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紺珠 (四庫全書本)/卷03

卷二 小學紺珠 卷三 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小學紺珠卷三
  宋 王應麟 撰
  人倫類
  九族
  上自高祖 下至𤣥孫 堯典以親九族孔氏傳 詩序棄其九族鄭氏箋 朱文公書說高祖至𤣥孫之親舉近以該逺五服異姓之親亦在其中
  親親以三為五已上親父下親子三也以父親祖以子親孫五也以五為九以祖親高祖以孫 禮記親𤣥孫九也
  父族四 母族三 妻族二 異義夏侯歐陽說異姓有親屬者 白虎通朱文公從孔傳夏氏從夏侯歐陽
  外祖父 外祖母 從母子 妻父 妻母 姑之子姊妹之子 女子之子 已之同族 左傳親其九族杜氏注
  與孔鄭不同
  九屬
  𤣥孫 曾孫 仍孫 子 身 父 祖父 曾祖父高祖父 太𤣥注亦禮九族之序
  三族
  父 子 孫 周禮小宗伯掌三族之別注 仲尼燕居注
  父族 母族 妻族 漢書注如淳雲
  父昆弟 已昆弟 子昆弟 儀禮注昏禮注
  六親
  父 子 兄 弟 夫 婦 老子注 後漢馮衍傳注
  父 母 兄 弟 妻 子 漢賈誼以奉六親注云呂氏春秋謂六戚父 子 從父昆弟 從祖昆弟 曾祖昆弟 族昆弟 漢禮樂志賈誼書雲
  父子 兄弟 姑姊 甥舅 昏媾 姻亞 左傳注
  五宗
  大宗一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百世不遷之宗 小宗四繼高祖 繼曾祖繼祖 繼禰五世則 禮記大傳 白虎通 別子為祖如魯桓公遷之宗 生四子莊公旣立為君則慶父叔牙季友為別子 繼別為宗如公孫敖繼慶父是為大宗 繼禰者為小宗如季武子立悼子悼子之兄曰公彌悼子旣為大宗則繼公彌者為小宗謂之繼禰者蓋自繼其父為小宗不繼祖故也
  上至高祖下及孫後漢書注五宗
  適子為小宗次者為貳宗左傳注
  五屬
  斬衰 齊衰 大功 小功 緦麻 漢韋元成傳天序五行人親五屬注云同族之五服 學記師無當於五服注斬衰至緦麻之親
  五品又曰五典 五敎
  父子有親 君臣有義 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 朋友有信 孟子堯舜使契為司徒敎以人倫 舜典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敎在寬朱文公注五品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五者之名位等級也五敎父子有親至朋友有信五典克從注同 程子曰五者人倫也言長幼則兄弟尊卑皆備矣言朋友則鄉黨賔客備矣
  父 母 兄 弟 子 鄭𤣥說五品王肅曰五常
  五敎
  父義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左傳舜舉八元使布五敎 舜典五典克從孔氏注同 五品不遜敬敷五敎在寬孔氏注五品謂五常五敎五常之敎臯陶謨五典君牙𢎞敷五典孔氏注五常之敎 國語五義紀宜注同左傳五敎
  七敎
  父子 兄弟 夫婦 君臣 長幼 朋友 賓客王制司徒明七敎以興民德
  六順
  君義 臣行 父慈 子孝 兄愛 弟敬 左傳石碏曰所謂六順也
  十義又曰十敎
  父慈 子孝 兄良 弟弟 夫義 婦聽 長惠幼順 君仁 臣忠 禮運十者謂之人義
  君令 臣共 父慈 子孝 兄𢜤 弟敬 夫和妻柔 姑慈 婦聽 晏子曰禮也 荀子立太學設庠序修六禮明十敎注十敎即十義
  五達道
  君臣 父子 夫婦 昆弟 朋友 中庸天下之達道五
  三綱
  君臣 父子 夫婦
  君為臣綱 父為子綱 夫為妻綱 白虎通 禮緯含文嘉 太𤣥曰三綱得於中極 漢谷永曰勤三綱之嚴
  六紀
