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縣農民技能萬人培訓實施方案

左權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印發左權縣農民技能萬人培訓
實施方案的通知

左政辦發〔2020〕30號
2020年11月12日
發布機關:左權縣人民政府
詳細內容

各鄉鎮人民政府,城區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縣直有關單位:

《左權縣農民技能萬人培訓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左權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0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左權縣農民技能萬人培訓實施方案


為加快實現鄉村人才振興、產業振興,全面提升農民素質,造就一支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構建覆蓋廣泛、層次多樣、典型豐富的農民培訓格局,真正打通農民技能就業、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之路,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更新農民理念知識技能需求為核心,以提升培育質量效能為關鍵,每年實施1萬人農民技能培訓,紮實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高質量完成農民技能培育頒證任務,加快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農民,形成與產業需求相適應、與農村發展相協調、具有較強示範帶動作用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二、目標任務

從今年起,全縣每年開展農民技能培訓1萬人,頒發《農民技能培訓合格證書》人數達到80%以上。其中縣農業農村局高素質農民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主體帶頭人、技能提升、農業特色產業培訓)2300人,縣林業局核桃栽培管理培訓2120人,縣農村事務管理中心合作社管理培訓400人,縣應急局生產經營安全培訓2900人,縣人社局農民職業技能培訓1600人,縣殘聯殘疾人農村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200人,縣扶貧辦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180人,縣衛體局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200人,團縣委青年創業就業培訓100人。同時,全面推開培訓農民生產技能考核評價工作,組織參加培訓人員進行技能認定發證,進一步健全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三、重點內容

(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主體帶頭人培訓行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主體帶頭人900人(其中縣農業農村局培訓320人,縣農村事務管理中心培訓400人,縣扶貧辦培訓180人),重點面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包括農機合作社)、小微農企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帶頭人開展培訓,提高其生產經營水平,帶動小農戶發展能力。特別要以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大戶為重點,圍繞小雜糧、中藥材、乾鮮果、設施蔬菜等特色產業,加大專業技術技能培訓,提升產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資金標準為:縣農業農村局每人11天2500元,縣農村事務管理中心合作社管理培訓每人1天100元,縣扶貧辦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每人10天3500元。

(二)技能提升培訓行動。貫徹落實「全民技能提升工程」,開展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培訓,全縣培訓專業技能提升農民9100人(其中縣農業農村局培訓1980人、縣林業局培訓2120人,縣應急局培訓2900人,縣人社局培訓1600人,縣殘聯培訓200人,縣衛體局培訓200人,團縣委培訓100人)。面向普通農戶,以提高農業生產、服務技能為目標,打造一支適應鄉村振興的高素質農業技能人才。資金標準為:縣農業農村局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培訓每人5天900元,中藥材、設施蔬菜、雜糧、鄉村振興培訓每人1天100元,縣林業局每人1天100元,縣人社局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每人8天1000元,縣應急局生產經營安全培訓每人5—15天150-420元,縣殘聯殘疾人農村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每人2天350元,縣衛體局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每人8天1000元,團縣委青年創業就業培訓每人1天100元。

(三)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行動。培訓中優先培訓貧困勞動力,開展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培訓類型涵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主體帶頭人、農民技能提升等類型,力爭使受培訓貧困勞動力學習並掌握1-2種特色種養技能。

(四)依標組織技能評價頒證。在農民技能培訓中全面開展生產技能評價頒證。按照《全省職業農民生產技能考核評價實施方案》和各部門行業要求,將生產技能水平評價作為農民技能培育的重要環節和考核衡量培訓質量的重要依據,按照 「誰培訓、誰考核、誰發證」的原則,對參訓農民開展技能考核,分級評價。培訓結束時,對參訓農民進行過程性評價、結果性考核和實踐技能考評,對綜合評價合格的學員,頒發《農民技能培訓合格證書》,發證人數達到80%以上。

四、工作要求

(一)選准培訓對象。精準掌握全縣農民的基本信息、培訓需求、培訓時間,以年滿16周歲,正在從事或有意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為重點,建立培育對象庫,實行動態調整,針對性開展培訓。縣、鄉有關部門對所在地區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及農民培訓需求進行摸底調查,組織縣域內有意願、有需求的農民,有序參加各類培訓。

(二)確定培訓機構。加快建立開放教育培訓體系,通過機構申請、相關單位審定的程序,遵循公開、公正、擇優原則,遴選培訓機構承擔培訓任務並向社會公開。遴選與農業產業結合緊密的涉農機構,統籌利用好農廣校、涉農院校、農技推廣機構、各行業培訓中心等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引導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產業聯盟等市場主體參與培訓工作,健全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相應補助,鼓勵市場主體建設實訓基地和農民田間學校等教育培訓場所,為農民培訓提供各類便捷服務。要建立培訓機構動態管理和退出機制,對當年培訓不達標準或完不成任務的,將酌情取消下年培訓資格。

