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肆考 (四庫全書本)/卷021

卷二十 山堂肆考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山堂肆考卷二十一   明 彭大翼 撰地理
  
  說文河者下也隨地下流而通也河神曰氷夷亦曰無夷即馮夷也馮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為河伯又博物志馮夷潼鄉人得僊道化為河伯瀆宗
  穆天子傳河與江淮濟為四瀆河者四瀆之所宗也說苑四瀆何以視諸侯能蕩滌垢汚焉能道百川於海焉能出雲雨千里焉為施甚大故視諸侯
  水伯
  孝經援神契黃河者水之伯上應天漢
  導積石
  夏書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隂東至於底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洚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
  出崑崙
  水經注及山海經注河源出崑崙之墟東流潛行地下至規期山北流分為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其河復合東注蒲昌海
  包砥柱
  水經砥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
  冒石門
  山海經積石之山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南注云冒猶覆也
  九折
  淮南子曰河水九折注海而流不絶者有崑崙之輸也
  八枝
  漢世河決金隄議者欲求九河故跡而穿之未知其所以班固曰自茲距漢亡其八枝也
  千年一清
  拾遺記丹丘千年一燒黃河千年一清聖人之大瑞也羅隠詩莫把阿膠向北傾此中天意固難明解通銀漢應須曲纔出崑崙便不清髙祖誓功衣帶小僊人占斗客槎輕三千年後知誰在何必勞君問太平
  千里一曲
  河圖河水出崑崙千里一曲九曲入海
  三日而變
  易乾鑿度天降嘉應河水先清三日清變為白白變為赤赤變為𤣥𤣥變為黃各三日
  三日不流
  穀梁傳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晉侯召伯尊伯尊遇輦者問焉輦者曰君親素縞帥羣臣哭之既而祠焉斯流矣伯尊至君問之伯尊如其言而河遂流
  魚躍舟
  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
  龍䠠水
  河圖黃帝夢兩龍授圖乃齋詣河洛求之有大魚泛白圖泝流而上帝跪而受之又運斗樞舜以太尉即位與三公臨觀於河有黃龍五采負圖置帝前䠠入水而去
  禹疏
  孟子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
  穆祭
  穆天子西征獵於澹澤獲白狐𤣥貉以祭河宗
  出圖
  禮運河出馬圖言龍馬負圗而出也
  為祟
  左哀六年楚昭王有疾卜河為祟大夫請祭王曰江漢睢漳楚之望也河非所獲罪也
  子朝沈珪
  穆天子傳王子朝用成周之寳珪沈於河乃自浮出津人得之河上隂不佞以溫人南侵拘得玉者取其玉將賣之則變為石王定而獻之與之東訾注云王定而獻之言敬王定位不佞以珪來獻也
  澹臺毀璧
  水經注昔澹䑓子羽齎千金之璧渡河陽侯波起兩蛟挾舟子羽曰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威刼操劒斬蛟蛟死波休乃投璧於河三投輒躍出乃毀璧而去示無恡意左僖二十四年晉文公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之罪甚多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於河
