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怎樣對共青團進行經常領導的

我們是怎樣對共青團進行經常領導的
廣州機床廠黨委會
1972年4月2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共青團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部分,是關係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大事。整團後,如何按照毛主席的建團路線建設共青團?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經歷了一個從不夠自覺到比較自覺的過程。

從路線、方向上加強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

編輯

一九六九年初,我們廠整頓了團組織,在各個車間建立了新的團支部。新團支部建立後,黨委中有些同志覺得:「整團工作完成了,今後,團員、青年由團支部管便行了。」還有些同志認為:「現在中心工作這麼忙,團的工作怎能顧得上?」為了糾正這些錯誤認識,我們重溫毛主席關於「為了保證我們的黨和國家不改變顏色,我們不僅需要正確的路線和政策,而且需要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的教導,學習黨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大家進一步認識到:階級鬥爭的長期性,決定了黨對團的領導是長期的任務,在整團時要加強領導,整團以後仍然不能放鬆;黨在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就是把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根本任務落實到基層,而團的根本任務,就是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把青年培養成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進一步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因此,黨的中心工作和團的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隨着認識的提高,我們比較重視了團的工作,第一、二把手帶頭抓,各車間黨支部也都注意加強領導,使團的工作開始活躍起來。

黨委不但要重視對團的工作的領導,而且要解決如何領導團的工作的問題。我們深入檢查了各黨支部領導團的工作的情況,發現第二機械車間黨支部創造了較好的經驗:他們在分析車間情況時,注意分析青年工作和團支部的情況;布置工作時,注意給團支部交任務、提要求;檢查工作時,注意檢查團支部的作用;總結工作時,注意幫助團支部總結經驗。我們當時感到,這「四個環節」,比較具體地解決了黨如何領導團的工作的問題。於是推廣了他們的經驗,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這樣做就夠了嗎?有這樣一件事,使我們的認識又有了新的提高。在開展企業管理斗、批、改中,各黨支部都積極發動青年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由於沒有很好地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和政策武裝團員、青年的頭腦,有的青年認為,凡是規章制度都是「條條框框」,都要廢除。老工人批評說:「對規章制度不加分析,一概否定,這不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線。」聽了老工人的批評,我們認識到:對團的工作的領導,那「四個環節」,僅僅解決了把團的工作列入黨委議事日程的問題,還沒有解決路線、政策領導的問題。黨的領導就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和政策的領導,黨對團的工作的領導,主要應該是管路線、定方向。從此,我們就比較注意幫助團組織認真貫徹執行毛主席的建團路線,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團員和青年。

引導團組織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青年

編輯

團的建設,最根本的就是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青年,把青年培養成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而劉少奇一類騙子,千方百計反對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育青年,妄圖用剝削階級思想腐蝕青年,使青年成為地主、資產階級的接班人。因此,我們必須抓住根本,決不能只滿足於團組織在完成某項任務中發揮一下突擊作用。否則,團的活動搞得再多再活躍,也會背離毛主席的建團路線,走到邪路上去。

我們在引導團組織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時,注意了防止三種傾向、處理好三個關係:

一、防止忽視青年特點的傾向,處理好組織職工學習與指導青年學習的關係。

黨的九屆二中全會以後,我們幫助各團支部普遍建立了青年業餘學習小組,讀馬、列的書,讀毛主席的書。過了一段時間,出現了兩種情況:有的小組學習得好;有的小組卻堅持不下去。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研究了鑄造車間的情況,受到很大啟發。 這個車間的青年學習小組建立後,有些車間領導成員覺得,青年是職工的一部分,職工學什麼,青年跟着學就行了,無需另抽時間學別的了。團員、青年對這種做法不滿意。針對這種現象,黨支部學習了毛主席的教導:「希望各地的黨組織,協同青年團組織,注意研究如何特別發揮青年人的力量,不要將他們一般看待,抹殺了他們的特點。」分析了車間團員、青年的情況:鑄造車間絕大多數團員、青年是近兩三年入廠的青年學生,他們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識,政治上比較敏感,精力又比較充沛,喜歡讀革命書刊,具有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的優點;但是他們沒有經歷過舊社會的苦,又缺少政治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通過分析,大家懂得了:青年是職工的一部分,有不少共同之處,看書學習應有許多共同的內容;但在政治思想覺悟和學習要求上,同其他職工又有一定的差別。在與職工一起看書學習的同時,還應該照顧青年的特點,針對他們的思想,組織他們看書學習,這樣才有利於提高青年的覺悟。於是,黨、團支部便把青年業餘學習小組切實組織好,堅持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同時,針對有些青年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引導團員、青年把正確看待理想和前途作為讀書的重要內容,認真學習馬克思關於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無產階級自己的教導,學習毛主席的光輝著作《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這樣做,團員和青年比較滿意。我們總結了鑄造車間照顧青年特點,組織青年看書學習的經驗,在全廠推廣,效果好。

二、防止脫離實際的傾向,處理好學習形式與學習效果的關係。

為了幫助團組織把青年學習搞得更好,我們派了一名常委,同專職團幹部一道,到各團支部了解青年學習情況,發現有的青年讀書時好高騖遠,脫離了三大革命運動的實際,「嘴巴說得好,行動不對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在黨委會議上,許多同志聯繫這種情況,檢查了自己的思想。過去,我們有些同志對政治掛帥有糊塗認識,片面認為:開會發言積極,每逢政治學習打頭炮,這就是「政治掛帥」了。這種思想反映到對青年看書學習的指導上,往往滿足於學習小組建立得多,學習匯報會開得多,學習心得寫得多,表面上轟轟烈烈,而不注意扎紮實實地幫助團員和青年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改造世界觀。通過批修整風,我們感到,是追求形式還是注重效果,是武裝頭腦還是武裝「嘴巴」,這是學風問題。組織青年看書學習,固然需要有一定的組織形式、一定的學習制度,但更重要的是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認真改造世界觀。此後,我們在批修整風中,組織團員、青年反覆學習毛主席關於看書學習的一系列光輝指示,狠批劉少奇一類騙子妄圖用形式主義來破壞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陰謀,提高了青年們為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而讀書的自覺性。同時引導大家針對自己在三大革命運動實踐中暴露的世界觀上的問題,到馬、列和毛主席著作中找立場、觀點、方法,自覺改造世界觀。對在三大革命運動中刻苦學習,勇於實踐,認真改造世界觀的好典型,大力宣揚,給團員、青年樹立了榜樣。

