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峿堂集
卷十四
作者:李象秀
1900年
卷十五

毅堂記丙辰

編輯

丙辰春三月。峿堂子與矩堂李景命。杖策遊金剛山。徐仲吉與焉。仲吉體淸弱而恬靜端詳。言若不出口者。是行也。不告於人。潛治裝獨出。衆始服其勇也。旣登道。駁論風煙。窮討山水。或戲言間作。以忘厥勞。峿堂笑謂矩堂曰。吾二人者。以堂相處。而仲吉向隅。無乃不可乎。今僭欲堂仲吉。仲吉曰奈何。曰仲吉有美姿而弱。請以毅堂。毅者乾道也。剛之德也。士以此立心。故不忘在邱壑。君子以此立節。故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毅之用大哉。生物之氣日漓。男子暖姝粉澤如新婦。志壞於宴安。行制於帷房。而氣怵於財官利害。數者相尋。而天下遂無所謂名節矣。孔明嘗曰。志不剛毅。意不慷慨。永伏於凡庸。可不爲之瞿然乎。使仲吉見義必爲如是行。堅苦不退悔如是行。則於毅爲庶幾。柔嘉惠和。美德也。然若天下之理此爲至。則箕子何爲言沈潛剛克。臯陶亦不當雲擾而毅也。吾寧敢曰有知。朋友相勉。古義也。且今衝霧雨亂水波。躡屩重趼。軒渠而談。未甞無學問。仲吉豈有意乎。仲吉曰善。矩堂亦曰善。於是入山。觴於萬瀑八潭。濯於九龍。以臨東海。觀天地之大作。仲吉歸卜居於廣州淸溪山之北。乃書其語遺之。使名其室。峿堂者其友李。名㝡秀也。

德隱堂記

編輯

天下之山。其品萬殊。壹似乎人之性情容貌。而有德者則甚鮮。山之有德。其氣和而無毒。可以隱居。然知者知之。沃州有望德山。朴君明汝隱於是。故顔其堂曰德隱。在易乾之初九。子曰。龍德而隱者也。地理家凡山之行脈。謂之龍。言其有起伏變化也。望德之龍。爲起爲伏。吾皆不得知之。然意其必有德。故名以此。其來又自茂朱之德裕而不大名於世。則必爲潛龍無疑。朴君性恬靜。與物無競。篤於舊故。所至人樂就之。亦山之有德者矣。而居是山。適遇其勿用。遯世不見知。足以無悶矣。吾聞地氣亦與時運行。山旣能爲龍。龍豈常於潛。安知不能變化耶。隱居者當之則宜有興者。君老矣。或不在於子。在於孫。其果有是理歟否歟。君必有以知之。遂爲之記。

淸涼舘記

編輯

淸涼舘者。尹梣溪先生所居之室也。蘓東坡跋歐陽公書。以士人解官而去。譬之遠行。得淸涼舘舍。解衣漱濯。公愛其語。取而名其室。命秀記之。久之不知所以對也。是歲春。東遊衆香而歸。始若有得焉。乃再拜復於公曰。竊唯公潛德待時。一日躡慶雲登閶闔。聲光塞天衢。再擁節旄。遂長九卿。而纔一紀爾。若東坡之言。公之行可謂甚疾。而未始有躁競之譏顚躓之患。此豈有他哉。詩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又曰樂只君子。福祿申之。君子不忮不求。福祿固必申之矣。然公雅善病。思欲早休以老。恐未可遽成也。情發於言。秀聞之甚熟。於是目見其意於名其室。蓋公謝事者數年。優遊自好。澹然無敦迫之虞。果已解衣而漱濯矣。惟秀謂之未也。視夫流汗被踵。奔走不得息者。固樂矣。不如歸家者其樂乃始久遠。向也秀自東還。天始熱。行遇茂樹。淸風輒灑然而悅。忘其去也。及返於敝廬。環堵如竇而歡適。不慕廣廈。以其心之安也。是宜天下人之情之所同。公閒居逸勞。息肩於淸涼。內未嘗釋然。恆有行彼之戒在前。有事則嚴裝束帶而起。舘亦何可常有耶。故苟不懸車。終止傳舍已矣。仕宦爲外物。孰爲不然。然宦成而去者。古今且不幾人。豈特利名之溺人。而抑由無勇也。以歐陽子之賢。寤寐於穎上。而其歸也。僅於末年。勢又有不可爾。以是知公求退甚不易。秀方期公於古賢者。不以衆人之所難望焉。則秀爲不敬矣。在山中聞公致仕。卽起躡屩登門而賀。見公以野服逍遙林泉。退而喜曰公讀書萬卷。乃今不負所學矣。時則淸涼舘爲已過之逆旅。無所復用。願公有圖之也。