  抱石沈
  韓詩外傳申徒狄非世將自投於河崔嘉聞而止之曰吾聞聖人仁士之於天地間也民之父母也今為濡足之故不救溺人可乎申徒狄曰不然桀殺關龍逄紂殺王子比干而亡天下吳殺子胥陳殺洩冶而滅其國故亡國殘家非無聖智不用故也遂抱石而沈於河君子聞之曰廉矣如仁歟則吾未之見也
  臨流嘆
  魏志袁紹渡河祖授臨流而嘆曰上盈其志下矜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
  麾陽侯而渡
  淮南子曰武王伐紂至孟津陽侯波起人馬不相見武王左操黃鉞右執白旄瞑目而麾曰余在天下誰敢害余者於是波息遂渡
  傷鳴犢而還
  家語孔子之晉及河聞趙簡子殺竇鳴犢及舜華乃臨河而嘆曰美哉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子貢趨而進曰敢問何謂子曰竇鳴犢舜華賢大夫也而殺之丘聞之刳胎殺夭則麒麟不至其郊竭澤而漁則蛟龍不處其淵覆巢破卵則鳯凰不翔其邑何則君子諱傷其類也遂還
  灌百川
  莊子曰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涯渚之間不辨牛馬漢書成帝時河決潰金隄凡灌四郡河隄使者王延世塞以竹落長四丈大九圍盛以小石兩船夾載而下之三十六日河隄成改元河平
  潤九里
  漢紀郭伋為潁川太守光武詔曰賢能太守去帝城不逺河潤九里冀京師並𫎇其福
  河上築宮
  史記漢文帝時河決酸𬃷潰金隄武帝元封中河決瓠子天子臨河沈白馬玉璧令羣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填決河取淇園之竹以為犍天子悼功之不成乃作瓠子之歌卒塞瓠子築宮其上名曰宣房宮而道河北行
  河畔築堤
  隋煬帝自板渚引河達於淮海謂之御河河畔築御堤以植栁
  延年開嶺
  漢武帝時齊人延年上書請令水工開大河上嶺出之胡中東注之海則關東長無水災北邉不憂匈奴此功一成萬世大利上壯之
  張騫窮源
  漢書張騫使大夏窮河源惡覩所謂崑崙者乎
  賈讓獻䇿
  漢哀帝時賈讓奏治河三䇿徙其當水衝之人以避之放河使北入海泛濫朞月自定不勞人力謂之上䇿若多穿漕渠使人得以溉田謂之中䇿繕故隄勞費無已此最下䇿也
  鮑照為頌
  宋元嘉中河濟俱清照為河清頌
  王景賜書
  水經注漢明帝永平中議治汴渠上引樂浪人王景問水形便因賜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發卒數十萬詔景與將作謁者治渠防起自滎陽至於乗海口千餘里景商度地勢鑿山開澗隄遏衝要疏決壅積十里一門水更相迴注無復潰漏之患明年渠成詔濱河郡國置河隄員吏如西京舊制
  成公著賦
  晉成公綏嘗著大河賦貫中夏之畿甸兮經朔狄之遐荒厯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晉之南鄉秦自西而啟壤兮齊據東而畫疆殷徒涉而永固衛遷濟而遂強趙決流而卻魏嬴引溝而滅梁思先哲之攸歎何水徳之難量
  秦瑞
  史記秦滅六國自以為獲水徳之瑞更名河曰徳水
  魏寳
  吳起為魏西河守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謂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寳也起曰在徳不在險
  竹箭流
  慎子曰西河下龍門其流駛竹箭駟馬追之不及
  桃花水
  漢溝洫志河決而桃花水洋溢注云三月水漲名桃花水
  神魚舞河
  漢紀宣帝詔東濟大河天氣清浄神魚舞河
  偃鼠飲河
