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本作品由於校訂不足而錯誤百出。您可以參考可靠的原作版本,嘗試改善它,再移除這個模板。
說明:繁體版:https://ctext.org/searchbooks.pl?if=gb&searchu=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簡體版:https://www.zysj.com.cn/so.html#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婦人乃眾陰所集,常與濕居,貴乎血盛氣衰者也。血盛氣弱是謂之順,順則百病不生;血衰氣盛是謂之逆,逆則災病生焉。且婦嗜欲多於男子,而生病倍於丈夫。及其病也,比之男子,十倍難療,尤不可不考。若是四時節氣,喜怒憂思,飲食房勞為患者,悉與男子同也。凡婦人之疾,多因月經不調,變生諸症,經候如期為安。或有衍期,審虛實、寒熱而調之。先期而行者,血熱故也;過期而行者,血寒故也。熱則清之,寒則溫之,然不可不察其有無外邪之症。或有寒熱而後投藥,且經行之際與產後一般,調理失宜,其病不淺。若被驚則血氣錯亂,經水漸然不行,逆於上者則從口鼻中出,逆於身者則為血分成勞瘵之病。若因勞力太過,則生虛熱,變為疼痛之根。又況婦人疾病,多因欲戀愛憎、嫉妒憂恚,抑鬱不能自釋,為病深固,所以治療十倍於男子也。若病而重者,恚怒則氣逆,氣逆則血逆,血逆則腰、腿、心腹、背、脅之間,遇經行而病,過期又安。若怒極則傷肝,又有眼花、頭暈、嘔吐之症,加之經脈滲漏於其間,遂成竅穴,或成淋漓不止。凡此之病,中風則病風,感冷則病冷,久而不治,崩漏帶下、七 八瘕可立而待,即成痼疾。若能治病於未然,當調經為先。由是婦人別立方法,俾能自調攝之,所謂盡善盡美也。

求子

編輯

論曰∶夫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夫有夫婦則有父子,婚姻之後則有生育。育者,人倫之本也。且男女之合,二情交暢,陰血先至,陽精後沖,血開裹精,陰外陽內,陰裹陽精而男形成矣;陽精先至,陰血後參,精開裹血,陽外陰內,陽精裹血而女形成矣。若夫受形之易者,男女必當其年。男子八歲,齒更發長,二八而精血溢。女子七歲,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乃是陽中之陰也,陰中之陽也。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欲其氣血充實,然後交合,故交而孕,孕而壽。倘若婚嫁不時,其氣早泄,未完而傷,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不壽者多矣。以此觀之,男女貴乎溢壯,則易於受形也。且父少母老,生女必羸;母少父衰,生男必羸,誠哉此理。或男子其精不濃,婦人血衰氣旺,是於男女氣血偏勝,皆使人無子。

思治療之法,女子當養血抑氣以減喜怒,男子當益腎生精以省嗜欲,根據方調理,陰陽和平,則婦人樂而有子矣。

予嘗試驗,治婦人以經信為主,經信不調,是榮衛不實也。血為榮,氣為衛。氣盛則血行,氣衰則血澀,榮衛和通,氣血周流,百病不生。臟腑寒則血凝,熱則血搏,經則血順,故婦人先察其心性。心性和平,故易治也;若性拗捩,為難治也。務要調其心氣,心氣不調,則月經漸滯,或多或少,或前或後,孕育難成,百病生焉。謹按本草,細詳藥性,君臣佐使三方,故名曰百病濟陰丹、濟陰補宮丹、益陰大補丹。方內滋養血氣,調和陰陽,密腠理,實臟腑,治風陰痼冷,不可以藥分兩貴賤而有增減,務要根據方制度米丸。先服米湯藥四帖,不問虛實;再服丸藥,論虛實服。

抑氣散治婦人氣盛於血,所以無子。尋常頭暈、膈滿、體痛、怔忡皆可服之。香附乃婦人之仙藥也,不可謂其耗氣而勿服。

香附(四兩,四制∶酒制一次,童便制一次,鹽制一次,醋制一次,曬乾) 茯神(一兩) 橘紅(一兩)甘草(炙,一兩)

上共為末,聽用。

四物湯治婦人經候不調,不孕並服。

川歸(三錢) 川芎(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熟地(一錢) 澤蘭葉(二錢) 牛膝(一錢)鍾乳粉(三分)(火 、醋碎三、五次,用水飛過用)

上水煎服,撮四帖,先服二帖,其藥煎熟,入乳粉三分,前抑氣散二錢,入湯藥同服,再服丸藥。

經至日又然,如前二帖,煎服,訂記。

丸藥方∶

濟陰補宮九虛實。

川歸(三兩,酒浸) 川芎(三兩) 熟地(三兩,焙乾) 烏藥(四兩,生用) 黃 (一兩,生用)阿膠(一兩,炒珠) 肉桂(一兩,炒) 粉草(一兩五錢) 黃芩(一兩半) 秦艽(一兩,炒,去子)茴香(三兩,炒,用小茴) 白姜(一兩,煨) 三棱(一兩,醋制浸,煨) 黑豆(三升,童便浸泡,浸一日一夜,曬乾) 陳皮(一兩) 蒲黃(一兩半,篩過) 莪朮(醋浸,煨) 劉寄奴 丹皮 沒藥(制,另研)石斛(去根) 白朮 貝母(各一兩) 防風(一兩半) 石脂(火 酥碎過,五錢) 木香(五錢,另研)香附(四兩,去毛,一半生,一半熟)

上銼片,同豆拌勻,用醋入水,蒸一日,曬乾為末,煉蜜為丸,服藥(法開寫於後)。

百病濟陰丹實。

淨川歸(一斤,酒洗) 紅花(二兩) 香附(一兩,去毛,捶碎) 白芍(四兩,酒浸,炒) 荊芥(一兩,另研) 薑黃(四兩,半生半熟) 川芎(四兩,酒浸,曬乾) 三棱(一斤,水洗,浸透,紙包煨為度) 木香(二兩,切片,曬乾,另研) 白芷(六兩) 蘄艾(一斤) 乾薑(四兩,一半生,一半醋浸煨) 蘇木(四兩,捶碎,煎湯去渣) 黑豆(二升)

其豆用蘇木湯浸一日一夜,取出,將濕豆拌香附,鋪砂鍋底,余藥盡拌勻。仍多蘇木湯,以艾濕之,與藥和勻。惟木香、荊芥二味不入鍋內。前藥盡鋪上,用好醋一壺,入鍋內浸藥,高一掌為度,熳火煮一日,微潤,取出曬乾為末,加前木香、荊芥末入內,和勻,用饅頭去皮,冷水浸透半日,以新苧布攪過,入銅銚內打糊,加醋,硬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薑湯送下,或白湯,或益母湯任下。

滋陰大補丹虛弱。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甘草 川歸(酒浸) 川芎(酒浸) 白芍(酒浸,炒) 熟地(酒洗,蒸) 沒藥(制) 本(酒浸,去蘆) 丹皮(水洗) 石脂(醋碎七次) 玄胡(捶碎,炒) 白芷(生用) 白薇 以上各一兩(除石脂、沒藥另研,其餘用醋酒浸三日,焙乾為末,足十五兩)香附(去毛,水、酒、醋浸三日,炒干為末,足十五兩)

上藥末十五兩,香附末十五兩,入石脂、沒藥共勻,煉為丸如梧桐子大,磁罐盛貯,服法同前。

調經服藥戒忌於後∶

·服丸藥,每早晨空心白湯或酒送下五十丸,經至加二十丸,中時進湯藥一服。如至二日,待淨方可行事。至次日不復經來,受胎有準;如若復來,多是難准。根據前服,待月事勻,受胎為度。

·戒暴怒性拗,思想過度,存欲心偏,當風取涼,冷水沐浴洗手。

·忌食物、豆粉、鴨子、煎炒、油膩、辛辣,面粘硬等,莫食水果、生冷死肉、血塊之類。

通經丸川椒(炒,去子) 莪朮 乾漆 牛膝(焙乾為末) 川歸 青皮 乾薑(制) 大黃桃仁 紅花 川烏(制) 桂心(各等分)

