄清學習上教師是外因,學生是內因這個辯證關係。在提高思想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在教學領導中注意抓了以下工作:
一、提倡討論式,群言堂,反對注入式,一言堂。我校學生大部分來自勞動人民家庭,他們既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知識,和三大革命運動有一定的聯繫,也能分析一些問題,採取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尤其必要。當然,這並不排除教師講授必要的文化科學知識,和解答疑難問題。
二、開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活動,既有教師講課,也有學生講課。例如「工業基礎知識課」,有些內容就是由參加過有關勞動實踐的學生講的。他們講出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有用知識,講出了勞動體會,活躍了教學空氣,豐富了教學內容。學生講課,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堅持工農兵兼課,實行開門教學。我校聘請了十三名工農兵兼課教師,分別擔任階級教育課、工農業技術課、軍體、衛生常識等課。工農兵教師有豐富的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的經驗,講課結合實際,對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文化水平,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我們批判「教師中心論」,絕不意味着減輕教師在教學中的責任,反對教師在教學中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更不是提倡「教師取消論」。恰恰相反,是為了使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通過這段教學實踐,不少教師深有感觸地說:「現在教師的擔子不是輕了,而是重了;作用不是小了,而是大了。只有充分相信群眾,發動群眾,才能使文化課突出無產階級政治,促進學生思想革命化,才能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
破「課堂中心論」,堅持教學與實際結合
編輯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的革命接班人總是要在大風大浪中成長的。」可是,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在教育界的代理人,直接和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相對抗,竭力鼓吹凱洛夫的黑貨,宣揚要在課堂上形成學生世界觀的基礎、共產主義的觀點和信念,把學生關在教室里,整天圍着教師轉,整天圍着書本轉,培養資產階級的接班人。受了這種毒害的教師,在課堂里教學感到「得心應手」,在三大革命運動中教學,就感到費心棘手,工作馬馬虎虎。
為此,我們引導師生狠批了「課堂中心論」,使大家認識到,不清除「課堂中心論」的餘毒,學校教育就會和社會脫離,理論與實踐脫離,師生不能接受工農兵的再教育,也得不到比較完全的知識。只有把課堂教學和參加三大革命運動結合起來,用一定時間走出去,使學生經風雨,見世面,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在提高廣大師生路線鬥爭覺悟後,我校在呂梁山上建立了硫磺廠、化肥廠,學生以班為單位,定期輪流上山,邊勞動,邊學習,在勞動中轉變思想,增長知識。與此同時,還實行校隊掛鉤、校廠掛鉤。現在,我校已經初步建立了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教育新體制。
學校教育和三大革命運動實踐相結合,給教師接受工農兵再教育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了他們的思想改造。教師通過和工農兵同勞動,同學習,增加了實踐經驗,初步把教學由「三脫離」變成了「三結合」,並編出了好幾種鄉土教材。
學校教育和三大革命運動實踐相結合,給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創造了廣闊的天地。學生世界觀的改造大大加快,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在文化科學知識學習方面,他們根據實踐中提出的問題,從理論上加以認識,然後回到實踐中去檢驗,按照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唯物主義認識規律,加深自己所學的知識,提高了無產階級的教學質量。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