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02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廣大即入於無間塵毛包納而無外者。第二廣狹自在無礙門。上句大能入小。下句小能容大。雖有即入意取廣狹。無間謂小。小之則無內。以無內故無有中間。無外謂大。大之則無外。無外即是廣大之身剎。即入無內之塵毛。故名廣狹無礙。若即若入。皆得廣狹無礙。經雲。金剛圍山數無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薩以是初發心。至大有小相。即廣狹無礙也。又雲。能以小世界作大世界。大世界作小世界等。

疏。炳然齊現猶彼芥瓶者。即第三微細相容安立門。一能含多即曰相容。一多不雜故云安立。炳者明也。微細有三。一所含微細。如瑠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齊現。不相妨礙非前非後。此即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說。然有兩本。一本雲白芥子。一本即但云芥子。今依此本。謂一法稱性。含容皆盡故。一切法隨所含理。現在一中亦是緣起。實德無礙自在。致使相容。非天人所作。乃得安立。如八相中一一相內即具八相。名為微細。二約能含微細。三約難知微細。

疏。具足同時方之海滴者。第四同時具足相應門。如大海一滴。即具百川之味十種之德。故隨一法攝無盡法。及下九門以此一門為其總故。同時明無先後。具足所攝無遺。言十德者。十地經雲。一次第漸深。二不宿死屍。三餘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具無量珍寶。六深難得底。七廣大無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過限。十普受大雨。涅槃經雲。如人入大海。浴則為己用諸河之水。稱此而修。一行之內德不可盡。

疏。一多無礙等虛室之千燈者。第五一多相容不同門。由一與多互為緣起。力用交徹故。得互相涉入。是曰相容。不壞其相故云不同。如一室內千燈並照。燈隨盞異。一一不同。燈隨光遍。光光涉入。常別常入。經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當成無所畏。此之燈喻亦可喻於相即。直就光看。不見別相唯一光故。

疏。隱顯俱成似秋空之片月者。第六祕密隱顯俱成門。如八九夜月半隱半顯。正顯即隱。正隱即顯。不同晦月隱時無顯。不同望月顯時無隱。以一攝多。則一顯多隱。以多攝一。則多顯一隱。一毛攝法界。則餘毛法界皆隱。餘一一毛互相攝入。隱顯亦然。然其半月。非但明與暗俱。而亦明下有暗。暗下有明。如東方入正定。為一半明。西方從定起。為一半暗。而東方入處。即於東起。如明下有暗。西方起處即於西入。如暗下有明。故稱祕密隱顯俱成門。

疏。重重交映若帝網之垂珠者。第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如天帝殿珠網覆上。一明珠內萬像。俱現諸珠盡。然又互相現。影影復現。影重重無盡故。千光萬色雖重重交映。而歷歷區分。亦如兩鏡互照。重重涉入。傳曜相寫。遞出無窮。

疏。念念圓融類夕夢之經世者。第八十世隔法異成門。即離世間品。菩薩有十種說三世。謂過去說過去。過去說現在。過去說未來。現在說過去現在說平等。現在說未來。未來說過去。未來說現在。未來說無盡。三世說一念。前九為別。一念為總。故名十世。以三世相因互相攝故。一念具十。以顯無盡故。一念即無量劫。無量劫即一念。普賢行品雲。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如一夕之夢經於數世。攝論雲。處夢謂經年。覺乃須臾頃。故時雖無量。攝在一剎那。離世間品雲。如人睡夢中。造作種種事。雖經億千歲。一夜未終盡。故莊生夢蝴蝶假寐百年。事類廣矣。

疏。法門重疊若雲起長空者。第九託事顯法生解門。言重疊者。意顯一多不相礙故。隨一一事有多法門。以隨一事即是無盡法界。法界無盡故事亦無盡。迴向品雲。此華即從無生法忍之所生起等。意明一切因生一果。一果即具一切因故。非是託此別有所表也。