(三)開展特色培訓。根據培訓需求圍繞左權特色產業,優先培訓行業重點人才和重點專業。立足小雜糧、中藥材、乾鮮果、設施蔬菜、休閒農業、創業就業、安全生產等產業,堅持面向產業、融入產業、服務產業搞培訓。助力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七大產業集群」,布局開展農產品加工、品牌創建培訓。  

(四)創新培訓方式。按照「精準培訓、因需施教、注重實效」的原則,科學設置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公共課程要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中央、省、市關於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重大決策部署等。根據各類職業農民不同的能力素質要求分類型、分產業開展精細培訓。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優化組合集中學習、線上學習、實習實訓、案例觀摩交流等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和效率。遵循成人學習特點和農業生產規律,不斷創新課堂教學、遠程教學、實操實訓、參觀考察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廣泛開展訂單式、菜單式、互動式培訓。積極鼓勵到先進地區、農業院校、科研所等進行觀摩學習或集訓,力爭實操、實訓、實踐教學達到三分之一以上。

(五)推進線上培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資源,積極推廣線上線下融合培訓。依託國家科教雲平台和「雲上智農」APP,在縣農業農村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主體帶頭人培訓中全面推行線上線下相結合培訓模式。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村生態環保等為目標,為參訓學員遴選一批精品課程,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主體帶頭人培訓可按線下培訓不少於11天,線上培訓不少於32個學時進行課程設計。線上學時不超過總學時的30%,線上培訓服務費按培訓資金標準的6%,由培訓機構支付。積極組織專家、教師和農技服務人員上線服務,讓線上培訓成為專家教師跟蹤服務農民的新途徑,全面提升我縣農民培訓信息化手段應用水平。

(六)強化政策扶持。各相關單位要整合政策資源,引導土地流轉、產業扶持、人才獎勵激勵等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向持證技能農民傾斜支持。加大融資擔保力度,鼓勵農業信貸擔保公司面向農民開展符合規定的信用貸款擔保業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農民個人信貸擔保貸款。

(七)做好延伸服務。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要圍繞培育對象生產需求開展跟蹤指導和服務,搭建交流平台,組織開展產銷對接、跨縣區交流合作、創業創新項目路演、技術技能比賽等活動。支持參訓農民成立專業協會或產業聯盟,實現抱團發展。推動農技推廣、農業科研院校等專家開展服務,對接創業扶持項目,提升參訓農民的創業創新能力。

五、資金使用

縣級各相關單位要會同財政部門做好項目資金的使用細化工作,資金在主要用於培訓的基礎上,兼顧用於培訓前期調研、信息化建設、技能評價和後續跟蹤服務等圍繞農民技能培訓工作有關支出。培訓過程中按進度撥付培訓資金,培訓任務完成並驗收後每驗收合格1人,全額撥付1人人頭培訓經費,不合格不予撥付。

各相關單位要會同財政部門建立相應的資金管理制度,切實加強資金監管,及時足額撥付資金。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建立監管機制,對於擠占、截留、挪用資金和騙取套取補助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對相關責任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培訓資金有結餘時,結轉下年使用。各培訓機構要依據要求規範合理使用資金,可以支出學員學習考察期間的意外傷害保險,但嚴禁以現金或實物形式直接分發給農民個人,不得用於與培訓無關的支出。對私自分包、轉包培訓任務的,取消當年培訓任務並追繳項目資金。在項目實施結束後,開展項目資金審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將農民技能培訓作為補齊脫貧攻堅主要短板、提高產業脫貧能力的主要措施和途徑,強化組織領導,實化培訓舉措。各有關部門、培訓機構要組建領導機構和聯絡機構,細化具體方案,加大培訓力度,為脫貧攻堅提供有力支撐。

(二)明確責任分工。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按照各個單項培訓行動的具體要求,分層次、分區域、分產業、分類型組織實施好農民培訓。

(三)強化培訓管理。一是嚴把師資質量。組織調動農業科技人才全方位參與農民技能培訓,建立由各級農業專家、長期服務農業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各類農業院校和農業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具有實踐經驗的鄉土人才組成的師資隊伍和創業導師團隊。二是嚴選實訓基地。從縣內和縣外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實訓基地,組織學員參觀實訓。三是嚴把課堂管理。嚴格審核開班計劃和培訓對象,實行「行政主管部門第一課」制度,定期督導培訓進度,隨機抽查培訓執行情況,確保每個培訓環節按要求組織實施並達到預期目的。對遴選好的培育對象要分產業、分類型編班,原則上每班不超過100人。培訓機構要建立指導員制度,按要求分類型組織理論教學和實訓實踐,科學安排課程,組織考試考核,實行全過程跟蹤培養。四是嚴格檔案管理。一方面做好培訓班的組織管理和檔案資料整理,另一方面做好線上數據的錄入工作。五是嚴格進度通報。及時報送有關項目進展情況,並做好典型事例宣傳工作。


                                                             

抄送:縣委辦,人大辦,政協辦。                        

左權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0月30日印發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