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五

宋永明延壽 著

清世宗胤禛 輯

問。生死之法是有是無。

答。非有非無。何者。若言是有。一身內外。地水火風。各各性空。未曾聚散。所以無生之生可說為生。無滅之滅可說為滅。

如菴提遮女師子吼了義經雲。若能明知地水火風四緣。畢竟未曾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生義。乃至若能明知地水火風。畢竟不自得有所散壞。而能隨其所宜。有所說者。是為死義。

若言是無。以染淨真如不守自性。不覺隨緣起幻生滅。故云法身流轉五道。號曰眾生。須知生死中道。方離斷常。是以生之無生。真性湛然。無生之生。業果宛然。真性湛然。不可執常。業果宛然。不可執斷。又復諸佛出世。尚如空華亂生亂滅。況眾生顛倒生死。但如妄夢。如狂醉。豈是實耶。無如一切眾生。飲無明酒。臥五住地。長劫惛然。孰有醒者。忽得見性之時。如同醉醒。

如經偈雲。譬如惛醉人。酒消然後醒。得佛無上體。是我真法身。又若入宗鏡中。頓明實性。反觀世間生死名相虛誑。猶如兒戲。復似技人。然雖改換千差。一性宛然不動。


問。生死輪廻。不待外緣。既由內識。此即有漏異生生死相續。諸佛菩薩淨法相續。為復亦由內識。為復別有淨體。

答。淨法相續。應知亦然。論雲。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有無漏種。由轉識等數數熏發。漸漸增勝。乃至究竟得成佛時。轉捨本來雜染識種。轉得始起清淨種識。任持一切功德種子。由本願力。盡未來際。起諸妙用。相續無窮。由此應知。唯有內識。

所以經雲。解無不生。了有不死。若了有空而無我。無我令誰生解。本無而不生。不生令誰死。唯持種本識。妙湛真心。體性圓明。寂然常住。處異生位持無漏而常熏。至佛果門續菩提而不斷。又。心性本來離生滅相。而有無明。迷自心性。由迷心性離相寂靜。故能生起動四相。四相無明和合力故。能令心體生住異滅。

經雲。即此法身。為諸煩惱之所飄動。徃來生死。名為眾生。起信論明。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四相流轉。唯一夢心。處夢之士。謂為前後。各隨智力淺深。分分而覺。大覺之者。知夢四相。唯一淨心。無有體性。可辨前後。

故論雲。四相俱時。無有自立。生住異滅。一心而轉。四相俱有為心所成。離一心外無別自體。故言俱時而有。無有自立者。本來平等同一本覺。

故如般若燈論偈雲。生死有際否。佛言。畢竟無。此生死無際。前後不可得。

如般若經雲。複次。極勇勐。如涅槃無際。一切法亦無際。何者。生死以涅槃為際。涅槃以生死為際。既不得生死。亦不得涅槃。生死涅槃既不可得。則一切法悉無際。如是但了本覺一心。念念契圓常之道。若逐無明散意。塵塵成生死之輪。得失在人。法無邪正。取捨任己。道絕昇沉。但自內觀。躡普門而頓入。唯當正眼。履一道以圓成。


問。動識相與真心性。既非一異。為復可壞不可壞。若不可壞。則為墮常。若可壞。則歸斷滅。

答。既非一而非是異。即亦可壞而不可壞。

起信論雲。一切心識相。即是無明相。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如海水與波。非一非異。波因風動。非水性動。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眾生亦爾。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起識波浪。如是三事。皆無形相。非一非異。然性淨心。是動識本。無明滅時。動識隨滅。智性不壞。根本無明滅者。是合風滅。相續即滅者。業識等滅。合動相滅也。智性不壞者。隨染本覺神解之性。名為智性。是合濕性不壞。是知。本末相資。方立世間染淨之位。應當防制意地。恆順真如。圓滿菩提常樂妙果。

所以阿差未經雲。常正其心。不尚餘學。夫心常正直。本自玄虛。道全是心。心全是道。以不達故。隨思慮心為外緣所拘。內結所亂。乃令志當歸一。不尚餘學。虛明自現。返本之稱也。如是開示。可謂把行人手。直至薩婆若海。保不孤然。若信受之人。可謂不動塵勞。頓成正覺。

