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13

卷十二 廣東通志 卷十三 卷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廣東通志卷十三
  山川志
  亷州府
  合浦縣
  山還珠嶺 在城東北二里高十餘丈舊有還珠亭漢孟嘗守郡去珠復還故後人慕其亷建亭以表之今圯舊志未載今查出
  蔡龍峝 在城北二里高一十餘丈唐武德中置蔡龍縣於此事詳古蹟
  龍門嶺 在城東八里舊志八十里誤高四十丈東十里曰東山嶺高十丈昔爲海角第一峯二十里曰抱子嶺曰仙人嶺曰青山大嶺曰牛角嶺又名望牛嶺
  冠蓋山 在城東南八里高三十餘丈形如紗帽迤𨓦東南又名薛屋嶺
  九頭嶺 在城南十里高十餘丈丘阜有九故名南二十里曰獨峯嶺曰阜花嶺
  高登嶺 在城北二十九里廢石康縣南高二十餘丈馬鞍嶺 在城東北三十里廢石康縣東高十餘丈廢石康縣在府城東北三十里城廢石康塔猶存
  鸚鵡嶺 在城北三十里廢石康縣西高二十餘丈又名思峝山
  黃姜嶺 在城東六十里高五十餘丈漢董賢父㳟徙合浦塟於嶺下今人呼董㳟嶺
  白石山 在城東北六十里高三十餘丈山石皆白東十里爲三山蘇東坡有雲清水南白石北此地崔峩人不識即此
  冠頭嶺 在城南八十里穹窿如冠西南臨海又南大海中有斜陽嶺
  黃稻山 在城北九十里山下皆稻田故名又北十里曰簞竹山高二十餘丈舊志載簞竹山在城北一百三十里誤
  大亷山 在城東北一百里各舊志一百五十里誤高百餘丈爲亷之鎭山東漢費貽爲郡守有亷名去日百姓追送至此遂名上有大亷洞唐置大亷縣於此郡因此名其隂爲六湖山又名母雞山
  北峩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高百餘丈
  夫人山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
  姜山 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舊志一百四十里誤唐姜神翊家於此故名
  糠頭山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各舊志一百四十里誤一名狼頭山一名軍頭山趙佗常駐軍於此
  畵山 在城東一百五十里峯巒秀麗如畵又東十里爲百良山林木蔥鬰
  五黃山 在城北一百五十里高五百餘丈綿亘數十里相傳昔有樵者迷路遇黃衣五人指示始得歸俗呼爲五皇嶺上有五皇廟白鶴觀
  水亷江 即合浦江又名南流江源出廣西容縣大容山南至夲府界至石康曰晏江至石灣渡曰石灣江至州江口曰州江查舊志載自州江分而爲五曰州江曰陳屋江今俱呼爲王屋屯江曰白沙塘江曰大橋江曰新村江環流郡西南入於海今查自州江實分四水其州江新村俱從南流江分𣲖繞城之西即亷江也王屋屯江即第二渡白沙塘江又名猛水江即第三渡大橋江即上洋渡也以上諸水俱由三㲼港入於海
  龍門水 在城東三里源出龍門嶺流分二支曰源頭曰龍門環城南會南津水入亷江
  南津水 在城東南三里源出薛屋嶺西流合龍門水其上流名金銀水
  鐘灣 在城南七里舊志城北誤宋政和間靈覺寺鐘一夕飛去旣明懸空而下鐘猶濕人言灣中夜有鐘聲必與龍戰寺僧察之鑿去頂上龍角乃止
  清水江 在城東十五里源出青山大嶺相傳昔有金雞浴於水傍故又名金雞水西北流遶城入於亷江舊志載郡城南十五里發源博峩山誤
  思鄉水 源出廢石康縣思峝山至武利江復囘入晏江以其去而復還故名
  武刀港 又名大河江在城南三十里
  三㲼港 在城西南三十里又西南二十里曰鱟港白龍港 在城東南四十里
  烏木江 在城東北四十里源出大亷山西流合南流江
  洪潮江 在城西北四十里發源靈山縣界東流入新村江南流入海
  珠塲港 在城東南五十里
  新寮閘江 在城東六十里源自六湖峝上爲壓馬江流至閘口塘下爲新寮閘江南由大亷港即川江港入海舊志載二江誤
  川江港 在城東南六十里即大亷港外有鴉洲林木繁隂常有鴉集
  珠母海 在城東南八十里舊志十里誤巨海也舊志載海中有平江楊梅青嬰三池大蚌吐珠故名又旁有烏泥池斷望池按珠池之事漢唐無考自劉鋹置媚川都宋開寳以後遂相沿襲置場置司民受其害入水取珠者人多死焉
  大觀港 在城西南八十里
  武利江 在城北一百一十里發源靈山宋泰鄉流至城北八十里曰明月溪七十里曰巢溪南會南流江舊志載在靈山縣以其流經靈山地方故也
  白沙江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發源廣西博白縣界上爲香草江流至白沙塘下名白沙江由榕根港入海舊志載二江誤
  張濛溪 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發源本縣東堂鄉地方流至城東北八十里曰張沐溪南入於南流江榕根港 在城東南一百六十里又二十里爲英羅港即官寨港與石城交界源自廣西博白縣
  古㰖水 在城東北一百八十里源自本縣歸德鄉六瀆村由博白縣界流入南流江又名緑雲溪
  潿洲 在城南大海中約二百里周圍七十里昔爲冦穴明萬歴間移雷州民耕其地
  按各舊志載亷州境有銅船湖鴈湖諸水又載有騰達水裡水劉公湧水今俱無考
  欽州
  山雙角嶺 在城東五里高三十餘丈兩峯如角東十里曰望州嶺高五十餘丈三十里曰大墓山高三十丈相傳唐𡩋悌原塟於此
  文筆山 又名尖山在城南五里高四十餘丈爲儒學案山稍西爲三山高二十餘丈宋守陶弼建三山亭於下
  望火嶺 在城北十里高五十餘丈其上望見城郭煙火北十里曰望海嶺高百餘丈三十里曰風門嶺高四十餘丈東爲那懷山舊志載風門嶺在東南一百六十里誤
  十二嶺 在城東南十里高百餘丈又東十里曰橫山高五十餘丈又南十里曰雞籠山高四十餘丈
  兮頭嶺 在城西十五里高十餘丈有瀑布自石頂㵼落深灣灌田百畝
  百浪山 在城東北三十里高二十丈山形如浪起伏天擊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高五十餘丈山巓有石相傳爲雷所擊
  釣鞋山 在城北五十里高十餘丈舊志三十里誤
  牙山 在龍門外海之東海中特起三山形如排牙西有馬鞍山
  烏雷嶺 又名烏雷門在城東南八十里舊志一百六十里誤高百餘丈突起海濱相傳黎人每嵗望嶺致祭
  銅魚山 在城西北八十里高四十丈一名古竇山刀鞘嶺 在城西南八十里高五十餘丈上生石筍形如刀鞘
  鴈蘆山 在城東北八十里高三十餘丈
  安京山 在城西北九十里各舊志六十五里誤高百餘丈隋置安京縣於此因諸峯錯落形如惠州羅浮故又名羅浮山
  墨抹山 在城西一百里高百餘丈四時雲氣濛翠如墨故名
  招遠山 在城西南一百里舊名灘零山明御史宋鑑招叛民黃金廣勒碑於此因改今名舊志西南一百六十里誤黃坂嶺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平堰土黃
  王光山 在城西北一百七十里高百餘丈綿亘連十萬山接廣西上思州界舊志未載今查出
  十萬山 在城西北二百里各舊志百里誤一峯巒重疊高峻揷天延長莫計故名十萬山與廣西上思州接界分茅嶺 在城西三百里交趾界山頂茅草南北異向漢馬援立銅柱於此事詳古蹟 各舊志俱誤載在城西南三百六十里實非欽州境地也
  按欽州西境有七峝曰貼浪峝曰時羅峝曰如昔峝又名了葛峝曰思勒峝曰斯凜峝曰羅浮峝曰古森峝又名河洲峝宋元以來峝各設主明初收印而峝主黃金廣遂叛附安南嘉靖時黎人納欵設如
  昔司土人今呼三都四峝者以貼浪時羅如昔爲三都以思勒斯凜羅浮古森爲四峝也
  水五湖 即四面城濠標名也宋守陶弼建五湖亭於此
  欽江 在城東二里即靈山縣之南岸江流至州東北十里曰靈屋江至州東二里曰欽江南流入海又分一小江遶城南合漁洪江由南港出龍門入海江中有沙名鴻飛洲上有鴻飛亭後有水月閣今存
  石欄水 在城西五里無源係小江㲼隨潮上下水底有石欄橫生即石疊漕
  漁洪江 在城西二十里其源自羅浮山上爲羅浮水下爲漁洪江西南流由南港出龍門入海
  平銀江 在城東三十里其源自靈山縣博峩山南流山大觀港入海
  鳳凰江 在城西南三十里其源自墨抹山合漁洪江由南港入海上有鳳凰洲
  丹竹江 在城東北三十里源自靈山縣楊梅洲地方南流合平銀江
