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增正交隣志
卷三
作者:金健瑞 李恩孝 林瑞茂
1802年
卷四

舘宇

編輯

始麗季倭人屢寇邊疆。我朝開國後。海港要害處皆置萬戶及水軍處置使以禦之。倭患稍息。又置三浦東萊釜山浦。蔚山鹽浦。熊川薺浦。倭舘以處其使。日本國王使及諸大臣對馬島主所送使船。皆有定數。隨便分泊。世宗朝。馬島倭六十戶願居三浦。朝廷許之。中宗五年庚午。三浦倭叛。遣柳聃年。黃衡。討平之。焚其巢穴。遂廢舘絶之。至宣祖五年壬申。倭始納款。因東萊府使金命元狀啓。復置舘於釜山豆毛浦。距釜山鎭三里許。常有留館倭守之。凡倭船往來。不由釜山者。以賊論斷。又差遣訓噵。與當該鎭將。管束之。俾不敢違越。仁祖十八年庚辰。倭以舘地狹窄。船泊不便。請移之釜山城。不許。顯宗十四年癸丑。又請移之熊川。亦不許。前後三十餘年。懇乞不已。至肅宗四年戊午。始許移占釜山鎭之西南草梁村。距鎭十里許。譯官金謹行。朴再興。洪禹載。朴有年。蕫成。○慵齋叢話曰。麗季倭寇充斥。開國後於海港要害處。置萬戶及水軍處置使。由是倭變稍息。後又作梗。世宗命征馬島。雖不大捷。倭亦畏威。有倭數戶欲居三浦。世宗嘉其慕義而許之。許稠泣諫曰。倭人乍臣乍叛其心難測。日後生齒漸繁。當爲國之巨害。人以稠言爲尋常。至今三浦有蔓延難圖之弊。然後服其先見之明雲。○按懲毖錄宣祖二十四年辛卯夏。釜山留舘倭常有數十。稍稍入歸。一舘幾空。戊戌卞誣之奏有曰。庚午之亂遣將勦滅。自後絶不許居。三浦無倭戶。今已八十九年。兩說不同。豈以庚午滅倭之後。因壬申來款。只許舘待其送使。而若其無端來居者。則一切禁拒。故辯其時世居倭戶之說。爲出於搆誣耶。或曰絶影島亦有倭舘基址。而其建廢無從可據雲。姑存之以竢博攷。舘基自東至西三百七十二步四尺。自南至北二百五十六步。倭俗。以六尺爲一步。分東西二舘。以處其送使及差倭。東舘有三大廳。舘守倭家。四十八間。中門。三間曲墻。七十五間。墻有小門。廁間。內外。各一間。裁判倭家。三十二間。中門。一間曲墻。六十八間。墻有小門。廁間。內外。各一間。開市大廳。四十間。中門。一間廁間。一間西舘有三大廳。各有東西軒左右行廓。東大廳。中大廳。西大廳。各二十間。○中大廳。東軒。長一間。廣四間。倭人自備添造。東軒。各三十五間。西軒。各二十五間。六行廊。各五十六間。曲墻。各二百十六間六尺。墻有小門十五處。廁間。各六間。○以上我國造給。書僧倭家。東向寺。通事倭家。鷹房。公一代官倭家。公三代官倭家。公代官倭家。公下代倭家。公代官倭會計廳。掌公貿易及送使倭進上物種。判掌官倭家。知掌官倭家。別三代官倭家。別代官倭家。別代官倭會計廳。以上掌買賣。醫倭家。別禁徒倭家。都頭禁徒倭家。都禁徒倭家。中禁徒倭家。小禁徒倭家。