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020

卷十九 山西通志 卷二十 卷二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山西通志卷二十
  山川
  汾州府
  汾陽縣
  狐岐山在縣西南九十餘里孝義界一名薛頡山又名薛頡嶺勝水出其下
  白彪山在縣西二十五里馬跑泉出其麓上有龍橋洞方廣十丈闢兩巖石樑橫續懸溜滴池土人名北嶺南為羊耳山石巉峯聳林茂泉飛邑勝境也昔有騶虞見此故名相傳商遣比干於騶虞山築臺避暑今汾河濱有比干臺
  謁泉山在縣北四十里文水界陽為卜山隂為陶山山下有湯泉一名湯泉山上有石室相傳子夏居此又名子夏山 水經注文水又南逕縣右㑹隠泉口水謁泉山之上頂俗雲暘雨愆時是謁是禱故山得其名非所詳也其山石岸地險壁立天固崖平有一石室去地可五十餘丈爰有層松飾巖列柏綺望唯西側一處得歴級升陟頂上平地十許頃沙門釋僧光表建二剎泉發於兩寺之間東流瀝石沿注山下又東津梁渠隠沒而不恆流故有隠泉之名矣雨澤豐澍則通入文水 五朝志隰城有隠泉山
  將軍山在縣西南十七里東南有桑棗坡西南連石盤山一名柏山上有柏舊志離石侯牙將趙鼎號白馬將軍遇冦戰沒於山民收𦵏山下故名
  石盤山在縣西十里花枝村高峯名西頂
  萬戶山在縣西二十里高八十丈延袤二十里巔平曠可營萬室唐人謂之西岡李永山川記堯時洪水諸山皆沒惟此巍存濟者萬戶故名
  柏山在縣西二十里相傳離石侯嵩𦵏萬戶山封樹多柏故名石室山在縣西三十里山崖可作居室上多巖洞麻衣仙姑洞尤著又空王佛巖空王佛棲此土人以抱腹巖為東巖石室巖為西巖
  向陽峽在縣西三十五里有水流出峽
  黃蘆嶺在縣西六十里石室山碑麻衣仙姑西河洪哲里人也聘魏氏孝養舅姑五載嘉遯於汾陽西嶺號黃蘆山名石室麻衣草履修煉真性魏率家人請歸姑乃托石壁而入惟有聖手痕存焉厥後顯聖像出朶乳泉暨五色蛾飛集早禱靡不應
  鑒谷 代公猗盧將十萬騎從西河鑒谷南出晉軍從蒲坂東度㑹於平陽事不果行鑒谷當即黃蘆嶺
  羊頭山在縣西北十五里土山戴石形似羊頭 水經原公水出茲氏縣西羊頭山是合白彪羊頭為一山也
  狄谷在縣西北二十里谷中水竹環繞雅有幽致石婆神山在縣西北三十里連萬戶山相傳山無水有老嫗日逺汲以濟人歿而建祠山上故尊之曰神非陜州店東三里石婆神見夢於皇甫𢎞㸃頭決科比也
  比干山在縣西北百里相傳商季令比干築城於此金志西河有謁泉山比干山汾水文水孝義有比干臺 路史汾之西河縣百二十里有比干山 孔子手書銅盤銘左林右泉後岡前道萬世之寜茲焉是寳 魏文帝弔比干文扈陽曜而靈修兮豈傳說之足竒但至概之不可悛兮寜溘死而不移 李翰殷太師碑周武下車而封其墓魏孝文南遷而創其祠我太宗有天下禋百神而盛其禮追贈太師諡曰忠烈申命郡縣封墓葺祠置守塚五家以少牢時享
  青龍山在縣北三十里孤峯獨立羣峯環繞左右泉澗縈之一名西頂頂有甘泉北十里為龍橋山
  鶴鳴洞在巖壑間志稱拍手洞中則鶴應手而至汾河在縣東二十五里水經又南過平陶縣東文水從西來流注之 按水經注汾水出太原靜樂縣北一百三十里管涔山東南過晉陽縣即太原南過大陵縣即文水南接鄔城即汾州東界東又南過平陶縣即平遙東文水即文谷河從西注又南過永安縣即孝義又南過冠爵津即雀䑕谷在介休南又南入河東界西即靈石又南過皮氏縣西即河津祝志汾水經流平遙介休之西至孝義東南出靈石口入於河 繇大陵城西南逕文谷斜迤東遶二十五里淮南子汾水濁宜麻 孔天孕漁父說愚公歸釣大陵之西涔浦之南為汾汀漁父
  甘露泉在東門外二十步昔州人鑿井深未及隍而甘泉湧出
  文湖在縣東十里水經注文水又南逕茲氏縣東南十五里故城東為文湖東西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謂之西河在縣直東十里湖之西側臨湖又有一城謂之瀦城水澤所聚謂之都亦曰瀦蓋即水以名城也文湖又東逕中陽縣故城 按晉書地道記太康地記西河有中陽縣舊縣也文水又東南流與勝水合又東南入於汾水也今湖為民田 宋熙寜元年正月復汾州西河濼按湖本大澤與汾河不相通後決流通汾水遂涸
  三泉在縣南二十里源出三泉洞西接靈浮東南注板谷流行春虢河分為三堰二𨽻汾陽一𨽻孝義共水最清冽瀕泉沍隂地冬結層冰歴夏不消城市以為凌隂焉
  清溝水在縣西南十里一名董師河源出尉陵谿谷口流注㑹石家莊泉經城南入喬東諸村
  靈浮泉在縣西南四十里趙景王村相傳景王禱水而泉應舊有三泉今存一孔
  麻窟水在縣西十里平地湧出明大學士韓爌欲改名麻出
  禹門河在縣西二十里繇張堡泉出至河口伏沙潛注東流轉北入馬跑泉滙流
  張堡豐泉在縣西二十里朱之俊滙清園記張堡豐泉出禹門河中瀑聲洪逺衆山皆響盤石巉巖處處歕滴流環中渚竹木甚盛景況大似江南郭潄六山人自輝縣來一見欣賞曰此小百泉也
