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柳椐。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故兵使鄭鳳壽戶奴,呈狀本司曰,上典本以鐵山之人,因亂流寓於慈山,以病身死,今將返葬,自慈山至鐵山,幾七八日程,數三奴子,萬無扶櫬得達之路,不勝罔極。沿路各官,次次護送事,本道監司處,各別,分付雲。鄭鳳壽非但官至二品,曾有功勞,國家合有恤典,令本道護其喪葬,以慰西土軍民之心,何如?答曰,依啓。造墓軍,亦令題給。
○又啓曰,江原前監司南銑,爲節使赴京之期迫頭,上來治裝之際,事多窘急,新監司洪得一,使之數日內辭朝赴任,何如?答曰,允。〈《備局謄錄》〉
○備邊司粘連啓目。答曰,勢難中止,仍爲入送。
○戶曹粘連啓目。答曰,啓請木綿,量宜下送,以副民望。
○憲府,以王世子冊禮先行事,啓辭。答曰,不允。
○禮曹草記。入啓。答曰,依啓。造墓軍亦令題給。〈內下記草〉
9月2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柳椐。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
○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行都承旨臣金光煜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府院啓辭。答曰,事勢難便,退行,可也。〈內下記草〉
9月3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以賑恤時,百官收布事粘連啓目。答曰,依允,收布一一勿施。〈內下記草〉
○有政。吏批,以金泰基爲靈光郡守,李有養爲掌令,尹履之bb爲b兼同知義禁府事,洪義源爲通禮院奉禮,趙景禛爲舒川郡守,金鼎鉉爲淮陽府使,梁榞爲宜寧縣監,南銑爲兵曹參議,李翼徵爲戶曹佐郞,朴渟爲玄風縣監,柳公憲爲繕工監僉正,尹�爲濬源殿參奉,李汝澤爲永柔縣令,辛喜季爲永平縣令,安獻徵爲刑曹參議,李時億爲戶曹佐郞,鄭泰齊爲密陽府使,李重國爲工曹佐郞。
9月4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
○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行都承旨臣金光煜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憲府,以臺諫上來事,啓辭。答曰,依啓。〈內下記草〉
9月5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
○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行都承旨臣金光煜問安。答曰,知道。
○傳於政院曰,戶曹判書家,遣內醫看病。〈《藥房日記》〉
○戶曹判書鄭太和上疏。入啓。答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辭,調理察職。〈內下記草〉
9月6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
○受灸後,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副提調行都承旨臣金光煜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備邊司啓曰,宣川府使,非但爲淸北西路大處,且兼淸北防禦使,爲任極重,新府使韓灝,本以賤孽之人,名稱素輕,勢難彈壓,韓灝改差,其代令該曹速爲擇送,何如?答曰,依啓。〈《備局謄錄》〉
○有政。吏批,以李壽仁爲世子侍講院司書,洪再亨爲義禁府都事,洪鐩爲戶曹佐郞,趙泂爲兵曹參知,吳挺漢爲掌苑署別提,金世濂爲大司憲,鄭世規爲全州府尹,柳慶昌爲弘文館修撰。
9月7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