  諸父有善 昆弟有親 族人有序 諸舅有義 師長有尊 朋友有 白虎通舊  禮緯
  四正
  君 臣 父 子 管子
  天無二日 土無二王 家無二主 尊無二上 坊記
  四德
  庸勲 親親 暱近 尊賢 左傳富辰雲
  七德
  尊貴 明賢 庸勲 長老 愛親 禮新 親舊國語富辰雲
  三達尊
  爵 齒 德 孟子
  三友
  友直 友諒 友多聞 論語益者三友
  三樂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 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三樂也 孟子
  五致
  居則致其敬 養則致其樂 病則致其憂 喪則致其哀 祭則致其嚴 孝經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彭忠肅公龜年集格言為五致錄
  四行
  事君忠 事親孝 交友信 處鄉順 孔叢子
  婦德 婦言 婦容 婦功 班昭女誡女有四行
  為人子 為人弟 為人臣 為人少順 冠義將責四者之行於人
  九兩
  牧以地得民 長以貴得民 師以賢得民 儒以道得民 宗以族得民 主以利得民 吏以治得民友以任得民 藪以富得民 周禮太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兩猶耦也
  六本俗
  媺宮室 族墳墓 聨兄弟 聨師儒 聨朋友 同衣服 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
  三事
  父 師 君 國語欒共子曰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敎之君食之
  事親有隱而無犯 事君有犯而無隱 事師無犯無隱 禮記
  三孝三道
  大孝尊親 其次弗辱 其下能養
  小孝用力 中孝用勞 大孝不匱 祭義曾子曰孝有三 喪 祭敬時 祭統孝子事親有三道
  始於事親 中於事君 終於立身 孝經
  五養
  養體 養目 養耳 養口 養志 呂氏春秋曾子曰養有五道
  四禮
  冠 婚 喪 祭 文中子弟凝正家以四禮
  雞初鳴咸盥潄櫛縰笄總而朝君臣之道也 惻隱之恩父子之道也 會計有無兄弟之道也 閨閫之內朋友之道也 白虎通婦事夫有四禮
  六禮
  納采 問名 納吉 納徵 請期 親迎 士昏禮文中子婚嫁必具六禮
  二戒
  命 義 莊子天下有大戒二子之愛親命也臣之事君義也
  四敎
  婦德貞順 婦言辭令 婦容婉娩 婦功絲 周禮九嬪掌麻 婦學之法禮記昏義古者婦人敎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後漢論九嬪掌敎四德 班昭女誡曰女有四行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干寶晉紀論聞四敎於古
  六德
  柔順 清潔 不妬 儉約 恭謹 勤勞 司馬文正公家範曰為人妻者其德有六
  四科
  容悅凡臣 社稷股肱 天民行道 大人正身 孟子章指凡此四科優劣之差
  六位
  君 臣 父 子 夫 婦 莊子音義雲
  三善
  父子之道 君臣之義 長幼之節 禮記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世子齒於學
  五行
  貴賤明 隆殺辨 和樂而不流 弟長而無遺 安燕而不亂 鄉飲酒義五行
  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 先祖者類之本 君師者治之本荀子禮論禮有三本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
