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二十年/八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8月1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院啓。答曰,旣已推考,不必罷職。

○府啓,大司憲出仕事。依啓。內下記草

8月2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臣等昨日先聞慶尙監司鄭太和,以月課軍器一事,待啓下粘目,則今年春間,因濟州牧使李時昉狀啓,今歲月課,亦爲停止之意,果爲明白定奪,行會八路,而到今矇然回啓,臣等顚錯之罪,益無所逃。再次回啓之時,猥陳顚末,正至成帖之後,傳敎乃下,而本司前回啓,與慶尙監司狀啓相違,不同之端,亶在其中,故傳敎中下問之意,未及於粘目頭辭,臣等不察之罪,又加一節矣。今年月課軍器,道臣旣依春間行會,知委列邑雲,則依此施行之意,行移,何如?答曰,知道。當該有司堂上推考。以上《備邊司謄錄》

○院啓。答曰,已諭勿煩。

○傳曰,明日左相命招,使之卜相。

○府啓,西路守令中文官擇遣事。

○答曰,依啓。李球等事,風聞未必盡實,更加詳察,勿爲煩論。以上內下記草

8月3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提調李溟,副提調李行遠啓曰,處暑已過,霾災未盡,伏未審此時,聖候調攝,若何?臣等區區仰慮之至,敢此問安。答曰,與前一樣。

○左相命招,使之卜相。以崔鳴吉爲領議政。

○傳曰,今年瀋陽入送鷹子,當以內官依前領送諸處所定之,鷹子畢到安州後啓聞事,平安監司處,預爲分付。《備邊司謄錄》

○府啓。答曰,已諭。

○刑曹草記。答曰,判書回還後,更爲詳察回啓。李學淵奴婢事

○院啓。答曰,不允。以上內下記草

○京畿監司書目,漣川呈,以大司諫兪伯曾病重,上去不得事。啓。本職及兼帶,竝遞差。

○府啓,西路一帶,蕩敗已極,守令全不愼擇,微賤闒茸之人,比比有之,取侮貽弊,不一而足,誠可寒心。郭山郡守李球,本以松都市井之徒,及居本郡,往來商賈,無非親戚儕輩,接置衙軒,飮食流連者,日不下十數,非徒□,以爲取辱,其間弊端,罔有紀極,如此之人,不可一日在官,請李球罷職不敍。濟州三邑官員四人中,同姓之親,居其二,且俱是家在本道沿海之地,事體已極不便,而判官宣楫,爲人庸鄙,除授之初,已多物議,到任之後,專事剝割,絶島殘民,殆不堪命,聞者莫不痛駭,如此之人,不可一日在官,請濟州判官宣楫罷職。批答見上

○事變假注書李郊病,代李𡐔。

○忠淸監司書目,唐津呈,以正言李禬病重,上去不得事。啓。遞差。

○吏曹啓目,司藝林得悅病滿三十日,改差。啓依允。

○慶尙監司書目,仁同府使金應祖,曲庇吏民,罔念事體,不遵號令,必遂己意,罷黜事。

○院啓,古阜郡守禹尙中,號爲壯士,曾有功勞,他日緩急,或不無可用之時,而百里之任,所關非細,不可以如是麤暴之人,臨民蒞政,況到任之後,酗酒顚狂,用刑太濫,至以稱念,杖殺無辜,一境之民,如在水火,南來之人,莫不爲言,決不可尋常推考而止,禹常中請亟命罷職。批答見上以上朝報

8月4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府啓,李球、宣楫等事。答曰,不允。

○院啓。答曰,觀其緘辭,而處之未晩,勿復煩論。內下記草

○禁府啓目,李坦、韓灝一處憑問云云。兩人所供如此,上裁,何如?啓。答曰,兩人皆似無罪,更議處置。

○弘文館啓曰,新除授副校理徐祥履,時在忠淸道堤川地,修撰沈大孚,時在慶尙道聞慶地,經筵入番事緊,請斯速上來事,下諭。傳曰,依啓。

○兵曹啓曰,近來國綱不嚴,凡有施爲,有其名而無其實,文武朔試射,乃所以重其事,而若免無分,則卽自出去,不終定巡,常時不爲私習,據此可知,自今以後,凡文武官朔試射,不終定巡,而徑自出去者,推考,以爲觀德之地,何如?傳曰,依啓。以上朝報