○受灸後,副提調行都承旨臣金光煜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右議政李景奭上疏。入啓。答曰,省疏具悉。卿之才德兼全,忠直過人,允合輔弼之任,宜勿控辭,速出論道,以副上來[上下]之望。
○傳曰,今下弓矢,阿耳僉使柳之業處給送。〈內下記草〉
9月8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都承旨臣金光煜啓曰,秋序將盡,日氣漸寒,伏未審此時,靜攝中聖候,比諸向來,加減,若何?臣等無任憂慮之至,敢來問安。答曰,春秋例患之症,已爲差愈矣。
○三提調中宮殿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9月9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嬪宮解産後,産室廳近處進去,氣候探知後罷bb去b。〈《藥房日記》〉
○備邊司啓曰,慈山爲郡,乃慈母城所在,而爲監司臨急入守之地,監營守禦之備,皆在此城,自前必以武將差bb送b者,其意有在。而新除授郡守羅緯素,以一書生,不合此任,緩急之際,勢難得力。羅緯素改差,其代令該曹,以將領可合之人,極擇差送,以重守禦之任,何如?答曰,允。
○又啓曰,公淸監司李澥,牒報於本司曰,三名日方物全減事,因傳敎行會,當爲奉行,而進上馬則行移中,不爲擧論,未能的從,更爲分付雲。三名日方物,旣有全減之敎,則進上馬似當一體施行,而當初旣無明白分付,今不敢自下擅便,且方物封進時,又有物膳,此亦定奪行會,然後外方可以奉行,敢此竝稟。答曰,竝令勿封。〈《備局謄祿》〉
○憲府啓辭。答曰,新監司下去,則自當上來,姑勿下諭。〈內下記草〉
○政院啓曰,以兵曹驛吏所生定役事粘目,傳曰,此收議中,所謂驛吏之嫁良妻所生,不爲屬驛雲者是乎?承旨察啓事,傳敎矣。前後文書,反覆參考,則所謂驛女,乃驛吏嫁良妻所生也。弘治受敎,驛女所生,勿論流品雜職,一皆屬驛,則癸未收議時,驛吏嫁良妻所生,便是良女雲者,無乃別有所據耶?大槪弘治以後,通稱驛女,其來已久,而到今改以良女,一皆任他,則不無其弊,而係是大臣收議,事體重大,何以爲之?敢稟。傳曰,問於大臣以啓,領議政金瑬,判中樞府事李敬輿,以爲臣等遍考法文,則《大典賤妻妾子女條》註曰,鄕吏、驛吏、鹽干、牧子等,嫁自己婢所生,於父役處定役,不通仕路雲。《後續錄》則鄕吏、驛吏、鹽干、牧子,嫁自己婢所生女子,從母役雲。萬曆己亥受敎,則公私婢限後,嫁鹽干、牧子、驛吏等所生,各於父役處定給雲。而又考癸未年受敎,則驛吏嫁公私賤所生女子,限己身屬役,其女子之所生,還給本主。本司雲前後法文,參差不齊,莫適所從,而大槪驛吏,許赴科擧,則其爲良人,似爲無疑,而況法文所載?皆指公私賤之嫁驛吏而言,驛吏之嫁良妻一款,皆不擧論,則驛吏之嫁良妻所生,無論男女,似是良人。而只於《續錄》,有驛女嫁良夫所生,已屬軍役,觀象監、司譯院錄事、書吏、鄕吏及雜職六品以上生員、進士有蔭子孫、雜科出身者外,竝屬驛吏,立法後,交嫁所生,勿論流品職秩高下,一皆屬驛雲。泛論驛女,而不言驛吏之嫁良妻所生,則所謂驛女者,似指驛婢之所生,而亦無分明可據之文,故前以驛吏之嫁良妻所生,不爲屬驛之意獻議矣,敢啓。領中樞府事沈悅,以爲臣頃日獻議時,只擧驛吏娶公私賤所生而言,不及於良妻所生之女,驛役當否矣。今更思之,則往在癸未年,兵曹因慶尙監司狀啓,及各驛察訪,報以驛吏良妻所生之女,則便是良女,不宜屬驛之意,措辭以啓。請令廟堂議奪,而備局回啓,該曹啓辭,不失法文本意,依此施行事覆啓蒙允,則臣之所見,亦以驛吏良妻所生之女,不當屬驛之意也。今不敢更議,伏惟上裁。傳曰,知道。驛吏嫁公賤所生子女,亦爲屬驛,則其良妻竝産之應爲驛役,可也。〈《兵曹謄錄》〉
9月10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都承旨臣金光煜啓曰,中殿進御淸心溫膽湯三十服,以其劑入日數計之,則明明日當進矣。更與御醫等商議,則皆以爲右藥加進二十貼,且兼用龍腦安神丸,不拘時,食遠日進一丸爲當雲,依此劑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又啓曰,嬪宮解産之後,臣等晏然退在,事極未安,提調依例輪直於産室近處,在不可已,敢此仰稟。答曰,勿爲直宿。
○三提調進往産室近處,嬪宮氣候,探知後罷bb去b。〈《藥房日記》〉