顯識經雲。大藥白佛言。世尊。無形之識。云何假因緣力而生有形。云何有形止因緣內。佛言。大藥。如木和合相觸生火。此火木中不可得。若除於木亦不得。火因緣和合而生。因緣不具。火即不生。木等之中。尋火色相。雖不可見。然咸見火從木出。如是大藥。識假父母因緣和合。生有形身。有形身中求識不得。離有形身亦無有識。大藥。如火未出。火相不現。亦無煖觸。諸相皆無。如是大藥。若未有身。識受想行皆悉不現。大藥。如見日輪光明照曜。而諸凡夫不見日體。是黑是白。黃白黃赤。皆不能知。但以照熱光明。出沒環運。諸作用事。而知有日。識亦如是。以諸作用而知有識。

故云。心能作佛。心作眾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獄。心異則千差競起。心平則法界坦然。心凡則三毒縈纏。心聖則六通自在。心空則一道清淨。心有則萬境縱橫。如谷應聲。語雄而響厲。似鏡鑒像。形曲而影凹。以知萬行由心。一切在我。內虛外終不實。外細內終不麤。善因終值善緣。惡行難逃惡境。蹈雲霞而飲甘露。非他所授。臥煙燄而噉膿血。皆自能為。非天之所生。非地之所出。只在最初一念。致此昇沉。欲外安和。但內寧靜。心虛境寂。念起法生。水濁波昏。潭清月朗。修行之要。靡出於斯。可謂眾妙之門。羣靈之府。昇降之本。禍福之原。但正自心。何疑別境。是以離眾生罪行福行不動行。終無三界苦樂果報。若離眾生見聞覺知。豈有陰處界等境界。

如大般若經雲。佛言。若夢若覺。要於見聞覺知法中。有覺慧轉。由斯起染或復起淨。若無見聞覺知法。無覺慧轉。亦無染淨。故知夢覺唯識。染淨由心。前賢后學之所宗。千經萬論之同指。

如愣伽經偈雲。眾生及瓶等。種種諸形相。內外雖不同。一切從心起。但一念不生。諸緣自斷。故云。一念心不生。六根總無過。又雲。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如今厭生患老。隨思隨造。捨妄除身。業果恆新。若能了生無生。知妄無妄。一念心寂。萬慮俱消。如雲畏影畏跡。逾走逾極。端坐樹陰。跡滅影沉。是知。悟心即休。更無異術。

如祖師雲。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智者能知。更無別行。

所以本師雲。此事唯我能知。


問。一期真妄生死。約事而言還有終始否。

答。第一義中。尚無生死。何有始終。順世諦門中。隨眾生見而妄說生死。

如古德雲。真妄相循。難窮初後者。釋雲。若言先妄後真。真則有始。若謂先真後妄。妄由何生。若妄依真起。真亦非真。若妄體即真。妄亦無始。為破始起立無始。言始既不存。終從何立。無終無始。豈有中間。


問。如上所說生死惡業。纔了此心。得一切同時解脫否。

答。實有此理。全在當人。若障薄遮輕。直了直入。緣深機熟。頓悟頓修。如鏡淨明生。雲開月朗。或垢濃習重。觀劣心浮。雖信解一心。行門難立。有八重妄想之垢。猶緻網稠林。(一自性妄想。二差別妄想。三攝受積聚妄想。四我見妄想。五我所妄想。六有念妄想。七不念妄想。八俱相違妄想)具六種繫縛之門。若堅冰膠漆。(一相應縛。二所緣縛。三貪縛。四瞋縛。五見取縛。六戒取縛)若非大力。曷能解分。

又古釋智障有其三門。一是智障。所謂分別有無之心。二是體障。謂觀非有非無之解。立己能者。故曰體障。三是治想。謂妄識中合如正慧。依此地有其三。初一。四地乃至七地斷除。四五六地斷除分別取有之心。謂解法慢身淨慢等。入七地時斷除分別取無之心。八地已上斷除體障。前第七地雖除分別有無之心。猶見己心以為能觀。如為所觀。其所觀如不即心。能觀之心不即如。心如別故。心外求法。故有功用。法外立心。故有體障。從第七地入八地時。破捨此障。觀察如外由來無心。心外無如。如外無心。心不異如。心外無如。如不異心。故能如心。冺同法界。廣大不動。以不異故。息外推求。故捨功用。不復如外建立神智。故滅體障。體障滅故。名無障想。第三治想至佛方滅。故入八地。雖無障想而有治想。從八地已上。無生忍體轉轉寂滅。令彼治想運運自亡。至佛乃窮。故知萬境雖空。須得無心契合。不可口雖說空。行在有中。境智相應。能所冥合。方能解縛。隨順無生耳。纔生取着。便成魔業。