8月5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訓鍊都監啓曰,今日甲冑分給之數,四百八十三部,未及分給者,只十七部,此則時方修粧,數三日內,可以畢役矣。此外又有馬兵將官所着甲冑及收拾舊甲冑改造之役,姑爲仍役之意,敢啓。答曰,知道。以上《訓局謄錄》

○領議政崔鳴吉初度呈辭。答曰,不允批答。

○府啓,濟州牧使宣楫罷職事。答曰,依啓。李球推考。以上內下記草

○院前啓,古阜郡守禹尙中罷職事,停啓。

○府啓,臣等將李球等事,備陳論列,而聖批以風聞不實爲敎,至於三啓,兪音尙閟,聖明何限爲幺麽一二守令,而不念兩邑無告之民生乎?臣等竊惑焉。李球本以松都市井之徒,濫受字牧之任,居官蒞職,不稱之事何限,而至於織路行商,無非昔日之親戚儕輩,接置衙軒,飮食流連,貽弊見侮之狀,尤其著著,人所共知,非徒過人恥之,聞者莫不痛駭,如此之人,豈可使一日在官,以辱名器乎?請李球罷職不敍。宣楫爲人,不合字牧之任,人無不知,除授之初,已多物議,及居本職,剝民善事,其能事,而家在沿邊一帆風之地,肆爲貪饕,無有紀極,絶島殘民,殆不堪命,臣等所聞,實非泛然,請濟州判官宣楫罷職。批答見上以上朝報

8月6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南銑。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府啓,李球罷職不敍事。答曰,勿爲煩瀆。

○兵曹啓目。答曰,依啓。盡心進賦爲在刑吏、都將,量宜施賞。

○司僕寺草記。答曰,新穀未登之前,差官下送,似未妥當,更議處之。以上內下記草

○忠淸監司書目,忠州呈以校理兪榥親病,上去不得事,上疏上送事。啓遞差。

○政院啓曰,李球推考事,命下矣。臺諫方以罷職不敍論啓,推考承傳不得捧之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府啓,李球曾爲旌義縣監時,所運之物,泊懸於豐德之境,其時臺諫,目見而知之,及其移拜他邑,以此坐罪,球之所爲,自前可知,今授本郡,可駭之事何限,而至於行商輻湊,飮食流連,貽弊一境,取侮吏民之狀,西來之人,有口皆言,臣等所論,實非泛然風聞之比,豈但以尋常推考,而市井之心,有所懲艾乎?請勿留難,亟命罷職不敍。批答見上

○禮曹,祈晴祭施行事,已爲啓下,而政院啓辭,數日之後,若或連雨,則不卜日隨卽行祭,允下矣。霖雨不霽,不卜日初七日爲始,四大門禜祭,三日而止事,知委,何如?啓依所啓施行。

○禁府啓,李坦、韓灝均有其罪,照律,何如?啓依允。以上朝報

8月7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金尙。右承旨。左副承旨李厚源。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韓希卨。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以本司祕密草記,傳曰,知道。金命吉之默無一言,極爲駭異,從重論罪,似可也事,傳敎矣。金命吉以北道接待時,同事之人,入彼應對之間,全無一言者,蓋有其由矣。當初命吉等入去時,渠問於臣曰,到彼渠首發論爭乎,趙衡擔當對辦乎?臣等以爲趙衡,以其時地方官,接待差官,則到今泂辨,實在趙衡,似不必同聲強聒,以致其慍,而趙衡若不能善對,則汝宜觀勢力辨,期於發明,可也,以此言送而已。大槪,趙衡詰問之際,渠亦有可證可辨者語,而終不一言,則其罪過重,姑待趙衡入來,問其曲折後處置,何如?答曰,依啓。以上《備邊司謄錄》

