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快好省地建設礦山的榜樣
多快好省地建設礦山的榜樣
——邯鄲冶金礦山公司生產建設大發展的調查報告 |
|
編者按:這篇調查報告提出了發展鋼鐵工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值得一讀。
偉大領袖毛主席早就指出,要「開發礦業」。礦山是鋼鐵工業的基礎。沒有原料,光搞加工工業,就叫做只搞「無米之炊」。因此,要高速度地發展鋼鐵工業,必須狠抓礦山建設。
在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影響下,有人認為,礦山建設周期長,困難多,落後是難免的。邯鄲冶金礦山公司的革命鬥爭實踐有力地駁斥了這種錯誤論點。他們的經驗充分證明:只要高舉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偉大紅旗,狠抓兩條路線鬥爭,深入開展革命大批判,堅決貫徹執行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胸懷革命全局,充分發動群眾,下苦功,打硬仗,迎着困難上,礦山的生產建設就一定能夠搞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
發展冶金工業,是遵循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教導,首先「開發礦業」,建立堅實可靠的原料基礎,還是光搞加工工業,搞「無米之炊」,這是我國冶金工業發展的一個方向性的問題。過去,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在冶金部門的代理人,竭力推行洋奴哲學、爬行主義,反對毛主席制定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和發展鋼鐵工業的方針。他們還推行一套所謂「先建廠,後找礦」,「只建廠,不搞礦」,「抓中間帶兩頭」即只搞冶煉不搞礦山的反動方針,妄圖破壞我國的冶金工業建設。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滾滾洪流,衝垮了礦山發展道路上的重重障礙。邯鄲冶金礦山公司廣大革命職工,在解放軍支左人員幫助下,貫徹執行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和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貫徹執行「鞍鋼憲法」,把礦區迅速建設成一個重要的鋼鐵原料基地。去年礦石產量與一九六六年比,增長了將近兩倍。今年前三季度礦石產量又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百分之五十二,有力地促進了鋼鐵生產的發展。同時,他們還協助附近縣、社興辦了幾十個小型鐵礦,大大促進了地方工業的發展,為多快好省發展冶金礦山樹立了榜樣,被譽為冶金戰線上的「無名英雄」。
貫徹執行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
編輯是大中小並舉,多搞中小,土洋結合,還是貪大求洋,扼殺中小?這是礦山建設上兩個階級、兩條路線鬥爭的一個重要方面。
邯鄲地區有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早在幾百年前,勤勞勇敢的我國人民就在這裡進行採礦和煉鐵。二十世紀初,帝國主義分子曾經把侵略魔爪伸到這個地區,但是他們斷言:「這個地區鐵礦床小而分散,是偶然的聚積,只適於小商開採。」後來,有些資產階級「專家」跑來,也學着西方「權威」的腔調,說這個地區鐵礦「無開採價值」,妄想束縛我國冶金原料工業的發展。這一小撮資產階級反動「權威」的胡言亂語,正適合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在冶金部門代理人破壞冶金工業的需要,他們把帝國主義分子和資產階級「專家」的話奉為金科玉律,竭力壓制邯鄲地區礦產資源的開發。
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冶金礦工,多年來與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一九五八年,這個地區的工人、農民、地質隊員,在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光輝照耀下,貫徹執行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衝破洋教條、舊框框的束縛,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群眾找礦、建礦、採礦運動,迅速揭開了地下寶藏的秘密。短短的幾年,就在這個地區找到了儲量大、分布廣的鐵礦資源,建設了幾十個礦點,開採出大量的鐵礦石,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促進了當地冶金工業的迅速發展。