疏。萬行紛披比華開錦上者。第十諸藏純雜具德門。至相十玄中。有此名也。然有二意。故賢首改為廣狹自在無礙門。一者若以契理為純。萬行為雜即是事理無礙。非事事無礙。設如菩薩大悲為純。盡未來際唯見行悲。餘行如虛空。若約雜門即萬行俱修者此二門異。亦不成事事無礙。二者。如一施門。一切萬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純。而此施門。即具諸度之行。故名為雜。如是純之與雜不相障礙故名具德。則事事無礙義成。而復一中具諸度。諸度存即名相入門。若諸度泯。復似相即門。故不存之。改為廣狹。今以至相但約行為小異。此段略無主伴故。復出之以成十義耳。言比華開錦上者。意取五綵之線。華色雖異一一之線。皆悉通過。通喻於純。異喻於雜。故常通常異。名為無礙。不同繡畫但異。不通上之十玄略陳大格。廣如向下義分齊中。

疏。若夫高不可仰。則積行菩薩曝鰓鱗於龍門下。第七成益頓超。文有十義。初有二義。總顯高深。明權小莫測。後八正明成益頓圓。又前二高深。反顯成益。明權小不測。由昔無因反勸眾生令信仰故。後八順顯成益。謂能頓能圓令必受故。今初即第一明高遠。若泰華倚天岷峨拂漢。難仰其頂故。論語雲。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積行菩薩者。出現品雲。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修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大威德法門。或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若得聞此如來無量不思議無障無礙智慧法門。聞已信解隨順悟入。當知此人生如來家等。如魚登龍門。若得登者即化為龍。如入華嚴之機也。若登不過者。曝鰓鱗於龍門之下。如假名菩薩。即權教次第修者。

疏。深不可窺則上德聲聞杜視聽於嘉會者。第二彰深妙也即法界品。初舍利弗等五百聲聞。彼歎德雲。悉覺真諦皆證實際。深入法性永出有海。依佛功德離結使縛。住無礙處。其心寂靜猶如虛空。於諸佛所永斷疑惑。於佛智海深信趣入。釋曰即上德也。在逝多林如來嘉會而不見聞。名杜視聽。杜猶塞也。在目曰視。在耳曰聽。雖在會下如聾如盲。故云杜視聽也。故經雲。爾時上首諸大聲聞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葉。離波多。須菩提。阿[少/兔]樓馱。難陀。劫賓那。迦旃延。富樓那等。諸大聲聞在逝多林。皆悉不見如來神力。如來嚴好。如來境界。如來遊戲。如來神變。如來尊勝。如來妙行。如來威德。如來住持。如來淨剎。亦復不見不可思議菩薩境界。菩薩大會。菩薩普入。菩薩普至。菩薩普詣。菩薩神變。菩薩遊戲。菩薩眷屬。菩薩方所。菩薩莊嚴師子之座。菩薩宮殿。菩薩住處。菩薩所入三昧自在。菩薩觀察。菩薩頻申。菩薩勇猛。菩薩供養。菩薩受記。菩薩成熟。菩薩勇健。菩薩法身清淨。菩薩智身圓滿。菩薩願身示現。菩薩色身成就。菩薩諸相具足清淨。菩薩常光眾色莊嚴。菩薩放大光明寶網。菩薩起變化雲。菩薩身遍十方。菩薩諸行圓滿。如是等事悉皆不見。何以故善根不同故。本不修習見佛自在諸善根故。本不讚說十方世界一切佛剎清淨功德故。本不稱歎諸佛世尊種種神變故。本不於生死流轉之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來種性不斷絕故等。上來先列人。即是上德聲聞。次明不見等。即杜視聽也。何以故下。釋不見因劣者。不見猶未為深。上德不知方為玄妙。