藁索貿易家。燒酒家。雜物貿易家。酒房。木手倭家。藥材貿易家。白糖家。造泡家。船格倭主人家。餠家。簟席家。登每家。公代官倭庫。別代官倭庫。送使倭庫。藁索庫。物貿庫。搜檢廳。捕盜幕。在各庫傍。神堂。以上。間數不能盡記。倭人自備營繕。船倉。在舘東左右。石築合。長二百四十把。石築上橫竪柵木。以繫倭船。各鎭隨毀隨補。守門。十二間。東萊。釜山將校各一人。通事二人。門直二名。守直。有本府帖文者許入。馬廐。四間水門。一間。在西舘南墻。北門。一間。宴享時送使倭出入。而東伏兵將守直。常時封鎖。○守門。水門。北門。我國造給。內北門。一間。宴享時開閉。禁徒倭二人守之。倭人營繕。外墻。周回一千二百七十三步。高六尺。舘墻四面周回。守門將及六處伏兵。分掌一百八十五把。看檢守護。而事出於所掌之內。則把將自當。六處伏兵幕。各三間。將校一人卒二名。而各鎭將卒輪回遞番。以防倭人潛越。○東一伏兵在於舘外東北隅。開雲鎭所管。○東二伏兵在於舘北墻外宴大廳東南隅。包伊鎭所管。○西一伏兵在於舘外西北隅。西生鎭所管。○西二伏兵在於舘西墻外。豆毛鎭所管。○南一伏兵在於舘外西南隅。多大鎭所管。○南二伏兵在於南一伏兵之西南。西平鎭所管。○移舘初。只有東西南三伏兵。英宗十五年己未。因女人潛越。府使鄭亨復加設三伏兵。合爲六處。三十六年庚辰。御使李潭南二伏兵啓聞。移設於誠信堂之北。今謂之北伏兵。各處烽燧。將卒幕三間。有烽臺。龜峰。屬釜山鎭。報於左道。荒嶺山。屬東萊府。報於左道。干飛烏。屬左水營。報於左道。鷹峰。屬多大鎭。報於右道。古例。石城烽燧屬釜山鎭。在於倭舘南十裏海邊。倭人每有登臺瞭望之弊。景宗四年甲辰。府使趙錫命啓移烽燧於龜峯。而石城舊基。則許令倭人登望其往來船隻。宴大廳。三十五間。各送使倭接宴處。丹雘。公須間。二十八間。大門。三間中門。一間半。曲墻。四十一間三尺。墻有小門。外三門。三間炭幕。大廳三間。東西庫各五間。藏置給倭柴炭。釜山鎭吏校計數入給。客舍。各送使倭肅拜處。正廳及東西軒。四十四間。中門。三間左右翼廊。二間外三門。三間。各鎭合力隨毀隨補。○以上丹雘。誠信堂。訓噵所住。內舍。八間中行廊。六間中門。一間大廳。九間馬廐。二間行廊。十間大門。一間賓日軒。別差所住。內舍。九間行廊。六間馬廐。二間中門。一間大門。一間柔遠舘。出使官所住。大廳。六間別堂。四間半行廊。六間大門。一間通事廳。六間通引房。五間大門。一間使令房。六間設門。六間。墻垣東抵海十餘步。西至山頂數百步。東萊將校一人。通事一人。門直一名。守直。○初無設門。肅宗三十五年己丑。府使權以鎭始設。門直房。三間搜檢所。一。在府西距二十里仇法谷。一。在府北距十里什休亭。本府定將校譏察。英宗三十一年乙亥。府使林象遠啓設黃山搜檢。使察訪。檢驗往來物貨。捕捉潛商。則直爲啓聞論罪。