上為末,將一半用醋熬成膏,和藥一半成劑,臼中拌之,丸如梧桐子大,陰乾,每服五十丸,醋湯或酒任下。一服後,再服大黃膏催之。

通經斑紅丸治症瘕及血塊、痞痰等症。

斑蝥十個(炒,去頭足) 紅娘子三十個(去頭足) 乾漆(一錢半,炒去煙) 大黃 琥珀(各一錢)

共為細末,作三服,用後煎藥送下。

煎藥方三棱 莪朮 紅花 香附 歸尾 赤芍 青皮 丹皮 生地 川芎(各等分)

酒、水各半煎,食後服。

補母益子論

編輯

凡屢產生子無氣及育而不壽者,皆父母元氣不足故也。夫人受精重施,則髓滿骨堅,又得血氣壯盛之婦為配,則種子精神而有壽也。若壯陽弱婦,成孕則母無餘血蔭胎,必藉補藥以培胎元,斯生子而有壽矣。若弱人衰翁,必須異床寡慾,藥味助神,等候經期,固真乃施,斯干元資始之本,實坤元資生之源也。《經》雲∶因而和之,是謂聖度。若不遠帷箔,則相火易動,雖不交會,亦暗流損泄多矣。《經》雲∶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神乃絕。後立二方,實補先天之不足,孕成後必宜多服,以全胎元可也。

補母益子方治屢產生子無氣,或育而不壽。又補氣血虛弱人,孕成不安,或得孕數墮。

用此方每服十五帖,弱甚者日服一帖,大益胎而分娩易,又生子精神而有壽也。

人參(一錢,弱者二、三錢) 川歸(二錢) 白朮(二錢,生用) 川芎(八分) 淮熟地(二錢) 陳皮紫蘇 炙甘草(各四分) 條芩(一錢)

虛肥人∶陳皮(去白),加黃連五分、棗三枚、姜一片煎服;脾胃弱常泄瀉,加蓮子十個、帶皮砂仁二錢,減地黃;多怒而泄,再加木香二分(磨);口常燥滿,加麥冬二錢;怔忡驚悸,加棗仁、益智各一錢,圓眼十個。

加減大造丸兼服助胎尤妙,男子亦可服。

紫河車(一個) 人參(一兩五錢) 歸身(二兩半) 麥門冬(一兩) 五味子(五錢)淮熟地(二兩) 菟絲子(四兩) 枸杞(一兩) 益智仁(一兩) 白茯苓(二兩)

脾胃弱常瀉,減地黃,加白朮一兩、山藥一兩,天門冬一兩,黃柏五錢;久瀉者不用柏。

上各藥為末,將地黃、麥冬蒸搗如泥,次下諸藥末,又搗千餘下,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清湯送下百丸,或五六十丸。忌食蘿蔔。

加味大造丸治氣血弱人,不能攝元成孕,或屢墮胎,及生子不壽,或孕後虛熱、盜汗、食少、帶多,宜食之。

紫河車(一個) 人參(一兩半) 川歸(二兩,去尾) 麥冬(一兩三錢) 天冬(一兩)五味子(五錢) 杜仲(七錢,炒去絲) 山藥(八錢) 牛膝(一兩,酒浸一宿) 黃柏(七錢,鹽水炒) 枸杞(二兩) 淮熟地(二兩) 白茯苓(二兩) 益智仁(一兩) 菟絲子(四兩)

上末,煉蜜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送下,或酒下亦可。

妊娠

編輯

論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三部脈浮沉正等,無病者乃知有妊也。妊既受矣,多病惡阻。

惡阻者,即所謂惡食是也,此由婦人本虛,平居之時,喜怒不節,當風取冷,中脘宿有痰飲。受妊經血既閉,飲食相搏,氣不宣通,遂至心下憤悶,頭暈眼花,四肢沉重,懈怠,聞食氣即吐,喜食酸物,多臥少起,甚則吐逆,自不勝持。治療之法,順氣理血,豁痰導水,然後平安。

加味參橘散治妊娠二、三月,惡阻吐逆不食,或煩悶等症。

人參(一錢) 橘紅(四分) 白朮(一錢) 麥冬(一錢) 濃朴(二錢) 川歸(二錢)甘草(三分) 砂仁(三分,炒) 藿香(二分) 竹茹(一丸) 姜(三片)

水煎服,或加乾薑半分。

縮砂飲治妊娠胃虛氣逆,嘔吐不食。

縮砂仁不拘多少,為末,每服二錢,生薑湯下。

凡婦人妊娠二、三月,胎動不安者,此是男女陰陽會通,血氣調勻而成胎孕。設若血脹腹痛,蓋因子宮久虛,致令胎墜,其重甚於正產。若妊娠曾受此,可預先服大造丸(今即杜仲丸)以養胎。

杜仲丸杜仲(薑汁炒,去絲) 川續斷(酒浸,各二兩)

上二味等分,為末,棗肉煮,杵爛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凡妊娠胎動腹痛者,其理不一。蓋因飲食冷物、動風毒物,或因再交,搖動骨節,傷犯胞胎,其症多嘔,氣不調和,服藥太過,血氣相干,急宜服順氣之藥安胎,漏則難療矣。

如聖散鯉魚皮 川歸 淮熟地 阿膠(炒) 白芍 川芎 續斷(酒浸) 甘草上各等分,加苧麻根少許,生薑五片,水煎,空心服。

加味安胎飲治妊娠元氣不足,倦怠,以致胎動不安,或身微熱,並服。如腰痛、腿痛,必一日夜服兩帖,方可安矣。

人參(二錢或三錢) 川歸(二錢) 白朮(二錢半,生用) 條芩(八分) 陳皮 紫蘇(各四分)淮熟地(二錢) 砂仁三分(炒) 甘草(三分)

如渴,加麥冬一錢,棗二枚,水煎。

予按∶固胎在調母,調母之法,宜各按月根據經,視其血氣虛實而調之,固無墜胎之患,其或感冒風寒,跌扑損傷,別生異症,又各按法而調之。《機要》曰∶胎產之病,當從厥陰經論之,毋犯胃氣及上二焦,謂之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若發汗煮,如傷寒早下之症;和大便者則脈數已動於脾;利小便者則內亡津液,胃中枯燥。制方之法,能不犯三禁,則榮衛自和而寒熱止矣,皆醫者之準繩也。

予曰∶安胎,桑寄生、阿膠、縮砂為要藥也,如桂枝、半夏、桃仁、大黃,墮胎及燥熱等劑,不可用也。又曰∶月中經季不行,一身反病,日瘦,形似虛勞,卻是有孕。二陳湯加縮砂、桂枝、桔梗、姜、棗、烏梅同煎服。然半夏,胎中禁藥,此又用者,理氣清痰;砂仁,安胎順氣;桔梗開胸膈,服之自然平安。《經》曰∶有故無損,亦無損也。

凡妊娠胎漏,經血妄行、此是妊娠成形,胎息未實,或因房室驚觸,勞役過度,傷動胎胞,或食毒物,致令子宮虛冷,經血淋漓。若不急治,敗血湊心,子母難保,日漸胎干,危之不久。

桑寄生散治妊娠胎急不安,血下不止。

桑寄生 川歸 川芎 續斷(酒浸) 香附(制) 阿膠(炒) 人參 茯苓 白朮等分(生)甘草(少許) 姜(五片)

水煎溫服。

主方∶治胎漏下血,屬氣虛主之。

白朮(生) 條芩 阿膠 砂仁 香附 糯米有熱用四物湯,加阿膠。

丹溪曰∶凡婦人胎產諸疾,只須以四物湯為主治,看症加減調理。

主方∶治妊娠胎病不安,血虛主之。

川歸(酒洗) 川芎(五分) 白芍(酒炒,八分) 淮熟地(看症加減,五錢) 人參(二錢)黃(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香附(一錢,炒) 生地(一錢) 白朮(生,一錢五分) 條芩(一錢) 白茯苓(一錢) 桑寄生(一錢) 阿膠(一錢,炒珠) 黃楊樹角