疏。見聞為種八難超十地之階下。文有八段。正顯成益圓遍之相。此第一段明見聞益。亦名為種益。即隨好品。地獄天子三重頓圓及初地雲。雖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聞。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聞如是義。不信不聞翻顯信。聞則成利益。海水是龍。畜生趣攝。劫火是天。火災及初禪生在二禪光音等天。長壽天難。於此得聞。兼上地獄天子。已有三難。佛會神鬼亦聞三塗足矣。火災之時兼佛前佛後。人天道異已兼辦聰。亦不揀北州聾者目視。盲者耳聞故。八難具矣。皆容聞經為種之義。超十地之階。正在地獄天子。舉重攝輕。阿鼻地獄尚得頓圓。忝在人倫豈不留聽。故隨好光明功德品。佛告寶手菩薩言。佛子。菩薩足下有千輻輪相。名光明普照王。此有隨好。名圓滿王。常放四十種光明。中有一光。名清淨功德。能照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隨諸眾生種種業行欲樂皆令成熟。阿鼻地獄極苦眾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終生兜率天。既生天已天鼓發聲。廣為說法。乃至雲。爾時諸天子聞說普賢廣大迴向得十地故。獲諸力莊嚴三昧故。以眾生數等清淨三業。悔除一切諸重障故。即見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七寶蓮華。一一華上。皆有菩薩。結跏趺坐。放大光明等。乃至以華散菩薩上。又雲。其諸香雲普雨無量佛剎微塵數世界。若有眾生身蒙香者。其身安樂乃至雲滅八萬四千諸煩惱。結雲。如是知已成就香幢雲自在光明清淨善根。釋曰。此即一重得十地。次雲。若有眾生見其蓋者。種清淨金輞轉輪王一恆河沙善根。釋曰。此即第二重得十地也。後文雲。是菩薩摩訶薩住清淨金輞轉輪王位。放摩尼髻清淨光明。若有眾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薩第十地位。成就無量智慧光明。得十種清淨眼乃至十種清淨意。具足無量甚深三昧。釋曰。此即第三重得十地也。

疏。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者。第二解行益。七十八經。慈氏讚善財雲。餘諸菩薩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乃能滿足菩薩願行。乃能親近諸佛菩薩。此長者子。於一生內則能淨佛剎。則能化眾生。則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則能成就諸波羅蜜。則能增廣一切諸行。則能圓滿一切大願。則能超出一切魔業。則能承事一切善友。則能清淨諸菩薩道。則能具足普賢諸行。及大威光太子。亦是一生圓多劫之果。上二皆明證速。又此經宗。明三生圓滿。一見聞生。二解行生。即上二句。三證入生。即下二句。

疏。師子奮迅眾海頓證於林中者。第三頓證益也。第六十經初雲。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大悲為身。大悲為門。大悲為首。以大悲法而為方便。充遍虛空。入師子頻申三昧。舊經雲奮迅。奮迅之義。就師子說。其義便故。至第六十一經。初普賢開發後。如來眉間放光照故。時逝多林菩薩大眾。悉見一切盡法界虛空界一切佛剎。一一微塵中各有一切佛剎微塵數諸佛國土。種種名。種種色。種種清淨。種種住處。種種形相。如是一切諸國土中。皆有大菩薩。坐於道場師子座上成等正覺。菩薩大眾前後圍繞。諸世間主而為供養等。乃至雲。是故皆得入於如來不可思議甚深三昧。盡法界虛空界大神通力。或入法身。或入色身。或入往昔所成就行。或入圓滿諸波羅蜜。或入莊嚴清淨行輪。或入菩薩諸地。或入成正覺力。或入佛所住三昧無差別大神變。或入如來力無畏智。或入佛無礙辯才海。即頓證林中。廣說以十能入入此所入。

疏。象王迴旋六千道成於言下。即第四超權益。即六十一經。末會之初。六千比丘會。身子令六千比丘觀文殊十德。六千請往欲見文殊。身子令見。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無量自在菩薩圍繞。並其大眾。如象王迴觀諸比丘。故云象王迴旋。言六千道成於言下者。比丘興願。文殊令發十種無疲厭心。時諸比丘聞此法已。則得三昧。名無礙眼見一切佛境界。得此三昧故。悉見十方無量無邊一切世界諸佛如來及其所有道場眾會。皆悉見彼十方世界一切諸趣所有眾生。亦悉見彼十方世界種種差別。亦悉見彼一切世界所有微塵。亦悉見彼諸世界中一切眾生。所住宮殿以種種寶而為莊嚴。及亦聞彼諸佛如來種種言音演說諸法。文詞訓釋悉皆解了。亦能觀察彼世界中一切眾生諸根心欲。亦能憶念彼世界中一切眾生前後十生。亦能憶念彼世界中過去未來各十劫事。亦悉見彼諸佛如來十本生事。十成正覺。十轉法輪。十種神通。十種說法。十種教誡。十種辯才。又即成就十千菩提心。十千三昧。十千波羅蜜。悉皆清淨。得大智慧圓滿光明。得菩薩十種神通柔軟微妙。住菩提心堅固不動。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住普賢行。住普賢行已入大願海。入大願海。已成就大願海。以成就大願海。故心清淨。心清淨故身清淨。身清淨故身輕利。身輕利故得大神通無有退轉。得此神通故不離文殊足下。普於十方一切佛所悉現其身。具足成就一切佛法。釋曰。此即道成也。一三昧中有十通用。皆圓益也。

