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脅連心痛 消渴
卷中
作者:竇材
着惱病
↑ 返回《扁鵲心書

此病由心肺氣虛,多食生冷,冰脫肺氣,或色慾過度,重傷於腎,致津不得上榮而成消渴。蓋腎脈貫咽喉,系舌本,若腎水枯涸,不能上榮於口,令人多飲而小便反少,方書作熱治之,損其腎元,誤人甚多。正書,春灸氣海三百壯,秋灸關元二百壯,日服延壽丹十丸,二月之後,腎氣復生。若服降火藥,暫時有效,日久肺氣漸損,腎氣漸衰,變成虛勞而死矣。此證大忌酒色,生冷硬物。若脾氣有餘,腎氣不足,則成消中病,脾實有火,故善食而消,腎氣不足,故下部少力,或小便如泔。孫思邈作三焦積熱而用涼藥,損人不少。蓋脾雖有熱,而涼藥瀉之,熱未去而脾先傷敗。正法先灸關元二百壯,服金液丹一斤而愈。(消渴雖有上中下之分,總由於損耗津液所致,蓋腎為津液之原,脾為津液之本,本原虧而消渴之證從此致矣。上消者,《素問》謂之鬲消,渴而多飲,小便頻數。中消者《素問》謂之消中,消谷善飢,身體消瘦。下消者,《素問》謂之肺消,渴而便數有膏,飲一溲二,後人又謂之腎消,腎消之證則已重矣。若脈微而澀或細小,身體瘦瘁,溺出味甘者,皆不治之證也,大法以救津液,壯水火為生。)

治驗

一人頻飲水而渴不止,余曰:君病是消渴也,乃脾肺氣虛,非內熱也。其人曰:前服涼藥六劑,熱雖退而渴不止,覺胸脅氣痞而喘。余曰:前證止傷脾肺,因涼藥復損元氣,故不能健運而水停心下也。急灸關元、氣海各三百壯,服四神丹,六十日津液復生。方書皆作三焦猛熱,下以涼藥,殺人甚於刀劍,慎之。(津液受傷,不惟消渴,亦兼雜病,而誤用寒涼者不少,時醫以此殺人,而人不悟奈何。)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