  南港 在城南六十里
  涌淪江 在城西南六十里發源涌淪村合漁洪鳳凰二江注於海
  團艮江 在城西北六十里其源自廣西肥羊嶺流會漁洪江入海以其流經大寺地方又名大寺江
  龍門海 在城南六十五里羣山錯列海中七十二水道隨山而轉彼此相通故名七十二逕東七十里名淡水灣
  牙山港 在城東南七十里
  大觀港 在城東南九十里
  水車江 在城北一百里源自靈山縣狼濟山南流至小董地方名小董江合漁洪江
  防城江 在防城東半里許其源自十萬山南流由漁洲坪港口入海又名那郎江舊志防城灣在城南五十里又那郎江在西北六十里俱誤
  漁洲坪港 在防城南三十里
  貼浪江 在城西二百四十里源自十萬山南流抵南江平村入海
  靈山縣
  山石六峯 在城西一里其峯有六高聳雲端又名西靈山縣以此名又西一里有獨立峯高二十丈挺然獨立
  三海巖 與石六峯相連一曰龜巖一曰月巖一曰錢巖
  穿鏡巖 與三海巖相接翠屛聳立中通一竅恍若穿鏡旁有獨虎巖呂君洞相傳有仙跡
  松栢嶺 在城北一里舊志十里誤爲邑主山高二十丈上産松栢
  花石山 在城西二里高十餘丈石生有紋故名雙鶴嶺 在城西南二里高二十餘丈建城時有雙鶴翔集故名其嶺左如象右如獅爲邑水口之鎭又名雙合
  羅傘山 在城西三里高五十丈山半有羅傘巖馬鞍峯 在城東四里高十餘丈形如馬鞍又名天馬山
  峯子嶺 在城西北五里高五十餘丈舊建南賔縣於其下
  五湟嶺 在城南十里高十餘丈
  鹿嘶嶺 在城南十里高十餘丈舊志未載今查出
  射鶴嶺 在城東南十里髙二十餘丈相傳昔有人射鶴於此隨爲神故名東旁爲射猿嶺又東爲射狸嶺射隨嶺射齊嶺
  銅皷嶺 在城東南十里高三十餘丈相傳隂雨有銅皷聲
  黃姜嶺 在城西北十五里高三十餘丈昔有黃姜二姓結姻於此故名又名黃樓山俗呼爲廣屋嶺
  泗洲山 在城東二十里高五十餘丈旁爲鳳凰山相傳昔有鳳凰落此故名
  石龍峯 在城西二十里舊志八里誤高三十餘丈峯形如龍故名內有石龍洞相傳爲龍牀石下有潭祈雨最應梁冠山 在城南二十里高三十餘丈儒學案山也下有馬跡石俗傳仙人乘馬過此又名大石嶺
  龍牙山 在城北二十里高五十餘丈山中有潭曾有龍起又名龍池山
  羅陽山 在城東三十里高千丈綿亘數十里上有一十九峯相傳上有仙跡又東十里爲百零山高五十餘丈
  轆轤山 在城西南三十里高二百餘丈四時雲霧不絶各舊志雲山多蘆竹又名緑蘆山
  洪崖山 即洪牙山在城東北三十里高一百餘丈北與廣西橫州接界其水南流者爲南岸江北流者爲浮龍江故又名分水嶺旁有大龍山高百餘丈
  城隍嶺 在城西四十里高百餘丈望之如城郭故名大東山 在城東北四十里高五百餘丈通橫州地界西爲獨陣嶺
  天堂山 在城東五十里高三十餘丈
  林治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高百餘丈
  博嶺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高五十餘丈又名澤嶺山流洞山 在城西七十里高五十餘丈又十里爲仙巖高二十丈
  管根山 在城西九十里高百餘丈
  六湟嶺 在城南一百里高十餘丈又五十里爲那墓山高百丈山極深峻又名博峩山舊志載那墓山在城西南二百四十里誤狼濟山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高百餘丈上有石室有石門石橋外有兩石人夾侍名狼濟石唐𡩋悌原讀書於此舊志屬欽州誤
  仙女石 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長二丈餘相傳有仙女遊此又名仙女橋
  古豆山 在城西二百里高六十餘丈巓有一小池四時泉流不竭
  那浪山 在城西二百三十里高百餘丈旁有茶山産茶
  水紫水 在縣南城外有井出紫水 明萬厯間塡塞建儒學於其上
  南岸小江 在城南外即烏江也源發洪崖山流會南岸大江
  南岸大江 在城南一里發源於羅陽天堂二山繞縣南西流復轉南流會於欽江
  馬槽江 在城西北十五里源自廣屋嶺流下又名那浪江其西一小支曰風帶江合流入於南岸江
  大潮江 在城西南二十里其源自梁冠山西流合南岸大江
  浮龍江 在城東北三十里發源洪崖山北流入橫州界
  龍門江 在城西南五十里舊志九十里誤發源博嶺山西北流合南岸大江
  舊州江 在城西七十里舊志六十里誤發源流峝山東流合南岸江注於欽江
  大洸江 即欽州平銀江之源流入大觀港入海舊志大觀訛大洸
  黃敬江 在城西二百六十里舊志城南誤源發上寧都之古先村北流至宣化縣入大江
  雷州府
  海康縣
  山靈顔墩 在城東五里乃小阜在東洋田中以田近海故曰洋田又思雲島在東海濵乃小沙洲今淤沒無考
  英靈岡 在城北五里爲郡治主山相傳雷出於此英靈顯異故名又俗名鳥卯山
  英榜山 在城西八里高三丈許初有州民陳氏者獵獲一卵圍及尺餘攜歸家忽一日霹靂而開生一子有文在手曰雷州養成名文玉後登第爲本州刺史在任多善化歿後神靈顯著州人立祠祀之鄉稱爲雷種故以雷名廟即鎭海雷神祠也宋元累封王爵今廟存廟中有銅皷其聲鏗然清越俗謂自東洋飛至外史有雷車雷皷及彘肉可食之說皆妄
  擎雷山 在城南十里舊志八里誤形如列屛爲郡之案山郡以此名
  鷓鴣嶺 在城西南四十里高十餘丈又南三十里爲五石峯
  吉斗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山大而平形如盤斗稍西爲討泗山又西爲雷公山綿亘十餘里
  虎頭山 在城東南四十五里高六丈餘舊志城東七十里誤孔頭嶺 在城西南四十五里高十餘丈左有木棉嶺右有張牌嶺鼎峙
  時禮嶺 在城東南八十里郡治拱照山也巖穴深邃高五十餘丈山頂有井泉
  麻囊山 在城東北八十裏海邊高八丈餘
  博袍山 在城西八十里高十餘丈
  石茆嶺 在城南八十五里高三十餘丈有泉湧出灌田數頃舊志西南八十里誤
  乾壠嶺 在城西南一百一十里高十餘丈又西二十里爲英高嶺
  徒㑹山 在城西南一百三十裏海濵高三十餘丈途旁嶺 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高二十餘丈形如馬鞍
  水羅湖 在城西一里即西湖源發英靈諸岡宋紹興間郡守何庾築堤瀦水建東西二閘引水灌田閘上建惠濟橋湖邊有十賢堂咸淳間建以祀㓂凖蘇軾蘇轍秦觀李綱王巖叟任伯雨李光趙鼎胡銓十人又有蘇公樓事詳古蹟又有平湖書院旌忠祠俱久廢
  三水池 在城南今淤又南爲瑞星池即㓂凖舊居宋天聖間有星隕於池又有萊泉亦在城南㓂凖嘗飲此因名
  大肚河 在城東五里北接特侶塘南流繞郡至南渡擎雷水 在城南八里出擎雷山下又名南渡乃瓊南必由之路源出銅皷諸村東流繞郡至城東南八里曰頭港由雙溪港入海相傳昔被雷震而水出焉又有潭望水平源水途旁水安㰖溪皆擎雷水發源支流諸水也舊志離篷港查即途旁水然非海口而雲港亦誤
  東海 在城東二十裏海中有漉洲周圍五十餘里又旁有新𦫼島
  雙溪港 在城東南二十里舊志八十里誤又二十里爲溪泊港
  石壁潭 在城東南四十里源出時禮嶺下北流三十里石環如壁水聲如雷由溪泊港入海
  淡水港 即調陳港在城東南五十里又五十里爲調嶺港即新菴港
  北揷溪 在城南六十里源自石茆嶺北流由雙溪港入海又東一支曰曹家溪又東一支曰後遮水皆阻堰以灌田其水亦俱入雙溪港舊志合潭浪水誤
  博袍水 在城西南源出博袍山下西流由洪排港入海又南一支曰博窓水亦入洪排港
  潭浪水 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源出英高嶺下西流由房叅港入海又南一支曰婆陸水舊志城南一百三十里誤西海 在城西一百四十裏海中有卵洲羣鳥伏卵於上又有邵洲
  洪排港 在城西一百四十里舊志一百六十里誤
  海康港 即石港在城西南一百四十里舊志一百二十里誤房叅港 即石頭港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
  流沙港 即翁家港在城西南二百里與徐聞交界南爲青銅港
  遂溪縣
  山饅頭嶺 在城南十里以形似名
  七星嶺 在城南二十五里各舊志三十五里誤高十餘丈嶺上又起小峰拱列形如北斗宋蘇軾題其石曰七星拱秀烏蛇嶺 在城東三十里舊志三十七里誤高五丈許蜿蜒如蛇
