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寰宇記 (四庫全書本)/卷106
太平寰宇記 卷一百六 |
欽定四庫全書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
宋 樂史 撰
江南西道四
洪州
洪州豫章郡今理南昌縣禹貢揚州之域星分翼軫春秋時吳地戰國屬楚秦為九江郡漢為豫章郡髙帝五年立呉芮為長沙王以豫章之地屬焉今南康廬陵宜春鄱陽潯陽臨川豫章盡屬豫章郡芮為長沙王兼得其地故漢書雲衡山吳芮從百粵以佐諸侯伐秦有大功諸侯立為王項羽侵奪其地而謂之鄱君豫章太康中望氣者雲豫章廣陵有天子氣故封愍懐太子為廣陵王領鎮將軍以鎮豫章後永興中懐帝遂以豫章王登天位東晉嘗置江州於此宋齊以後並為豫章郡隋平陳罷郡為洪州煬帝初廢州又為豫章郡唐武徳五年平林士𢎞置洪州總管府管洪饒撫吉䖍南平六州分豫章置鍾陵縣洪州領豫章豐城鍾陵三縣八年廢豫章南昌州來州以南昌建昌髙安三縣來屬尋省鍾陵南昌二縣入豫章貞觀二年加洪饒撫吉䖍𡊮江鄂等八州顯慶四年督袁鄂等州洪州舊領縣四永淳二年置新吳縣長興四年置武寜縣又督洪吉袁䖍撫五州天寳元年改為豫章郡乾元元年復為洪州
元領縣四 今七
南昌 新建〈新置〉 豐城 分寜 靖安 奉新武寜
二縣割出
髙安為筠州 建昌入南康郡
州境
東西一千六百一十五里 南北一千一百五十六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東京二千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西京二千二百七十里 西北至長安三千八百里取隨州路二千七百五里 東至吉州陸路五百二十里 東至衢州界千四百里 南至吉州界五百三十里西至潭州界隔山不通陸路取𡊮州至潭州總一千二百里 北至宣州一千七百里 東南至撫州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袁州五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江州二百二十五里 東北至饒州水路四百四十里
戶
唐開元戶一十五萬五千五百皇朝戶主七萬二千三百七十客三萬一千一百二十八
風俗
豫章記雲地方千里水路四通風土爽塏山川特秀竒異珍貨此焉自出奧區神臯處處有之嘉蔬精稻擅味於八方金鐵篠簜資給於四境沃野墾闢家給人足蓄藏無闕故穰歲則供商旅之求饑年不告臧孫之糴人食魚稻多尚黃老清靜之教重於隠遁蓋洪崖先生徐孺子之遺風
人物
徐穉孺子豫章南昌人太守陳蕃在郡惟設一榻禮之 雷次宗南昌人入廬山事惠逺𨼆退
姓氏
豫章郡五姓 熊 羅 雷 諶 章
土産
蠟 甘橘 葛布 絲布 梅煎唐開元二十五年都督韓朝宗以梅煎難得取乳柑代今並停