  馬跑泉在縣西二十五里源出白彪山即水經原公水也一名壺溪源出西北三十裏白彪山麓又名葫蘆谷相傳後魏賀魯將軍駐師於山馬跑地得泉故名其水縁山南注至谷口折而東歴城東北東南合文湖水雨澤豐澍則漲流而入於汾故邑東多沃壤焉而園匝樹蕃水磑山亭雷隠雲連則谷中為勝 水經原公水出茲氏縣西羊頭山東過其縣北 水經注縣故秦置也漢高帝更封沂陽侯嬰為侯國王莽之茲同也魏黃初二年西河恭王司馬子盛廟碑文雲西河舊處山林漢末擾攘百姓失所魏興更𨳩疆宇分割太原四縣以為邦邑其郡帶山側塞矣王以咸寜四年改命爵土其年十二月離石令宗羣等二百三十四人刋石立碑以述勲徳碑北廟基尚存也
  向陽水在縣西三十里一名懸泉水出金鎖闗峽流經澗河合壺溪東南入汾
  賀魯泉在城西北
  石鼻溪在城西北汾陽古志城西北石鼻溪賀魯諸泉其碑令狐楚辭董叔經書文翰絶妙
  禹導河在縣北十里馬跑泉之滙也東流四十五里㑹上林舍安家莊張家堡諸泉入汾一名禹門河相傳禹導洪水至此今按禹門禹導分為二河
  隠泉在縣北四十里謁泉山巔 舊經巖嶺盤紆有水伏流因以隠名
  悶泉在縣北八十里賈家莊平地渟淵圜閟如璧無湍激聲産九節菖蒲
  文谷河在縣東北五十里南流㑹隠泉水出謁泉山逕茲氏故城西與文湖合一名萬谷河又名文水地輿綜要文水歴交城汾水縣南入汾河
  平遙縣
  超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城冢記高三百三十六丈橫百餘里嶺廣平周百步有竒紫蓋峯在東巖下嘗起紫光如蓋萬松嶺在南列嶂似翠屛上下嶺胥茂松濤聲謖謖文殊頂在北上有文殊閣後廢清光峯在東光時照徹山谷似玉海銀闕焉觀音坪在西寳塔巖在東晡時紫光輒繇巖下起或雲塔藏舍利焉下有龍泉山一名過山以其超過羣山也一名弋嶺山一名鍋山 地形志平遙有京陵城平遙城過山金元遺山題名己亥秋八月十有四日自太原道往山陽留宿於此東山元好問裕之題字大如拳溫仁甫有後敘通辨大師院主廣演立石 郭明濟應潤廟記圖經雲超山在縣東南四十里高三百三十六丈峻越餘山城冢記雲平陶東南有過山是也唐天寳六載改名超山也山之谷越谷也谷行十餘里中有佛舍百福寺也 元張翼祈雨記平遙南有超山岡巒起伏形勢聨絡東西與麓腹諸山對峙獨茲山為最高路轉峯廻林壑深秀山麓有百福禪寺東有靈泉立祠祀芘之 麓臺無樹山巔王浚廟旁止松三株其山荒大無比以髙勝超山地勢幽秀峯廻路轉溪流映帶林壑極美然別山無樹而此地獨盛寺前髙嶺青青如黛風雨隂晴撲人眉宇時作濤聲是以松勝也 世說新語孫子荊言其土地之美曰其山㠑巍以嵯峨其水㳌渫而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波是子荊家近超山麓臺山也
  超谷在超山一名郭谷
  麓臺山在縣東南四十七里一名䝉山又名謁戾山山勢最雄髙過嶺越上店東北皆曰麓臺繇蘇家莊越三嶺十餘里至田家垍最髙又上五里即麓臺中峯東南萬山層疊下一澗東北去割麓臺不與東南山連山根石紫黑頂上方石平置峯東石坪有龍洞山之隂嬰溪出焉 山海經龍首山西三百里曰麓臺爾雅山足曰麓土髙曰臺 通考有鹿臺山嬰澗水五朝志平遙有鹿臺山近世稱麓臺是傳㑹山
  海經也
  中都谷在縣東南三十里中都河源此
  鍋山在縣東南五十里上有浮圖
  亭岡谷在縣南三十里有亭岡水
  洪谷在縣西南有白龍潭武亮記谷上通綿山兩崖對峙壁立千仭巨潭天成皎若明鏡
  汜山 水經嬰侯之水注於汜水右出汜山
  汾水在縣西北四十里繇文水入縣境西南流經汾陽介休界
  源祠水在縣東十五里平地湧出泉清可鑑髪北注中都西入汾河旱禱輒應源上有祠故名一名源池水溉源祠村梁村尹回村田
  嬰澗水在縣東三十里水經注謁戾之山嬰澗之水出於其隂
  鹵澗水在縣東南二十里源出朱坑流經縣東合嬰澗水入長夀河 雷潔記城東一河名魯澗自東引入城
  中都河在縣東南三十里圖經源出中都谷橫嶺下西南合源祠水源祠縣東南十五里經城南西入鄔城泊復入汾河洪善驛決堤取水遂北流循縣城東而西入於汾故一名城東水 水經注嬰侯之水亂流逕中都縣南俗又謂之中都水又注漹水又㑹嬰侯之水山海經稱謁戾之山嬰侯之水出於其隂北流注於汜水右出汜山其水殊源共合注於嬰侯之水亂流逕中都縣南俗乂謂之中都水侯甲水注之逕鄔縣故城南雷潔記平陶南向綿山其山有大谷三發源連潢合流一名中都河其河在城南面旋逝㑹歸汾水
  亭岡水在縣南二十八里源出亭岡谷石巖中圖經此水自亭岡谷北流入中都河
  超山龍泉宋余彥和應潤廟記邑之南五十里有超山勢高且厚下視邑城山之巖有泉出焉源雖㣲挹嘗其味清涼而滑甘旱禱未嘗不應
  原公水源出超山東北流永泉里黎基村 明志一名賀魯水源出自白彪山涌注東流
  百福井在超山百福寺禱雨多應
  於仙池在超山於仙棲此引泉製藥泉味如橘病者飲之即瘥 聖水池記水醫眼又名眼藥池池不復存字亦剝落依稀識金明昌元年麓臺老人數字
  白龍潭在縣西南洪谷禱雨多應
  張趙泊在縣西北三十里一名壤分泊
  長夀河在縣東北三十里出南山經祁縣入縣境西注汾水一名砂河夏秋泛漲時沒田廬當即胡甲水水經注甲水又西合嬰侯之水經鄔縣故城南