  射馬嶺 在城東北三十里平康坦阜元平章阿爾哈雅提兵過嶺試馬射箭於此故名
  都壕嶺 在城南三十里舊志五十里誤高十餘丈爲縣治案山又名英豪嶺
  斜離嶺 在城南五十里高十餘丈突起二峰勢皆斜列因名
  湖母嶺 在城東南七十里高五十餘丈湖光巖水源發於此故曰湖母橫亙一方有兩峰相抱如交椅又名交椅嶺
  螺岡嶺 在城西南七十里其峰盤旋如螺形
  湖光巖 在城東南八十里舊志七十里誤舊名䧟湖又名浄湖古托𡩋二村䧟爲湖深不可測有二石巖如屋宇湖西絶壁中有巖名曰白雲巖人跡罕至宋建炎中李綱改曰湖光巖鐫三字於石
  覆盂山 在城東南一百里高十餘丈突起一峰如覆盂故名
  蔚葎嶺 在城東海中距縣約一百餘里舊志城東一里誤地名東海島又北曰東頭山東曰調雞門南曰調洲舊志載調洲在海康縣東誤
  調樓山 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舊志東北誤海濵高十丈昔曾有五色光見若樓臺故名
  潿洲山 在城西南二百裏海中周圍七十里古名大蓬萊稍南爲蛇洋山形如走蛇與潿洲山對峙古名小蓬萊其地名蛇洋洲
  水海堤 縣屬東境一帶瀕海平疇築堤捍衛始於宋紹興間今多傾廢
  傍塘水 在城南一里源自石城界繞縣東流合東溪三鵶小水又名兩家灘會石城之東橋西橋水由石門港入海
  海頭港 在城東三十里即吳川石門港西爲本縣界橫山江 在城西十里源自石城縣之橫山西南流入於文體港
  文體港 即抱泉港在城西南四十四里又六里爲羊腳港
  下落港 在城西南五十五里又十五里爲馬蹄港北月港 在城東南六十里又十里爲舊縣港二十里爲石頭港
  鐵杷水 在城東南七十里源出於湖母嶺南流復東由舊縣港入於海隋開皇間於東岸建鐵杷縣
  城月水 在城西南七十里源發螺岡嶺下東流合武樂水由庫竹港入於海
  武樂水 在城西南七十里源亦出螺岡嶺下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駐師北岸水聲潮湧與軍中笳皷之聲互答因名
  草潭灣 在城西南九十里
  庫竹港 即木丹港在城東南一百里又二十里爲北品港
  曾家河 在城南一百二十里一名乾零水源出博格村又名博格港東流一十餘里由通明港入海
  通明港 在城東南一百五十里舊志一百里誤又二十里爲北家港即麻𤂈港
  樂民港 即蠶村港在城西南一百六十里
  特侶塘 在城南一百八十里廣四十八頃即在府城外東北二十里有戴公渠
  調神港 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舊志二百里誤又二十里爲博里港三十里爲官塲港四十里爲調建港
  徐聞縣
  山石門嶺 在城西八里高十餘丈二石對峙若門嶺有塘水常不竭上有正女臺事詳古蹟
  觀濤嶺 在城東南十里高三丈餘稍南爲梁童山高山嶺 在城東北二十里高五十餘丈綿亘十餘里冠頭嶺 在城南二十里舊志三十里誤高十餘丈遠望如冠故名
  小遂山 在城南二十里突起海濵高十餘丈
  石神山 在城東三十里高四丈稍北爲耳聾山高十餘丈極寛廣樹木叢茂樵者呼不相聞故名
  孤超嶺 在城西南三十里高三丈餘上有眞武廟鄉人於此禱雨
  雙髻嶺 在城北五十里高十六丈兩峰竝峙如髻又名馬鞍山
  石界嶺 在城東北七十里有石壁如碑高一丈餘左爲佛屠嶺高二十丈山圓平俗以爲如摩尼佛首故名石灣嶺 在城北七十里石壁巉巖形勢屈曲其旁爲龍牀嶺
  屯雲山 在城東八十里狀如屯雲又南十里爲三源山高十餘丈山麓有三源泉
  尖山嶺 在城北八十里舊志九十里誤高三十丈其頂尖秀有泉極清
  兠鍪嶺 在城東北一百里高十餘丈相傳明嘉靖鳳來於茲逾旬而去
  水海 縣東南西三面皆大海南通瓊州
  大水溪 在城東十里源出龍牀嶺東𪋤南流七十里西合葫蘆溪小水東合蓋色溪小水由博漲港入海北山溪 在城北二十里舊志十里誤源出高山嶺西流十里曰頓吞水又十里曰那冷灘由青銅港入海
  那黃港 在城西南二十里上爲古源水左爲西卯港又十里爲三墩港
  麻崙港 在城南二十里上爲博愛水又有踏磊港亦在城南二十里
  海安港 在城南稍東二十里又名博漲港係渡瓊津渡
  白沙港 在城東南三十里左爲青灣
  廉賔水 在城西北四十里源出雙髻嶺之南西流入海
  討網港 在城西南四十里右爲麻豐港新地灣博賒港 在城東南四十里上爲邁勝溪左爲赤坎港東塲港 在城西南五十里左爲包西港
  遇賢溪 在城西北六十里源出雙髻嶺之北西流合南包水入青銅港
  鵝豆港 在城西南六十里左爲八登灣
  南包溪 在城北七十里源出龍牀嶺西𪋤合遇賢水入青銅港
  青銅港    十里舊志三十里誤
  瓊州府
  瓊山縣
  山蒼屹山 在城南二里高十餘丈山之隂有仙人洞明嘉靖時改名紫霞洞
  鴈塔峰 在城南三里一峰尖秀如筆宋姜唐佐始登第因名元至正間築鴈塔亭於上明萬歴時竪三元碑於中峰故又名鴈塔三元峰
  赤石岡 在城西南五里石多赤色
  靈山 在城東南一十五里高二十餘丈舊名黑山又名聖山上有靈山祠所祀之神有六詳禮樂志
  瓊崖嶺 在城南二十里平地起峰高十丈餘即古珠崖郡地
  潭龍嶺 在城東北二十里高五十餘丈登絶頂可望黎母諸山其下有卓錫泉乃景泰禪師卓錫之地鋪錦巖 在城南三十里元蔡九娘死節於此今又名鋪錦谷
  順村嶺 在城東南三十里平坡起峰高十餘丈元僧無我建塔於上右爲龍盧峒
  西石山 一名馬鞍山在城西四十里高三十餘丈下有遞蓮洞徑竇委曲相通有石磴如榻可容數十人舊志城西六十里誤
  虎村嶺 在城西南五十里高二十丈一名雷虎山一名波秋嶺下有溪流爲西南湖又南有鴉卜峝
  扶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左有五嶺一曰從衡二曰思峝三曰光螺四曰居碌五曰居林遞相擁䕶故名扶山道書謂天下七十二福地此爲第二十四福地陶公開之得道而去故又名陶公山山下有巨潭西有蒼廵洞斜入二十餘丈內有二井
  瓊山 在城南六十里下有瓊山白石二村石白而潤以其似瓊瑤也故名
  雲露山 在城西南六十里高百餘丈中有三潭嵗旱於此禱雨
  東石山 在城東南七十里平原中突起一峰又十里爲丫髻嶺高二十餘丈形如丫髻
  龍堆山 在城東南八十里山下有石初甚小嵗久漸大鄉人祀以爲神以其在那射都又名那射山各舊志作二山誤
  石皷嶺 一名南岐嶺在城西南一百六十里西黎都高二十餘丈嶺中有大石盤圍十丈許扣之其聲如皷稍南爲盤塔嶺上有十三峰下有溫泉高約五十餘丈山頂有湼盤塔
  大五指山 在郡城南五百餘里詳定安縣
  水雙泉 在城外北隅蘇軾於此鑿井得二泉相去咫尺而異味上有臨清亭濯纓亭泂酌亭
  金粟泉 一名浮粟井在城東北里餘即雙泉之一上有粟泉亭金粟庵
  第一水 在城西三里係山澗水流遶下田村入海次一澗亦流入海謂之第二水
  清惠泉 在城北五里即舊蓮塘井各舊志雲其泉味甘冽環城人汲之上有五里亭明萬歴時建
  瓊海 在城北十里
  南渡大江 在城東南十里發源自五指山經臨高澄邁定安三縣地界流至城南六十里曰白石河舊志東南三十里誤至城東南十里曰南渡江五里曰博沖河口北流入海自博衝口分一支繞城東曰河口河舊志載黎母水即此
  海口港 在城北十里即在舊海口所北又十里爲牛始港二十里爲白沙港
  湳渭溪 在城南十六里水源有二一自謝潭在城南十五里一自廕潭在城南二十里合流東入南渡江水清如渭故名
  東湖 在城東二十里相傳昔有巨室居此一夕陷爲湖
  西湖 在城西二十里漑田最廣上有龍廟祈雨輙應其水東流爲學前水遶縣前入於南渡江有洗馬橋有南橋即虹橋
  小英港 在城西北三十里又十五里爲鹽竈港二十里爲烈樓港
  麻錫港 在城東北四十里又十里爲芒𦫼港二十里爲東營港三十里爲博茂港四十里爲北洋港
  西南湖 在城西南五十里乃虎村嶺溪水流瀦爲湖東南流歸南渡江即各舊志所載南湖
  惠通泉 在城東五十里三山庵下宋蘇軾經此飲之味類惠山因名曰惠通今又名東坡井
  銅銚溪 在城東南八十里源出那射山中有巨石如銅銚水注其中其聲如雷流入南渡江
  澄邁縣
  山邁山 在城東十里高三丈縣以此名下有泉名七里泉久旱不涸縣以邁山澄江故名澄邁各舊志載澄邁山誤
  獨珠山 在城東十里高二丈縣之主山也下有滴珠泉
  大勝嶺 在城西十里高二十丈漢伏波將軍屯兵於此征蠻獲勝故名下有萬嵗岡高十丈有怪石如列屛將雨則雲霧籠罩又號聖石下有清泉
