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士張竹君

女醫士張竹君
作者:馮自由
本作品收錄於《革命逸史

凡言清季之女志士,不能不推廣東女醫士張竹君為首屈一指。竹君,番禺人,父曾任顯宦,有兄弟姊妹多人。稍長從父命肄業於廣州多寶大街柔濟醫院附設之夏葛女醫學堂,校為美國長老會所設,學科完善,修業期為四年,粵人婦女之從事醫術及接生者,多出其門,竹君少聰穎好學,尤善交際,諸外籍女教員咸優異之。庚子(一九〇〇年)以優等畢業,遂懸壺行世。是時粵中風氣尚極閉塞,世俗多不信西醫,獨竹君生涯鼎盛,每日來往柔濟醫院及出入城南城西,恆西服革履,乘四人肩扛之西式藤製肩輿,前呼後擁,意態凜然,路人為之側目。故當時有謂竹君在轎上觀英文書時,其書實為上下倒置者,殆好事者故甚其辭耳。竹君以所業日張,乃於醫室之外附設福音堂一所,每逢星期六及星期日,廣招親友多人,在內宣揚基督教福音,間或批評時政,鼓吹維新學說。於是城中教育界及報界中人大為傾倒。每周宣講《聖經》時,座中智識階級及非基督教徒幾占過半數,其號召之能力可知也。又富紳巨賈內眷與竹君作通家好者,尤不乏人。凡年齡相類者稱曰乾姊妹(粵語謂之契姊妹,年齡高者稱曰乾爸爸、乾媽媽(粵語謂之契爺契娘),年齡幼稚者稱曰乾兒子乾女兒(粵語謂之契子契女),由是契爺契子契女之聲,洋洋盈耳。蓋竹君以體弱多病,欲持不嫁主義,故喜人呼之為父,而不願人呼之為母也。在諸友好中,以住居河南躍龍里之李二少奶最為相善。二少奶名徐佩萱,即豪紳李慶春之孀媳也。性豪俠,好施與,其子李強女李雄均稱竹君為契爺,竹君每有興創,恆鬻珍飾以助無吝色。竹君初募資建褆福醫院於荔枝灣,繼在河南柳波橋側設南福醫院,各耗資巨萬,李二少奶之力為多焉。竹君行道一年,初在河南北兩醫院倡立演說會,繼設育賢女學為全粵女學之先聲。一時粵中名士如俞伯揚、周自齊、莊炳漢、王亦鶴、桂廷鑾、梁新武、張嵩雲諸人咸奔走其門,隱然執新學界之牛耳。諸志士中時在褆福南福兩醫院作座上客者有三人,胡衍鴻、程子儀、朱通孺是也。胡字展堂,後別號漢民,時任《嶺海報》主筆。凡在報界揄揚竹君之文字,多出其手。程為將弁學堂畢業生,與鈕永建同硯,陶模督粵時任練兵教員。朱為興中會員朱淇之侄,與革命保皇二黨中人均有往還。竹君每當夏秋兩季,常雇一大花舫(粵語謂之紫洞艇)於河旁,為避暑納涼之所,胡、程、朱三人日至舟中敘談,視為故常。是歲史烈士堅如之妹憬然,以避香港《中國日報》社長陳少白之求婚來粵,因與竹君有同硯之誼,故下榻褆福醫院。蓋自堅如庚子殉義之後,陳少白迭向憬然乞婚多次,堅如之兄古愚,以少白早年已納婦生子,表示異議。且授意陳婦美嬌昌言反對,故憬然特他適避之。憬然居粵數月,旋患時疫甚重,雖竹君看護備至,卒以不起,殮葬及善後諸事,咸由竹君及毛文敏(後改名文明,連縣人)、朱通孺等任之,憬然屢勃堅如義舉,沈毅勇敢,不讓乃兄。一旦戕於天災,茲可惜也。竹君往還諸紳富中有盧賓岐者,東莞人也,其子少岐少有大志,與竹君相談時事,過從至密,因有定婚之議。少岐久擬東渡留學,及厄於家庭不果,賴竹君慨然假以旅費二百元,乃得成行。少岐去後半載,竹君忽因事與盧府中人發生嫌隙,遂與少岐日漸疏遠,婚約遂亦無形解散。