  莊子曰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釋名淮圍也圍繞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北界東至海也
  㑹沂泗
  夏書道淮自桐柏㑹於沂泗東入於海
  出桐柏
  山海經淮水出南陽平氏縣桐柏山其源初則湧出復潛流三十里然後長騖
  貢珠魚
  夏書淮夷貢蠙珠暨魚注曰蠙蚌之別名
  出兵賦
  唐第五琦曰兵賦之所出以江淮為淵
  禹乂
  夏書淮沂其乂注淮沂二水名徐之川莫大於淮淮乂則自泗而下凡為川者可知矣徐之浸莫大於沂沂乂則自沭而下凡為浸者可知矣乂治也
  召平
  周宣王命召穆公平淮南之夷詩人美之作江漢詩
  泗水下注
  唐文粹呂周任泗州大水氾山泐桐柏發谼歕湧下注淮濆
  汴水入鬭
  唐五行志中和三年汴水入於淮水鬭壞船數艘
  橘化枳
  周禮橘踰淮而為枳此地氣然也
  雀為蜃
  國語趙簡子嘆曰雀入淮為蜃黿鼉莫不變化唯人不能悲夫郭璞遊僊詩六龍安可頓運流有代謝淮海變微禽吾生獨不化
  舠艫渡淮
  唐杜祐為徐州節度使張建封卒軍亂立其子愔請於朝帝不許詔祐節度淮泗討平之祐具舠艫遣將渡淮
  鐵鎖絶淮
  唐咸通中龎勛反圍城淮南節度使令狐綯遣牙將李湘屯淮口與郭本厚合為所敗由是援絶泗州刺史杜慆乃以鐵鎖絶淮流梯衝乗城
  粵府
  焦貢易林江河淮海天之粵府衆利所聚
  都市
  易林江河淮海天之都市商人受福國家富有
  獲渦水神
  古嶽瀆經禹治水三至桐柏山獲淮渦水神名曰無支祁形猶獼猴力踰九象人不可視乃命庚辰制之是時木魅水靈山妖水怪奔號叢繞㡬以千數庚辰持㦸逐去遂鎖龜山之足淮水乃安
  封長源王
  五代楊溥二年正月封淮瀆為長源王
  潛周鼎
  楚詞潛周鼎於江淮兮注云言藏九鼎於江淮之中也
  沈魏璧
  魚豢魏略魏文帝黃初六年以舟軍入淮遣使者沈璧於淮汜
  韓釣
  水經淮水東經淮隂縣漢韓信嘗釣於此處
  王浮
  東漢王粲有浮淮賦從王師以南征兮浮淮水而遐逝
  染指
  宋徐仲車詩淮之水淮之水春風吹春風洗青於藍緑染指魚不來鷗不起瀲瀲灔灔天盡頭祇見孤帆不見舟殘陽欲落未落處盡是人間古今愁可柰何可柰何莫使騷人問棹歌我曹盡是浩歌客笑聲酒面春風和又馬子才長淮謠長淮之水青如苔行人但覺心眼開
  損神
  宋范文正公淮上遇風詩一棹危於葉傍觀欲損神他年在平地無忽險中人
  擷芳弔水
  隋徐彥伯淮亭吟擷瑤芳兮弔楚水弄琪樹兮歌越岑
  沽酒聴歌
  宋唐子方介謫官渡淮遇風舟欲覆作詩聖宋非狂楚清淮異汨羅平生仗忠信今日任風波舟楫顛危甚魚龍出沒多斜陽幸無事沽酒聴漁歌
  
  釋名濟者濟也言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山海經濟水出河東郡垣曲縣王屋山初名沇水東出溫縣西北始名濟水禹貢所謂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是也注云泉源為沇流去為濟
  達河
  夏書浮於濟漯達於河注云舟行水曰浮兗之貢賦浮濟浮漯達於河也帝都冀州三面距河達河則達帝都矣
  注海
  淮南子曰江出岷山河出崑崙淮出桐柏濟出王屋潁出少室漢出嶓𡺪分流外馳注於東海所行則異所歸則一
  吳溝
  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夫差興兵伐齊掘為深溝通於齊魯之間北屬之濟
  齊阻
  戰國䇿張儀說齊王曰齊據濟足以為阻
  通百川
  見河瀆宗
  紀一方
  通典祭大濟文播通四氣作紀一方
  鬭水
  戴延之西征記濟水自大坯入河與河水鬭而東流
  截流
  孔安國注濟水入河並流數千里而截河又並河數里溢為滎澤
  馮征
  馮衍明志賦流山嶽而周覽徇碣石與洞庭浮江河而入海泝淮濟而上征
  袁汎
  袁宏北征賦背梁山截汶波汎清濟傍祝阿
  獨尊