華陽洞遊記

編輯

華陽洞在西原靑川古縣之東二十里。宋文正公尤齋先生所寓。後祀大明神宗,毅宗兩皇帝。爲萬東廟。而饗先生於其側。秀流寓是邦有年。距此三舍而近。丙辰春。東遊楓岳。秋至懷川。拜石南丈席。觀先生蘓堤故宅。歸謁興仁祠影堂。退而歎曰。聞先生之風者。宜亟至華陽。於是與友人往。過玉華臺至靑川。謁先生墓。旣入洞。洞凡九曲。倣武夷。皆用篆書刻其名於巖壁。丹巖閔文忠公筆也。始在水之南者曰擎天壁。奇壁競秀。素流帶之。少行水北曰雲影潭。渡水南爲皇廟及書院。院前曰泣弓巖。孝宗忌日。先生甞於此哭臨盡哀故名。其水北曰金沙潭。潭上有巖棲齋。先生嘗於此而讀書。淸曠靜散。逈不塵。數十步爲煥章寺。寺傍爲雲漢閣。先生得神毅兩朝御筆。構此寺。募僧徒奉而守之。奉觀寺所藏諸故實。出寺南渡曰瞻星臺。臺渡北曰凌雲臺。自金沙至此。泉石最爲勝絶。復少行曰臥龍巖。大盤陀甚異。渡南曰鶴巢臺。奇壁尤秀。妙視擎天。又渡北良久曰巴串。以盤石爲地。瑩白玉潔。遠視之若明沙燭月。皎皎皚皚。光景奪目不可偪。金剛萬瀑無是也。凡從擎天訖巴串。十里而弱。石皆白。氷壺秋月。非世間物。絶峽中得此。豈非天意有所待耶。自夫甲申之變。九宇蕩覆。三精淪蝕。擧天下爲左衽。故老遺民忠臣志士。非不叩心飮泣。思爲大明死。而一再傳。終亦登其朝食其粟。浸久而忘之矣。孰謂偏邦陪臣。乃不自量。以隻手欲擎已傾之天。回久墜之日。事之成不成。不暇問也。唯正義明道。使大義理少伸於天下。擧世非笑之爲迂濶。至以此取禍。亦不恤。此其精誠力量。已非凡世之賢人君子所可冀及。夫中道抱鼎湖之弓。泣血以老於竄逐。遺託門人。終未卒之志。禮由義起。權與道合。廟祀兩皇帝。罔極之恩。庶有以不忘。行潦沚毛。式薦明禋。嗟呼。殷祀旣殘。周宗又斬。歲月已陳矣。視中州士民漠然無思漢之心。風泉黍離之感。亦遂水逝煙空。影響俱息。而區區海外山巖寂寞之內。儼然有堯祠禹廟。覩是而不爲之躑躅心動。愴焉以太息者無有矣。比之楚民祭昭王。蜀父老祀先主。不尤甚難而遠過之歟。此其事誠非當日天下智士意慮之所能出。試嘗思之。洵是曠絶古今。震耀穹壤者矣。環數千里。服儒名儒者。猶知有尊王之義。免斯世於夷狄之歸。果誰力也。士大夫平日讀史。遇古仁人豪傑其所作爲。有能人之不能。卓犖流俗者。未嘗不擊節感歎。此非由勉強良心之所同得也。東人生而錮於黨習。良心乃並淹沒而不見。悲夫。其持論平者。特以先生不識時勢爲疵。是又以成敗言也。蓋論其所樹立如何爾。徒以不成而少之。則武侯,文山爲不足穪。而范蠡,樂毅方得列於賢人也。先生豈不通時勢之腐儒也乎。故必至華陽洞然後。知先生如泰山北斗之不可企。若其水石之勝。國中亦有之。然巴串以往。不列於九曲。而奇勝可觀者。不止一二。仙遊洞者。在巴串之上游十里。特又䧺深幽靜。甚可賞也。

畵琴堂記

編輯

李君仲立會余於山寺。屬爲畵琴堂記。訊其解。曰宗少文有云云也。仲立豈愛少文歟。愚亦愛之。彼揮手辭家。長嘯入煙霧。追遊松喬。老而不衰。洵能蟬蛻汚濁矣。然流落家常抗情事外。世說中人多如此。不足異也。務實者不唯學不能。亦不必也。抑甞嘆利名著人。淺者爲酲。深者爲蠱。如魚落網。動而愈絓。欲醫此者。亦足爲治暑之醍醐。仲立績學淸修。澡躬比玉。方且膏車策驥。高大舊門閭。一日風利水到。沛然爾。處屯未發。貧約不自榮。外物攻觸。動多咈亂沮撓。其勢不能無寂寥壹鬱之感。不能無寂寥壹鬱之感。則久蟄者思奮。慨然欲振衣千仞。濯足萬里。想見如少文者。挹袂從之而不可得。此人情之無惑也。不敢知仲立名堂。其意出於此否耶。余束髮嬰困窮。往往有離世絶俗之願而卒不能。且無益也。仲立沉靜安和而有文氣。必益勉堅固學乃成。若至冠冕佩玉。朱門如市。胷中又不可無畵琴之意。以吾言爲不謬。用此記之可也。仲立延城人。炳宗其名。

六如軒記庚申

編輯

余竄伏巖穴。意思落落無可者。旣得趙儀可進士。殆忘其流寓。然其志則吾嘗惑焉。冠冕世胄。沿其家學而益濬以治。未冠已裒然有聲。出而大肆其有。樹角距奮翔武。爭逐於要路。何渠後於人也。乃不以嬰厥懷。獨喜放情事外。行窮東南山水。一日挈家隱於此。菽粟飢寒。痛夷崖岸。山夫谷民之與遊。殆沒齒而不怨。此其志之所存。吾不得而知之。亦未嘗自言也。里中有小阜隆然以高。儀可治其上爲屋。雜植花藥竹木之屬。坐擁羣書。淡然自得。旣而喪室獨居。益無意於米塩。吾嘗感鄭次都釣於弋陽山中。與鄧君折芰爲薦。以荷包肉。相從講論。方是時。羣䧺並爭。海內鼎沸。念二君者。如海天雲鴻。邈焉不可及已。嗟乎。是中有深趣。唯儀可足以知之。余愛慕不能去者以此也。然儀可自名其居曰六如。有問之者。亦笑而不應。相期於形外者。有所不言。乃爲至言。余故不竟其問也。相戲爲目之曰。儀可自守如處女。文學如老博士。嗜泉石如膏肓。堅固淡泊如禪僧。好尙氣節如明遺民。五者近之而猶未也。乃曰志不苟合。如古之狷者。雖儀可不以是自居。而質之於知儀可者。其中不中。未可知也。

淵齋記辛酉

編輯

宋華玉賢者。齠齔學於家庭。與諸從兄弟遊。進退魚雅。壯益淹通。翔步循矩度。淵齋者其所居室也。索余記之。久而未復也。趣之甚勤。乃曰君子於水有取焉。河出崑崙。淮出桐栢。濟出王屋。卒爲大川而入於海。學而造道者。象之淵則無有也。灌漑爲浸。育草木爲澤。產魚鱉菱芡爲湖。設險守國爲池。皆利人者也。學而需世者。象之淵則無有也。於是乎取之豈有說歟。曰唯。唯吾友鄭景箕謂吾宜寡言。箴之以此。吾亟納之。欲朝夕於斯。以余所見。華玉非多言者。猶尙雲爾。眞友道也。然則景箕一言已足。又求益之。不幾惡跡而疾行者耶。僕生平患多言。先病者也。故能道其故。狃於習久。浩浩流洩。忽然不覺。已悔復然。嘗試思之。國之郊關。有吏出入譏之。無傳者禁焉。口之爲關大矣。曾不置吏。闌出寧有旣乎。凡治其末而不得者。必復循厥本。動而有不中者。必靜而有不養者也。譬諸射者。務正其體而謹審其彀。正體者存養之謂也。審彀者省察之謂也。存養熟而省察密。則馴而至於淵。淵之爲物。汎濫源源。莫見其息。衆流匯之。虛而能受。其深無極。行之則爲江河淮濟。畜之則爲澤浸湖池。在人也則古有言之者。太玄測雲潛心於淵。神不外也。夫如是。乃不負景箕之言。有不發。發則動人。故曰淵默而雷聲。程子一轉之曰。淵默卻雷聲。尤較然矣。僕何足以知之。嘗聞於長者。不敢私以告華玉。質諸景箕。以爲然否乎。