如華嚴經雲。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魔。何等為十。所謂蘊魔。生諸取故。煩惱魔。恆雜染故。業魔。能障礙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捨生處故。天魔。自憍縱故。善根魔。恆執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識。魔起着心故。菩提法智魔不願捨離故。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作方便。速求遠離。疏釋雲。一蘊魔者。身為道器。體與佛同。豈即是魔。蘊魔之名。特由取着。下九例爾。皆以下句釋成魔義。是知以心分別萬法皆魔。何但此十。故舉菩提法智。以勝況劣。不以心分別。一切皆佛。豈捨魔界求佛界耶。然四魔直就體明。十魔多約執取。十表無盡故。菩提法者。即所證智是能證。能所冥合。故名菩提。若不捨於分別。菩提之見即是魔矣。若入宗鏡。分別自亡。既無能證之心。亦無所證之理。

又華嚴經雲。無有少法為智所入。亦無少智而入於法。是以。駕一智箭。破眾魔軍。揮一慧刀。斬羣疑網。斯乃宗鏡之力。餘何言哉。若不悟自心。未達斯旨。雖修智慧。不入圓常。縱練行門。唯增我慢。以未達一際法門故。但生分別。長養無明。

如經雲。若分別是聲聞法。是緣覺法。是菩薩法。是諸佛法。此名為淨。此名不淨。此名為道。此名非道。是名菩薩憍慢。若入宗鏡。智行俱成。我慢山崩。貪痴水竭。勝負情盡。差別業亡。

如弄珠吟雲。消六賊兮鑠四魔。摧我山兮竭愛河。龍女靈山親獻佛。貧兒衣里枉蹉跎。


問。五陰一法。即妄即真。既作塵勞生死之門。又成出世菩提之道。今且推妄。生死無從。經雲。此陰纔滅。彼陰便生。既唯識無人。前陰滅後陰如何得生。

答。五陰性空非常。相續不斷。不常不斷。即是正因。

如華嚴疏雲。五蘊相續即是正因。亦名生因。言正因者。是中道義。中道即是佛性。謂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故現陰非常。如種生芽。種不至芽。雖不至芽。而能生芽。此現在陰雖不至後。而能生後。則現陰非斷。而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因現五陰生中陰陰。斯則後陰非無因故。後陰非常。既能續前故。後陰非斷。非斷非常。是中道義正因性也。

問。夫論心含教法。如何是一心四諦法門。

答。四諦法門。橫該豎徹。法無不備。教無不窮。今約台教。一心具無作四諦者。一念心中具十界苦。名為苦諦。具十界惑。名為集諦。苦即涅槃。名為滅諦。惑即菩提。名為道諦。此唯論一心四諦。

又四教四種四諦。藏教生滅四諦。通教無生四諦。別教無量四諦。圓教無作四諦。今但論圓教無作四諦。

止觀雲。法性與一切法無二無別。凡法尚是。況二乘乎。離凡法更求實相。如避此空。彼處求空。即凡法是實法。不須捨凡向聖。經言。生死即涅槃。一色一香皆是中道。即無作四諦。

又玄義雲。以迷理故。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槃是生死。名苦諦。以能解故。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槃。名滅諦。即事而中。無思無念。無誰造作。故名無作。亦名一實諦。一實諦者。無虛妄。無顛倒。常樂我淨等。是故名為無作四聖諦。

法華經偈雲。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又雲。惟此一事實。即是無作一實諦也。以真如之性。是自心之實名。一實諦念念圓成。更何所作。名無作四諦。所以八千聲聞於法華會上見如來性。如秋收冬藏。更無所作。以達本故。法爾如斯。若未見性人。不可安然拱手。效無作無修。直須水到渠成。自然任運故。又但了一心自然無作。非是彊為。故云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