疏。啟明東廟智滿不異於初心者。第五成智益。啟明東廟者。即第六十二經雲。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勸諸比丘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漸次南行經歷人間至福城東。住莊嚴幢娑羅林中。往昔諸佛教化眾生大塔廟處。釋曰。此即東廟。時福城人聞文殊師利童子在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處。無量大眾從其城出來詣其所。下別列中。有五百優婆塞。五百優婆夷。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善財是一。下文殊師利獨觀善財。既觀察已安慰開喻。而為演說一切佛法。乃至雲說此法已。殷勤勸喻增長勢力。令其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令憶念過去善根。作是事已。復於其處為諸眾生隨宜說法。然後而去。爾時善財童子。從文殊師利所聞佛如是種種功德。一心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文殊師利而說偈言等。即啟明東廟也。言智滿不異於初心者。即第八十經初。智照無二相。經雲。是時文殊師利。遙申右手。過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財頂。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離信根心劣憂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於一善根心生住著。於少功德便已為足。不能善巧發起行願。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不為如來之所憶念。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門。如是所行。如是境界。若周遍知。若種種知。若盡源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解說。若分別。若證知。若獲得。皆悉不能。釋曰。了知法性下。即是智滿。若離信心則不能得。反顯前義由信心故。則得不離初發之心。則信智無二。若約不動智為初。即前後二智無二也。

疏。寄位南求因圓不踰於毛孔者。第六成位益。謂其善財初見文殊。寄十信位。德雲至瞿波寄三賢十聖位。摩耶已下並寄等覺。後見普賢便得因圓不踰毛孔。文雲。時善財童子。又見自身在普賢身內。十方一切諸世界中教化眾生。又雲。是善財童子。從初發心乃至得見普賢菩薩。於其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剎海。今於普賢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諸佛剎海。過前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又雲。善財童子。於普賢菩薩毛孔剎中。或於一剎經於一劫。如是而行。乃至或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如是而行。亦不於此剎歿於彼剎現。念念周遍無邊剎海。教化眾生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是之時善財童子。則次第得普賢菩薩諸行願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一切世界剎等。行等。正覺等。神通等。法輪等。言辭等。音聲等。力無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釋曰。此即毛孔中因圓也。

疏。剖微塵之經卷則念念果成者。第七顯因成果益。即出現品大經潛塵喻。經偈雲。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於一塵內。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淨眼悉明見。破塵出經卷。普饒益眾生。佛智亦如是。遍在眾生心。妄想之所纏。不覺亦不知。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是乃出現。饒益諸菩薩。又經雲。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念念相應則念念成矣。

疏。盡眾生之願門則塵塵行滿者。第八成就行願益。謂菩薩發心化盡生界。生界若盡大願方終。生界無窮大願無盡。故十地品雲。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善根無有窮盡。今眾生界雖無有盡。而等有經卷故。普賢開之。要令盡無盡之眾生為大願矣。言塵塵行滿者。菩薩大悲不可盡故心量難思。為一眾生於一塵中經無量劫。修行萬行心不疲倦。塵塵皆爾。生生盡然。方顯願行無窮盡也。文殊菩薩讚善財雲。汝遍一切剎微塵等諸劫。修行普賢行成就菩提道。

疏。第八真可謂常恆之妙說下。結歎宏遠。於中分二。先當相顯勝。後對他顯勝。今初四句。初句。佛說明常恆之說。前後際而無涯故。二通方之洪規者。明其普遍。無有一國不說此法故。明是通方不同隨宜之教有說不說。三稱性之極談者。顯其深也。一一稱理故。一文一句不可盡故。普賢大士語善財雲。我法海中未有一文一句非是捨施無量轉輪王位而求得者。四一乘之要軌者。明其要妙。謂於一乘之中是別教一乘。不共之旨。圓因之門。成佛之妙故。