  侯甲水冀州圖侯甲水起平遙縣北入太原界 水經注甲水又西北逕中都縣故城南臨城際水湄春秋昭公二年晉侯執陳無宇於中都者也漢文帝為代王都此武帝元封四年上幸中都宮殿上見光赦中都死罪以下甲水乂西合為嬰侯之水 澗至嬰溝村曰暮有光映焉
  孝感泉在西汾村元杜唐臣王夫人鑿郝天挺記曰泉忽通透獨甘如飴
  金井在縣中樓高百尺井中水色如金後涸
  介休縣
  狐岐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中有狐洞可通十里山半有泉禹貢註狐岐之山勝水出焉即鸑鷟泉禹貢治梁及岐註岐山在汾州介休縣
  綿山在縣南四十里遞髙四十里𨽻縣境二十五里形勢綿亘林木叢鬰介子推隠此一名介山山半有抱腹巖蟠踞百餘里東抵沁源北接介休南跨靈石一名橫嶺 左傳襄公十三年晉侯蒐綿上以治兵定公六年趙簡子逆宋樂祁飲之酒於綿上 後漢志注界休有界山有綿上聚左傳曰晉文公以綿上為介子推田界山推焚死之山故太原俗有寒食袁崧郡國志同杜預曰西河介休縣名綿上 文公賞從亡者介子推不言祿祿亦不及遂與母偕隠文公使人召之則亡遂求所在聞其入綿上山中於是環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 莊子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呂氏春秋負釡蓋簦終身不見 水經注汾水又
  南與石桐水合即綿水也水出介休縣之綿山北流逕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祀也 王肅衰服要記曰掛樹者起於介子推子推晉之人也文公有內難出國之狄子推隨其行割肉以續軍糧後文公復國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當受爵祿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燒死國人𦵏之恐其神魂賈於地故作掛樹焉石桐水又西流注於汾水 後漢周舉傳每冬中輒一月寒食以子推焚骸神靈不樂舉火是子推又以冬月亡矣 石勒傳雹起西河介山歴太原樂平武鄉趙郡廣平鉅鹿千餘里樹木摧拆禾稼蕩然勒正服於東堂以問徐光光對曰去年禁寒食介推帝鄉之神也歴代所尊或者以為未冝替也縱不能令天下同爾介山左右晉文之所封也冝任百姓奉之勒下書曰寒食既并州之舊風朕生其俗不能異也前者外議以子推諸侯之臣王者不應為忌故從其議倘或由之而致斯災乎子推雖朕鄉之神非法食者亦不得亂也尚書其促檢舊典定議以聞有司奏以子推歴代攸尊請普復寒食更為植嘉樹立祠堂給戶奉祀於是并州復寒食如初 後魏太和二十年二月癸丑詔介山之邑聽為寒食自餘禁冊府元龜龍星木之精也春見東方心為火之盛故為之禁火俗傳介子推以此日被焚禁火 路史周舉之書魏武之令汝南光賢𫝊陸翽鄴中記皆謂介子推以三月三日燔死而後世為之禁火予觀琴操所記子推之死乃五月五非三日也 祝志介山乂名介美山在介休縣東南三十五里以介子推隠此故名有廟在焉漢郡國志萬泉縣南十五里亦有介山俗傳以推隠得名舊通志兩存其說按晉侯賞從亡者介子推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隠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田而旌其善介休縣舊名綿山綿上即介休東南山也南跨靈石西跨沁源盤踞深厚是以求而弗獲若萬泉者雖近於絳周圍僅十里未必不獲蓋其屹然孤立故名為介後遂傅㑹以為推隠之處蒲州志已破其誤又曰綿山在靈石縣有介子推墓與沁水介休相連即介山也 日知録魏武帝令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為介子推且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嵗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楚辭九章惜往日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公悟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徳之優游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明文公在時介子推已死故以田祿其子也史記環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然則受此田者何人乎 忌坂相傳介子推避晉文公於此李鍾盛介山分界碑經介山南之坡為陽坡地名有北塔鈎紅嚴村栢溝峪大小栢溝村介神廟諸處屬靈石縣山北之坡為隂陂地名有說法臺抱樓山陶圪塔饅頭山興地村等處屬介休縣地俱以山嶺中脊隂陽為界下以柏溝村興地村二溝合流總渠水心為界