上 咀,姜一片,水煎服。

主方∶安胎。

川歸 川芎 白芍 淮熟地 香附(制) 艾葉(炒,揀去條) 砂仁(連殼炒,研) 白朮 條芩(生) 甘草(炙) 黃 (無亦可) 糯米(一撮) 阿膠(炒,研末)

腰痛加杜仲,若下血加地榆,若觸胎加金銀同煎。上姜三片,水煎服。

凡婦人妊娠,面赤口乾,舌苦心煩,腹脹,此乃蓋為恣意飲酒,食水果、羊、雞、面、魚、膻腥毒物,致令百節酸痛,大小便閉澀,可服歸涼節命散。

歸涼節命散川芎 苧根 白芍 麥冬 川歸 白朮 甘草 糯米

如積食加砂仁、山楂、麥芽,上水煎溫服。

大腹皮飲治大小便赤澀。

枳殼(炒) 大腹皮 甘草 赤茯苓上末每服二錢,濃煎蔥白湯調下。

冬葵子散治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惡寒,頭暈眼花,水腫。

冬葵子(二錢) 赤茯苓(二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米湯下,不拘時服,利則住。如不通,恐是轉胞,加發灰少許,神效。如雜溫脾胃、寬氣等藥,以指探吐法,皆不效,轉加腹滿湊心,不能轉通,秘用一指,深入陰戶,拔轉立通,再服鯉魚湯。子云∶腳腫、俗雲皺腳湯,亦有遍身腫滿,心胸急脹,皆妙。

鯉魚湯治胎前水腫,通利方消,產後亦妙。

川歸(酒浸) 白朮(五錢) 白茯苓(四錢) 白芍(三分)

上片,每服四錢,用鯉魚二、三尾,不拘大小,破洗鱗腸,白水煮熟,去魚,每服用魚湯一盅半,生薑七片,陳皮少許,煎,空心服而水自去矣。

凡婦人胎冷腹脹,兩脅虛鳴,臍下冷痛,欲泄。小便頻數,大便虛滑,此乃胎氣既全,子成形質。

或食瓜果、甘甜生冷不時之物,或當風取涼,受不時之氣,則令胎冷,子身不安,皮毛疼痛,筋骨拘急,手足攣卷,致母有此危證,急宜安胎和氣散。

安胎和氣散訶子(麵包煨) 白朮(各一兩) 陳皮(去白,五錢) 良姜(二錢,炒)

木香(五錢) 白芍(五錢) 陳米(一合,炒) 甘草(炙,三錢)

上片,每服五錢,姜三斤,水煎服,忌生冷。

凡婦人妊娠,心神忪悸,睡夢多驚,兩脅腹脹,過時連臍急痛,坐臥不寧,氣促急迫胎驚,為何?

胎氣既成,五臟安養,皆因氣悶,或為喧呼,忪悸,悶亂,致令胎驚,筋骨傷痛,四肢不安。急用大聖散保胎,則無損傷。

大聖散川芎(二錢) 白茯苓(二錢) 麥冬(二錢) 黃 (二錢,炙) 川歸(二錢)

木香(五分) 甘草(五分) 人參(五分)

上姜三片,水煎服。

紫蘇飲治婦人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脹滿,痛不可忍,謂之子懸。

大腹皮 川芎 白芍 陳皮 紫蘇 川歸(各等分) 人參 甘草(減半)

上姜五片,蔥白五寸,水煎溫服。

凡婦人妊娠,月數未滿,半產者,此乃本因臟腑虛微,氣衰力弱,病起相感,精血攻沖,侵損榮衛,有傷胞胎,以致損落。故曰半產,急宜芎 補中湯補治,可保無虞。

芎 補中湯養新血,去瘀血,補虛損。

人參 黃 甘草 杜仲 白朮 赤芍 木香 乾薑 川芎 阿膠 五味

上水煎,不拘時溫服。

此症服補母益子大造丸,無此患也。

凡婦人妊娠,小便淋漓,此乃本因調攝失宜,子髒氣虛。蓋緣酒色過度,傷其血氣,致令小便閉塞,遂成淋瀝,名曰子淋。宜服安榮散。

安榮散治妊娠小便淋瀝,或下焦有熱,小便不通。

麥冬 通草 滑石(各一兩) 川歸 甘草(炙) 燈芯(各五錢) 人參(三錢) 北細辛(一錢)

上為末,麥冬湯送下。

桑螵蛸散治妊娠小便不禁。

螵蛸(十二個,炙) 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送下。

凡婦人妊娠,下痢赤白,此乃冷物傷脾,辛酸傷胃,冷熱不調,胎氣不安,氣血凝滯,下痢頻頻,時有時無,或白或赤,腸鳴後重,谷道疼痛。急服蒙薑黃連丸,不問冷熱,並宜服之。

蒙薑黃連丸乾薑(炮) 黃連 砂仁 川芎 阿膠(炒) 白朮(各一兩) 乳香(三錢,另研)枳殼(五錢,炒)

上為末,用鹽梅三個,取肉,入醋少許,打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白痢,薑湯下;

赤痢,甘草湯下;赤白,乾薑甘草湯下。

當歸芍藥湯治妊娠腹中疼痛,痢疾,心下急滿。

白芍 白茯苓 川歸 澤瀉 川芎(各一兩) 白朮(五錢)

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米飲亦可,忌生冷。

凡婦人妊娠,外感風寒,渾身壯熱,眼花頭暈如旋。此乃蓋為風寒克於脾胃,傷於榮衛,或露背當風取涼,致令頭痛,憎寒發熱,甚至心胸煩悶,大抵產前二命所系,不可輕易妄投湯劑。感冒之初,止宜進芎蘇散,表其邪氣,其病自愈。

芎蘇散蘇葉 川芎 白芍 白朮 麥冬 陳皮 乾薑(各一兩) 甘草(五錢)

上每服五錢,姜五片,蔥三根,水煎溫服。

百合散治妊娠風壅相攻,咳嗽吐痰,心胸滿悶。

百合(蒸) 紫菀葺(洗) 貝母 白芍 前胡 赤茯苓 桔梗 甘草(炙,少許)

上姜五片,桑皮三寸,水煎熱服。

凡婦人妊娠中風,頭項強直,筋脈攣急,言語蹇澀,痰涎不清,或發搐搦,不省人事,名曰子癇。

急宜服羚羊角散。

羚羊角散羚羊角(鎊) 獨活 防風 棗仁 五加皮(各一錢) 川歸 杏仁(去皮尖,炒)川芎 茯神 薏苡仁(各五分) 木香 甘草(炙,各二分)

上姜五片,蔥五寸,水煎溫服。

凡婦人妊娠病瘧,此乃榮衛虛弱,脾胃不足,或感風寒,或傷生冷,傳為瘧疾。宜服驅邪散,莫待吐逆見物不思,卒難醫治。

驅邪散良姜 白朮 草果(少許) 橘紅 藿香 砂仁 白茯苓 甘草(炙)

上姜三片,棗肉三枚,水煎溫服。

凡婦人妊娠,遍身兩脅刺痛脹滿。此乃蓋因五臟不利,氣血虛羸,因食生冷,發熱憎寒,唇白目青,筋脈拘攣,骨節酸痛,皮毛乾澀,氣急上喘,大便不通,嘔吐頻頻。宜服平安散。

平安散濃朴 生薑 陳皮 川芎 木香 生地 甘草 煨鹽(一撮)

上水煎,溫服。亦宜服紫蘇散。

凡婦人妊娠,頭旋目暈,視物不見,腮項腫核。蓋因胎氣有傷,熱毒上攻,太陽沉痛,嘔吐,背項拘急,致令眼暈生花。若加痰壅,危在片時。急服消風散。

消風散石膏 甘菊 防風 荊芥 羌活 川芎 羚羊角 大豆黃卷(炒) 川歸 白芷 甘草

上加細茶五分,水煎,食後服。

凡婦人妊娠將臨月,兩眼忽然不明,燈火不見,頭痛目暈,腮下項腫滿,不能轉項,諸醫治療不愈,轉加危困,偶得此方,對證合服,病減七分,獲安。有人云∶只服四物湯加荊芥、防風,合天冬飲子,但以此二藥,間日服,日漸安。好大忌酒、面、炙 、燒雞、鵝、鴨、羊、豆腐、辛辣,一切毒物,並房勞,及稍溫藥。