疏。尋斯玄旨卻覽餘經下。二對他顯勝。先法後喻。初法可知。後喻之中文有二喻。初其猶之日麗天奪眾景之曜者。即智明映奪喻。初昇謂日。謂之杲日。麗者著也。此經猶如杲日。杲日既昇。眾景奪曜。景猶明也。即大明流空。繁星奪曜。斯經大闡。眾典無輝。後須彌橫海落群峯之高者。即高勝難齊喻。須彌即是此經。群峯即是餘經。設七金鐵圍。方餘高廣比妙高之出海。並落其高。以俯望群峯如培塿故。

疏。第九是以菩薩搜祕於龍宮下。感慶逢遇。於中二。一明弘闡源由。二正明感遇。今初。謂龍樹菩薩五百年外。方入龍宮搜求得斯玄奧之典。事如別傳及纂靈記。言大賢闡揚於東夏者。正取覺賢兼餘大德。謂智嚴。法業。日照。實叉等。闡揚斯典。言於東夏者。謂蔥嶺之東。地方數千里。謂之神州大夏。而上雲是以者。由上深妙故。搜以闡之。故龍樹入於龍宮廣見。無數偏誦此經者。以玄妙故。故智論詺。為大不思議經。而諸大德皆見此經。一文一句竭海墨而莫書。一偈一光破地獄之劇苦。是以諸師盡命弘傳耳。

疏。顧唯正法之代尚匿清輝幸哉像季之時偶斯玄化等者。二正明感遇。於中亦二。先對昔自慶。後對今自慶。今即初也。謂五百年前即當正法。斯經清輝。隱匿龍宮之內。時人不聞。何幸像法垂末之年。遇斯玄微之化。生居像末應合悲傷。反顧前不聞經。未慚正法之代。故自慶也。此依不滅正法一千年故。今為像末。以今去大師涅槃一千八百六十年故。又按。大集月藏分。第一五百年解脫牢固。第二五百年禪定牢固。第三五百年多聞牢固。第四五百年塔寺牢固。第五五百年鬪諍牢固。今居塔寺之末。將隣鬪諍之時。翻聞難思之經。碎身莫酬其慶。

疏。況逢聖主得在靈山竭思幽宗豈無慶躍者。第二對今自慶。此慶有三。一慶時。二慶處。三慶所修。初即況逢聖主。謂明時難遇。今值聖明天子。敷陳五教高闡一乘。列剎相望鍾梵交響。故得閑居學肆探賾玄門。斯一幸也。二得在靈山者。慶處也。清涼靈山三千之最。文殊大聖諸佛祖師。金色雖在東方。住處即為金色。大聖雖周法界。攝機長在此山。感應普周。若百川影落。清涼長在。猶素月澄空。萬聖幽贊於五峯。百祇傳慶於千古。況大孚靈鷲標乎聖寺之名。一介微僧得在居人之數。此之慶幸爰媿多生。斯再幸也。三竭思幽宗者。慶所修也。大方廣佛華嚴經。即毘盧遮那之淵府。普賢菩薩之心髓。一切諸佛之所證。一切菩薩之所持。包性相之無遺。圓理智而特出。不入餘人之手。何幸捧而持之。積行菩薩猶迷。何幸探乎幽邃。亡軀得其死。所竭思有其所歸。幸之三也。豈無慶躍結上三也。其猶溺巨海而遇芳舟。墜長空而乘靈鶴。慶躍之至手舞何階。是故感之慶之。唯聖賢之知我也。

疏。第十題稱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即無盡修多羅之總名。下略釋名題。以下第九門中廣釋。故此雲略。於中有三。先雙標經品二目。二雙釋二目。後雙結上二。今初。先標經目。謂若從略至廣。展演無窮。難思教海不離七字。故云無盡修多羅之總名。標經題也。後世主妙嚴品第一者。即眾篇義類之別目者。標品目也。眾篇即三十九品。品者。義類不同。今當其一故云別目。

