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國志/卷二十五
貞佑三年(1215年),蒙古大軍自去年圍燕京,是春,東平之援兵五萬至安次,遇蒙古軍,不戰而潰。大名之援兵八萬至固安,亦潰。惟真定之兵四萬,合保涿、援兵一萬至旋風寨,與蒙古軍戰,凡二日,絕糧而敗。自是內外不通,太子守緒自燕京取間道歸汴。
先是,帝遷時,留太子及完顏昌守燕,左丞相完顏福興送蒙古大軍至居庸關,有土豪徐用聚兵扼之,不能過,乃以福興示之云:「已自講和。」乃縱其北去。福興歸,帝就令同完顏昌守燕,下詔:「南北既已通好,不許輕易交兵。」然福興雖一意於和,蒙古陽許之,而需索無時,彼去此來,隨取隨至。兵疲力弱,無有救援。至是,縱兵攻燕,不逾月陷之,完顏昌自投於火,福興竄歸於汴,隨亦被誅。有戶部令史郭忠者,蔚州人,率山後軍民與蒙古大軍戰,敗之。金國後名其軍為「花帽軍」。金國自阿骨打稱帝,至是九十有八年而失國。
秋八月,蒙古軍自河東渡河攻潼關,不能下,乃由嵩山小路趨汝州,遇山澗,輒以鐡槍相鎖接連為橋以渡,於是潼關失守,帝乃急召「花帽軍」於山東。
冬十月,蒙古軍至杏花營,距汴京二十里,「花㡌軍」擊敗之。蒙古軍復取潼關,自三門、析津乘河冰合,布灰,引兵而渡,自是不復出。帝命平章政事胥鼎為太師専守關輔。然陝西諸州間亦有為所破者,惟燕南雄、霸數州乃三關舊地,塘濼深阻,兵不能入。朝中再遣將張甫、張進二人屯信安軍以守之,北距燕山百八十里。
貞佑四年(1216年)。是時兩河數為戰爭所擾,山東群盜大起。有楊安兒者,本淄州皮匠,李全之婦翁也。章宗時殺人,亡命為盜,於太行有眾千餘,蹂踐山東數郡,依山負海,時出時入。官軍招降之,貸其死,流於雄州。及蒙古軍入境,金國命為副都統,令召必勝軍三千人迎敵。軍敗,而竄往山東聚眾。國中討之,安兒與其徒數人入海,為舟師所殺。
有郝八者,名儀,以前據山東叛,僭號大齊,改元天順,遣「花帽軍」生擒之,磔於開封。
又有劉二祖者,亦名盜也,其女劉小姐,亦聚眾數萬,皆為「花帽軍」所破。
其時,又有遼東宣撫使萬奴者,本遼人,乘大金大亂,自立為帝,據遼東七路,欲引兵並燕、代、魏、晉而有之。兩河既破,赤地千里,人煙斷絕,滿目蓬蒿。燕京宮闕雄麗,為古今冠,至是為亂兵所焚,火月余不絕。其所積財,初無所用,至以銀為馬槽,金為酒瓮,大者重數千兩。帝南遷後,累遣使求和,雖未聽從,而賂不輟。久亦憐之,元帥不可曰:「汝欲議和,可去帝號,當封汝為王。」金之群臣不從,有願以死雪國恥者,主亦為之感憤。 興定元年(1217年)春,是年易州苗仙武、清州郭仲元共聚兵扼險,又有霸州統軍白文格者,深知和之難信,每厲兵以擬其後。通三人,聚兵八十萬,蒙古患之,乃使來問罪於金曰:「汝既講和,何故使文格來攻我?」帝因遣使收文格兵權,文格不服,遂令行元帥府事夾谷監軍統三萬眾討之。文哥之兵請戰,文哥不許曰:「一去接戰,便是反叛朝廷。」越三日,文哥望金遙拜,文哥自縊死。夾谷就以文哥之首送蒙古軍,蒙古軍遂剿夾谷之軍於霸州城下,仙武、仲元二人亦召回賜死,其軍遂潰。 蒙古軍自此北歸,轉攻回鶻,奪其戩珠克堅城而都之,盡有其地。使元帥權國事,侵掠河東、河北、大名、真定、益都等路。是時,西夏舉國之兵從其前驅,哨騎往來,直至許、定、鄭,帝遣禮部侍郎烏克遜博濟詣戩克珠堅城入貢,自汴京至戩克珠堅城凡三萬里。 金國東阻河,西阻潼關,地勢日蹙,遂有南窺江漢之謀,始構怨於宋,兵端再起矣。