無忽齋記

編輯

石村宋先生嗣君士奇旣服闋。夙夜不懈。懼不克終其業。往歲先生南遊鷄林古都。還書戒之曰。無以吾之不在。或忽於心也。士奇以爲孝子之慕也。居其寢處則思。遇其嗜好則思。覩其器用則思。讀其書冊則思。斯固賢矣。然寢處嗜好器用書冊。有時而離。離則忘之。有因而思在物。無因而思在心。有因而思之切。不若無因之思之久。因命居室爲無忽。士奇之意。於是至矣。先生躬行以敎。諸子敬身始於威儀。辨志嚴於義利。言非法不道。行非禮不由。遠有宗近有守。壹之文正公攸訓。學文嚴課而緩其功。使足以優遊。遊觀愼出而寬其程。使足以舒暢。靡曼側媚媕婀詭誕之習。禁不得親。蓋謹於灑掃唯諾以就䂓矩。修之閨門以達鄕黨。諸子洞洞焉持守。循循焉雅飭。勿敢有違。今士奇當室。奉先生之敎。敎諸弟以小宛詩相勖也。然日月寢愈久。典型寢愈遠。所持守者。無或稍以怠。而雅飭者無或稍以弛乎。惟是用朝夕斯室曰無以先生之不在。或忽於心也。親在則勉。親不在則不然。親存則勉。親沒則不然。此衆人之情也。使是心常如先生南遊未歸之日。自不敢不勉。自不敢不勤。庶幾不至廢隳矣。記曰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見乎其位。此其誠。豈臨祭始至者耶。故舊賓客。踐其庭升其堂入其戶。退而喟然歎曰。先生不沒矣。無忽之効。有寔也。謹書而歸之。以爲無忽齋記。

俗離會遇記壬戌

編輯

尹殷老進士與徐汝心,任君元進士。自漢師入華陽洞。馳書約會於俗離山。卽往赴之。至大法住寺。諸君未到。時九月十七日也。天高氣淸。山空夜靜。梵宇離立相對金剎。五層閣隱隱與水晶峯爭高。攬衣起。彷徨不能寐。往在庚戌之九日。與甘山遊此。忽忽踰一紀。余髮蒼白。而甘山爲古人矣。夜三皷。聞叩門急。呼曰汝人來乎。乃殷老也。亟出視之。諸君至。相與握手笑雲日入而馳三十里。度余必來俟也。解所賷酒飮。余動問京師親舊。殷老曰噫。尹士正沒已葬矣。余驚失聲。其人孝友好學。有志士也。嗚呼。人物益寥落。翌日入內山。歲則晏矣。巖石若益峭而厲。水泉若益潔而迅。刻露荒寒。泓淨蕭瑟。慨然有遲暮之嘆。歷福泉庵登上庫。西南眺望之勝。不可言。峯顔額皆色白。大類於金剛摩訶萬灰之間。是夜宿上歡庵。自太白山西行數百里。氣之怒欝未盡者鐘於此。䧺蟠富孕。若盈科而放者。派而派絡而絡。緜遠極繁。若嶺湖三五十郡。圻輔漢南諸山。皆於是焉出。是太白爲太宗。而俗離倔起爲世祖也。故其傑奇不如金剛。䧺深不如智異。非有動心駭魄之觀。而力量之大且遠。莫是若也。大賢偉人。有道學以開來。有功德以起家。其猶視諸斯乎。殷老曰。厚卿在靑山。聞其病。今至此。不往視不可。於是諸君或乘或步。汝心行與余。畧論爲學。及至厚卿驚喜。且曰釀黃花方熟。而君輩來奇矣。卽攜酒就其霞園之草堂。煎菊而佐觴。去年上巳。余來飮是堂。桃杏方華也。復東行十里。造君元宅。謁其大人秋墅丈。激勸後進以爲學。意甚勤。及退歎其老而不倦也。君元酤酒買肉以留之。復還厚卿宅。其初度也。大夫人躬作盛饌以娛賓。夜復飮。念在京中聚集。景七未嘗不在。今亡矣。愴然不樂。殷老欲訪余山居。汝心則將之嶺南。遂相別而殷老屛騎。與余徒步踰險阻。飢渴無所得食。未至而天昏黑。余導其砯危溪緣仄嶺。繚繞登頓始得到。乃大驚。蓋熟知余居窮。不謂荒寒僻陋至是也。飯脫粟出薄酒。不能飮。寢之於土房弊席。殷老曰。徐𥠧正同里巷六七年。挈家隱錦山。今聞在縣齋。徑去不情。乃起與俱。旣見而天大雪留焉。及霽𥠧正討一馬。與殷老乘。獨向三山歸京。別於峨眉玉女之下。瑤林瓊峀。四顧皎然。望其去久之乃已。大難爲情也。昔余與殷老同郡相逐。余南渡。殷老尋亦去住於京。旣而厚卿又南下。君元繼之。而汝心近復僑於京。若萍浮雲散。落落不相合。今者之聚。乃非思議攸及。而親舊之沒者數人。方其酒闌燈灺。往復絡繹。相視甚歡。而離合存沒之感。輒往往間作而不可禦。甞歎氣化之徂謝甚疾。人事之遷改無常。而所遇之地。隨而屢變。以無常迎甚疾而履屢變。宜其欣戚相尋於無窮而莫能已也。釋氏所謂夢幻泡影者。未是無理。故古之達者。不能不泫然於斯。旣諸君別去。又皆萍浮雲散。落落不相合。欲追理疇昔。皆已飄忽無有。化爲陳跡。重可慨也。然盈天地之內者。擧歸於變壞凘滅。初不足據以爲固。特有不與變者存焉。友朋相期。恃此而已。況余竄伏巖穴。伍樵牧而羣猿鳥。形神憔悴。意氣寂寥。墨墨乎言而聽者誰歟。俛仰躊躇。思見所謂意中人而不可得。視諸君又踽踽之甚者也。殷老之來此。豈有異於逃空虛而聞足音跫然乎。可見其城市久而能不變者矣。然則俗離特爲其借途。而諸君送之至崖者也。遂濡筆而記之。以貽殷老。並及於諸君焉。