  唐太宗問許敬宗曰天下洪流巨谷不載祀典濟甚細而在四瀆何也對曰瀆之為言獨也不因餘水獨能赴海者也濟潛流屢絶狀雖微細獨而尊也帝曰善
  同靈
  唐李甘濟為瀆問今盡濟水之力載數石之舟廣不能橫深不能浮而曰與河同靈等秩吾不知先王班祀之意何如也
  宜麥
  淮南子曰濟水通和宜麥
  沒蒿
  杜甫苦雨詩濟上沒蓬蒿
  
  漢水源出隴西郡嶓冢山由漢中府流經鄖縣及均州光化縣至襄陽府城北又東南宜城縣抵安陸州至大別山入江其水因地而名曰漾曰沔曰漢曰滄浪總名之為漢漢水多生癭又生粗脛其樹木亦多癭大抵水土使然按説先儒皆疑漢沔為一今考二水源流不同漢水即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為漢是也沔水即書疏沔水下尾與漢合流乃入江是也朝海
  夏書江漢朝宗於海
  鬭江
  水經自沔與江合流東過彭蠡澤注云漢與江鬭轉東成澤
  膠舟
  周昭王南征至漢舟人膠其舟王遂溺死
  亡劔
  水經襄陽故城北枕沔水昔張公遇害亡劔於此
  楚望
  見河為祟
  荊川
  周禮正南曰荊州其川江漢其浸潁湛
  沈玉
  左定三年蔡昭侯為兩佩與兩裘以如楚獻一佩一裘於昭王昭王服之以享蔡侯蔡亦服其一子常欲之不與三年止之後蔡侯歸及漢執玉而沈曰余所有濟漢而南者有如大川蔡侯如晉以其子元與其大夫之子為質而請伐楚
  含珠
  盛𢎞之荊州記荊藴玉以潤其區漢含珠而清其域張衡南都賦耕父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光於清泠之水游女弄珠於漢臯之曲
  對月谷
  水經漢水右對月谷山
  配天漢
  蔡邕漢津賦配名位於天漢兮披厚土而載形發源自乎嶓冢兮引瀁澧而東征
  築隄障害
  唐㑹昌中漢水害襄陽拜盧鈞為山南東道節度更築堤六十里以障漢鈞字子和
  為堤遏湍
  唐張柬之刺襄州㑹漢水漲齧城郭東之因壘為隄以遏湍怒
  六師俱喪
  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三十六年伐楚涉漢遇大兕
  七軍皆沒
  蜀關公攻樊時漢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
  善夷責神
  唐文粹李善夷過漢水見波濤而責之以辭曰漢之廣兮風波四起雖有風波不如蹄涔之水蹄涔之水不為下國而傾天子漢之深兮其隄莫量雖曰莫量不如行潦之汪行潦之汪不為下國而溺君王漢之美者曰魴吾雖饑不食其魴恐汚吾之饑腸
  交甫遇女
  見江
  潛璽
  蜀少府王謀等上言前襄陽男子張素王休獻玉璽璽潛漢水其光徹天
  出鐘
  宋書漢中固城縣漢水㟁際有異聲如雷俄頃㟁崩有銅鐘十二出自潛瓖體制既精扣之清亮
  沈碑紀功
  水經沔水東經萬山山下有潭昔晉杜預南征紀功勒為二碑一立萬山上一沈萬山下潭中曰千載之下何知深谷不為陵乎萬山在襄陽府西十里舊與南郡鄧縣分界唐鮑溶詩襄陽太守沈碑意身後身前幾年事漢江千古未為陵水底魚龍應識字
  揮劔除害
  荊州記沔水隈潭極深先有蛟為害鄧遐為襄陽太守拔劔入水蛟繞其足遐自揮劔截蛟數叚流血水丹蛟患遂息
  
  春秋説題辭洛之為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魚豢畧初漢為火行火忌水故洛字去水而加隹魏為土行土水之母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雒字去隹而加水易乾鑿度盛徳之應洛水先溫九日乃寒五日變為五色𤣥黃
  出冢嶺
  夏書導洛自熊耳東北㑹於澗瀍又東㑹於伊又東北入於河注云熊耳盧氏之熊耳也洛水出冢嶺山禹只自熊耳導之耳
  出獵山
  淮南子曰洛水出獵山
  鳯歌
  沈約宋書黃帝齋於中宮坐於𤣥扈洛水之上有鳯凰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銜圖置帝前圖以黃金為匣
