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堯山堂外紀
◀上一卷 卷三十八 下一卷▶

卷三十八·五代(梁、唐、晉、漢、周)

編輯

陳摶

編輯

〔字圖南。亳州真源人,與老子同鄉里,自號扶搖子。唐僖宗封清虛處士。歷五代亂離,遊行四方,後隱居華陰山,周世宗賜號白雲先生。宋太祖賜號希夷。〕

  陳希夷嘗舉唐長興中進士不第,遂不復干祿,乃隱華山雲台觀。華陰令強起之,先生為詩曰:「華山高處是吾宮,出即凌空跨晚風。台殿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令得詩,愧謝。(毛女在華山,山客、獵師世世見之,體生毛,自言秦始皇宮人。摶在華山,或謗以與毛女往來。)

  陳希夷遁跡初,有詩云:「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見笙歌聒醉人。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陳希夷居雲台觀日,多閉門獨臥,或累月不起,周世宗召入禁中,扃戶試之,月余始開,摶熟睡如故,對御歌云:「臣愛睡,臣愛睡,不臥氈,不蓋被。片石枕頭,蓑衣鋪地,震雷掣電鬼神驚,臣當其時正鼾睡。閒思張良,悶想范蠡。說甚孟德,休言劉備。三四君子,只是爭些閒氣。爭如臣,向青山頂上,白雲堆里,展開眉頭,解放肚皮,且一覺睡!管甚玉兔東升,紅輪西墜!」(希夷初隱武當,有五老人來聽講《易》,謂希夷曰:「吾輩日月池中龍也,此非君所棲。」令閉目御風而行。頃之,已至華山石上。或雲「希夷之睡,乃五龍蟄法,龍所授也。」)

  有衣冠子金勵問希夷先生曰:「勵向游華山,謁見先生,先生睡未覺,亦有道乎?」先生笑而不言,答之以詩云:「常人無所重,惟睡乃為重。舉世此為息,魂離神不動。覺來無所知,知來心愈用。堪笑塵世中,不知夢是夢。」(馮翊士寇朝一常事真人,得睡之崖略,後還鄉,惟睡而巳。郡南劉垂範往謁,其徒以睡告,垂範坐寢外,聞齁鼾之聲,雄美可聽,退而告人曰:「寇先生睡中有樂,乃華胥調雙門曲也。」或曰:「末審譜記何如?」垂範以痕墨塗紙滿幅,題曰《混沌譜》,云:「即此是也。」)

  自晉、漢以後,希夷每聞一朝革命,顰蹙數日,人有問者,瞪目不答。一日,方乘驢游華陰市,聞宋祖登極,大笑墜驢,曰:「天下自此定矣。」太平興國中,嘗兩入朝,太宗賜詩云:「曾向前朝出白雲,後來消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先生服華陽巾,草屨垂絛,以賓禮見。賜坐。後再召,辭表曰:「九重仙詔,休教彩鳳銜來:一片野心,已被白雲留住。」端拱初,命弟子張超鑿石為室,化形連花峰下。

李琪

編輯

〔唐昭宗朝中第,梁祖受禪,自前殿中侍御史擢翰林學士。〕

  李琪父敬,唐廣明中佐滑州幕。琪生而敏異,十歲通六籍,十三工詞賦頌。府帥王鐸聞而異之。總角謁鐸,適蜀中詔到,用夏州拓跋思恭為京北收復都統,鐸命作詩,即秉筆立制,云:「飛騎經巴棧,鴻恩及夏台。將從天上去,人自日邊來。此處金門遠,何時玉輦回?早平關右賊,莫待詔書催。」鐸益奇之,執琪手曰:「其鳳毛也。」時年十四。(僖宗再幸梁洋,琪竊賦,有『哀痛不下詔,登封誰上書』之句。)

王易簡

編輯

  易簡,唐末進士。梁乾化中及第,名居榜尾,不看榜,卻歸。及辭官歸隱,留詩一絕曰:「汩漢朝班愧不才,誰能低折向塵埃?青山得去且歸去,官職有來還自來。」及再召為郎,遷諫垣、台閣三十年,歸華山,十年而終。