夏六月庚戌,太白晝見。癸酉,太白經天。
秋七月丙子朔,日有食之。
冬十一月戊戌,太白經天。
十二月,鳳翔副都統完顏贇(yun)以歩騎萬人侵南宋四川,迫鳳池堡。克天水軍。又攻白環堡,破之。又迫黃牛堡,攻大散關,又破之。宋守將劉雄棄關走,金人據之。
興定二年(1218年)正月,京東路忠義人李全叛歸南宋,全即李鐵槍也,本漣水縣弓手,泰和年間邊事方興,已為宋戚拱所誘,焚漣水縣,國中赦而用之,至是復叛。大金圍宋皂郊堡,宋利州將麻仲率忠義人攻金秦州永寧寨,破而焚之。大金攻宋隔茅關,柵其東北。夜半,宋兵來攻柵,不勝,宋興元都統李貴遁去,軍大潰。
二月,取宋皂郊堡,自正月圍堡,日久無援,至是破之,宋師死者五萬人。破宋湫池堡,焚之。又圍宋隨州棗陽軍,游騎至漢上,宋均州守應謙之棄城走。丙辰,白虹貫日。
是時,江上用師糧儲自清河而上,宋楚州鈐轄梁昭掩擊金軍,都統沈鐸遣兵助之,金軍不勝,糧舟為其所焚。
三月,宋師復取皂郊堡。
夏四月,金將包長壽復攻皂郊堡,遂趨西和州,宋沔州都統劉昌祖焚西和州,又焚成州而遁。金軍攻宋大散關,守將王立遁。又攻黃牛堡,為宋將吳政所敗。 五月癸未,蚩尤旗見,其長竟天。
冬十月,金軍攻宋安豐軍,又攻黃口灘,陝西人張羽叛投南宋。
興定三年(1219年)正月,攻宋湫池堡,守將石宣拒之。又攻白環堡,守將董昭拒之。又攻成州,宋將張威自西和州退守仙人關。又攻隨州棗陽軍,又破信陽軍之二寨。又攻西和州,守臣趙彥吶設伏以待之,金軍殲焉。又攻安豐軍,為宋將許俊所拒。又攻河池及光化軍,破鄖山縣。進逼均州,克鳳州,守臣雷雲走,金軍夷其城復攻武休關破之。
二月,金軍破光山縣,又圍棗陽軍,宋制置趙方遣將扈再興救之。戊戌,太白晝見。克宋興元府,又克大安軍,分攻洋州,又破之。
三月,金軍猶屯大安,宋將張威遣石宣邀擊於險,至是大敗,偏將巴圖魯安棄軍走,為宋師所獲。宋制置趙方遣扈再興引兵三萬分三道攻金唐鄧州,宋將劉世興、劉世榮之師皆會於唐州。是時,西夏以金兵不應援,已折而北歸,益懷二心,始遣使使於南宋,往議夾攻。宋利州路安撫丁焆許之。丁亥,太白晝見。金軍自春初攻圍宋安豐軍及滁、濠、光州,至此未解。宋制置李珏遣將武師道、陳孝忠救之,皆不能進。
閏三月,金軍分兵自光州侵黃州之麻城,自濠州侵黃州之玉磧。自盱眙侵滁州之全椒、來安、揚州之天長。真州之六合, 時百姓南渡,諸城皆閉。游騎至東採石楊林渡,建康大震,為宋京東總管李全所敗,失一貴將。 夏六月,丙子,太白晝見。辛巳,太白經天。
秋七月,宋李全攻金齊州,守臣王贇降之。
冬十二月,宋四川宣撫議窺我洮州,會金兵攻鳳州長橋其議遂止。