紫華舘記

編輯

紫華舘者。恩津宋君舜五之所居也。屬余以識之。復之曰。道之傳於世也。時與地不足以爲間。得其人則萬世猶朝暮遇之。昔紫陽夫子生於宋南渡。遠紹洙泗之統。若身親見之而授受也。壁立千仞。嚴於義理公私之辨。而値冠屨倒置之日。務引其君以正心誠意爲復讎雪恥之本。其言不得行。而道則以興。尤庵宋子起於海外。遠紹紫陽之統。若身親見之而授受也。壁立千仞同也。嚴於義理公私之辨同也。値冠屨倒置同也。步趨語默。非朱子之所行則不行。而自任以明大義於天下。救斯世於陷爲異類。其志不得伸。而義理則以樹。兩賢傳心之錄。所以密印相契。如合符節。而若夫華陽之設施。又爲振古所未有之盛擧也。吾甞歎甲申以後天下旣已忘有明矣。思漢之歌。宗周之哀。世愈遠而愈湮。孰謂海外深山窮谷之中。乃能俎豆故天子。相與奔走奉事不衰。此其義雖爭光日月可也。後有大人先生起於中國。秉萬世之公論者聞此焉。則必爲之慨然嘆息於諸夏之亡。而特與其進於中國。屢書不一書矣。剝而至坤。陽氣疑其遂熸。及乎地中之雷。磤然始動。自是萬物之生。日趍於泰。道之傳如之。二帝被擄。中原淪於左衽。高宗置君父之仇而不問。反甘心爲之臣妾。綱常絶矣。則靖康以後。陽氣乃在於朱子。大明之禍。甚於南宋。薄海九州。胥而爲夷狄。則崇禎以後。陽氣乃在於宋子。陽不絶。道亦不絶。建安之紫陽。淸州之華陽。豈非天造地設以待兩賢。而謂其偶然不可也。舜五以文正公之後。其居距華陽二十里。而以紫華自名者甚善。然徒以其名則無謂也。欲學朱子。當自文正公始。試觀今之陽道。又幾乎息矣。此宜善養其陽以補造化可也。所謂嚴於義理公私之辨者。正所以養陽也。由華陽以溯紫陽。舜五之家學固在此。必有以知之矣。若余何足以與於此乎。

履初齋記癸亥

編輯

易者範圍天地。處其內者。率由之而不察。就一人而言。莫不皆有否泰。計其一世。屈伸通塞。反復相尋於毫忽。以至老死。蓋其位與時遇而萬變出也。余寡弱之民而畸孤之士也。生而屯蒙。十四五歲。遘於困。旣又之乎旅入乎坎行乎睽蹇。乘憂患之輿。出入悔吝之塗者。蓋三十年。余之由乎易如此。然未嘗無否泰。方大屈也。有小伸焉。大塞也。有小通焉。隆冬不能無暄。盛夏乃或有寒。天地猶爾。況人乎。自天入棲於山谷。無聊益甚。窮約之極而閉蟄之久。彼險阻之旣往者。已皆水流煙滅。不足復理。而方來者恐又未已。乃竊自思惟。今所處位與時也。在易當何卦。卦直何爻。所以自治宜如何。筮得履之初九曰素履往無咎。喟然歎曰。鬼神明告我矣哉。夫初之卑下而上無應。豈非余之素位乎。故旣往之險。實皆由乎是。然性狷不欲苟合。才拙不能妄動。順其所遇。勿敢有出位之思。此其所履。在余亦艱而貞者矣。故得免於大凶焉。則由今以後。亦豈有他道乎哉。循是以往。冀無咎而已。天下之患。常生於思出其位。卑希高貧希富。愚自智不肖自賢。利不知足。名不知止。天下不勝其多事。故大象曰辨上下定民志。志定則能素履往。是詔余以定其志也。敢不謹守以沒身乎。其有當乎余者。選於諸卦。莫近乎履。選於諸爻。莫切乎初。故目其所居室曰履初。欲以勿忘也。然象曰素履往。獨行願也。匹夫皆有志。寧吾獨無而可乎。余之志願則有在。詩曰獨寐寤言。永矢不告。不告者。欲告之而不得也。

立齋記乙丑

編輯

昔我尤齋先生以身任綱常之重。振義理於將溺。接統緖於往賢。而衣被後人者無窮。其樹立有如是。今衣逢掖者。咸能言之而未及乎其學也。余行名山。見危壁拔地䧺峙千百丈。嶄絶峻嚴不可邇。輒歎曰在人也。惟尤齋先生其氣象似之。子曰。棖也欲。焉得剛。多欲者思慮猷爲。罔不從身家起。見是先自屈於物也。自私自利之病旣深。聲聞外盛。眞氣內虧。無事得以彌縫。卒遇大利害則撅焉。若君子。必先立於不屈之地。何謂不屈之地也。以正誼明道爲心而後其獲。悲天閔人爲憂而忘其私。擧天下榮辱得喪。漠然無所動。無所動。況有所屈乎。故能獨立於萬物之上。先生之學。淺識非可與議。然所以爲樹立之本者。固宜在此。夫然後砥柱澒洞。松栢氷霜。恆之不易。方大過之不懼是已。夫豈易易乎。判書宋公被服經禮。守高曾規矩。位登八座。珮玉廟堂。視其德。不改於林下。士林所望。以爲無愧爲先生後孫者。咸歸公無異辭。其自立。固已確然矣。然爲名人之後最難。而爲大賢之後尤甚難。喬嶽之餘。難爲秀峯。巨松之下。難爲嘉卉。望深而責備。觀聽不與他等也。宜公不以是爲足。從而識其所居而夙夜乎此也。風氣日卑。士大夫相率出於委靡軟熟之途。學問文章。非不燁然可觀。徐察其所由。能洒然出脫於自私自利窠臼者甚鮮。其不可以有立也明矣。公不思所以振起之歟。謹於心術之微而達於家邦。辨於利慾之分而見諸事業。厚其資而積累其功。此先生壁立萬仞。爲吾道光者。非可以驟語也。公鑽仰旣久。一日而見所立卓爾。則於是時。愚請攝齊而願問焉。