  三恕
  事君 報親 敬兄 荀子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報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聽令非恕也
  三行
  正君臣 親父子 和長幼 冠義注三行
  五義
  父義 母慈 兄友 弟恭 子孝 國語五義紀宜注云
  服術有六
  親親 尊尊 名 出入 長幼 從服 大傳
  四戚
  內姓 外婚 朋友 同里 周書政有四戚
  四隱
  交友 故舊 邑里 門郭 呂氏春秋
  四民
  士 農 工 商 齊語管子曰四民者勿使雜處漢食貨志學以居位曰士闢土殖穀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鬻貨曰商
  五民
  遊子樂其俗不復歸故有五方之民漢地理志齊地具五民
  五儀
  庸人 士人 君子 賢人 聖人 家語孔子曰人有五儀 又荀子
  秀士 選士 俊士 造士 進士 王制
  六正
  聖臣 良臣 忠臣 智臣 貞臣 直臣 說苑人臣之行有六正
  七屬
  國任貴 鄉任正 官任長 學任師 族任宗 家任主 先任賢 大戴禮文王官人篇倫有七屬
  十際 十數十等
  君臣 父子 兄弟 朋友 夫妻 呂氏春秋十際
  王臣公 公臣大夫 大夫臣士 士臣皁 皁臣輿輿臣隸 隸臣僚 僚臣僕 僕臣臺 國語史伯曰合十數
  以訓百體注自王以下位有十等 左傳人有十等
  三老五更
  三老國老也五更庶老也月令章句 三公老者為三老卿大夫老者為五更盧植禮記注 老人更知三德五事鄭康成注父事三老兄事五更漢書注 陳用之曰古者建國立三卿鄉飲酒立三賓禮曰三
  公在朝三老在學三公非一人則三老五更亦非一人矣
  三擯
  卿為上擯 大夫為承擯 士為紹擯 聘禮
  天子見公擯者五人見侯伯擯者四人見子男擯者三人覲禮注 皆宗伯為上擯
  上公七介 侯伯五介 子男三介 聘義
  五不名 四不名
  諸父 兄 上大夫 盛德之士 老臣 公羊傳注禮君於臣不名者有五
  諸父 諸兄 先王之臣 盛德之士 說苑伊尹曰君之所不名臣者四
  七族
  父之姓 姑之子 姊妹之子 女之子 母之姓從子 妻父母 史記索隱 張晏曰上至曾祖下至曾孫
  羣昭羣穆昭如字
  同宗父子祭統注 宗廟之次左為昭右為穆子孫亦以為序 羣昭南向取其向明羣穆北向取其深逺中庸章句或問 父昭子穆孫復為昭一昭一穆相次而下國語注父南面曰昭明也子北面曰穆順 決疑也 要注
  四擇
  擇術然後學之 擇師然後傳之 擇交然後親之擇君然後事之 劉敬弟子記君子有四擇
  五孝
  天子 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孝經序雖五孝之用則別而百行之源不殊
  天子虞舜 夏禹 殷高宗 周文王 諸侯周公旦 魯孝公 河間惠王 卿大夫孔子 孟莊子 穎考叔 士高柴 樂正子春孔奮 黃香 庶人江革廉范汝郁  陶淵明殷陶  孝傳贊
  五遂
  居處莊 事君忠 蒞官敬 朋友信 戰陳勇 祭義曾子言孝 張魏公名方耕道堂曰五遂
  三言
  夫婦別 父子親 君臣嚴 禮記哀公問願聞所以行三言之道
  九序
  孟孟仲季 仲孟仲季 季孟仲季 太𤣥
  三從
  父 夫 子 儀禮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
  六輔
  公輔天子 卿輔公 大夫輔卿 士輔大夫 京師輔君 諸夏輔京師 何休春秋例
  十五儒
  自立 容貌 備豫 近人 特立 剛毅 自立仕憂思 寬裕 舉賢援能 任舉 特立獨行 規
  為 交友 尊讓 禮記儒行其尊讓有如此者注云此兼上下五儒蓋聖人之儒行也
  五致
