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變篇 孫子略解‧行軍篇
作者:曹操 曹魏
地形篇
 〔曹操曰:择便利而行也。〕

  孫子曰:   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   〔曹操曰:近水草,便利也。〕   視生處高,   〔曹操曰:生者,陽也。〕   戰降無登:   〔曹操曰:無迎高也。〕   此處山之軍也。敵若絕水,必遠水;   〔曹操曰:引敵使渡。〕   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汭,令半渡而擊之,利。   〔曹操曰:半渡,勢不可並,故可敗。〕   欲戰,無附水而迎客;   〔曹操曰:附,近也。〕   視生處高,   〔曹操曰:水上當處其高,前向水、後當依高而處。〕   無迎水流:   〔曹操曰:恐溉我也。〕   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唯亟去無留;交軍斥澤之中,依水草而背眾樹:   〔曹操曰:不得已與敵會於斥澤之中。〕   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   〔曹操曰:車騎之利也。〕   而右背高,前死後生:   〔曹操曰:戰便也。〕   此處陸上之軍也。凡四軍之利,   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曹操曰:黃帝始立,四方諸侯亦稱帝,以此四地勝之也。〕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處實,   〔曹操曰:恃滿實也。養生,向水草,可放牧養畜乘。實,猶高也。〕   〔一曰:恃實滿,向水草放牧也。〕   是謂必勝,軍無百疾。   陵丘堤防,處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水流至;止涉,待其定也。   〔曹操曰:恐半渡而水遽漲也。〕   絕澗遇: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曹操曰:山深水大者為絕澗,四方高、中央下者為天井,深山所過若蒙籠者為天牢,可以羅絕人者為天羅,地形陷者為天陷,澗道迫狹、深數丈者為天隙。〕   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   〔曹操曰:用兵常遠六害,令敵近背之,則我利敵凶。〕   軍旁有險阻、草莽、葭葦、小林、翳澮,可伏匿者,謹復索之,奸之所處也。   〔曹操曰:險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者,池也;井者,下也。葭葦(蒹葭)者,眾草所聚也;林木者,眾木所居也。蘙薈者,可屏蔽之處也。此以上論地形,以下相敵情也。〕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敵遠而挑戰,欲人之進者,其所居者易、利也。   〔曹操曰:所居利也。〕   眾樹動者,來也;   〔曹操曰:斬伐樹木,除道也。〕   眾草多障者,疑也。   〔曹操曰:結草為障,欲使我疑也。〕   鳥起者,伏也;   〔曹操曰:鳥起其上,下有伏兵。〕   獸駭者,覆也。   〔曹操曰:敵廣陳張翼,來覆我也。〕   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采樵者也;   少而往來者,營軍者也。辭卑而備益者,進也;   〔曹操曰:其使來辭卑,使間視之,敵人增備也。〕   辭強而進驅者,退也。   〔曹操曰:詭詐也。〕   輕車先出居側者,陣也;   〔曹操曰:陳兵欲戰也。〕   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奔走陣兵者,期也;   半進者,誘也。   杖而立者,飢也;   汲役先飲者,渴也;   見利而不進者,勞也;   〔曹操曰:士卒疲勞也。〕   鳥集者,虛也。   夜呼者,恐也;   〔曹操曰:軍士夜呼,將不勇也。〕   軍擾者,將不重也;   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軍無懸甀者、不返其舍者,窮寇也。   諄諄翕翕,徐言人者,失其眾者也;   〔曹操曰:諄諄,語貌;翕翕,失志貌。〕   數賞者,窘也;   數罰者,困也。   先暴而後畏其眾者,不精之至也。   〔曹操曰:先輕敵,後聞其眾,則心惡之也。〕   來委謝者,欲休息也。   兵怒而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曹操曰:備奇伏也。〕   兵非多益,   〔曹操曰:權力均也。一云:兵非貴益多。〕   無武進,   〔曹操曰:未見便也。〕   足以併力、料敵、取人而已。   〔曹操曰:廝養足也。〕   夫唯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卒未專親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專親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   〔曹操曰:恩信已洽,若無刑罰,則驕惰難用也。〕   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   〔曹操曰:文,仁也;武,法也。〕   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