  佛社嶺 在城南十五里高三丈上有神祠下有清泉雖旱不竭又五里爲社仁嶺高五丈鄉人立五土神祠於上
  夏社嶺 在城西南十五里兩峰連翠季夏祭社於此因名
  石龜崙 在城西三十里竒石如龜形潤則旱乾則雨文裔山 在城南三十里高二十餘丈連峙三峰又名三峰嶺下有泉五穴昔人琢石爲五龍頭水從龍口噴出名龍泉
  青山嶺 在城東南三十里高十丈上有巨石
  雲賔谷 在城西稍北三十里山幽木茂昔有處士吳璿隱此
  石嶺 在城西北三十里高三丈
  那羊嶺 在城西六十里連澄邁臨高界舊志未載今查出麻山嶺 在城南六十里高十丈又連亘有牽牛嶺高五丈
  合嶺 在城南六十里峰巒拱合故名
  北畔嶺 在城西南六十里高三丈
  石皷嶺 在城東南七十里高三丈上有二石竝峙扣之若皷聲聞數里
  眠牀嶺 在城南一百二十里平岡如牀故名舊志未載今查出
  南黎嶺 在城南一百二十里高二十丈綿亘數十里與官茍嶺相接皆黎人所居故名舊志未載今查出
  官茍嶺 在城南一百二十里高二十丈石勢危險中有石峝可容千人名大坡峒明洪熙間定安黎王官茍聚衆於此土人因以爲名
  居托嶺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高五丈旁有筆架嶺高十丈形如筆架舊志未載今查出
  白石嶺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上多白石故名頂有深潭泉自石峰而下嵗旱石黑必雨連接佃當嶺上有二石一挺一伏又旁有羣佃嶺通臨高界下有外峝中峝內峝俱熟黎所居舊志未載今查出
  水澄江 在城南里許其水澄徹隋以名縣其源有二一自瓊山縣之西石山至縣治東爲九曲水過南門轉至西門爲裏灘迴繞二十五里北至東水港此謂內澄江又一支自瓊山之虎村嶺西流繞縣南過西門爲外灘圍抱三十里北至東水港此謂外澄江裏灘外灘合流入大海俱係小溪不通舟楫
  博龍潭 在城南十里相傳昔有龍起於潭水合澄江又南二十里爲鯉魚潭湧出山穴瀦爲潭通新安江東水港 在城西北十里
  湳滾泉 在城西南三十里泉湧若沸其水流入石港名稍陽水又西旁小水名那黎水
  石港 在城西北三十里有石臺旁有材防港泉鑿港 在城西北五十里又十里爲麻顔港又西爲玊抱港
  龍安江 一名新安江在城南六十里源發於五指山至定安縣曰建江至瓊山縣曰南渡江
  龍塘 在城南七十里相傳有龍起於此
  定安縣
  山金雞嶺 在城西一十五里高三十丈
  三嶺 在城西南四十三里三峰相連又西南十里爲石峽嶺高六十餘丈舊志四十里誤
  文筆峰 一名尖嶺一名李家嶺在城南四十里舊志二十五里誤高二百丈又南二十里爲那危嶺高百餘丈烏蓋嶺 一名居腰嶺舊志誤作二山在城東南六十里高三百丈
  清寧嶺 在城西南七十里亦名九曲嶺高五百餘丈舊志城西四十里誤
  白旗嶺 舊名白石嶺亦名高山嶺在城西南一百一十里高百丈舊志二里誤
  雙竈嶺 一名新寨嶺一名丫髻嶺在城南稍西一百三十里舊志一百里誤高百餘丈東爲坡塘嶺亦名鐘埀嶺紗帽嶺 在城東南一百五十里高千丈俱蘿藤荊棘又南爲石塘嶺高三百餘丈
  南牛嶺 在城南一百八十里舊志一百三十里誤高三百餘丈與紗帽嶺山勢相連
  南閭嶺 亦名三尖嶺在城西南二百里高千餘丈連綿十餘里熟黎環居其下
  思河嶺 在縣西南屬生黎地距城三百三十里極高峻黎人恃以爲險
  黎母山 即光螺嶺舊志誤作二山在縣西南屬生黎地距城三百八十里山極高常在雲霧中相傳婺女星常降此又名黎婺舊志以爲即五指山非
  大五指山 在縣正南思河都界外屬生黎地距縣城四百三十餘里其高際天其廣莫測五峰如指屹立瓊崖儋萬之間生黎居之郡之諸山皆其脈絡也
  水橋頭溪 在城西一里乃南珠田泉小水北流入於建江舊志西南十餘里誤
  東溪 即東江在城東十二里源自烏蓋嶺北流經長渦渡入建江
  湳白溪 一名湳白江又名祿運河在城西七里源發南閭嶺屈曲北流入建江舊志二里誤
  廵崖溪 在城東八里源發自文筆峰經縣南轉東北入建江
  清潭 在城北建江中相傳縣令清則沙開成潭有五泥人出若貪汚則潭淤泥人沒
  建江 源發自大五指山江多大石不通舟楫流經臨高澄邁二縣之境入縣界繞縣西北郭轉東北至瓊山縣爲南渡江流至海口所入海
  多河江 又名思河在城東南二百里舊志一百五十里誤源發自大五指山東流經樂會之黎峝至夲縣多河都名多河江流經會同縣合嘉積溪至樂會縣名萬泉河由博敖港入海
  文昌縣
  山紫貝山 在城南一里舊志城北誤高不及七丈上有紫雲菴菴前有紫貝泉
  鳩坡山 在城西南五里高十餘丈
  邁豆山 在城南十里高十餘丈山上有泉禱雨輙應奇嶺 在城南十里舊志十五里誤與邁豆山對峙形如覆鐘玊陽山 又名青山嶺在城西北十里各舊志二十里誤高二十餘丈林木青翠其西有蒼錫山
  飛魚嶺 在城南十五里山勢連屬狀如貫魚
  鼔樓嶺 在城南三十里高十餘丈上有二石左似牛右似龜鄉民禱雨輙應又南十里爲邁南嶺又名沙魚嶺
  禁山嶺 在城西南五十里山有神靈草木四時青茂民禁不取
  銅鼓山 在城東六十里各舊志一百里誤高五十餘丈半在岸半在海昔有人挖地得銅鼓因名上有龍神春秋祀之
  浮山 在城東一百里屹立海中分潮水東西流俗呼爲分洲洋
  白檀嶺 在城西南一百里高六丈餘又十里爲八角嶺高二十餘丈
  抱虎山 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高百餘丈山石狀如虎左右環抱北爲虎村山南爲東猺山舊多猺人盤踞其中
  天塘嶺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高三百餘丈有瀑布飛泉流下成塘稍東爲紅石嶺
  焚艛山 在城西北一百三十里近大海周圍三里漢樓船將軍楊僕征黎至此焚船登岸故名
  七星山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各舊志城東誤臨海高五百丈七峰如七星連珠亦名七洲洋山明天啟時建塔於上
  水文昌江 在城南一里一名南橋水其源有二一自龍塘即龍潭一自邁南嶺各流至縣南相合歴清瀾入海
  龍灣 在城西八里又十二里爲黃棠灣水清産魚清瀾江 在城東南二十里即清瀾港之上流也納文昌藤橋諸水東南流入於海
  藤橋溪 在城北二十五里發源自潭布村東南流入清瀾港
  龍潭 在城西三十里大旱不涸南爲石牛潭
  長岐港 在城南五十里
  分水江 在城西北五十里源自瓊山界分兩溪東流至縣西十五里曰湴塘溪十里曰白芒溪繞縣北復南流入文昌江
  魚爺井 在城西五十里水極清相傳泉與海通中有巨魚頭白俗呼魚爺
  湯泉鹽水池 在城南五十里周百餘步冬夏常溫其水出長岐港入海
  白延溪 在城西南五十里發源自白檀嶺流合南橋水
  陳村港 在城東六十里
  抱凌港 在城東北七十里又三十里爲赤水港郭婆港四十里爲抱虎港
  清瀾港 在城東南九十里
  三江水 在城北一百二十里其源一出馮銀坡一出水北都一出高墩會流六十餘里由舖前港入海石欄港 在城北一百四十里舊志城北一百二十里誤
  舖前港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納三江水入海
  會同縣
  山端山 在縣治北高丈餘北城跨其上
  南塘山 在城南一里高三丈許丈廟向之明改曰玉几案
  瀚塘山 在城西北五里高二丈許
  馬嶺 在城東十里高二十餘丈山勢如馬
  大奇石 在城西南十里高三丈周圍六丈
  白鶴山 在城北十五里舊志城北七里誤高十餘丈西連西村嶺
  叨甲山 在城東二十里高二丈餘山下有塘深數丈廣一里泉湧澄清
  何魯嶺 在城東二十里高五丈許突起高峰東有石巖登之可望滄海名曰山海奇觀峝
  多異嶺 在城東二十里高百餘丈數山相連中多怪石奇巖上有井遇旱祈雨多應
  水尾山 在城北二十里高十餘丈連抱七山又名七星嶺
  文囂嶺 在城東北二十里高二十餘丈舊志城東北三十里誤山雞山 在城東三十里高十餘丈
  鐘祿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高十餘丈與定安接壤又名小祿山
  西崖嶺 在城西北三十里高十餘丈
  佛子嶺 在城東南四十里臨海高五丈餘
  水大塘水 在縣南門外無源舊志載源出黎山無考漓盆溪 在城北五里發源自定安縣烏蓋嶺屈曲而流至縣北由西轉南流入樂會縣河