監蕫

編輯

肅宗四年戊午。移舘之時倭人多率馬島匠手而來。惟意玩愒。三閱歲而始告訖。料米工價極其夥然。米爲九千餘石。銀至六千餘兩。自是以後。隨毀隨葺之費。皆出我國。而舘在濱海沮洳之地。易致傾圮。間二十五年。東西舘盡爲修理。謂之大監蕫。或燒燼處改建。及改建後依限年修葺。謂之小監蕫。並用倭匠手。而大監蕫則差送堂上譯官三員。東舘一員。西舘二員。堂下三員。東舘一員。西舘二員。小監蕫則堂上一員。堂下一員。

肅宗六年庚申。舘守倭家。失火。十年甲子始許改建。十六年庚午畢役。

二十六年庚辰。東西倭舘。許令重修。二十七年辛巳始役。二十八年壬午畢役。

三十四年戊子。西舘東大廳西行廊。失火。四十年甲午許令改建。四十一年乙未始役。同年畢役。

景宗元年辛丑。西舘三大廳五行廊。許令重修。二年壬寅始役。三年癸卯畢役。

英宗元年乙巳。東舘三大廳。許令重修。二年丙午始役。三年丁未畢役。

九年癸丑。西舘東大廳東行廊。矢火。十四年戊午許令改建。十六年庚申始役。同年畢役。

二十四年戊辰。東舘三大廳。西舘三大廳五行廊。許令重修。二十五年己巳始役。二十七年辛未畢役。

四十一年乙酉。西舘東大廳東行廊。許令重修。四十三年丁亥始役。同年畢役。

四十八年壬辰。東舘三大廳。西舘三大廳五行廊。許令重修。五十年甲午始役。五十一年乙未畢役。

正宗四年庚子。西舘東大廳西行廊。失火。九年乙巳許令改建。十年丙午始役。十一年丁未畢役。

十年丙午。東舘開市大廳。失火。十四年庚戌許令改建。十五年辛亥始役。同年畢役。

十九年乙卯。西舘東大廳東行廊。許令重修。二十年丙辰始役。二十一年丁巳畢役。

純祖元年辛酉。東舘二大廳。西舘三大廳四行廊。許令重修。二年壬戌始役。四年甲子畢役。

十三年癸酉。東大廳西行廊。許令重修。十五年乙亥始役。同年畢役。

二十二年壬午。西舘中大廳。失火。二十五年乙酉許令改建。二十六年丙戌始役。二十八年戊子畢役。

三十一年辛卯。西舘四行廊。許令修理。同年始役。三十二年壬辰畢役。用我工匠之例。始此。

憲宗二年丙申。西舘東大廳。東舘裁判家。許令修理。同年始役。同年畢役。

哲宗元年庚戌。西舘中大廳西行廊。許令改建。二年辛亥始役。同年畢役。

四年癸丑。舘守倭家。許令重修。五年甲寅始役。同年畢役。

八年丁巳。東舘開市大廳西舘西大廳。許令重修。九年戊午始役。同年畢役。

今上元年甲子。東大廳西行廊。許令重修。

接倭出使官堂上出使往還有路文。如問慰之行。堂下往還有草料馬牌。回還時只給。幷卜刷馬一隻。

編輯

接慰官。倭使朝京時。差送三品文官。往接之。謂之宣慰使。弸中之來。送金安國。平義智之來。送李德馨。平景直之來。送李志完。至仁祖七年己巳。鄭弘溟不能拒塞倭使。引至入京。虧損國體。拿罷。以李行遠代之。改宣慰使爲接慰官。自後大差倭來。則自京以名官差送。而小差倭及裁判倭來。則本道觀察使。以道內文守令差送。謂之鄕接慰官。信使護行大差倭。則以都事差送。差備官。堂上一員。堂下一員。敎誨。鄕接慰官則禮單賫去差備官仍察。○弔慰差倭則雖以京接慰官接待。無堂上差備官。只送堂下一員。抵萊後以留府譯官中一人充差。通信使護行差倭接待亦同。歲遣第一船第二三船附。出使。一員。聰敏差送。以酊菴第四船以下至十七船附。出使。一員。偶語廳差送。一特使二三特送附。出使。一員。敎誨差送。萬松院出使。一員。聰敏差送。副特送出使。一員。敎誨差送。闕白告訃差倭出使。關白承襲告慶差倭出使。島主承襲告慶差倭出使。圖書請改差倭出使。通信使請來護行護還差倭出使。關白退休告知差倭出使。舊關白告訃差倭出使。島主退休告知差倭出使。關白生子立儲生孫告慶差倭出使。通信使請退差倭出使。陳賀差倭出使。弔慰差倭出使。以上各一員。敎誨差送。而謂之回答書契差備乏員則聰敏代差。漂人領來差倭出使。一員。偶語廳或前銜差送。島主告訃差倭出使。舊島主告訃差倭出使。關白儲嗣告訃差倭出使。島主告還差倭出使。裁判差倭出使。以上各一員。敎誨差送。乏員則聰敏代差。舘守差倭出使。一員。聰敏差送。年例送使停止出使。敎誨聰敏各一員。

