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書/13
卷第十三(胎風中風) 凡十門
編輯胎風第一
編輯《聖惠》論∶夫小兒在胎中之時,臟腑未具,神氣微弱,其母或調適失宜,食飲不節,嗔怒無度,舉動驚胎。
或坐臥當風,或觸冒寒暑,腠理開泄,風邪所傷,入於胎中。兒生之後,邪氣在於臟腑,不得宣通;而又洗浴當風,包裹失度,冷觸臍帶,風傷四肢,乳哺不調,痰熱壅積。則令壯熱吐 ,睡里饒驚,心神不安,手足抽掣,身體強直,眼目反張,故號胎風。若風熱不除,變成癇疾也。
《石壁經》三十六種內胎風候歌∶
人間此患太幽微,此患醫流必少知。一百日中同一氣,三周天度是胎期。子生身熱如湯潑,胎熱還因是母肥。腦額有瘡難得效,必因胎內與夫為。生瘡兩腳如穿爛,此去難推五歲期。一臘未經先撮口,兩拳雙握背腰齊,便知臟腑生邪毒。只限三朝骨肉離。男子握拳指歸里,女兒向外不堪醫。須看逆候難行藥,更求筋脈在中眉。眉里有筋紅碧色,(一雲青碧色。四十八候雲∶紅兼赤。)算來有命莫相疑。若有黑光千萬死,(《鳳髓經》雲∶眉里赤紅。四十八候此一句雲∶黑綠若還兼青色。)此身何處覓良醫。
此產母食毒物或多飲酒,便胎氣熱。孩兒生下,一如湯潑,身赤有溜,氣常急者不治。或有白溜者亦然,過三歲則定。婦人八、九個月,有身尚未止房事,所以額上並腳上有瘡。其瘡雖較較而復發甚者,必主臍風、撮口,牙關緊急,受命亦短,不盡天年也。若生下孩兒,手大指握拳時,男子指在外,女子指在內則順也,逆者必死。若眉中上下青紅鮮靜者生,若色不快則惡候,須節次看證候調理。
《小兒形證論》四十八候胎風歌同。後雲∶此候如是頭長子,或母身大,或夏天抱惜過度,初生七、八日間發後看大拇指,男兒向外,女兒向里,更看赤脈在眉間,形證順則安,逆則死。多有醫人不識,呼作脾風者,誤也。可下 丸,(方見一切癇門中。)或大青丹。(方見急慢驚風門中。)三、五歲方進通經散。(方見本門。)
《聖惠》治小兒胎風搐搦,筋脈拘急,牙關或時緊硬。犀角丸方
犀角屑 天南星(炮裂) 白附子(炮裂) 干蠍(微炒) 天麻 麻黃(去根節。各半兩) 白花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以上七味搗,羅為末,用無灰酒二大盞攪令勻,於慢火上煎;旋添酒不住手攪,以酒盡為度。次入∶
牛黃 膩粉 硃砂 水銀(以棗肉研令星盡。各一分) 麝香(半分) 虎睛(一對,微炙) 龍腦(一錢)
上件藥並細研,都入酒煎,膏內看硬軟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竹瀝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胎風驚熱,手腳急強。天竺黃散方
天竺黃(細研) 胡黃連 犀角屑 天麻(酒浸,焙乾) 蟬殼(微炙。各一分) 牛黃(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為散,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字,二歲以上加藥服之。
《聖惠》治小兒胎風驚熱,搐搦、心神煩亂或渴。牛黃散方
牛黃(細研,半分) 人參(去蘆頭) 甘草(炙微赤,銼) 鬱金 川大黃(銼碎,微炒) 硃砂(細研,水飛過) 胡黃連(各半兩) 真珠(末,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細散,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蜜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胎風,心熱驚癇。硃砂散方
硃砂 牛黃 天竺黃 鐵粉(各一分) 麝香(半分)
上件藥都研令細,每服以竹瀝調下半錢。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胎風驚熱。牛黃散方
牛黃 硃砂(並細研。各一分) 天竺黃 鉛霜(各細研) 人參(去蘆頭。各半兩) 馬牙硝(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細為散。每服以薄荷湯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胎風及驚風。虎睛丸方
天麻(酒浸,焙乾) 干蠍(微炒) 烏蛇肉(炙微黃) 羌活 獨活 僵蠶(微炒) 麝香(細研。各一分) 虎睛(一對,酒浸,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研破,不計時候,以薄荷湯服之。
《聖惠》治小兒胎風發作,抽掣,渾身急強,眼目反張。水銀丸方
水銀 天麻(酒浸,焙乾) 天南星(炮裂) 白附子(炮裂) 白僵蠶 干蠍(並微炒。各一兩) 腦麝(細研)藿香(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用少許棗泥研水銀星盡,與諸藥末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酒研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得汗出立效。
《聖惠》治小兒胎風,手足搐搦,遍身壯熱。牛黃丸子方
牛黃 硃砂(各細研) 犀角屑 蠍梢(炒) 水銀(用黑鉛一分同結砂子,細研) 天漿子 天南星(炮裂。各一分) 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化破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胎中久積風熱,發渴,手足搐搦,多驚不睡。露蜂房丸方
露蜂房(炒令黃色) 天南星(炮裂。各半分) 蠶蛾(微炒) 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 天漿子(三十枚,微炒) 干蠍(微炒) 膩粉 牛黃(細研) 水銀(以棗泥研令星盡。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煎槐、柳、薄荷湯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胎風,搐搦、壯熱、多驚。天竺黃丸方
天竺黃(細研) 天南星(炮裂) 胡黃連(各半兩) 鉛霜 牛黃(並研細。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牛黃等令勻,用棗肉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乳汁研破三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如三歲以上用酒及荊芥湯下。
《聖惠》治小兒胎風,手足抽掣。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 天竺黃(各半兩) 羌活(末) 麝香(各一分) 蠍(二枚,頭尾全,炒)
上件藥研,羅為細末,煉蜜和為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三丸,三四歲兒每服五丸。
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胎風,四肢驚掣,痰涎壅滯。宜服水銀丸方
水銀(半兩,黑錫半兩同結作砂子) 天麻(酒浸,焙乾) 干蠍(微炒)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 鬱金 白附子(炮裂。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湯下一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四十八候治小兒胎風。通經散方
人參 茯苓 硃砂(各一分) 當歸(半兩) 蠍 牛膠(各一錢) 蟬蛻(七個) 紅芍藥(二分) 甘草(五寸,炙) 犀角(少許)
上為末。每服一錢半,麥門冬湯調下,杏仁湯亦可。
《張氏家傳》蠍梢散治小兒胎風,天 ,客忤,急慢驚風,往來潮搐,涎盛喘逆,哽氣不安。
人參(三錢) 白僵蠶(一分,直者) 全蠍(一十四個) 辰砂 真麝(各一分)
上件三味為細末外,再入辰砂、麝香同研勻。每服一字,金銀薄荷湯調下。如慢驚,即入白附子末一分。
一切風第二
編輯《千金翼》丹參膏主傷寒時行,賊風惡氣。在外肢節痛攣,不得屈伸,項頸咽喉,痹塞噤閉。入腹則心急腹脹,胸中嘔逆,藥悉主之。病在腹內服之,在外摩之。緩風不遂,濕痹不仁,偏枯拘屈,口面 斜,耳聾齒痛,風頸腫痹,腦中風痛,石癰,結核,瘰 ,堅腫未潰,敷之取消;及赤白癮疹,諸腫無頭作癰疽者,摩之令消。風結核在耳後,風水游腫,疼痛KT KT ,針之黃汁出。時行瘟氣,服之如棗大一枚。小兒一切風,以意減之方。