如其不然,眼不復明。此症為懷孕多居火 ,衣綿臥褥,伏熱在內,或服補藥及熱物太過,致令胎熱,肝臟壅極,風熱攻壅入腦所致。

天門冬飲子天冬 知母 茺蔚子 防風 五味 茯苓 羌活 人參 川歸 川芎 白芍 熟地 荊芥

上姜三片,水煎服。

凡婦人妊娠,小腹虛脹,因食硬物傷胎,胎既受病,傳與脾胃,胃氣虛冷,下逼小腹,若奔豚,或腰痛,大便閉澀,兩脅虛鳴。宜服勝金散,溫中下氣,病隨安矣。

勝金散陳皮 茱萸(炒) 乾薑 軍姜(炮) 川芎(各一兩半) 濃朴(制) 砂仁(炒)甘草(炙,各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鹽湯下。

按∶驗方於後。

散氣消悶散治孕婦常多氣怒,胸腹滿悶,或服順氣、烏藥、砂仁、香附耗氣藥,反加滿悶,宜服此藥。

人參(一錢半) 白朮(二錢) 川芎(八分) 陳皮 紫蘇(各四分) 甘草(二分) 條芩(八分)木香(磨,三分)

上姜三片,水煎服。

加味安胎飲治孕婦腹疼,不時作痛,小腹重墜,多血虛氣陷,間有無寒者。

人參(一錢五分) 白朮(二錢) 川芎(八分) 陳皮 紫蘇 當歸 甘草(各四分) 淮熟地(二錢)

上姜三片,水煎服。兼寒加茱萸一錢,或乾薑、砂仁各五分,補藥可以加內。

全生白朮散治妊娠面目虛浮,四肢有水氣,多有脾胃氣虛,或久瀉所致,宜健脾利水。

白朮(二錢) 人參(一錢) 川芎(八分) 川歸(二錢) 甘草(三分) 紫蘇(四分)陳皮(四分) 大腹皮(八分) 茯苓皮(七分)

加姜皮,水煎服。

順氣安胎飲治胎氣上攻,心腹脹滿作痛。

人參(一錢) 白朮(二錢) 紫蘇 甘草 陳皮 砂仁(各四分) 川歸(二錢) 川芎(八分)黃芩(八分)

上姜三片,水煎服。有氣加木香三分(磨)。

補中安胎飲治受胎下血不止,或常去血點滴,名曰胎漏。大率多因勞傷,血氣虛弱,有因喜食炙 熱物過多所致。

白朮 川歸 人參 甘草 淮熟地 黃芩 紫蘇 白芷上姜三片,水煎服,忌房事。

安胎飲治妊娠頓撲,動胎下血不止,一日二帖。

人參(五分) 川歸(二錢) 川芎(八分) 甘草 陳皮 紫蘇(各四分) 條芩 淮熟地(二錢)

上姜三片,水煎服。若二帖不止,加阿膠二錢(炒珠),白朮二錢(生),艾葉八片(炒)同煎。如感寒頭痛,加蓮須、蔥頭四根。如腹中痛,減艾葉,加葦皮、砂仁四分。

竹葉安胎飲治妊娠心驚膽怯,煩悶不安,名曰子煩。

黃芩(八分) 人參(一錢) 白朮 川歸(各二錢) 甘草(四分) 陳皮(三分) 川芎(七分)酸棗仁(八分) 遠志(八分) 麥冬(一錢) 竹葉(十片) 淮生地(一錢半)

姜、棗水煎。若煩渴,加竹茹一丸,有痰,加竹瀝一酒鍾,薑汁少許,虛人,加人參三錢;如脾虛常瀉,減地黃,加酸棗仁。

加味天仙藤散治妊娠腿膝發腫,氣促滿悶不舒,或足指腫,出水。

天仙藤(洗,略炒) 香附(各六分) 陳皮(四分) 甘草(三分) 烏藥(七分) 木瓜(一錢)紫蘇(四分)

姜皮,水煎服。虛加人參一錢,白朮二錢,川歸三錢。脾氣虛,宜兼補中益氣湯服。

加味羚羊角散治妊娠口噤項強,手足攣搐,言語蹇澀,痰涎壅盛,不省人事。不可作中風治,以羚羊角散。如無痰,言語如常,但見中風症,多因血燥類風。治切不可一概以中風論而誤人命也。

羚羊角(鎊,一錢) 川獨活(八分) 酸棗仁(一錢,炒) 五加皮(八分) 防風(五分)苡仁(一錢) 川芎(七分) 川歸(一錢) 茯神(八分) 杏仁(十粒) 木香(三分,磨)甘草(四分)

虛加人參一錢;痰加竹瀝七分,薑汁少許;脾胃虛弱,加白朮一錢半,姜三片,水煎服。

加味安榮湯治妊娠小便澀,或成淋瀝。

人參 白朮 川歸 麥冬(各二錢) 茯苓(一錢) 通草(一錢) 甘草(八分) 燈心(五分) 姜

水煎服。有痰宜清肺金,加條芩七分;若怒動肝火,宜服逍遙散。

加味逍遙散治妊娠形體勞苦,或進飲食炒炙之物,小便中帶血,宜清膀胱之火,故宜服。

川歸(二錢) 白芍(一錢) 白朮(一錢半) 茯苓(七分) 柴胡(一錢) 丹皮(七分,炒)梔子(七分,炒) 甘草(四分,炙) 燈心(七根) 水煎服。

安胎飲加二陳治臍腹作脹,或小便淋閉。

白朮(一錢半) 陳皮 甘草(各四分) 人參(一錢) 川芎(八分)川歸(二錢) 柴胡 升麻(各四分) 生地(一錢半) 半夏(少許)

上姜二、三片,水煎服。

寧肺止咳飲治妊娠咳嗽,屬風屬寒症。

天冬(二錢) 桔梗 紫蘇(各五分) 知母(一錢) 甘草(四分)

寒嗽加杏仁十粒,桑皮八分;痰嗽加陳皮四分,竹瀝半酒鍾,薑汁少許;熱嗽加黃芩四分;虛嗽加紫菀一錢,款冬花六分;喘,夜多嗽,加麻黃;虛損嗽,加栝蔞一錢,竹瀝半盞,薑汁少許;心胸不舒,加百合一錢,貝母一錢。

又方∶咳嗽不止,胎不安。

杏仁 甘草 紫菀 桑皮 桔梗 天門冬水煎。

又方∶妊娠咳嗽,吐血不止。

生地(三錢) 紫菀(一錢) 知母 白朮 麥冬(各一錢) 陳皮(四分) 甘草(四分)黃芩(八分) 川歸 天冬(各二錢) 犀角(八分)

若喘加栝蔞仁一錢,水煎。

六和湯治妊娠霍亂吐瀉,心燥腹痛。

陳皮(四分) 半夏(七分) 藿香 甘草(各四分) 杏仁(十粒) 竹茹(一丸) 扁豆(二錢)木瓜(一錢) 人參(一錢) 砂仁(五分) 茯苓(八分)

姜三片,棗二枚,水煎。

加減安胎飲治妊娠瘧疾,寒多熱少。

人參(一錢) 白朮 川歸(各二錢) 紫蘇 黃芩 甘草(各四分) 藿香(五分) 半夏(七分)草果 青皮(各三分) 烏梅(二個) 姜(三片)

水煎。

治妊娠壅熱,心神煩躁,口乾渴。

人參 梔子(炒) 知母 麥冬(各一錢) 甘草 條芩(各五分) 栝蔞根 犀角(各八分)

姜三片,棗二枚,水煎。

治孕婦熱病,嘔吐不食,胸中煩躁∶干葛(一錢五分) 蘆根(一錢半) 人參 麥冬 梔子(炒) 知母(各一錢) 竹茹(一丸)

蔥三根,水煎。

治妊娠熱病,斑出赤黑色,小便如血,氣無欲絕,胎落。

山梔 黃芩 升麻(各一錢) 青黛 豆豉(四十九粒) 生地(二錢) 杏仁(十粒) 石膏(一錢五分)

