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辦公廳關於印發2019年度內部審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審計署辦公廳關於印發2019年度內部審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審辦內審發〔2019〕39號
2019年4月29日
發布機關:審計署辦公廳
審計署網站

審計署辦公廳關於印發2019年度內部審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中央有關部門單位,國務院各部門、直屬特設機構、直屬機構、辦事機構、直屬事業單位,相關社會團體、民主黨派中央委員會,相關中央企業、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機構:

現將《2019年度內部審計工作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部門、本單位實際組織好貫徹落實。

審計署辦公廳

2019年4月25日

(此件我署主動公開)

2019年度內部審計工作指導意見

為深入貫徹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進一步促進《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有效施行,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更好發揮內部審計作用,現就2019年度內部審計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性

2019年,內部審計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和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對審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各部門各單位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調動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的力量,增強審計監督合力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認識到加強內部審計工作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是實現審計全覆蓋的需要,是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切實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更好發揮審計監督作用,着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內部審計機構和廣大內部審計人員要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作為單位經濟決策科學化、內部管理規範化、風險防控常態化的一項重要制度設計,既是本部門本單位強化內部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又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整合內部審計資源、統籌內部審計力量、加強內部審計成果運用,實現國家審計與內部審計優勢互補,減少審計監督盲區,着力拓展審計監督深度和廣度。

二、促進提升管理經營績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內部審計工作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貫徹「六個穩」要求,推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堅持將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在本部門本單位的有效落實作為首要職責,促進本部門本單位工作目標與國家宏觀政策目標有機統一。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鬆緊適度,就業優先政策全面發力,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推動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到位,促進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動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進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科技支撐能力提升,促進培育壯大新動能;推進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促進推動綠色發展;推進深化國資國企、農業農村、社會事業等領域改革,促進增強發展活力,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促進完善內部控制,加強風險管理

內部審計工作要進一步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根據本部門本單位完善治理的需要,針對所有業務活動的內部控制,特別是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進行內部控制審計,或者針對組織內部控制的某個要素、某項業務活動以及業務活動某個環節開展專項內部控制審計,通過揭示內部控制缺陷,提出健全優化內部控制制度建議並督促執行,推動改善管理,增加價值。做好「經濟體檢」工作,不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密切關注本部門本單位財政財務收支和業務開展的合法合規性,服務本部門本單位持續提升合規管理能力,依法依規穩健運營。密切關注本部門本單位改革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服務本部門本單位創新轉型。聚焦跨界跨境風險防控,服務本部門本單位提升跨專業、跨市場、跨監管複雜市場環境下的風險管控能力,及時反映國有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風險隱患,促進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國際市場開拓等各項業務活動中科學決策,有效防範國內國際市場風險。

四、深入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推動公共權力規範運行

內部審計機構應科學合理制定經濟責任審計年度計劃,進一步增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計劃性和時效性,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作為規範權力運行、提升組織經營管理水平、有效防範風險的重要舉措作用,推動本部門本單位領導幹部切實履職盡責。認真貫徹中央關於進一步激勵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堅持鼓勵改革創新,堅持鼓勵幹事創業,既要嚴肅揭示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又要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的重要要求,緊扣經濟責任,突出經濟責任審計重點,規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推動建立健全內部激勵約束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聚焦各級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貫徹執行,聚焦領導幹部守紀、守法、守規和盡責情況,聚焦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聚焦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的重點崗位、重點事項和重點環節,推動權力規範運行、黨風廉政建設和責任落實。逐步前移監督關口,將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與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相結合,推動領導幹部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促進領導幹部主動作為、盡責擔當。

五、深入推進審計全覆蓋,拓展審計監督廣度和深度

內部審計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審計監督力度,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和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的要求,發揮實現審計全覆蓋的生力軍作用。通過創新審計方法,優化組織方式,突出審計重點,努力實現審計全覆蓋,做到應審盡審,消除審計監督盲區。結合本部門本單位業務特點,積極創新內部審計方式方法,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強化大數據審計思維,增強大數據審計能力,綜合運用現場審計和非現場審計方式,提升內部審計監督效能。科學規劃,統籌協調,優化審計資源配置,整合開展戰略規劃、財政財務收支、經濟責任等審計項目,積極探索融合式、「1+N」等審計組織方式,努力做到「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果多用」,積極推進跨層級、跨區域審計或專項審計,做好內部審計項目、內部審計組織方式「兩統籌」,進一步提升內部審計成果質量和層次。

六、強化內部審計結果運用,推動完善制度和加強管理

各部門各單位應加強內部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工作,及時研究分析審計建議,注重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績效。明確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整改第一責任人,建立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台賬,推行審計整改結果內部通報或公告等方式,對糾正不及時、不到位的問題,應當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加強內部審計結果的運用,加強內部審計與內部紀檢、巡視巡察、組織人事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信息共享、結果共用等機制。推動將內部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任免、獎懲幹部和相關決策的重要參考,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納入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的範圍。對內部審計發現的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應按照管理權限和法定程序依法依規移送相關主管機關,努力提升內部審計工作成效。

七、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增強審計監督合力

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落實堅持黨對審計工作領導的工作要求,部門單位黨組織、董事會(或者主要負責人)應當定期聽取內部審計工作匯報,加強對內部審計重要事項的管理。內部審計工作要自覺在本部門本單位黨委(黨組)的領導下開展,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凡是涉及審計計劃確定、審計情況報告、違規事項處理、違法問題移送等重大事項的,都要向黨委(黨組)報告。各部門各單位應積極支持配合審計機關依法履行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責任。各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強對行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加強與同級審計機關的溝通聯繫,根據行業屬性、業務特點、資金規模等因素,完善本行業內部審計規章制度,推動制定行業性內部審計指導意見、內部審計工作指引等,促進本行業內部審計工作規範化開展。

八、適應新時代需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內部審計隊伍

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新時代內部審計工作以及內部審計人員面臨的新要求新挑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範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要求,建設「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內部審計隊伍。選好配強內部審計人員,將思想和作風過硬、專業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好的優秀人才充實到內部審計隊伍。激勵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忠於職守、堅持原則、認真履職。支持和保障內部審計機構開展教育培訓,通過「以審代訓」、參加有關培訓交流等方式,儘快構建起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的審計培訓體系,不斷完善內部審計人員知識結構,提升政治能力、專業能力、宏觀政策研究能力和審計信息化能力。

正文doc下載:審計署辦公廳關於印發2019年度內部審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正文pdf下載:審計署辦公廳關於印發2019年度內部審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