任官訓噵別差往還無給馬之規。正宗十四年庚戌。因捄弊。始給草料馬牌。

編輯

釜山訓噵一員。敎誨差送。三十朔交遞。專管邊情。有公幹則或以堂上官擇差。○宣祖五年壬申。倭人納款。始差送接待。自壬辰兵禍後。與倭絶和。仍革罷。己酉講和後。復設。別差一員。敎誨及出身聰敏。一周年交遞。與訓噵同管邊情。而左道問情及社日與百種節日。倭人出入舊舘專管。○古例。右道漂倭。與玉浦譯學同爲問情。○肅宗三十五年己丑。府使權以鎭啓。革別差問情。而使譯學專管。○舊時。以小通事差定。仁祖元年癸亥。梧里李相國元翼。爲慮小輩之不能倭語。啓請以敎誨中未經訓噵者。聰敏中有將來者。輪回差送。而只令習語以竢後日之用。監蕫官。堂上。有私禮單。與接慰官差備同。別遣堂上官。若値大公幹。不可但以訓別責諭者。則或自朝廷擇差。或因菜府狀請差送。熟諳邊情之堂上譯官下送。名曰別遣。自仁祖十六年戊寅。別遣堂上洪喜男始焉。○有私禮單。與接慰官差備同。問情官。倭船之漂泊湖南者。使該道譯學問情。願從水路。則船完者仍乘其船。船破者借騎我船。定差員領付東萊。願從陸路。則自京差送問情官。領付東菜。其泊嶺東者。則本道無譯學。故差送問情官領付。而其舟楫器械之破傷者。一一檢數。受其手標後焚之。○往還有路文。如問慰行。

率屬

編輯

小通事三十名。有闕則小童及舘直中次次陞差。○初置十六名。稱倭學生徒。肅宗二十九年癸未。加定三十五名。英宗十五年己未。以三十名定額給料。首通事一名。統領諸通事。及宴享時擧行等事。掌務通事一名。摠察事務。訓噵別差陪通事各二名。長番書記通事二名。掌任所各項文簿。守門通事二名。設門通事一名。各五日遞番。巨里通事二名。五日遞番。糾檢倭人往來。戶房通事一名。掌公作米入給。或首通事例兼。五日通事二名。掌各送使料魚價米會計。看檢通事二名。掌開市雜商出入。砂器通事二名。掌宴禮所用砂器。哨探通事二名。立番於釜山鎭。以爲探候倭船。釜山鎭差出。工房通事一名。掌各送使陸物。釜山鎭差出。玉浦通事一名。三朔交遞。立番玉浦時。本府給草料。或周年交遞。領去通事二名。倭船漂左。則陪行別差問情後。仍乘倭船到泊舘所下陸。每一船一名輪回差送。渡海通事四名。信行通事十名。臨時差定。小童三十名。訓噵別差問慰堂上堂下官陪從。各二名。各項差備官陪從。各一名。○勿侵他役。舘直三十名。掌倭舘使役及宴享時使喚等事。○勿侵他役。○舘直掌務一名。掌宴享時鋪陳兼大廳直。萊府差出。食鼎監考三名。掌各送使所給食鼎及宴享時所用食鼎。砂器直五名。掌宴享時所用砂器。盤監考二名。掌宴享時所用盤卓。禮單直十六名。勿論公私賤充定。而勿侵他役矣。今則革罷。移定軍役。以舘直擧行。果房熟手十五名。掌茶禮宴享熟供。與支待色吏排床擧行。使令四名。本府使令遞番。而訓噵別差陪從。各二名。堂上差備官下來時。則二名別定遞番。馬直二名。訓噵別差各一名。柴漢二名。訓噵別差各一名。撥軍二名。手本及巨細公事。傳遞往來。

各項料布式米太則釜倉上下。布則萊府書契所上下。

編輯

訓噵別差。每朔。各料米一石九斗。太十二斗。木二疋。自三月至八月六朔。點心米每朔三斗。差備官。每朔。各料米一石。太六斗。守門將。東萊將校三人。每朔。各料米十斗。布二疋。本府上下。釜山將校三人。布代錢五兩五錢。本鎭上下。設門將。東萊將校三人。料布與守門將同。小通事三十名。每朔。各料米六斗。舘直掌務一名。兼宴大廳直。故每朔。料米六斗。使令四名。每朔。各料米六斗。馬直二名。自三月至八月每朔。各木三疋代錢四兩五錢。自九月至二月每朔。各木一疋半代錢二兩二錢五分。釜山鎭以代布給之。守門直二名。釜山鎭給代布。設門直一名。兼客舍直。本府給料。柴漢二名。春夏等。柴馬木藁草價錢十八兩三錢六分。秋冬等。二十兩四分。合三十八兩四錢。自府司上下。夏秋六朔生草。自釜山鎭定送刈草軍。