○領議政崔鳴吉再度呈辭。答曰,不允批答。

○府啓。答曰,已諭。內下記草

○下直,寧邊府使朴省吾。

○大司諫崔惠吉三度呈辭。遞差。

○左承旨金尙三度呈辭。遞差。

○漢城府東部牒呈內,部屬崇尉坊契居私奴韓奉亦,當日辰時量雷震致死事。啓。

○政院啓曰,以禁府李坦等照律公事,傳曰,此律是乎?且兩人罪犯,似有輕重,承旨察啓事,傳敎矣。臣不能曉解律文,不知此律的當與否,而但前日奇晩獻,以未捧爲捧之罪,至於決杖徒配,則李坦之論罪,反輕於晩獻,未知何據,且有不計官事欠頉之如何,而泛然成給解由之失,則此律似非當律。韓灝之罪,不過以其時差員,不爲詳盡斛量而已。若與李坦,一體用律,則亦涉偏重,此公事還出給,使之改照律乎?敢稟。傳曰,李坦之成給解由,實因韓灝之徇私也。雖然,旣受其任,則所當各盡其職,何敢推諉於差員,而有若不得自由者哉?奇晩獻以未捧爲已捧之罪,定配,則以無爲有者,似不當只奪告身,其公事還出給,可也。

○假注書金三樂病,代韓希卨。

○府啓,郭山郡守李球,本以市井之徒,濫受字牧之任,前有貪贓敗露之跡,復有貽弊取侮之罪,臣等只爲名器不可不惜,殘民不可不恤,而力爭累日,天聽逾邈。豈非以風聞,而或出於失實,而且念其新舊替易之弊也?但今西路之事,一動一靜,朝發夕聞,臣等所論,非假人一二談而發,有何一分可恕之情,而止於推考而已乎?請勿留難,亟命罷職不敍。批答見上

○吏曹啓曰,臺諫有闕,政事,取稟。

○京畿監司書目,驪州呈以刑曹判書元斗杓,陳情乞遞本職及兼帶,以救病母事,上疏上送事。

○傳曰,政事,明日爲之。以上朝報

8月8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李厚源。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五六日內,聖候調攝,何如?不勝區區仰慮之至,敢來問安。答曰,與前一樣。

○備邊司啓曰,兵曹啓曰,義州農軍,忠淸道四百名,今年正月入送,來十一月,當爲限盡,交替之軍,及今知委,方可趁期入送,而閏十一月、十二月兩朔,似無農軍用處,而事係重大,退期入送與否,令備邊司定奪,何如?答曰,允。以上《備邊司謄錄》

○備邊司粘連啓目,錦川衛納米事。答曰,依允。納米事,今後使之勿捧。

○禁府草記。答曰,知道。此兩人均有其罪,則竝晩獻例照律,以警後人。以上內下記草

○謝恩,掌令尹珩,吏曹正郞鄭泰齊,部將吳海暹。

○答刑曹判書元斗杓疏曰,省疏具悉卿懇。卿宜勿辭,待其可愈上來。

○禁府啓曰,以政院啓辭,傳敎矣。奇晩獻以未捧爲捧之罪,決杖定配者,乃出於其時特命,戊寅年間柳恆爲襄陽府使時,以還上千餘石未捧,以捧上反作,事覺之後,該曹以杖一百啓稟,而自上以如此守令限年定配事判下,故晩獻七百石未捧之故,限年定配,此則還上反作守令也,李坦則不少解由,泛然成給,韓灝則一時差員,以不爲斛量,此兩人均有其罪。故考諸律文,則倉庫官□滿得代所收錢糧官物,竝令守支盡折,若無短少,方許給由,其有應食相訟交割之物,監臨盤點見差,不得指厫指庫交割,違者各杖一百雲,此律與此人等罪犯,正爲相稱。故臣等相議照啓矣。臣等有司也,一遵金石之典照擬而已,豈敢有一毫左右出入之意哉?法如是而一傾之,古人之所以深戒者也。政院不深究奇晩獻杖配之由,今欲比而論之,極爲未安。況晩獻之杖配,可行於一時,豈可因此爲例乎?臣等意見,終始如此,惶恐敢啓。傳曰,知道。此兩人竝依奇晩獻例照律,以警後人。