○備邊司啓曰,本司郞廳仕日相考,則文郞廳卞時益,仕日雖多,而或有連日呈病之時,文郞廳洪處亮,則雖曰本司之進,而仕日不多,竝爲推考。今後雖有他司所幹之事,先仕本司參坐後,進去之意,分付,何如?答曰,允。〈《備局謄錄》〉
○右議政李景奭上疏。入啓。答曰,省疏具悉至懇,予意已諭,卿其勿爲固辭。
○諫院,以李有養遞差事,啓辭。答曰,此人不無學行,勿爲煩論。
○備邊司粘連啓目。答曰,莫重軍餉,似不可全然不捧,更議處爲乎矣,改色米乙良,依回啓施行。〈記草〉
○訓鍊都監啓曰,都監軍兵等,自前連有犒饋之擧,而丁丑以後,廢而不行,軍情殊甚落莫。故上年討逆之後,臣等相議,將官軍兵等,不可不一番犒饋,以示酬勞之意,而連有事故,未及設行矣。今以都監所儲米布,措備酒膳,以今月十四日,慕華館聚會將卒犒饋之意,敢啓。答曰,知道。〈《訓局謄錄》〉
9月11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進往産室近處,嬪宮氣候,探知後罷去。〈《藥房日記》〉
○諫院前啓。答曰,已諭,勿煩。〈內下記草〉
9月12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睦性善。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頃日咨文中,補運之說,旣與當初鄭勅之言不同,而自此提起回咨,似爲未妥,故以奏請使入往,措辭彌縫於衙門之意,覆啓允下,行會於使臣矣。今聞運糧差使員鄭𤥻之言,則以爲逢着鄭勅於永平之路,下馬對坐,以竭力船運,大海風濤,千萬辛苦,人物多數溺死,米石多數敗沒,決不得再備補運之意,反覆陳說,則鄭勅雖以爲然,而答稱回咨入往後,庶有容力之地雲。觀其辭氣,若無自此文報,則彼以徑自擧論爲難。今宜詳搆回咨,付送於冬至使臣之行,使之與前行使臣相議,如已得請,則勿爲投呈,若猶未也,仍爲呈納,俾得周旋,似爲便益,令承文院措辭撰出,何如?答曰,依啓。〈《備局謄錄》〉
○傳曰,今下弓矢,將軍坡萬戶池潤海處給送。
○兵曹草記。入啓。答曰,知道。驛吏之嫁公私賤所生子女,亦爲屬驛,則其良妻竝産之應爲驛役,可知也。
○兵曹粘連啓目。答曰,驛吏良妻所生乙良,依前屬驛,公私賤所生女子乙良,癸未爲始出給,似爲宜當,更議處置。
○右議政李景奭上疏。入啓。答曰,省卿疏章,予心缺然,目今危狀,正如卿言,須速出仕,以濟時難。
○開城留守安應亨上疏。入啓。答曰,省疏具悉卿懇。所陳之事,卿無過失,宜勿控辭,安心察職。〈內下記草〉
9月13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申翊亮。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先運之米一萬石內,崔得男所領五千石,則二千五百四十九石,洋中見敗,只納二千四百五十一石,信川郡守鄭𤥻所領五千石,無一石有頉,全數完納。受咨文而回,此雖出於幸與不幸,而風濤艱險之中,累朔辛苦,盡心載運,以得竣事,而且無一人之損傷,誠爲可嘉,勸獎之擧,似不可無,令該曹稟旨施賞,何如?答曰,依啓。此輩竝爲回還後,量施賞罰。〈《備局謄錄》〉
○義禁府啓曰,刑曹啓目,羅州牧降號一款,令禁府處置事,允下矣。羅州牧降號,曾有成命,令該曹擧行,何如?傳曰,允。〈《禁府謄錄》〉
○禮曹以冊禮後,陳賀事草記。答曰,陳賀二十九日爲之。〈內下記草〉
○有政。吏批,以羅緯素爲承文院判校,任善伯爲司成,尹珹爲掌令,金逷爲宣川府使,具陽升爲慈山郡守,李時億爲掌苑別提,金始蕃爲獻納,趙絅爲大司諫,申翊亮爲承旨,李梓爲持平,曹漢英爲世子侍講院文學,金徽爲世子侍講院司書。
9月14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申翊亮。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諫院,以臺諫上來事,啓辭。答曰,依啓。〈內下記草〉
9月15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申翊亮。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9月16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申翊亮。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院啓。答曰,申埈別無罪過,軍官意非偶然,竝勿煩論。〈內下記草〉