疏。大以曠兼下。二雙釋二目。先釋總題。後釋品目。今初。下有十門。釋其七字。字各十義。今但略舉。當字釋之。然此七字略有六對一經字是教。上六字是義。即教義一對。二嚴字是總。上五是別。即總別一對。三華為能嚴。上四皆所嚴。即能所一對。四佛是所嚴所成之人。上三皆所嚴之法。即人法一對。五廣者是用。上二皆體。即體用一對。六方者是相。大者是性。即性相一對。故此七字即七大性。大者體大。方者相大。廣者用大。佛者果大。華者因大。嚴者智大。經者教大。則七字皆大。七字皆相等。今各以二義釋之。大以曠兼無際者。曠兼明其包含。約廣遍釋大故。涅槃雲。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故下經雲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也。二無際者。約其竪論則常故名大。涅槃雲。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故下經雲法性無作無變易。猶如虛空本清淨。諸佛境界亦如是。體性非性離有無。然淵府不可以擬其深妙故。寄大以目之。實則言思斯絕。故下經雲。法性不在於言論。無說離說恆寂滅。諸佛境界不可量。為悟眾生今略說。

疏。方以正法自持亦二義者。一方者正也。二方者法也。並持自性。通上二義。謂恆沙性德即是相大。並無偏偽。故稱為正。皆可軌持。目之為法。故下經雲。凡夫無覺解。佛令住正法。諸法無所住。悟此見自身。

疏。廣則稱體而周者。此即用大。用如體故無不周遍。然亦二義。由體有二義故。一者能包。二者能遍。猶如虛空包含萬象遍至一切處今用稱體之包。則一塵受世界之無邊。二稱體之遍。則剎那彌法界而無盡。上之三字。即體相用無有障礙。為所證之法界也。

疏。佛謂覺斯玄妙者。亦有二義。一者能覺。佛陀梵言。此雲覺者故。二者所覺。即上大方廣。斯為玄妙之境故。雲覺斯玄妙。斯即此也。即此上大方廣耳。若別說者。覺上用者。覺世諦也。覺上體者。覺真諦也。覺上相者。覺中道也。三諦相融三覺無礙。為妙覺也。

疏。華喻功德萬行者。此亦二義。一感果華。喻萬行。因成佛果故。或與果俱。或不與俱。俱如蓮華表因果交徹故。不俱如姚李。不壞先因後果故。二嚴身華喻諸位功德。必與位位果俱故。故下經雲。若見華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若見樹華。當願眾生眾相如華具三十二。

疏。嚴謂飾法成人者。嚴亦二義。一以萬行飾其本體。即嚴上大方廣。如瑩明鏡。鏡雖本淨非瑩不明。二以萬行功德。成佛果之人。若琢玉成器。又飾本體。似鑄金成像。以行成人。如巧匠成像。

疏。經乃注無竭之湧泉下。唯經舉四義。然亦唯二。謂貫與攝。湧泉即是所攝義味。常乃通於上三。一注無竭之湧泉者。此言猶通諸教。二貫玄凝之妙義。以總就別。別貫華嚴玄妙義故。凝謂凝湛。嚴整之貌也。三攝無邊之海會者。即是攝義。無邊海會局此經眾。揀餘眾故。四作終古之常規者。即是常義。餘處釋雲。常乃道軌百王。今亦以通就別。別屬此經。法眼常全無缺減故。常恆之說非隨宜故。終古無忒可得稱常。釋題竟。

疏。佛及諸王並稱世主下。釋品名。此釋世主。世謂世間。即三世間。一謂眾生世間。二器世間。三智正覺世間。主謂君主。即佛及諸王。地神水神林神山神。即器世間主。天王龍王夜叉王等。即眾生世間主。如來即智正覺世間主。亦總化上二。遍統前三。故云並稱世主。

疏。法門依正俱曰妙嚴者。此嚴亦說三種世間法門為能嚴。唯局於主。依正所嚴通三世間。眾生及佛俱通正故。謂諸世間主。各得法門自嚴己眾。即眾生世間嚴並用。嚴佛亦智正覺嚴。佛成正覺是自法門。是故能令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菩薩眾中。威光赫奕等。即智正覺世間嚴。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上妙寶輪及眾妙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等。即器世間嚴。器世間嚴通二法門。一佛力令嚴。是佛自嚴。二能感者觀見。即是眾海法門嚴。是故總雲法門依正俱曰妙嚴。三世間嚴並勝餘教。故標妙嚴以為品目。後斯經下。雙結二目。上文明不釋。已上用當同諸經之序分。餘如下說。