○政院啓曰,以禁府李坦事草記,傳曰,柳恆等事,似因解由觀出,其時公事相考以啓事,傳敎矣。柳恆論罪時,旣已如此,守令限年定配事判下,遂爲受敎公事,則卽一令甲也,其後權濬論罪時,亦依此照律,則此乃已施之律也。爲有司者,所當依此遵行,而奇晩獻照律之時,旣不遵此受敎,今又以出於其時特命爲辭,又曰,政院不深究奇晩獻杖配之由,今欲比而行之,極爲未安雲。政院之欲遵受敎者爲未安,則有司之不遵受敎者,獨不爲未安乎?禁府回啓之意,實未可曉也。柳恆論罪公事,問于禁府,則其時卽已移送刑曹雲,令刑曹搜得以來,則稱以不知去處,再三催促,終不來呈,其任他閪失之狀,極爲可駭,請刑曹當該郞廳推考,色吏囚禁,何如?傳曰,允。

○府前啓,郭山郡守李球罷職不敍事,停啓。以上朝報

8月9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李厚源。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此時,聖體調攝,若何?不勝區區仰慮之至,敢來問安。答曰,與前一樣。

○備邊司啓曰,云云事,傳敎矣。今此年例農軍,冬前緊用與否,時未的期,而若不預爲之料度,則亦不無意外窘迫之事也。但調軍遠戍擧,正當嚴寒,則徵發重難,若値方農,則資送有弊,令該曹依前例定限,明年正月間,前期稟旨定日,知委於該道,何如?答曰,允。以上《備邊司謄錄》

○夜二更,流星出奎星下,入室星上,狀如拳,尾長三四尺許,色白。

○領議政崔鳴吉三度呈辭。答曰,不允批答。

○戶曹粘連啓目。答曰,藍浦西糧納上的實與否,査問於差使員處置。以上內下記草

○戶曹參判呂爾徵,楊根地掃墳事出去。

○綾城府院君具宏上疏。大槪,陳情乞由,往立亡父碑石事。入啓。答曰,給由馬。

○院啓,新除授大司諫金光炫,時在忠淸道洪州地,倍日斯速上來事,下諭。答曰,依啓。

○領議政三度呈辭。入啓。傳曰,不允批答。

○義禁府啓目,粘連鄭光弼子鄭樟擊錚判下是白bb有b亦,昨因其子鄭樟擊錚公事,恰纔覆啓,已爲陳達爲白有在果,其中木花事,則柏子價引結收捧,雖是邑規是白良置,其所處置,已不分明兺不喩,爲親私用,則渠亦自首爲有去等,不可全然饒貸,斟酌定配,似爲無妨爲白乎矣,第御史書啓,事體重大,臣等不敢輕議,上裁,何如?削職定配。又啓目,粘連啓下是白有亦,李坦、韓灝等矣,李坦段,身爲本府府使,倉穀反庫之時,雖無監司眼同反庫之語,而所當終始同參,久陳與塵土乙,捉示分類,務爲得實之歸是白去乙,任他所爲,徒以不參反庫,爲今日執言之地分叱不喩,前官解由,官事無欠,然後方可成出,而不必計其年歲久近是白去乙,終乃成給,今之費說,事涉遁辭,(罪))韓灝段最只差使員,以承差往出,則必干李坦,雖言倉穀海運,久陳者外,萬無欠縮是如爲白有置。多數斛量,詳盡處置事良中,泛然久陳懸錄,塵土相雜之說,不少槪見爲白臥乎所,莫重反庫之事,以不當看是虛疎是白去等,兩人均有其罪,各決杖一百,告身盡行追奪,限三年定配,功減一等。

○弘文館啓曰,新除授校理南老星,時在江原道原州地,副校理朴宗阜,時在忠淸道忠州地,經筵入番事緊,請竝斯速上來事,下諭。傳曰,依啓。以上朝報

8月10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柳志立。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戶曹判書李溟辭疏。入啓。答曰,省疏具悉卿懇。卿其勿辭,調理察職。內下記草

○判義禁具宏等,聯名上疏。大槪,擬律失當,爲政院所斥,亟賜遞免事。入啓。

○禁府,鄭光弼東萊府定配,李坦金化生有驛,韓灝平山寶山驛,徒二年半定配。啓。

○司僕寺官員,以提調意啓曰,以本寺全羅、黃海、咸鏡等三道點馬差出事,草記,傳曰,新穀未登之前,差官下送,似未妥當,更議處之事,傳敎矣。上年未點馬之道,今年不可不送之意,前日已盡陳達,其中全羅則牧場多在海外絶島,趁風高前下去,可以未氷前,畢驅點,故速爲發送爲請矣。今承上敎,極爲允當,來月初旬前,新穀想已成熟,依前啓請三道點馬,預爲差出,望間發送,何如?傳曰,依啓。