  致反始 致鬼神 致物用 致義 致讓 祭義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禮也
  三老
  上壽 中壽 下壽 左傳杜氏注
  工老 商老 農老 服氏注
  三壽
  三卿詩三壽作朋如岡如陵或曰壽與岡陵等而為三 三老張衡東京賦送迎拜於三壽注三老也
  三類
  孝行著於家門 仁慈稱於九族 義斷行於鄉黨魏夏侯𤣥議三者之類取於中正
  隱者三槩
  上焉者身藏而德不晦其次絜治世具弗得伸持峭行不可屈於俗末焉者資槁薄樂山林唐隱逸傳
  七等
  州 國 氏 人 名 字 子 何休春秋例 何氏傳王朝公卿書官大夫書字上士中士書名下士書人
  九等
  上上聖人始於宓犧 上中仁人 上下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愚人 始於 漢古蚩尤 今人表列九等之序
  五人曰茂 十人曰選 百人曰俊 千人曰英 倍英曰賢 萬人曰傑 萬傑曰聖 白虎通禮別名記
  德萬人者謂之俊 德千人者謂之豪 德百人者謂之傑 鶡冠子
  俗人 俗儒 雅儒 大儒 荀子
  大儒者天子三公也 小儒者諸侯大夫士也 衆人者工農商賈也
  五政
  天子 公 卿 大夫 士 大戴禮均五政注
  三名
  公 卿 大夫 周禮疏易通卦驗雲輔有三名
  三世
  所見 所聞 所傳聞 公羊傳
  自祖至孫曲禮三世注
  什伍
  五人為伍 二伍為什 周禮宮正會其什伍注 周書大聚篇五戶為伍以首為長十夫為什以年為長
  四常道
  親親 尊尊 長長 男女有別 禮記大傳 四者人道之常
  四名
  天人 神人 至人 聖人 莊子 注凡此四名一人耳所自言之異
  三親
  夫婦 父子 兄弟 顏氏家訓一家之親此三者而已至於九族皆本於三親
  四制
  恩 理 節 權 禮記喪有四制
  三忠
  大忠周公之於成王 次忠管仲之於桓公 下忠子胥之 荀於夫差 子
  二物
  夫治外 婦治內 左傳子太叔曰為夫婦外內以經二物注各治其物
  三德
  禮賓 親親 善善 晉語衞甯莊子曰
  五等親
  周 大功 小功 緦麻 袒免 唐百官志宗正寺凡親有五等
  三行
  孝如曾參孝已 信如尾生高 廉如鮑焦史鰌 戰國策蘇代謂燕昭王曰兼此三行以事王
  四行
  事親孝 事君忠 交友信 居鄉悌 呂氏春秋尹文曰有此四行可謂士乎
  三順
  臣事君 子事父 妻事夫 韓非子三者順則天下治
  六職
  王公 士大夫 百工 商旅 農夫 婦功 考功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鄉約四事
  德業相勸 過失相規 禮俗相交 患難相恤 藍田呂氏
  性理類
  四德
  善之長春 仁 亨嘉之㑹夏 禮 利義之和秋 義 貞事之幹 易冬 智 乾文言
  北冬 直東春 𫎇南夏 酋西秋 㝠北 太𤣥
  四端
  惻隱之心仁之端 羞惡之心義之端 辭讓之心禮之端 是非之心智之端 孟子人有四端
  五常
  仁木春 義金秋 禮火夏 智水冬 信土  漢書 中庸季夏 注信水知土白虎通曰五性 益稷注仁義禮智信五德之言
  五事
  貌木恭肅 言金從乂 視火明哲 聽水聦謀 思土睿 書聖  洪範 蘇子由雲貌土言金視木聽水思火 蔡氏雲貌水言火視木聽金思土
  四維
  禮 義 廉 恥 管子
  四敎
  文 行 忠 信 論語子以四敎
  六德
  知 仁 聖 義 忠 和 周禮大司徒鄉三物一曰六德
  六行
  孝 友 睦 婣 任 恤 周禮大司徒鄉三物二曰六行
  三德
  正直 剛克 柔克 洪範 剛柔正直三德之俊曰三俊
  至德為道本 敏德為行本 孝德知逆 周禮師氏以惡  三德敎國子以生利 祥以事神 仁以保 國語富辰曰明民  王不失此三德
  忠信 調和 均辨 荀子三德者誠乎上
  三行