蔥白七寸,水煎。

治妊娠患吐血衄血,或因破傷失血,驀患口噤,項強背直,類中風症,皆因失血。宜服安胎飲加減∶人參(二錢) 川歸 白朮 淮熟地(各二錢) 陳皮 甘草(各四分) 天麻(二錢) 麥冬(一錢)

加防風、荊芥、姜三片,水煎。

滋榮易產湯孕婦九個月服之。

川芎(一錢) 川歸(三錢) 人參(二錢) 茯苓(八分) 甘草(四分) 生地(二錢) 大腹皮陳皮 白朮 黃芩(各六分)

加益母草,水煎。

凡婦人妊娠胞肥,臨產難生,此乃身居富貴,口厭甘肥,聚樂不常,食物過多,即飲即臥,致令胞胎肥濃,根蒂堅固,行動氣急。蓋緣不曾吃瘦胎之藥,致令臨產必是艱難。八月可服無憂散。

無憂散治妊娠肥大,服之,令兒緊小易生。

川歸 白芍 木香 甘草 枳實 乳香 血餘 神曲 麥芽 訶子 白朮 陳皮 姜一片,水煎。

凡婦人妊娠將產,忽然倒者,此乃蓋因不能忌口,恣情多食,五臟氣滯,六腑不和,胎氣既肥,或用力太過,胎受驚觸。急用瘦胎金液丸。

金液丸治橫生倒產。

飛生毛(火 存性,腋下更好,五分) 血餘(無病患發,燒存性) 公母羊糞(燒灰,各五分 )灶心土(二錢) 砂仁(五分,另研) 黑鉛(三錢,銚內熔化,投水即急攪,傾出研細)

上為末,用粽子角為丸,如綠豆大,遇難產,急以倒流水吞下五丸。兒身自然順而正產,子母俱活矣。

按驗秘方治難產開骨並服。

魚膠一兩,用紅綿布一尺卷魚膠,以罐盛貯,封固,火 存性,為末。用香油、蜜、酒各半酒盞,調服一錢,立下。

立竿見影散此方活水、瘦胎、軟骨,橫生逆產,死胎立下。

黃葵花(三錢) 牡丹花心(三分) 真正撫荑(三分) 麝香(一分) 桑葉(五分) 巴豆(半粒,去油) 蓖麻子(半粒)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彈子大,大黃為衣,臨用時揉碎一丸,熱酒送下,加香油服。

凡婦人臨產,子腸先出,以盆盛之,溫水溫潤其腸。令產婦仰臥,以言語安慰其心,卻用好醋半盞和新汲水七分,攪勻,急 母面、背腸自收矣。每一 ,令一縮,三 三縮,腸盡收矣。合用參、 、歸、芎大劑補藥,加升麻、柴胡、防風之類以升舉之,未有不安者也。

產後總論

編輯

凡病起於血氣之衰、脾胃之虛,況產婦血氣、脾胃其虛衰殆有甚焉。是以丹溪先生論產後「必當以大補氣血為先」,雖有雜症,以末治之。此三言者,盡醫產之大旨也。若能擴充立方用藥,則治產可以無大過矣。夫產後憂驚勞倦,血氣暴虛,諸症乘虛易襲。如有氣,毋專耗散;有食,毋專消導。熱不可用芩、連,寒不可多桂、附。寒則血塊停澀,熱則新血流崩。至若虛中外感,見三陽表症之多,似可汗也,在產後而用麻黃,則童竭其陽;見三陰里症之多,似宜下也。在產後而用承氣,則重亡陰血。耳聾脅痛,乃腎虛惡露之停,休用柴胡;譫語汗出,乃元氣弱似邪之症,毋同胃實。厥由陰陽之衰,難分寒熱,非大補不能回陽而起弱; 因陰血之虧,勿論剛柔,非滋榮不熊舒筋而活絡。又如乍寒乍熱,發作有期,症類瘧也,若以瘧治,遷延難愈。神不守舍,言語無倫,病似邪也,若以邪論,危亡可待。去血多而大便燥結,蓯蓉加於生化,非潤腸承氣之能通;去汗多而小便短澀,六君倍用參、 ,必生津助血之可利。加參生化頻服,救產後之危,長生活命屢用,蘇絕谷之症。頹疝脫肛,多是氣虛下陷,補中益氣是良方也。口噤拳攣,乃陰血燥類風,加參生化大有益焉。產戶入風而痛甚,服宜羌活養榮方;玉門傷冷而不閉,洗須床、菟、萸、硫黃。怔忡驚悸,生化湯而加定志;似邪恍惚,安神丸助於歸脾。因氣喘而滿悶虛煩,生化湯加木香為佐;因過食而噯酸惡食,六君子加神曲、麥芽為良。蘇木、棱、莪、大能破血,青皮、枳殼,最消滿臌。

一應耗氣破血之劑,汗吐宣下之策,止可施於少壯,豈其宜用於胎產?大抵新產之後,先問惡露如何?痛塊未除,未可遽加參、術;腹中痛止,補中益氣無疑。至若亡陽脫汗,氣虛喘促,頻灌加參生化,是從權也;又如陰亡大熱,血崩厥暈,速煎生化原湯,乃救急也。

王太僕雲∶治下補下制貴以急,緩則滋道路而又力微。制急方而氣味薄,則力與緩同。故治產當遵丹溪而固本,服法宜效太僕以加頻。凡負生死之寄者,可不着意以扶危哉。

產後生化湯論

編輯

·產後氣血暴虛,理當大補,但恐惡露未盡。用補須無滯血,能化又能滋生;攻塊無損元氣,行中又能帶補,方處萬全,能無一失。世以四物湯理產,誤人多矣。因地黃性寒滯血,芍藥酸寒無補故也。

·產後惡露作痛,名曰兒枕痛,世多專先消散,然後議補,又有消補混方。殊不知舊血雖當消化,新血亦當生養,若專主攻舊,新亦不寧矣。

世以濟坤丹(又名救生丹)治產後,用以攻血塊,下胞落胎,足見速效,其元氣未免虧損。平安產婦,毋視良劑。濟坤丹不得已而用下胎、下胞、下血塊,只可用一丸,不可多服,隨即服湯藥進補。

有妙應丸治產後停食宿肉,此乃形體勞倦,脾胃俱傷,不善調治之家,多食濃味,沉睡而復傷,胃雖少納,脾轉輸遲,食停痞塞噯酸,此宿痰包食,不能消導,宜服三五丸,隨即服湯藥進補。此「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也。

生化湯因藥性功用立名,產後血塊當消,新血宜生,專消則新血不寧,專生則舊血反滯。考諸藥性,惟川歸、川芎、桃仁三品藥性,善破舊血,驟生新血,佐以炙黑乾薑、甘草引三品入於肺肝,生血利氣,五味共方則行中有補,化中有生,實產後聖藥,故因名之。凡有孕至八九月,根據制方下,名曰生化湯∶川芎(二兩) 川歸(五錢) 桃仁 乾薑(炙黑) 甘草(各五錢)

桃仁要去皮尖,搗如泥用,乾薑要黑者,醋浸透,炒黑用。上作二三帖,至胞衣一破,速煎一帖,候兒下地即服,不論正產半產。若少壯產婦平安無事。俱宜服二帖,消塊生血。

又生化湯∶川芎(三錢) 川歸(八錢) 桃仁(十粒,去皮尖) 乾薑(四分,炒黑) 甘草(炙,五分)

上用水二鍾,煎至七分,加酒六七茶匙,稍熱服。查澀後帖,並前二帖,共煎,要在一二時辰內,未進飲食之先,相繼煎服,則下焦血塊速化,而驟長新血,自無暈厥。且產婦服一帖,漸增精神,不厭藥之頻也。若照常症,日服一帖,豈能挽回將絕之氣血也,其胎前素弱,產後勞倦及熱症墮胎,要不抱帖數,服至病退乃止,若產婦勞甚,血崩形色脫,即加人參三四錢在內,頻灌無慮。

加參生化湯治產後危急諸症,俱可服此方。

川芎(二錢) 川歸(四錢) 乾薑(四分,炒黑) 甘草(五分,炙) 桃仁(十粒,去皮尖)