柰山堂記

編輯

柰山者何。柰州之山也。柰州者古堤川郡也。有大德山。李景臯進士先考妣本生考妣之墓皆在焉。柰山堂者何。景臯之室也。在隋城長安門之內。室於隋。曷爲以柰穪也。此孝子之心也。孝子之於其親。或母齧而臂爲之痛。或父疾而身爲之汗。不以遠近而有殊也。祭之日。僾然見乎其位。慨然聞乎其聲。不以存亡而有改也。著存不忘。遠近存亡。皆不足以間之。則思慕之情。將無所不用其極矣。柰之與隋。道里脩遠。展墓不能數數。然聞雷無所洩其哀。履霜無所寄其感。其情亦良苦矣。彼近墓而廬者。朝夕目焉。目往則心至。故目之所不往。心亦不至。有時乎忘之。今也目廢而專於心。則無時而可忘。平居宴息。耿耿焉唯柰山之思。柰山宛然在乎心。啓戶見山。宛然柰山在乎眼。當是時。不自知所居之非柰也。不寧唯是。草樹族生。柰之山也。禽獸羣動。柰之山也。煙雲之變現。水泉之奔流。罔非柰之山。然則斯室也。雖謂之柰山之堂。非過矣。遂以自號。人亦從而穪之。以其心非以其地也。余離家南渡。去墳墓甚遠。而所住多山。春夏之交。卉木蔓發。風霜搖落。巖壑改色。未嘗不悽然以悲。想見吾故山。北風之懷。於是爲尤甚。以此知景臯之號其堂。有足感者矣。景臯承名家。世其文學。益自淬礪以待用。世之掉鞅詞苑而賢於景臯者。不多有也。貧窶不易其守。乃至無以爲家。可歎也已。然景臯豈久於窮者也耶。男子有事於四方。固不能長守環堵。則安知其居之不屢遷。而堂則未始有變何也。所以爲柰山之堂者。固以心非以其地。無往而不慕其親。卽無往而不柰山之堂。奚獨隋城之云乎。

秋亭話舊記丁卯

編輯

人事有萬其變。類多出於思慮之所不能及。細推之。抑無不皆有前定。非思慮攸及則吾欲豫防之而不能也。有前定則吾欲䂓免之而不能也。然則我何用心乎哉。順之而已。昔者吾在坡州。與尹丹樊進士及其季君長於子同鄕。相與歡久之。吾一日去而南徙。丹樊尋亦去住於京。每相遇於京。追理舊遊。固已茫然爲陳跡。及丹樊又一日去而南徙。相遇於沃川懷仁之間。嗟乎吾之去鄕異矣。若丹樊之去京爲尤異。悉非思慮之所及也。而長於子復歸坡州。余則在衰絰。丹樊來唁。宿於山屋。明燈同臥。起道舊事。相與歎息往復。方其聚首而談。抵跖而寢。髣髴乎若在坡州之爲。吾二人者之無恙。殊若可喜。然不知髮白面皺。俱化爲別人。倐忽數十年。人事之變不可紀。險夷哀樂無不有。而顧此地擧目有山川之異。處舟中者。見岸改而方悟其行疾。可悲也。然丹樊念其季君不置。以衰年流落窮鄕。骨肉分析。豈其欲哉。此其中不能無介然。余告之曰。此誠非始者思慮之所及。則非有前定而能至是耶。行止之不由乎人久矣。莫不有運之者焉。通乎此則亦有以禦之矣。或抗而升之泰華。吾隨而爲高。或抑而沈之九淵。吾隨而爲深。或朝而置之燕。暮而置之越。吾隨而爲南北。我則無所用心。聖人已嘗言此矣。曰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患難。行乎患難。素夷狄。行乎夷狄。故無入而不自得。今丹樊所遇。豈非患難歟。其來以逆而吾受之以順。彼且無如我何。吾二人者。相聚於此。亦胡可爲常。安知明日不又相失乎。蓋皆不足爲據也。然郭林宗一宿逆旅。亦灑掃而去。唯此道也。吾與丹樊交勉之。不可失也。時歲將暮。是夜雨雪悽然。丹樊旣去。心懷作數日惡。於是執筆命兒記之以自寬。兼爲丹樊解。且欲貽諸長於焉。

碧澗亭記

編輯

懷仁縣古城之南五鳳山下。有新築書室者。里中諸父兄相與成之。以敎子弟。是謂碧澗亭。有水一帶去亭數百步。淸泠湍駛。循山趾而去。是名爲沙灘。古者二十五家爲里。同居一巷。巷首有門。門側有塾。在家者朝夕受敎於塾。自升之庠序。我國家文風丕作。郡邑鄕曲。莫不有書舍。豈其遺制也歟。懷巖邑也。少土而多山。其人貧儉無積聚。力農自給。不見異物而遷。故其俗近淳。然顧愛重文學。誦讀吟詠。所在成羣。可貴也。是役也。倡靡不隨。赴事勿懈。分耕耨之功。減粥飡之食。非能有羨餘而出之也。凡費若干日。得若干楹。有室以禦冬。有堂以宜夏。夫他縣邑有此固宜。懷而有此。其用心亦已勤矣。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此固學之法也。出入游息。宜於是在。聞之學有本末。整爾容居處恭。少長有禮。言語必信。所以立其規也。堂而奧之。斧而沐之。日乎有程。月乎有稽。終之裒然有成。所以脩其業也。然後爲不負父兄。不然豈築室之意耶。學之不善者。虛驕恃氣非隆師。善謔旁狎非親友。飽食而嬉。棄書而戲。徒長其傲慢。是竄名於學。托跡於書舍。以逋夏畦之苦者。寧不仰愧於屋也。朱子詩曰。蒼崖無古今。碧澗日千里。足以喩夫操心之確而進學之勤。是水也出皮盤九龍諸山。逶迤數百里而入於海。方其穿深林出重嶺。臨乎絶險而不懾。行乎汚濁而不恥。紆回屢折而不爲勞。遏絶防塞而不爲沮。必底其所止乃已。學焉而法乎是。則夫寧有不到乎哉。君子創業垂統爲可繼。是亭也可垂於無窮。寧可不識其始。於是乎書。