  孝行親父母 友行尊賢良 順行事師 周禮師氏長  敎三行
  三達德
  知 仁 勇 中庸
  仁者不憂 知者不惑 勇者不懼 論語君子道者三
  九德
  寬而栗 柔而立 愿而恭 亂而敬 擾而毅 直而溫 簡而廉 剛而塞 彊而義 臯陶謨亦行九德 上九字人之性質下九字以輔成其德明其德之不偏 三德有家六德有邦九德之中有其三有其六也
  堯四德
  欽 明 文 思 堯典 欽之一字此書中開卷第一義
  文王九德
  心能制義曰度 德正應和曰莫 照臨四方曰明勤施無私曰類 敎誨不倦曰長 賞慶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順 擇善而從之曰比 經緯天地曰文左傳
  九思
  視思明 聽思聦 色思溫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問 忿思難 見得思義 論語君子有九思
  三思
  少思學 老思敎 有思施 荀子云孔子曰君子有三思
  九容
  足容重 手容恭 目容端 口容止 聲容靜 頭容直 氣容肅 立容德 色容莊 禮記玉藻
  四勿
  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勿者禁止之辭 論語顏淵問仁子曰克巳復禮為仁請問其目子曰云雲 伊川先生作四箴
  四無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子絶四 毋史記作無程子曰此毋字非禁止之辭聖人絶此四者何用禁止 慈湖楊先生有絶四說 譙定為八圖
  三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聖人之言 論語君子有三畏和靖尹先生一室名三畏齋
  為仁五者
  恭 寬 信 敏 惠 論語
  三戒
  少戒色 壯戒鬬 老戒得 論語君子有三戒
  五福
  壽 富 康寧 攸好德 考終命 洪範
  四敎
  勤 儉 恭 恕 文中子弟凝御家以四敎
  四重
  重言有法 重行有德 重貌有威 重好有 揚子法言取觀 四重去四輕則可謂之人
  三有
  慈 儉 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三寶文中子三有
  七情
  喜 怒 哀 懼 愛 惡 欲 禮運
  六情 六志
  喜 怒 哀 樂 愛 惡 白虎通六情
  好 惡 喜 怒 哀 樂 左傳子大叔雲六志
  北方貪狼申子東方陰賊亥卯南方廉貞寅午西方寬大己酉上方姦邪辰未下方公正 漢翼奉封戌丑   事六情
  三子言性
  孟子言人性善 荀子言人性惡 揚子言人性善惡混
  性三品
  上焉善 中焉可上下 下焉惡 韓文公原性
  五至
  志之所至詩亦至焉 詩之所至禮亦至焉 禮之所至樂亦至焉 樂之所至哀亦至焉
  夫子五德
  溫 良 恭 儉 讓 論語注夫子行此五德
  九言
  無始亂 無怙富 無恃寵 無違同 無敖禮 無驕能 無復怒 無謀非德 無犯非義 左傳子太叔語趙簡子九言 古者以一句為一言一言蔽之曰思無邪揚之水卒章之四言秦漢以來衆儒訓詁乃有句稱
  樂六德
  中 和 祗 庸 孝 友 周禮大司樂以樂德敎國子 大師敎六詩以六德為之本王氏解雲中和祗庸孝友
  鄉三物
  六德 六行 六藝 周禮大司徒敎萬民而賓興之
  諫五義
  譎諫 戅諫 降諫 直諫 諷諫 家語忠臣之諫君有五義諷諫 順諫 闚諫 指諫 陷諫 大戴禮 公羊傳注三曰直諫四曰爭諫五曰戅諫一二同大戴禮 戅陟降反
  君子五敎
  有如時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 有達財者財與材同有答問者 有私淑艾者 孟子
  師術有四
  尊嚴而憚 耆艾而信 誦說而不陵不犯 知微而論 荀子