人參三錢或二錢,隨症緩急,如甚危症,人參加至五六錢,棗三枚,水煎服,渣再煎。

加減法∶一娩兒下,汗多倦甚,宜服此方,加人參三四錢。

·娩兒下,無力送脫胞,倦怠,宜服此方。

·胎前素弱,產後見虛症,宜服此方。

·胎前患瀉,產後倦怠,宜服此方,加參四五錢。

·汗多加麻黃根二錢、黃 一錢、防風五分。

·足厥冷,加人參四五錢,附子四分;兼汗亦加參、麥冬一錢。

·氣短促,加人參四錢。

·消渴加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

·大便實,加蓯蓉一錢。

·煩躁,加竹茹一丸。

·寒嗽,加杏仁十粒,桔梗五分。

·喘氣促,加半夏一錢,杏仁十粒,桔梗五分。

·有痰,加天花粉八分,竹瀝半酒鍾,薑汁少許。

凡產後血塊痛,用生化湯為主,血塊痛散加人參生化湯為主。

一論血塊

編輯

婦人病倍於男子,因產後之症偏多也。夫產後血塊,醫家所歸,宜當詳究。若時俗治血塊,有用生地黃,紅花以行之,蘇木、牛膝以攻之;治氣脹,有用烏藥、香附以順之,枳殼、濃朴以舒之。甚有用青皮、枳實、蘇子以下氣定喘,芩、連、梔子、黃柏以退熱除煩。至若血枯便實,反用承氣下之而愈結;

汗多小便短澀,反用五苓通之而愈秘。因古《局方》,峻攻塊痛,殆無異於刃之殺人也,事產者豈可視為甚輕而妄用蘇木、棱、蓬,以置人於死地也耶?宜服生化湯,一應破血藥,雖山楂性緩,亦不可單用。

生化湯川歸 川芎 桃仁 乾薑 甘草

水煎服,並渣。

鹿角灰就用生化湯送下七錢。

又方∶益母丸同服亦可。

外用烘熱衣服暖和塊痛處,雖暑月亦要和暖。大抵產婦勞傷,氣血並虛,分娩子後,無力送胞送塊,澀滯腹間作痛,甚者氣血不運而昏迷厥暈,切不可妄謂惡血抱心,遽用蘇木等散血之方以殺人也。

只頻服生化湯二三帖,實時塊消痛止,神清氣復而頓爽舒暢平安矣。行血如生地、牛膝,敗血如三棱、莪朮。俗用山楂、砂糖消塊,姜、艾酒定痛,皆致淋崩、昏暈等症。

二論血暈

編輯

凡分娩之後,眼見昏花,頭眩昏暈,不知人事,謂之血暈。其故有三∶一因勞倦甚而氣竭神昏,二因血大脫而氣欲絕,三因痰火乘虛從上而神不清。患此三者,皆魂不隨神往來而機運幾息也。當急服預煎下生化湯,以行塊定痛,化舊生新,實時血遂生而氣轉,神漸清而心有主矣。頻服二三帖,其昏亂氣血即定,乃川芎、川歸性有化生之功也。若偏執古方無傳,認暈症為惡血搶上迷心,而輕用散血之劑,認為痰火而用無補消降之方,誤人甚也,外以醋韭沖鼻燒煙潦法度,炙不可緩,醫者切不可妄論血上搶心,而用蘇木等以峻攻破血,偏執古方牡丹奪命等藥以敗血,慎之,慎之!再叮嚀臨盆之際,必預煎生化湯,預燒稱錘、硬石子,候兒下地,速服二三帖藥,共二煎。又產婦枕邊,行醋韭,投錘醋瓶之法,決無暈症。又兒生下時,不可喜子慢母,母不可顧子忘倦;又不可產訖即睡,或憤怒氣逆,皆能致暈。謹記,謹記。附方∶

加味生化湯治產後三等血暈。

川芎(三錢) 川歸(六錢) 乾薑(四分,炒黑) 桃仁(十粒) 甘草(五錢,炙) 荊芥(五分)

上棗三枚,水二鍾。煎八分,溫服,並渣。

加減法∶凡勞倦甚而暈,及血崩氣脫而暈,並宜速灌二帖。如形色脫,或汗多而脫,皆用急服一帖,後即加人參三四錢,肉桂四分,決不可疑,參為補而緩服也。如痰乘虛從上而暈,方內加橘紅四分;若虛甚,亦用加人參二三錢;如肥人多痰,又用竹瀝七分,酒一鍾,薑汁少許。以上三等暈症,並不可用破血耗氣等古方,其血塊痛甚者,兼送益母丸。一法或送鹿角灰,一法或用玄胡散,一法或用獨參散。一方見效,不須易方。

從權急救加參生化湯∶治產後形色脫暈,或汗脫暈。

川芎(二錢) 川歸(四錢) 乾薑(四分,制) 桃仁(十粒,去皮尖) 荊芥(四分)甘草(四分,炙) 人參(三錢)

上水二鍾,煎八分服。血塊痛甚加肉桂五分、七分;渴加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汗多加麻黃根一錢;如塊不痛,加黃 一錢以止汗;如傷麵食、飯食,加神曲八分、麥芽五分;如傷肉,加山楂、砂仁。

產後厥症

編輯

凡產時用力過多,勞倦傷脾,孤髒不能注於四旁,故足逆冷而厥氣上行焉。《經》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是也。非急方子能舉氣以歸元,非大補不能回陽而復神,豈錢數歸、參!照常症,一日一帖而能起死扶危,拯將絕之氣血耶?必用加參生化湯,倍參,連服二帖,斯氣血旺而神氣復,厥症自止矣。若服藥而又渴,另用生脈散多參以代茶,助津以救髒躁也。此經驗之確淪,毋得有議焉。雖有四肢厥冷,泄瀉痢症,類傷寒陰症,又難用四逆湯方,亦必用倍參生化湯,佐以炙姜,或加附子一片,則可以回陽止逆,又可以行參、 之功矣。《經》雲∶脾,孤髒也。四旁,心、肝、肺、腎也。又雲∶搖體勞苦,則傷脾。又雲∶厥氣上行滿。立二方分先後∶

加參生化湯治新產發厥。

川芎(二錢) 川歸(四錢) 甘草(四分,炙) 乾薑(四分,制黑) 人參(二錢) 桃仁(十粒,去皮尖)

上棗二枚,水煎連進二帖。發厥∶塊痛未止,不可加 、術。

滋榮益氣復神湯治產後發厥,問無塊痛,可服此方。

川芎(一錢) 白朮(一錢) 黃 (一錢) 人參 當歸(各三錢) 淮地黃(二錢,酒浸,蒸)甘草(四分,炙) 麥冬(五錢) 五味子(十粒) 陳皮(四分) 附子(五分)

水煎。汗多加麻黃根、酸棗仁各一錢;大便不通,加肉蓯蓉二錢。

大抵產後暈厥,二症相類,皆由氣血並竭,神將去而機幾息,僅有一絲之生意耳。若非急方急服,豈能挽回將絕之元神耶?但暈在臨盆,急症尤甚於厥,宜頻灌生化湯幾帖,先補血分之虧,實時塊化血旺,而神清暈止矣。若無汗脫,氣促形脫症,參、 不須加也。厥症在分娩之後,氣血兩竭,宜用倍參生化湯,並補氣血之虧,止厥以復神焉。又非偏補血分可愈,治法要知暈有塊痛, 、術、參未可遽加也。治厥症問無塊痛, 、術、地黃並用無疑矣。

產後血崩

編輯

產後血大來,審血色之紅紫,視形氣之虛實。如血多紫色有塊,乃當取之,敗血也,止澀反作痛,不可論崩。如鮮血紅大來,乃是驚傷心不能主,怒傷肝不能藏,勞傷脾不能統血歸經耳,當以崩治,先頻服生化湯幾帖,則行中有補而血生旺矣。若崩形脫,或有汗,或氣促,宜倍參生化湯以益氣,斯陽長陰生,血自旺矣,非棕灰止血藥可止也。如產中月外崩,又宜升舉大補湯治之。凡年老虛弱人患崩,亦宜升舉大補湯。

生化湯治產後血崩。

川芎(一錢) 川歸(四錢) 乾薑(四分,炙黑) 甘草(五分,炙) 荊芥(五分) 桃仁(十粒,去皮尖)

上棗水煎。如鮮血紅大來,加荊芥、白芷各五分;血塊形脫,加人參一錢;汗多氣促,加參三四錢;

無汗形不脫,氣不促,只服生化湯則血自安也。世言∶芎、歸活血,不可治崩,誤矣!