馮道

編輯

〔字可道。初事劉守光為參軍,再事張承業為巡官,得薦於晉王,後事唐、事晉、事契丹,事漢、事周。對耶律德光自稱無才無德痴頑老子。子吉,字惟一,滑稽無行,為太常少卿,頗不得意,以杯酒自娛,每朝士宴集,雖不召亦常自至,酒酣,即彈琵琶,彈罷賦詩,詩成起舞,時人愛其俊逸,謂之三絕。〕

  後唐天成元年,命馮道、趙鳳充端明殿學士,非舊號也。道笏記云:「天下儒生僅餘萬數,殿前學士只有兩人。」詩輩榮之。

  馮道與趙鳳同在館中書。鳳有女適道仲子,以飲食不中,為道夫人譴罵。趙令婢長號知院者齊訴,凡數百言,道都不答,及去,但云:「傳與親家翁,今日好雪。」

  明宗不豫,馮道入問疾。道言:「寢膳之間,尤宜調謹。」因指御前果實曰:「如食桃不康,他日見李思戒。」馮道、和凝同在中書,一日和問馮曰:「公靴新買,其值幾何?」馮舉左足曰:「九百。」和性褊急,顧吏詬責曰:「吾靴何用一千八百?」馮舉其右足,曰:「此亦九百。」

  馮道之在中書也,有舉子李道投贄所業,馮見之戲謂曰:「老夫名道,秀才亦名道,於禮可乎?」李抗聲曰:「相公是無寸底道字,小子是有寸底道字,何謂不可?」公笑曰:「老夫不惟名無寸,諸事亦無寸。吾子可謂知人矣。」了無怒色。

  馮道門下客講《道德經》,首章有,「道可道,非常道。」門客見道字是馮名,乃曰:「不敢說,可不敢說,非常不敢說。」

  范陽竇禹鈞以諫議大夫致仕,五子俱登第,義方家法,為一時標表。馮道贈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五子,長儀,禮部尚書;次儼,禮部侍郎,皆為翰林學士;次侃,左補闕;次稱,參知政事;次僖,起居郎。(時謂『竇氏五龍』。)

  馮瀛王鎮南陽,郡中宣聖廟壞,有酒戶十餘輩投狀乞修,瀛王未及判,一幕客題四句狀後云:「槐影參差覆杏壇,儒門於弟盡高官。卻教酒戶重修廟,覺我慚惶也不難。」瀛王遽罷其請,出己俸重修。

  馮瀛王性仁厚,家有一池,得生魚則畜之,每為其子監丞竊釣,瀛王聞之不悅,乃峻垣鑰戶,書一詩門版曰:「高卻牆垣鑰卻門,監承從此罷垂綸。池中魚鱉應相賀,從此方知有主人。」

楊凝式

編輯

〔涉之子。歷仕梁、唐、晉、漢、周,以心疾致仕,居洛。書畫獨步一時,求字者紙軸堆疊,凝式浩嘆曰:「無奈許多債主,真尺二冤家也。」。〕

  楊凝式有材自負,遇寺觀幽勝之地,吟詠忘歸,筆跡殆偏。馮惟一題壁下曰:「少卿真跡滿僧居,只恐鍾、王也不如。為報遠公須愛惜,此書書後更無書。」安鴻漸題曰:「端溪石硯宣城管,王屋松煙紫兔毫。更得孤卿老書札,人間無此五般高。」洛陽歌婦楊寧羅聰惠有才思,楊凝式甚憐之,時有僧雲辨者善講經,楊令對歌者講,忽蜘蛛垂絲雲辨前,楊笑謂歌者曰:「試嘲。得着,奉絹二匹。」歌者應聲曰:「吃得肚嬰撐,尋思繞寺行。空中設羅網,只待殺蟲生,」辨體充肚大,故嘲之。楊見詩絕倒,大叫:「和尚將絹來。」雲辨慚且笑,與絹五匹。

和凝

編輯

〔字成績。夢人以五色筆一束與之,謂曰:「子才可舉進士。」自是才思敏贍。梁貞明三年,在薛延下第十三人及第,時年十九。後凝知貢舉,獨愛范質文,語質曰:「君文合在第一,輒屈居第十三人,用傳老夫衣缽。」時以為榮。凝封魯國公,質入,果位至宰相,亦封魯公。〕