○注書李有淰服制,代假注書柳志立。

○司憲府啓本,司圃別提李日新矣,供上西瓜,已出市上,而無意封進,罪杖一百,告身盡行追奪。啓功減一等,只決杖。

○禁府,御營軍金百鎰辭連,孫泌拿囚。啓。以上朝報

8月11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卽日伏見北兵使李言惕所報,則瀋陽入送松鶻,産於北道,此非常例鷹子之比,必於日寒後捉得,九月內,萬無送致安州之理雲。欲於各道所定鷹子,一時入送,則內官領去,日期漸退,上項松鶻,則隨其捉得,追後入送,何如?答曰,允。《備邊司謄錄》

○綾城府院君具宏等辭疏,禁府事。答曰,卿等宜勿辭察職。

○領議政崔鳴吉四度呈辭。答曰,安心調理。以上內下記草

○下直,慶尙都事朴瑍。謝恩,訓鍊主簿洪尙慶。

○兵曹點馬,全羅道尹㻩,黃海道崔文活,咸鏡道李𫀏

○忠淸監司書目,瑞山郡守趙涑身病甚重,還官無期,罷黜,其代令該曹擇送事。

○黃海監司書目,各邑馳報,據田畓禾穀,六七月兩度大水,兼之以蝗蟲之害,似無西成之望,令該曹從此處置事。以上朝報

8月12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義禁府啓曰,今據典獄署牒呈,則本署移囚金忠男所患染病,今已永差雲,本府還囚之意,敢啓。傳曰,知道。《禁府謄錄》

○全羅監司書目,兼任珍島呈據,靈光兩官船隻,濟州馬七十匹載來致敗,沙格三名生還,其餘沙格及馬匹,沒數渰死事。傳曰,恤典擧行。

○平安監司書目,寧邊兼任雲山郡守馳報據,一境水死之人,多至八名,極爲慘酷事。

○政院啓曰,注書李有淐同生弟故幼學李有𤀂妻金氏身死,服制已行四日,出仕,何如?傳曰,允。

○全羅監司書目,康津縣客舍,七月十三日燒燼事。以上朝報

8月13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更二更,月暈。

○備邊司啓曰,頃日忠淸道鎭川居忠義衛李倜稱名人,願納大馬三匹雲。其時有由入啓,令該曹依他例施賞事,蒙允捧承傳,而取見其馬,則擧皆瘦劣無用,故卽爲還給,前論賞承傳,勿爲施行,何如?答曰,允。

○備邊司郞廳,以領議政意啓曰,因臣啓辭,儒將薦仍存事,傳敎矣。臺諫之言,愈往愈激,不宜與之相較,而其數過多,不必目之以將雲者,皆是也,臣等昏謬之失,在所難免。臣之啓辭,實非有慳惜欲存之意也,被人嘲笑之後,不可受其指揮,揣摩其指意之所在,而改爲之耳。曺挺立則頃年相臣及銓官,回自灣上,皆稱其可合義州雲。今超擢,非獨出於臣等之意,而昏朝大亂時,身經臺侍者,固爲不惡,豈但一挺立哉?其他所謂無非堂上一家之人及素所相切者,未知的指誰某,而物議譁然久矣雲,則此薦雖存,何可用乎?臺論如此,而尙且仍存,極爲苟且,請亟命革罷,以謝人言。答曰,依前下敎,仍存勿改。《備局謄錄》

○義禁府啓曰,罪人孫泌元情公事,姑停刑推,詳覈處置事,判下矣。此人等獄事,極爲重大,臣等聞見固陋,不敢輕易議覈,判府事具宏數日後,當爲還來,待其還朝,相議回啓,宜當。且朴晉明元情公事,則判府事未發行前,與之相議,似涉冤悶,速爲回啓雲,以入之意,敢啓。傳曰,知道。又啓曰,李梃楗[李廷楗]獄事,沙土相雜,査覈狀啓,已爲入來,而判府事臣具宏,以立牌事,山所出去,莫重之事,臣等不敢輕易議覈,待判府事還來,回啓之意,敢啓。傳曰,知道。《禁府謄錄》