9月17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申翊亮。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
○受灸後,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副提調行都承旨臣金光煜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傳曰,史官一員待命,闕內入直軍士,夜摘奸。〈內下記草〉
9月18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申翊亮。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
○受灸後,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行都承旨臣金光煜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憲府,以慈山郡守具陽升遞差,麒麟察訪高允久,罷職事啓辭。答曰,依啓。〈內下記草〉
9月19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申翊亮。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行都承旨臣金光煜啓曰,前日伏承春和例患之症,已爲差愈之敎,臣等不勝喜悅之至,而第未審近日聖候,若何?凡疾病之作,或加於小愈,臣等無任區區過慮,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時無加症矣。中宮殿問安。答曰,知道。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受灸後,三提調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傳曰,今下弓矢,平安虞候柳福男處給送。
○諫院前啓。答曰,勿爲堅執。〈內下記草〉
○內醫院啓曰,濟州多産零陵香,而人無知者,醫員姜廷元,今將發行,依舊例給馬下送,何如?傳曰,依啓。〈《兵曹謄錄》〉
9月20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申翊亮。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
○受灸後,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都承旨臣金光煜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領議政、右議政箚子。入啓。答曰,省箚具悉。昨日雷雨,比前益慘,達夜憂懼,不勝驚遑,今此咎徵,實由寡躬,宜勿控辭,安心行公。
○傳曰,捲草官判書金堉,醫官崔得龍,各半熟馬一匹,全德立兒馬一匹,奏時官一弓子一張賜給,令本衙門高品付錄,醫女及下人中有功勞者,令該曹米布磨鍊題給。
○院啓。答曰,予意已諭,更勿瀆擾。〈內下記草〉
9月21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右副承旨李曼。同副承旨李䅘。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
○受灸後,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同副承旨臣李䅘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備邊司啓曰,今此淸國所求生梨一萬九千箇內,一萬箇則分定平安道,九千箇則分定黃海道,使之罔夜措備,及期入送宜當,而判書臣鄭太和,瘡腫甚重,方在呈告中,該曹之令,恐或遲緩。令備邊司,撥上行會,嚴督入送,何如?傳曰,允。
○平安監司狀啓,運米格運[格軍]莫男、己同病死事。傳曰,令本道恤典擧行。