可是,一小撮走資派破壞鋼鐵工業的賊心不死。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二年,他們大刮破壞大躍進的反革命妖風,一方面限制大礦的高速度發展,另一方面大肆貶低中小礦,說什麼小礦星星點點,沒有開採價值,強令關門停產,妄圖把轟轟烈烈的群眾辦礦運動壓下去。這一小撮走資派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廣大革命群眾的極大憤慨,他們說:「毛主席號召我們大辦鋼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糧食,這些傢伙有礦不讓我們開,就是反對大躍進。」「小富礦雖小,可以積少成多,由小到大,匯成大富礦;礦點分散,更有利於群眾採礦,大打『人民戰爭』。為革命開礦就是最大的價值,有一塊礦石,我們也要把它挖出來。」一九五八年土法上馬建設起來的玉泉嶺鐵礦,就是一九六二年被走資派強令關閉的一個礦山。但是,革命領導幹部邸雙爾同志衝破走資派的種種阻撓,帶領一批老工人,堅決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重上玉泉嶺,劈山開礦。他們靠一顆顆無限忠於毛主席的紅心,手提水壺和乾糧,跑遍了玉泉嶺周圍的山山嶺嶺,訪問了方圓幾十里的貧下中農,奮戰一年,又找到大量資源。沒有機器,手工作業,土法開採,為國家提供了大批礦石,成為這個公司頂逆風,戰惡浪,堅持辦礦的一面旗幟。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給邯鄲冶金礦山公司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春天。革委會一成立,就帶領群眾認真學習了毛主席關於「開發礦業」等一系列教導,徹底批判了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及其代理人破壞礦山建設的反動謬論,批判了那種「礦山艱苦,無名無利」,「礦山難建,必然會慢」等錯誤思想。大家進一步認識到,要不要加快礦山建設,是關係到鋼鐵工業能否高速度發展的大事。礦工們說:「我們雖是一個局部,但卻關係到全局,我們就是要以大躍進的速度,多建礦,多採礦,打擊帝、修、反。」在解放軍支左人員的幫助下,公司各級革委會帶領群眾,高舉「鞍鋼憲法」的光輝旗幟,突出無產階級政治,上靠毛澤東思想,下靠廣大革命群眾,以精神建設帶動物質建設,眼睛向下,自己動手,大礦、中礦、小礦同時並舉,土法、洋法一齊採用,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建礦奪礦會戰。他們身在礦山,放眼世界,把開採每塊礦石,都同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緊緊聯繫在一起。礦山遠離城市,山高,天冷,工作比較艱苦。但是廣大礦工豪邁地說:「山高,能看到北京城;天冷,有紅寶書暖心;為革命採礦,再苦再累也心甘。」他們把毛主席「江山如此多嬌」,「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偉大詩句刻在高山陡壁,表達他們熱愛礦山,願為社會主義建設奮鬥終身的壯志豪情。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這個公司就是這樣堅定不移地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興建了大、中型鐵礦三個,中、小型選礦廠三座,並使兩個將要關門的老礦恢復了青春,擴大了生產規模。另外,還擴建了一個機修廠。每座礦山和選礦廠的建設速度,都比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前一般建設速度加快了一倍到幾倍,投資只相當於過去建設同類廠礦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
這個公司的實踐再一次地證明,毛主席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整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是多快好省地發展我國工業的根本指導方針。堅決地貫徹執行這個方針,就能夠加快礦山建設,高速度地發展我國的鋼鐵工業。
走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道路
編輯在礦山的生產建設上,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儉辦一切事業,還是貪大求洋,伸手向上,等待和依賴上級?也是一場尖銳的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鬥爭。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前,一小撮走資派大肆推行洋奴哲學、爬行主義,貪大求洋、鋪張浪費,對礦山建設的危害極其嚴重。新生的革命委員會成立以後,狠抓了經濟領域裡兩條路線的鬥爭,使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光輝思想,在群眾中生了根。礦工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了驚人奇蹟。
