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二十三年/四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4月1日

編輯

都承旨兪伯曾。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兵曹參議鄭泰齊,獻納金始蕃,纂修兼春秋丁彥璜,訓鍊判官朴敏道,學正洪興龍,長水察訪李德恆。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受鍼今已屢度,進藥亦已累貼,而昨日伏承,昨今氣候,不如再昨之敎,益不勝憂慮渴悶之至。臣等,俱以無狀,待罪保護之地。醫方藥理,全昧偏傍,固不敢有所容議,而試以其易著者而言之,則心者,一身之主也。主而不得其平,則臟腑肢體,無不受傷,必然之理也。卽今聖上,方在違豫之中,裁決萬機,夜以繼日,憂勤惕厲,殆無暫時之安,雖有良醫、良藥,惡得以驟見其效乎?東垣,古之神醫也。其論治病曰,安心靜坐,以養其氣。又曰,天氣貴淸靜,陽氣惡煩勞,若於感傷之外,又添勞復之症,則其害,有不可勝言,豈非可懼之至歟?伏乞下敎政院,始自今日,凡干不急文書,限聖候平復間,一切勿爲捧入,以便靜攝,不勝幸甚。且鍼有補瀉之法,而不足於補,有餘於瀉,自前未寧之時,例以鍼治,必屢度而後已。若至眞源傷損,腠理空虛,則外邪之易感,未必不由於此,而亦未必不爲之添助熱勢,雖有一時之快,實非萬全之道也。臣等,每當受鍼之時,雖不能強其不知,有所爭執,而未嘗不髮灑而體粟也。請更加深思,姑停受鍼,專責藥效,調護燕息,保養沖和,非但臣等之願,滿庭群下之至願。臣等,旣有所懷,不得不盡,惶恐敢啓。答曰,昨日汗出稍多,故諸症,頗似減歇。受鍼啓辭如此,只今日爲之。且公事,近日文書,不至煩多,卿等,勿以此爲慮。

○受鍼正時,巳正。

○大殿,受鍼後,政院、玉堂、藥房二品以上、六曹、兩司長官問安。答曰,知道。

○右議政沈悅七度呈辭。入啓。答曰,安心調理。

○藥房再啓曰,卽者,伏聞入診醫官等之言,則脈度浮洪bb熱b勢猶盛,而以晝重夜輕觀之,則所傷,在於陽分。宜於小柴胡湯,合黃連解毒湯,加乾葛、石膏製各二戔,生地黃酒炒、知母、麥門冬一戔,加進三貼爲當雲,依此劑入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三啓曰,自上受鍼之後,卽令崔得龍、朴泰元、朴頵等,進候於東宮,則皆以爲脈度和平,皆已平復。而且喘急、咳嗽之症,未盡除袪,且於右腳下,有若癮疹者然,爬癢不已。宜於前進淸肺湯,加知母、柴胡、地骨皮、連翹各一戔,黃連酒炒七分,連進十貼爲當雲,依此劑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院前啓,廣興副奉事李郊削去仕版事,金三樂罷職不敍事。入啓。答曰,不允。

○黃海監司書目,遂安郡守鄭時望,大君行次時,稱病不爲出待,罷黜事。

○答備邊司粘連啓目曰,依允。屯軍乙良,勿爲落留,關西軍兵,以此數減除。內下記草

4月2日

編輯

都承旨兪伯曾。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答院曰,觀其緘辭,而處之未晩,勿復煩論。

○答府曰,依啓。洪茂績姑先推考。記草

○府啓,所謂韓信男,不知其何許人,而槪聞其狀,非出身,非堂上也。而自稱堂上,或稱嘉善,竊食國廩,圖拜衛將,其奸巧無狀,欺罔朝廷之罪,極可痛駭。旣非堂上,又非出身,則特一白徒,而金吾之鞫,實爲無據,請令刑曹,依法推治,逐年竊食國廩,一一徵捧事。答曰,依啓。韓信男移送刑曹。《禁府謄錄》

○藥房都提調臣金瑬,提調臣春城君南以雄,左bb副b承旨臣李行遇啓曰,昨者,雖有頗似減歇之敎,而伏聞入審醫官等之言,則發汗未洽,熱勢猶盛雲。伏未審夜來,症候加減,熱勢輕重,比昨,何如?臣等,伏不勝憂悶之至,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症候,頗似漸減矣。《藥房日記》

4月3日

編輯

都承旨兪伯曾。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答藥房啓辭曰,知道。再昨所減,乃是炎上之症,而自昨夕,熱勢還重,此症自前進退,故若此也。

○答府曰,旣已推考,姑勿罷職。

○備忘記,自上深惡所薦之弊,下敎革罷,爲郞官者,所宜歸之堂上,不敢干預,而蔑法之徒,貪權慢上,終不奉行,其用心無狀,奴隷不若也。今觀司諫金益熙上疏,則沈熙世,擅弄權柄,搆陷異己之狀,尤極痛惡,熙世等,竝爲削職遠竄,以警後人,而金振等限年bb?b。

○答司諫金益熙疏曰,省疏具悉爾意。熙世之心,予已洞察,爾其勿辭,安心察職。

○右議政沈悅八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疊書答政院啓辭曰,爾等,可謂徒知護黨,而不念國事者也。

○答備邊司粘目曰,依允。渰死人,令本道恤典擧行。運米致敗記草

○院啓,廣興倉副奉事李郊,用心回邪,行己悖妄,自棄人棄,衆所唾罵,頃者,堂後之薦,敢生圖點之計,做出無根說話,反覆交搆,其間情狀,旣已敗露。黃海都事金三樂,以其館接之私,敢薦如此之人,耳目之臣,一循公議,累日論啓。而聖明,不信臣等之言,欲觀緘辭而處之,臣等,實未曉聖意之所在也。豈可以渠等自明之辭,有所輕重於其間哉?請李郊削去仕版,金三樂罷職不敍。答曰,已諭。朝報

○備邊司啓曰,今此寧遠運米船隻,搜括諸道公私之船,僅得整送,而回還之時,若不一一護還,則許多物力,終恐有虛棄之患,嚴飭各船沙格,使之各自回泊本土,而雖或船隻有故,不得持來。若開沙格從陸出來之路,則亦不無故令致破之弊,破船沙格,分在他船出送,以防奸僞。且諸船畢到寧遠之後,護船大將,更加點閱,其道某邑,船主某人,沙格某某,詳細開錄成冊,上送於本司,而每船成給出送公文,以爲到本官憑考之地宜當。以此意,督運使、平安監司及護船大將處,行會,何如?答曰,依啓。新造官船,不必回泊本土,參酌區處,可也。《備局謄錄》

4月4日

編輯

都承旨兪伯曾。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京畿監司尹順之,到界事出去。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症候,比昨若何?晝夜異候,舒慘無常者,必是藥不能制熱而然也。方今進御之藥,極其寒涼,治熱之材,無不備具,而三貼已盡,尙無見效,則其非爲對症之劑,明矣。更令醫官等入診後,議定相當之劑爲當,臣等,不勝憂悶之至,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知道。症候,與昨無異矣。

○政院啓曰,臣等,伏見沈熙世等,竝爲削職遠竄之命,相顧瞿然,不勝未安之至,郞薦之革罷與否,已盡於前後吏曹啓辭之中,臣等不必更煩,而第近來銓曹郞官,不過循例擬望而已。至於擅弄權柄,則乃是大權奸濁亂之事,豈如熙世等所可爲哉?今此遠竄之命,遽出於千萬意慮之外,竊恐聖明,或未能洞燭,有此過當之擧也。臣等待罪近密,不得奉傳旨之意,惶恐敢啓。傳曰,卿等,可謂徒知護黨,而不念國事者也。

