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都市計劃/初稿/第三章

地理

編輯

大上海區域之概況

編輯

本計劃之大上海區域,屬於長江三角洲地域之一部,包括江蘇之南、浙江之東,其界線為北面及東面均沿長江出口,南面濱海,西面從橫涇南行經崑山及濱湖地帶而至乍浦,面積總六五三八平方千米.以其在全國經濟地理上之重要,特為說明如次。

大江東流,江陰以下,以沖積作用、海水逸田而成湖泊,本區湖沼,亦為此種遺跡。本區為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河流縱錯,遍地分布,一舟可達。黃浦江橫貫其中,造成上海市東方大港之地位;蘇州河直通蘇州,接連運河水道,與內河貨運打成一片,鐵路有京滬、滬杭兩路。公路除京滬、滬杭兩幹道外,尚有其他支線分布聯系。是以交通便利,為全國冠。本區附近區域,雨量充足,土壤肥沃,自昔為漁米富庶之鄉,桑蠶棉花,亦極重要,常熟蘇州,為江蘇產米之中心。南通及上海附近,棉產豐富,江南農家,雖以種稻為主,但冬季亦種小麥與蔬菜,至太湖區域,又為國內最重要之蠶桑地域也。

上海市地理上之位置

編輯

上海市面對太平洋,扼長江入海之咽喉。在交通方面,四通八達,為全國運輸之樞紐,長江為世界通航最大河流之一,其流域面積,達二百萬平方千米,包括人口二億以上,幾及全國人口之半。本市以地理上之優越,全域之精華,供其取用,進出貨物,供其吞吐,其為重要,成因有自,非偶然也。本市位置在北緯三十一度十五分,東經一二一度九分,跨黃浦江與長江合流要點,因浦江橫貫而有浦東、浦西之別。城市之地,沿江約八海裏。本市居我國東海岸線之中心,與西歐、東美之航程相等,而天然狀況,適使成一深水港。即以長江口之高潮而言,亦恆在深度九公尺以上也。黃浦江在長江之右岸,自江口至張家塘共長三十九公裏,岸線距離自三三〇公尺至八八五公尺,最低潮時亦有三〇五公尺之寬。但以七、三一公尺(二十四英尺)之深水航道計算,其江面平均寬度,僅及二六〇公尺。

浦水含泥滓,大汛時估百萬分之五百,以河流沖積關系,航行水道須予經常疏浚,方能維持需要深度。

本市每年平均溫度為攝氏表十五、一二度,以七月份為最高,平均三六、八一度;以一月份為最低,平均零下六、八一度,全年最高溫度,達三九、四〇度,最低溫度為零下十二、一度。

本市附近雨量,平均每年為一一四二公厘。雨季從六月至九月,期內雨量約占全數百分之五十。

本市風向,由四月至八月為東南;由九月至三月,風向移動,從東北以至西北。故長年平均計算,應為在北與東、北東之間。本市亦偶受颶風中心之襲擊但幸次數不多,平均每隔十年一次,否則損失不堪設想,因本市颶風過境之最高速率,每小時為一〇七公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