◎自下第二。歸敬三寶。請威加護。有十六句。大分為三。初有八句。正歸敬三寶。次有六句。請威加護。後有二句。迴施眾生。初中分二。初句總明。餘皆別顯。今初。歸命二字。顯能歸相。三業普周。歸向依託無盡三寶。但云命者。以人所寶重莫過身命。今將仰投。十方已下所歸分齊。十方橫遍。三際竪窮。極通橫竪。就別顯中三寶即為三別。初三句歸佛。次二句歸法。後二句歸僧。初中又二。前之二句總歸諸佛。後之一句別歸本師。初中塵剎有其二義。一所依處。謂一一塵中諸剎土故。佛所嚴剎等塵數故。又塵約微細。剎通麁細。二即塵數如來。圓謂圓寂。明謂智明。即菩提涅槃。亦無德不圓。無法不照故。上二字自利。調御師者。通利自他。十號之一。巧攝有情號。法界亦二義。一成上依處。上雲塵剎。似當約事。今雲法界義兼事理。佛身充滿於法界故。又充滿法界無窮盡故。二者該後稱。法界之功德大悲雲故。功德者。亦圓明中別義。即十力無畏十八不共。百四十種無盡之德。大悲普覆。無心含潤。故喻於雲。毘盧一句別歸本師。乘恩重故。四字標名。三字讚德。上雲功德。總該無盡。今雲大智。別語最勝。順於光明遍照義故。大智深廣故喻於海。又諸佛舉悲。本師語智。影略以明。悲智深廣故。悲亦稱海。大悲深廣故。智亦如雲。含潤法雨故。又前雲功德。此雲大智。成二嚴故。無盡功德不出二故。所住下二句歸法。言所住者。躡前起後。所以躡者。顯同體故。但歸別相不會理故。然三寶有三相。一同相。二別相。三住持相。今通依之。初同相者。此有三義。一約以事就義門。則別相之上。各有三寶。一佛體之上。有覺照義。名為佛寶。軌則義邊。名為法寶。違諍過盡。是名僧寶。即以無漏法界功德為體。二法上有三者。法有覺性即是佛寶。軌持即是法寶。法體無違即是僧寶。三僧上三者。觀智為覺為佛寶。軌則為法寶。在眾無違。無違眾生故名為僧。今舉佛所住以明法者。即約佛上論同體也。理是佛所住。教從佛所流。兩重相依。二約會事從理門。三寶皆依真故。今舉佛法皆歸真性。略不言僧。三約以理融現門。心性本覺。即是佛寶。恆沙性德。皆可軌持。即是法寶。此恆沙性德。性相不二。和合名僧寶。由此一門故。令如來住真法性。若無此者何所住也。三門雖異並稱同體。故淨名雲。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名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是故若就覺義並稱佛寶。軌則而言無非法寶。冥符和合莫不皆僧。義說有三。不可為一。然無別體。豈為異耶。故云同相。二別相者。即如前科。佛則橫該一切竪徹十身。法則通四。略舉理教。上句是理。下句是教。僧雖該攝偏語大乘。是故但舉文殊普賢。三住持三寶者。十身之中有力持身即住持佛。其修多羅即住持法。住持之僧含菩薩中。然三三寶。通於諸乘有其勝劣。以義料揀。歸勝非劣。一理統之。三三無異。故並皆歸敬。顯敬無遺。三一一。下二句歸僧。初句明處。一一微塵中。有一切諸佛。菩薩眾圍繞故。況一一佛所難思。普賢住普賢位。莫不皆爾。下句舉人。偏舉二者。以是海會之上首故。表理智故。諸言不一則無所不該。第二我今下。請威加護。六句分三。初二句請歸之意。意欲釋經故。然通顯歸意。乃有眾多總相而言者。三寶吉祥。一切眾生最勝良緣。有歸依者。能辦大事。生諸善根。離生死苦。得涅槃樂故。又一切經。初有六成就。令物信故。佛滅度後。凡諸弟子所有著述。皆歸三寶示學有宗。不自專己。離過失故。請威加護令契合故。上句自謙智劣。等彼一毛。下句讚法廣深。同真法界。一毛度空。乍可知量。凡智測法何能窮盡也。次願承下。二句願加護相。上句明加。下句明益。今初。未能深入三昧。外感佛加。但請同體之慈。希霑勝益。下句益中句句冥符。願始末無違。而言冥者。亦謙辭也。末得顯加。且希冥契。使凡心凡筆暗合聖心。三俾令下。二句著述所為。使令法眼圓滿化盡含生故。賢首品雲。彼諸大士威神力。法眼常全。無缺減也。第九迴向不願成佛。唯願等於普賢者。良以普賢該因徹果。佛前佛後皆悉有故。普賢即是諸佛根本故。法界體故。故金剛頂經。十方諸佛禮普賢者。亦斯義矣。然著述所為。但願大法弘通眾生利樂。即悲智大意。曲論別為。乃有多緣。以斯經乃諸佛所證。根本法輪。諸教標準。此方西域無不仰遵。而聖后所翻文詞富博。賢首將解。大願不終。方至第十九經。奄然歸寂。苑公言續於前疏。亦刊削之。筆格文詞不繼先古。致令後學輕夫大經。使遮那心源道流莫挹。普賢行海後進望涯。將欲弘揚。遂發慨然之歎。若有過不說。是非渾和。豈唯掩傳者之明。實乃擁學人之路。若指其瑕類出彼乖差。豈唯益是非之情。實乃黷心智之境。余故撫心五頂。仰託三尊。不獲已而為之也。以斯別意略有十焉。一聖旨深遠。各申見解故。二顯乎心觀。不俟參禪故。三扶昔大義。不欲掩人故。四剪截浮詞。直論至理故。五善自他宗。不妄破斥故。六辨析今古。新舊義殊故。七明示法相。顯經包含故。八廣演玄言。令悟心要故。九泯絕是非。不妄破斥故。十均融始末。首尾可觀故。初一為總意。後九為別意。指昔瑕疵。疏中欲掩是非。傳者須知得失。諸徒誠請。難以違之。長時弘宣。不繁數述。恐迷宗滯跡。競作是非耳。