南昌縣舊二十八鄉今一十四鄉漢南昌縣地屬豫章郡隋平陳改為豫章縣以郡名邑唐寳應元年六月改為鍾陵縣因山為名貞元中又改為南昌按豫章記雲漢高六年大將軍灌嬰所築城有六門南二門一曰南門二曰松陽門又雲昔松陽門有大樟樹高十七丈四十五圍枝葉扶疎庇䕃數畆先是樟樹並枯永嘉中一旦華茂晉以為中興之祥 南昌山在縣西三十五里高二千丈周迴三百里南昌建昌新呉三縣迤邐相接者呉王濞鑄錢之山時有夜光遙望如火以為銅之精光梁志豫章有銅山山中有洪井飛流懸注其深無底又有洪崖先生鍊藥之井亦號洪崖山有石臼存 松門山在縣北水路二百一十五里其山多松遂以為名北臨大江乃彭蠡湖山有石鏡光眀照人謝靈運入彭蠡湖口詩云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 鶴嶺豫章記鸞岡西有鶴嶺昔王喬所降經過於此 風雨山豫章記山高水湍激著樹木因霏散逺灑如風雨數里中通洪崖先生井 上繚水西自建昌界入注水經雲因其水經海昏縣謂之上繚水又謂之海昏江分為二水風雨池在州西北七十七里按雷次宗豫章記洪井北有風雨池在西山最髙頂四面山巖人跡罕到州有亢陽嘗祈有應 東湖按雷次宗豫章記雲州城東有大湖北與城齊隨城迴曲至南塘水通章江增減與江水同後漢永平太守張躬築塘以通南路宋少帝景平元年太守蔡興宗於大塘之上更築小塘以防昏墊兼遏此水令冬夏不復增減水清至潔而衆鱗肥美 官亭湖在州北水路三百四十三里湖西有官湖亭神能分風上下是以劉刪泛官亭湖詩云迴乗一派水舉帆遂分風孤石蒼波裏厈山苦霧中 擔石湖在州東北水路屈曲二百六十里其湖水中有兩石山有孔如人寄擔狀古老雲壯士擔此兩石置湖中因以為名 龍沙在州北七里一帶江沙甚白而高峻左右居人時見龍跡按雷次宗豫章記雲北有龍沙堆阜逶迤潔白高峻而似龍形連亘五六里舊俗九月九日登高之處 石頭渚晉太守殷羨建元中為豫章太守去郡人多附書一百餘封行至江西石頭渚岸以書擲水中呪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喬非是致書郵故時人號為投書渚 蛟井在縣西南四里俗號橫泉井蓋許遜除蛟為害之所 王喬壇按雷次宗豫章記西山中峰最高頂名鶴嶺即王喬控鶴經過之所壇在鶴嶺之側雲景鮮美草木秀潤異於他山山側有古控鶴鄉在縣之西八十三里 葛仙壇在州西北三十二里北小峰之下今山上色蒼氣鬱茂草秀木殊異於他處 徐孺子臺在州東南二里輿地誌雲臺在縣東湖小洲上郡守陳蕃所立 劉繇城在縣東北三十八里蓋孫䇿略地於曲阿攻揚州刺史劉繇敗奔豫章築城自保今人號為劉繇城 齊城在州東陸路二十里又按輿地誌雲呉大帝太元二年立孫奮為齊王都城昌諸葛恪執政徙奮居於此 椒丘山在州北水路屈曲一百四十八里按雷次宗豫章記雲建安四年孫䇿起兵破劉勲於得陽軍欲謀取豫章太守華歆所築也 昌邑城在州北水路一百三十七里按雷次宗豫章記雲昌邑王賀既廢之後宣帝封海昏侯東就國築城於此 何無忌廟在州南水路五十里按晉書義熈六年安城郡公何無忌討盧循與循黨徐道覆相遇握節被害而詞不撓後人傷之故為立廟 梅福宅在州東北三里西接開元觀東西池書堂餘址猶存 徐孺子宅在州東北三里按洞仙傳雲孺子少有髙節追美梅福之德仍於福宅東立宅 許子將墓在州南三里縣南六里按雷次宗豫章記雲劭就劉繇於曲阿繇敗隨繇奔豫章中路疾卒因焚屍柩天紀中太守呉興沈法秀招魂葬劭於此桓伊冢晉䕶軍將軍江州刺史冢在州南十六里石闕存焉俯在道側 鄧粲呉興太守在州南二十九里 