○又啓曰,臣等之啓,出於愛君,只欲聖明,無此過當之擧,非有一毫私意於其間,而今承護黨之敎,措躬無地,不知所達,惶恐待罪。傳曰,勿待罪。

○禮曹啓曰,以憲府啓辭,傳敎矣。近日亢旱之災,誠爲切急,諸道狀啓,雖未齊到,京中如此,外方可想。祈雨祭設行,不必拘於立夏之節。依臺諫啓辭,三角山、木覓山、漢江、風雲雷雨、雩祀等處,初次祈雨,不卜日,來初五日,爲先設行,而修溝壑淨阡陌掩骼等事,令漢城府,急急擧行,何如?傳曰,允。

○領議政洪瑞鳳,左議政沈悅箚子。大槪,請還收沈熙世等竄逐之命事。入啓。

○藥房再啓曰,卽者入診醫官等,皆以爲熱氣猶未減卻,似當仍用前藥,而醫方雲,連用涼藥,而熱不退者,宜用滋血之劑。今柴胡四物湯,一以治熱,一以滋血,實是古人之遺意也。試取右藥,加黃連、梔子、蓮皮炒各七分,知母、麥門冬各一戔,黃柏鹽酒炒五分,連進五貼爲當雲,依此劑入之意,敢啓。傳曰,依啓。

○司諫金益熙上疏。大槪,今此無前之擧,實由於臣,亟削臣職,以謝人言事。入啓。

○公淸監司書目,沃川呈,以持平宋□病重上去不得事。啓遞差。

○同知金南重,京畿監司遞來。

○答領、左相箚曰,省箚具悉。所陳之事,分黨之害,由於此職,其權柄之重,不言可想也。緘答之辭,下問之後,亦不快呈,再三改書,其不正之意,亦可知也。大抵此擧,意非偶然,卿等,更加思度,勿爲苟且之言。

○義州府尹書目,鳳林大君行次護行將一行,三月十六日自北京離發事。

○憲府箚子。大槪,沈熙世、金益熙等事,雖曰輕重之別,猶鬪甲者之詬乙,肆其聲氣,駭人瞻聆,乙者之對甲,低聲緩語,據理相詰,駭人瞻聆者,固不足言,低聲相詰者,是亦鬪也。縉紳間,相傳兩非之說,不亦宜乎?熙世固有罪犯,金益熙亦豈全無可議者乎?金振、趙珩、林𪩍,雖曰同參於成楚客之擬望,而亦豈無前後輕重之別乎?竝被流竄,殊無差等之意,擧朝皆以爲過當,不亦宜乎?臣等愚意,竊以爲熙世,則更施差重之罰,金振等及金益熙,竝補外邑,則不正之端,終可消矣。願下此箚於廟堂,使之商酌,兼詢經幄之臣,以察其公議之如何,不勝幸甚事。入啓。答曰,省箚具悉。補外罰輕,金益熙無罪,卿等所陳,有難施行矣。

○府前啓,洪茂績罷職事,停啓。

○禁府,金振盈德改定配。啓。朝報

4月5日

編輯

都承旨兪伯曾。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司藝金壽益,纂修兼春秋任翰伯。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症候加減,熱勢輕重,比昨,何如?臣等伏不勝憂悶之至,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一樣。

○藥房再啓曰,卽者李馨益,承聖敎,以受鍼便否,出議於臣等,招集諸御醫、鍼醫等商議,則柳後聖、李馨益、朴泰元等,皆以爲脈沈,則熱在內,脈浮,則熱在表。今此玉候,則脈度浮洪,表熱方盛,而若爲行鍼,則添助熱勢,其患必大矣。蔡得沂、南有祖及諸鍼醫等,衆口如一,皆言其不可,臣等俱昧鍼藥,全無所見,利害便否,雖不能使定,而其有害無益,則可以見矣。群議如此,故敢啓。答曰,知道。

○以禁府沈熙世定配單子,傳曰,待差病,發送。

○答司諫金益熙疏曰,省疏具悉。爾其勿辭,察職。

○京畿監司尹順之,到界後,入來。

○禁府,金振盈德改定配單子。啓下。

○府啓,臣等昨日陳箚,非但出於肝膈,亦參以一時之公議,而辭不達意,未回天廳,臣等誠不勝惶憂之至。沈熙世以郞薦之故,爲一大罪目,而設法之後,循例議薦者非今,則熙世之獨當其罪,事亦冤矣。惟只薦引不允公議,緘辭未免盛氣,是則宜有罰焉,而若加之以竄逐之重典,則實非王道無偏罰當其罪之意。上自大臣,下至閭巷之人,豈皆私護熙世者?而擧稱其過當,可見其爲大同之論也。群情若是,法律自有,而震之以威,用罰太過,則是惟舍繩墨而意裁曲直,棄權輿而手揣輕重,豈不爲乖謬之歸乎?金振等,情犯尤輕,俱有可恕之道,金益熙言雖似公,顯有攻訐之失,竝補外任,以靖朝端,允合今日之處置,名流之外補,固非輕罰,殘氓之獲蘇,爲惠亦大矣。請依前箚所陳,特詢廟堂,亟寢沈熙世遠竄之命,施以差重之罰,金振等及金益熙,竝令補外。答曰,勿煩。

○玉堂箚子。大槪,請還收沈熙世遠竄之命事。入啓。答曰,熙世之權勢,誠如恐動之言,則流竄之罰,亦爲輕矣。

○院啓,廣興倉副奉事李郊,自棄人棄,從前悖妄之擧,衆所共知者,臣等欲明言其事也。反覆唇舌,是郊薄過,圖點近侍之選,物議駭憤,臺閣之臣,以糾劾爲責,不可不論。金三樂薦此衆所共棄之李郊,蔑有公論,行其己志,堂後之薦,豈可以館接之私乎?郊是棄人,而三樂有誤薦之罪,削薦罷職,不足以懲郊,故臣等之請以削版,出於公議,則誤薦之律,三樂其可免乎?其罰至此,意在糾正,豈有一毫私意於其間哉?聖明不信耳目之言,欲觀渠等自明修飾之辭,今日臺臣之論事,亦難矣。請李郊削去仕版,金三樂罷職不敍。成楚客不合銓郞之說,是物議之所同然,一番彈劾,未爲不可,而沈熙世膠守謬見,不遵父兄之敎,不信朋友之言,緘答之際,張皇辭說,是實出於病重失性而然也。其言雖極無理,其情容有可恕,此外人所以矜悶,而不之深責者也。昨見聖敎,天威震怒,辭氣太露,以用差謬之罪,爲擅弄權柄,以自明陳辯之言,爲搆陷異己,竝與隨參多官,而流竄遠方,大聖人包荒之度,恐不當如是。人主賞罰之柄,不可以喜怒,有所偏頗,賞當則人勸,罰當則人懼,賞罰不當,人心不服。年少輩,雖有一時所失,原情定罪,自有其律,何可遽施投荒之典?郞薦革罷,下敎已久,而厥後略倣舊例,稟議堂上,選用可合之人,乃是愼重之意,其勢不得不爾,非熙世等始爲作俑之擧,不可以此謂之擅弄,繩以重律,極爲至當。況金振等,或不參於注擬之日,或遵用前望而已,蔑法貪權之狀,尤無可據之端,而殿下疑之太過,斥之太重,群下悚慄,莫不稱冤,請亟還收沈熙世等遠竄之命,量施其罰。答曰,不允。