丹參 蒴 根(各四兩) 秦艽(三兩) 羌活 蜀椒(汗,去目,閉口者) 牛膝 烏頭(去皮) 連翹白朮(各二兩) 躑躅花 菊花 莽草(各一兩)
上十二味切,以苦酒五升、麻油七升合煎,苦酒盡,去滓,用豬脂煎成膏。凡風冷者用酒服。熱毒單服,齒痛綿沾嚼之。
《仙人水鑒》黃鹽方治小兒百日內患風,不計名目好惡,悉皆主之。
黃鹽(一斤,研。陶隱居雲∶北海鹽黃草粒粗,以作魚 及咸菹) 薄荷(一斤,搗取汁) 水銀(一兩,入二味中同一復時,通赤水成霜,去鹽取之,然後入藥) 桃花 菊花 黃蜀葵花 薄荷花 牛蒡子(各二分) 寒水石(一分)
上並生搗如粉,入水銀霜同研令勻,以蜜為丸如麻子大。若是患風者,不計好惡病狀,服之神妙。
《外台》張文仲療一切風,及偏風發四肢,口目 戾,言語謇澀。其湯不虛人,勝於續命湯,故錄傳之,特宜老小用之方。
羌活 防風(各二兩) 生地黃(汁) 竹瀝 荊瀝(以上三味汁各取一升五合) 蜀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八九破。重一兩者有神)
上六味切,內前三瀝汁中,寬火煎取一升五合,去滓,溫分二服,服比相去八、九里。若風甚,頻服五、六劑,驗不可論,特宜於老小等。無問冬夏,並宜服之,無忌。隔三日服一劑益佳。忌豬肉、蕪荑。
《外台》張文仲治小兒一切風。寒水石煮散方
寒水石 石膏 滑石 白石脂 龍骨(各八兩) 桂心 甘草(炙) 牡蠣(熬。各二兩) 赤石脂 乾薑 大黃(各半兩) 犀角(一兩,屑)
上一十二味搗,以馬尾羅篩之,將皮囊盛之,急系頭,掛着高涼處。欲服以水一升,煮五、六沸,內方寸一匕藥,煮七、八沸;下火澄清,瀉出頓服之。每日服亦得,百無所忌。小兒服之,即以意斟酌多少。忌生蔥、海藻、菘菜。
《博濟方》治小兒癱緩,一切風疾;傷寒,小兒驚風等。雙丸子
天麻(輕炙) 蠍梢(須是蜂全者) 天南星(炮過) 蠶蛾 生犀(鎊末) 羚羊角(鎊末) 硃砂(別研) 藿香葉 白檀香 烏蛇(酒浸,去皮骨,輕炙) 零陵香(各一兩) 天雄尖 麝香(各半兩) 牛黃(一分) 雄黃(一錢) 狐肝(一具,水煮,薄切、焙乾,別杵) 烏鴉(一隻,去嘴、爪、腸肚,於瓦罐內燒為灰,別研,羅入諸藥末內)
上件一十七味藥,並揀擇淨,分兩秤足,根據法修制、搗了;然後更細研令勻,煉蜜為塊,硬軟得所;卻於石上捶三百下,用 器盛。每服二丸,薄荷湯下,大人白豆大,小兒綠豆大丸。卒患並三服。癱緩、中風,即膩粉三大錢水調,同藥化下。小兒驚風,金銀薄荷湯下。婦人血風,並產前、產後中風,手足彎曲,當歸紅花酒下。傷寒,豆淋酒下三、五丸。
《博濟方》治一切風毒上攻,心胸不利,口舌乾澀,風虛痰壅,不思飲食,及風毒下注,腰腳疼痛,脾虛體黃,腎敗骨弱。疏痰利膈,治癱緩等一切風疾,小兒驚風。透水丹
川大黃 益智子(去皮) 茯苓(去皮) 茯神(去皮木) 蔓荊子(去花葉) 威靈仙(去土) 天麻 仙靈脾(去梗) 吳白芷 山梔子(七棱小者為上,去皮。各一兩) 麝香(一分,別研) 細墨(一分,別研,太醫局方∶燒,用醋淬、研) 川烏頭(四兩,生用,去皮臍。太醫局方用河水浸半月,三日一換水,切作片,焙乾,鹽一兩,炒黃去鹽)
上並生為末,入麝香、墨拌和勻,蜜搜和入臼內杵一萬下,丸如梧子大。每服薄荷汁、溫酒下兩丸。如卒中,研四丸,用皂角、白礬溫水下立效。癱緩風,每日服三、五丸;常服一丸,茶、酒任下。小兒驚風,入膩粉少許,薄荷汁化半丸灌之。瘰 ,蔥、茶清下一丸。忌動風毒物。
《博濟方》∶大治大人,小兒一切風疾,但服此藥,無不應效。神寶丹
自然銅(半斤) 金星礬石 禹餘糧石 石膏(以上各一兩)
先將上件四味藥,用炭火 通赤,傾在釅醋內淬,如此凡一、七度了;放干後都搗,羅為末,入在瓷盆內,以湯淘洗二十度,候浮盡上面黑汁,澄淨了,只收在底真實藥於瓷器內,慢火逼盡水脈,後細研,乃用諸藥如後∶
蔓荊子 威靈仙 茯苓(去皮) 天竺黃 天仙藤 白僵蠶 鉛白霜 (去毒,麩炒) 白蒺藜 旋復花 莽草犀角(鎊) 半夏(湯洗去涎七次,麩炒黃色) 藿香(以上各一分) 桑螵蛸 瓜蒂(各二、七個) 赤小豆(四十九粒) 人參 檳榔(半生半熟。各半兩) 劍脊烏蛇(酒浸、去皮骨,炙黃,用肉一兩) 真虎骨(一兩,酒浸,炙黃) 白龍砂(以白犬先系定,將粟米餵三日,取其第三日糞,淘取粟米焙乾,用一兩)
上件藥修制、搗、羅了,次用下項藥∶
好硃砂(一兩飛) 牛黃 龍腦(各一分) 麝香 膩粉 乳香(各少許)
上以六味藥研殺如塵,用前藥攪和令勻,用槐膠水煮麵糊和得所,入鐵臼搗熟,丸如彈子大,焙乾。每一粒豆淋酒磨下,作十服,每五服後浸皂角水磨下服之。小兒患,即酌大小以意加減與服,用薄荷金銀湯磨下,神效不可俱迷。
《靈苑》生朱散治大人、小兒一切風,及驚癇、風癇久不瘥者。
鐵粉 天南星(炮) 牛膝 人參 天麻(炙) 黃丹(炒令紫色) 青黛 附子(炮,去皮臍) 干蠍(生) 雄黃半夏(生薑汁浸一宿,炒。以上各一兩) 輕粉 硃砂(各一兩) 麝香(半錢,研入)
上一十四味同杵,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小兒一字,薄荷湯調下。忌動風毒物。
《靈苑》太乙流金火道散治大人、小兒一切風方。
躑躅花 肉桂(去粗皮) 乾薑(刮去皮) 附子(去皮臍,並生為末。以上各一錢半匕)
上九味各須研碾令極細,又同研令勻。凡氣厥及廁上中惡,大人小兒卒中感厥諸疾,不醒人事,手足搐搦、戴目,悶絕,及元氣、血氣上沖、痛悶欲絕者,頭風夾腦風,傷寒不解,皆吹鼻內,大人一字,小兒半字,得嚏為效。再用不嚏者,難理也。傷寒仍以蔥汁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用薄荷、姜、臘茶下。傷寒久不解者,蔥、酒下十丸,立效。
太醫局婁金丸治諸風,神志不定,恍惚去來,舌強語澀,心忪煩悶,口眼 斜,手足 曳,及風虛眩冒,頭目昏痛,或施運僵仆,涎潮搐搦,卒中急風,不省人事,小兒驚風諸癇,並皆治之。
天竺黃 白附子(炮) 牛黃(研) 腦麝(研。各一兩) 天麻(去苗) 防風(去蘆頭)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各三兩) 細辛(去苗,洗、焙) 天南星(為末,以牛膽汁和作餅子,陰乾) 川芎 白芷(洗) 人參(去蘆頭。各一兩半) 羌活(去苗) 黃 (去蘆頭,銼,秤) 白僵蠶( 去絲) 羚羊角(鎊) 芍藥 甘草() 麻黃(去根,節) 茯苓(去皮,秤) 犀角(鎊) 本(洗。各二兩) 甘菊(去土,四兩) 金箔(一百片為衣) 生地黃(汁五升,入蜜一斤、酒二升、酥一兩半,慢火熬成膏,放冷)
上為細末,以地黃汁膏子搜和,每兩作五十丸,以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細嚼溫酒下。若中風涎潮、不語昏塞甚者加至三丸,用薄荷自然汁同溫酒共半盞化藥灌之。常服一丸,濃煎人參湯嚼下,薄荷湯亦得。小兒每服皂皂大,薄荷湯化下。
太醫局龍虎丹治丈夫、婦人新得、久患急風緩風,半身不遂,手腳筋衰;及風毒攻疰,遍身瘡疥。頭風多饒白屑;毒風面上生瘡;刺風狀如針刺;癇風急倒作聲;頑風不認痛癢; 風頸生斑駁;暗風頭旋眼黑; 風面生赤點;肝風鼻悶眼 ∶偏風口眼 斜;節風肢節斷續;脾風心多嘔逆;酒風行步不前;肺風鼻塞項疼;膽風令人不睡;氣風肉似蟲行;腎風耳內蟬鳴;陰間濕癢,及小兒驚風方。
大附子(炮,去皮臍,秤) 天竺黃 牛膝(酒浸,去苗,焙乾,略焙) 川芎(洗) 川羌活(去苗洗,焙,秤)天麻(去苗,生制) 半夏(湯浸七次,用生薑汁制) 細辛(去苗洗,生) 何首烏(去粗皮) 獨活 柴胡(務去苗) 桔梗(生) 藿香葉(生) 黑牽牛( ) 硫黃(結砂子。各二兩) 川烏頭(炮,去皮尖、臍,秤) 官桂(去粗皮,生用) 白僵蠶( ) 香白芷(生) 舶上茴香(微 ) 甘松香(洗去土,焙,秤) 縮砂仁 菊花去土,生) 五靈脂(生。各五兩) 烏蛇(酒浸,去皮骨,焙乾,秤半斤) 白乾薑(炮) 白蒺藜( ) 防風(去苗,銼) 地龍(去土 ) 硃砂(研水飛。各三兩) 木香(生)雄黃(水飛) 馬牙硝(研) 水銀(與硫黃用慢火結成砂子。各一兩) 寒水石(燒通赤,研飛,一斤) 麝香(一分,研) 龍腦(半兩,研)
上為細末,煉蜜為劑。每服一丸,如雞頭大,用薄荷酒嚼下,日進一服,重即兩服。產後驚風,亂道見物,硃砂酒磨下。產後身多虛腫血風,頻增昏沉,身如針刺,發隨梳落,面黃心逆,並煎當歸酒嚼下,日進兩服。若治傷寒,炒蔥豉酒嚼下一、二服,蓋覆出汗立愈。小兒驚風,薄荷酒化下少許。大人急風,口噤失音等,薄荷酒灌之。常服茶、酒任下,不拘時候服。
太醫局青州白丸子治男子婦人半身不遂,手足頑麻、口眼 斜,痰涎壅塞,及一切風他藥所不能療者;小兒驚風,大人頭風,洗頭風,婦人血風,並宜服之。