徐穉冢在州十里今號曰社 胡藩宋太守冢在州南十九里 土闕在縣南三里按輿地誌雲州城雙南角闕吳五鳯二年太守張俊築高四丈餘又按吳興記雲豫章之闕高則長沙虎食人於潛開南門則新安虎為害歲月已久今無其址 應勝宮在縣西四十四里鸞岡西北洪崖先生舊宅之伏龍崗頂唐肅宗朝供奉山人太芝奏雲有異立官以鎮之 梅福池一名風雨池梅福種蓮池福嘆曰生為我酷仕為我梏形為我辱智為我毒於是棄南昌尉去妻子入洪崖山得道為神仙代有人於玉笥山中逢見今西山有梅君壇南昌開元觀有梅君堂焉 龍沙廟即西漢末太守賈萌也萌與安成侯張普共謀誅王莽普反王莽收萌而殺之時人感嘆故為立廟祭之 十二真君宅許真君陳真君施真君周真君並居南昌縣水西敦孝鄉號游帷觀是也許真君亦游帷觀側鍾真君在南昌縣䝉牙江號丹陵觀彭真君在宗華觀黃真君在今祈仙觀甘真君豐城縣飛皇觀曾真君豐城縣貞陽觀時真君在游帷觀吳真君分寜縣吳仙觀
新建縣西二里十二鄉南昌縣地皇朝太平興國六年割南昌水西十四鄉置新建縣仍於州城昇平里故為將林仁肇私第充縣𪠘署
豐城縣南一百三十里元十六鄉今十八鄉漢南昌縣豫章按顧野王輿地誌雲後漢建安中初立富城縣於富水之西因以為名至晉太康元年改為豐城縣移於豐水之西乃以為豐梁大通二年分立廣豐新安二縣又分廬陵之興平臨州之新建等二縣立西寜己巳二縣合其縣立為巴山郡其郡古跡在撫州崇仁縣巴山之北陳初又廢西寜入巴山郡廢新安入廣豐郡巴山郡猶管五縣至光大二年移巴山郡於廣豐縣西二里獨瀦水南岸築立城郭居焉隋開皇九年廢巴山郡又併豐城縣入廣豐縣總屬撫州其廣豐縣先城池乃廢巴山郡隋諱廣改豐城縣復廢於大業二年𨽻洪州十三年隋季板蕩林士宏等毀城邑遂仍廢焉唐武德五年復立豐城縣 始豐山在縣南七十五里即神仙三十七福地之一 故豐城豫章記雲吳末時恆於此有小赤氣見於鬥牛之間占者以為吳方興唯張茂先以為不然雷孔章謂為寳物精在豫章之城遂以煥為令至縣掘獄地深四丈得玉匣長八尺得二劍並有刻題一龍泉二太阿其日牛斗間氣不復見矣煥留一其一進與張華華歎曰莫邪何復不至雖然天生神物似不相離終當會合華遇害劍飛入襄城水中煥死其子嘗以自隨後為建安從事經淺瀨溪劍忽於匣中躍出入水則為龍遣視之二龍相隨而遊焉 豐水在州南陸路一百八十里自置城東南壞山所出也
分寜縣西北六百里舊六鄉今十六鄉武寜縣地按邑圗雲本當州之亥市也其地凡十二支周千里之內聚江鄂洪潭四州之人去武寜二百餘里豪富物産充之唐貞元十六年置縣以分寜名之 旌陽山在縣東一里獨立峻秀煙雲迴異旌陽許真君曾遊故以為名鷄鳴峰在縣西五里青嵐峭絶上無人跡每聞鷄鳴狀若天鵾之𩔖古老相傳是名鷄鳴峰 幕浮山在縣西二百九十里高一千餘丈周迴一百二十里按吳書雲劉表從子磐為冦以艾西吳乃分海昏建昌左右六縣以太史慈為建昌都尉督諸將拒磐於此山置營幕乃以名焉 血樹山在縣西南二百八十里與潭州劉陽縣分界山多血木故以為名 鹿源山在縣西八里與瀑布水相去一里源上有九峰高聳峭直宛轉迴顧勢似相揖古老相傳昔有仙人嘗乗白鹿出入其間故以為名 瀑布水在縣西七里其水從雞鳴峰西流出修水北岸石上飛流直下三十丈餘 修水在縣南二百二十歩按酈元水經修水艾縣南東流曲六百三十八里出建昌城一百二十里入彭蠡湖是也 鸖源水在縣東北七十里冬夏不絶田疇賴之嘗有羣鶴飲集故時人相傳呼為鶴源 