○藥房三啓曰,牛黃膏劑入事,命下矣。卽招御醫等相議,則皆以爲進御爲當雲,劑入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政院啓曰,金振等配所押去單子來呈,而臺諫方以還收論啓,不得捧入之意,敢啓。傳曰,知道。朝報

○傳曰,遠竄之人,定配於江原道,前規耶?義禁府啓曰,傳敎矣。江陵在於嶺外七日之程,故臣等江原道定配前規,未及詳察,金振定配於江陵矣。今承上敎,不勝惶恐之至,改定配所,付標以入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又啓曰,沈熙世病勢,時方極重,依傳敎,待病差發送之意,敢啓。傳曰,知道。《禁府謄錄》

○三月十四日成貼宰臣韓興一狀啓,大君行次,今月十九日,將爲發行計料爲白如乎,護行將,以分田事,頃往畿內,還來纔數三日,亦有治行之事,太迫云云乙仍於,事勢如此,不得已二十六日,定爲起程爲白齊。護行將,以前例言之,則似當落後於義州,今則非如前日護行之比是如,京城至牌文書塡爲白有置,接待等事,令廟堂定奪爲白齊。衙譯來傳,上使則戶部郞中亞赤,副使則刑部郞中羅車一。一等頭目四員內,衙譯韓巨源,在其中,二等頭目四員內,衙譯金守文金,亦在其中,三等六名是白置。以此觀之,則雖不知某事,而亦爲奉勅,出往緣由,前日入來爲白有在,義州軍官前守門將尹繼宗,白牌一時當日出送事。《迎接都監謄錄》

4月6日

編輯

都承旨兪伯曾。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五衛將尹廷俊,都摠都事文弘器。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甘雨未洽,曉氣涼冷,伏未審夜來症候,加減,何如?再昨劑入之藥進御之後,潮熱進退,其無輕重之異乎?臣等不勝煎憂焦慮之至,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一樣。

○公淸監司書目,懷德呈,以輔德金慶餘,老母病重,不得上去事。啓遞差。

○咸鏡監司書目,居山察訪金處長,受由上京,不爲還官,罷黜事。

○平安監司書目,大同察訪柳寅亮罷黜事。

○右議政九度呈辭。國忌齋戒,以留政院。

○刑曹啓曰,韓德男元情云云,刑推,何如?啓依允。

○右議政箚子。大槪,家豚負罪,行遣在卽,而伏蒙天地好生之德,乃有待差發送之敎,臣與闔門老少,瞻望天闥,百拜攢祝之外,不知所達。第臣伏見諫院啓辭,臣之子熙世緘答之時,不遵父兄之敎爲言,臣不勝未安之至。臣旣無所敎,熙世亦無不從之事,此必傳之者之誤也。但臣,常時不能敎子,致有朝家莫大鬧端,此則臣之罪也。不勝惶恐,伏地待罪事。留政院。

○吏曹判書李植上疏。大槪,郞官三員,一時被竄,身爲長官,致此罪釁,請命削臣職,使之退竢公議事。留政院。

○全羅監司書目,南原呈,以執義李尙馨病重,上去不得事。

○吏曹,出來護行將接伴使呂爾裁[呂爾載],接待都監堂上鄭太和、金南重,郞廳任善伯、朴安孝、徐弘履、姜允亨、柳頲、韓嵂、李淑鎭、李斗瞻。

○府、院前啓,國忌齋戒,以姑停。朝報

○答戶曹草記曰,知道。其中如有自前給價之物,則依前爲之。護行將接待事記草

○備邊司啓曰,以本司草記,今此寧遠運米諸道船隻回還之時,一一還泊本土事。答曰,依啓。新造官船,不必回泊本土,參酌區處,可也事,傳敎矣,聖敎極爲允當,前後官造新船,竝令回泊關西,而元數將近百隻,全留於平安一道,亦似難便,回還後知其實數,姑爲分置兩西,更議區處,宜當。且此船沙格,回到平安道之後,或從陸路出來,或移乘南方過去之船,從其自願,施行無妨。分授海西之船,則使之仍爲回泊於黃海道後,放送爲當,以此知委,何如?答曰,依啓。江都亦爲量宜給之。

○又啓曰,以本司新造官船回還後區處事草記,傳曰,依啓。江都亦爲量宜給之事,傳敎矣。船隻無事回還我境實數,今難的知,臨時待平安監司啓聞,兩西及江都,竝爲分給宜當。且曾於丁卯,給與江都之船,厥數頗多,而不能守護,未免虛棄之歸,旣給之後,復如前日,則亦甚可惜。船隻守護之策,預令本府留守,料理啓聞處置,何如?答曰,依啓。

○吏曹啓曰,以本曹接伴使望單子,傳曰,勅使之時,接伴使差出,有前規耶事,傳敎矣。據備邊司啓下公事,護行官、儐接之臣,令吏曹差出,故憑考前例,則王世子出來時護行官,稱以接伴使,堂上官差出,借銜以送,已有前例,依此,書啓矣。今承聖敎,改爲思度,若護行官奉勅出來,則便是勅使,凡關節目,亦當依舊規,令備邊司,更議處置,宜當,敢啓。傳曰,依啓。

○又啓曰,云云事,傳敎矣。鳳林大君護行官,旣以欽差奉勅出來,則便是勅使,都監之號,儐接之任,自有行用之規。令該曹,一依前例施行,宜當,敢啓。答曰,依啓。《備局謄錄》

4月7日

編輯

都承旨兪伯曾。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勿爲問安。

○奉敎李泰淵,實錄曝曬事,茂朱地出去。

○下直,龍岡縣令李之馧,長水察訪李德恆。

○謝恩,兵曹佐郞金鉽。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諸症候,竝無加減之異乎?區區犬馬之誠,日夜祝禱,渴企平復之效,而每承一樣之敎,煎憂達曙,罔知所爲,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時無加減。

○大司諫李基祚啓曰,臣請寢沈熙世遠竄之時,只憑風聞,不爲詳審,家人父子間,未著說話,形諸文字,上達天聽,致令大臣,不安於心,陳箚自列,臣論事失實之罪,無所自解。元箚雖未入啓,言官旣有所失,不可一刻苟冒,不得不瀆擾於淸齋之日,請命罷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正言姜與載啓曰,臣於頃日,以城上所,得見長官搆草簡通,則乃沈熙世等遠竄還收事也。卽爲馳進於長官家,改書見有沈熙世不遵父兄之敎等語。臣問於長官曰,此等說話,是何意也?長官答以熙世緘答之時,聞有父兄禁止不從之說,臣意亦以爲旣有所聞,則固當從實,故仍爲改書傳啓矣。今見右議政箚子,大槪,初無是事,而孟浪之說,流傳於士夫間,至入啓辭措語中,告君之辭,未免虛謬,論事失實,自有其責,決不可晏然仍冒,請遞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正言洪錫箕啓曰,頃於沈熙世等事發論之日,長官及城上所,搆草送於臣處。臣亦疑其一款措語,而長官所聞如此雲,故不爲論辯矣。同僚以右議政箚中之語,有此引避,臣之所失無異,不可晏然仍冒,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獻納金始蕃啓曰,本院請寢沈熙世等遠竄之命時,長官及城上所,搆草簡通於臣,臣亦書謹悉,與之同參矣。今見同僚引避之辭,論事失實之罪,少無異同,不可晏然仍冒,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府啓,大司諫以下,竝引嫌而退,大臣陳箚之意,直在其中,諫官論事之體,義專爲主,措語間事,元非大段,豈可以此徑遞多官?請大司諫李基祚,正言姜與載、洪錫箕,獻納金始蕃,竝命出仕。答曰,依啓。