  和凝少年時好為曲子詞,布於汴,洛。洎入相,專托人收拾,焚毀不暇。契丹入夷門,號為曲子相公。(《香奩集》,和魯公詞也。貴後,嫁其名於韓,自為《遊藝集》。序云:「予有《香奩ぷ全集》,不行於世。」凝在政府,避議論,諱其名,又欲後人知,故《遊藝集》序實之,此凝之意也。)

  優童解紅舞,衣紫緋繡襦,銀帶,花鳳冠,和凝賦《解紅歌》云:「百戲罷,五音清。解紅一曲新教成。兩個瑤池小仙子,此時奪卻柘枝名,」(今誤傳呂洞賓。)

  李翰及第於和凝榜下,後與座主同任學士,會凝作相,瀚為承旨,適當批詔,次日,於玉堂輒開和相舊閣,悉取圖書器玩去,因留一詩於榻云:「座主登庸歸鳳閣,門生批詔立鰲頭。玉堂舊閣多珍玩,可作西齋潤筆不?」(魯公有白方硯,通明無纖翳,得之於峨眉比丘,公自題硯室曰雪方池。)

  和魯公慷慨厚德,每滑稽,則哄堂大笑,時博士楊永符能草聖,有省郎聞魯公笑聲,戲謂楊曰:「丞相口歡。」永符曰:「予忝事筆墨,方揮掃之際,亦謂太博手怒耶?」(凝在朝,率同列遞日以茶相飲,味劣者有罰,號為湯社。)

唐莊宗存勖

編輯

〔本姓朱耶,先世唐賜姓李。帝幼善音律,或時自傅粉墨,與優人共戲,優名謂之李天下。同光初,立劉夫人為後。後少,因兵亂與父相失,及貴寵,其父劉山叟負藥詣宮門請見,時諸嬪御爭以門第相尚,後恐為己辱,即曰:「妾離家時,父已亡歿,安得有是?」命驅出杖之。帝常於宮中敝服攜篚,裝劉山叟尋女,以為戲笑。〕

  唐主滅梁,納其妃郭氏,許收葬末帝。殷鵬作志文,警句云:「七月有期,不見望陵之妾。九嶷無色,空餘泣竹之妃。」聞者為之悽然。(莊宗滅梁、平蜀,志頗自逸,命蜀匠旋織十幅無縫錦為被,作被成,賜名六合被。)

  唐主嘗制小詞云:「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鶴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此莊宗自度曲也。樂府因取辭中「如夢」二字名曲。(今誤傳呂洞賓。)

  莊宗小酌,進新橘,命諸侯詠之,唐朝美詩先成,曰:「金香大丞相,兄弟八九人。剝皮去滓子,若個是汝人。」帝大笑,賜所御軟金杯。(同光末,鄭兵作亂,帝至萬勝鎮,不得進,與元行欽登道旁冢,置酒相顧泣下,有野人獻雉,問其冢名,野人曰:「愁台也。」帝益不悅,因罷酒去。)

韋吉

編輯

  天成年,盧文進鎮鄧,賓從祖餞。舍人韋吉年老,無力控馭,既醉,馬逸馳桑林中,被橫枝掛巾冠,露禿而奔,僕夫執從則已墜矣,舊患肺風,鼻癮疹而黑,臥於道周,幕客無不笑者,左司郎中李任、祠部員外任瑤各賦一韻嘲之。賦項云:「當其廳子潛窺,衙官共看,喧呼麥隴之里,偃仆桑林之畔。藍攙鼻孔,直同生鐵之椎;甸骷髏,宛是熟銅之罐。」聞者無不絕倒。

桑維翰

編輯

〔字國僑。為人身短而面長,嘗臨鑒自奇曰:「『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志於公輔。初舉進士,主司惡其姓與『喪』同音,黜之,乃著《日出扶桑賦》以見志。」又鑄鐵硯示人曰:「硯敝則改而他仕。」卒以進士及第。或謂晉主:「馮道作相,如禪僧飛鷹。」乃再相維翰。〕