○又啓曰,淸國咨文據生梨一萬九千箇內,黃海道九千箇,平安道一萬箇,該曹旣已分定行移,承文院回咨,今已撰出矣。禁軍一人,咨文齎持,平安監司處分付,自本道,事知軍官,或附近守令中,與淸人顔情相熟者,稱以差使員,押領交納之意,行移,何如?答曰,允。〈《備局謄錄》〉
○兵曹,王世子及嬪宮詣闕時,前牌將等望單子,傳曰,此單子,入啓已久,如有有故者,改付標以入。曹啓曰,云云事,傳敎矣。單子中有頉者,改付標入啓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禮曹啓曰,世子受冊之後,不可由建陽門,經還昌德宮,由弘化門前正路,具輿輦儀仗,使都人士庶,快覩然後,由敦化門以入,似爲宜當。以此知委各該司,擧行,何如?傳曰,由闕內還去,便當。
○禮曹啓曰,世子及嬪宮入闕之日,及[乃]冊禮當行之吉辰也,不可依常時出入之例。令冊禮都監,輿輦儀仗,進去於本宮,具陪衛僚屬,詣闕,何如?傳曰,允。〈《兵曹謄錄》〉
○有政。吏批,以柳淰爲宗簿寺正,鄭翼卿爲禮賓寺正,尹新之爲惠民署提調,宋國準爲尙衣院正,李從龍爲麒麟察訪,白大璡爲慈山郡守,李時煥爲刑曹參議,曺文秀爲開城留守,韓興一bb爲b兼同知春秋館事,閔馨男爲左參贊,鄭致和、李曼爲承旨,沈𢋡爲獻納,趙復陽爲持平,安獻徵爲兵曹參知。
9月22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李曼。右副承旨李䅘。同副承旨鄭致和。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受灸後,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行都承旨臣金光煜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賑恤廳草記。入啓。答曰,知道。影職猶爲不許,則實職何以磨鍊耶?〈內下記草〉
9月23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李曼。右副承旨李䅘。同副承旨鄭致和。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凡庶孽,雖是良妾子枝,未許通前,不得赴科擧通仕路,令甲甚嚴,而近來法綱廢壞,無論許通與否,任意赴擧,主掌四館,別無禁斷之擧,亦無帖文照訖之規,仍成謬例,誠可寒心。今後申明法令,令該曹許通帖文,憑考照訖,赴於四員,然後乃許錄名,如有無帖文而冒赴,及僞造帖文者,各依本律處斷,私許錄名之官,亦爲科罪。至於扈從戰功,捧承傳應爲通仕者外,或有他軍職加資,不書許通,只書職名者,永永停擧,囚禁治罪,文武科監試,內而該曹,外而監司,竝皆,申飭,一體施行。凡干仕路,一切防塞,雖或有論賞之事,未許通者,切勿許加資,以復舊規,且免賤從良者,必爲補充隊在官,方許良役,而近來直屬良役,殊無法典本意,亦令該曹,依舊規擧行宜當,竝捧承傳嚴飭,何如?答曰,允。
○又啓曰,設官分職,各有所司,而政府總率六曹,六曹統理各司,然後方可體統相維,事務修擧矣。六曹坐日開起,政府以憑勤慢,曾已分付擧行,而近來朝綱漸解,百隷怠官,各司開坐亦罕,事多廢墜,不可不另加警飭,使之各司盡職。自今六曹中務劇處,及漢城府、掌隷院,依法典,逐日開坐,毋致事務積滯,且各檢飭屬司,夙夜奉公,至於外方文報及進貢之物,到卽捧上,俾無遠外下人留滯之弊,宜當。此意各別,申飭,而此後各衙門,如或無故廢坐,則自政府移文法府,使之一一糾劾,何如?答曰,允。
○又啓曰,冬至使行次,譯官、醫官等三人,呈狀於本司曰,內局、尙方,貿易諸物,雖在平時,尙未免盡賣家資,以補貿納,況今北京,新開萬里之路,事多艱窘,若干物貨,不得已私貿入往,以爲添補之計,而科外私馬,不敢任意持去,自本司處置雲。其所陳疏之意,亦甚切迫,各二匹許令持去,何如?答曰,法外之事,創開不可矣。