  水頭溪 在城西北十里自白鶴山發源南流入漓盆溪
  嘉積溪 亦名南翰溪在城西北十五里源自定安石塘嶺東南流至嘉積都入樂會縣萬泉河水
  天塘水 在城東北二十五里源出文昌天塘嶺流入漓盆溪
  港門港 在城東南三十里舊名調懶港何魯嶺有水從港出
  歐村港 在城東稍北四十里山雞山有水從港出馮家港 在城東北七十里
  樂會縣
  山隂陽山 平坡周圍七里土石相半萬泉流馬二水環抱即在縣治寰宇記雲在縣境內時未遷縣故也雷撲山 在城東一里小阜高不及一丈俗傳曾爲雷擊故名舊志城東二里誤
  印山 又名應山在城西北二里萬泉河之旁高不及一丈水漲若浮印然舊志城西北二十五里誤
  香爐峰 亦名南山在城南三里高二十丈峰狀如爐秀聳特異縣治學宮皆向之迤東爲掛榜山高三十丈離城五里又東爲虬潭嶺高如掛榜山離城八里汀洲嶺 在城東八里大河中高五丈旁有蓮花峰亦在水中相爲對峙
  邁州嶺 在城西八里高二十五丈嶺有五峰俗謂之五雷案其下有廟山嶺高六丈餘
  如峰嶺 在城北八里高十餘丈
  三山神嶺 在城東南十二里高四十餘丈上有泉曰金牛井四時不竭旱禱輙應舊志城東南十里誤
  金牛嶺 在城東南十五里山峰聳峻揷空海中舟人望之以定方隅此山北屬樂會南屬萬州故萬州亦載金牛嶺即此也
  博敖嶺 在城東北十五里高十餘丈
  聖石峰 在博敖港屹峙港門高十餘丈相傳宋天聖中其石突見故名聖石
  北偏嶺 在城西北十八里舊志十五里誤高十五丈狀如龍首山脊半里皆黑石崚嶒若龍鱗然又名龍見石石門嶺 在城西三十五里高十餘丈兩石夾峙望之如門
  白石嶺 在城西四十里高千丈上有巨石色蒼白又西二十里爲油麻嶺
  西岸嶺 在城西北四十二里高二十餘丈林木隂森又西北八里爲三道嶺突起三峰如盤龍狀
  風門嶺 在城西南七十里高百餘丈上有瀑布懸流諸黎出入咽喉之地南屬萬州北屬樂會故二處併載雙髻嶺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兩峰揷天如雙髻然一名黎母嶺
  縱橫嶺 在城西二百四十五里高揷雲霄橫亙甚廣黎人所居
  水嘉濂小河 在城南十五里岸側有溫泉又名溫泉河其源自西境黎峝中東流至金牛嶺下合萬州龍滾水由博敖港入海
  博敖港 在城東十五里舊志城南誤納萬泉流馬諸水出海岸有三江廟宋時建
  萬泉河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源出五指山北接定安多河江及會同漓盆嘉積溪諸水流至縣西分爲南北二支一支繞縣北者仍名萬泉河一支繞縣南者名流馬河至縣東復合流由博敖港入海
  臨高縣
  山落雲嶺 在城西南十里一名寳墩高二十餘丈毘耶山 在城西北十里一名高山高五十餘丈相傳山頂有獸里人呼爲毘耶故名上有吞人石山神靈顯縣嵗祀之寰宇記雲獸似天蛇各舊志雲獸似犬俱無可考
  郎倫山 在城南十六里高十餘丈
  灘神峝 在城東南十九里透灘水中聳一巨石高廣二丈旁有穴昔人於上砌壇祈禱久旱灘響必雨久雨灘響必晴
  峩香嶺 在城北二十里高十餘丈
  那盆嶺 在城南三十里高四十丈一峰高聳而圓狀如覆盆下有買愁村宋胡銓謫崖過此
  羅喝山 在城南六十里高二十餘丈
  卜姓嶺 在城南八十里下有卜姓村故名
  林司峝 在城南八十里
  馬鞍嶺 在城東南八十里高五十餘丈上有岡巒形若馬鞍綿亘十餘里界接澄邁又名秋陽嶺
  背腰嶺 在城南一百四十里黎峝中高百餘丈周四十餘里生黎俱背山腰而居故名
  大江嶺 在城東南一百八十里黎地大江經其下故名
  水縣前江 舊名抱甲江發源背腰嶺繞縣從西南轉東北合透灘水由百人頭灘達博舖港入海
  美瀧灘 在城東十里水自透灘來至此合流瀉下水高數丈形如曵練下有潭深不可測灘流合縣前江舊志誤瀧作隴
  百人頭灘 在城東北十里灘中巨石嵯峨水自縣前江至此盤石激流聲聞數里北流會於博舖港入海霖泉 在城南十里泉自石孔湧出灌田千餘頃常有海蚌上浮鄉人樹木立石爲禱雨之處
  烏石港 在城北十五里
  透灘水 在城東南二十里源自那盆山來出美瀧潭合縣前江達博舖港入海
  硃碌灣 在城東二十里
  博舖港 在城東北二十里納縣前江透灘諸水至港口入海
  博述港 在城西北二十五里
  大海 在城北三十里
  龍潭 在城西稍北三十里相傳曾有龍出其中旁有龍潭廟宋時建立爲祈雨之所又名龍塘水溢流達博白港入海
  澹庵泉 在城西四十里宋胡銓謫此得泉味甘美里人立石書澹庵泉三字
  石牌港 在城東北四十里舊名三家港
  黃龍港 在城西北四十里
  博頓港 在城西五十里水自儋州至此入海西岸屬儋州東屬臨高
  呂灣港 在城西五十里
  博泊港 在城西北五十里源自龍潭溢流入港新安港 在城西北五十里
  東黎江 在城東南六十里源出澄邁白石嶺流經武隴等村復出澄邁五闗村合大江
  馬裊港 在城東北六十里水自那虞都來經下水歴臨機長村逹此入海
  冷熱泉 在城西南一百里相傳源發黎峝中分冷熱大江 在城東南一百八十里源自五指山由夲縣界流入澄邁曰龍安江至定安曰建江瓊山曰南渡江
  儋州
  山南臯山 在城南十里高三丈平岡蒼翠可挹螞蝗山 在城東二十里高二丈平岡蜿蜒形如螞蝗黎粉山 在城東二十里高十丈山石膩白如粉故名凌霄山 在城北二十里高五丈舊志城西三十里誤宋高僧和靖蛻化處今爲凌霄福地
  松林山 在城東北二十里一名儋耳山又名藤山一統志三十里誤高八十丈爲州主山舊多松樹峰頂圓聳土石五色上有博望臺下有石巖宋高僧和靖仙人白玉蟾俱修煉於此
  黎毗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高九丈與松林山斜峙古有黎毗二姓居此故名土人因下有那細村又名那細山各舊志四十里誤
  德義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高二十丈以其山勢向陽又名黎曉山各舊志作二山誤
  龍門山 在城北四十里高二十丈海傍兩峰屹峙其狀如門舊志西北三十里誤
  雙峰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高五丈岡上兩峰相峙獅子山 在城西北五十裏海濵一名神尖山高二十丈狀如獅子上有正利侯祠有一石在海中名獅子唇舟過有禱必應
  那騫山 在城東北六十里高二十丈舊志未載今查出輔龍山 在城東北六十里高二十丈宋趙鼎南遷經此稱爲松林之輔山故名俗呼抱社嶺
  落基山 在城東六十里高二十餘丈熟黎居之馮墟峝 在城南八十里崇山峻嶺熟黎所居
  筆架山 在城南一百里生黎界三峰連聳常起雲霧透暮山 在城東一百里高一百餘丈熟黎居之外界即生黎地方舊志未載今查出
  沙鍋山 在城東南一百里生黎界狀如覆釜極高峻七坊峝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崇山峻嶺熟黎所居水清水池 在城南隅向植荷花四時不絶宋蘇軾有詩胡銓李光皆常遊之
  乳泉 在城東南隅蘇軾有乳泉賦
  大江 在北門外一里發源黎母山至那騫山分流一支名榕橋江西北流由頓積港入海一支西流至黎粉山分而爲二流繞城北至潭龍地方復合又會東坡塘小水由洋浦港入海有大江橋橋北有問漢亭宋時建
  新昌江 在城南十里自黎峝發源由城南至新英港入海
  相泉 在城西十五里宋丞相趙鼎謫儋州過此遇旱鑿井得泉因名
  徐浦江 在城南二十里發源黎峝流合新昌江入海天角潭 在城東二十五里深不可測相傳有龍起於此
  白馬井 在城西南三十里世傳伏波乘白馬過此跑地得泉因爲井鄉人建廟於側祀之
  頓積港 在城東北三十里
  新英港 在城西三十五里其處又有洋浦港
  莪蔓港 在城北四十里
  禾田港 在城北四十里
  田頭港 在城西南四十里又十里爲沙溝港又四十里爲大村港煎茶港
  黃沙港 在城西北四十里又有南灘港
  昌化縣
  山小豸嶺 在城東五里高六十餘丈其形如豸大陳山 在城北十里狀如華蓋高五十餘丈東連三板山高四十丈有石船石龍形甚奇險
  象石 在城東南十里高十餘丈石如牛形鷹嘴象鼻擊之其聲如磬旁又有石名石皷
  峻靈山 在城東北十里各舊志十五里誤舊名神山高百餘丈上有石若㡌黎人呼爲落膊石五代末望氣者言此山有寳黎人𫇢舟其下斵石求之夜半大風碎其舟南漢封山神爲鎭海廣德王宋改爲峻靈王下建峻靈祠
  馬嶺 在城南三十里高五十餘丈