  犬吠
  李白贈武十七詩秋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
  龍見
  易乾卦帝王始興河洛龍見
  魚流
  帝王世紀黃帝時大霧三日帝遊於洛水之上見大魚因殺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而得圖書今河圖視萌篇是也
  赤光起
  尚書中𠉀堯率羣臣東沈璧於洛退至於下稷赤光起靈龜負書出赤文成字
  青雲浮
  尚書中𠉀武王觀於河沈璧禮畢且退至於日昧榮光塞河青雲浮洛赤龍臨壇銜𤣥甲之圖吐之而去
  沈璧
  帝王世紀湯時有神牽白狼銜鈎入殷朝者乃東觀沈璧於洛獲黃魚黒玉之瑞於是始受命稱王
  吞珠
  帝王世紀漢髙祖母昭靈後名含始遊於洛池有玉雞銜珠刻曰吞此者王含始吞之而生髙祖
  青鯉
  河圖黃帝遊洛水見鯉魚長三丈身青無鱗赤文成字
  𤣥龜
  沈約宋書𤣥龜洛書者天符也王者徳至川泉則洛出龜書
  周公卜
  周書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東亦惟洛食
  子晉遊
  王子晉好吹笙作鳯鳴常遊伊洛遂得僊
  三川震
  史記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父曰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徳若二代之季矣山崩川竭亡之徵也徐廣曰三川涇渭洛也
  二水鬭
  國語周靈王二十二年穀洛二水鬭將毀王宮王欲壅之太子晉曰晉聞古之長民者不墮山不崇藪不防川不竇澤是以民生有財用而死有所葬王不聴卒壅之及景王多寵人亂於是始生注云鬭者兩水相格似鬭也毀王宮者洛在王城之南穀在王城之北靈王時穀水盡出於王城之西南流合於洛水毀王城西南將及王宮也
  流玉
  山海經秦冒之山洛水出焉東流注於河其中有藻玉
  墜鐘
  孫嵓宋書髙祖平關洛致鐘簴舊器南還一大鐘墜洛水
  居涘作賦
  潘岳閒居賦退而閒居於洛之涘
  巡堤詠詩
  唐劉禹錫嘉話髙宗時天下無事上官儀獨持國柄常凌晨赴朝巡洛水隄步月緩轡詠詩音韻清亮望之若僊其詩曰脈脈廣川流驅馬厯長洲鵲飛山月曉蟬噪野風秋
  適之修防
  唐𤣥宗患洛水嵗暴耗徭力詔李適之以禁錢作三大防曰上陽曰積翠曰月陂自是水不能為患
  昭徳繕橋
  初洛有二橋司農卿韋𢎞機徙其一置長夏門人皆利之然洛水嵗淙齧之繕者告勞李昭徳始累石代柱銳其前使殺暴濤水不能怒自是無患
  宜禾
  淮南子曰洛水輕利宜禾
  有石
  述征記洛水底有礜石故上無氷
  
  春秋說題辭渭之為言布也渭渭流行貌雜兵志東海出氣如鼈渭水出氣如蜃
  導同穴
  夏書導渭自鳥鼠同穴東㑹於灃又東㑹於涇又東過漆沮入於河河圖鳥鼠同穴山地之幹也渭水出其中
  浸雍州
  周禮雍州其浸曰渭洛
  迎太姒
  詩大雅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
  遇太公
  史記太公望者東海上人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獵卜曰所獲非龍非彲非熊非羆霸王之輔於是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水之陽與語大恱載與俱歸
  水貫天漢
  三輔記秦作離宮於渭南北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橫橋即中渭橋也在西安府西北三輔舊事漢都渭南開北闕以臨渭
  祀比大川
  沈約宋書秦漢都西京涇渭雖不在祀典以其近咸陽故皆得比大川之祀
  出周鼎