天南星(三兩,生用) 半夏(生用,以水浸洗過,白好者七兩) 白附子(生用,二兩) 川烏頭(去皮臍,生用半兩)
上搗,羅為細末,以生絹袋盛,用井花水擺,未出者更以手揉令出,如有滓更研,再入絹袋擺盡為度;放瓷盆內,日中曬,夜露至曉,棄水,別用井花水攪,又曬至來日早,再換新水攪。如此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曬乾後如玉片,碎研,以糯米粉煎粥清,為丸如綠豆大。初服五丸,加至十五丸,生薑湯下,不計時候。如癱緩風以溫酒下二十丸,日三服,至三日後,浴當有汗,便能舒展。服經三、五日,呵欠是應。常服十粒已來,永無風痰膈壅之患。小兒驚風,薄荷湯下兩、三丸。
太醫局八風散治風氣上攻,頭目昏眩,肢體拘急煩疼,或皮膚風瘡癢痛,及治寒壅不調,鼻塞聲重,小兒虛風方。
人參(去蘆頭) 黃 (去蘆頭,銼) 甘草(銼, 。各二斤) 防風(去蘆頭叉枝者) 羌活(去蘆頭。各三斤) 白芷 前胡(去蘆頭。各一斤) 藿香葉(去土,半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入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臘茶清調服一大錢亦得。小兒虛風,乳香、臘茶清調服半錢。更量兒大小臨時加減。
太醫局消風散治諸風上攻,頭目昏痛,項背拘急,肢體煩疼,肌肉蠕動,目眩旋運,耳嘯蟬鳴,眼澀好睡,鼻塞多嚏,皮膚頑麻,搔癢癮疹。又治婦人血風,頭皮腫癢,眉棱骨痛,旋暈欲倒,痰逆噁心,及小兒虛風,目澀昏困,急慢驚風方。
羌活 人參(各去蘆頭) 芎 白茯苓(去皮) 白僵蠶(炒) 藿香葉(去土) 防風(去蘆頭) 荊芥穗 甘草(銼,炒) 蟬殼(以上各二兩) 濃朴(去粗皮,薑汁塗,炙熟) 陳橘皮(洗淨,焙乾。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茶清調下。如久病偏風,每日三服便覺輕減。如脫着沐浴,暴感風寒,頭痛身重,寒熱倦疼,用荊芥、清茶調下,溫酒調下亦得,可並服之。小兒虛風,目澀昏困,及急慢驚風,用乳香荊芥湯調下半錢,並不計時候服。
太醫局返魂丹治小兒諸風癇癲,潮發螈 ,口眼相引,項背強直,牙關緊急,目睛上視;及諸病久虛變生虛風,多睡昏困,荏苒不解,速宜服之。
烏犀(鎊) 當歸(去蘆頭,酒浸、細切,焙乾,微炒。各二兩) 蟬殼(去土,微炒) 附子(水浸後炮去皮臍)
石斛(去根銼) 川芎 肉豆蔻(去殼,微炒) 龍腦 牛黃(各別研) 硃砂(細研,水飛) 雄黃(細研,水飛。
以上各半兩) 天麻(酒洗,切、焙) 檳榔 天南星(湯洗,生薑自然汁煮軟,切,焙乾,炒黃) 僵蠶(去絲嘴,微炒) 白附子(微炮) 肉桂(去粗皮) 白花蛇 烏蛇(各酒浸一宿,炙令熟,去皮骨、用肉) 半夏(湯洗七次,薑汁浸三宿後,炒令黃) 干蠍 萆 (各微炙) 細辛(去苗) 沉香 附膠(杵碎,炒如珠子) 陳橘皮(湯洗去白,微炒) 防風(去蘆頭及叉枝) 槐膠 藿香葉(去土) 羌活 獨活(各去蘆頭) 麻黃(去根節) 川烏頭(燒令通赤,留煙少許入坑內,以盞子覆,用新土圍之,食頃取出 羚羊角(鎊) 麝香(別研。各一兩) 天竺黃(細研) 木香 人參(去蘆頭) 乾薑(炮) 茯苓(去黑皮) 蔓荊子(去白皮) 晚蠶蛾 桑螵蛸(各微炒) 何首烏(米泔浸一宿,煮過,切、焙) 本(去土) 白朮(米泔浸一宿,切、焙乾,微炒) 縮砂仁 白芷 枳殼(麩炒,去瓤,切) 敗龜 虎骨(各酒醋塗,炙令黃) 丁香 濃朴(去粗皮,薑汁塗炙令熟。以上各三分) 膩粉(別研,一錢) 金箔(二十片為衣) 烏鴉(一隻,去嘴、翅、足) 狐肝(三具。以上二味臘月採取,入新瓦罐內,以瓦盆子蓋頭,用泥圍濟;用炭火一秤燒令通赤,待煙盡取出,候冷,研令極細用) 水銀 硫黃(為末。各半兩,用瓷盞盛,慢火養成汁,同水銀急炒如青泥,成砂細研)
上件藥五十八味並須如法修事,搗研令細,煉白蜜合和,入酥,再搗三、五千下,丸如桐子大。每一歲兒一丸,溫薄荷自然汁化,不計時候服。
《嬰孺》治少小心氣不足,風歷五臟,神氣錯亂,發作有時,夢寐驚恐,結氣,口唇乾躁。宜服鎮心酒方
秦艽 干地黃 柴胡 銀屑 麥門冬(去心) 薯蕷 獨活 桂心 茯神 鐵精 防風 當歸 人參 丹砂 芎(各四分) 牛黃 杏仁(去皮。各三分) 黃 (一分) 桑螵蛸(二分) 雞頭(一個)
上二十味,絹袋中,酒三斗浸,春夏五日、秋冬十日。三歲兒半合,五歲一合。
《嬰孺》治小兒體上KT KT 方馬尿
上取洗之。
《嬰孺》又方
牛鼻上津
上取塗之。
《良方》治大人小兒諸風傷寒。通關散
旌德烏頭(四兩,皺皮,旌德有蘆頭肌白者) 本 防風 當歸 芎 天南星 白芷 乾薑 雄黃(細研) 桂(各半兩,並生,勿近火)
上為細末。煨蔥、酒下一字或半錢。癱緩加牛黃、麝香。小兒減半,薄荷酒下。
《莊氏家傳》羌活膏治小兒虛風及吐瀉後,精神昏困,歐行之方。
川羌活 防風(各一兩) 川芎 荊芥穗 蠍梢(酒浸三日,焙乾) 天麻(酒浸三日,焙乾) 人參 白朮 白茯苓(各半兩)
上同為末,棗肉或蜜和丸櫻桃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棗肉和雖佳,久之大堅硬。尋常多用蜜和,味美小兒易服。)
長沙醫者丁安中傳太乙丹治小兒諸風,驚癇,潮熱發搐,口眼相引,項背強直,精神昏困,痰涎不利,一切虛風宜服。
烏蛇肉(酒浸一宿) 天南星(炮裂) 雄黃(研。各三錢) 白附子(炮三錢半) 硃砂(研) 麻黃(去節。各七錢) 全蠍 天麻(酒浸一宿。各一錢半) 琥珀 生地黃(末。各一錢) 甘草(半錢,炙)
上件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一粒,用薄荷湯調下。
長沙醫者丘松年傳摩熨法治小兒虛風螈 。
白丁香(直者) 蠍梢(各七個) 蜈蚣(一條) 胡黃連(末,抄半錢) 白附子(一個大者,串數竅,取薄荷汁浸透令軟,掘地坑,先用火燒令坑赤,放在坑內;用好醋一盞,浸令氣盡為度)
上為細末,取蔥涎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蔥湯化開,填在臍內,常用熱手熨摩。候兒作聲為效。
《聖惠》灸法∶小兒但是風病,諸般醫治不瘥。炙耳上入髮際一寸五分,嚼而取之,率谷穴也。
中風第三
編輯《巢氏病源》小兒中風候∶小兒血氣未定,肌膚脆弱,若將養乖宜,寒溫失度,腠理虛開,即為風所中也。
凡中風皆從背諸髒俞入。若中心風,但得偃臥,不得傾側,汗出唇赤。若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若唇或青、或白、或黃、或黑,此是心壞為水,面目亭亭時悚動,皆不復可治,五、六日而死。若肝中風,踞坐不得低頭。若繞兩目連額上色微有青,唇色青而面黃可治,急灸肝俞。若大青黑、面一黃一白者,是肝已傷,不可復治,數日而死。若脾中風,踞而腹滿,身通黃,吐咸汁出者可治,急灸脾俞。若手足青者,不可復治也。若腎中風,踞而腰痛,視脅左右末有黃色如HT KT 大者可治,急灸腎俞。若齒黃赤、鬢髮直,面上土色,不可治也。肺中風,偃臥而胸滿,短氣,冒悶,汗出,視目下,鼻上下兩邊下行至口,色白可治,急灸肺俞。若黃為肺已傷化為血,不可復治也。其人當要掇空,或自拈衣,如此數日而死。此五臟之中風也。其年長成童者,灸皆百壯,若五、六歲以下至於嬰兒,灸者以意消息之。凡嬰兒若中於風,則的成癲癇也。
茅先生有小兒中風候∶大熱,牙關緊噤,狂躁。此候因熱盛乘虛,被邪風吹着致此。所治者,急用奪命散(方見急慢驚風門中)與吐下風涎;方醒,次用勻氣散(方見胃氣不和門中)、醒脾散(有二方∶一方見胃氣不和門,一方見慢脾風門中)相夾與服;三日內下鎮心丸(方見一切驚門中)、硃砂膏(方見驚積門中)。第四日下青金丹(方見積聚門中)與通下風涎。再下勻氣散、回陽散(方見夾驚傷寒門中)。醒脾安樂,常服鎮心丸即愈。
張渙謹按∶小兒氣血未定,腠理開疏,若將養乖宜,寒溫失度,精神不守,外中風邪。令兒昏困不省,手足抽掣,乃名中風候也,最為緊急。若中風潮發,一向不省,乃名風痙病也。又邪氣多中於心肺間,其狀胸滿短氣、冒悶汗出,尤為大矣;及中風不語,口噤,口眼 斜、半身不隨。
《嬰童寶鑑》小兒五臟中風歌∶
小兒心臟中風時, 臥唇紅汗透衣。但灸心俞三五壯,唇青黃白黑難醫。目瞪此為心已壞,多應性命六朝期。肝風踞坐舉頭難,早灸肝俞病即安。細視眼連唇上色,青黃須道易醫看。黑色只應旬日死,命歸泉壞不能還。脾家若也中風邪,腹滿身黃色似瓜。吐沫此時猶可治,手青足冷命還賒。腰疼目黑腎家風,兩脅和柔病可攻。急救腎俞方得瘥,面黃痙發必歸空。肺風 臥胸中滿,短氣心煩汗轉多,鼻口兩邊純色白,早須醫治得安和。
又雲∶尋縫面黃人豈在,只尺旬中入逝波。惟有肺俞堪救療,後人學人細尋歌。
《本草》治小兒中風,項強背起。
衣魚於項背上摩之。