勿禁牌式

編輯

木牌三十箇。前面書舘直勿禁。後面書使字烙印。每日出入倭舘時。以此爲標。而受納於訓噵任所。

茶禮儀禮單茶禮附。

編輯

東萊府使初爲東平縣令。中宗朝以接倭改邑號。陞爲府使。光海二年庚戌。府使趙存性時。始依灣尹例。事係倭情則直狀啓事受敎。○事關公米木及柴炭。各該邑守令釜山僉使。幷狀聞論勘。○入送使及舘守倭宴享。則與釜山僉使押宴。大差倭宴享則與京接慰官押宴。而接慰官主之。○英宗十四年戊午。府使具宅奎欲設防禦使。論列狀啓。只許兼守城將。釜山僉使以倭舘都差使員主管舘宇修理。倭船去來。公米捧上。柴炭支給。各處把守等事。○有都船主之差倭所獻進上。先詣宴廳。看品捧上。而大差倭時則只看品後。直出本鎭。先到宴廳東上房。訓噵引送使正官以下府使僉使及訓別。着紅團領。則正官以下具其冠服。府使僉使及訓別着戎服。則正官以下露頂短衣。而繩床坐。○大差倭則接慰官押宴。而府使隨參。小差倭則鄕接慰官押宴。而禮貌皆與送使同。由西挾陞楹外。則書契則小通事捧持。由正門入。置北壁卓上。別差引府使僉使。由東戶而出。東壁西向立。正官以下西壁東向立。伴從南行北向立。府使與正官相向。行再揖禮。訓別南行北向立。同時共揖。僉使與正官亦行再揖禮。訓別亦如之。船主押物等行禮亦如正官禮。訓別亦如之。府使僉使各就交椅坐定。押物以下繩床。伴從於軒邊北向立。首通事陞廳唱倭語拜興。伴從行再拜禮。因於正官之後。行隔帳繩床坐。舊例。府使僉使北壁。正官南行就前再拜。府使僉使答拜。船主押物之拜。則答揖而已。光海二年庚戌。倭使請爲東西坐。又正官及船主押物等請幷行相揖之禮。其時府使趙存性爭之。不得。小通事奉書契進納。則府使僉使以次開見。小通事告進茶禮。仍進饌卓。饌三味酒五酌然後。小通事跪告䂓例。盞畢。府使以慇懃之意。更勸一杯後。小通事更告禮畢。復行禮如初而罷。○回賜書契別幅傳給之日。卽禮單茶禮日。當該出使官到倭舘大廳。東壁西向立。訓噵別差次之。正官以下西壁東向立。相揖而坐。進饌卓。本府供具。饌三味酒五酌。更勸一杯。如上儀訖。倭使亦進其饌。行酒數巡而罷。

熟供早飯式一特送大差倭熟供五日。副特送六日。諸送使差倭二日。

編輯

下船茶禮翌日。訓噵別差以便服。○大差倭則差備官亦同參。就舘所大廳。東壁西向立。正官以下封進押物等並西壁東向立。相向作揖後各就坐。使倭通事傳語。仍進饌。又有三色粥。侍奉伴從等給饌於別所。行五酌後更勸一杯。如茶禮儀。倭使亦出其酒饌。待之。特送大差倭則二日對飯。其餘諸送使差倭則一日對飯。

進上物件看品式下船宴日兼行。公貿易看品附。

編輯

都船主具其冠服。與公代官來到宴廳。與釜山僉使相向行再揖禮就坐。訓別坐其次。進上物件看品訖。僉使封標。輸於客舍。列置廳上。然後正官以下詣庭中肅拜。若無都船主。則訓別就舘所看品封標。○黑角看品。則訓別與兵房裨將偕往開市大廳。東壁西向立。與諸代官相揖而坐。小通事跪告等節如茶禮儀。代官亦進其饌待之。○生銅看品同。而公木裨將來參。