又文殊道行經雲。佛告文殊師利。若見一切諸法無起。即解苦諦。若見一切諸法無住。即能斷集。若見一切諸法畢竟涅槃。即能證滅。文殊師利。若見一切諸法無自體。即是修道。


問。一念無明心。鼓動真如海。成十二緣起作生死根由。若了之為佛智海之波瀾。昧之作生死河之漩澓。云何成佛智。云何成生死。

答。天真之佛智本有。妄緣之生死體空。雖有二名。但是一義。只謂不了第一義諦。號曰無明。因不了之所盲。成惑業之眾苦。了無明之實性。成涅槃之妙心。若迷為惑業。則成三道。(一無明愛取是煩惱道。二行有是業道。三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是苦道)若悟。為三因佛性。(一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是正因佛性。二無明愛取三支是了因佛性。三行有二支。是緣因佛性)如是等義。差別不同。唯是一心迷成多種。雖成多種不離一心。

華嚴經雲。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隨事貪慾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大集經雲。十二因緣。一人一念悉皆具足。但隨一境一念起處。無不具足。且如眼見色。不了名無明。生愛惡名行。是中心意名識。色共識行即名色。六處生貪名六入。色與眼作對名觸。領納名受。於色纏綿名愛。想色相名取。念色心起名有。心生名生。心滅名死。乃至意思法亦復如是。一日一夜。凡起幾念。念念織幾十二因緣。成六趣無窮之生死。是以生死無體。全是如來藏第一義心。迷悟昇沉。了不可得。內外諸法。皆具因緣。

如稻稈經雲。爾時彌勒語舍利弗言。世尊常說見十二因緣即是見法。見法即是見佛。乃至有因有緣。是名因緣法。此是佛略說因緣相。以此因能生是果。如來出世。因緣生法。如來不出世。亦因緣生法。性相常住。無諸煩惱。究竟如實。非不如實。是真實法。離顛倒法。複次。十二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二。一者因。二者果。因緣生法復有二種。有內因緣。有外因緣。外因緣法從何而生。如似種子能生於芽。從芽生葉。從葉生節。從節生莖。從莖生穗。從穗生華。從華生實。無種子故無芽。乃至無有華實。有種子故芽生。乃至有華。故果生而種子不作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念。我從種子生。乃至華亦不作念。我能生實。實亦不作念。我從華生。而實種子能生於芽。如是名為外因生法。

云何名外緣生法。所謂地水火風空時。地種堅持。水種濕潤。火種成熟。風種發起。空種不作障礙。又假於時。節氣和變。如是六緣具足便生。若六緣不具。物則不生。地水火風空時。六緣調和。不增減故。物則得生。地亦不言我能持。水亦不言我能潤。火亦不言我能熟。風亦不言我能發起。空亦不言我能不作障礙。時亦不言我能令生。種亦不言我從六緣而得生芽。芽亦不言我從爾數緣生。雖不作念從爾數緣生。而實從眾緣和合得生。芽亦不從自生。亦不從他生。亦不從自他合生。亦不從自在天生。亦不從時方生。亦不從本性生。亦不從無因生。是名生法次第。如是外緣生法。以五事故。當知不斷亦非常。亦不從此至彼。如芽種少。果則眾多。相似相續。不生異物。云何不斷。從種芽根莖。次第相續故不斷。云何非常。芽莖華果各自別。故非常。亦不種滅而後芽生。亦非不滅而芽便生。而因緣法芽起種謝。次第生故非常。種芽各各相異。故不此至彼。種少果多故當知不一。是名種少果多。如種不生異果。故名相似相續。以此五種外緣。諸法得生。內因緣法從二種生。云何為因。從無明乃至老死。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故則老死滅。因無明故有行。乃至因有生故則有老死。無明不言我能生行。行亦不言我從無明生。乃至老死亦不言我從無明生。而實有無明則有行。有生則有老死。是名內因次第生法。