《金匱要略》續命湯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 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姚雲∶與大續命湯同。兼治婦人產後去血者,及老人小兒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去皮) 當歸 人參 石膏(碎) 乾薑 甘草(炙。各二兩) 芎 (一兩)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當小汗。薄覆脊,憑杌坐,汗出則愈。不汗更服,無所禁,勿當風。並治但伏不得臥,咳逆上氣,面目洪腫。兒小量度與之。范汪雲∶是仲景方,欠兩味。
《千金》增損續命湯治小兒卒中風、惡毒及久風,四肢角弓,反張不隨;並 HT 僻不能行步方。
麻黃(去根節) 甘草(炙) 桂心(各一兩) 芎 葛根 升麻 當歸 獨活(各十八銖) 人參 黃芩 石膏(各半兩) 杏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
上十二味 咀,以水六升煮麻黃,去上沫,乃納諸藥,煮取一升二合。三歲兒分四服,一日令盡,少取汗,得汗以粉粉之。
《千金》治少小中風,脈浮、發熱、自汗出、項強、鼻鳴、乾嘔。桂枝湯方
桂心 甘草(炙) 芍藥 生薑(各一兩) 大棗(四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服。此方與傷寒篇中各方相重,然用各異。
《千金》治少小新生中風。二物驢毛散
驢毛(一把,取背前交脊上會中,拽取如子拇指大一把) 麝香(二豆大。《聖惠》用一分)
上以乳汁和銅器中,微火煎,令焦熟出,末之。小兒不能飲,以乳汁和之,葦筒貯,瀉着咽中,然後飲乳,令入腹。
《千金》治少小中風,狀如欲絕湯方∶
大黃 牡蠣 龍骨 栝蔞根 甘草(炙) 桂心(各十二銖) 赤石脂 寒水石(各六銖)
上八味 咀,以水一升,內藥重半兩,煮再沸,絞去滓。半歲兒服如一雞子殼,大兒盡服。入口中即愈;汗出粉之。藥無毒,可服,日二。熱加大黃,不汗加麻黃。無寒水石,朴硝代之。
《千金》治少小新生,肌膚幼弱,喜為風邪所中,身體壯熱。或中大風,手足驚掣。五物甘草生摩膏方
甘草(炙) 防風(各一兩) 雷丸(二兩半) 白朮(炮) 桔梗(各二十銖)
上 咀,以不中水豬肪一斤煎為膏,以煎藥,微火上煎之。消息視稠濁膏成,去滓,取如彈丸大一枚,炙手以摩兒百過。寒者更熱,熱者更寒。小兒雖無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風。
《千金》治大人、小兒中風發熱。大戟洗湯方
大戟 苦參
上二味等分,末之,以藥半升,白酢漿一斗,煮三沸,適寒溫洗之。從上下寒乃止,立瘥。小兒三指撮,漿水四升煮,洗之。
《仙人水鑒》∶子生七日以後,半月以前,手腳抽動者,庸醫皆云是天 風,此即誤兒性命。又雲客忤,此是在母胎中,骨節及毛孔中邪風,生後四肢被外風所干,致有此疾。根源在胎,為骨節風,是陰陽不正之氣所干。
兒子生後,不為天 風,治之神妙,莫越此門。又雲有孕之後,父母交通,惡氣形胎,所以此疾。余治之法,曾驗千餘家,一一皆應,非志士勿可妄傳,號曰水銀膏
水銀(一大兩,以青竹筒子貯之,從十二月臘日下廁中,鉛為蓋,密封閉,勿令穢污入內;五月五日取出,其銀並飛上鉛蓋上如霜雪,取下,即入諸藥) 青黛 黃蜀葵花(各一分) 牙硝(三分) 胡黃連(末,六分)
上研鉛霜令極細,取白羊骨中髓,丸之如綠豆大。以水研一丸灌之,立效。
《仙人水鑒》∶孩子手腳搐挽,號為骨節風,俗呼為天 ,已在前說。手與足其理不同,今後重明,以救生命。
腳搐手不搐者,宜使此方。
竹瀝和黃連,更入一銖鉛(黃丹是)。熬令充作散,塗足不抽牽。
上緣孩子未及百日,骨節未開,宜作此治之。切不得灸也,灸即火氣攻心,其風難得可除,根據此萬不失一也。
《外台》∶《千金》排風湯 主大人小兒諸毒風氣、邪風所中,口噤悶絕、不識人;身體疼煩,面目暴腫、手足腫方。
犀角(末) 羚羊角(末) 貝齒(末) 升麻(末)
上四味各一兩,和勻,以藥四方寸匕、水二升半煮取一升,去滓。服五合,煞藥者,以意增之。若腫,和雞子敷上,日三。老小以意,亦可多合用之,深師同。
《聖惠》治小兒中風,筋脈拘急、項強、腰背硬、手足搐搦,發歇不定。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 防風(去蘆頭) 麻黃(去根節) 黃芩 桂心 細辛 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 羌活(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溫服。量兒大小加減,頻服,汗出效。
《聖惠》治小兒中急風,口眼俱搐,腰背強直,手足拘急。牛黃散方
牛黃(三分,細研) 天南星(一分,生使) 麝香(細研) 膩粉(研入。各一錢) 桑螵蛸(三分,微炒) 干蠍(半生用,半微炒) 白花蛇(腰已前者,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各一兩半)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以溫酒調下一字。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四肢拘急、心神悶亂、腰背強硬。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炮裂) 膩粉(研入) 牛黃 麝香(並研細。各一分) 白附子(炮裂)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 麻黃(去根節) 槐子(炒) 防風(去蘆頭) 硃砂(細研,水飛過) 犀角屑(各半兩) 五靈脂 干蠍(微炒。各一兩) 金銀箔(各三十片)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用醋一大盞,入藥末一半,以慢火熬成膏,次入余藥末,和丸如綠豆大。一歲一丸,二歲二丸,三、五歲至三丸。以溫酒下,日三、四服。
《聖惠》治小兒中風,口眼偏斜,筋脈拘急及胎中疾病。硃砂丸方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干蠍(微炒) 牛黃 麝香(各細研) 天麻 白附子(炮裂) 白僵蠶(微炒)乾薑(炮裂,銼,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用軟粳米飯和丸如黍子大。每服以乳汁化下三丸,日三服。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手足搐搦及驚風。牛黃丸方
牛黃(細研) 干蠍(微炒) 防風(去蘆頭) 麝香 鉛霜(各細研) 南星(炮裂。各一分) 犀角屑 天麻 天竺黃(細研) 白附子(炮) 烏蛇肉(炙令黃) 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 膩粉(一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用溫薄荷酒研下三丸,更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口眼牽急。硃砂丸方
硃砂(細研,水飛過) (去足,微炒) 白僵蠶(微炒) 天南星(炮裂。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一歲一丸,以薄荷湯下。
《聖惠》治小兒中破傷風。沒心草散方
沒心草(半兩) 白附子(一分,炮裂)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薄荷酒調下一字,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汗出中風,身體拘急,壯熱苦啼。丹參散方
丹參(半兩) 鼠糞(三、七枚,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漿水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吐涎。鬱金散方
鬱金(末,半兩) 膩粉(一錢) 巴豆(十二顆,以小便浸一宿,去皮出油,研如膏)
上件藥都研令勻。每服,以橘皮湯調下一字,吐涎出即效。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太醫局和師牛黃丸治大人小兒卒暴中風,眩暈倒仆,精神昏塞,不省人事,牙關緊急,目睛直視,胸膈、喉中痰涎壅塞,及諸癇潮發,手足螈 ,口眼相引,項背項直,並皆治之。
牛黃 麝香 輕粉 粉霜(並細研。各半兩) 金箔(為衣) 銀箔(研。各一百片) 雄黃 辰砂 石碌(並研,水飛) 蛇黃 磁石 石燕子(並火燒,醋淬九次,細研。各一兩)