冷煖二水在縣西三百八十里黃龍山下冷煖二泉同出相去數尺 石柱在縣西南二百里鬱江口風俗相傳呼為山南神石周迴二百五十歩四面如削成柱下有神頗有靈驗 西平縣故城在縣西二百九十七里按漢書雲鄧通西平人即此縣也隋省 西安縣故城在縣西二十里按古今志雲漢獻帝建安中置隋開皇元年廢 古艾城後漢劉陵豫章艾縣人陵為侍中車駕出祠南郊上升輦欲臥陵跪曰陛下為萬乗主升車不正立雖早欲寢不當上為天地靈所鑒下為萬姓所觀耶上有愧色曰敬受侍中之言人為立祠 石侯祠在縣西一十五里石高峻仰之目雲廬君之弟所理也搜神記曰武寜縣有女戴氏久疾出覓藥見一石立似人形禮之曰汝能令我疾差吾當事汝因感夢曰吾當佑汝寤而遂差因立祠今猶存焉
靖安縣西一百六十里元五鄉建昌縣地唐廣明之後草冦侵掠本州以靖安孝弟兩鄉去縣稍逺乃此置鎮至偽呉乾貞二年升為場唐昇元年中改為縣取靖安鄉以實焉
奉新縣西一百五十里舊九鄉今十鄉漢南昌縣地後漢靈帝置新吳縣隋平陳又廢永淳二年又置偽唐割據江南改為奉新縣 藥王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山上有藥王廟因以名之其山盤險而上及其頂平濶二十里其中有湖水澄深無㡳湖岸四時花木芳濃風景異於他處 大雄山山有吳猛修道處此山雄傑蔥秀不與羣山隣因以名之在縣西二百一十里也 華林山在縣西南五十里昔浮丘公隠居之所今南峰號為浮丘嶺呉猛於此山立壇基址臨道其山三峰竦峻高險危秀周迴百里 馮水漢因遷江東馮氏之族於海昏西里賜之曰馮田水因名之 藏溪橋在縣西二十里長五丈五尺許遜斬蛟之所其蛟入穴遜以片石書篆文鎮穴口今現在 陽鳥橋在縣東三十里連綿五橋相續橫截川源嘗有羣鳥栖集此側是村館俱名陽鳥而橋亦名之 太史城在縣西四十里後漢末太史慈創置周迴三里西南有城角東南有盤山北枕江水其地險固基址尚存 余城在縣西一十五里梁書雲干慶入洪州建攻新呉縣余孝頊起兵拒之因築此城周迴三里一百五十步
武寜縣西北三百六十里元十鄉古西安縣也後漢建安中分海昏縣立西安縣至晉太康中改為豫章宋書王僧綽封豫章侯即此縣陳武帝初割建昌豫寜艾永修新呉等五縣立為豫寜郡屬江州隋平陳廢郡置洪州因廢豫寜郡割艾永修新吳豫寜等入建昌並𨽻洪州為總管府至長安四年分建昌置武寜景雲元年又改豫寜寳應元年以犯御名改豫章後為鍾陵豫寜依舊為武寜 故吳真人宅晉呉猛字世雲晉書藝術傳雲吳猛者洪州武寜縣人也六嵗有孝行夏月未嘗驅蚊恐其去已而噬親也年四十邑人丁義始授其神方因還洪州江波甚急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畫水而渡觀者異之庾亮為洪州刺史嘗遇疾聞猛神異迎而問已疾如何猛辭以算盡請具棺服旬日而終未及大斂遂失其處識者以為亮不祥之徴亮疾果不起
筠州
筠州理髙安縣今州城即漢之建城縣屬豫章郡唐武德五年安撫使李大亮宣慰江南乃於此置靖州復析建城縣置望蔡宜豐等縣以𨽻焉仍改建城縣為髙安縣至七年改靖州為米州又改為筠州以地産筠篁為名八年州廢其望蔡等縣卻還髙安偽唐保大十年再置筠州髙安上髙萬載清江等四縣
元領縣五 今四
髙安 清江 上髙 新昌
一縣割出
