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出真知 寫書為實踐

實踐出真知 寫書為實踐

——記《車工實踐》一書的誕生
新華社通訊員 新華社記者
1972年2月7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由上海第一毛麻紡織機械廠編寫、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科技讀物《車工實踐》一書,和廣大讀者見面以後,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這本書是怎樣產生的呢?

前幾年,一批青年工人來到上海第一毛麻紡織機械廠。開始,由於缺乏車工方面的理論知識,許多青年人雖然操作非常認真刻苦,但技術提高不快,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老工人看到年輕人這股火熱的心情,恨不得一個早上把自己的全部技術掏給他們。可是,有些老師傅常常只能手把着手教徒弟,一下子卻講不清其中的道理。

怎樣使這些青年人在無產階級政治統帥下,迅速地掌握生產技術?在一次由老工人、技術人員和幹部參加的工人學哲學小組會議上,有人建議工人自己為青年人寫一本介紹車工實踐經驗的小冊子。這個建議立即得到大家的擁護。大家說,把過去記在腦子裡,寫在本子上的幾十年車工實踐中得來的經驗整理出來,寫成小冊子發給青年人,一邊講,一邊教,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可是個好主意。

「我們工人要寫書了!」這個消息在廠里一傳開,全廠都熱鬧起來了。工廠黨組織堅決支持工人們的倡議,幫助他們組織了以車床工人為主,有革命幹部和技術人員參加的三結合編寫小組。工人群眾把它當作是工廠的一件大事,爭着為寫好這本書出力。有的老師傅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小本子,在散發着機油味的本子上,記載着他們千百次實踐的經驗和心得;青年工人們更是興高采烈,盼望着早日得到老師傅親手寫的書。

由工人來寫科技理論書,而且是由一個只有幾百人的小廠的工人來寫,這在某些人看來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他們在背後嘀嘀咕咕,說什麼工人寫書是異想天開,工人就是幹活,不是著書立說的「料子」,等等。

但是,這樣那樣的議論,動搖不了編寫組同志們的決心。他們反覆學習了毛主席的《矛盾論》、《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裡來的?》等光輝哲學著作,認真分析了自己寫書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大家認為,工人寫書有三個有利條件:第一,毛主席教導說:「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編寫組的同志大多數有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工齡,對於車工實踐有着豐富的感性知識;第二,寫書得到上級領導部門、工廠黨組織和工人群眾的大力支持;第三,最重要的是我們工人階級有着一顆忠於黨、忠於人民的紅心,有着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高度責任感。有了這三個條件,文化低、沒有寫書經驗等等困難,就都是能夠克服的。共產黨員、有着三十年工齡的車工紀石根老師傅說:「解放前,我從鄉下到上海當學徒,資本家說我是『天生的笨蛋』,不配捏搖手柄(車床的一種操縱杆),不准我靠近車床,只讓我一天到晚掃地,買菜,抱孩子。解放後,在黨的關懷下,我不但學會了車、鉗、刨,還當上了廠里的工人技術員。實踐出真知,鬥爭長才幹。什麼『料子』不『料子』,還不是劉少奇一類騙子搞的鬼點子。我們工人能夠造車床,開車床,還不能寫出怎樣操縱車床的書來!」 在編寫過程中,他們努力學習和運用毛主席的光輝哲學思想,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分析矛盾,解決矛盾。比如,車工們經常遇到刀具的強固和鋒利這對矛盾。究竟是把鋒利放在第一位,還是把強固放在第一位?編寫組的同志在寫到這一段的時候,聯繫自己的實踐經驗,認真用毛主席的哲學思想分析了這對矛盾。他們體會到,操縱車床就象打仗一樣,打仗,消滅敵人是主要的。要大量消滅敵人,就要以進攻作為主要手段。而車刀的鋒利,就是「消滅敵人」的進攻手段。車刀的強固,則是「作為消滅敵人之輔助手段和作為保存自己之一種手段的防禦,是第二位的」。車刀鋒利了,切削的阻力就相對減少,對車刀強度的要求也可以相應降低一些。因此,他們在書上寫道:「對於一把車刀,我們必須把鋒利放在第一位,同時要考慮到車刀有一定的強固。車刀的鋒利也只有在一定的強固下才能起作用,而強固則是為鋒利服務的,強固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發揮鋒利的作用。」在《車工實踐》這本書中,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工人們用簡練樸實的語言,明白地分析了車床操作中的許多矛盾。

經過兩個多月的辛勤勞動,初稿終於寫出來了。編寫組的同志認為,實踐,是群眾的實踐。只局限於一個廠的直接經驗還是不夠的,必須集思廣益,力求使這本書成為廣大車床工人集體智慧的結晶。他們帶着油印的初稿,走出廠門,四出取經。他們到過上海的幾十家工廠,和這些廠的老師傅一起審閱初稿,參觀這些廠車工的操作,把各個廠的先進經驗充實到書中。

現在,《車工實踐》已經發行全國,成千上萬的工人在閱讀它,在實踐中檢驗它,發揮着它應有的作用。上海直流電機廠的青年車工說:「我們工人寫的書,有理論,有實踐,對工人充滿着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拿切削下來的鐵末子來說,它容易濺到工人的眼裡,劃破手指,我們剛當工人的時候,常常吃它的苦頭。《車工實踐》就詳細介紹了處理切削下來的鐵末子的先進經驗,這就保證了安全、高產、優質。要是讓那些不開車,不磨刀,不知道工人操作甘苦的人來寫這本書,就不會想到這些。」彭浦機器廠根據《車工實踐》介紹的先進刀具切削加工橡膠製品零件,工效提高了好幾倍。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