  裴知貢舉,放三榜,桑維翰、竇正固、張礪、馬裔孫四人拜相。後唐清泰二年,裔孫知貢舉,才放榜謝恩,引諸生詣座主宅謁拜,裴公以詩示之曰:「宦途最重是文衡,天與愚夫著盛名。三主禮闈年八十,門生門下見門生。」世以為榮。(鳳尾袍者,維翰未仕時衣也。謂其襤褸穿結,類乎鳳尾。)

  桑維翰在中書日,嘗謁裴不迎不送,或問之,答曰:「見維翰於中書,則庶僚也,維翰見於稅館,則門生也。何送迎之有?(宋太祖與趙普論事不合,曰:「安得宰相如桑維翰者與之謀乎?」晉曰:「維翰受錢。」上曰:「苟用其長,當護其短。措大眼孔小,賜與十萬則塞破屋子矣。」)

  胡嵩詩「瓶里數枝婪尾春」,時人因喻其意,桑維翰曰:「唐末文人有謂芍藥為婪尾春者。婪尾酒乃最後之杯,芍藥殿春,亦得是名。」(嵩宿學雄才,未達,為耶律德光所虜北去,後間道復歸,得瓜種,以牛糞種之,大如斗而味甘,因名西瓜。)

王仁裕

編輯

〔字德輦。少時夢人剖其腸胃,以西江水滌之,顧見江中沙石皆篆籀文,由是文思日進,因以西江名集。〕

  王仁裕嘗使荊渚,高從誨出女妓數十,並善彈胡琴,仁裕有詩美之,曰:「紅妝齊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四十條。湘水凌波漸鼓瑟,秦樓明月罷吹簫。寒敲白玉聲逾婉,暖逼黃鶯語自嬌。丹禁舊臣來側耳,骨清神爽似聞韶。」(仁裕性曉音律,石晉初定雅樂,秦於永福殿,仁裕聞之,曰:「黃鐘音不純,肅而無和聲,當有爭者起禁中。」已而果有兩軍校斗於升龍門。)

  蜀興元境內有斗山觀自平川內聳起。一山四面懸絕,其上方於斗底,故名。上有唐公飲李八百仙酒,全家拔宅之跡。其宅基三畝許,陷為坑。此蓋連地而上升也。王仁裕辛已歲於此為節度判官,嘗以片板題詩於觀曰:「霞衣欲舉醉陶陶,不覺全家住絳霄。拔宅只知雞犬在,上天誰信路歧遙?三清寥廓拋塵夢,八景雲煙事早朝。為有故林蒼柏健,露華涼葉鎖金飈。」斗山一洞西去二千里通於青城大面山,又與嚴真觀井相通。仁裕癸未歲入蜀,因謁嚴真觀,見斗山詩碑在焉,詰其道流,云:「不知所求。」當時無不異之。

  興元南有大竹路通巴州,其路深谷峭嚴,捫蘿摸石,一上三日始達於山頂,其絕頂謂之孤雲兩角,彼中諺云:「孤雲兩角,去天一握。」淮陰侯廟在焉。昔漢祖不用韓信,信遁歸西楚,蕭相國追及茲山,故立廟貌。王仁裕入蜀,往返登陡,留題於祠壁曰:「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猶說漢淮陰。孤雲不掩興亡策,兩角曾懸去住心。不是冕旒輕布素,豈勞丞相遠追尋?當時若放還西楚,尺寸中華未可侵。」

  王仁裕嘗養一猿,名曰野賓,久而放之歸山,因作詩:「放爾丁寧復故林,舊來行處好追尋。月明巫峽堪憐靜,路隔巴山莫厭深。樓宿免勞青嶂夢,躋攀應愜白雲心。三秋果熟松梢健,任抱高枝徹曉吟。」後入蜀,過番冢祠前漢江之陰,有群猿聯臂而下飲清流,首一巨猿舍群而前,從者指曰:「此野賓也。」呼之猶應,哀吟而去。又作一篇云:「番冢祠邊漢水濱,山猿連臂下嶙峋。漸來仔細窺行客,認得依稀似野賓。月宿應勞羈旅夢,松樓那復稻梁身。數聲腸斷和雲叫,識得前年舊主人。」