  抱腹巖在縣西南四十里綿山之奧崖似抱腹羣峯擁翠澗水流鳴石梯陡峻松柏森蔚綿山勝境也一名靈官仙窟路險崖峻相傳僧自并州來二兎二鹿前導僧隨之渡遂化於此唐太宗封空王古佛因建雲峯寺於渡置二橋一曰鹿橋一曰兎橋巖右有鐡索嶺嶺上有五龍纒對峙有說法臺繇巖而前有朝陽洞一斗泉小須彌白雲洞中巖有蜂房泉巔有竹林寺鐡瓦寺銀空窟摩斯嶺銀空摩斯胥空王佛弟子也山前有塔巖頭有元帝廟外有龍巖㑹李姑巖亦傳唐太宗妹焚修地也山北有山神廟觀音閣平麓有下馬泉圪堆頭光嚴寺前後凡九里二十八灣樹木經歴代胥禁砍伐實所以旌介也 唐貞觀初旱長安人禱於抱腹巖僧令拜侍者摩斯斯方淅米將米汁向西少灑令急回曰今日長安霑足矣果應後與銀空胥化此
  太虛巖在縣東南二十里崇岡上有二巖一似雀糞碎砌一似冰柱膠粘一名珊瑚一名上水巖畔有數石洞狐岐勝水繞之
  羬城山在縣東南二十八里
  蠶簇山在縣東南三十里瓦甕村山勢高峻形似蠶簇一名簇蠶山
  西谼谷在縣東南三十里
  東谼谷在縣東南四十里四靣如圍幽深無際巖北向有介子推妹祠巖下有黑龍池名白牛泓巖高數仭周三里雨雪不侵巔有懸泉倒流巖中似瀑布
  紅山嶺在東西谼谷間
  獅鼻巖在縣東南四十里巖高七十餘丈中空巖下巨石形似獅鼻巖上時見霞光
  天峻山在縣東南六十里𱗞垜村壁立萬仭雲繞山半即大雨而巔若無雲巔有浮圖雲霧繞尖即雨
  箭桿嶺在綿上下有硌石澗
  介巖有樹花生葉上
  雀䑕谷在縣西南二十里唐明皇開元中北廵并州嘗經此通典險固之處 水經注冦爵津俗謂之雀鼠谷
  沂陽谷在縣西四十里水出谷中名沂陽水
  木𤓰山地形志西河郡介休有木𤓰山鄔城有郭林宗墓介休城太岳山祠
  度索原宋金剛據介州晉州道行軍總管裴寂屯度索原賊埭水上流寂徙屯為賊所搏兵大潰死亡畧盡寂晝夜馳抵平陽鎮戍皆沒
  靜巖金志介休有靜巖
  汾河在縣北經流縣境二十里至橋頭村虹霽橋又由義唐鎮西南入雀䑕谷至靈石縣界
  國朝康熙十一年汾河徙 汾河繇東北孝義界胡家嘴起至西南靈石界崔家溝口止𨽻縣境四十里三百一十四歩北至羅王莊汾河十里為孝義界繇羅王莊至孝義治二十里 水經又南過大陵縣東水經注汾水於縣左迤為鄔澤廣雅曰水自汾出為汾陂 水經又南過平陶縣東文水從西來流注之水經注汾水又南與石桐水合水出介休縣之綿
  山北流逕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石桐水又西流注於汾水又西南逕介休縣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介美矣汾水之右有左部城側臨汾水蓋劉淵為晉都尉所築也
  鄔城泊在縣東三十二里北辛武村 爾雅魯有大野晉有大陸秦有楊陓宋有孟諸楚有雲夢吳越之間有具區齊有海隅燕有昭餘祁鄭有圃田周有焦䕶郭璞注大野今高平鉅野縣東北大澤是也大陸今鉅鹿北廣阿澤是也楊陓今在扶風汧縣西孟諸在梁國睢陽縣東北雲夢今南郡華容縣東南巴丘湖是也具區今吳縣南即震澤是也海隅海濵廣斥昭餘祁今太原鄔陵縣北九澤是也圃田今滎陽中牟縣西圃田澤是也焦䕶今扶風池陽縣瓠中是也水經注汾水於縣左迤為鄔澤廣雅泉自汾出為汾陂其陂東西四里南北十餘里陂南接鄔地理志曰九澤在北并州藪也呂氏春秋謂之大陸又名之曰溫洟之澤俗謂之鄔城許慎說文曰漹水出西河中陽縣之西南入河即此水也漹水乂㑹嬰侯之水逕鄔縣故城南晉大夫司馬彌牟之邑也謂之鄔水也俗亦曰慮水慮漹聲相近故因變焉又西北入鄔陂而歸於汾流矣 昭餘祁當在祁縣班固曰澤在鄔縣北是為昭餘祁并州藪注曰祁藪西接鄔澤故通典註昭餘祁在今西河郡介休縣界又曰昭餘祁俗名鄔城泊職方并州之藪通考同路史昭餘祁在介休連延祁縣呂氏所云大陸一名漚澤俗曰鄔城泊者是也鄔城泊一名蒿澤隋漢王諒拒楊素於此
  三道河在縣東五里發源宋𦙶村後平地湧泉流分三𣲖名三道河經下站村北入汾
  拔戳泉在縣東十二里段屯村相傳尉遲敬徳蹟灰栁二泉在縣東二十里石洞村西北入汾地有白栁蒲地泉在縣東二十里
  悶津泉在縣東三十五里一名連山水
  蜂房泉在縣東五十里抱腹巖下懸泉苔蘚上似盤倒垂者十餘小竅百餘似蜂房泉繇中滴貫珠不絶
  龍泉在縣東南二十里北流入於汾平地湧出相傳有龍見此明一統志在西南
  硌石澗在縣東南二十里源出綿上箭桿嶺下流入汾水久涸
  源泉在縣東南三十里王一魁源泉詩序東南三十里有泉出山下名源
  洪山水在縣東南三十里洪山山半有泉數罅四季不竭即文路公三渠之源也東北流入於汾土人謂即石桐水 按石桐當出綿山
  鸑鷟泉在縣東南三十五里狐岐山下北入於汾宋至道間碑有鸑鷟池
  連山水在縣東南四十里圖經水出連山其源甚㣲懸泉在縣東南四十里東谼谷南山之上巖巔有泉一脈倒流巖中似瀑布
  勝水在縣東南源出狐岐山流入縣東境洪山源神池諸村凡二十里東入於汾
  謝谷泉在縣南十里谷中流出
  興地泉在縣南四十里綿山下一名利民渠
  黑龍池在縣南四十里東谼谷河中色黑相傳龍見此白牛泓在縣南五十里東谼谷三泓周五百餘歩深不可測山峻路險直上三十里禱雨多應相傳白龍與黑龍戰里民以礮助之黑氣沖天而去今山水泛漲漂巨石大木過泓不沉