滋榮益氣湯治崩止血。

川芎 麥冬 黃 (各一錢) 人參 川歸 淮生地 白朮(各二錢) 陳皮 甘草(炙,各四分)白芷 荊芥 升麻(各四分) 黃連(三分,退心火) 棗(三枚)

水煎。汗多加麻黃根一錢,浮小麥一撮;大便不通,加肉蓯蓉一錢;有氣,磨木香一分;有痰,加貝母六分,竹瀝少許,薑汁少許。寒嗽,加杏仁、桔梗、知母各一錢;驚悸,加酸棗仁、柏子仁各一錢。

加味生化湯治產後三日,發熱頭痛症。

川芎(五錢) 川歸(三錢) 甘草(四分) 乾薑(四分,炙黑) 桃仁(十粒,去皮尖)羌活 防風(各四分)

上服四帖,頭痛身熱不除,加白芷八分,細辛四分。若頭痛如破,加蓮須、蔥頭五個;虛加人參二三錢。

產後類傷寒三陰症

編輯

產後潮熱有汗,大便不通,毋專論為陽明症;口燥咽干而渴,毋專論為少陰症;腹滿嗌干,大便實,毋專論為太陰症。又汗出,譫語,便秘,毋專謂為胃中有燥屎。且下數症多由勞倦傷脾,運化稽遲,氣血枯竭,腸腑燥涸,乃虛症類實,當補之症,治者毋執偏門輕產而妄議三承氣湯,以治類三陰之症也。若少旺產患,以類症妄下,僥倖萬一,幸毋仿此。且虛弱產婦而復誤下,則虛虛之禍大乎。屢見妄下成臌,誤導反結。又有血少數日不通,誤而即下,致瀉不止者,不可慎歟。

養正通幽湯治產後大便秘,類三陰傷寒症。

川芎(二錢半) 川歸(六錢) 甘草(五分,炙) 桃仁(五粒,去皮尖) 蓯蓉(一錢)陳皮(四分) 麻仁(二錢,炒)

汗多便實,加黃 一錢,麻黃根一錢,人參二錢;燥渴,加麥冬一錢,人參一錢;腹滿,嗌干,便實,加麥冬一錢,枳殼六分,人參二錢,蓯蓉一錢。汗出,譫語,便實,乃氣血並竭,神衰心主失守,宜養榮安神,加茯神、棗仁、遠志、柏子仁、蓯蓉、人參、黃 各一錢,白朮二錢,水煎。

滋榮益氣扶正湯治產後寒熱自汗,每午應期發者。

川芎(一錢) 川歸(三錢) 甘草(五分,炙) 人參(二錢) 淮生地(二錢,自蒸) 黃(一錢) 陳皮(四分) 麥冬(一錢) 白朮(一錢半) 麻黃根(一錢)

水煎。夜服六味地黃丸,每服七、十丸,清湯送下。

加減養胃湯治產後寒熱往來,頭痛無汗,類瘧症。

川芎(一錢) 川歸(三錢) 藿香(四分) 甘草(四分) 茯苓(一錢)蒼朮(一錢) 人參(一錢半) 半夏(八分) 陳皮(四分) 姜(二片)

水煎服。有痰加竹瀝、薑汁少許,半夏曲;弱人兼服大造丸;若產後久虛,無汗不愈,兼煎人參白朮膏以助力。

產後類傷寒三陽症

編輯

產後七日內外,發熱頭痛惡寒,毋專謂傷寒太陽症;發熱頭痛脅痛,毋專謂傷寒少陽症。二症皆由氣血兩虛,陰陽不和而類外感,治者甚易輕執偏門而用麻黃湯以治類太陽症,又勿用柴胡湯以治類少陽症。且產後脫血之餘,而重發汗,則虛虛之禍,有不可勝言者矣。仲景雲∶亡血家不可發汗。丹溪雲∶產後絕不可發表。二先生非謂產婦真元傷寒之兼症也,非謂麻黃湯、柴胡湯之不對症也,誠恐後學業偏以而輕產,執成方而發表耳,須明知產後真感風冷,其生化湯內芎、姜亦能散之。又雲∶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而異治也。其經意南方人柔弱,而西北人剛勁,故病治當異耳,惟產後勞虛,治不可分南北,概當重產而用補,少佐散劑,雖有他症,以末治之,又不可不明也。

木香生化湯治產後血塊痛未除,日受氣服此方。

川芎(二錢) 川歸(六錢) 乾薑(四分,炙) 甘草(五分,炙) 木香(三分,磨) 陳皮(三分)

水煎服。

健脾化食散氣湯治產後受氣傷食,問無塊痛服。

白朮(二錢) 川歸(二錢) 川芎(一錢) 乾薑(四分,炙) 甘草(四分,炙) 人參(一錢) 麥芽(五分,炒) 神曲(五分)

傷飯食麵,加二味∶陳皮三分,山楂四分;砂仁七分,傷肉加入;如寒食停脅下作痛,加桂枝八分。

大抵產後弱婦,受寒停食,愈消愈增滿悶,必攻補並行,方化滯運谷。但時醫所見,知耗氣而疑參補,誤也。故善治者重產而輕怒食,必補氣血為主,佐以順氣調氣,則怒郁散而元不損;佐以健脾消導,則停食行而胃思谷。此治產後怒傷食傷之正治也。若專理氣消食,非惟氣脹不散,停食不行,抑損元神減食,甚致絕谷不救者多矣,惜哉!

產後類症

編輯

產後寒熱往來,每日應期而發,其症類瘧,切不可用瘧疾方藥治之。夫血氣虛而寒熱便作,元氣弱而外邪或侵,雖寒來鼓 ,湯火不能溫,熱如燔炭,冰水不能寒,或晝輕夜重,或見晡寒熱,雖所見症與瘧類同,其治方藥,必當滋榮益氣以退寒熱。有汗急當止汗,如麻黃根等方;若頭有汗而身與足無汗,乃陽孤絕陰之危症也,切勿偏服參而少血藥,當加地黃、川歸之劑。如頭痛無汗,宜與生化湯內加羌活、防風、連須、蔥白、棗數枚以散之,慎不可作瘧治以誤人也;如傷食飯面,加神曲一錢,麥芽五分;如傷肉,加山楂、砂仁各五分;如停食日久,脾胃弱甚,雖藥不運化,凡藥之外用,操按炒曲燙法。傷食肉,誤服消導藥多,絕谷幾日者,宜服後方。

長生活命丹治多服消導藥,絕食症、雜症,誤消耗絕食,亦可治之。

人參三錢,水一鍾半,煎至半鍾,先用一盞飯,鍋焦研粉三匙,漸漸加參湯,鍋焦引開胃氣,自能開胃健脾,進飲食。

大抵飲食者充虛之滋味,而產後藉此以補助也。因勞倦傷脾,不勝甘飲,薄味漸進,運化易速,再兼助服溫補之劑,佐以神曲、麥芽以消飯面之傷,山楂、砂仁以化肉物之傷;如傷寒冷之物,吳萸、桂枝亦當加也。如此補消並治,無有不安,屢見治不重產虛弱,惟知達消停物、反損真氣,益增滿悶,一帖不效,又加峻藥,致使少食思谷之人,反虛虛而絕谷矣。病家自歸於數命,醫者以為盡力救,惜哉!