  三知
  生而知之 學而知之 困而知之 中庸 論語困而學之知命 知禮 知言 論語
  知逺之近 知風之自 知微之顯 中庸注三知
  三行
  安而行之 利而行之 勉彊而行之 中庸
  三近
  好學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恥近乎勇 同上
  五本
  柔以仁 誠以信 富貴無敢以驕人 恭以敬 寛以靜 說苑
  信 德 孝 悌 讓 晉王祥訓子孫五者立身之本
  五守
  聰明廣智守以愚 多聞博辨守以儉 武力勇毅守以畏 富貴廣大守以狹 德施天下守以讓 文子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也
  四敎
  禁於未發之謂豫 當其可之謂時 不陵節而施之謂孫 相觀而善之謂摩 學記大學之法此四者敎之所由興也興 道 諷 誦 言 語 周禮大司樂以樂語敎國子
  六生
  公生明 偏生闇 端慤生通 詐偽生塞 誠信生神 夸誕生惑 荀子此六生者君子愼之而禹桀所以分也
  六有
  言有敎 動有法 晝有為 宵有得 息有養 瞬有存 橫渠先生雲 和靖尹先生一室名六有齋
  四益
  無益之言勿聽 無益之事勿為 無益之文勿觀無益之友勿親 張魏公浚戒子
  四德
  忠則順天 孝則生福 勤則業進 儉則心逸 同上四德銘
  孝德之始 弟德之序 信德之厚 忠德之正 大戴禮孔子曰參也中夫四德者矣
  養生四印
  忍 黙 平 直 黃魯直誌
  四可
  可勉者行 可信者言 可委者命 可記者天 康節邵先生四可吟
  曲禮四箴
  敖不可長 欲不可縱 志不可滿 樂不可極 張文定公方平以曲禮四句為四箴
  四持
  持容 持忍 持黙 持謙 崔鶠德符四持銘
  三善
  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 見人有善若已有之 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 說苑曾子曰吾學夫子之三善而未能行
  四易
  簡而易用 要而易守 炳而易見 法而易言 揚子君子之道有四易
  七無
  無諾責 無財怨 無專利 無茍說 無伐善 無棄人 無蓄憾 文中子仇璋謂薛収
  大學三綱領 八條目
  明明德 親民 止於至善 大學章句三者大學之綱領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脩身 齊家 治國平天下 八者大學之條目
  為學之序
  博學之 審問之 愼思之 明辨之 篤行之 中庸朱子白鹿洞書院示學者
  修身之要
  言忠信 行篤敬 懲忿窒慾 遷善改過 同上
  處事之要
  正其誼不謀其利 明其道不計其功 董子曰同上
  接物之要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行有不得反求諸已 同上
  六言六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 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 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論語
  益者三樂五敎反
  樂節禮樂 樂道人之善 樂多賢友 論語
  三立
  立德黃帝堯舜 立功禹稷 立言史佚周任 左傳穆臧文仲  叔曰
  五德
  聰明睿知生知之質 寬裕溫柔 發強剛毅 齊莊中正 文理密察知 中庸 章句雲五者之德
  三好
  衆人好已從 賢人好已正 聖人好巳師 揚子天下有三好
  三省