  綿水源出綿山西入汾一名石桐水土人名石洞水平地湧出
  井成泉在縣西北七里大宋曲張家井也明萬厯三十四年泉倐湧
  葫蘆河在縣東北五里
  小橋泊在縣東北二十八里西入汾
  石河在縣東 城西河在西門外 內封河以上三河無常流大雨南山水發北流入於汾
  孝義縣
  狐岐山一名薛頡山在縣西八十里主峯髙五十丈有竒遞髙五里盤踞三十里有竒南連髙唐山三十里北連寜鄉鵲吉山五十里中峯最髙今盤村原是也勝水出於其下 水經狐岐之山勝水出焉 王應麟困學紀聞治梁及岐若從古註則雍州山距冀州甚逺壺口太原不相涉晁以道用水經注以為呂梁狐岐讀此始知蔡傳說宗晁氏其言曰梁岐皆冀州山梁山呂梁山也在今石州離石縣東北爾雅雲梁山晉望即冀州呂梁也又春秋梁山崩左氏榖梁皆以為晉山則亦指呂梁矣岐山在今汾州介休縣狐岐之山勝水所出東北流注於汾二山河水所經治之所以𨳩河道也先儒以為雍州梁岐者非是 禹貢錐指呂梁狐岐二山去河甚逺晁氏以此釋治梁及岐大謬 盤村原永寜寜鄉山民通衢也
  賈願谷在西南三十里王才里元魏嘗置驛一名驛馬谷後遣賈願戍此因名
  兊九峪在縣西南四十里有寨
  玉泉山在縣西南七十里髙三里盤踞四十里有竒南連靈石金甎山十五里北連髙唐山十五里為吉隰往來通道泉如潄玉故以名山 唐志孝義有隠泉山是迤轄文水地也
  六壁頭山在縣西八里下有六壁府
  柏山在縣西五十里兊九峪東遞髙三里盤踞六十里有竒西連髙唐山三十里東接南營村二十里山多柏
  龍山在縣西六十里巒壁巍峩樓閣掩映華嚴禪寺之勝也一名龍隠山有象王峯蓮花峯雲蓋峯金沙河半月池諸勝
  烏雞山在縣西七十里𨔛髙五里盤踞七十里有竒西連狐岐山二十里東接王荊村四十里有黑龍池禱雨輒應
  白雀山在縣西九十里遞髙五里盤踞五十里有竒東連烏雞山十里西連狐岐山十里羣峯參天
  髙唐山在縣西九十里髙三里盤踞四十里有竒南連玉泉山十五里北連狐岐山三十里山峯髙聳下有溫泉名溫泉鎮乃吉隰孔道也 王𢎞廣濟渠記髙唐之山有孝河源駢於白壁之左右旁分二水合流東注
  上殿山在縣西百六十里遞髙七里盤踞六十里有竒南連隰州水頭山三十里北連寜鄉上橋山二十里峯巒峻拔為吉隰諸山之冠傍有佛寳山上有突厥祠墓相傳能致風雨
  佛寳山上有積石瑰琦駴目
  逺望山金志溫泉有逺望山
  安生原舊經土地沃饒有西河之美者惟安生原耳汾河在縣東十五里繇汾陽經縣境南二十里過冷泉山合諸水入介休靈石境
  王同河在縣南十里
  嶺北溝河在縣南二十五里
  玦溪在縣西南五里源出道相村繞田似玦
  冷泉在縣南二十八里炎夏清冷人多避暑於此元象泊在縣西十里六壁村元象有孝行耕於此一名勝水陂
  孝河即勝水也源出狐岐山麓徑縣西十五里楊家莊楊泉曲等村復合左水吐京水曹溪諸流由縣南而東十五里至五樓莊入於汾 水經注勝水出西狐岐之山東逕六壁城南乂東合陽泉水即吐京水又東逕中陽故城南又東合文水文水又東南入於汾水通考中陽有勝水 金張元祐濟民渠記孝子河發源孝西山百餘里一水自髙唐西北會於白壁之左次南二水合流四𣲖瀠行遶郭東注入於汾
  吐京水在縣西十五里合勝水入汾一名西陽水 水經注勝水又東合陽泉水水出西山陽谿東逕六壁城北又東南流注於勝水
  左水在縣西二十里合勝水會為孝河一名賈願水義河發源狐岐山之麓東流至縣北十五里田同村南入汾陽境普恵董家諸村分為善利得利分利豐義紫金五渠堰至鹽鍋頭村入於汾一名行春川
  溫泉在縣西九十里髙唐山側靈液溫淡積雪不冰海眼泉在縣西北七里居義村西水色深黒莫測其底白龍渠水在縣西北二十裏白壁闗
  假壁河在縣西北二十三里
  板谷水在縣西北二十八里源出合板谷東流入元象泊
  三泉在縣西北二十八里泉有三東流入板谷
  黑龍池在白雀山下相傳有黑龍化於此
  曹溪出北屯川過曹村吳屯入孝河
  臨縣
  中腳山在縣東四十里産石炭
  黃龍山在縣東五十里
  連枝山在縣東六十里永寜州界支脈蔓延連接羣山郝墕山在縣東一百六十里交城界
  雲山在縣東南三十里
  漢髙山在縣東南五十里髙祖撃陳豨駐此有廟又有三宮人𦵏其麓亦建祠
  火山連樊包頭山在縣東南八十里産石炭土人造磁器
  招賢山在縣東南八十里産石炭民業磁窰鐡冶
  馬頭山在縣東南九十里永寜州界
  白佛崖在縣南十里懸崖百尺上有佛字縱橫三尺似堊書然舊說佛音弼為佛肹佛時仔肩之弼是漢明帝前業有佛字非西方七佛也至今人稱白弼崖
  三交南山在縣南五十里相傳後魏孝文過此見有異氣遂鑿斷來脈建廟厭之時荊棘罥衣怒折其刺至今此地棘刺獨無勾雲
  石門墕在南六十里永寜州界
  龜山在縣西南一名長夀山北下為牛澗
  鳯凰山在縣城倚西山山巔築城南下為牛澗
  紫金山在縣西北四十里山勢嵯峩巔時有雲氣上建聖水殿塑浮濟大王像一曰石勒祠殿左右壁二孔裁容手相距二尺許西為雨穴東為風穴風穴不敢啟雨穴旱禱手探水輒雨間探之時獲水珠鈿石諸物上建崇應侯廟
  黃雲山在縣東北三里榆林河水出焉按縣志黃龍山訛黃雲山然相去甚逺又榆林河在東北五里則祝志為覈
