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悶 中暑
卷中
作者:竇材
暑月脾燥病
↑ 返回《扁鵲心書

凡此病脈大而緩,其候飲食不減,起居如常,但時發煩熱,渴飲無度,此暑證也,易治,知母散一服便愈。若煩熱睏倦不食者,暑氣傷胃也,服溫中湯藥即愈。若服香薷、六一寒涼等劑,冰損胃氣,多致變瘧痢泄瀉諸證,慎之。若暑氣客於心包絡之經,令人譫言煩渴,欲飲冷水,小便秘澀,大便下赤水,當服阿膠丸、當歸芍藥湯而愈。若暑月飲食冷物,寒邪入客胃中,致腹中作痛,宜金液、草神、全真、來復等丹連二服便愈。若以涼藥下之,變為中滿脾泄。若元氣虛,早間行路,冷氣入腹,令人心肚作痛,宜服金液丹或來復丹。凡暑月人多食冷物,若常服金液、全真、來復、保元等丹,自然脾胃調和,飲食不傷,但少壯人須五日一次,恐熱上攻眼目也。

(中暑之證,原只尋常,苟渴飲無度,知母散可一服;若睏倦不食,便當溫中;設暑客於心包絡,譫煩飲冷,溺澀便赤,清心涼血,皆一劑可愈者。若今之醫家,將一切內傷虛寒之證,亦認為暑,恣用寒涼,朝夕靡已,及變陰深冷脫,猶雲暑邪內攻,病勢深重,難挽回矣。間遇明眼高手,投以參附,猶且從中阻撓。洎⑰投之有效,輒靦⑱顏支飾:我原欲轉手,不謂渠意亦同。投之不效,讒言蜂起,一肩卸卻,罪歸參附。病家本不識病情,未免隨之怨悵。嗟!嗟!此種醫人,天良盡喪,予具熱腸,常遭此輩謗累,因書此以志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