云何名內緣生法。所謂六界。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何謂為地。能堅持者名為地界。何謂為水。能潤漬者名為水界。何謂為火。能成熟者名為火界。何謂為風。能出入息者名為風界。何謂為空。能無障礙者名為空界。何謂為識。四陰五識亦言為名亦名為識。如是眾法和合。名為身。有漏心名為識。如是四陰為五情根。名為色。如是等六緣名為身。若六緣具足無損減者。則便成身。是緣若減。身則不成。地亦不念我能堅持。水亦不念我能濕潤。火亦不念我能成熟。風亦不念我能出入息。空亦不念我能無障礙。識亦不念我能生長。身亦不念我從爾數緣生。若無此六緣。身亦不生。地亦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非男非女。亦非非男非非女。非此非彼。水火風乃至識等。亦皆無我無眾生無壽命。乃至亦非此非彼。云何名無明。無明者於六界中生一想。聚想。常想。不動想。不壞想。內生樂想。眾生想。壽命想。人想。我想。我所想。生如是種種眾多想。是名無明。如是五情中。生貪慾瞋恚想。行亦如是。隨着一切假名法。名為識。四陰為名。色陰為色。是名色。名色增長生六入。六入增長生觸。觸增長生受。受增長生愛。愛增長生取。取增長生有。有增長故。能生後陰為生。生增長變名為老。受陰敗壞故名為死。能生嫉熱故名憂悲苦惱。五情違害名為身苦。意不和適名為心苦。乃至如月麗天。去地四萬二千由旬。水流在下。月耀於上。玄像雖一。影現眾水。月體不降。水質不昇。如是舍利弗。眾生不從此世至於後世。不從後世復至於此。然有業果因緣。報應不可損減。是以如月不動。影現眾流。類識不行。身分六趣。雖無作者。業果宛然。但逐緣生。不乖法爾。

又有德女所問大乘經雲。爾時有德婆羅門女白佛言。世尊。所言無明為內有耶。為外有耶。佛言。不也。有德女言。世尊。若於內外無有無明。云何得有無明緣行。複次世尊。有他世法而來至於今世得否。佛言不也。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無明行相是實有耶。佛言不也。無明自性從於虛妄分別而生。非真實生。從顛倒生。非如理生。有德女復白佛言。世尊。若如是者。則無無明。云何得有諸行。生起於生死中。受諸苦報。世尊。如樹無根。則無枝葉。華果等物。如是無明無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佛言。有德女。一切諸法皆畢竟空。凡愚迷倒。不聞空義。設得聞之。無智不了。由此具造種種諸業。既有眾業。諸有則生。於諸有中備受眾苦。第一義諦無有諸業。亦無諸有。而從業生。及以種種眾苦惱事。有德女。如來應正等覺。隨順世間。廣為眾生演說諸法。欲令悟解第一義故。有德女。第一義者。亦隨世間而立名字。何以故。實義之中。能覺所覺一切皆悉不可得故。有德女。譬如諸佛。化作於人。此所化人。復更化作種種諸物。其所化人虛誑不實。所化之物亦無實事。此亦如是。所造諸業虛誑不實。從業有生亦無實事。是以但了唯心之旨。自然萬法常虛。隨有見聞。悉順無生之道。凡關動作。皆歸無得之門。


問。三界初因。四生元始。莫窮本末。罔辨根由。最初起處。如何指南。

答。欲知有情身土真實端由。無先我心。更無餘法。

首愣嚴經雲。富樓那而白佛言。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又疑雲。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釋曰。此二覺義。幽旨難明。若欲指陳。須分皂白。大約經論有二種覺。一性覺。二本覺。又有二種般若。一本覺般若。二始覺般若。又有二種心。一自性清淨心。二離垢清淨心。又有二種真如。一在纏真如。二出纏真。如此四種。名隨義異。體即常同。今一切眾生只具性覺。清淨本覺。自性清淨心。在纏真如。等於清淨本然中。妄忽生於山河大地。以在纏未離障故。未得出纏真如等。若十方諸佛。二覺俱圓。已具出纏真如等。無有妄想塵勞。永合清淨本然。則不更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等。如金出礦。終不染於塵泥。似木成灰。豈有再生枝葉。將此二覺。已豁疑情。性覺妙明者。是自性清淨心。即如來藏性。在纏真如等。本性清淨。不為煩惱所染。名性覺。

經雲。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痴愛發生。生發徧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虛空皆悉消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以此文證。即知凡聖本同此妙明之覺。本覺明妙者。出纏真如等。從無分別智。覺盡無始妄念。名究竟覺。始覺即本覺。悟本之覺得本覺名。