  筆架山 在城東北三十里三峰並峙如筆架高百餘丈
  九峰山 在城東南六十里高百餘丈九峰峻聳盤旋百餘里昔傳有黎婦生九子皆爲峝長故俗名峨娘九峰山
  水昌水 在城南十里源自五指山西北流會古鎭洲水及九峰溪至縣東南分二支一繞縣南曰北江一經縣南四十五里曰南江
  沙洲港 在城西二十里納北江水
  烏泥港 在城西北二十餘里大潮可入舟楫
  英潮港 在城西南二十五里
  棋子灣 在城西北海岸三十里內有小石圓肖棋子灣上有淡泉自沙中湧出海舟常泊汲之
  南港 在城西南四十五里納南江水
  萬州
  山東山嶺 在城東二里許各舊志五里及七里俱誤嶺上有華封巖宋人刻三字在上又有靈照巖維石巖七曲洞有盤石周圍數十丈名補天石有石筍高三丈元監郡大都書攀鳯二字山門外刻珠崖第一山五字近大路兩石如壁內有大巫峽小巫峽度仙橋諸名勝高數十丈周六里餘
  赤隴山 在城東南六里各舊志西南三十里誤高十餘丈又名赤龍山
  銅皷嶺 在城西南八里舊志城南五里誤昔有人掘得銅皷故名
  銅盤嶺 在城西十里峰勢雄壯嶺上有路往來舊志未載今查出
  劒門嶺 在城西南十里峰峙如劒有石鑿凌雲山三字
  把抱山 在城東十五里高十餘丈形如獅子
  牛標嶺 在城南二十里形如覆釜爲州學案山今改爲龍標嶺又南五里曰小南山上有普光巖內刻同雲洞三字稍東爲保安小嶺
  南陵山 在城西二十里高十餘丈又西南十里爲青藤山上産青藤
  高山嶺 一名橫柵嶺在城西北二十里高百餘丈頂上大石有泉旱禱之水滴即雨
  樟樹嶺 一名新潭在城東南三十里半枕海中峰勢陡峻前後有兩澳可以泊舟
  獨洲山 一名獨珠山在城東南海中五十里峰勢揷天又名榜山又名獨洲洋
  馬鞍山 在城西六十里兩峰互峙高揷雲表爲州主山相傳上有彩雲見則州出科甲今改爲雙華山六連嶺 在城北六十里六峰連續如旗爲州後障內有荒田麋鹿聚之名爲鹿市
  連枝嶺 在城東北七十里
  南萬嶺 在城西南八十里高峰突起逺接黎峝諸山上産南椰
  風門嶺 在城西北八十里兩旁石壁如門路經其中空谷深邃與樂會縣分界
  金牛嶺 在城東北一百里昔傳有金牛夜放光上有井泉與樂會交界
  尖嶺 在城西北一百六十里接連有香根黎峝加小黎峝禁山屯俱熟黎所居舊志未載今查出
  鷓鴣啼山 在城西一百八十里舊志二百一十里誤熟黎居之外界即生黎地方山中多鷓鴣故名
  喃嘮峝 在城西北二百里生黎居之
  水金仙河 源出黎山舊志載金仙水流至州境西北十里曰陂塘溪支分爲四一支由城北三里曰金仙河河畔石上有人馬跡葫蘆痕相傳交趾道士煉丹於此流繞城環東山入周邨港一支由城北十里曰石狗澗又名馮吳溪旁有石形如狗又名高丘登望山海朗然因名坦朗塔其水流入周邨港一支由城北二十里曰白石溪東流亦入周邨港一支由城北三十里曰蓮塘溪又名小渡港亦入周邨港歸於海
  周邨港 在城東十五里亦名小海受金仙踼容諸水入港門港
  南陵水 在城西南二十里舊志二里誤源發南陵山東北流入踢容河
  小海港 一名港門港在城東二十五里總納周邨所受諸水入海港門二石峙起上有石神小廟雖通舟楫極險難泊
  前後澳 在城東南海濵樟樹嶺下嶺之南爲前澳嶺之北爲後澳
  南港 在城東南三十里舊志東一百五十里誤
  踢容河 在城西源出南萬嶺東流距城西南三十里曰都封水至城西南十里分爲二支一支從銅皷嶺下經城南七里曰大溪水一名南渡溪又名三曲水東流會金仙水入周邨港一支流經小南山名小南山河東流由小海港入海
  石龜河 源出南萬嶺即踢容河之上流也水中有石如龜形水流衝激聲響如鳴鼔
  龍滾河 在城北八十里源出六連山東北流經樂會縣地界入樂會博敖港
  長沙海石塘海 俱在城東海外洋古志雲萬州有千里長沙萬里石塘然俱在外海莫稽其實
  陵水縣
  山獨秀山 在城西南半里各舊志三里誤高八丈餘又名文筆山
  筆架山 在城南一里高一十餘丈
  南山 在城南一里高一十餘丈舊志二十里誤
  博吉山 在城東二里即大河嶺高約三十餘丈舊志二十里誤
  木綿墩 在城東五里大河分流墩峙其中爲縣水口之鎭
  黎苖嶺 在城南五里高十餘丈
  靈山 在城南十里一名多雲嶺旱禱多應高二十餘丈
  週録嶺 在城東北十里爲水口港闗捍上有神廟禱雨多應高一十餘丈
  雙女嶼 在城東港外大洋中兩山對峙如人
  南邁嶺 在城北二十里高二十餘丈
  聲山 在城東三十里入其山有聲如人言高五十餘丈
  大小牛頭嶺 在城東北三十里臨海兩山對峙如牛高三十餘丈
  加攝嶼 在城東加攝澗外大海中高三十餘丈後落嶺 在城東南五十里臨海高三十餘丈
  楊梅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多産楊梅高二十餘丈小五指山 在城西生黎峝中
  多碌山 在城東北八十里崎嶇多石高三十餘丈水大河水 在城北一里發源大五指山東流遶縣經博吉山下至木綿墩由水口港入海又北一支曰小河水
  龍潭 在城北一里餘大河小河之間舊傳有龍起因名
  陵柟水 即大寨溝又名陵柵水在城北十里舊志十五里誤發源自南邁嶺東流出至港坡港入海北十里曰田頭澗又北十里曰楊梅澗南十里曰南峝澗又南十里曰廵司澗俱發源於黎峝
  水口港 在城東十里有神廟禱雨多應
  港坡港 在城東十五里又東十五里爲黎菴港淺隘多石船不能行
  加攝澗 在城東北三十餘里發源自黎山東南流通大海與潮相爲消長
  桐棲港 在城南三十里舊志十五里誤
  烏石澗 在城北五十里又名都籠水發源黎山流通大海
  舊陵水港 在城東北九十里與萬州交界
  崖州
  山馬鞍山 在城北三里高二十丈又二里爲𧲣狼嶺高十餘丈又相連爲遷拖嶺
  即蠻嶺 在城西八里高十餘丈又西二里爲大橫嶺高二十餘丈
  方山 在城東十里高八丈
  南山嶺 在城南十里亦名南山高二十丈元王士熙名曰鰲山上有萬仞泉泉出石穴清冷可掬
  弔靴嶺 在城西南十里高十五丈又五里爲澄島山高十餘丈
  逸賢洞 在城西北千里
  石版山 在城東南十五里高十餘丈㫄有橫石其平如版
  符敲嶺 在城西二十里高二十丈又西三十里爲龍棲嶺高三十餘丈
  試劒峰 在城南二十裏海濵山有巨石高二丈餘宋毛奎題小洞天三字刻石上南有石臨海題曰釣臺又東爲大洞天有石室題曰海山奇觀㫄有石題曰仙梯落神嶺 在城東南三十里高十八丈
  郎鳳嶺 在城東五十里高峻如鳳翼稍東相連爲黎義山爲湳漏嶺俱高十餘丈
  長山 在城東五十里高八丈餘相連爲饅頭嶺亦高八丈餘
  雙洲門 在城東八十里雙洲對峙狀如兩扉
  和尚石 在城西八十里有石雨後苔蘚青緑如袈裟報福嶺 在城北八十里高七十餘丈遇旱土人望有白雲便雨又名靈山
  落筆峰 在城東一百里又名落筆洞高三十餘丈巉岏峻削中有石洞又有懸石擊之如磬髙處一石門有二石形如懸筆
  湳西嶺 在城東一百二十里高八丈餘又東十里爲多民嶺高五十餘丈
  廻風嶺 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高五十餘丈下有溫水池
  鹿迴頭山 在城東一百四十里高二十餘丈東連鸚𪃿嘴山
  大小玳瑁洲 大洲在東海中小洲在西海中
  北到嶺 在城西北一百八十里高二十餘丈
  水南蛇塘 在城東三里相近有望夫塘
  大河水 在城北三里一名大江一名水南河發源五指山流至城東北分流一由東繞近南門至西南保平港入海一由北繞城至城西三里曰新地港又名抱漾水直抵蕃坊港入海其深莫測傳有龍潛雲
  熱水塘 在城北三里周圍可二十步深可二尺許水四時常熱
  烏石塘 在城南四里
  蕃坊港 在城西五里
  侯塘 在城西北十里
  保平港 在城西南十五里受大河之水入海又五里爲大蛋港
  龍棲港 在城西五十里內有龍棲灣廣二里昔傳有龍棲於此又西三十里爲羅馬港抱嵗港樂羅港西四十里爲望樓港
  抱橫塘 在城西八十里
  龍塘 在城東一百里流入大河水入海
  畢潭港 在城東一百里
  淡水灣 在城東一百一十里上爲多銀水
  畨人塘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相傳外國畨人船覆故名
  三亞港 又名臨川港在城東一百六十里受三亞水入海
  高沙港 在城東北二百里
  合口港 在城東北二百里受藤橋水入海
  藤橋水 在城東北二百里源出黎峝至合口港入海三亞水 在城東北源出黎峝又名臨川水東南流由臨川港入海