○全羅道督運御史書目,康津縣監姜瑜罷黜事。

○大司諫以下,就職。

○院前啓,李郊、金三樂事。停啓。朝報

4月8日

編輯

都承旨兪伯曾。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熱勢輕重,何如?臣等不勝憂慮之至,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症候頗似減歇矣。

○江原監司書目,麟蹄縣監李之屛,今月初一日母在喪事。

○備邊司啓辭,護行官,旣已奉勅出來,則便是勅使,儐接之事,一依前例施行,何如?傳曰,允。

○吏曹,館伴金堉,遠接使金南重,問禮官沈𢋡。啓。

○傳曰,初五日祈雨祭獻官以下,書啓。

○府、院前啓,以國忌齋戒,姑停。

○吏曹參議李德洙上疏。大槪,妄陳所懷,兼乞罷免,以竢物議事。留政院。朝報

4月9日

編輯

都承旨兪伯曾。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龜城府使柳瑚,鐵山府使金子文,朔寧郡守崔有淵,熊川縣監康汝楫。

○領議政金瑬箚子。大槪,左邊顱後,腫患甚重,當此玉候未寧之日,不得趨參問安之列,已至二日,內局提調爲免遞改,以濟公私事。入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昨承頗似減歇之敎,臣等不勝喜祝之至。今日症候,比昨若何?且前者劑進之藥,昨已畢進御矣。今日令醫官入診,更審症候之輕重,然後可以議藥,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知道。症候一樣。

○再啓曰,伏聞入診醫官等之言,自上所患熱候,時無減卻雲,臣等不勝憂悶之至。向來所進,極其淸涼,和解之劑,用十餘貼之多,而非但未見其效,面部眼下及足部,微有浮氣,前進之藥,恐非對症之劑。臣等更與諸醫,相確議藥,則皆以爲脾胃虛弱,中焦濕熱用事之所致,先用滲利瀉熱之劑,以治中焦之熱。卽今之所不可已者,且受鍼便否,問於李馨益及諸鍼醫,則自上時有浮氣,決不可輕易試鍼雲。宜於白朮除濕湯,加黃連、酒炒、麥門冬、白芍藥炒、木通各七分,玄蔘五分,連進十貼爲當雲,依此劑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以憲府林聖翊等照律公事,傳曰,此律似輕矣。又李井男等公事。傳曰,不著冠帶之人,只三人現告,有同兒戲,此公事還出給。

○以執義李尙馨,輔德金慶餘辭狀,傳曰,遞差。

○院啓,臣等將沈熙世等事,屢日論列,誠未格天,未蒙允兪,臣等不勝悶鬱之至。人主賞罰之柄,不可以喜怒,有所偏頗,賞當則人勸,罰當則人懼,賞罰不當,人心不服。使熙世實有擅弄構陷之罪,則雖萬被流竄,固無所惜。只以一時所失,特加雷霆之威,竝與隨參多官,而流竄遠方,固非帝王國法無偏之道也。郞薦革罷,下敎已久,而厥後略倣舊例,稟議於堂上,選用可合之人,乃是愼重之意,其勢不得不爾,非熙世等作俑之擧,不可以此謂之擅弄。今者繩以重律,極爲過當,況林𪩍、趙珩等,只遵用前望而已。金振則三度擬望,皆不參政,蔑法貪權之狀,尤無可據之端,而殿下疑之大過,斥之大重,群下悚慄,莫不稱冤。請亟還收沈熙世等遠竄之命,量施無罰。答曰,違法罔上,謂之愼重,言之無倫,莫此爲甚也。

○右議政沈悅九度呈辭。傳曰,安心調理。

○大司憲李景奭,掌令吳䎙啓曰,臣等俱以無狀,忝此匪據,所見迷昧,不識事理。再昨處置諫院時,不能審思,以大臣陳箚之意,直在其中,率爾措語矣。今聞物議以爲相臣事,自言無是事,而謂之直在其中,有若實有是事,爲子隱諱者然,揆諸事體,誠甚舛當,人言如此,何敢晏然?且在外人員林聖翊等,或仍切迫事故,或仍道路遼遠,未及趨參於王世子回轅之時,事或可恕,故以公罪照律矣。今承似輕之敎,不勝未安,四品以上不著冠帶者,只以李井男等四人現告,雖在前日,而問備照律,臣等實爲之,有同兒戲之嚴敎,益增惶恐。以此以彼,俱難冒居,瀆擾於靜攝之時,臣等之罪尤大,請命罷斥臣等之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傳曰,政事爲之。

○答右議政沈悅箚曰,省箚具悉。卿其安心,勿爲待罪。

○獻納金始蕃,正言洪錫箕、姜與載啓曰,臣等俱以無似,忝居諫職,遇事不得不言,而誠意淺薄,未能回天,反承嚴旨,臣等不勝惶恐隕越之至。且伏見憲府,以處置臣等啓辭中,直在其中一句,致有物議,至於引避,臣等亦何敢晏然仍冒?請命遞斥臣等之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慶尙道督運御史黃㦿入來。以上朝報

4月10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當日,無肅拜。

○答領議政金瑬箚曰,省箚具悉。卿其勿辭,安心調理。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諸症候,輕重,若何?臣等待罪藥房,鍼經藥方,專未曉解,只以詢問諸醫,論議俱一,爲愼重之地,未諳投機對症之如何,以致玉候違豫許久,熱勢彌留此極,臣等尤不勝焦憂渴悶之至,敢來問安。答曰,一樣。

○全羅道督運御史睦行善入來。

○兩西督運使洪茂績書目,臣惶恐待罪上疏,上送事。

○大司諫李基祚上疏。大槪,病重乞遞事。入啓。

○備忘記,初五日祈雨祭獻官睦敍欽、曺文秀、朴安孝、李守瑊、李沈,各半熟馬一匹,典祀官兼大祝盧文漢、河晉善、李廷楫、車轉坤、李河,各兒馬一匹,諸執事及監察,各上弦弓一張,賜給。

○弘文館啓曰,兩司竝引嫌而退,本館當爲處置,而臣等所見孤陋,所當齊會相議。副校理臣睦行善有相避,修撰臣金弘郁,副修撰臣李袗,皆有重病,雖不能進參,其他新除授及無故同僚,明日待開門,竝爲牌招,同參處置,何如?傳曰,依啓。

○有政。吏批,以金壽翼爲校理,兪榥爲副修撰,李渭爲持平,李箕男爲遂安郡守,柳尙中爲康津縣監,李命寅爲麟蹄縣監,郭天成爲居山察訪,朴遾爲戶曹參議,李楘爲兵曹參判,徐詳履爲執義,尹玷爲監察,申敏一爲判決事,洪茂績、宋時烈、南斗臨爲副司直,南斗傍爲司猛,李尙馨、金慶餘爲護軍,邊麟吉爲大同察訪。朝報