上件都研勻細,用酒煮麵糊和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煎薄荷酒磨下。老人可服半丸,小兒十歲以下分為四服,蜜水磨下。四歲以下分為五服,未滿一歲可分七服。如牙關緊急,以物斡開灌之。
譚氏方 治小兒國中風,癱緩一日內。
膽礬細研如面。每使一字許,用溫醋湯下。立吐出涎,漸輕。
譚氏方 治小兒中風,牙關不開。
天南星一個煨熟,紙裹封角未要透氣,於細處剪雞頭大一竅子,透氣於鼻孔中,牙關立開。
《養生必用》續命湯治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 不知痛處,拘急不得轉側,婦人產後去血,老人、小兒並可服。(風痱身無痛處,四肢不收,言不變、智不亂,有知可治。)
麻黃(去節,三兩) 桂(去盡皮) 當歸(切) 人參(去蘆) 石膏 乾薑 甘草(炙。各二兩) 芎 白芍藥(各一兩) 杏仁(去皮尖,麩炒黃,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取七釐清汁溫服,日三,忌如常,春中覆取微汗。
《嬰孺》治少小風邪,言語錯亂、不知人。鴟頭酒方
鴟頭(一個) 秦艽 丹參 石南草 獨活 防己 細辛(以上各四分) 芍藥(八分)
上切,入絹袋,清酒五升浸之,隨時日數服半合,日三服。
《嬰孺》治小兒卒肩息,上氣不得安,惡風入肺。麻黃湯方
麻黃(四兩,去節) 桂心(五分)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兩,洗) 生薑(四分)
上以水五升,煮三升。百日兒半合,二百日兒一合。以次量大小與之,日進三服。
《嬰孺》增損續命湯治小兒卒中風欲絕。長石湯方
大黃 麻黃(去節) 滑石 長理石 石膏(綿包,碎。各四分) 防風 牡蠣( 赤) 栝蔞 甘草(炙) 赤石脂 桂心(各二分) 龍骨 白石脂 寒水石(各一分,無寒水石以朴硝代之亦可)
上為末,以水一升,用末三錢重,煮二沸,去滓。三歲兒服一雞子許令盡,大兒盡服,入口則愈;汗出粉之,日進三服。熱加大黃,不得汗加麻黃。
《嬰孺》治少小中風,脈浮發熱,汗不出頭,鼻鳴乾嘔。生薑湯方
生薑 甘草(炙) 芍藥(各一兩) 桂心(三兩) 棗(十個,去核)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為三服。自汗出者,加附子一個小者;如渴,去桂枝,加栝蔞半兩;痢作去芍藥、加乾薑三分、附子小者一個炮;心下悸去芍藥加茯苓三兩;表虛里實,去桂加膠飴二兩。
《嬰孺》治少小中風,往來寒熱,胸脅滿,嘿嘿煩心,喜嘔,不欲食。黃芩湯
黃芩 人參 甘草(炙) 半夏(洗) 乾薑(各一兩) 柴胡(三兩) 棗(十個,去核)
上切,以水三升煮一升,為三服。煩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子半個、當歸二兩、龍骨二兩、栝蔞根二兩;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一兩、茯苓二兩;表證不解者去人參,加桂心二兩,微發汗;得病七八日不解,結熱在內,往來寒熱者,加黃連二兩、芒硝半兩為常法。大良。
《嬰孺》治小兒汗出中風,一日之時,兒頭頂腰背熱,二日即腹熱,手足不舉。景天散
景天 丹砂(各二分) 麻黃(去節) 白朮(各一分)
上為末。漿水服一刀圭,日進三服,立已。
張渙麻黃湯治小兒中風,祛風,爽精神。
麻黃 防風 細辛 黃芩(各一兩) 羌活(半兩) 甘草(一分,微炙) 大川附子(一枚,重半兩,微炮,去皮臍)
上件為粗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薄荷兩葉,煎五分,去滓,稍熱,時時灌之。
張渙螵蛸散治小兒中風痰盛。
桑螵蛸(微炒) 天麻(各一兩) 天南星(微炮) 白僵蠶 干全蠍(並微炒。各一分)
以上搗,羅為末。次用∶膩粉 牛黃 麝香(並細研,各一錢)
上件同拌勻,再細研。每服一字至半錢,溫酒調下,量兒大小加減。
張渙白花蛇散治小兒中風,啼聲不出,及心肺中風,尤宜服之。
白花蛇(腰以上者,酒浸,去皮骨,炙令黃) 桂心 人參(去蘆頭) 羚羊角(屑) 菖蒲(一寸九節者。各一兩) 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字至半錢,點麝香、荊芥湯調下,並服。
張渙槐子煎治小兒中風不省。
防風 白附子 槐子(微炒) 僵蠶(微炒。各一兩) 麻黃(去根節,秤) 乾薑 半夏(湯洗七遍。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用好醋兩大盞,慢火熬成膏。次用∶
牛黃 麝香(各一分,研)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 金箔(二十片,研)
上件都拌勻,和成膏,丸如綠豆大。每服五粒,溫酒下,量兒大小加減。若牙關緊急,即化破灌之。
張渙比聖丹治小兒心、肺中風,並宜服之。
干全蠍(一兩,微炒) 天南星(生用) 羌活 白附子(各半兩) 川附子(一枚,重半兩,炮,去皮臍)
上件搗,羅為細末,入膩粉一錢研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五粒至七粒,煎荊芥湯下。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保生信效方》回生丸主傷寒八、九日汗不出,及日數多沉重,精神不與人相當,汗欲出不出危殆者;又主傷寒壞病,手足筋攣,筋受寒邪而厥冷,及高年人虛勞煩喘;婦人經水不勻,氣血虛劣;又主破傷風,痰嗽,肺痿,盜汗,寒熱,身痛,小兒郁瞀,昏迷螈 ,各宜汗者。
麻黃(去根節,秤) 桑根白皮(一斤,銼,須土下者,自採為佳) 續隨子(四兩) 白藥子(三兩,為粗末)
以上四味,用河水五石先浸一宿,於大釜器中旋旋添浸藥,慢火熬,以麻黃心黑、水只有二三斗為度;取出滓,用來生絹袋瀘過,再入銀、石器或砂器內熬成膏。
沒藥(研) 透明乳香(水中坐乳缽研之) 桔梗 白芷 鍾乳(研五日,極細入內) 當歸(去蘆頭,湯急洗過,切,焙乾。秤各二兩) 人參 木香(各半兩) 白茯苓(去皮,二兩) 沉香(一兩) 苦參(六兩)
上十一味為末, 研勻細,以麻黃膏和丸如彈子大,須臘月合。每服一丸,百沸湯半盞化下,覺怔忪肉汗出是效。小兒量與。常以零陵香、白芷為末養此藥。(百沸湯,乃火上煎百沸也。)
《聚寶方》狐膽丸治大人小兒中風,神效。
浮萍草(紫背者,七月十五日採取,不計多少,陰乾) 雄狐膽(十二月收,陰乾)
上將浮萍草一味為末,用膽汁丸芥子大。每服大人、小兒三丸,金銀薄荷湯下,不計時候服。
《聖惠》灸法∶小兒身強,角弓反張,灸鼻上入髮際三分三壯。次灸大椎下節間三壯。壯如小麥大。
《嬰童寶鑑》灸法∶小兒五臟中風,各隨髒灸本俞。心風灸心俞,第五椎下兩旁各一寸半。肺風灸肺俞,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肝風灸肝俞,第九椎下兩旁各一寸半。脾風灸脾俞,第十一椎下兩旁各一寸半。腎風灸腎俞,第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半。
中風痙第四
編輯《巢氏病源》小兒風痙候∶小兒風痙之病,狀如癇而背脊、頸項強直,是風傷太陽之經。小兒解脫或臍瘡未合,為風所傷,皆令發痙。
《千金》論曰∶溫病熱入腎中亦為痙,小兒病癇熱盛亦為痙。凡風 、暴屍厥及鬼魘不寤皆相似,宜精察之。
故經言∶久厥則成癇。是以知似也。
《千金》又論曰∶太陽中風,重感於寒濕則變痙也。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之狀;搖頭馬鳴、腰反折。須臾十發,氣息如絕,汗出如雨,時有脫。易得之者,新產婦人及余瘡血脈虛竭;小兒臍風、大人涼濕,得痙風者皆死。溫病熱盛入腎,小兒癇熱盛皆痙。痙、喑、厥、癲皆相似,故久厥成癲。審察之,其重者,患耳中HT HT 痛,皆風入腎經中也,不治流入腎,則喜卒然體痙直如死。皆宜服小續命湯兩、三劑也。若耳痛腫生汁,作癰癤者,乃無害也,惟風宜防耳。針耳前動脈及風府,神良。
茅先生∶小兒有因癇失調而傳變候,雙目上視,都不見黑睛,渾身強直。或反張如死屍,或似角弓,五硬下黑血。此候因癇甚卻變痙,調理即根據癇病。如吐痢不止,死候。大凡此候,十中無一,且圖知候也。
《千金翼》療小兒賊風急痙方。
鐵屑炒使極熱,投酒中飲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痙,項強,腰背硬,四肢拘急,牙關緊,神思昏悶。硃砂散方
硃砂(三分) 雀兒飯瓮(五枚) 蠍尾(二、七枚) 晚蠶蛾(十枚) 白附子(二枚,炮裂,為末)