同時有馬君武者,桂林人,而康氏萬木草堂弟子也,能文章,美詞藻,從廣西至粵攻讀法文。聞竹君在教會演講福音,語涉時政,異常崇拜。自是每次福音堂布教,恆有馬之足跡,漸露愛戀之意。盧少岐遇之,輒視為情敵。一日,馬忽在張之客室取去張之詩扇一柄,張四覓無著,旋得馬之法文求婚書,情辭懇切,張不能從,乃以素持獨身主義一語拒之。未幾,馬亦赴日本留學,嘗作《張竹君傳》登諸橫濱《新民叢報》,附以七絕詩一首,譽揚備至。有「女權波浪兼天涌,獨立神州樹一軍」之句。此辛丑壬寅間(一九〇一至一九〇二)事也。時胡漢民尚在廣州,備知其詳,嘗語人謂此一幕劇為驢馬爭獐,可謂謔而虐矣。壬寅廣州有女教育家名杜清持者,適志士曹駕歐,與杜鹿笙杜枚叔為兄弟行。時與其妹月波創設廣東女學堂於西關,汪千仞、王亦鶴何子徒、謝英伯、莫天一等均任校董。月波與香港《中國日報》記者陳詩仲曾訂婚約,以是粵垣及香港各報時載杜氏姊妹投稿,文名頗著。某日《嶺海報》忽有「杜清持程度優於張竹君」一語之揭載,竹君閱之大憤,乃向胡漢民責難。胡謂出於編輯人之無心,而竹君謂事出有意,雙方爭執漸激,二人友誼遂生裂痕。未幾胡以官費東渡習速成師範,事乃寢息。竹君在粵懸壺數年,以笞責學生伍廟藩黃素波二人事發生風潮,經紳商界多方調停始解。甲辰(一九〇四年)伍黃二生赴日本,肄業橫濱山手共立女子中學。竹君亦捨棄所設廣州兩醫院,遷寓上海,另創基業。居滬未久,紳商學各界咸歡迎之,尤以哈同夫人羅迦陵女士及伍廷芳夫人,富商李平書等為最稱得力,因尊羅迦陵及伍夫人曰誼母,李平書曰誼父。先後倡建醫院數所,其號召之能力殊不亞在廣州時也。辛亥(一九一一年)八月武昌革命軍起,革命黨首領黃克強在香港聞訊,急挈徐宗漢女士赴上海,謀設法入鄂,徐宗漢即前與竹君相善之李二少奶,原名佩萱,曾於四年前加入同盟會,極努力於革命工作。辛亥三月黃花崗之役,因為黃克強侍奉湯藥,遂嫁黃為室。及相偕蒞滬,以清吏搜索沿江口岸極嚴,不易偷渡。知竹君在滬交遊至廣,爰向竹君求援,竹君乃組織紅十字救傷隊,以中外人士結隊往漢口救傷為名,使黃克強喬裝隊員,徐宗漢則充看護婦,因得避免各關津騷擾。九月初七日到達漢口,竹君之力也。民元南京政府成立之前數日,余由美國歸滬,旋詣西華德路訪黃克強,適竹君與胡漢民徐宗漢等均在座。余於壬寅自日本返粵,以盧少岐之函介,與竹君有一面之識,若胡漢民則與竹君為多年故交,自壬寅因報載紀事發生誤會,至是始和好如初焉。民元以後,竹君仍居上海新加坡路治舊業,惟韜光斂跡,絕不在社會上顯其頭角。時有人見其陪侍伍廷芳夫人觀劇而已。某歲粵人徐甘棠與女醫士羅秀雲一雙老夫婦,在上海東亞酒樓舉行婚禮,延鄺富灼及竹君為伴郎伴娘,新夫婦及男女嬪相皆年在五十以外,滬報稱為雙絕。按竹君在廣州成名,實遠在庚子辛丑間,當時一般志士咸稱之曰婦女界之梁啓超,其魔力可見。回憶戊申(一九〇八年)夏,陳璧君自南洋東渡留學,途次香港,余招待之於《中國報》。璧君偶言在檳榔嶼時久耳張竹君名,渴思一見。某某等告以胡漢民與竹君交厚一段因果,璧君謂竹君不知具何魔力,乃令漢民傾倒若是。即就余書案匆匆作一長函致漢民,托余付郵。後數月漢民從新加坡至港,余問以璧君書作何語。漢民但搖首答曰,璧君真荒唐而已。是又可見竹君魔力之一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