○答禁府粘目曰,姑從唯輕之典,限年定配。記草

○觀象監,夜二更,月入太微垣右執法內。啓。朝報

○備邊司啓曰,本司郞廳前都事李慶彬,奔走勤仕,已滿十五朔,依例陞敍,守令除授事,捧承傳施行,何如?答曰,依啓。《備局謄錄》

○禁府啓曰,具元悌曾因議啓,定配於富寧矣。江華留守以官穀五百餘石,縮錄於重記事狀啓,本府啓請還爲拿囚,令該曹詳査,則戶曹回啓內,江華文書相考,則與本府留守狀啓,別無參差之數雲。留守又以元悌自己田畓三結五十餘卜隱縮,一一推徵事狀啓,所告各人等拿致,與元悌憑閱,則互相推諉,未得歸一。當初色吏金環逃亡,倉吏金得先,受刑累次不服,故限金環捕捉間,姑爲保放,戶曹旣已査覈的實,則不待金環之推而可決。此罪律文內,二罪俱發,則從重論斷雲,元悌之罪,其重在於國穀縮錄,田結隱縮,則乃緖餘也。大抵分給民間文書尙存,則重記雖有縮錄之數,豈無他日現發之端乎?以此推之,元悌所犯,誠爲難測,而亦涉可疑。且元悌招內及判尹許徽疏內,略及文書差錯之由,則頗似近理,而差錯之數,如是太多,殊未可曉也。或刑推得情,或還發配所,合有處置,經年之後而仍囚,未知於獄體,何如?臣等待罪有司,惶恐敢啓。傳曰,刑推後,還送配所,可也。《禁府謄錄》

疊書有政。吏批,以尹玿爲監察,李有溫爲持平,李命寅爲麟蹄縣監,李箕男爲遂安郡守,郭天成爲居山察訪,朴遾爲戶曹參議,邊麟吉爲大同察訪,李楘爲兵曹參判,徐詳履爲執義,柳尙中爲康津縣監,金壽翼爲副應敎,兪榥爲副修撰,沈之溟爲判決事,金光煜爲承旨。

4月11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承文副正字睦兼善,卒錦陽君題主官,安山地出去。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熱勢及足部微浮之症,其無加減之異乎?昨承一樣之敎,臣等伏不勝焦慮之至,敢來問安。答曰,時無加減。

○副應敎金壽翼,副修撰兪榥,牌招肅拜。

○藥房再啓曰,王世子調攝之候,近日連進淸肺湯二十貼,所患症候,幾盡平復,而惟咳嗽食後昏困等症,猶未盡祛,不可以連用湯藥。宜用淸火化痰調胃之劑,竹瀝、枳朮,加山梔仁薑汁炒五分,連翹一兩,連用爲當雲,依此劑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右議政沈悅十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備邊司啓曰,本司郞廳前都事李慶彬,奔走勤仕,已滿十五朔,依例陞敍,守令除授事,捧承傳施行,何如?傳曰,允。

○答大司諫李基祚疏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辭,察職。

○答前參判洪茂績疏曰,省疏具悉卿意。卿其勿辭,察職。

○玉堂箚子。大槪,大司憲李景奭,掌令吳䎙,獻納金始蕃,正言洪錫箕、姜與載,竝命遞差事。入啓。答曰,依啓。

○答吏曹參判李德洙疏曰,省疏具悉。爾其勿辭,察職。

○答吏曹判書李植疏曰,遞差。

○吏曹啓曰,吏曹判書有闕及臺諫多闕,政事,取稟。

○嶺陽君儇上疏。大槪,病重,所帶司饔院提調乞遞事。入啓。朝報

○備邊司啓曰,知中樞府事李溟,老病俱深,本司堂上啓下之後,一未行公。有司堂上金光煜,昨政移拜承旨,此兩員,姑爲減下,以行護軍呂爾徵,本司堂上啓下,仍察有司之任,何如?答曰,依啓。《備局謄錄》

4月12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溫陽郡守李道基,江陰縣監鄭璡。

○謝恩,戶曹參議朴遾,康津縣監柳尙中,遂安郡守李箕男,麟蹄縣監李命寅。

○領議政金瑬再箚。大槪,病勢苦劇,內局提調爲先乞遞事。入啓。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頃者入診,已至四日,而諸症候,未聞有一分之差減。臣等不勝憂惶悶迫,何可勝喩?今日令醫官等入診,詳審聖候所患之加減,宜當,臣等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熱勢自昨稍減,入診後日爲之。

○大司諫李基祚啓曰,臣以狗馬之疾,不得與同僚偕避,陳諫自列,未蒙見遞。臣之情勢,極爲狼狽,以臣論事失實之故,紛紜展轉,兩司之官,一時皆遞,而臣反仍冒,驚惶慙靦,措躬無所,不得不扶曳來詣,更瀆天聽,臣罪萬隕,請命鐫削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藥房再啓曰,自上違豫,已至經月之久,鍼藥所施,罔有見效,諸醫等,非不盡心,而症候,進退無常,此必由診察未至,不得對症之劑而然也。必須廣詢博訪於中外諸醫,然後可無未盡之患,頃日請召李燦者,良以此也,而未蒙允兪,尙稽召致,群情皆以爲悶鬱。且前縣令尹善道,亦精於醫學,而時在海南地雲,竝給馬罔夜上來事,全羅、慶尙兩道監司處,下諭宜當,群議如此,敢啓。答曰,不允。

○政院啓曰,來十五日儒生殿講,而以國忌,不得爲之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疊書備邊司啓曰,知中樞府事李溟,老病俱深,本司堂上啓下之後,一不行公。有司堂上金光煜,昨政移拜承旨,此兩員,姑爲減下,以行護軍呂爾徵,本司堂上差下,仍察有司之任,何如?傳曰,依啓。

○掌令卞時益在外入來。

○玉堂箚子。大槪,大司諫李基祚遞差事。入啓。答曰,依啓。

○答領議政金瑬上箚曰,省卿上箚,心甚慮念。卿其勿爲固辭,安心調理。

○府啓,沈熙世以郞薦之故,爲一大罪目,而設法之後,循例議薦者,非今斯今,則熙世之獨當其罪,事亦冤矣。惟只薦引不允公議,緘辭未免盛氣,是則宜有罰焉。而若加之以遠竄之重典,則實非王道無偏罰當其罪之意。上自大臣,下至閭巷之人,豈皆私護熙世者,而擧稱其過當?可見其大同之論也。群情若是,法律自有,而震之以威,用罰太過,則是惟舍繩墨而意裁曲直,棄權輿而手揣重輕,豈不爲乖謬之歸乎?金振,元無干預之事,趙珩、林瑼,俱有可恕之道。金益熙言雖似公,顯有攻訐之失,竝補外任,以靖朝端,允合今日之處置。名流之外補,固非輕罰,殘氓之獲蘇,爲惠亦大矣。請詢廟堂,亟寢沈熙世遠竄之命,施以差重之罰,金振等及金益熙,竝令補外。答曰,勿煩。以上朝報

4月13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如何?諸症候,比昨其無輕重之異乎?臣等無任憂慮之至,敢來問安。答曰,與昨無異。

○再啓曰,卽因下醫官之敎,伏聞近因脫着失宜,自昨寒縮愈甚,和解之材,加入用之如何雲。臣等,尤不勝憂遑悶迫之至,聖候之寒縮愈甚,必是添感之所致,而和解加入之劑,不爲入診,自外先自議定,似爲未盡。令醫官等,入診聖候,然後商議加減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三啓曰,伏聞入診醫官等之言,聖候所感,不至大段,而熱勢亦無添加之症。且足部浮氣,比前差歇矣。大槪脾胃虛弱,內有鬱火,火乘肺,使皮毛虛而腠理不密,不任風寒之故。寒縮之候,有時發作,此非眞有外感而然,姑先用火鬱湯四五貼,以散鬱火之後,仍進前入白朮除濕湯,健脾胃行濕熱爲當雲,火鬱湯五貼,依此劑入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傳曰,今者進御之藥,爾獨當之,而病之差速差遲,亦在爾術,惕念爲之,勿爲推託,掌務官,亦爲知悉。《藥房日記》