上藥件都研令勻細。不計時候,以薄荷酒調下一字。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痙,牙關緊急,項背強直,及一切驚癇。牛黃丸方
牛黃 天竺黃 雄黃(各細研) 腦麝(研入) 犀角(屑) 干蠍(微炒) 水銀(入棗肉,研星盡) 附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分) 硃砂(細研,水飛過) 天麻(微炙) 白僵蠶(微炒) 蟬殼(微炒) 桑螵蛸(微炒)羚羊角(屑) 香附子 白附子(炮裂) 羌活 獨活 蔓荊子 麻黃(去根節) 野狐肝(微炙。以上各半兩) 烏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薄荷酒研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中風痙及天 ,驚癇,一切諸風。烏蛇丸方
烏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天漿子(二十枚,去殼) 干蠍(一分,微炒) 黑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天南星 白附子(並炮裂) 天麻(微炙) 防風(去蘆頭) 半夏(泡洗七次,去滑。各半兩)
以上九味都以酒浸,七日後取出焙乾,搗羅為末。
牛黃 腦麝 硃砂 雄黃(以上四味同研如粉。各一分)
上件藥都研令勻,用糯米飯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用薄荷湯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痙,及驚癇諸風,手足搐搦不定。烏犀丸方
烏犀角(屑) 天南星 白附子(並炮裂) 干蠍(微炒) 天麻(各一分) 白花蛇(半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以上六味搗,羅為末,以無灰酒一小盞同入銀器內,煎令稠,則入後藥∶
牛黃 腦麝(並研細) 膩粉 水銀(用少棗瓤研令星盡,以上各一分)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虎睛(一對,酒浸,微炙)
上件藥七味,都研為末;入前藥煎,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用竹瀝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痙及天 、驚邪、風癇。白僵蠶丸方
白僵蠶(微炒) 白附子(炮裂。各一兩) 干蠍(一分,微炒)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天南星(炮裂) 硃砂(細研,水飛過。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粳米飯和丸如麻子大。不計時候,以薄荷溫酒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張渙通聖散治小兒中風痙病方。
白附子(半兩) 蠍尾(二十一枚) 天漿子 晚蠶蛾(各一十四枚)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硃砂(一分,細研,水飛) 麝香(一錢,研)
上件拌勻,細研。每服一字至半錢,薄荷湯調入酒一滴,同調下。
張渙烏犀煎治小兒痙病,心肺中風並宜服之。
烏犀角(屑,一兩) 天南星(微炮) 天麻 白附子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黃) 蠍梢(各半兩)
上件為細末,用無灰酒兩大盞,入銀器中,慢火熬成膏如皂皂大。每服一粒,點麝香湯化下。
張渙又方狐肝膏
桑螵蛸(微炒) 麻黃(去根節,秤) 蔓荊子 烏蛇肉(酒浸一宿,焙乾) 羌活 獨活(各一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硃砂(半兩) 牛黃 麝香(並細研。各一分)
上件都拌勻,用野狐肝半具,石臼中同搗三、二百下成膏,如皂皂大。每服一粒,用薄荷自然汁,入酒三、兩點同化下。
張渙又方奪命散
麻黃(去根節,秤) 干全蠍(各一分) 干蛇頭(一個,酒浸,炙黃) 蜈蚣(一條赤頭者,酥炙黃) 草烏頭(大者一枚,炮去皮)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硃砂(一分) 牛黃 腦子(各一錢,並研細)
上件一處拌勻,研極細。每服一字,溫酒調下。
張渙又方天南星膏
天南星(一兩,研為細末,用慢火酒熬成膏) 赤頭蜈蚣(酥炙) 烏稍蛇(酒浸,焙乾) 全蠍(各半兩)
以上三味為細末,次用∶硃砂(一兩,細研,水飛) 牛黃 麝香(並細研。各一分)
上件用天南星膏子通拌勻,於石臼中搗成膏。每服一皂皂大,用薄荷自然汁,入酒一滴同化下。
中風口噤第五
編輯《巢氏病源》小兒中風口噤候∶小兒中風口噤者,是風入頷頰之筋故也。手三陽之筋入結頷頰,足陽明之筋上夾於口。膚腠虛,受風冷,客於諸陽之筋,筋得寒冷則攣急,故機關不利而口噤也。
《嬰童寶鑑》小兒中風口 及口噤歌∶
三陽連口頰,風傷口必 。諸筋風若中,噤急不能開。
《葛氏肘後》治中風口噤方。
雞屎白如大豆三枚,末,以水飲之當瘥。(《聖惠》以溫酒研下大豆許。)
《千金》雀屎丸主小兒卒中風,口噤不下一物方。
雀屎如麻之大,丸之,飲下即愈。大良。(《聖惠》用雄雀糞,以麵糊和丸,薄荷湯下麻子大三丸。)
《子母秘錄》小兒中風口噤,乳不下。
白棘
上燒末,水服一錢匕。
《聖惠》治小兒中風,卒口噤不開,昏沉冥冥如醉。防風散方
防風(去蘆頭) 川升麻 羚羊角(屑) 羌活 石膏(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中風口噤,四肢拘急。桂枝散方
桂枝 獨活 麻黃(去根、節) 赤芍藥 川大黃(銼,微炒) 防風(去蘆頭) 細辛(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薄荷溫酒調下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中風口噤,腰背強硬,搐搦。犀角散方
犀角(屑) 獨活 麻黃(去根節) 白附子(炮裂) 干蠍(微炒) 牛黃(細研。各一分) 天麻(半兩) 天南星(炮裂,半兩) 麝香(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薄荷酒調下半錢,蓋覆汗出,立驗。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口噤,不知人事欲死。宜服此神驗方
瓜蒂(七枚) 赤小豆(二、七粒) 干蠍(一枚,尾全者,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粥飲調下半錢,服後以吐為效。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口噤。抵聖丸方
膩粉(二錢) 羌活 白附子(炮裂) 干蠍(微炒) 天南星(炮裂。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膩粉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用薄荷水研破三丸,服後吐出風涎,或瀉出如葵汁相似即效。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中風口噤,體熱,筋脈拘急。烏犀丸方
犀角(屑) 羚羊角(屑) 防風(去蘆頭) 黃芩(各一分) 麝香(一錢,細研) 硃砂(半兩,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酒研下三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又方。
上以竹瀝半合,微溫灌之。
張渙石膏湯治小兒中風口噤,頷頰攣急,冥冥如醉。
石膏 川升麻 獨活(各一兩) 麻黃(去根節,秤) 赤芍藥 防風 細辛 桂枝(各半兩) 甘草(炙,一分)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薄荷、竹葉各少許,煎五分,去滓,溫服。
《王氏手集》治小兒牙關緊,不語,不入乳。開關散方
蜈蚣(一條) 白僵蠶 天南星(炒。各一錢) 麝香(當門子二個) 豬牙皂角(二錠,燒灰)
上件為末,用生薑汁醮藥末少許,擦牙關及舌根下,涎出自開。
《吉氏家傳》治口噤不開。吐風散
僵蠶(直者) 蠍(大者,全用。各一個) 天南星(末,一錢)