  感恩縣
  山九龍山 在城西北八里舊志城南一里誤西沈海濵高二十丈漢初建縣治於此遺址尚存
  大雅山 在城東十里高百餘丈
  仙槎石 在城東十五里長百餘丈濶數丈橫亙水面望之若浮槎然
  息風山 一名風峝在城東二十五里各舊志十里誤高百餘丈中有巨穴最深春夏之月穴中常發南風猛烈如颶風晨起暮息發即數日禾稼多傷
  天馬山 在城南三十里高二十餘丈形如奔馬透道嶺 在城東北四十里高四十餘丈相傳昔有人於嶺上脩煉得道故名
  黎虞山 在城東五十里高百餘丈黎人常獵於此故名
  抱透巖 在城東北五十里高一十餘丈
  感勞山 在城東北七十里各舊志城北一十里誤高百餘丈昔傳大軍平黎駐此土人感其德而勞之故名
  虞山石鼓 在城東北七十里古鎭州廢城之東河中皷圓六尺傍五大石有馬蹄人跡
  魚鱗洲峝 在城西北七十裏海濵突起一峰高三十丈石峝高下重疊狀如魚鱗故名
  落纓嶺 在城東北九十里高百丈極險峻
  小黎母山 即峩茶嶺在城東二百里生黎地崖石崎嶇人跡罕到
  水南龍江 源自小黎母山西流繞縣至城西北五里曰感恩水隋以名縣今又名縣門港西入於海
  溫泠池 在城東十里許池方周三丈餘中分兩派一溫一泠
  板橋港 在城西南十五里水中有巨石橫列舊志石排港即
  南湘江 即南港在城南二十里舊志三十里誤發源自黎峝西流入海
  小南港 在城西北三十里
  延澄港 一名白沙河在城東南四十里源發黎峝細流易於淤塞暴雨水漲西奔入海
  白龍塘 在城東七十里相傳昔有白龍起此
  感勞浦 在城東七十里寛廣二十餘丈在感勞山下溫湯泉 在城北七十里其東即宋時鎭州地今爲黎人雜處㫄有石城遺址名楊文廣壩事詳古蹟
  大南港 在城西北七十里今沙湧淤塞
  北黎港 在城北九十里即昌化縣之南江北爲本縣界
  羅定州
  山雙龍岡 在城南十里各舊志二十里誤兩岡對峙狀若雙龍前有石橫亙高二丈有瀑泉瀉下響震如雷名黃楴喉
  龍腦山 在城北隔河十里與西寧縣接境高二十餘丈山勢旋若廻龍乃本州之䕶龍也
  石牛山 在城南二十里高五十丈狀如牛
  尖岡 在城南二十里舊志四十里誤高五十餘丈一石崔嵬可容數百人
  石鏡嶺 在城東南二十里即八片嶺高五十餘丈上有圎石大數尺中有小水流過石面水映日光遠望若鏡又名八片巖泉
  天馬山 在城西南二十里高五十餘丈形如奔馬雲貴山 在城南三十里一山特峻高六十餘丈南嶺 在城東南三十里舊志南六十里誤高十八丈形如半月
  鵝抱石 在城東南三十里舊志五十里誤高七十餘丈以形名
  逕山 在城南四十里舊志七十里誤高五十餘丈羣峰並列橫亙州南若屛中有一逕故名
  勒寳山 在城東北四十里高十六丈舊志未載今查出雲致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高四十餘丈舊志未載今查出石人嶺 在城南五十里舊志九十里誤高十丈平岡漫坡上有二石對峙儼若人形又名二童山舊志作二山誤
  筆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一峰尖秀如卓筆然
  洞清巖 在城東稍南五十里舊志七十里誤高二十餘丈巖深十丈中有石柱如塔相傳昔有岑洞清隱化於此故名
  龍龕巖 在城東南五十里各舊志東北誤高十餘丈危壁秀麗深廣二丈中有石筍百餘相傳有龍蛻骨巖中故名企陽石 在城東南五十里平岡突起高三十餘丈狀若玉屏
  右歸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高十二丈舊志未載今查出天黃山 在城西五十里高百餘丈其左有鳳凰山四山並出若鳳飛翔又名四鳳岡
  五老山 在城東南六十里五峰相聚聳峙雲表高百餘丈
  龍清巖 在城東 六十里高十餘丈其巖中有石塔懸乳若大士像又有韋䭾諸像頂有石碗載水清潔不涸曲徑通幽爲州之勝
  寳峰巖 在城南 十五里高十餘丈相傳石乳滴成布袋和尚像後人置佛像其間爲鄉人禱雨之所花樓頂山 在城南七十二里高百餘丈
  思賀山 在城南七十里高六十丈
  雙輪山 在城南七十里舊志西南一百里誤高一百七十丈兩山對峙形若雙輪
  石龍巖 在舊羅鏡所前高十六丈其巖內石外土深不可測
  雲草峝 在城南八十里高五十餘丈
  菁嶺 一名石嶺在城南九十里高三百餘丈特出諸山之上山多蒲竹
  獨石嶺 在城南九十里高百餘丈上有飛來廟傍岡之巔有池名燈盞池相連爲三台山
  雲際山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舊志一百里誤高二百餘丈四時常有雲滃其上下有溫泉又名雲沙
  水榕潭 在城東南四十里廣五丈許
  大泉 在城南五十里
  坎底水 源出天黃山流七十里經雲致山名連洲河入於瀧水
  瀧水 在城西南八十里源出西寧大水諸猺山東北流繞州城北至南江口入西江舊瀧水縣以此得名又發源處有支流曰抱水
  南江口 即瀧水從此出西江處
  上烏水 在城東南一百五十里源出三台山東北流至州東曰東水會瀧水由南江口入西江
  東安縣
  山天柱峰 在城東北突起平疇高可千丈尖圎秀特屹立如柱故名
  九星巖 在城東北距天柱峰數武高九丈餘上有石室又有觀音洞巖前有又愛亭環植荷花石磴上有北辰宮東旁爲下巖
  伏犀山 在城西北半里橫伏若犀
  大牛石 在城西北與伏犀山隔半里許峭壁如削中有巖竅呼之響答如人應聲
  錦鯉峰 一名麒麟石在城東半里峰勢近拱學宮奇特異常形如麟鬛上盤危磴下環清沼有梅花巖藕心井在林木中上建歸一菴
  笏山 在城西北一里高二十餘丈方正尖秀如笏翠屏山 一名芙蓉屛在城西一里許嶙峋積翠方正如屏旁數峰或如蓮瓣或如筆或如獸皆天然點綴也天馬山 在城南二里許高百餘丈勢如羣馬騰驤爲邑治屏拱又南八里爲南山高五十餘丈
  文昌山 在城東南三里高五十餘丈建梓潼閣爲邑治文明鎭星
  碧虛巖 在城東五里巖內高十餘丈一竅透光如星下照中有石儼如佛座右旁緣壁上通石室一石幽潔土人呼爲仙牀雲
  太空巖 在城西十里幽深𢎞敞左爲羅石右爲硼石俱高四十餘丈
  大紺山 在城北十五里高七百餘丈世傳曾有神仙煉藥於此山之西有水名龍頭灣遇旱爲祈雨之所稍西爲大絳嶺高百餘丈
  大臺山 在城東北二十里高百餘丈進五里有鐡山魁巖 在城東北二十五里巖甚峻峭前有疎林曲沼勝槩不讓九星
  甘通巖 在城東南三十里高二丈幽敞如室上懸石鐘扣之聲震山谷又有石池水清不竭即甘峰泉也羅漢巖 在城東南三十里近甘通巖高丈餘舊志雲內有十八羅漢後移置九星巖
  蒲竹逕 在城西三十里高五十餘丈舊志未載今查出白雲洞 在城東北三十里中有懸石若柱
  獅子石 在城東北四十里形如獅蹲踞路旁
  寳峰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舊志城西誤高八十餘仞峰巒秀麗上有寳峰寺
  聖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高千丈上建神祠禱雨輙應因以聖名相連爲書山亦高千丈
  崖牢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上有崩崖如欲墜狀向有求福寺
  思藥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高百餘丈即各舊志所載石英石斛山今以二藥絶少故名思藥山
  鐡嶺山 在城東南五十里高七十餘丈石色如鐡故名
  雲霧山 在城西南五十餘里高可千丈周六十餘里四時雲霧不散向爲猺蠻聚處遺礎尚存
  青旗山 在城東北六十里開展若旗山多林木靈陽山 在城東北六十里高百餘丈今訛雲洋山
  虎巖 在城西北七十里地屬連灘石室高邃背山面河如虎蹲踞灘水一大砥柱也
  龍巖 在虎巖之右隔河對峙宋有盤古廟至今遺址尚存
  止戈巖 在舊富霖所旁高二丈餘舊志未載今查出
  雲扶山 在城南一百里高百餘丈綿亘叢菁勢甚險峻
  西山 在城西南一百里高二百餘丈徑路﨑嶇峝落之民恆聚於此內有銅窩鐡頂十二雞頭諸峯半山有泉甚熱可以烹鮮
  水南山河 在城南二里其源有二一發大紺山一出蒲竹逕東流繞縣城北入西江又名爲大絳水水口一大石橫亙中流難通舟楫
  蓬遠水 在城東北三十里源發大臺思藥諸山東流三十里由黃灣塘入西江
