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共產黨員的英雄形象

女共產黨員的英雄形象

——贊阿慶嫂形象的塑造
空軍某部 紅雷
1970年6月16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在以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無產階級司令部的親切關懷下,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經過反覆磨練,不斷加工,劇中的主要英雄人物郭建光、阿慶嫂,煥發出了更加奪目的光輝。

無產階級的英雄人物,只有在激烈的階級鬥爭中,才能樹立起來。阿慶嫂,正是在階級鬥爭的風口浪頭裡,顯示出自己內心世界的共產主義光輝的。她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全力支持武裝鬥爭,密切聯繫人民群眾,正確和堅決地執行黨的鬥爭策略,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

全力支持革命武裝鬥爭

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在中國,主要的鬥爭形式是戰爭,而主要的組織形式是軍隊。其他一切,例如民眾的組織和民眾的鬥爭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一定不可少,一定不可忽視,但都是為着戰爭的。」毛主席的教導,深刻地闡明了武裝鬥爭和秘密工作的關係。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從突出武裝鬥爭這一根本點出發,成功地塑造了阿慶嫂這樣一個忠實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全力支持武裝鬥爭的黨的秘密工作者的光輝形象。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說:「大部分中國領土內黨的組織工作和民眾運動工作是直接聯繫於武裝鬥爭的,沒有也不能有單獨的孤立的黨的工作或民眾運動。」

阿慶嫂身在茶館,心向戰場。她雖然搞的是秘密工作,但是她從來沒有把自己的工作游離於武裝鬥爭之外,而是千方百計為武裝鬥爭服務。阿慶嫂一出場,我們就看到她在為武裝鬥爭奔忙。半夜三更,在日寇設置的一條公路封鎖線旁,阿慶嫂帶領着民兵在接應新四軍傷病員。當縣委書記程謙明把從事武裝鬥爭的新四軍指導員郭建光和進行黨的秘密工作的阿慶嫂相互介紹以後,阿慶嫂和郭建光熱情握手。這緊握的兩雙手,不僅僅是表達了革命同志之間的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而且形象地點明了阿慶嫂從事的秘密工作,是「直接聯繫於武裝鬥爭」的。阿慶嫂的全部活動,都是圍繞着革命的武裝鬥爭,圍繞着人民軍隊的。

在那風聲緊雨意濃,敵人想盡花招要搜捕新四軍傷病員的日子裡,阿慶嫂從容沉着智斗刁德一,風聲鶴唳引誘敵人來打槍,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掩護新四軍傷病員,保存革命的力量。在我軍主力部隊即將要打過來的時候,上級指示她去了解敵人的兵力部署情況。阿慶嫂不畏艱險,隻身戰鬥在匪穴里。阿慶嫂這樣英勇無畏,為的是什麼?為的是給我軍提供準確的情報,一鼓將群敵聚殲。最後,阿慶嫂帶領武裝民兵割斷電話線,幫助突擊排按照計劃直搗敵巢,湯澆蟻穴,火燎蜂房,把日寇漢奸殲滅在沙家浜。阿慶嫂滿腔熱情地為武裝鬥爭服務,顯示了她高度的路線鬥爭覺悟,表現了她對革命的極端的負責任。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說:「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阿慶嫂對武裝鬥爭的全力支持,還表現在對人民軍隊的無比熱愛。她時刻為新四軍傷病員的安全操心,鬼子還沒有「掃蕩」,她已先到蘆葦蕩親自看好了蔭蔽的地方,準備好了船和乾糧。傷病員轉移時,她以萬分關切的心情,再三向送行的人囑咐:「行船要隱蔽,千萬別讓任何人看見」。日寇「掃蕩」剛過境,阿慶嫂一回到鎮上,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也該打雙槳迎接親人」,流露出渴望見到傷病員的急切心情!特別是在《授計》一場,她的一段緩慢而抒情的念白和大段深沉而凝重的唱腔,抒發了她對傷病員的百般思念和關切。她扳着指頭數着,同志們在蘆葦蕩里已經是第五天了,糧缺藥盡,該怎麼過哪!她看到那陰雲鬱結,洪波湧起,就立即想到浪激水淹,親人們該怎樣安身!她焦急萬分,走到湖邊,不時踮起腳尖,極目了望蘆蕩,這裡包含着對傷病員多少惦念和無限深情!這一切,使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她對人民軍隊無比熱愛的革命激情。

阿慶嫂能夠忠心耿耿,竭盡全力為武裝鬥爭服務,來源於她對「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個偉大真理的深刻認識。她堅信:依靠武裝鬥爭,拿起革命的槍桿子,堅持持久的人民戰爭,就能使沙家浜「重見光明」。她深深懂得,人民軍隊是「革命的寶貴財產」,是武裝鬥爭的主體,是革命人民翻身求解放的主要依靠。正是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她才能夠完全自覺地、千方百計地為武裝鬥爭服務。「聯絡員身負着千斤重擔」,這句話,顯示了她為武裝鬥爭服務的高度自覺性。