  一箭嶺在東北百三十里靜樂界
  孝文山在縣東北百四十里周家溝界有避暑宮廢址東林山色㣲赤山側有泉味甘為臨縣第一
  黃河在縣西百十八里由興縣紅石灘磧經縣境西界南流逹永寜州之孟門共長一百八十餘里 紅石灘磧 葭蘆磧 烏龍磧 翻入坪磧 大同磧至此西南九十里矣孟門
  小峪河在縣東南三十里發源雲山下西流至溝口岐道村
  赤洪山在縣東北七十里
  十渡口去城百二十里對葭州大㑹村為馬家窊去城百二十里對葭州東水門底為剋虎寨去城百二十里西南十里斜對葭州浮屠峪為杏林莊去城百里為曲峪鎮去城百一十里西南十里斜對葭州闗溝為白道峪去城百里對葭州荷葉坪為郭家峪去城百里對葭州貓兒磧頭村西南十五里對葭州螅蜊谷為堡子峪去城百二十里對葭州吳堡縣川口鎮為髙家塔去城百二十里對吳堡縣橫溝村為橋子溝去城百一十里為小園子 索逹安渡在曲峪鎮南十二里通吳堡 剋虎寨渡口置浮梁今以舟濟金大定時攻西夏築城屯兵元廢明洪武五年置廵檢司後裁南二十里為曲峪渡 元志黑河源自漁陽嶺之南水正西流凡五百餘里與黃河合又正南流過保徳葭州及興州境又過臨州凡一千餘里與吃那河合 魏正光末北鎮擾亂薄骨律鎮別將賈顯度率鎮人浮河而下逹秀容為爾朱榮所留
  湫河在縣東南三里發源興縣合查山麓由大小枝頭山長城坪西南行三十里經白文鎮折而南流六十里東北受榆林諸水合而南行五十里胥兩山排闔一水中流至三交鎮折而西南行五十里入黃河十渡水與甘泉等河胥入此水 水經河水又南陵水注之水經注水出陵川北谿南逕其川西轉入河按臨河即陵水之譌五朝志太和有湫水太和即後周鳥突郡縣也
  甘泉河在縣東南三里發源甘泉村石巖西流至甘泉溝口
  安業河在縣東南十五里發源中腳黃龍二山西流至安業溝口
  大峪河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發源漢髙山下西流至大峪溝口
  鐘底河在縣東南六十里發源湍水頭西流至三交鎮善卷河在縣西南十里發源趙家圪臺東流至善卷溝口
  青堂河在縣西南二十里發源丁家溝暨青堂村流至村境地陵下 以上胥入湫河
  孝才河即月境川河在縣西十五里發源埋頭莊南流至索逹干
  青涼河在縣西三十里發源紫金山下西南流至叢羅峪
  曲峪河在縣西百里發源紫金山時見時伏至張陽㑹見而不伏西南流至曲峪鎮
  杏林莊河在縣一百十八里發源紫金山西麓流經兎兒坂至杏林莊
  麻峪河在縣西北一里發源暴水泉東流至麻峪溝口萬安河在縣西北十里發源紫金山東麓東流至萬安溝口
  太平河在縣西北三十里發源紫金山時見時伏至武家坪見而不伏東流至太平溝口
  第八舖河在縣西北百二十五里發源紫金山西北麓西北流至第八堡 以上五河胥入黃河
  窰頭河在縣北四十里發源紫金山北麓東流至窰頭溝口
  故縣河在縣北五十里發源唐家溝海子頭溝暨故縣村東流至村口
  榆林河在縣東北五里發源黃雲山西流至榆林溝口喬子川河一名陳莊河在縣東北二十里發源連枝山時見時伏流至川口陳莊舖
  小馬坊河在縣東北三十里泉出小馬坊村石巖冬恆溫流至村境溝口
  郝家坡河在縣東北五十里泉出郝家坡村平地湧出深三尺沍冬恆溫流至村境地陵下
  臨泉水金志臨泉縣有黃河臨泉水 通考臨泉有臨泉水
  劉王古溝劉淵嘗引兵過此土人立祠
  石樓縣
  石樓山在縣東南六十里 水經蒲川石樓山縣取名焉按蒲川即蒲縣徐廣晉紀所謂劉淵自離石南移蒲子者也蒲川石樓山不屬吐軍 金志有石樓山黃河龍泉 路史有巢氏治三百餘載棲於石婁顔注遁甲開山記雲石樓山在瑯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注城陽縣東北有婁鄉是然於瑯琊逺矣而又汝之梁縣有石樓山按今隰州有石樓縣本曰吐京隋文改曰石樓東南六十里有石樓山此冝是
  黃雲山在縣東六十里南至半心山與石樓山相連綿亘七十里有竒天闢石洞炎暑隂森雪後似登瑤臺
  石羊山在縣東二十里東石羊村山多栝一名栝水山舊有石羊里村故名
  薛張嶺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牛心岡在縣東南六十里連黃雲山
  翠金山在縣南三里巒聳林密有臺駘神廟一名臺駘山
  老子巖在縣西十五里譚莊老子王村巖上清泉滴瀝冬成冰柱四丈餘
  石皷山在縣西三十里吳峪塌溝山有平石一似琵琶一似皷風拂成音石擊成聲
  飛龍山在縣西五十里山峻崖疊昔賀道人嘗植柏林焉
  康家山在縣西六十里
  九重山在縣西七十里義牒馬家嘴山下為有宋呼延瓚故里有馬跑泉作石鱉吞魚勢
  金甲巖在縣西七十里距九重山數武相傳呼延瓚取金盔甲於此
  團圓山在縣西北三十里山峯殊高有漢高祖廟舊無水國朝順治九年五月十三日半坡倐湧清泉山麓荒地胥穰
  百井谷通考在石樓
  黃河在縣西九十里由寜鄉奔流南入永和界 花地窊在縣西九十里 水經乂南過土軍縣西 水經注吐京郡治故城即土軍縣之故城也其城員長而不方漢髙帝十一年以封武侯宣義為侯國