一九六八年,礦山村鐵礦王志富等七名老工人,提出要自力更生建設一座選礦廠,為國家提供更多更好的鐵精礦。他們的建議得到了公司各級革委會的熱情支持。可是,某些受貪大求洋思想影響較深的人對此卻抱着懷疑的態度。他們只強調機器設備的作用,看不到人的因素,說什麼:「一沒圖紙,二沒設備,三沒技術,幾個大老粗,兩手攥空拳,能搞什麼選礦廠?」七名老工人響亮地回答:「自古以來廠房工人蓋,機器工人造,有了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大老粗也能指點江山。」在革委會的支持下,他們憑着自己多年的實踐經驗,邊勘測,邊設計,以山坡為紙,白灰作筆,繪出了選礦廠的藍圖,提出了三個月建成選礦廠的躍進計劃。這時,又有人提出,要建選礦廠就得建個「象樣」的,廠房要蓋大的,設備要「洋」的。老工人反對這種做法。為了節省投資,加快建廠的速度,他們東奔西忙,到處搜集舊設備、舊部件、舊零件,決心用這些東西修製成選礦廠用的設備。
某些貪大求洋的人又嘲笑說:「這些破玩藝只能出鐵鏽;要靠它們出精礦粉,可難上難。」老工人理直氣壯地說:「困難九十九,難不住工人階級一雙手,只要人的思想不生鏽,再鏽的機器也能修。」他們在修制選礦廠設備的過程中,大到破碎機,小到一個卡銷,全是自修、自製。他們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援下,只用了七十八天時間,建成了一座選礦廠。建廠速度比一般同類廠快三倍,投資僅占同類廠的百分之十,而投入生產後的實際生產效能,卻超過了同類廠的水平。
去年八月,為了給國家開採更多的礦石,這個公司決定興建一座大型地下礦山——東方紅鐵礦。建設這座礦山,首先要開鑿一個大型豎井。按常規走路,需要有專業施工隊伍和專用的施工機械,但當時這些條件都不具備。有人說:「沒有金剛鑽,就幹不了瓷器活;沒有施工機械,就建不成大型豎井。」是等,還是干?礦工們反覆學習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教導,堅定地說:「沒這個條件,沒那個條件,有了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人,就有了最根本的條件!」沒有技術,他們就學習農民打水井的經驗;沒有鑿岩機,就土法打眼;沒有提升設備,就用轆轤絞;沒有運輸工具,就人抬肩挑。革命加拚命,苦幹加巧幹,在設備未到之前,他們就鑿井二十多米,不僅爭取了速度,而且一開始就為這個礦培養了艱苦奮鬥的革命作風。
曾被走資派宣判為資源采盡,勒令「關門」的磁山鐵礦的礦工們,也在革委會領導下,發揚革命首創精神,改革運輸路線,因陋就簡,利用廢舊材料自製設備,實現了全礦機械化,擴大了生產規模,並把被扔掉的所謂「廢礦」收回選成富礦,使這個老礦恢復了青春,一九六九年產量比一九六六年猛增了四倍半。
過去,在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破壞下,這個公司機修和設備製造能力十分薄弱,大設備不能修,小齒輪做不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隨着生產不斷高速度發展,機修能力和生產發展的需要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公司各級革委會堅持自力更生,放手發動群眾,組成工人、領導幹部、技術人員的「三結合」小組,大鬧技術革新。現在,全公司備品備件的自給率,已由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前的百分之二十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並且自製和改裝成功大型龍門刨、鏜床、搖臂鑽、平面銑床等各種機床三十二台。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偉大思想,激發了礦工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無產階級英雄氣概。去年九月,大雨連綿,地勢低洼的固鎮鐵礦的采場積了很多水,嚴重地威脅着鐵礦石生產計劃的完成。怎麼辦?礦工們提出「大雨不停產,小雨加油干,一個日頭頂三天」的戰鬥口號。他們與天爭時間,與雨奪礦石,在泥水翻滾的采場裡日夜奮戰了十二天,終於超額完成這個月的礦石生產任務。
大搞群眾運動,充分發揮兩個積極性
編輯是依靠廣大群眾,大搞群眾運動,還是依靠少數「專家」、「權威」?是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還是一家獨辦?這是礦山建設上兩條路線鬥爭的一個要害問題。