稼學亭記庚午

編輯

寧海之朴。宅於懷山之陽者。世以耕讀食舊德。有孝弟力田之風。其務農也。如魯儒絃誦。兵臨城而不輟。如蔡西山啖薺忍飢。故家以饒而學亦不廢。後得雅士曰文鎬。年少好學。學古文辭。方日造而不止。舍後有邱高平可屋。因亭之。是谷也環而玦。其內朴氏滿焉。亭據玦左端之內。故得眺其外。國師峯竦峙遙揖。秀色可攬。自外來者。望之窈然。列植花卉。與諸弟讀書。雖無軒豁䧺奇之觀致。足樂也。觴余於上以落之。余謂朴君。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後世分塗久矣。子先世並治之。耒耟書冊相左右。不旣勤矣乎。今子不窺壟畒。學專矣。振先世所未暢而發之。將不在子歟。昔者聖人憂患後人。其言盈方冊。非敎爲文人已也。濟河者必資舟楫。有所適也。故舍舟莫能焉。凡學文。欲因是而有所得也。能文而無所得。是乘舟而不能濟。舟亦可以舍也。子之學譬諸稼則耕種旣時。苗而且秀。視夫穮蓘者有間。然猶恐夫稗秕之雜。未純乎嘉穀也。六經四子之書。沉酣饜飫。沿流而討源。定乎內外之分。辨乎義理之歸。自淑其躬而施於物。始可言學。若然則是先世植穀而登於子。卽此亭有不爲大田之囷廩乎。故命之曰稼學亭。然此亭也因樸爲雕。卽素而餙。安其弇狹而無慕於宏麗可也。學則異於是。懷之爲邑至小。使其冠於玆鄕以自䧺焉。亦陋矣而可乎。嘗見稼之熟也。有猛風淫雨則告災。自多其學。學之災也。防災莫如博學多遊。朴君勉之矣。東國數千百年。忠烈衆矣。寧海君尤特絶。幼時見三綱行實。竦然慕之。故於朴君。特斤斤焉。

西原遷居記

編輯

觀夫鳥獸有恆處。未甞妄離。魚鱉有恆遊。未嘗妄徙也。安其所而懼有異物之害。此物之情也。故古人重其事。其去鄕者。有不得已也。余於哲宗初。自圻甸流寓於懷仁之峽。庚午復徙西原。夫圻甸者吾世居也。墳墓之所聚。族親故舊之所存而卒去之。非有不得已而可爲乎。夫飮懷之水。食懷之土。旣已數十年。諳其風謠。狎其人物。而習其山川。非有迫於刑禍而見斥於物議。亦又墳墓在焉。乃復去之何也。今西原。豈誠樂土足以厚其生。仁里足以厚其德。復有奇利異效遠過於懷者與。曰無有是也。無奇士之行而遁世巖處。不能負薪斫畬而窮居谷汲。子孫軟弱而飽山林嵐霧險阻之氣。是未嘗爲張毅之養而徒取虎食之患。非直爲溝壑之憂而已。所以黽勉爲此也。然則今之去懷。猶夫昔之去圻甸也。奪其所安而就乎異俗。違其所歡而適乎異人。固非其願欲。況以貧窮空匱。羈旅困頓。又甚於入懷之日。未易爲人道也。門戶不絶如髮。幾無緦服之親。余且巽而大不能自奮。流浪乎死生之海。飄乎如秋蓬。凜乎如秋露。夫孰知其底止耶。然此非可憂也。入乎坎而憂無以亨之。處乎蹇而憂無以受之。招悔尤者。昧於幾也。致喪失者。貪乎得也。是皆由乎我者而猶之未察。不由乎我者。又惡能求其知耶。夫不得已者。吾旣無如之何。故其居可以遷矣。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此道也不爲燕越而殊。不以去就而變。不可以遷者矣。遷其可遷。而不遷其不可遷。此爲吾遷居之法。記之以戒兒輩。所居蓮堤者。雖無山林泉石之觀。前臨大野。平曠爽塏。多水田。宜於農牧雲。

遊烏棲山記辛未

編輯

辛未九月九日。入烏棲山。宿內院寺。旣夜僧房寂然。就佛燈而臥。月明山空。風聲振壑。甚憀栗也。翌日登絶頂四望。嘗愛賈生賦曰黃鵠之一擧。見山川之紆曲。再擧知天地之圜方。所處愈高而所見愈遠也。下士聞道大笑之宜哉。然道者高而可卑也故可久。不然何以繼乎。於是去之登永保亭。

永保亭登眺記

編輯

我國濱海。多亭榭。品之者首穪永保亭。亭之所以勝由海。而海實非亭有也。古人題詠若林藪。率夸爲直臨大海者。意其如洛山,叢石。汪洋浩渺可驚也。及覩殊不然。特韞藉而已。洪州保寧之山坼而海入爲浦。烏棲山一支。南馳西折。至浦而隆起。亭則據其上。自亭舟行西南出港口二十里。乃始爲海。望之島嶼碁置斷續者是也。故曰亭之勝由海。而海實非亭有也。於是知作詩文。位置摹寫甚不易也。然亭之穪於世。以韞藉不以汪洋浩渺。內浦諸邑。求其管轄焉。則惟此爲其地。國家置水軍節度營。得形勝矣。登黃鶴樓。隔水見之。乃尤妙絶雲爾。

三辛齋記壬申

編輯

南原尹子𥠧參性宏夷。不爲畦畛。樂善愛人。大麓之東徐林之下。隱然而安者。是維其宅位置。花葯多老蒼。其堂最宜暑月。近側階東。有松竦峙。引柯特長如伸臂。蜿蜿經屋宇而西去。布葉踈散入檐內。礙日吟風謖謖也。余造其室輒愛之。𥠧參曰。吾生於辛巳。重建是屋也。種是松也。俱在是歲。故自名吾室爲三辛。子宜有一語而命之也。余曰奇事也。五十有二歲矣。維屋稍故而未有改也。維松歲而益茂。蔚然未艾也。覩子則顔之丹者蒼而髮之漆者白。是同命於辛而有老壯之異何也。然今夫屋宅有朝成而夕易。不能守者矣。今夫樹木有或枚而殘。或拱而斧。不能長者矣。物不能自立也。今夫祖宗以名德起其家。植福垂蔭。子孫爲勤守引翼。忠信學文以修繕之。又厚壅之。故若是屋者。歲久墻宇如舊。而樹木亦得其鬯榮如此。其自今傳乎幾辛巳。不可爲量。皆待人以壽者也。則𥠧參之老何憾焉。餘生先一歲矣。去鄕久。先人之屋廬樹果不能保。𥠧參豈不賢矣乎。感歎而記之。

