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關於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財政部 商務部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加快培
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聯政法〔2021〕70號
2021年7月2日
發布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綜合

製造業優質企業聚焦實業、做精主業,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高、產業帶動作用大,在製造強國建設中發揮領頭雁、排頭兵作用。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防範化解風險隱患、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培育發展以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業鏈領航企業(以下簡稱「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領航企業)為代表的優質企業,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準確把握培育發展優質企業的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健全體系、完善政策、優化服務,着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着力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優質企業持續做強做優做大,促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進制造強國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

二、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分類制定完善遴選標準,選樹「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領航企業標杆。健全梯度培育工作機制,引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內市場領先的「小巨人」企業,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引導「小巨人」等各類企業成長為國際市場領先的單項冠軍企業,引導大企業集團發展成為具有生態主導力、國際競爭力的領航企業。力爭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發展形成萬家「小巨人」企業、千家單項冠軍企業和一大批領航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提高優質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持參與製造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建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發展工程。引導參與信息技術應用創新重大工程,推廣經驗成果。推動產業數字化發展,大力推動自主可控工業軟件推廣應用,提高企業軟件化水平。依託優質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開展協同創新,加大基礎零部件、基礎電子元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高端儀器設備、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產品、裝備攻關和示範應用。推動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優質企業開放,建設生產應用示範平台和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台。(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促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充分發揮優質企業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中的中堅作用,組織參與製造業強鏈補鏈行動,做強長板優勢,補齊短板弱項,打造新興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組織領航企業開展產業鏈供應鏈梳理,鼓勵通過兼併重組、資本運作、戰略合作等方式整合產業資源,提升產業鏈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支持參與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創建,培育一批製造業現代供應鏈示範企業。推動優質企業中的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加快在關鍵環節和中高端領域布局。鼓勵增強根植性,引導有意願的單項冠軍企業、領航企業帶動關聯產業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證監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引導優質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融合發展,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參與國際技術規範、標準制定,提高中高端供給能力。實施智能製造工程、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5G應用創新行動,組織實施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打造一批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杆企業,培育一批綜合性強、帶動面廣的示範場景,建設和推廣工業互聯網平台,開展百萬工業APP培育行動,實施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新模式新業態。支持參與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製造工程,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建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台載體,支持領航企業整合產業鏈資源,聯合中小企業建設先進製造業集群、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創新型產業集群等。鼓勵領航企業對上下游企業開放資源,開展供應鏈配套對接,與中小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係,構建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新型產業發展生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促進優質企業加強管理創新和文化建設。實施企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鼓勵推動組織管理變革,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強化資源集約管理和配置、做好風險防控,創新生產經營模式,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企業誠信建設。加大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力度,增強風險防範和價值創造能力。引導企業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員工凝聚力、創造力和社會認同感。(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提升優質企業開放合作水平。鼓勵領航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積極在全球布局研發設計中心,優化生產網絡和供應鏈體系,有效對接和利用全球資源。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構建區域產業鏈共同體,更好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支持企業實施「抱團出海」行動,牽頭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鼓勵地方有序建設中外合作園區,吸引更多的全球高端要素、高端製造能力,支撐促進企業發展。(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九、完善金融財政和人才政策措施。發揮各類政府引導基金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出資組建優質企業培育基金。加強企業融資能力建設和上市培育,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台作用,整合企業信用信息,支持投貸聯動、投投聯動,引導金融機構為優質企業提供精準、有效的金融支持。用好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支持引進高端人才,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設先進製造業實訓基地。持續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實施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鼓勵各地研究制定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支持政策措施。(財政部、證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十、加強對優質企業的精準服務。分級構建優質企業培育庫,建立「企業直通車」制度,及時掌握企業訴求,指導用好惠企政策,協調解決土地、用工、用能等問題。組織行業協會、商會等梳理企業需求,提供信息諮詢、產品推廣、人才培訓、知識產權等專業化服務。加大宣傳力度,編製發布企業案例集,推廣地方典型經驗,開展經驗交流,組織「萬家優質企業行」活動,打造「優質企業」名片。(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有關行業協會配合相關工作)

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橫向協同、上下聯動的培育發展工作體系和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加強與各類規劃銜接,結合實際制定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工作落實。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財政部

商務部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2021年6月1日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