這個公司的實踐證明,堅信「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的偉大真理,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相反,如果走專家路線,只靠少數人冷冷清清地干,就必然一事無成。符山鐵礦的建設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一九五八年,符山鐵礦的廣大革命礦工,在總路線的鼓舞下,豪情滿懷地登上了海拔一千多米的符山峰。他們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劈山開嶺,為祖國取出地下寶藏。可是,當時公司的一小撮走資派和資產階級技術「權威」,根本不相信群眾,幾次請來洋「專家」進行設計。一個洋「專家」在半山腰轉了一圈,就搖頭晃腦地說:山太高,工程浩大,打一米洞子得花十兩黃金的代價,不宜開發。於是,轟轟烈烈的群眾建礦運動就被扼殺了。在廣大礦工的強烈要求下,一九六一年秋,符山鐵礦群眾性的建礦運動再次興起,可是走資派請來的另一個洋「專家」擺出一副內行的架勢說:要從這樣高的山上往下運礦石,唯一的辦法是修斜坡卷揚道。走資派立即下令按照這個方案進行建設。但是,這個方案並不符合這裡的實際情況。斜坡卷揚道雖然建成了,卻無法把高山上的礦石運下來。於是走資派再度強令停工下馬。就這樣,這個礦山折騰來折騰去,花了一千多萬元,搞了七、八年,浪費了大量勞動力,沒有為國家拿出一塊礦石。
在轟轟烈烈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廣大礦工向革委會提出在高山上開鑿五條大型溜礦井出礦的建議。有人說:「打這樣大的溜礦井,培訓專業打井人員最少也得花半年多時間。」也有人搬出所謂外國文獻,說:「打這樣大的溜礦井,沒有一次成井的先例,打一口井,最少得兩年。」但是大多數同志反對這種意見,他們說:「毛主席教導我們,『干就是學習』。我們在干中學,學中干!」「沒有先例,我們創;書本上沒有的,我們來寫。」革委會堅決支持大多數同志的意見,決定發動群眾,自己動手一次打成溜礦井。
為了縮短打溜礦井的時間,他們採取在半山腰開鑿一條坑道,再從坑道里由下往上打井的辦法。正當溜礦井打到一百三十米的高度,提升打井吊罐的鋼絲繩小孔突然被碎石塊堵塞了,如不排除故障,就前功盡棄。要排除,高達一百三十米,怎麼上去?礦工們反覆學習「老三篇」,從毛主席著作中吸取力量,大家出主意,想辦法。革委會常委、掘進隊隊長、共產黨員於勝俊,斬釘截鐵地說:「鐵礦工人,要有鋼鐵志氣,我們打的是志氣仗,再難也要把它攻下來。」他提出在溜礦井裡每隔一米用一條窄木板橫撐在溜礦井壁上,騰空架一道一百三十米高的天梯,上去疏通堵塞的小孔。在黑洞洞的溜礦井裡,憑着雙手架天梯,操作上稍有疏忽,就會連人帶木板從高空摔下來。這時,於勝俊毅然提起電石燈,扛着八磅鐵錘,搶先進了溜礦井,架起了第一根木板。於勝俊為革命敢擔風險的大無畏精神,鼓舞着其他同志,大家說:「老於頭真是工人階級的硬骨頭,他能上多高,我們就能上多高。」大夥同心協力連續戰鬥了十六個小時,排除了堵塞小孔的碎石,保證了溜礦井工程的順利進行。這個礦山的工人,就是以這種鋼鐵意志和無窮的智慧,在短短的七個月內,打出五條深達一百五十米至二百米、直徑三點二米的大型溜礦井,提前兩年多時間建成了這座大型礦山。
在放手發動群眾、大搞群眾運動中,他們注意了加強黨的領導,注意了領導班子的思想革命化,突出無產階級政治,開展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眾運動,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武裝廣大職工的頭腦。公司各級革委會還特別注意了發揮老工人的骨幹作用。現在公司和礦一級的革委會成員中,老工人占百分之四十,有些老工人還擔任了革委會主任和基層單位領導班子的第一把手。老工人站在三大革命運動第一線,干在先,沖在前,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有力地教育和培養了青年一代。
這個公司的革委會遵循毛主席關於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兩個積極性的教導,十分重視與地方縣、社辦的小礦山緊密結合,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互相支援,充分體現了兩條腿走路的方針,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這個地區縣、社的革命群眾,遵循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以農為主,亦工亦農,組織起來,掀起開採小富礦的群眾運動,成為礦山生產上的一支生力軍。邯鄲冶金礦山公司把支援縣、社辦礦,作為自己的一項政治任務,發揚社會主義大協作精神,抽調有實踐經驗的老工人、革命幹部和技術人員,組成一支專業隊伍,幫助縣、社群眾找礦點、建小礦、傳技術,共同學習毛主席著作。當地縣、社群眾也把公司辦的礦山看做是自己的礦山,聽到公司有什麼困難,就紛紛派出隊伍,打着紅旗,前來支援。整個礦區到處是熱氣騰騰為革命採礦的動人景象。有工人採礦,也有農民採礦;既有現代化的電鏟、汽車出礦、運礦,也有肩挑人抬和馬車、排子車並行。現在,這個礦區除了冶金礦山公司的大、中、小型廠礦外,縣、社群眾興辦起來的小富礦有三十五個。在不違農時、不影響農業生產的情況下,這些小富礦幾年來已為國家生產出三百多萬噸礦石,既支援了國家建設,又增加了集體的積累和社員的個人收入。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