○又啓曰,工曹牒報於本司曰,京畿監司關內,漢江渡丞牒呈,本渡案付船隻時存者,只十隻,三南使客及三陵祭官往來,僅免生事,而到今諸宮家上司,威力捉船,不計公幹,水上水下,絡繹不絶,以數少沙工,不勝支當。前已報稟,使不得捉船事,啓下嚴禁,而如前捉船,少無禁斷之路,官家輸送之事,反致遲滯,勢必生事,津夫擧將逃散,極爲悶慮。前日已捧承傳,猶未懲艾,自本司別樣處置,俾無津路斷塞之弊雲,而津夫等亦皆齊來,訴冤不已。近來紀綱日頹,法令不行,凡干捧承傳之事,一切廢閣,極爲寒心,而年年晩秋之時,諸宮家僕隷,諸衙門下人,東西上下津夫,悉皆執捉,遠近累日之程,少無顧忌。以此津路將絶,僅存破船二三隻,故爭渡之際,或有墜溺之患,其爲痼弊,不可勝言。今秋犯令捉船者,令京畿監司,津船所在,各逐處按問,無論勢家、上司,切不隱諱,某家某津船捉去之由,一一摘發啓聞,一邊報法府,繩以承傳有違之律,勿饒貴近,以爲警飭之地,監司如或隱漏,不爲啓聞,則亦斷以奏事不實之罪,宜當,敢啓。答曰,允。〈《備局謄錄》〉
9月24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李曼。右副承旨李䅘。同副承旨鄭致和。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
○受灸後,三提調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備邊司,以赴京譯官等,私持馬事草記,入啓。答曰,法外之事,創開不可矣。
○院啓。答曰,不允。世子出入事,其在體面,別無損傷,如是論啓,似或過矣。
○戶曹草記。入啓。答曰,知道。中原玉帶,已作無用之物,厥價如是磨鍊,似爲過多矣。
○備邊司草記。入啓。答曰,依啓。廏馬限明秋量減,馬草勿爲裁減。
○憲府,以參知安獻徵遞差,副率韓復琦罷職事啓辭。答曰,俱無所失,竝勿煩論。〈內下記草〉
9月25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李曼。右副承旨李䅘。同副承旨鄭致和。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中宮殿,受灸正時巳正。
○受灸後,藥房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都承旨臣金光煜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府啓。答曰,依啓。參知安獻徵遞差,韓復琦遞差。〈內下記草〉
9月26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李曼。右副承旨李䅘。同副承旨鄭致和。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都承旨臣金光煜,中宮殿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禮曹草記。入啓。答曰,久坐冷地,則必有添傷之患,封嬪之禮,權停例爲之。
○諫院前啓。答曰,毋庸強煩。〈內下記草〉
○有政。吏批,以金始蕃爲弘文館修撰,柳淰爲弘文館校理,崔克誠爲尙衣院主簿,卞三近兼同知義禁府事,尹絳爲兵曹參知,李恢爲金井道察訪,鄭道亨爲司藝,閔希顔爲海美縣監。
9月27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李曼。右副承旨李䅘。同副承旨鄭致和。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王世子冊禮,仁政殿親臨擧動,禮罷後,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行都承旨臣金光煜,大殿問安。答曰,知道。中宮殿問安。答曰,知道。世子宮問安。答曰,知道。嬪宮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傳曰,日氣酷寒,時維九月,而入侍之官,竝着耳掩,其於事體,殊甚無禮,老病人外,竝爲推考。〈內下記草〉