四吾堂記癸酉

編輯

韓山李正吾賢者。少服賢父之敎。績學澡躬。褎然有高曾規矩。李氏繁衍而稼亭牧隱兩先生之後爲最。豈無以耶。必有培壅以遺其後者甚深。豐本故遠條也。蓋惟曰孝友而已。文章名位不與焉。凡古人貽福澤於永世者。率由於此。抑又以繼之者多賢。源遠而流益濬。不然亦安能引翼以久乎。正吾謂余曰。我先人有弟三人。友愛篤摯。俱各一子而止。故我從父弟亦三人焉。表德也皆以吾。曰正吾也。曰善吾也。曰仁吾也。曰賢吾也。每相視互有孤孑之歎。欲以從兄弟爲兄弟。庶勿隳先人之行。自號居室曰四吾子。其有以語我乎。夫兄弟非吾也。從兄弟非吾兄弟也。由是而至於袒免。固其勢也。然聖人以民吾同胞。分殊而仁貫之。故曰四海之內皆兄弟。苟謂非吾則於兄弟乎。已存物我。況過此以往乎。甚則常棣之詩作於內。葛藟之刺興於外。不亦悲乎。吾子有感於是。合四人而爲吾。卽曰從弟吾弟也。卽亦豈不曰從兄吾兄也乎。其篤厚倫理。能繼先祖裕如也。足以綿其祚於無窮矣。且聞正吾之三吾也。人不復知其非兄弟。是實行果穪其自號。非苟爲梔蠟。亦欲常目之而相勉也。此可書已。余畸人也。幾無功緦之戚。老而漂流。見人安居食舊德。族盛雍和。未嘗不喟然歎息。於正吾尤不能已雲。

貞菴記丙子

編輯

貞。女德也。亦士行也。士有女德而後不失己。自貧有不取。窮有不爲。充之至於讓千乘之國。豈有他乎。女不貞。才色絶世。何取焉。士猶是也。貞可以少之乎。朴君景紳少孤貧弱。負貞疾。於讀書也。有其志而無力。不能遊學以益其智。然有自守之性。介然不慕乎人。蓋如閨女焉。余甞語人曰。景紳狷者也。故令以貞名其室。夫天下之理。美常爲病。旣不能遊學。貞不無病乎。子夏曰君子不亮惡乎執。此勉其不及者也。子曰貞而不諒。此戒其過者也。景紳宜有處之矣。

思亭記

編輯

復菴申季晦甫自力爲學。學於任希陽先生。先生詡爲成家。其所居曰沙亭。近先人之墓。於是先生易之以思亭。季晦屬秀識之。余惟孝子之於親。無時不思。若不忍食羊棗。桮圈不能飮。爲親之所嘗嗜好。覩物而興哀。況其體魄之藏耶。然墳墓甚遠則常不見。思有時不屬。甚近則常見。思無由而新。惟近而不常見者。其思有不容於已。季晦之思可知矣。夫季晦之思。日用十二時。四威儀存諸中而蘊諸胷臆。孰得而知之乎。余數與季晦遊。竊見其容貌辭氣。溫恭安和。謹而不放。若有跬步不敢忘者存焉。以此知其思之之專。發於外而不可掩。歎夫學之幾於成。先生非過詡。且然後眞足以居思亭矣。昔朱韋齋近墓築室曰望考亭。文公卽以爲號。先生命名。意或在斯歟。甄氏思亭。陳後山記之。秀則竊附於此雲爾。

星田幽居記

編輯

海左山川風土之勝。穪嶺湖。惟湖右爲士大夫之林藪。一邱一壑。旣皆根據已久。綿歷子孫。凡地之美而不居士大夫者。殆無有焉。苟或有之則是必待其人而後發。非苟然也。祭酒任先生屢遷厥居。自金池移於公山之星田。象秀謂先生自此不復移矣。何以言之也。是地也據元帥峯之下。有大川爲之衿帶。山水皆自俗離而來。融液結聚。復會於此。從前未有居者。先生始來築室。寬暢爽朗。曠然心開。前臨大野。不出戶而稼穡之觀甚盛。遠挹諸山。浮靑疊翠。蔥蘢環抱。相與拱揖於几案之內。而鷄龍爲特䧺。凡造謁先生者。未及登堂。頓失其壅滯鄙陋之心。雖形家亦嘗歎美爲吉壤。先生一日而得之。豈人力也。抑亦眼力精鑒之不可及已。象秀又謂先生篤學力行。身任斯文之傳。巋然爲魯靈光。受朝廷之禮遇。爲士林之表極。自玆以往。必宜壽考昌熾。施於子孫。以綏後祿於無窮者。皆於玆土乎得之。夫然後天道爲可徵。而地之有待者。於是始發。是數千百年。若有守護之者。以爲先生之食。雖欲復移。可得耶。不然室已成。方病無井。忽於門外數武地。得水精拇指大。繼而甘泉出焉。玆曷故乎。始先生自明岡移金池。象秀承命記精舍言君子不懷土。賢者安而能遷。安知不又徙耶。今果然。敢復援筆記之。以實前言之臆中雲。

夙夜堂若齋記丁丑

編輯

田舍翁身致積粟。里中子問富有何術。曰子如欲富。夙興夜寐。夙興夜寐。斯可以富乎。曰苟志於富。安得不夙興夜寐。夫寢而晏起者惰也。一惰而百惰。萬事皆隳。飢之不免。富於何有。翁言所以爲知也。自夫立德立功立言。與夫百家伎藝。一切能有爲者。有不以勤者乎。凡庸下流。一切不能有爲者。亦有不以惰者乎。至於匹夫之贏絀者皆然。寢興者天下所有事也。然其早晏之候。乃勤惰之分而興衰之判也。密陽朴君準綺準素兄弟少孤。廬於先人之墓之下。同處一室。讀書奉母。嘗告之曰。昔有兄弟相勉爲善。其詩曰我日斯邁。而月斯征。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夙興夜寐。斯可以無忝歟。吾亦苟志於無忝。安得不夙興夜寐。子之兄弟。非無志者也。特病於久習。習彊志弱。不能自強。無以改之。將忝所生矣。飽食無所用心。日出高。始自被中起者。世自有其人。子不可援而自況。宜名子之兄弟之室曰夙夜堂若齋。於是請記之。以代坐右之銘。卽述所與語貽之。