論雲。於真如門。名為性覺。於生滅門。名為本覺。由迷此性覺而有妄念。妄念若盡而立本覺。以性覺不從能所而生。非假修證而起。本自妙而常明。故云性覺妙明。以始覺般若明性覺之妙。故云本覺明妙。又真如之性。性自了故。則性覺妙明。始覺之智。了本性故。則本覺明妙。

又摩訶衍論。有四種覺。一清淨本覺。二染淨本覺。三清淨始覺。四染淨始覺。若論本始明昧之事。皆依染淨之覺得名。若清淨覺原。愚智俱絕。非迷悟之所得。豈文義之能詮。經中佛常說真如為迷悟依故。如萬像依虛空。虛空無所依。所以滿慈領言。我常聞佛宣說斯義。此二覺義。亦同起信論所立。一心分真如生滅二門。以本性清淨是性覺義。但以性中本覺。如木中火性。未具因緣。有而無用。非是悟已。而更起迷。悟時始立本覺之號。悟本覺已。更不復迷。諸佛重為凡夫。無有是處。佛問。汝稱覺明。為復覺性自明。名為覺明。為復覺體不明。能覺於明。富樓那意。必有所明當情。為其所覺。若無所覺之明。則無覺明之號。但可稱覺而無所明。故云則無所明。佛意。性覺體性自明。不因能覺所明。方稱覺明。起信論雲。真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徧照法界義等。只緣迷一法界。彊分能所。故成於妄。若要因所明方稱覺明者。此乃因他而立。非自性覺。故云有所非覺。如緣塵分別而有妄心。離塵則無有體。不可將斷滅之心。以為本來真覺。故若以無體之法為究竟者。故經雲。法身則同龜毛兔角。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又釋。若以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者。故知覺體本無明相。佛證真際。實不見明。若見於明。即是所明。既立所明。便有能覺。但除能所之明。方稱妙明。此妙之明。是不明之明。不同所明。因明起照。


故般若無知論雲。難曰。聖智之無。惑智之無。俱無生滅。何以異之耶。

答曰。聖智之無者。無知。惑智之無者。知無。其無雖同。所以無者異也。何者。夫聖心虛靜。無知可無。可曰無知。非謂知無。惑智有知。故有知可無。可謂知無。非曰無知也。故云。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者。無能所之知。無不知者。真如自性有徧照法界義。又聖人唯有無心之心。無見之見。非同凡夫有心有見。皆是分別能所相生故。

涅槃經雲。不可見。了了見。

華嚴經頌雲。無見即是見。能見一切法。於法若有見。此則無所見。又雲。菩薩悉見諸法而無所見。普知一切而無所知。則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矣。但不落有無之知。能所之見。非是都無知見矣。諸佛皆具五眼三智。四辯六通。三諦理圓。一心具足。若不見空與不空。非空非不空。方與實相相應耳。

故愣伽經雲。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者。若於諸相。常與實相相應。自然遠離諸過。會第一義。清淨真心。朗然明徹而無念着。即事即如。唯心直進。即諸佛所知。唯實相矣。離此立見。皆成諸過。無所非明者。若能覺之體。要因所明者。若無所覺之明。則能覺之體便非是明。故云。無所非明。故知覺之與明。互相假立。本無自體。豈成自性圓明之覺。無明又非覺湛明性者。顯妄覺體。無湛明之用。若言但覺於明。何須覺體自明者。則自性非明。便無覺湛之用。故云。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者。釋妄覺託真之相也。何以得知。妄覺初起有覺明。只緣性覺必有真明。所以妄覺託此性明而起影明之覺。執影像之明。起攀緣之覺。迷真認影。見相二分。自此而生覺明之號。覺非所明。因明立所者。夫一真之覺。體性雖明。不分能所。故覺非所明。由影明起覺。能所斯分。故云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者。此則元因覺明起照生所。所立照性遂亡。則是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乃是但隨能緣之相。覆真唯識性。一向能所相生。如風動水波浪相續。澄湛之性隱而不現。從此迷妄生虛空之性。復因虛空成立世界之形。於真空一心畢竟無同異中。熾然建立成諸法究竟之異。皆因情想擾亂勞發世間之塵。迷妄昏沉引起虛空之界。分世界差別為異。立虛空清淨為同。於分別識中又立無同無異。皆是有為之法。盡成生滅之緣。未洞本原。終為戲論。

御錄宗鏡大綱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