上末。每服一字,臘茶調下。
長沙醫者鄭愈傳 治小兒牙關緊、口噤不開。還魂丹
麝香(一字) 蠍梢(三七個) 硃砂(二錢,別研) 天南星(一個,去心)
上各細研後,卻入乳缽內再研,同重羅麵少許,滴水為丸如綠豆大。每遇小兒有此病狀,口噤不開,急令水研化一丸,滴入口中令活;後卻以金銀薄荷湯灌下二、三丸,如定後,方將別藥調理。
中風涎潮第六
編輯張渙白玉丹治小兒中風涎潮。
天南星 半夏(各生用) 白僵蠶 桂心 石菖蒲(一寸九節者。各一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膩粉 龍腦(並細研。各一分)
上件都拌勻,取生薑汁和如黍米。服十粒,煎人參湯下。
張渙鬱金丹治小兒中風,潮發涎盛。
鬱金(末) 蠍梢 桔梗 天南星(微炒。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
巴豆(五枚,以童子小便浸一宿,去皮心膜,出油,研成膏) 膩粉(一錢,研)
上件都研勻,滴水和丸黍米大。每服五粒,煎荊芥湯令下。量兒大小加減。
《莊氏家傳》天麻防風丸治小兒風壅涎實,中風,癇疾,筋脈緊急,精神昏塞,或時驚叫,眠睡不穩方。
天麻(炙) 防風 人參(各一兩) 干蠍(全者。炒) 白僵蠶(各半兩) 甘草(炙) 硃砂(研) 雄黃(研。
各一分) 牛黃(一錢,研) 麝香(一分,研)
上十味末之,煉蜜丸如櫻桃大。薄荷湯化下一丸,兒小分減。不拘時候。
中風四肢拘攣第七
編輯《巢氏病源》小兒中風四肢拘攣候∶肌肉脆弱,易傷於風,風冷中於膚腠,入於經絡,搏於筋脈,筋脈得令即急,故使四肢拘攣也。
《千金》治少小中風,手足拘急。二物石膏湯方
石膏(如雞子大一塊,淬) 真珠(一兩)
上水二升,煮石膏五、六沸;內真珠,煮取一升,稍稍分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四肢拘攣,心神煩亂不得睡。獨活散方
獨活 黃 (銼) 茯神 酸棗仁(各一兩) 防風(去蘆頭) 白蘚皮 羚羊角(屑。各三分) 桂心 甘草(炙微赤。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三分,去滓。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四肢筋脈拘攣。桑根白皮散方
桑根白皮(銼) 敗醬 木通(銼。各一兩) 羚羊角(屑) 漏蘆 茯神 芎 (各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更煎一、兩沸。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四肢拘攣,發歇疼痛。羌活散方
羌活 芎 防風(去蘆頭) 天麻 當歸(銼,微炒) 甘草(炙微赤,銼。各三分) 麻黃(半兩,去根節)
白附子(一分,炮裂)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以薄荷酒調下半錢,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手足筋脈攣急。一字散
蟬殼 干蠍 白僵蠶(各微炒) 半夏(末,用薑汁拌,炒令黃) 南星(炮裂。各一分)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上件藥搗,羅為末。每服一字,以荊芥薄荷湯調下。量兒大小加減服之,日三、四服,效。
《聖惠》治小兒中風,手足拘攣,身體強直,口噤,壯熱。牛黃丸方
牛黃 羚羊角(屑) 胡黃連 鈎藤 干蠍(微炒) 犀角屑 麝香 硃砂 雄黃 天竺黃(並細研) 水銀(用少棗肉研令星盡。各一分) 烏蛇(半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用蒸餅和丸如黃米大。每服以薄荷湯下五丸,立有汗出。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四肢攣急,心神煩熱。硃砂丸方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蠶蛾 干蠍(各微炒) 天麻 白附子(炮裂) 牛黃 腦麝(各細研) 羌活(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薄荷湯研下三丸,日三、四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嬰孺》治少小風攣,兩腳疼痛,鎮心止驚。石斛酒方
石斛(二分) 牛黃 蜀椒(汗) 白朮 細辛(各四分) 秦艽 紫石英 當歸 乾薑(各八分) 防風 杜仲桂心 人參 黃 甘草(炮。各六分) 獨活(七分) 附子(炮) 地黃 防己(各五分。一本有白蘚皮六分,無防己) 麥門冬(七分,去心)
上二十味絹袋盛,清酒五升半浸,泥器口。春夏五日,秋冬十日。初服半合為始,日三;稍稍加之,以知為度。
張渙獨活黃 湯治小兒中風拘攣。
獨活 綿黃 酸棗仁(各一兩) 羚羊角(屑) 桑根白皮(銼) 肉桂 麻黃(去根節,秤) 川芎(各半兩)
上件都搗,羅為細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生薑、薄荷各三片,煎五分,去滓,放溫熱服。
《劉氏家傳》治大人、小兒因驚風或寒濕,手足不舉,筋骨不舒,經絡諸疾。
延胡索(去皮) 當歸 官桂(去粗皮,不見火)
上等分,為細末。大人每服二錢,小兒每服一錢,溫酒調下,空心臨臥,日三服。
中風不隨第八
編輯( 拽附)
《巢氏病源》小兒中風不隨候∶夫風邪中於肢節,結於筋脈。若風挾寒氣者,即拘急攣痛;若挾於熱,即緩縱不隨。
《外台》∶《備急》療若身體角弓反張,四肢不隨,煩亂欲死者方。
清酒(五升) 雞屎白(一升,熬)
上二味搗篩合和,揚之千遍,乃飲之。大人服一升,小兒服五合,更小者服三合,良。《肘後》同。
《聖惠》治小兒中風,半身不隨,肢節拘急,不能轉動。赤箭丸方
赤箭 白僵蠶(微炒) 白附子(炮裂) 羌活 桂心(各半兩) 牛黃 麝香(並細研,各半分)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子藥,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荊芥、薄荷湯下五丸,日三、四服。
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手足不隨,諸藥不效。宜服蓖麻子散方
蓖麻子(二十枚,去皮,別研) 雀兒飯瓮(十枚) 干蠍(三十枚) 石榴(一顆大者)
以上四味,將石榴取卻子及七分,盛藥三味在內,用泥裹作球,以慢火炙干,燒令通赤,赤後聞藥氣透出即熟,候冷取出去泥,細研。次入∶干蠍 半夏(湯洗七遍,去滑。各一分) 天南星 白附子(各一分半)
上件藥四味並生用,都搗,細羅為散,入前燒了藥,都研令勻。每服以溫酒調下一字,其重者不過三、兩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四肢不隨,心神迷悶。宜服牛黃丸方
牛黃(以熟絹袋盛於黑豆一升中,炒豆熟為度,別研入) 天竺黃(細研) 犀角(屑) 天南星 白附子(各炮裂) 白僵蠶 地龍 干蠍(並微炒。各半兩) 鬱金 蜣螂(去翅足,微炒) 天麻 麝香(細研。各一分) 硃砂(一兩,研,水飛過) 蟬(七枚,去翅足,微炒) 烏蛇肉(二兩,酒浸,炙微黃) 烏鴉(一枚,去翅足,泥裹燒為灰,用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以糯米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溫酒下五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
張渙漏蘆湯方治小兒中風,半身不隨。
漏蘆 木通(銼) 白茯苓 當歸(洗,焙乾) 天麻(炙) 羌活(各一兩) 甘草(微炙) 荊芥(去枝、梗。
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薑二片、薄荷三葉,煎五分,去滓,放溫熱服張渙又方半金散
白僵蠶(炒黃) 全蠍(炒) 天麻(炙) 烏蛇肉(酒浸,去皮、骨,焙乾。各一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硃砂(半兩,細研,水飛) 龍腦(一錢,研)
上件拌勻。每服半錢,溫酒調下。
《保生信效方》起死輕骨丹主大人、小兒中風癱瘓,四肢不隨,風痹等疾。
麻黃(去根節,秤五斤,銼,河水二石熬之,去滓,成膏 桑根白皮須自采土下者,銼) 白芷 蒼朮(去皮) 甘松(只用腿子,余者不用) 川芎(各二兩) 苦參(三兩半)