  王仁裕知貢舉,王溥為狀元,時年二十六,後六年遂相周世宗。仁裕以詩賀云:「一戰文場拔趙旗,便調金鼎佐無為。白麻驟降恩何極,黃髮初聞喜可知。跋敕按前人到少,築沙堤上馬歸遲。立班始得遙相見,親洽爭如未貴時?」溥在位,每休沐,必詣仁裕從容終日。蓋唐以來,座主門生之禮尤厚雲。(溥相日,其父祚累遷防禦使,每見客,溥常朝服侍立,客不安,求去,祚曰:「學生勞賢者起避耶?」宋祖時,以大子太保罷歸班,年終四十二。)

  王仁裕知貢舉,時已年高,有數子皆早亡,諸孫並幼,每諸生至門,必延於中堂,與夫人偶坐,受諸生拜如兒孫禮,其餅餌羹霍之物,皆公與夫人親手調品。忽一日,生徒畢集,出一詩箋曰:「二百一十四門生,春風初長羽毛成。哀翁漸老兒孫小,他日知誰略有情?」

扈載

編輯

〔嘗游相國寺,見叢竹可愛,作《碧鮮賦》題壁門。周世宗命黃門錄進,稱善久之。載時為校書郎。從兄蒙為右拾遺。兄弟並直史館,掌內外制,時號,「二扈」。〕

  扈載畏內特甚,未仕時,欲出,則謁假於細君,細君滴水於地,指曰:「不乾,須前歸。」若去遠,則燃香,印掐至某所,以為還家之驗。因筵聚,方三行酒,載色慾逃遁,朋友默曉,嘩曰:「扈君恐砌水隱形、香印過界耳。是當罰也。吾徒人撰新句一聯,勸請酒一盞。眾以為善。乃俱起。」一人捧甌吟曰:「解稟香三令,能遵水五申。」逼載飲盡。別云:「細彈防事水,短藝戒時香。」別云:「戰競思水約,匍匐赴香期。」別云:「出佩香三尺,歸防水九章。」別云:「命系逡巡水,時牽決定香。」載連沃六七巨觥,吐嘔淋漓。既上馬,群噪曰:「若夫人怪遲,但道被水香勸盞留住。(扈同時,禮部郎康凝畏妻甚有聲,妻嘗病,求烏鴉為樂,而積雪未消,難以網捕,妻大怒,欲加捶楚。凝畏懼,涉泥出郊,用粒食引致之,僅獲一枚,同省劉尚賢戲之曰:「聖人以鳳凰來儀為瑞,君獲此免禍,可謂黑鳳凰矣。」)

孟貫

編輯

  孟貫見周世宗,世宗詢其所作,誦云:「不伐有巢樹,多移無主花。」世宗曰:「朕伐暴弔民,何謂有巢無主?」遂不錄用。

李慶

編輯

  周顯德中,李慶舉進士,工詩,有云:「醉輕浮世事,老重故鄉人。」樞密王朴以此聯薦於申文炳,文炳知舉,遂為第三人。

於則

編輯

  於進士則謁外親於陽,未至十餘里,飯於野店,旁有紫荊樹,村民祠以為神,呼曰紫相公。則烹茶,因以一杯置相公前,策馬經去。是夜夢峨冠紫衣人來見,自陳:「余則紫相公,主一方菜疏之屬。隸有天平吏,掌豐;辣判官,主儉。然皆嗜茶,而奉祠者鮮以是品為供,蚤蒙厚飲,可謂非常之惠。」因口占贈詩曰:「降酒先生風韻高,攪銀公子更清豪。碎牙粉骨功成後,小碾當街馬腳槽。」蓋則是日以小分須銀匙打茶,故目為攪銀公子。則家業蔬,圃中祠之,年年獲收。

李善寧

編輯

  臨川李善寧之子,十歲能即席賦詩,親友嘗以《貧家壁》試之,略不構思,吟曰:「椒氣從何得?燈光鑿處分。拖涎來藻飾,惟有篆愁君。」(指蝸牛也。)

◀上一卷 下一卷▶
堯山堂外紀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