第一聖旨深遠各申見解者。此為總意。謂佛法沖深。隨人智慧有深淺故。斯亦為遮外難。恐有難言。世路以多岐亡羊。學者以多途喪志。純源莫二。枝派轉多。舊疏新章。益汩真性。何以屋上枷屋。床上安床。昔已有之何要改作。故下十意皆通此疑。今之初意正答斯難。特由聖旨深遠隨見不同。各呈其能以光法施。昔可尚也。安更有詞。故五百比丘各說身因。佛許無非正說。三十二菩薩共談不二。異見同歸。故下經雲。無邊海會。各入解脫之門。境界萬差。同趣如來智海。故海慧菩薩雲。如來境界無有邊。各隨解脫能觀見。是以西域東。夏釋論解經。經有多家論文。論有諸師解釋。如析金杖。金體不殊總收百川。溟渤彌大。故或登地菩薩。或加行賢人。或當代時英。或如來懸記。皆思拔群伍。智出眾情。而所見不同。並傳於世。各申其美。共讚大猷。依之修行無不獲益。今亦仰攀勝德。以盡專精。握管窺天。滴流足海。復何怪焉。

第二顯示心觀不俟參禪者。以經雖通詮三學。正詮於定。皆是如來定心所演。故經雲。汝所說者。文語非義。我所說者。義語非文。況華嚴性海不離覺場。說佛所證海印三昧親所發揮。諸大菩薩定心所受。昔人不詳至理。不參善友。但尚尋文。不貴宗通。唯攻言說。不能以聖教為明鏡。照見自心。不能以自心為智燈。照經幽旨。玄言理說。並謂雷同。虛己求宗。詺為臆斷。不知萬行令了自心。一生驅驅。但數他寶。或年事衰邁。方欲廢教求禪。豈唯抑乎佛心。實乃翻誤後學。今皆反此。故製茲疏。使造解成觀即事即行。口談其言。心詣其理。用以心傳心之旨。開示諸佛所證之門。會南北二宗之禪門。撮台衡三觀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諸佛之心。無違教理之規。暗蹈忘心之域。不假更看他面。謂別有忘機之門。使彰乎大理之言。疏文懸解。更無所隱。難可具陳。

◎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