  史記漢文帝十五年趙人新垣平以望氣見上說上立渭陽五帝廟曰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東北汾隂直有金寳氣意周鼎其出乎兆見不迎則不至於是上使治廟汾隂祀以出鼎
  得燕璽
  王景暉南燕書姚秦皇初三年嵗在丁酉於長安渭濱得赤璽上有文字曰天命燕徳
  投錢
  三輔決錄安陵清者項仲山飲馬渭水每投三錢
  出椀
  酉陽雜俎景龍寺前街中舊有巨井俗呼為八角井元和初有公主夏中過之令從婢以銀稜椀就井承水悞墜椀於井經月餘此椀出於渭河
  漢武造橋
  東渭橋在西安府東北漢髙祖造以通櫟陽之道西渭橋在西安府西北故長安城西漢武帝造跨渭水以通茂陵以其對便門故亦名便橋唐時名咸陽橋
  符健設壇
  裴景仁符書符健至長安賈𤣥等上尊號依舊儀立百官設壇城南渭水之陽
  趙屯
  漢趙充國屯田於渭濱
  馮耕
  馮衍賦序馮子耕於驪山之阿渭水之隂廢弔問之禮絶遊宦之路𦕈然有超物之心無偶俗之志
  乗輿馬驚
  漢張釋之為廷尉文帝出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出乗輿馬驚使騎捕屬廷尉釋之奏此人犯蹕當罰金
  帝閑馬化
  栁宗元龍馬贊明皇在位靈昌郡得異馬於河其狀龍鱗虺尾拳毛環目肉鬛居帝閑二十年遇祿山亂帝西幸至咸陽西入渭水化為龍游泳而去不知所終
  渭橋女星
  陳夀益部耆舊傳漢武時張寛為侍中從祀甘泉至渭橋有女子浴於渭水乳長七尺上怪問之女曰後第七車侍中知我所來時寛在第七車對曰天星主祭祀者齋戒不潔則女人星見一統志所載女子浴於涇河
  渭橋道術
  葛洪神僊傳駙馬都尉北海巫炎字子都漢武帝出巡子都見於渭橋上上見炎頭上鬱鬱有紫氣髙丈餘召東方朔使相此君有何道術對曰此君有隂道之術
  龍飲
  辛氏三秦記龍首山長六十里頭入渭水尾達樊川髙二十丈昔有黑龍從南山出飲渭水其行道因成土山名龍首
  雞翔
  裴景仁苻書苻健皇始四年冬山雞來入人家棲宿養子而去又羣聚傍渭水游翔與家雞無異
  觀蛙
  唐志神龍中渭水有蛙大如鼎里人聚觀數月而失
  抱馬
  安祿山反王師敗績僕固懷恩至渭水無舟抱馬鬛以逸
  水赤
  漢書昔三代居三河而河洛出圖書秦居渭陽而渭水數赤瑞異應徳之效也
  性清
  後周宇文道至渭源詩曰合流應不雜方知性本清
  
  闗中記涇與渭洛為闗中三川與渭灞滻澇潏灃滈為闗中八水辛氏三秦記及山海經注涇水出安定郡涇陽縣西開頭山東南經新平扶風至京兆髙陵縣而入渭與渭水合流三百里清濁不相雜詩國風涇以渭濁
  引水為渠
  漢武時趙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頃名白渠人得其饒
  卜水為祟
  史記秦二世夢白虎囓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怪問占夢卜曰涇水為祟二世乃齋於望夷宮祀之沈四白馬於涇水
  毒置上流
  左襄十四年晉侯伐秦濟涇而次秦人毒上流師人多死
  祀比大川
  見渭
  富流
  李庾西都賦其地勢也帶涇渭之富流
  穢跡
  栁子愚溪序秦有水掎汨泥淖撓混沙礫乃合清渭自彰穢跡故名曰濁涇
  山崩水涸
  淮南子曰⿰山崩而薄洛之水涸髙誘注⿰山在雍薄洛之水涇水也蓋涇水出薄洛山故耳
  岸穨流壅
  漢武帝河平四年長陵臨涇岸穨壅涇流
  請開支渠
  唐黎幹戎州人大厯十三年涇水擁隔請開鄭白支河復秦漢故道以溉田民廢碾碓八十餘所
  命刮朽壤
  唐王維作張公徳政碑惟涇失防比嵗多決近縣疲於奔投他山苦於度材公命刮朽壤填巨石民受其利
  胡盧河
  胡盧河本名蔚茹河源出平涼府鎮原縣西南頽沙山下流入涇河
  臙脂川
  川在平涼府華縣西北一百里東流入涇河








  山堂肆考卷二十一
<子部,類書類,山堂肆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