產後忿怒

編輯

凡產後因忿怒氣逆,胸膈不舒,血塊大痛,宜用生化湯,臨服時磨木香一分在內服之,則血塊自化,怒氣自散,並治而不悖也。若輕重氣,偏用木香、香砂、烏藥、枳殼、砂仁之劑,以散氣行塊,則元氣反損,而滿悶反增,是重虛之,非善治產者也。又如怒後即食,胃弱停悶,當審何物所傷。如肉物傷,加砂仁、神曲消之;如面飯傷,加神曲、麥芽消之。若傷物作痛,澀滯脅腹,宜加桂枝、吳茱萸在生化湯中,以逐寒定痛,無有不安,慎勿用木香檳榔丸、順氣飲之方,以散氣化食。不然,則虛弱產婦,重虛之禍,有不可勝言者矣。

大抵產後患崩,血脫;短氣似喘,氣脫;妄言妄見,神脫。三症雖有血陰氣陽之分,其精散神去之促無異,此亦危症也。若非能濃藥急方頻服,失之者多矣。妄論氣實痰火皆非也。如新產為塊痛,並用加參生化湯,行中當補之方,斯免血滯血虛之失也。其塊痛止,宜用升舉大補湯,少佐黃連墜火,以治崩脫、寧血歸經也。宜用倍參補中益氣湯,少佐附子助參以治氣脫,攝氣歸源也。宜用滋榮益氣復神湯,少佐痰劑以清心火,寧君主之官也。因人妄論氣脫妄言之症,誤用氣實痰火之方藥,屢夭人年,故重複錄告。倘執論氣痰而愈重,必當識補救,方可活也。

產後傷食

編輯

凡產後形體勞倦,脾胃俱傷,是以新產之後,禁膏粱,遠濃味,食粥茹蔬,乃切務也。不善調攝之家,惟慮產婦之虛,以多食有益,濃味為補,本不思而強與厭足而復傷,胃雖少納,脾轉運遲,食停痞塞,噯酸惡食,良以此也。治當扶元為主,溫補氣血,健脾助胃,養正兼消,審傷何物,佐以消導,斯脾氣復而轉輸,滯物行而胃始思谷矣。

加味生化湯治產後血塊未消時,及宿食不消。

川芎(二錢) 川歸(五錢) 乾薑(四分,制) 甘草(五分,炙)

如傷麵食,加神曲一錢,麥芽六分;如傷肉加山楂五分,砂仁五分;傷寒物痛,加吳萸一錢,肉桂五分;虛加參三錢。

健脾消食生化湯治產後血塊痛除,服此方以消食。

川芎(一錢) 川歸(三錢) 甘草(五分,炙) 人參(二錢) 白朮(一錢半)

傷麵食,加神曲、麥芽各七分;如傷肉,加山植、砂仁各八分。身熱不可用黃連、黃芩、黃柏;

大便不通,禁大黃;傷食怒氣,不可用耗氣。若宿痰胞食,丸藥隨即進補藥。凡年老虛弱人患崩,宜用升舉大補湯。

產後氣短似喘

編輯

凡產婦血脫勞傷之甚,氣無倚恃,而呼吸息止之違常性矣,世有妄議痰火,反用散氣化痰之方,不亦誤乎?夫肺受脾稟,運氣生脈,通水道,順呼吸,清肅上下,調和榮衛,而為平人之常氣也。

值產血亡氣脫,呼吸短促,言語不相接續,似喘危證,不待診脈問望自明,智者當知之也。

加參生化湯治分娩即患氣短似喘症,若有血塊,不可加 、術。

川芎(二錢) 川歸(四錢) 甘草(五分,炙) 乾薑(四分,炒黑) 人參(二錢) 桃仁(十粒,去皮尖)

上煎服,加棗三枚,連進二三帖。

續氣養榮湯治產後氣短促,問無血塊痛宜服。

川芎(二錢) 川歸(四錢) 甘草(五分,炙) 乾薑(四分,炒黑) 人參(三錢) 黃(一錢) 白朮(一錢) 陳皮(四分) 熟地(二錢)

如足冷,加熟附子三分,汗多,加麻黃根一錢,浮小麥一撮;渴,加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大便不通,加蓯蓉一錢,麻仁一錢;如傷麵食,加神曲一錢,麥芽一錢;如傷肉,加山楂五個,砂仁五分。

附方∶滋榮益氣復神湯,見上。

產後妄言妄見

編輯

產後妄言妄見,由氣血兩虛而神魂無所根據也。夫心藏神主血,而言乃心之神也,心有血而神存,則言不妄發。又肝藏魂藏血而目乃肝之竅也,目得血而能視,則瞳子瞭然而正,若夫產後血氣暴竭,則心神失守,故言語無倫,肝魂無根據,故瞳 妄見。況心為一身之主,目乃百脈之宗。虛症見於心目,則十二官各失其職可知矣。是以視聽言,動皆有虛妄焉。治法當論產期塊痛有無緩急。若分娩兒下之後,塊痛未除,先服生化湯兩三帖,以化塊定痛,痛止即繼服加參生化湯,或補中益氣湯,如安神定志湯丸調治也,若產日久,形氣血氣俱不足,即當大補為主,生養氣血,安神定志,服至藥力充足,其病全愈。病家毋求速效,醫家毋論邪祟。若噴以法水,驚以法尺,多致不救。治此病者,服藥至十帖方效。丹溪雲∶病虛猶似邪祟也。又雲∶欲泄其邪,先補其虛。先調其藥,次論諸疾。此古人治虛弱人有挾外因之確論。但人不能體認其義,用藥反言攻補難同方,御必攻邪盡,方可用補,欲病家不信難矣。此治產後虛症及年老人虛喘、弱人妄言三症,所當用心也。

寧神生化湯治產後血塊痛未止,患妄言症,未可用 、術。

川芎(一錢) 川歸(二錢) 乾薑(四分,炙) 茯神(一錢) 人參(二錢) 柏子仁(一錢)陳皮(三分) 益智仁(八分,炒) 桃仁(十二粒,去皮尖) 棗(二枚)

水煎。

滋榮益氣復神湯治產後塊痛止,可服此藥。

川芎(一錢) 川歸 淮地(各二錢,自製) 甘草(四分,炙) 人參(二錢) 黃 白朮(各一錢) 棗仁(一錢) 柏子仁(一錢) 茯神(一錢) 益智仁(一錢,炒) 圓眼肉(八分)陳皮(三分) 麥冬(一錢) 五味子(十粒) 蓮子(八分) 棗(二枚)

水煎。以上三等,大便燥結症,並宜大料芎、歸以補血,若參可少,非芎、歸至數斤,難取效。

大抵產後虛中傷寒,口傷寒食,外症雖見,頭痛發熱,或脅痛腰痛,是外感宜汗,猶當重產亡血禁汗,惟宜生化湯中,量為加減調治無失。又如大便秘結,猶當重產亡血禁下,惟宜養正湯助血通滯,極穩當也。

又方,潤腸粥∶治產後大便日久不通,用芝麻一升,研末,和米一合,煮粥食,潤腸即通。

產後類中風

編輯

產後血氣暴竭,有骸少血榮養,卒爾口噤牙禁,手足筋脈攣搐,症類中風,又類 癇,雖虛火上縱,有痰,皆當以末治之,毋執偏門,而用治風消痰之方,以重虛產也。蓋治經絡動盪,任脈流通,則筋骨強勁,而關節清利矣。今產婦無血濡注,致牙緊口噤,手足攣搐,症類 癇中風也。治當先服生化湯以生旺新血,若見危症,三帖後即用加參,益氣以救血脫。若有痰有火,少佐橘紅、炒芩之,竹瀝、薑汁少許,亦可加之。黃連、芩、柏不宜並用,慎之!

滋榮活絡湯治產後血少,口噤,項強,筋搐,類中風症。

川芎(二錢) 川歸(三錢) 淮地(二錢,自製) 甘草(四分) 人參(二錢) 黃 (一錢)茯神(一錢) 天麻(一錢) 麥冬(一錢) 陳皮 荊芥 防風 羌活(各四分) 黃連(三分,炒)

有痰,加半夏曲七分;痰多,加竹瀝七分,薑汁少許;如傷肉,加山楂、砂仁;如傷麵食,加麥芽、神曲;如大便閉,加肉蓯蓉一錢半;渴,加麥冬;干,加葛根;汗多,加麻黃根一錢;驚悸,加棗仁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