興定四年(1220年)春正月,宋扈再興攻鄧州,許國攻唐州,不克而還,金兵遂攻宋樊城,為趙方所拒,不得前。西夏以書往宋,議夾攻金師。
秋八月,宋安丙遺西夏書,議定夾攻。
秋九月,西夏引兵圍金鞏州,促宋師來會,克金來遠鎮,繼又克鹽川鎮。進攻定邊城,金兵往救不利,宋程信、王仕信引兵與西夏會於鞏州城下,攻城不克。宋師取金海州。甲午,太白晝見。金兵攻宋皂郊堡,敗都統董昭。金兵與宋師戰於鞏州城下,宋程信引兵趨秦州,夏人自安遠寨退師。 冬十月,程信邀西夏共攻秦州,夏人不從。
十二月,宋漣水忠義統轄石圭來歸於金,圭本金盱眙將也,叛歸於宋,至是復歸。
興定五年(1221年)二月,金兵圍宋光州,又攻五關,又圍黃州,分兵破諸縣。又侵漢陽軍,宋李全棄泗州遁。
三月,宋扈再興攻我唐州,不克。金兵取宋黃州。庚寅,長星見,甲午,太白晝見。金兵取宋蘄州。
夏四月,金兵渡淮而北,宋李全追擊,金兵失利。
五月甲申朔,日有食之。
冬十月,宋取金滄州。
十一月,宋安撫張林元史作琳以京東諸郡來降。
是年,蒙古軍來攻葭州,綏德、延安、鄜坊皆陷。
興定六年(1222年),夏五月庚戌,太白晝見。張林既降,宋種贇攻林青州,林走。
秋七月,太尉衛國公烏蘭用章薨。穆日華除工部尚書、權參知政事、行尚書省事於陝州,完顏叔靖進尚書右丞兼樞密副使。
八月甲午,彗出氐。
九月壬戌,彗再見。辛未,太白晝見。
是時,蒙古軍自去年收復陝西,至是,鳳翔邠、涇及山西一帶堡寨皆陷。
西夏自五代時立國,金國強盛,西夏與為敵國,獨不被兵。泰和年間,蒙古軍侵入,灌水攻城。事急,西夏主登城,隔水相見,面約和好。其後差發日多,和好遂絕。連年結援南宋,夾攻秦鞏,蓋有憾於金也。至是,蒙古自回鶻往攻西夏,西夏國亡。 元光元年(1223年)。正月,改元,大赦天下,官吏各覃嗯兩重,關陝以南,經過兵戈去處,重興賙恤。
春三月,張林所部邢德叛歸於宋。 秋九月庚子朔,日有食之。副都統完顏大濟侵宋隨州棗陽軍,不克。
元光二年(1224年)三月,金兵攻和州,尋引還。太白晝經天。
四月,蔡州帥府報宋人對境,詔標樞密烏占論延心統乣軍一千備之。
五月,遣使往山東招諭李全等,許以重賞,全不從。全身長八尺,手執鐵槍。其妻亦勇而有力,少為群盜,在山東聚集萬人,能飛馬植槍,深入一尺,令全飛馬而拔之,全不能拔,下馬屈服,遂為夫妻,蹂踐山東州都。暨其歸宋也,青、齊之地地幾半為宋有,縱國中能招之,亦不能駕御也。
六月丁卯朔,太自經天。
八月,宋寧宗皇帝崩,太子竑不得立,降封濟王,立其侄,是為理宗。明年(1225年),改元寶慶。
九月,太白經天。
十月,帝崩,廟號宣宗。宣宗幼美風姿,好學,善談論。尤工於詩,多招文學之士,賦詩飲酒。少多符瑞,嘗竊自負。東海之難,入繼大統,馳驅兵革,無有寧時。暨其末年,大河以北,東至於山東,西至於關陝,盡屬敵區。連年太白經天,災異數至,蚩尤旗見,咸應其妖矣。明年正月上諡曰繼天興統述道勤仁英武聖孝皇帝,三月葬帝於德陵,宣宗在位十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