倭使肅拜式

編輯

別差導正官以下具其冠服。到客舍。大門外下馬。自西挾入。到西庭立。府使僉使皆以黑團領就堂內東壁西向拱手立。訓噵別差亦以黑團領西壁東向立。禮房吏開殿牌。燃燭上香排列儀仗於庭之東西。紅傘於階上。小通事分立臚唱。以倭語唱。正官以下行四拜禮。罷還宴廳。設下船宴。光海元年己酉。差倭玄蘇平景直來言。旣不得朝京請得肅拜於殿牌。以替闕內引接之儀。朝廷許之。令行於釜山客舍。一用闕內之儀。到釜山城外下馬。步入庭中席地。行禮數十年來。不敢違越。義成與調興搆釁。欲彰景直之失。至仁祖十五年丁丑。送差倭平成連來言曰。朝鮮通信使行禮於江戶堂上。而吾人則拜於庭。殊非彼此均適之道。請行禮於廳上。因敎旨幷不許其肅拜。倭使計窮。乃請鋪板於庭中。朝廷許之。○顯宗十五年甲寅。府使權大載狀啓。舘守倭謂以肅拜時府使僉使立於廳上東壁。訓別亦立西壁。而使俺拜於庭中。譯官何敢立於廳上乎。必使譯官下立然後方可肅拜。朝廷以譯官之立於廳上。其意有在乃視御前通事之例。行之六十餘年之規。不可變易。不許。

宴享儀重杯禮附。

編輯

儀如茶禮。而揷花動風樂呈妓戲。舊例。以小童起舞。光海四年壬子。差倭固要妓戲。故府使成晉善啓聞始行。饌七味酒九酌訖。各於交椅前平排坐。上船宴則無平排坐。進茶床而通引進酒於府使前。則府使擧而送於正官。又進酒於正官。正官擧而送於府使前。交相換飮。府使兩廵。正官一廵。合三杯。都船主亦如之。押物侍奉以次行之。各擧杯飮而已。如是兩巡。釜山僉使又如之。然後倭使於府使僉使及訓噵別差之前各進箱饌。大差倭時則接慰官前亦進。行酒數巡後。府使更勸一杯以致慇懃而罷。舊例。宴罷之後。主客各立交椅之前。行二酌。是謂重杯禮。只行於正官及船主。而押物以下不得與焉。光海元年己酉。以後漸至席地而坐。別設饌品。行酌無限。五年癸丑。府使李昌庭以爲接倭之節。不可不復古。狀請於朝。頒下事目。使之開諭遵行。倭人初甚呶呶。久乃從命。雖不盡如古式。畧有矯革。伴從等則平排坐時就入楹內跪坐南行。而不給酒饌。國家有故則不設宴。而行禮後只以乾物入給。服色則於彼無相壓之義。故隨時所着。接待事。光海十四年壬戌。定式。

賻物捧上儀

編輯

府使及接慰官來到宴廳東上房。訓別及差備官具白布團領。留府諸譯官着白布天翼。與代官倭列坐宴廳捧賻物。仍與代官倭運置於客舍書契未捧之前。府使接慰官不爲祗迎。北壁正中。設白木緜仰帳屛風。左右設白卓床。香燭入盛櫃子分置其上。賻物排於卓床。前面正中。燭臺香爐香盒分置其上。還進宴廳。訓噵與差備官引差倭。別差與差備官引接慰官。府使與差倭行禮。如他送使下船茶禮例。○不設宴。只排床入給。還詣客舍。差倭亦到。立於肅拜處。接慰官府使就東階上西向立。訓別差備官就西階上東向立。正官以下行四拜禮。如他送使進上宴例。