《沙家浜》在塑造阿慶嫂的英雄形象時,由於擺正了秘密工作和武裝鬥爭的關係,突出了武裝鬥爭,使她置身於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中,立足於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上,這就閃發出了奪目的光輝。

牢牢紮根於群眾之中

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裡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沙家浜》在塑造阿慶嫂形象時,突出地表現了她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形象地刻劃了她和群眾魚水相依、血肉相聯的關係,生動地顯示了她關心群眾、依靠群眾的高貴品質。

阿慶嫂不是沙家浜的本地人,「八·一三」以後,才來到沙家浜。她是黨的地下聯絡員,又是沙家浜鎮的黨支部書記。但是,她既不是那種脫離群眾獨來獨往的神秘人物,也完全不同於那種超然於群眾之上的「救世主」式的「英雄」。一到沙家浜,她就把自己置身於群眾之中,很快就和群眾緊密結合在一起。老大爺和她見了面,熱情地叫她「阿慶嫂」;老大娘跟她分手時,也是親切地叫一聲「阿慶嫂」;被刁小三追趕的少女,在危急之中的呼救,同樣是一聲「阿慶嫂」!這一聲聲「阿慶嫂」,生動地說明了廣大群眾把她看成是自己的知心人。群眾了解阿慶嫂,阿慶嫂也同樣了解群眾。《斥敵》一場,敵人要她去「勸說」幾句沙奶奶,她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這老太太的脾氣,我是知道的」。沙奶奶的「脾氣」,就是對階級敵人的刻骨仇恨,對革命真心實意的擁護。其實,阿慶嫂知道的又何止是沙奶奶一個人的這種「脾氣」,她也知道沙家浜廣大群眾的這種「脾氣」。阿慶嫂和群眾是多麼心心相印,息息相通!阿慶嫂深深紮根於群眾之中,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護。群眾有了問題就到她那裡去商量,群眾發現了可疑情況就立即向她報告。這一切,都表明:阿慶嫂這顆紅色種子,已經在沙家浜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黨的秘密工作,是否因為「秘密」就可以單槍匹馬,不依靠群眾?是否因為這種工作有它的特殊性,就可以來去無蹤,脫離群眾?這裡有兩條根本對立的路線。阿慶嫂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在秘密工作中,堅決依靠廣大革命群眾,做到了「蔭蔽精幹」。在激烈的、艱苦的革命鬥爭中,她身邊形成了由沙奶奶、沙四龍、王福根、阿福等革命群眾組成的精幹有力的骨幹隊伍,她緊緊依靠這些忠實、可靠的骨幹,給他們布置工作,要他們去完成重要的任務。在她「難脫身,有鷹犬」、敵人「派了崗哨又扣船」的困難情況下,依靠沙四龍潛水推船,「飛越湖水把親人接應」,使新四軍傷病員勝利轉移紅石村。在敵人施奸計暗算新四軍傷病員時,是王福根等人帶頭起來「鬧事」,把敵人搞得暈頭轉向,阿慶嫂也正是在群眾鬥爭所造成的這種「風聲鶴唳」氣氛中,急中生智,達到了「槍聲報警蘆葦蕩」的目的。阿慶嫂戰鬥在敵人心臟里,由於她深深紮根於群眾中,得到了群眾最有力的支持和最可靠的掩護,因而耳目靈通,得心應手,進退自如;敵人卻象聾子、瞎子一樣,事事碰壁,到處抓瞎。敵人為了查出「誰是共產黨」,抓了許多群眾,進行嚴刑拷問,但是廣大革命群眾對毛主席無限忠誠,對共產黨無限熱愛,敵人連一句口供也沒有撈到。敵人的毒打,沒有一個人低頭;利誘,沒有一個人理睬;槍殺,沒有一個人屈服。沙奶奶更是「把天大的事兒一身擔」,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掩護阿慶嫂。群眾真心實意保護和支持阿慶嫂的行動,深刻地表現了阿慶嫂的秘密工作有深厚紮實的群眾基礎。

阿慶嫂得到群眾全力的支持,是因為她從事的革命鬥爭,代表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同時,也是由於她有高度的群眾觀點,同群眾生死與共、骨肉相連,處處關心群眾的疾苦。你看!在《轉移》一場中,她扶老攜幼,奔忙在群眾中間,替摔倒的婦女抱起小孩,攙扶腿腳不便的老人。回到鎮上,鄉親們離開茶館時,她還特別關照老大爺:「您慢點走啊!」認真叮囑小姑娘:「攙着你媽點!」這些動作是多麼真摯感人,這些語言是多麼親切貼心!而當群眾對她的關照表示感謝時,她卻樸實地說:「沒什麼,這是應當的。」這些都充分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與人民群眾緊密結合的無產階級思想感情。

執行黨的對敵鬥爭策略

編輯

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在這樣日益走向尖銳的短兵相接的階級鬥爭的形勢之下,無產階級要取得勝利,就完全要靠他的政黨——共產黨的鬥爭策略的正確和堅決。」黨的秘密工作者阿慶嫂,正確而堅決地執行了黨的對敵鬥爭策略,既有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又有靈活的鬥爭藝術,有力地配合了武裝鬥爭。