萬載入袁州
州境
東西四百八十五里 南北一百七十里
四至八到
新置州未有至二京及長安里數 東至洪州一百五十里水路二百四十里 西至潭州四百三十里南至吉州三百三十里 北至洪州奉新縣一百
五里 東至洪州豐城縣一百三十里 東北至洪州南昌縣一百五十五里 西北至洪州武寜縣五百九十里 西南至袁州新喻縣三百二十里戶
唐開元長慶戶載洪州籍皇朝戶主二萬九千三百九十六客一萬六千九百三十三
風俗
與洪州同
人物無
土産
貢南燭子 南燭花 出調露 黎源茶 薯藥牛尾狸 黃雀兒鮓
髙安縣舊二十九鄉今十一鄉本建城縣雷次宗豫章記雲漢髙祖六年置隸豫章以其創建城邑故曰建城後漢靈帝析建城置上蔡縣顧野王輿地記雲汝南上蔡人分徙於此孫吳又置陽樂宜豐二縣晉武帝太康元年以上蔡人思本土改為望蔡縣又陽樂縣因改為康樂縣隋開皇九年廢望蔡康樂宜豐縣歸建城唐武德五年於此立靖州又以建城避太子諱改為髙安七年改靖州為米州又為筠州八年廢望蔡等縣遷髙安偽唐再置筠州為郭下縣 羊山宋永初山川記縣西有羊山山上有燃石黃白而理粗以水灌之便熱若炭以鼎置上烹煮可熟又曰艾縣有熱泉泉如湯以生物投之即爛 敗伏山在縣南一百一十里古老相傳陳武帝自下勝敵轉戰至此山北又破敗伏軍百姓思之因以為號 八疊山在縣西北去縣三百二十里其山盤曲疊嶂縱橫斷而復興因以為名 米山在縣北四十里山有神靈能興雲雨著在祀典嵗時祈禱 蜀水在縣北三里按漢地理志雲蜀水源出縣小界山東流五百九十里入南昌縣與漳水合耆老傳雲仙人許遜為蜀旌陽縣令具竒術晉末人皆疾癘多徃蜀詣遜請救遜與器投水入上流疾者飲之無不愈也邑人敬其神異故以名水又舊圖經雲顯慶四年漁人於蜀水江中網得一青石長四尺濶九寸其色光潤異於衆石懸而擊之內有清音鳴聲清越都督表送納於瑞府 豐城縣在州西一百五十里天寳鄉其縣吳大帝自上蔡縣分置唐武德五年改建城為髙安分置靖州並立縣八年廢州及縣有古城在 陽樂縣城在州西北八十里義鈞鄉吳大帝時始於上蔡縣分置唐武德五年屬靖州八年廢 謝山在縣西北一百里則謝真君上昇之處竒峰怪石丹竈履跡猶在上有真人祠禱祈皆應康樂縣故城在縣東北四里宋武二年封臨川內史
謝靈運為康樂侯就第即其地也其城外周迴山川謝公無不遊宴有書臺石硯猶存 敖嶺在縣北三里敖真人得道之所有敖真人煉丹之跡在 祈仙觀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晉元康六年道士黃轉全家上昇之宅清江縣東南一百二十里三鄉本吉州蕭灘鎮偽唐升元年中以其地當要衝升為清江縣以大江清流為名仍析髙安之建安修德兩鄉吉州新淦之弋陽以實焉上髙縣西一百里五鄉本髙安之上髙鎮以地形髙上改曰上髙偽唐昇元年中立為場保大十年升為縣以隸筠州
新昌縣西北百八十里七鄉本髙安縣管古宜豐地監歩鎮皇朝太平興國六年以髙安縣見管一萬四千五百七十二戶今分太平等七鄉計四千七百九十六戶於此置新昌縣從轉運司之奏請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太平寰宇記>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