進香儀物種。留府譯官一員領納禮曹。

編輯

進香日子禮曹令日官推擇五六日。啓下後。發關東萊。則府使傳令於訓別。以此五六日中彼此無故日停當。鄕接慰官接待之時。則移文於鄕接慰官。接慰官府使來到客舍。留府譯官一人先往宴廳。領率差倭陪香。到客舍大門外。訓別及兩差備官於大門內迎香。客舍北壁正中設白木緜仰帳屛風。交椅前設黃領紅綃面帳。及卓床左右燃燭。立陽傘於交椅之左。接慰官府使於東階上西向立。訓別及差備官於西階上東向立。儒生二人於中門內。奉香爐香盒具臺。立正路上。差倭一行入於肅拜處。呼唱儒生呼使者陞廳。則奉爐奉香。儒生由正路進。訓噵及差備官差後。正官隨後陞廳。由挾路詣香案前立。奉香儒生奉香盒以授正官。正官受後。呼唱儒生呼跪。則正官跪奉香。頂戴傳與儒生。則儒生奉置香案上。香爐亦如之。次開面帳。呼俯伏。正官俯伏致敬。呼興正官興。訓噵及差備官引正官由左。而下西階還立肅拜處。呼鞠躬四拜興平身。小通事分立左右。以倭語呼唱。如送使肅拜禮。正官鞠躬四拜興平身。儒生呼使者陞廳。訓噵及差備官引正官由正面挾路上廳。詣香案前立。呼跪正官跪。奉香奉爐儒生以爐與香置正官前。呼三上香。正官三次焚香後。儒生以爐香奉還案上。呼俯伏。正官俯伏。呼興。正官興。由西階而降。還立肅拜處。四拜如初。呼禮畢呼出。正官還歸舘所。接慰官府使詣宴廳。待差倭來到行禮。如茶禮例。

陳賀儀進上宴日先行。

編輯

客舍正廳設卓床。上垂紅紬。袱排油紙。置香爐香盒燭臺。廳上排白紋地衣。列彩儀仗於庭之東西。立陽傘於階上。各項差備人着靑天翼黑笠。釜山僉使任官先往宴廳。進上物件看品捧上。僉使直出本鎭。接慰官府使訓別及差備官。着黑團領烏角帶。儒生着靑袍儒巾。別差引差倭到大門西幕。次進上物件監色陪來。置於正廳左右。接慰官府使於東階上西向立。訓別及差備官於西階上東向立。正官入就拜位北向立。儒生唱啓殿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正官鞠躬四拜興平身。呼跪。正官跪。呼三上香。儒生二人上廳三上香後還立階下。唱俯伏興。正官俯伏興。唱鞠躬四拜興平身。正官鞠躬四拜興平身。呼跪。正官跪。呼三叩頭。正官三叩頭。呼山呼。正官拱手加額。呼千歲。呼山呼。正官又呼千歲。呼再山呼。正官又呼千千歲。呼俯伏興。正官俯伏興。呼鞠躬四拜興平身。正官鞠躬四拜興平身。呼禮畢。閉殿門。呼出。差倭還歸舘所。接慰官府使因往宴廳。改着白團領白紗帽白皮靴。訓別差備官同。於宴廳設宴。平排坐等節。如他送使下船宴。而設饌則彼肉我素。

圖書傳給式

編輯

對馬島主新立後。例請圖書。而大差倭出來。則禮曹鑄成島主名字圖書。入盛豆錫粧飾。印家。內裹以緜子壯紙。外裹以緜紬紅袱。禮曹吏賫來任所。首通事着靑團領笠靴。按圖書騎馬先行。堂上差備官訓噵。堂下差備官別差。騎馬隨後。禮吏着靑直領笠靴。騎馬跟後到守門下馬。置圖書於盤上少憩。裁判禁徒倭等前導。禮吏擎圖書。兩差備官訓噵別差着黑團領隨後而行。中禁徒小禁徒倭各一人出伏於各其家前。無家處出伏於通衢。到西舘大差倭所住大廳前。則庭邊左右舘中諸倭等鋪席俯伏祇迎。舘守都船主出伏大廳前層梯上。禮吏擎圖書上層梯。都船主起受圖書。置於正廳東木架上。禮吏別坐於正官外歇廳。差備官訓噵別差坐於南邊。正官舘守裁判都船主封進坐於北邊。訓噵起至圖書架前開鑰而還坐本座。封進起至圖書架前開圖書家蓋而退。正官進跪圖書前出圖書奉審而退。舘守裁判都船主封進與訓噵兩差備官別差。行酒五巡後。更勸一杯。而撤床。正官亦出其饌物。使通事倭接待禮吏。謝其遠路行役之意。出給禮單件記。銀子一百兩。丹木一百斤。

晝奉杯式特送。別下程。例下程。有之。

編輯

訓別具冠服。就舘所大廳詣交椅前。與正官等相向再揖後。各就交椅。押物侍奉等皆繩床坐。伴從等亦坐繩床於正官之後。使小通事傳語。進饌三味。酒五酌後。仍撤床平坐。倭使亦出其酒饌以待之。近來則以乾物計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