抗日戰爭時期,敵我鬥爭形勢十分複雜。對敵鬥爭策略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要分清敵、我、友,「擇其最反動者首先打擊之」。阿慶嫂運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策略思想,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區別敵、偽、頑,集中打擊日寇和堅決的反共分子、投降分子。當胡傳魁的隊伍改了旗號,重返沙家浜鎮時,她首先就想辦法弄清楚他們是頑軍還是偽軍,「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以便按照政策採取不同的鬥爭策略。她為了革命的需要,可以和敵人虛與周旋,但又是針鋒相對。她善於利用敵人的矛盾,但從不抱任何幻想。她在複雜的鬥爭中,充分顯示了堅定的革命原則性。

阿慶嫂戰鬥在敵人的心臟里,擔負着黨的秘密工作。在這樣的鬥爭環境裡,為了迷惑敵人,麻痹敵人,保存自己,最後消滅敵人,不僅要有高度的革命原則,而且要有靈活的鬥爭藝術。阿慶嫂善於利用一切有利條件,採取各種巧妙的方法迷惑敵人。對敵人「旁敲側擊」的懷疑盤問,她從容沉着,不卑不亢,對答如流,使敵人都感到「滴水不漏」,無隙可尋。敵人用追問新四軍傷病員的下落,來察訪她是否是「自己人」,她虛虛實實,繪聲繪色,哄得敵人信以為真,牽着敵人滿台轉,最後以「遠走高飛難找尋」,使敵人的希望成泡影。阿慶嫂這種玩敵於股掌之間的鬥爭藝術,在《斥敵》一場得到了充分的表現。這一場敵人是明審沙奶奶,暗察阿慶嫂。她身在虎穴狼窩,渾身是膽,聲色不動,端然穩坐。待看到敵人要槍斃沙奶奶時,她先是採取緩兵之計,突然叫了一聲「胡司令」,這一聲喚,一下把敵人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敵人以為陰謀可以得逞,馬上下令暫慢動手。可是,接着阿慶嫂卻又以若無其事的神態說:「我該走啦」,敵人聽了,象當頭潑了一盆涼水,從頭涼到腳,無可奈何,活現出一副狼狽相。這一場尖銳、緊張的試探與反試探的鬥爭,充分表現了阿慶嫂的機智、勇敢和高明的對敵鬥爭的藝術。

阿慶嫂對敵鬥爭策略的靈活運用,還表現在善於利用敵人的矛盾,擴大這種矛盾,來掩護自己,開展黨的工作。她以敏銳的洞察力,覺察到胡傳魁和刁德一之間,存在着「誰說了算」這一爭奪反革命軍權的矛盾。因此,當刁德一對她出難題時,她利用胡傳魁這堵「擋風的牆」,很巧妙地對付了過去。《授計》一場,阿慶嫂進一步利用胡傳魁對刁德一的不滿,用「就怕刁參謀長知道了,要讓司令為難」來刺激胡傳魁,達到了讓程謙明來「看病」的目的。在《斥敵》一場中,她佯裝同沙奶奶撕打後,又回到龍潭虎穴,有意當着胡傳魁的面發作了對刁德一的不滿:「哼!我要是多心哪,就不在多心人面前管閒事了!」既打消了胡傳魁對自己的懷疑,又加深了敵人內部的矛盾。在阿慶嫂同敵人進行的這場特殊的鬥爭中,敵人自以為得計,玩了多少花樣,卻樣樣落空。無論刁德一的陰險狡詐,還是胡傳魁的兇狠殘暴,阿慶嫂都能應付自如,顯得處處棋高一着。胡傳魁不僅沒有認出阿慶嫂的共產黨員身份,而且死到臨頭,還在想着這個「老闆娘」幫他辦喜事。這真是一出絕妙的諷刺喜劇。胡傳魁、刁德一愚蠢、貪婪而虛弱的醜惡形象,反襯出了阿慶嫂無產階級的大智大勇,顯示了她要壓倒一切敵人的強大精神力量!

魯迅說過:「有真切的見解,才有精明的行為。」阿慶嫂運用對敵鬥爭策略,如此出色,如此成功,是由於她有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和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她愛憎分明,對敵人懷有刻骨仇恨,「胡傳魁投敵寇把鄉親們蹂躪,這一筆血債要記清」,表明了她要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決心。她無所畏懼,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就是在最危急關頭,也能從容不迫,落落大方,面不改色心不跳,大膽地運用鬥爭策略。「毛主席!有您的教導,有群眾的智慧,我定能戰勝頑敵度難關。」阿慶嫂的這句激昂挺拔的唱腔,有力地說明:她的勇敢、智慧、力量,來自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

毛主席教導我們:「革命的文藝,應當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人物來,幫助群眾推動歷史的前進。」阿慶嫂這個忠實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女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必將鼓舞革命人民,堅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線,進行持久的人民戰爭,為徹底埋葬帝、修、反而奮勇前進!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