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黃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宜黃縣第三次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制定機關:宜黃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宜黃縣自然資源局、宜黃縣統計局 |
? |
2018年9月,國務院統一部署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匯總數據。宜黃縣按照國家和省、市統一部署和要求開展「三調」工作,歷時三年多,投入調查人員128名,共調查88540個地類圖斑,全面查清了全縣國土利用狀況。本次調查以國家下發的優於1米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和省統一組織採購全域0.2米高分辨率航空遙感影像作為調查底圖,廣泛應用互聯網、雲計算、無人機等新技術,全程嚴格實行質量管控,確保調查數據真實、準確、可靠。現將全縣主要地類數據公布如下:
(一)耕地19124.12公頃(286861.80畝) 其中,水田18027.83公頃(270417.45畝),旱地1096.29公頃(16444.35畝)。
位於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2302.30公頃(184534.50畝),位於2~6度(含6度)的耕地3201.02公頃(48015.30畝),位於6~15度(含15度)的耕地2863.95公頃(42959.25畝),位於15~25度(含25度)的耕地611.89公頃(9178.35畝),位於25度以上的耕地144.96公頃(2174.40畝)。
(二)園地2450.67公頃(36760.05畝)
其中,果園1877.02公頃(28155.30畝),茶園213.69公頃(3205.35畝),其他園地359.96公頃(5399.40畝)。
(三)林地159282.91公頃(2389243.65畝) 其中,喬木林地103961.43公頃(1559421.45畝),竹林地37558.15公頃(563372.25畝),灌木林地3157.24公頃(47358.60畝),其他林地14606.09公頃(219091.35畝)。
(四)草地464.23公頃(6963.45畝)
全部為其他草地464.23公頃(6963.45畝)。
(五)城鎮村及工礦用地4603.31公頃(69049.65畝)
其中,建制鎮用地1579.37公頃(23690.55畝),村莊用地2797.70公頃(41965.50畝),採礦用地170.15公頃(2552.25畝),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56.09公頃(841.35畝)。
(六)交通運輸用地2463.52公頃(36952.80畝)
其中,公路用地880.66公頃(13209.90畝),農村道路1582.86公頃(23742.90畝)。
(七)濕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4591.17公頃(68867.55畝)
「三調」是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後統一開展的自然資源基礎調查。「三調」數據成果全面客觀反映了我縣國土利用狀況,也反映出耕地保護、生態建設等方面的情況,必須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改進。要堅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壓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實行黨政同責。要對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從嚴控制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規範完善耕地占補平衡。要堅持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堅持集中攻堅與系統治理兼施,進一步統籌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推進節約集約用地。
「三調」成果是制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規劃、重要政策舉措的基本依據。下一步,要推進「三調」成果部門間共享和社會化服務,做好「三調」數據持續優化和及時更新,將「三調」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統一底圖,切實發揮「三調」成果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支撐宏觀調控和科學決策中的基礎性作用。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