○答右議政沈悅十一度呈辭曰,卿辭至此,不獲已勉從之意,遣史官傳諭。

○答備局粘連啓目曰,依允。渰死人及漂出後身死人等,令該道,恤典各別擧行爲乎矣,其中似有可疑之船,使之嚴明査覈,以爲懲勵之地。記草

○備邊司啓曰,北運船沙格抄發事急,三南之路,竝設騎撥矣。今則督運御史,聞已還朝,卽爲停罷之意,分付,何如?答曰,允。《備局謄錄》

4月14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比昨,若何?近來風日,或暄或寒,此時節宣調適甚難,臣等尤極悶慮,敢來問安。答曰,一樣。《藥房日記》

4月15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諸症候庶幾差愈,惟日望之,而每承一樣之敎,區區憂悶,曷有其已?敢來問安。答曰,一樣。

○傳曰,世子宮駝酪粥,間一日煮入。記草

○傳曰,藤倭徑還之事,移咨淸國,令齎咨官,倭情可虞之意,及大船水手,盡入於運米之役,三南海防,萬分虛疎之狀。善爲言及,似或宜當,令備局,議處。記草

○備邊司啓曰,藤倭徑還之事,移咨淸國,令齎咨官,倭情可虞之意,及大船水手,盡入於運米之役,三南海防,萬分虛疎之狀,善爲言及,似或宜當,令備局議處事,傳敎矣。本司亦有此議,而未及啓稟矣,聖敎及此,極爲允當。前此已將藤倭來索地圖等事情,具咨順付於進賀之行,今以藤倭徑還之由,別爲撰出咨文,擇差的當官員齎送,則前後所報,節次到彼,淸國亦知其實狀,誠合事宜。且齎咨官入往之後,以南方大船及水手,盡入於運米之役,海防虛疎之意,善爲措辭,言及於衙門,尤爲便益。齎咨官差出後,自本司,分付以送,何如?答曰,依啓。《備局謄錄》

4月16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前日劑入火鬱湯,計其日字,則三貼,想已進御,寒縮等候,其無輕重之異乎?臣等伏不勝憂悶之至,敢來問安。答曰,寒縮之症,有加無減矣。

○藥房再啓曰,昨日王世子,招朴頵下問曰,近日前所患,幾盡平復,而但頭痛有時眩暈,食後則昏困,腹中不安,兩脅牽引,一身沈重雲。臣等與朴頵、柳後聖等商議,則此由脾胃虛弱,痰火用事所致。宜於滋陰健脾湯,加黃連、梔子仁竝薑汁炒各五分,連用十貼爲當,依此劑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記草

○答捕盜廳草記曰,拿鞫重治。

○答同副承旨尹鳴殷疏曰,省疏具悉。爾其勿辭往來。內下記草

○有政。吏批,以南老星爲輔德,兪榥爲獻納,金泰基爲掌令,金光炫爲大司憲,李齊衡爲正言,李根爲延日縣監,任翰伯爲正言,沈詻爲大司諫。

4月17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昨日伏承寒縮之候,有加無減之敎,臣等尤不勝憂遑悶迫之至。伏未審夜來聖候,加減若何?前進中焦瀉火之劑,似爲無效,而症候,若此其彌留,今日使醫官等入診,審察脈度然後,或加減前藥,或更議他藥爲當,臣等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知道。症候,與昨無異。

○再啓曰,伏聞入診醫官等之言,上候諸症,時無顯然添加,而但微有脹候,暫有外感雲。臣等與朴頵等商議,則以爲前進火鬱湯所入,皆升散鬱火之材,足以和鮮風寒。元入乾葛倍入,加黃連炒一錢,梔子仁炒七分,加進二貼後,更進加入白朮除濕湯,以爲健脾瀉濕消脹之地爲當。且受鍼便否,與蔡得沂、朴泰允、南昌祖等商議,則皆以爲鍼亦未爲不可,而以卽今症候觀之,表虛汗甚。醫方有曰,虛不當刺,此時受鍼,不無添虛之患,觀勢更議爲當雲,火鬱湯爲先劑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答府曰,依啓。沈熙世事,不允。

○答備局粘目曰,此輩處置,似不當如是歇後,使之累次刑推後,啓聞定奪。記草

○備邊司啓曰,以本司北兵使狀啓粘目。傳曰,無衙門分付而開市,其有前例耶事,傳敎矣。邊上開市,則必有衙門分付,然後方可爲之,而食鹽等些少之物,則前有聽許之時,而北兵使狀啓中,亦有一向拒塞,勢有所難等語,故略爲應副之意,率爾回啓矣。今承聖敎,極爲惶恐,元公事,付標以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備局謄錄》

4月18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比昨,如何?臣等無任憂慮之至,敢來問安。答曰,一樣。《藥房日記》

○答吏曹判書李景奭疏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辭,盡心察職,以副予望。記草

○備邊司啓曰,齎咨官入送之擧,不宜遲緩,所騎驛馬,往返北京之際,不無中路顚仆殞斃之患。令該曹,量給雇馬之價,以備臨急得達之資,而所騎驛馬,無事往返,則使之還納,似爲便當,敢啓。答曰,依啓。《備局謄錄》

4月19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火鬱湯進御,今已累貼,諸症候,其無輕重之異乎?每承一樣之敎,臣等伏不勝憂悶之至,敢來問安。答曰,與昨一樣。《藥房日記》

○院啓,沈熙世事。答曰,已諭。記草

4月20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加入火鬱湯三貼進御後,諸症候,與前無異乎?前後劑進火鬱湯,昨已畢進御,前日白朮除濕湯,今當劑進,而朴頵等以爲,邇間聖候,不無異同。今日入診之後,商議增減,加入爲當雲,臣等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知道。自前此病,鍼則有效,藥則無功矣。

○再啓曰,伏聞入診諸醫之言,聖上症候,別無與前加減,而火鬱湯,非主治原症之劑也。凡症久則成鬱,且其時微有外感之候,故先用此藥而升散,然後繼用健脾除濕之劑,乃所以治法之先後也。宜於白朮除濕湯,加麥門冬、木通各一戔,白芍藥炒、黃連酒炒各七分,燈心一分,元入柴胡,減半蜜水炒爲當雲。且受鍼便否,議於諸鍼醫,則朴泰元、蔡得沂、南昌祖等,皆以爲以鍼法論之,則諸虛,不可以鍼治,若是邪脈,則受鍼未爲不可,而邪脈與否,未能的知,不敢輕議。獨李馨益以爲,自前寒縮熱勢進退之時,受鍼十二穴,則頗有見效。今番未寧之時,熱勢有異於前日,故初不請鍼,今則畏寒重裘,熱勢進退,一如前日,受鍼宜當雲,而臣等全昧鍼藥,欲左欲右,未知其的當,敢此竝稟,伏候睿裁。答曰,知道。李馨益之言,是也。《藥房日記》

○答院曰,亟停勿煩。

○備邊司啓曰,卽見宰臣韓興一狀啓,鳳林大君護行官,無奉勅之事雲,旣是欽差,所當別爲優待,而其間節目,自有與勅使不同者,都監及儐伴名號,令該曹,照例啓下,其他迎慰、問安等事,亦令政院考規稟處,何如?答曰,允。《備局謄錄》

4月21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李之恆。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繁霜淒冷,時候失常,伏未審聖候調攝,夜來若何?玉體燔鍼,非但未安於心,恐不無添助熱勢之患,而今此睿斷,實出於萬不得已,故臣等,終不敢力辨,尤不勝惶恐憂悶之至,敢來問安。答曰,時無加減。《藥房日記》