  小河 在城東南六十里舊志九十里誤源發芙蓉都地方即新興容朗水之上流也流會盧溪
  躭峝水 在城西北六十里舊志城西南九十里誤源發歌村伏峝等處合州水至南江口入西江
  羅銀水 在城西南八十里舊志百餘里誤源自富霖所地方流通陽春縣界
  西寧縣
  山玉枕山 在城北半里高十五丈山勢延綿宛如玉枕爲縣主山
  文德山 在城東一里高六十餘丈峰巒秀麗爲邑左輔
  武功山 在城西一里高二十餘丈山形雄壯爲縣右弼
  筆架山 在城南四里高二百八十餘丈三峰卓立形如筆架爲學宮案山
  馬鞍山 在城西五里舊志三里誤高二百丈形如馬鞍鞍頭一尖峰峻削揷天
  書案山 在城東南十里高二十餘丈即雞骨嶺大力山 在城東二十六里高六百餘丈山勢雄偉南爲下城峝
  燈心嶺 在城南四十里高十餘丈嶺半有甘泉井其水甘冽
  仙人峝 在城南五十里
  文筆山 在城東南六十里高百餘丈孤峰峭㧞故名雞暴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高一百四十丈舊志未載今查出馬鞍嶺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定康都亦名馬鞍山黃坡嶺 在城西南一百六十里與筶杯嶺相望貴子嶺 在城西南一百七十里舊志一百八十里誤高百餘丈筶杯嶺 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近函口所地方查信宜縣東二十里有龍山山南北有風雨雨窖今筶杯嶺南接信宜在兩窖之北當是筶北嶺查筶字竹部無有又筶杯字無所取義姑闕疑焉
  白馬山 在城西南一百九十里高二百六十丈相連有大水山雲卓山俱係猺人所居舊志未載今查出
  水文昌水 在城東一里源自廣西經封門所流入縣郊之南復從東北由羅旁口出會大江
  武倉水 在城東十里源出大力山南下城峝北流合文昌水由羅旁出大江又名下城水
  桂河 在城北十里源自廣西岑溪經十四都東流合文昌水出羅旁
  羅旁口 在城東北十五里縣諸水皆滙此出大江有石在水口平鋪約二畝名錦被石謂之錦江又名羅鏡石查各舊志載德慶州江有鼎石隨波出沒州志謂之浮沉石總一石而多其名耳
  龍池 在城東北都城鄉水深二丈餘其清徹底嵗旱於此禱雨
  雙牀水 即羅定州瀧水源發本縣大水雲卓諸山流入州繞州城北由南江口入江舊志載源自新樂思慮諸山查無
  連州
  山北山 在城東北一里其陽有燕喜亭亭之左有振鷺右有臥龍前有天池石北去爲天慶觀天澤泉流杯亭流杯池君子池北山寺六鰲橋寒居洞諸勝槩舊志未載今查出
  巾山 在城東三里各舊志五里及四里俱誤一名順山各舊志分作二山誤高二百餘丈周圍二里許平地聳峙俯瞰一州爲郡之望山形如巾幘亦名翠巾峰下有甘泉宋周敦頤過此飲之刻濂泉之源四字於石
  寳華山 在城東南四里常有雲霞起其上
  白羅山 在城南四里峭㧞壁立青白相間
  龍頭峽 亦名龍涎峽在城南五里有石室上懸石鐘扣之其聲鏗鏗有水泉發源九陂流二十里或隱不見乃自峽面山腰吐一小乳噴流而出因曰龍涎其西二十里爲合望峰
  大雲巖 在城西五里平地突兀形若負龜周二里許上有垂石如滴翠
  楞伽峽 在城南六里兩崖峭絶奇石倒垂四更月出光涵山面
  圭峰 在城西北十里高百丈周三里衆山環迴儼然端立薄暮煙橫蒼翠襲人
  崑湖山 在城西十五里一名天際嶺高千丈周百里下有二水夾山而流春夏暴漲滙聚成湖其間蒼崖峭壁森然羅列上有集靈廟
  䁁紗峽 在城南二十里轉一曲爲同官口口有洞曰冷然洞洞中若廣廈數間上皆綺石結成華蓋而鐘乳懸垂儼如梵剎舊志未載今查出
  梅花嶺 在城西二十里其上舊多梅花
  白鶴山 在城西四十里高五十丈周二里許石壁卓立四面如掌
  鄧公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山不甚高其狀如蟹相傳有僧舍鄧魯家留經出門曰吾暫上此山遂乘雲而去因又名騰空山
  靜福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舊志城北三十里誤峰巒環抱松檜蔥鬰爲七十二福地之一後有虎跑泉舊建御書閣洪音樓今圯
  廖仙巖 在靜福山之北八里三峰尖秀高一百三十丈周二里巓有石穴軒豁玲瓏儼如臺閣前有煉丹池四時不竭後有石牀玉柱丹竈遺址左有白雲洞右有西臺皆爲奇勝
  冠峰 在城北五十里其形如冠
  桂陽山 在城西五十餘里舊名靈山山下有泉東流入於韶北有石洞廣三百二十歩狀若堂宇內有神廟每風雨如聞皷角鄉人祈禱輙應
  桄榔山 在城北六十里上多桄榔故名
  芙蓉山 在城北六十里五峰列峙狀若芙蓉
  方山 在城北九十五里與九疑對峙
  水蓮花潭 在城南二里下爲橫潭石皷潭
  龍湫潭 在城南十五里潭內有三穴甚深而寒水源出穴中懸流飛瀑經乆不竭上有龍廟雩禱輙應潮泉 在城南十五里其泉晝夜消長與海潮相應湟水 在城南二十里東注陽山出洸口合正水入於海雙溪水 在湟水西南三里一出潭源會諸鄉水入於湟一出連山獨流入於湟至城西南合爲江
  盧溪水 在雙溪西北二十里源於藍山即朱岡水會高良水歴楞伽峽南出爲洭水
  陽山縣
  山賢令山 在城北二里昔韓愈爲令日讀書於此故名中有遊息洞即東石巖巖背有朝陽洞
  石崖山 在城東北二里有石壁如屏
  蒼龍嶺 在城北二里亦名蜈蚣嶺
  騎田嶺 在城北二里一名黃岑山即古湟溪闗陽巖山 在城西五里兩峰並起曉先得日亦名丫髻山
  香山 在城東十里一名香岡上多蕙草
  西嶺 在城西二十里
  龜峰 在城東二十五里
  寳源山 在城東三十里
  分水嶺 在城西三十里
  鍾唐山 在城東五十里相傳鍾唐二人學道於此大東山 在城西五十里當連州之東故名
  獅子山 在城西五十里以形名
  芙蓉山 在城北六十里有石室可棲
  明月岡 在城南六十五里山有白石圓如白璧月夜有光
  七星岡 在明月岡之前七岡相連宛如七星
  銅砂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
  同冠峽 在城西北七十里其下有水源於黃蓮山峽今平爲同冠村
  水陽溪 在城南其水經同冠與湟水合流其源出於星子之紅巖山下經連州至縣城
  斟水 在城北二里其水流至東巖西循皷道與洭水東南合陽溪入於海
  龍阪灘 在城南十里旁有溫泉
  龍宮灘 在城南十五里
  洭水 在城南十五里其水自韶之乳源東南流合香山泉至蓮塘入於斟溪爲青蓮水其下爲鳳凰灘清霜灘復流十里爲三峽
  同冠水 在同冠峽之下東流與湟水合
  連山縣
  山文筆山 在城北其峰峻峭視之如筆架
  象山 在城南二里狀若象然
  巍峩山 在城東四里各舊志城南四十九里誤以高峻得名長逕山 在城東四里下有長逕水至湟川合流慳山 在長逕山當道而立行者至是必囘頭俛身而入俗呼囘頭石舊志未載今查出
  天堂嶺 在城西北三十里
  鐘留山 在城北三十里高數百丈周百餘里狀如鐘舊志作中留山
  大龍山 在城南四十里舊志城北八十里誤高數百丈周圍五十餘里岡巒廻盤其狀如龍
  黃蓮山 在城南四十里舊因産野黃蓮得名
  錦坑山 在城北四十里舊志未載今查出
  天梯山 在城北五十里高數百丈周約一百里山勢高聳中有石梯故名
  大霧山 在城西北七十餘里高凌霄漢常有霧氣因名
  大帽山 在城西北八十里以形名高約數百丈周圍一百餘里
  巾子山 在城西北八十里高數百丈周約百餘里形如巾子
  鐘山 在城西九十里舊志未載今查出
  長葉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巖洞盤鬰猺獞居之下有長葉水
  水白沙水 在城東五里源自本鄉山出湟川合流舊志末載今查出
  上吉水 源自良溪山室黃南出賀縣合流舊志未載今查出橫水 源自本山坑水至縣出湟川舊志未載今查出
  大龍水 在城西北九十里流出湟川
  小龍水 在城西北九十里源自湖廣江華縣合青梅二水至北爲韶陂水又東南合上吉水入灕水
  梁峝水 在城西北一百里至黃南合流出賀縣舊志未載今查出














  廣東通志卷十三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廣東通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