上六味為末, 研勻細,以前麻黃膏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一盞研化頓服之,臨臥取汗。五、七日間再服,手足當即輕快。小兒驚風量與之。卒中涎潮,分利涎後用之。余表伯常器之博士,昔時使子弟開藥肆。所售回生輕骨丹,皆一千一粒,售者盈門。
《莊氏家傳》治小兒風濕,筋脈緩弱,腳膝無力,或手足偏 拽,語謇。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 白蘚皮 防風(去苗。各三分) 酸棗仁(二兩,微炒) 五加皮(刮去粗皮) 茯神 官桂(去粗皮。各半兩) 獨活 黃 (去蘆頭。各一兩)
上件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日三服。如有熱,入竹瀝半協議服。
兼治語澀舌謇。大人亦可服,加錢數,神驗。
《嬰童寶鑑》灸法∶小兒半身不隨,灸百會,(在頭中心。) 次灸風池,次灸曲池,(肘橫紋上,曲腕取之。)次灸膝腿並三里各三壯。
中風口斜僻第九
編輯《巢氏病源》小兒中風口 斜僻候∶小兒中風,口 斜僻,是風入於頷頰之筋故也。足陽明之筋上夾於口,手三陽之脈偏急而口 斜僻也。
《聖惠》治小兒中風,口 斜僻,手足不遂,風入於髒,或語不得,心神昏悶。防風散方
防風(去蘆頭) 川升麻 桂心 羚羊角(屑) 麻黃(去節) 羌活 芎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兩沸,分溫兩服,如人行十里再服,衣蓋令汗出為效。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中風,口 斜僻。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 防風(去蘆頭) 川升麻 桂心 芎 羚羊角(屑) 麻黃(去根節。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中風,面引口偏,身體拘急,舌不能轉。宜服生地黃飲子方
生地黃(汁) 竹瀝(各三合) 獨活(末,三分)
上件藥相和,煎至四合,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聖惠》治小兒中風,口 斜僻。宜塗蟬殼散
蟬殼(五月五日采東南枝上者) 寒食白面
上件藥各等分,都研令細,以釅醋調為糊。如患左斜,右邊塗之。右斜,左邊塗之。候口正,急以水洗卻藥。
《聖惠》又方
上用栝蔞瓤以水絞取汁,和大麥麵搜作餅子,炙令熱。熨正便止,勿令太過。
《聖惠》治小兒中風,口眼偏斜、身上頑麻方。
蓖麻子(別研) 樗根皮(為末) 栝蔞瓤(炒干,為末。各一兩)
上件藥同研令勻,以大麥麵餅子摻藥末在上,左患貼右,右患貼左,以慢火 。正,急去之。身上有頑麻,津唾調藥摩之。
錢乙附方治小兒驚風、中風,口眼 斜,語不正,手足偏舉。全蠍散
全蠍(去毒,炒) 僵蠶(直者,炒) 川芎 黃芩(去心) 大天南星(湯浸七次,去皮、臍,切,焙) 甘草(炙) 桂枝(不見火) 赤芍藥 麻黃(去節。各三兩) 天麻(六錢)
上件藥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七片煎至七分,溫服無時,量大小與之,日三、四服,忌羊肉。
張渙防己湯方治小兒中風,口眼 斜。
漢防己 天麻(炙) 川芎 川升麻(各一兩) 桂心 羚羊角(屑) 麻黃(去根節秤。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用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研勻同拌。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入生薑三片,薄荷兩葉,煎至五分,去滓。稍熱時時與服。
張渙又方赤箭湯
赤箭(一兩) 白僵蠶 白附子 獨活 麻黃(去根節,秤)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
以上各半兩,搗、羅為細末。次入∶杏仁(二十個,麩炒,去皮尖,細研)
上件同拌勻。每服一錢,水八分,入石榴皮少許,煎五分,去滓溫服。
《莊氏家傳》治小兒偏 風,口面 斜。
上用赤足蜈蚣一條,以竹刀子平截斷,各為末,各貼下。左動用右,右動用左者。入麝香少許同研。
中風失音不語第十
編輯《巢氏病源》小兒卒失音不語候∶喉嚨者,氣之道路;喉厭者,音聲之門戶。有暴寒氣客喉厭,喉厭得寒即不能發聲,故卒然失音也。不能語者,語聲不出,非牙關噤也。
《嬰童寶鑑》小兒中風體緩痛聲不出歌∶
風冷傷筋脈,四肢全不仁。痛因冷熱氣,緩是一邊生。寒客於喉厭,啼聲似啞人。溫和湯藥進,不爾損精神。
《千金》石膏湯治小兒中風,惡痱、不能語,口眼了戾,四肢不隨方。
石膏(一合) 麻黃(八銖,去根節) 甘草(炙) 射干 桂心 芍藥 當歸(各四銖) 細辛(二銖)
上八味 咀,以水三升半,先煮麻黃三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一升。三歲兒分為四服,日三。
《聖惠》治小兒中風,失音不語,四肢壯熱。木通散方
木通(銼) 防風(去蘆頭) 川升麻 羚羊角(屑) 桂心(以上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失音不語,諸藥無效。通神方
亂發(燒灰) 桂心(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半錢。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聖惠》治小兒中風,失音不語,咽中不利,筋脈拘急。烏犀丸方
烏犀角(屑) 牛黃(細研) 白附子(炮裂) 附子(炮裂,去皮臍) 白僵蠶(微炒) 干蠍(微炒) 天南星(生用) 半夏(湯洗七次,去滑。各一分) 膩粉(一錢,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軟飯和丸如黍米大。不計時候,以薄荷生薑湯研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
《聖惠》治小兒中風,失音不能啼。白丸子方
白僵蠶(半兩,微炒) 藿香 干蠍(微炒) 桑螵蛸(微炒。各一分) 天南星(三分,生用) 膩粉(一錢,研入)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黃米大。不計時候,用薄荷湯入酒少許,研五丸服之。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中風,失音不語,肢節拘急,腰背強直。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 防風(去蘆頭) 羌活 硃砂(細研,水飛過) 天麻(炙) 白附子(炮裂。各半兩) 蠍梢(微炒) 牛黃 麝香(並細研。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薄荷酒研下兩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聖惠》治小兒中風,失音不語,舌根強硬方。
陳醬汁(半合) 人乳(二合)
上件藥相和合令勻,少少與兒服之。
《聖惠》治屍厥不語。返魂丹方
生玳瑁 硃砂 雄黃 白芥子 麝香(各一分)
上件藥同研如粉,於瓷器中熔安息香,和丸如綠豆大。或沖惡不語,不計時候,以小便下五丸。孩子熱風只一丸。
張渙竹瀝膏方治小兒中風,失音不語,牙關緊急。
竹瀝(根據法旋取) 生地黃(取汁) 蜜(各半合,以上攪勻) 桂心(為末) 石菖蒲(一寸九節者,取末。各一兩)
上件都一處調勻,慢火熬成膏,硬軟得所,如皂皂大。每服一粒,取梨汁化下。
《張氏家傳》救生菖陽湯治小兒中風,昏困及醒後不語。
石菖蒲 天麻 生烏蛇肉 全蠍 白僵蠶 附子(炮,去皮臍) 羌活 人參 白附子(各半兩) 半夏(洗七次,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兩盞、生薑五片、薄荷五葉,煎至一盞,濾去滓。溫熱,時時服。
《張氏家傳》醒脾散治小兒驚搐後不語。
防風 冬瓜子(各半兩) 人參(一分) 甘草(炙,三錢)
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用水一盞,入竹葉數片,燈心少許,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臨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