  謀不忠 交不信 傳不習 論語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五愼
  強 勞 忠 信 恭 說苑子路將行仲尼贈以言劉子曰季路抱五愼之誡
  四經
  德 仁 義 禮 文中子
  人六等
  善 信 美 大 聖 神 孟子注人有是六等樂正子二之中四之下
  十一德
  敬 忠 信 仁 義 知 勇 敎 孝 惠 讓國語單襄公曰此十一者晉周皆有焉悼公
  三患
  未之聞患弗得聞 旣聞之患弗得學 旣學之患弗能行 禮記雜記君子有三患
  二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老子 孫綽天台山賦釋二名之同出
  一謙四益
  天道虧盈而益謙 地道變盈而流謙 鬼神害盈而福謙 人道惡盈而好謙 漢藝文志易一謙而四益
  人有三
  安仁 利仁 強仁 表記
  九年大成
  比年入學每歲 中年考校間歲 一年視離經辨志 三年視敬業樂羣樂正孝反 五年視博習親師 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學記
  三就
  大成 次成 小成 大戴禮子貢曰夫子之門人蓋三就焉注云
  立傅之道六
  知慮不躁 身行寬惠 威嚴不易 重利不變 恭於敎 和於下 戰國策趙立周紹為傅周紹曰云雲
  六謙德
  德行寬容而守之以恭者榮 土地廣大而守之以儉者安 位尊祿重而守之以卑者貴 人衆兵強而守之以畏者勝 聰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 博聞強記而守之以淺者不溢 韓詩外傳此六者皆謙德也
  人事類
  君子四時
  朝以聽政 晝以訪問 夕以修令 夜以安身 左傳子產曰
  士朝而受業 晝而講貫 夕而修復 夜而計過國語公父文伯母曰
  四氣
  春夜臥早起廣步於庭 夏夜臥早起無厭於日 秋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冬早臥晚起必待 素問四氣日光 調神論
  三命
  上壽百二十 中壽百年 下壽八十 文選注養生論行善得善曰受命 行善得惡曰遭命 行惡得惡曰隨命 孝經援神契孟子注
  六夢
  正 噩 思 寤列子作覺 喜 懼 周禮占夢 列子夢有六候 太卜三夢之法致夢觭夢 咸陟
  五藏 五氣
  肺氣熱金言魄藏 心氣次之火思神藏 肝氣涼木視魂藏 脾氣溫土貌志藏 腎氣寒水聽 周禮疾精藏 醫注
  金 為雲 肺火 為氣 肝木 為風 腎水 為雨 脾土 為雷 心土 為五 淮南行之主  子
  心通舌 肝通目 肺通鼻 腎通耳 脾通口 子華子曰脾腎心肝肺五官之司口舌鼻耳目五官之候
  九藏又曰九紀
  正藏五 胃 旁胱 大腸 小腸 周禮注 國語史伯曰建九紀以立純德注九藏也正藏五又有胃旁胱腸膽 莊子釋文身別有九藏氣天𠉀頭角之氣人候耳目之氣地候口齒之氣三部各有天地人神藏五形藏四故九 五管五藏之腧
  六府
  喉咽量腸之府 胃五穀之府 大腸轉輸之府 小腸受成之府 膽積精之府 旁胱湊液 韓詩之府 外傳
  大腸 小腸心府 胃脾府 旁胱肺府 三焦腎府 膽肝府白虎通
  大小腸 旁胱 三焦 莊子釋文
  九竅
  陽竅七 陰竅二 周禮注
  一六為前為耳 二七為目 三八為鼻 四九為口 五五為後土 太𤣥 易咸主心故言拇言股言心言頰舌皆在前者艮主背故言趾言限言躬言輔皆在後者
  四關
  心 口 耳 目 文子 淮南子四關
  四佐
  脾 腎 肝 肺 周書心有四佐
  五官
  耳 目 鼻 口 形 荀子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聖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