  屈産泉在縣東南四里石罅噴㵼春秋時馬飲之産龍駒 水經注吐軍縣有龍泉出城東南道左山下牧馬川上多産名駒駿同滇池元河其水西北流至其城東南土軍水出道左髙山西南注之龍泉水又北屈逕其城東西北入於河 劉昭注北屈左傳曰二屈杜預曰二當為北傳曰屈産之乗有駿馬 通考有百井谷屈産泉建三寨 泉崖有晉公子夷吾廟石上有馬蹄跡南山有水源隰州瀑布奔流焉
  沙河二南至譚莊東至隰州境皆西流九十里入黃河水深五尺 沙河二𣲖即吐軍水也舊為城壕自城北東西夾流復滙溪水流西下易衝城址知縣袁學謨詳請於溪河左別開支河一道濬至總滙處計三百丈引城址水接流而下水勢得以少減 雍正九年八月縁東北城霖雨湧沙堆河改北流自闢支河一道袤一百九十丈上流廣四丈深七尺下流廣六丈深五尺
  暖泉坡在縣西四十里坡下有溫源川恆流不冰溫源川在縣西五十里
  永寜州
  呂梁山在州東北百里接交城縣境髙挿霄漢盤踞百里有竒一名骨脊山東河源此 東有鐡鐍山呂梁之支也相傳山半有蛤蠡暨繫舟鐡絙鐡鐍山上有鐡環 禹貢治梁即呂梁及岐即狐岐山在孝義爾雅呂梁晉望 呂氏春秋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水經注善無縣西南故城水西流歴於呂梁之山
  而為呂梁洪其巖層岫衍澗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千仭河流激蕩濤湧波襄雷奔雲洩震天動地 呂氏春秋呂梁未闢河出孟門之上蓋大禹所闢以通河也司馬彪曰呂梁在離石縣西今於縣西歴山尋河乃無過峘至是乃為河之巨險即古呂梁矣在離石北以東可二百有餘里 太平寰宇記呂梁在離石北以東可三百餘里 王運新呂梁山辨九峯蔡氏書傳呂梁在離石東北與左氏合而公榖呂不韋酈道元說則為無稽予登絶頂髙冠羣山下視崖石磑磑益信胡氏張氏實未嘗親至其地而承訛踵誤呂梁碑劉耽作字為小篆鈎畫訛泐可辨者才六
  十言碑書登封之嵗蓋秦漢間人又敘紀虞帝世雲舜祖幕幕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喬牛喬牛生瞽瞍瞽瞍産舜命禹行水道呂梁
  孝文山在州東北百四十里遞髙四十里上無林木每雨則山半雲凝盛暑堅冰千崖萬壑泉源騰瀑 唐志平夷縣中有孝文山 後魏孝文帝廟碑長一丈有竒濶五尺字胥剝蝕州志孝文居文明憂避於此不食者三日
  鳯凰山在州東五十里即白馬仙洞與韓仙山掌對峙白馬仙洞在州東五十里鳯凰山山有洞陽觀天王廟五嶽廟三清閣聖母殿唐貞觀間尉遲恭監造廟後一洞時吐雲霧入洞裡許有獨木橋飛石燕磐石頂直下有梯轉越主心石寛敞似屋怪石萬狀又進有懸石自頂倒懸距地三尺名石鐘石鼔擊之鏗然有聲又進有白龍池似雪黒龍池似墨蓮花池頂上石乳垂津祈禱獲滴入瓶輒應又進分九穴名九鳯山深不可測相傳白馬日食田禾逐之入洞蹄跡猶存遺碑曰赤松子煉丹之所古碑曰九鳯山乃黃帝之別館晉髙祖禱雨而應天福元年詔封淵濟仙洞勅樞宻使桑維翰書額
  寳豐山在州東六十里巉巖壁立一名尖山有巨石袤犬餘形似龜一人踐之則動衆人踐之則否
  拓跋嶺在州東七十里上有古塚相傳魏孝文蹟下有馬跑泉
  劉王𡺠山在州東百里上有飲馬潭飛人崖昔劉淵都離石時據此今有淵祠
  韓仙山掌一名望仙坡與白馬仙洞對峙相傳東萊韓中元採蒼術黃精服之身輕顔丹嘗見洞口九仙跨鳯賦詩曰洞門深鎖白雲堆忽見羣仙跨鳯來自信我非劉阮輩渾疑身窅在天台後亦仙
  尖陽山在州東南四十里上立堡
  太華掌在州東南山深林密
  龍山在州南六十步髙一里下有龍山泉
  封侯山在州南
  虎山在州西二里髙百步
  筆架山在州西二十里形似筆架一名神仙山三峯排矗中昂旁下餘似波浪漸削
  仙童山在州西三十裏白霜舖相傳童子晨採樵夕入洞洞有石牀一泉一甚冽
  馬巖山在州西百里琵琶村有泉
  南山在州西百二十里居孟門之南頂石穴有靈泉逹下禱雨多應
  烏崖山在州治西有安國寺
  扁斗山在州西北十五里山髙挿天傍有葉斗巖下有泉名靈通月窟泉側有橋土人傳安國王之寨朱鈴遊山寺記繇孔道折北登山麓過張襄敏公墓又過斷峽折而東北髙岡上有大松逾小嶺循崖而西怪石遞壑禽聲絶響乂轉山半為山寺復轉東行複道下懸崖萬丈流泉滴瀝有蓮花峯上豐下銳形同菕菌寺側有琉璃井一泉甘而冽最後山僧出唐代宗賜昌化公主佛牙長半尺質瑩而潔色紅而潤其先有純天和尚通儒教於清端少嘗讀書山寺
  馬頭山在州西北三十里相傳祖逖駐軍於此有廟並碑
  三陽雲鳯山在州北二里髙百步山上土穴二上建希夷殿相傳陳摶修煉於此有華隂人過而見之貽詩云古洞巖前碧水流白雲繚繞鳯山頭幾回不見先生靣今見先生在石州山有遺墓羽士孫雲際亦潛棲焉
  石板門山在州北五十里山勢陡峻山半有穴如兩扇開闔狀相傳牧䜿亡羊羊毛出石門胥丹砂屑
  伏盧山五朝志修化有伏盧山後周嘗置盧山縣是州北六十里盧城當即古窟胡郡縣也
  黒龍洞山在州北七十里有鉛鑛上建黃帝廟
  龍王山在州北百二十里土人名北頂
  銅柱山在州北百二十里高千仭有竒山半有湧泉上建迎曦寺