東峽山水記

編輯

幼少聞寧越事。想見其山川及四郡之勝。往往神遊。丁丑八月。絅堂徐汝心在永春。以書招之。乃與鄭君敬源杖屨偕作。至堤川義林池。膾鯽魚。入寧越過淸泠浦。宿魯陵登子䂓樓。吊六臣嚴戶長。舟中望見落花巖。悲從中來。歎曰李白遠別離。足以泣鬼神乎。永春有北壁。拔水倚天。奇壯動人。有南窟。水從窟中噴出。不知其內爲何狀。絅堂嘗爲親友。再遊丹陽。特又導余舟下丹陽。隱舟,倚舟之巖。皆從空下揷。超拔蕭爽。而石門特異。島潭三峯。離立水中如畵。可遠觀。因抵小白山下金腴容隱居宿。舍人巖者。矗立如斤削。流丹結翠。肩頂皆奇石。然成氏莊後巖嶂。䧺視北壁而無名。若洞陰風佩之賞。三仙巖是已。三仙色皆白。盤陀平瑩。不可唾。而巨石欹側相倚。水怒舂爲瀑。訇如鼓鍾。惟中仙有焉。至長湖。忽見江口森然湧出。體圓形竦。長松羅絡其上。撫掌穪絶。是爲龜潭峯也。乘舟狎觀。少下爲玉筍峯。如冠冕佩玉。端拱庭列。以爲玉筍焉則殊未穪。於是觀止矣。蓋島潭以踈奇。舍人以幽勝。三仙之爽。玉筍之秀。龜潭則又䧺矣。然未至永春。有壁大張。悉作側文斜界。爲芭蕉葉。未至長湖。仰見石城百丈。橫絶嵯峨。皆可觀也。然不入品。與絅堂宿錦繡山玉泉寺而別。谷一回顧。倐忽不可見矣。歷黃江渡達川。南望團月驛。林將軍所祠也。北望彈琴臺。申將軍戰地也。漢水兩源。於是乎合流。有丈巖先生故居。鄭君世守也。是行也垂髫有志。皓首而成。豈亦有待歟。蓋絅堂運之也。若淸風寒碧樓爲勝。而北向面江。壁無遠眺。歲在庚戌曾過之。

意堂記己卯

編輯

學孰爲難乎。涵養致知踐履克治之屬。率不可以易之。然是數者。各因資性所近而用力。猶可冀及。惟一念之發甚微。獨知獨覺而善惡判焉。是爲生死路。非至明不能察。此已難矣。抑好善而不肯爲舜。惡惡而又不恥爲跖。苟焉以自欺。非至勇不能決。此又難矣。濂溪說幾。橫渠說豫。爲是爾。故明德新民之最以誠意爲肯綮。是則學莫難於誠意也。南原尹君景實獨居務學。以意堂名其室。意其反身體認。深有意愼獨歟。讀書之士。軒堂齋菴。以自標號者。夫孰無之。而未必有助於其實。若君質厚篤志。其不然矣。以僕之素相愛。欲有以裨益。豈可量耶。顧荒陋無識知。可歎也已。孔子曰。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謂子夏曰。汝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學有君子小人之異者何也。以爲己爲人。所爭毫髮耳。蓋意在爲己者。九思無非實事。爲人者九容皆爲虛僞。所謂出門第一步。於此錯。無不錯矣。是以謂之難矣。此正傳所云愼獨者是已。然戒愼恐懼。又在愼獨之前。則欲誠其意者。固先致知而不存心。則初無可言也。景實惟於此乎用力而有得焉。冀有以及我也哉。

小安菴記壬午

編輯

威堂申公旣受御賜恩休之號。退而閒居。而長子繼爲元戎。公甞致書於某曰。爲水泉之美。買屋於東郊。所謂小安庵是也。近挹道峯三角之勝。昭曠宜人。是屋也故判敦寧具公聖任始居之。及其子兵曹判書善行。相繼登壇。世穪爲盛事。老而自娛於此。余今得之。客有來視曰。古之父子爲將者。唐李西平忠武王,宋曹武惠王。而在本朝。具氏與公爾。具氏之屋歸於公。亦異矣。西平之居曰大安園。則是宜名爲大安堂。余謝曰西平勳業。何有於我哉。是地爲小安巖。余之勳業亦小矣。只命以小安庵足矣。旣又額曰恩休別墅。子其惠一言而記之。某謂安於小。乃所以大安也。何居。大凡物之大。必始於小者理也。竊見公生平自處以小。而終亦無不大。若畏愼不競而位躋一品。謙退不矜而名聞外國。常務約損而富於福。閱歷艱險而得其壽。畏愼謙退。謙受益也。約損艱險。屈有伸也。安見小之不爲大。而大之不始於小耶。世之妄自大者。其終亦小而已。公讓其大於古人而自處於小。德之盛也。然公與國家同安危。國安則公亦安。公之安於小。乃所以欲與國同其大安也。不亦美乎。敬復於公。請因以爲記。

心石齋記

編輯

祭酒宋公居室。其世父守宗齋先生故宅也。今石村是已。公弟東玉甫書齋曰心石。謂余曰。昔後陶從兄命之如此。蓋雖在燕越。心欲不離石村也。子與從兄舊相好。不恡片辭以識之可乎。余聞之愴然。夫人以堂構乎父兄爲賢。祭酒公有之。以有賢父兄爲樂。東玉有之。不亦美乎。物之不變遷者石。君子思取以自況。處窮困而不改。履險難而不移。欲如石之確然。則非其心有特操者。不能也。東玉具瑾瑜之資。必宜鍊之至堅。砥之至剛。凡遇事。以壁立千仞爲準。夫然後足以負荷父兄之任。此爲雖在燕越。猶不離石村也。後陶之意。毋或在斯歟。方後陶在碧樹樓也。剛果英邁之氣。如鴻鵠一擧千里。橫絶四海。不足言也。羣從文酒吐屬。風采映發。猶昨日爾。室宅棟宇無改。而後陶爲古人。忽忽二十年所。余衰朽至此。東玉亦將老矣。追理過境。茫乎若飄風冷煙。悲夫。大化所驅。宇內何者不被其銷毀。惟不昧是心。差爲得耳。東玉就余談一日。相與感歎前事。於是記其所言云。

華峯山房記

編輯

湖南碧城之長華山。是維鄭大士雲卿甫先人衣履之藏也。雲卿好遊於學。篤於奉先。遍謁名公卿大人先生。求文若筆。營作屢世碑碣。家故貧。凡爲此以誠力也旣。築室山中。畜鷄種黍。以奉蒸嘗。杜門讀聖賢書。名其齋爲靜重。鼓山任先生記之。山有三峯。威堂申公書華峯大字與之。余謂雲卿之後必昌。語曰春雨潤物。自葉流根。是子孫能報本也。朱子曰培其根達其支。報本則遠條蕃衍也。君子創業垂統爲可繼。俟成功於天。如執左契以求合。非可誣也。然雲卿豈行善而規福利也哉。余特言其理焉。山之草樹禽鳥水泉雲煙。擧爲雲卿有。春秋昕夕。光景變化。迭相供養於寢興幾席。是爲華峯山房也。於是記而遺之。俟夫異日杖策往遊。亦不爲華山之生客雲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