  三宮 君子道三
  食 視 聽 淮南子三宮交爭
  容貌 顏色 辭氣 論語曾子曰君子所貴乎道者三
  七體
  目為心視 耳為心聽 口為心談 鼻為心芳 國語史伯曰正七體以役心注七竅也
  五指
  巨指 食指 將指 無名指 小指又曰 春秋正季指 義手五指之名
  五綦又曰五鑿
  目欲綦色 耳欲綦聲 口欲綦味 鼻欲綦臭氣香亦謂臭 心欲綦佚 綦極也荀子此五綦者人情所不必免也 又曰五鑿為政心從而壞
  五慮
  耳 目 鼻 口 心 管子
  五性
  肝靜仁甲已 心躁禮丙辛 脾力信戊癸 肺堅義乙庚 腎敬知 漢丁壬 翼奉傳五性注
  喜 怒 欲 懼 憂 大戴禮民有五性 文選注文子曰人有五情
  九𢷎音拜
  稽首 頓首 空首 振動 吉𢷎 凶𢷎 奇𢷎奇偶之奇 襃𢷎音報 肅𢷎 周禮大祝辨九𢷎以享右祭祀
  三不惑
  酒 色 財 漢楊秉
  四無妄
  耳無妄聽 目無妄顧 口無妄言 心無妄慮 康節先生四無妄吟
  五聲
  言語宮聲和聲剛聲清聲疾聲弱 周禮疾醫注
  九候
  三部寸關尺 九候浮中 素問沈  難經
  三門
  由於情慾入自禽門 由於禮義入自仁門 由於獨智入自聖門 揚子天下有三門
  三變
  望之儼然 即之也溫 聽其言也厲 論語子夏曰君子有三變
  八體
  乾為首首㑹諸陽屬乾 坤為腹腹藏衆陰 坤 震為足 巽為股足動股隨雷風相與 坎為耳 離為目耳目通竅水火相逮 艮為手兌為口口與鼻通 說卦以身之八體擬八卦 足主山澤通氣 下六經為震手主上六經為艮耳輪限內為坎目精附外為離巽下開為股兌上開為口覺則用目而視離日主晝也寐則用耳而寤坎月主夜也 一身之榮衞還周會於手太陰一日之陰陽曉昏會於艮時故艮時在人其象為手
  三始
  正容體 齊顏色 順辭令 冠義禮義之始注三始旣備服未備者未可求以三始也
  四代尚齒
  有虞氏貴德而尚齒 夏后氏貴爵而尚齒 殷人貴富而尚齒 周人貴親而尚齒 祭義
  升階四等
  連步 栗階亦名散等 歴階 越階 儀禮燕禮疏升階之法有四等 漢禮雲五武成步步六尺國語注云六尺為步半步為武
  九體
  手足 臂脛 股肱 要 腹 肩 㗇喖音瘕牯謂唐湖面 顙 太𤣥 湖疑作頡音胡
  六辭
  將叛者其辭慙 中心疑者其辭枝 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誣善之人其辭游 失其守者其辭屈
  八徵
  問之以言以觀其辭 窮之以辭以觀其變 與之間諜以觀其誠 明白顯問以觀其德 使之以財以觀其廉 試之以色以觀其貞 告之以難以觀其勇醉之以酒以觀其態 六韜八徵皆備則賢不肖別矣
  故 為 得 喪 哀 樂 生 死 列子覺有八徵
  九徵
  逺使之而觀其忠 近使之而觀其敬 煩使之而觀其能 卒然問焉而觀其知 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 吿之以危而觀其節 醉之以酒而觀其則 雜之以處而觀其色 莊子九徵至不肖人得矣神 精 筋 骨 氣 色 儀 容 言 劉邵人物誌九徵皆至純粹之德
  五至
  伯已 什巳 若已 廝役 徒𨽻 鶡冠子博選篇道凡四稽天地人命人有五至北面事人則伯巳者至先趨而後息先問而後黙則什巳者至人趨巳趨則若巳者至憑几據杖指麾而使則廝役者至樂嗟苦咄則徙𨽻之人至矣故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亡主與徒處   韓文公讀鶡冠子云四稽五至之說當矣
  十二材
  清節 法 術 國體 器能 臧否  伎倆 智意文章 儒學 口辯 雄傑 劉邵人物誌
  四事
  飲食 衣服 居處 言語 呂成公曰為學自四事起














  小學紺珠卷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