三、防止就事論事的傾向,處理好解決具體問題與提高路線覺悟的關係。

過去,我們有的同志受了劉少奇一類騙子鼓吹的「幹什麼學什麼」的實用主義謬論的影響,在幫助團員、青年讀書時,常常較多地注意就事論事解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不大注意從根本上提高路線覺悟。通過批修整風,我們認識到,引導青年讀書,固然要解決青年的一些現實思想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要幫助青年從立場、觀點、方法上去解決這些問題,否則,把青年培養成為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還是一句空話。

我們分析,幾年來青年思想上出現的問題,比較集中地反映在以下三個帶根本性的問題上:一是胸懷革命全局,確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還是迷戀個人的「小天地」?二是堅持政治統帥技術,走又紅又專的道路,還是做「空頭政治家」或「迷失方向的實際家」?三是與工農結合一輩子,還是結合「一陣子」?歸根結底,是搞馬克思主義還是搞修正主義,是為中國和世界大多數人謀利益,還是為少數人或為自己謀私利這樣一個根本方向、根本立場問題。因此,我們在引導青年看書學習時,既注意解決各個時期具體的思想問題,又始終注意引導他們在這個根本問題上下功夫,切實提高他們的路線鬥爭覺悟。圍繞黨的中心工作 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活動 毛主席指出:「青年團除了應繼續配合黨的中心工作以外,還要有適合青年特點的獨立工作。新中國要為青年們着想,要關懷青年一代的成長。青年們要學習,要工作,但青年時期是長身體的時期。因此,要充分兼顧青年的工作、學習和娛樂、體育、休息兩個方面。」這是我們指導團的工作必須貫徹的方針。

有一段時間,我們發現許多團支部很少根據整體的需要,開展生產突擊、學習技術和文娛體育等方面的活動。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找了一些團幹部談心。他們說:「整團時才批了『生產第一』、『技術掛帥』、『文娛至上』,現在又搞這些活動,別人會不會說我們不政治掛帥呀?」再了解一下,類似的思想,在黨委成員中同樣存在。這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要幫助團組織開展各項活動,還有一個分清兩條建團路線的界限問題。於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注意劃清以下三個界限:

一是劃清組織生產突擊活動與「生產第一」的界限。去年五月下旬,機械車間還有百分之四十的機床零件沒有加工,眼看上半年生產計劃無法完成,大家都很焦急。就在這時,有八個團員、青年組織了一個青年生產突擊隊,那裡最困難,搶到那裡干。對他們這一行動,大家議論紛紛。許多老工人說:「這些青年敢於鬥爭,對國家負責,好得很。」但有人卻提出:這樣做和「生產第一」有什麼區別?我們黨委成員中也有議論。怎樣正確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反覆學習了毛主席關於「政治和經濟的統一,政治和技術的統一,這是毫無疑義的,年年如此,永遠如此」的教導,一致認為:這個青年突擊隊,是為了完成國家生產任務而成立的,是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於是,我們大力宣揚了他們的事跡,並教育團員、青年認識到,堅持革命統帥生產,並不是不要生產,而是要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把生產搞得更好。青年既要當階級鬥爭的戰鬥隊,也要當生產鬥爭的突擊隊。在這八名團員、青年帶動下,機械車間各班組都組織了青年突擊隊,和老工人一道,進行突擊攻關,結果使上半年生產計劃提前完成了。接着,許多車間都建立了青年突擊隊,對全廠生產任務的完成起了促進作用。

二是劃清為革命學習生產技術與「技術掛帥」的界限。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啟發大家劃清為革命學技術,堅持政治統帥技術,走又紅又專的道路與劉少奇一類騙子鼓吹的為個人名利學技術,走白專道路的界限;認清我們學技術的目的是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鞏固無產階級專政,而劉少奇一類騙子的修正主義路線,則是使技術脫離無產階級政治,為資產階級服務,顛覆無產階級專政。隨着認識的提高,各團支部都組織了青年業餘技術訓練班,經常學習毛主席關於「對技術精益求精」和「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將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教導,既批判鄙薄技術工作的傾向,又批判為個人名利而埋頭鑽技術的傾向;同時,比較系統地講解機床概念、機床保養等基本技術知識,提高了大家的技術水平。

三是劃清開展革命文娛活動與「文娛至上」的界限。是不是「文娛至上」,要看文娛活動的內容和在什麼時間開展文娛活動。在業餘時間內,根據青年的特點,組織演唱革命文藝節目,進行體育活動,這是和資產階級爭奪青年、促進青年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措施,決不是什麼「文娛至上」,它和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建團路線所鼓吹的「娛樂團」,有本質的區別。因此,我們幫助團支部把開展文娛活動提到狠抓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鬥爭的高度來認識。各個車間都積極組織團員、青年開展讀革命文藝書刊,演革命文藝節目,大唱《國際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革命樣板戲選段,並開展廣播操、打球、拉練等各種文娛體育活動,促進了青年的健康成長。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