○答院曰,依啓。沈熙世等事,已諭。

○答禁府粘目曰,參的照律爲乎矣,前統制使所爲,殊甚非矣。先罷後推。

○答領議政金瑬箚曰,省箚具悉卿懇。內局提調,卿辭如此,當勉副焉。

○答府曰,不允。記草

○禮曹啓曰,護行官出來,凡干接應事,似當時急措處。故取考甲申年前例,則其時,依庚辰年吾木道例,義州、平壤、黃州、開城府、碧蹄等五處迎餞慰,中路問安承旨,郊外迎餞慰。入京後,上下馬、翌日宴設行,留館時,承旨問安,碧蹄慕華館,大臣進去事,定奪之後,各宴,則因瀋中,分付,停之矣。卽今出來之人,旣是護行官,則五處迎餞慰及到京後各項宴禮應行節目,一依甲申年例,磨鍊擧行,何如?傳曰,依啓。《迎接謄錄》

4月22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朴遾。右副承旨李行遇。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再度受鍼之後,熱勢之輕重,水剌之加減,寢睡之便否,比前竝,何如?每承一樣之敎,臣等之日夜焦悶,無以仰喩。且自前受鍼時,例以御醫一員,入侍闔內者,其意有在,而今此受鍼時,只令鍼醫二人入侍,殊欠於愼重之旨。非但臣等之心,有所未安,外議亦以爲未安,今後御醫一員,依例入侍爲當,臣等敢來問安,竝此仰稟。答曰,知道。症候,與昨無異矣。《藥房日記》

○傳曰,史官二員待命,騎馬二匹立之,祈雨祭摘奸。記草

○迎接都監啓曰,前以迎接都監啓下,故各該掌郞廳,照例差出矣。今者,旣以接待都監改啓下,應行節目,當依甲申年例磨鍊。都廳二員,則仍爲察任,而郞廳十一員內,只六員仍存,別單,書啓,其餘竝爲減去之意,敢啓。傳曰,知道。《迎接謄錄》

○有政。吏批,以朴遾爲承旨,閔應協爲修撰,金以鏡爲高山察訪,金始蕃爲副修撰,趙涑爲金堤郡守,金素爲慶州府尹,趙必達爲寶城郡守,洪瑞鳳爲內醫院都提調,朴鳴漢爲高原郡守,吳䎙爲文學。

4月23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朴遾。右副承旨李行遇。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聖上調攝諸況,若何?昨間水剌及夜來寢睡,亦復如何?臣等無任憂慮之至,敢來問安。答曰,一樣。《藥房日記》

○答吏曹粘目曰,依啓,姑仍任,以除民弊。

○答備局粘目曰,護行將未渡江前,處置似當,更爲議處。記草

○左副承旨李行遇啓曰,今日近午,世子復有寒戰之候,令朴頵、李馨益等入診,則以爲去二十二日夜間,猝然寒戰,今日亦復如是,此必瘧候無疑。先於明早試鍼,以瀉瘧熱,更觀症候,議藥爲當雲。李馨益依此臨時入針之意,敢啓。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戶曹啓曰,各道田畓新起陳荒最多處守令,摘發賞罰事,初出於故承旨崔有海榻前建白,諸道皆以難便之意,一樣馳啓,而朝家之令,旣出還寢,亦傷事體,故壬午年陳起査出尤甚之官,賞施表裏,罰行罷黜而止。其時廟堂覆啓有曰,旣有量田時久遠陳荒之處,又有兵亂人民死亡,自然拋荒之地,又有酷被水旱風霜之災,自朝廷給陳者,此三者,通謂之陳田也。所謂新起者,上年被災給陳之處,今年還爲起耕,又有量後久陳之處,稍有水根,則間間開墾,又有山火田,有年起耕者,此三者,通謂之新起,而量田時,久遠陳荒,樹木成林處,則開墾者,絶無而僅有,此田畓之所以互相起陳者也。守令之職,在於勸課農桑,當以田野之闢不闢,以定其賢否,而今時則不然,水旱連仍,霜雹爲災,民生之竭力耕種者,盡爲汚萊,官家不得已給陳,此則天也,非人力也。今年所陳,翌年雖或還起,此則民各自力而然也,非守令勸課之致也。以此定其功罪,施以賞罰,則竊恐是非倒置,勸懲無章,近因凶荒,災實相蒙,陳起互換,賞罰一事,姑置不論,而稍待豐年,更加勸課之政云云。旣以依回啓施行,判下矣。上年陳荒,八道啓聞,今已齊到,而賞罰一事,依前廟堂定奪,姑爲置之,何如?傳曰,依啓。《備局謄錄》

4月24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朴遾。右副承旨李行遇。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遾。

○藥房啓曰,伏未審卽今聖候,調攝,若何?昨因入侍醫官伏聞前夜稍安,蓋是熱候減卻一分之致,臣等不勝喜幸之至。仍惟去夜,寢睡漸就平穩否?其餘諸況,亦復如何?臣等無任憂悶,敢來問安。答曰,炎上之症,自昨減歇,而寢睡,不如再昨矣。《藥房日記》

○答玉堂箚曰,勿煩。記草

○藥房再啓曰,王世子,去二十一日夜間,猝患寒戰,移時乃止,二十二日氣候如常,二十三日己末,又患寒戰,雖御重裘,不能禁其寒縮。至夕時,寒氣始解,煩熱繼作,精神昏迷,進淸心元,稍得鎭定,而熱勢未退,達夜煩惱,不得入寢,湯候亦甚,進井華水,而少無止歇,喘息麤[危]急,不得安臥。以此症候,問於柳後聖、朴頵諸御醫等,則以爲先用柴胡知母湯,加桅[梔]子連皮炒、黃連薑汁炒各一錢,黃柏鹽水炒五分,三貼後,姑看症候如何,更議雲,以此劑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4月25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兪省曾。同副承旨李曼。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炎上之症,自再昨,旣已減歇,則元患熱候,自當漸次向佳,而寢睡、水剌,亦隨而有別於向來。且前劑入白朮除濕湯,抑未知連續進御乎?以日字計之,今日似當盡矣。加劑入之意,竝此仰稟。答曰,知道。水剌有加,而寢睡無異,湯藥連續進服矣。《藥房日記》

○答吏曹草記曰,今後年老之人,勿爲差察。記草

○三提調,以草記啓曰,卽者王世子,以傷寒症候,久未和解,令朴頵,入診議藥,而臣等曾聞崔得龍,最長於治療傷寒之病。此時不可使朴頵,獨專莫重之事,使崔得龍,來參議藥之列,何如?答曰,依啓。《藥房日記》

○有政。吏批,以金祴爲軍資判官,申湸爲泰安郡守,朴以立爲長興庫主簿,朴長遠爲正言,閔汝欽爲刑曹正郞,南以雄爲禮曹判書,金尙宓爲戶曹參議,閔埏爲金海府使,李曼、柳省曾爲承旨,閔應協爲執義,趙錫胤爲吏曹參議,黃㦿爲掌令,呂爾徵爲大司諫,徐祥履爲輔德,尹珹爲掌令,兪汝諧爲造紙別提,申敏一爲工曹參議,尹鳴殷爲全羅監司,元近爲西部參奉,趙文麟爲引儀,任善伯爲濟用正,金釴爲監察,李燦爲工曹正郞,李大根爲南陽縣監,宋浚吉爲持平。