9月28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李曼。右副承旨李䅘。同副承旨鄭致和。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行都承旨臣金光煜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若何?昨日日氣甚寒,而靜攝之中,勞動玉體,殿坐移時,想不無添傷之患,臣等不勝憂慮之至,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氣候雖未如前,不至大段矣。中宮殿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禮曹啓曰,亂後物力蕩竭,人民離散,樂工、樂生等,被擄被殺者無數,廟社、文廟及山川之祭,不能用樂,以待事定後復設,而今至十年,國家多事,有司不能啓請復設。廟樂旣未復設,則他處不可用樂,故昨日莫大之慶,陳而不作,明日百官之賀,亦將難用,誠是欠事。今年飢饉之災,近古所無,百姓遑遑,擧將塡壑,此時復設,似爲難便,而樂舞不可終廢,事定無時可期。前頭用樂與否,請令廟堂商議,或限以年數,或待歲稍豐,令樂工、樂生等,預爲習樂以待,何如?傳曰,依啓。〈《備局謄錄》〉
○憲府,以兩司多官遞差事,啓辭。答曰,依啓。
○右議政李景奭箚子。入啓。答曰,省箚具悉。帽着之失,不在有病,卿宜安心,勿爲待罪。〈內下記草〉
9月29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李曼。右副承旨李䅘。同副承旨鄭致和。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都提調領議政臣金瑬,提調禮曹判書臣金堉,副提調都承旨臣金光煜啓曰,近來天寒漸緊,朝夜益甚,伏未審卽今聖候輕重,比昨何如?昨日伏承氣候,雖未如前,不至大段之敎,臣等伏不勝憂慮之至。凡疾病之作,莫不從輕至重,豈可以不至大段而有所忽焉?卽令醫官等入診,然後議進相當之劑,宜不容少緩,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與昨無異,勿爲議藥。〈《藥房日記》〉
○備邊司啓曰,云云事,傳敎矣。國之大事在禮,而廟社之樂,十年停廢,誠極未安。今宜復設,似盡祀典之禮,方當大侵,八路阻飢,此時設樂,事未妥當。且樂舞佾數未備,樂生抄出之際,必有搔擾之端,殊非用靜之道,依該曹啓辭,姑待年豐復設,令時存樂生等常加肄習,俾無樂崩之患,何如?答曰,依啓。
○又啓曰,故阿耳僉使金築戶奴呈狀內,上典以運米差使員,入往天津,敗沒於洋中,只有贈職,而無恤典之命,依舊例題給事,入啓處置雲。故宣沙浦僉使柳敬友戶奴呈狀內,上典前後赴京,已至十餘度,今年又以運米差使員,領船三百隻,入往天津,每船砲手三名,射手二名,合五名,當爲帶去,而只帶砲手二名而去,所除之數九百名,糧米所減一千八十餘石,資裝木所減一百二十六同。還來之際,自備火藥五百斤,納於本道監司,而賞典未下之前,不意身死於本鎭,而家在全南道錦城,數千里之路,無以歸葬,自平安道至羅州護送事,入啓處置雲。金築有贈職,而無恤典,令該曹依例擧行,柳敬友歸鎭而死,故論賞恤典,竝不得施行,且未歸骨於故土,所減射砲之數,糧資火藥之數,問於本道處置,而喪柩出來時,令所經各道護送,何如?答曰,柳敬友亦爲贈職,所納火藥,令本道給價,似可矣。〈《備局謄錄》〉
○王世子冊封陳賀。傳曰,頒赦爲之,昧爽以前,除謀叛、大逆、謀反,子孫謀殺歐罵祖父母bb父母b,妻妾謀殺夫,奴婢謀殺主,謀故殺人,蠱毒魘魅,關係國家綱常,贓汚強竊盜外,雜犯,死罪徒流付處,安置充軍,已至配所,未至配所,已決定,未決定,已發覺,未發覺,咸宥除之。
○義禁府啓曰,李弼聖、朴承龍等,揆以科擧事目,則當在勿揀赦前之類,而此人等,時未承服定律,故置諸放秩之意,敢啓。傳曰,知道。朴承龍依事目勿放。〈《禁府謄錄》〉
○憲府,以臺諫處置事啓辭。答曰,依啓。〈內下記草〉
○有政。吏批,以柳慶昌爲持平,金世濂爲弘文館提學,閔應協爲校理,李時昉爲戶曹參判,成以性爲宗簿寺正,沈日遵爲抱川縣監,李泰淵爲世子侍講院司書,沈𢋡爲副校理,金鉽爲司諫院正言,尹鏶爲獻納,李梓爲掌令,金徽爲正言,李行遇爲大司諫,南老星爲執義,李厚源爲大司憲。
9月30日
編輯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右承旨金尙。左副承旨李曼。右副承旨李䅘。同副承旨鄭致和。注書李郊。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院啓。答曰,不允。申埈事到今更論,似爲已甚矣。〈內下記草〉趙景觀校正。郞廳曹命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