  三掌崖在州北百三十里交城界三峯挿天明晉藩牧地土人名官地裏
  離石山在州北一百八十里即赤堅嶺也山前有離石水古設離石郡離石縣胥以山名
  胡公山在州東北三十里古離石界
  龍慶山在州北
  勒臺山在州東北四十里相傳石勒屯兵於此
  龍神山在州東北七十里多五色石
  漢髙山在州東北一百十里甚髙聳 漢紀髙帝大破林胡於晉陽追至離石復破之林胡復聚兵樓煩帝乘勝追至此上有漢髙祖廟下有仙姑祠州志曰從行宮嬪也
  黃蘆山嶺東界汾陽南至薛公嶺又南至寜鄉黒嶺汾陽永寜界 齊天保三年九月辛夘帝自并州幸離石冬十月乙未至黃蘆嶺仍起長城北至社干戍四百餘里立三十六戍
  蓮峯有豐泉
  上顛山險峻
  黃河在州西北百二十里繇臨縣入州境至孟門折而南注 正義林胡樓煩即嵐勝之北也嵐勝以西石州離石藺等七國時趙邑邊也秦隔河也晉洺澤潞等州皆七國時韓地為並趙西境也 元張鼎新貞憲公張承業碑夾城之役武皇復遣公求援於岐時河中阻絶自離石渡河春冰方泮凌澌奔䠞艤舟不得渡禱於河神是夜夢神人謂曰子但渡流冰無患寤津吏報曰河冰合矣侵晨躡濟旋踵冰解
  拐裏泉在州東五十里仙洞山麓相傳山無水有老人以木拐掘地得泉
  馬跑泉在州東七十里拓跋嶺相傳魏孝文帝遺蹟石窟泉在州東八十里吳城驛東河之源
  東河源二一出骨脊山一出吳城石窟泉至蘆橋合流經城東北復廹城西流合南北河西至後河底入黃河
  響水泉在州東南五十里崖半泉湧聲似雷迸石似懸珠懸崖似飛瀑
  龍山泉在州南六十步龍山下有漢神醫華陀廟下有井名華君井病者祈禱取水
  香水巖在州南十五里繇大土河道石壁㵼出味甘相傳源仙洞黃龍池
  南河出寜鄉縣北流入交口村滙東河北河為一溫泉在州西城下羣泉排㵼
  電雨溝泉在州西十里相傳投鐡牌於潭雨輒應青龍泉在州西六十里青龍鎮山石間羣泉潨滙大旱不涸嚴冬恆溫時見鴛鴦鷗鷺雲流合東川河
  靈泉在縣西百二十里南山髙崇熙靈泉寺記南山峯巒挿天下臨黃河有泉一道飛瀑山椒瀠洄殿宇導流齋廚旱取水禱之輒應金大定間釋喜賡說法於茲灌水入田嘉禾合頴
  昭濟泉在州北六十里扁斗山一名靈通月窟泉相傳與晉祠懸甕山通建靈顯昭濟聖母行宮於源側碑記存焉 古碑舊有海眼波濤洶湧
  誤兒滙在州北六十里相傳昔有將令子據守約鳴金來援子間鳴金以驗信否援至知為戱後有警鳴金而援不至城遂䧟雲
  北河在州北百八十里源出赤洪嶺南流經州城西至交口村合東川河即離石水 通考有離石水一名赤洪水髙歡大破爾朱兆於赤洪嶺蓋近此 水經河水又南得離石水口 水經注離石北山南流逕離石縣故城西 史記秦昭王伐趙取離石者也漢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劉綰為侯國後漢西河郡治也其水又南出西轉逕隰城縣故城南漢武帝元朔三年封代恭王子劉忠為侯國王莽之慈平亭也北俗語訛尚有千城之稱其水西流注於河也
  赤洪水源出方山廢縣東南流經州界西入黃河文水出方山東流入交城境
  寜鄉縣
  臥龍岡在城東阜民坊髙一里北繇石州界迤邐而東抵汾州界盤踞五十餘里形似臥龍
  黑嶺在縣東七十里下有坡峪乃汾陽永寜寜鄉之界也
  栢窊山在縣東南十里鳥道穿栢林里許上建聖母廟廟前泉池清冽
  百家峪在縣東南十里
  樓子臺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山勢疊峻形似層樓巔有劉公洞昔劉公修道於此
  蕉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山下有蕉泉水西流合車轍泉寨嶺在縣東南有寺 王編寺記觀音上殿坐虎額夾水蟠足環峯拱手靣縣如弄丸然
  豸嶺山在縣南二里一名虎頭山所謂虎頭橫脫也仙明山在縣南十里山下有仙明洞深不可測禱雨輒應
  屛風山在縣南三十里列翠如屛
  蜜蜂崖在縣南三十里峭削壁立流液似蠟
  車轍山在縣南三十五里山下有車轍泉
  沒狐臺在縣南四十里臺下有石室高千丈方圓三里登眺百里下有清泉景最幽麗
  黃蒿嶺在縣南四十五里
  車明峪在縣西南二十里
  泉子山在縣西南四十里有車轍泉即清水河源鳯凰山在城垣西跨山脊泉子源水環其東
  傳齊嶺在縣西四十里
  石門山在縣西百五十里下臨黃河
  尚家峪在縣北十里
  朱店山在縣北二十里環縣皆山惟北抵永寜州為平川朱店乃諸水之屛障
  黃河在縣西百五十里
  清水河源出縣南三十五里東㑹蕉山西㑹泉子山諸水北流入永寜州界又西流㑹青龍泉又西六十里入黃河 祝志合赤洪水入黃河
  車轍泉在縣南三十五里源出車轍山泉源不涸民多引渠西北經永寜州合清水入黃河
  二郎坪泉在縣西北二里二泉相距不數武南甘北鹹水神泉在縣西北狐尾溝內一里
  寜鄉水通考平夷有寜鄉水

  山西通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山西通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