4月26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兪省曾。同副承旨李曼。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昨日伏承水剌有加,寢睡無異之敎。伏想積熱之候,已向疎散,諸般症況,從當漸次差愈,臣等伏切企望之至,第未知某症已除,而某症仍在也。敢此問安。答曰,炎上之症,幾盡差愈,而畏風、口渴、脹滿等症,時無顯效矣。

○三提調,再啓曰,卽以王世子症候,問於崔得龍,則傷寒未得和解,今至六日。小柴胡湯加乾葛、知母、生地黃酒洗bb炒b、地骨皮各一錢,黃柏炒、桅子[梔子]炒各七分,黃柏鹽酒炒五分,連用三貼爲當雲,故以此劑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三提調啓曰,世子症候重劇,臣等來詣世子宮待令,以此受鍼,差退行之之意,敢啓。答曰,知道。仍傳曰,受鍼時,則只鍼醫二人入侍,諸御醫,俱詣世子宮待令。

○三提調問安。答曰,知道。

○三提調三啓曰,王世子症候非輕,或有痰火不意上升之時,應急之道,不可不預思。自今日御醫崔得龍、柳後聖、李馨益、朴泰允等,限差歇間,入直闕內,提調一員,亦爲輪替直宿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午時量,王世子薨逝。藥房問安。答曰,意外遭此罔極之慘矣。《藥房日記》

○答府曰,不允。下諭事,依啓。

○答禮曹草記曰,勿設攢宮[欑宮]。第四日成服。

○禮曹,以王世子喪事銘旌事,草記。答曰,銘旌,以隷書金字定奪宜當。且京外官服色,從大明喪禮,可也。記草

○訓鍊都監啓曰,王世子昇遐,領、左相卽會文政門外,都監大將同坐,請承傳色,宮城外扈衛事,口傳入啓,則傳曰,有前例乎?再啓曰,旣有前例,故敢稟。傳曰,然則扈衛爲之。《訓局謄錄》

○長生殿啓曰,自前國葬時,外梓宮之外,例用補板,而仁烈王后國葬時,因傳敎不用。今此王世子葬時,亦爲不用之意,敢啓。傳曰,知道。《長生殿謄錄》

○兵曹啓曰,卽接長生殿移文,則王世子外梓室,今月二十九日墓所陪進事,推擇啓下。外梓室及輪轝、橫臺板等牽曳軍,白衣、白頭巾、白帶,前期分定。今月二十六日本殿逢點事,據取考乙亥年仁烈王后國葬時謄錄,則外梓宮擔陪等軍三百五十名內,補板牽曳軍,因傳敎,不用補板,故一百十名減數磨鍊矣。今依本殿移文數,市民二百二十九名、防[坊]民一百二十一名,合三百五十名,令漢城府、平市署,急速調發,及期交付於長生殿之意,敢啓。傳曰,依啓。《長生殿謄錄》

4月27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兪省曾。同副承旨李曼。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口傳問安。答曰,知道。

○三提調啓曰,臣等俱以無似,承乏內局之任,全昧用藥之方,只循醫官之所言而已。今王世子病患,至於五六日之久,而不得辨其症名之眞的,所用之藥,俱非對症之劑。臣等屍居不察,以致終天之痛,臣等之罪,可勝誅哉?無任悚惕之至,伏地待罪。答曰,知道。勿待罪。《藥房日記》

○答吏曹草記曰,知道。宗室守墓之事,問於年老宗親,定奪,可也。

○答合啓曰,諸醫別無不謹之事,勿爲拿鞫。記草

4月28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兪省曾。同副承旨李曼。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臣等伏覩御醫問安批答,有一身無處不痛之敎,臣等不勝深憂渴悶之至,而以其新遭罔極之慘,不敢遽請入診之擧矣。伏未審夜來,諸般痛候輕重,若何?今早使諸醫等,入診脈度,仍瞻玉色,以爲商議鍼藥之所施,敢啓。答曰,似爲稍減,勿爲入診。

○初昏量,嬪宮氣候窘塞,差備招御醫臣崔得龍、臣李好儉,議用竹瀝、童便、蘇合元、獨蔘湯等藥救急,仍以東宮差備外待令,露處達夜。《藥房日記》

○答合啓曰,竝推考。

○答禮曹粘目曰,依允。且漂風人領來差倭,令接慰官,兼爲接待,似爲便當,更議處置。

○答禮曹草記曰,兩殿服制,於禮有據,依前磨鍊爲之,百官之服,勿用短喪之制,三月乃除,似乎適中,議大臣定奪宜當。且欑宮,仍爲勿設爲當,族屬服制改磨鍊事,依啓。

○答合啓曰,已爲酌定,言於禮官矣。

○答禮曹草記曰,給暇二字,誤以短喪書下,卿等安心,勿待罪。記草

○傳曰,雨勢如此,訓鍊都監扈衛,罷遣。

○都提調啓曰,傳曰,雨勢如此,訓鍊都監扈衛罷遣事,傳敎矣,故卽爲罷退矣。雨勢今已快霽,依前聚集宮城外,別立,何如?答曰,旣已罷送,勿爲更集。《訓局謄錄》

4月29日

編輯

都承旨金光煜。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尹得說。左副承旨李行遇。右副承旨兪省曾。同副承旨李曼。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若何?伏聞自遭慘慟之喪,至於累日,粥飮亦不下咽,臣等尤不勝煎悶罔極之至,敢來問安。答曰,時無加減矣。

○王世子喪行成服禮後,三提調,大殿問安。答曰,知道。中宮殿問安。答曰,知道。嬪宮問安。答曰,知道。《藥房日記》

○答禮曹草記曰,三都監官員看役時,皆着衰服,百官成服日及發引時用之,似可也。

○答輔德徐祥履疏曰,省疏已悉。百官之服,旣已酌定,似無未盡之事也。銘旌一事,當令禮官,更議焉。

○答合啓曰,已定服制,實爲得中,且有所據,物議雖或如此,決不可改定也。

○答弘文館箚曰,昨日所定三月之制,不過不薄,實合情禮矣。記草

○備邊司啓曰,接慰官閔應協,來言於臣等曰,自前接待倭使時,不無酬唱詞章之時,卑職自少不爲從事於此,願得能文之人以去雲。目今專對之中,無出此人之右,而詞華有無,臣等亦未知之。自前亦有能文人帶去之例,奉常主簿李進,使之帶去,何如?答曰,依啓。

○又啓曰,接慰官今當下去,到彼問答之說,來問於臣等,故復錄條列仰稟矣。以此分付以送,何如?答曰,知道。上京一事,如是答之,似或未妥,以近無上京之規,故頃年玄方,亦以上京被罪等語,措語防塞似當。且所請兩件事,更議不可,使之依前定奪施行。彼使有欲爲上京之意,則王世子纔爲薨逝,事勢難便之意,措辭答之。而彼使必欲上弔問,則答以謝使出來,非爲此事,未有關伯,分付之前,尤不可上京之意答之,宜當。前日藤倭所言三件事中,地圖則已許推給,而其餘兩件之事,又爲懇請,則依前分付,措辭防塞,而如有相持強爭之事,則更爲馳啓定奪,宜當。我國使臣到彼之時,接待之禮甚隆,彼不無以此執言,而不但物力豐約不同。兩國使臣往來,非今斯今,惟在使臣臨機應答之如何耳?《備局謄錄》

○禮曹啓曰,自前國恤時,凡干時急公事,撥馬行會事,謄錄載錄。今此喪事,時急八道知委公事,依前例,發馬[撥馬]下送,何如?傳曰,允。《兵曹謄錄》趙景觀校正。郞廳曺命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