○領議政崔鳴吉五度呈辭。答曰,安心調理。

○朴瀰掃墳呈辭。入啓。傳曰,給由馬。

○吏曹粘連啓目。答曰,依允。且地之遠近,當初不爲擧論,則到今似難區別,一依事目施行,金鳴生亦爲依願成給。

○刑曹粘連啓目。答曰,不無可恕之道,除受敎依律施行。以上內下記草

○傳曰,祈晴祭祭官、執事,書啓。

○兵曹啓曰,宣傳官、訓鍊都監將官等朔試射時,武臣兼宣傳官金成烈、李忠立、全義立,哨官李如薰等無分,依前例汰去,何如?傳曰,允。

○兵曹啓曰,全羅、黃海、咸鏡等道,點馬差出事,本月初九日捧承傳,故旣已文臣循例擬差矣。本月初六日司僕寺啓辭,以武臣中解事勤幹之人,極擇差出事,今日始捧承傳,何以爲之乎?敢稟。傳曰,依司僕啓辭施行。

○以平安監司寧邊水災狀啓,傳曰,漂沒人等,令本道恤典擧行。

○禁府啓目,孫泌元情公事判付內,姑停刑推,詳覈處置。

○修撰姜栢年三度呈辭。入啓。遞差。以上朝報

8月14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李惟源。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夜三更四更,月暈。

○義禁府啓曰,罪人朴晉明分揀事,判下矣。放送之意,敢啓。傳曰,依啓。《禁府謄錄》

○刑曹粘連啓目。答曰,依允。高成立等乙良,姑停刑推,講院公文相考處置爲乎矣,鄭弘衍乙良,拿推,文大軍乙良,令本道囚治,使貪鄙之徒,有所懲懼。

○備邊司粘連啓目。答曰,依允。京畿監、水使處,亦爲行會。

○刑曹粘連啓目。答曰,依允。張世昌依前定奪施行,克立、節哛免賤,後勿爲例。以上內下記草

○京畿監司李景憲,章陵獻官綾原大君陪行事,出去。

○慶尙監司書目,今年節晩,覆審都目,未及成帖,敬差官退限下送事。

○傳曰,本月初七日祈晴祭獻官朴東緯等,各兒馬一匹,典祀官兼大祝孫會宗等,各上弦弓一張,諸執事許橚等,各不粧弓一張賜給。

○刑曹啓目,粘連平安監司狀啓云云,前□川郡守李愈矣,本郡倉穀還上三百九十二石零,專無所捧,以未捧爲已捧懸錄,罪決杖一百,告身盡行追奪,依授敎限三年定配。啓。批答見上

○捕盜廳啓目,賊人金男、入沙里等,殺人奪馬,旣已箇箇承服,竝只卽爲梟示,何如?啓依允。捕賊人論賞。

○吏曹啓目,曹佐郞申濡,受由過限未上來,改差。啓依允。

○注書李有渦受由出去,代假注書李惟源。

○京畿監司李景憲落後入來。

○刑曹,賊人入沙里、金男,西小門外梟示。啓。以上朝報

8月15日

編輯

都承旨徐景雨。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南銑。注書。假注書李惟源。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大司憲徐景雨三度呈辭。入啓。遞差。

○藥房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近來,聖體調攝,若何?不勝仰慮之至,敢來問安。答曰,與前一樣。

○禮曹草記。答曰,如是支離,則兩殿日下外,各處進排生鮮價米分給,以省民弊。內下記草

○領議政崔鳴吉六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吏曹啓曰,臺諫有闕,政事,取稟。

○同副承旨南銑三度呈辭。入啓。給由允下。以上朝報

8月16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前因本司啓辭,傳曰,金命吉默無一言,極爲駭異,從重論罪,可也事,傳敎矣。以趙衡入來後,問其曲折,處置覆啓矣,今者趙衡入來,問其曲折,則其詰問之際,所重專在於趙衡,故相與爭辨,而金命吉處,則絶無一言相及,故不得開說,勢所固然雲,命吉治罪,何以爲之?敢稟。傳曰,然則勿爲治罪。以上《備邊司謄錄》

○備邊司草記。答曰,依啓。其中我國人,則使之詳察勿送。內下記草

○下直,南陽府使成夏宗。

○文學李慶禮,前判官趙□,自瀋陽入來。

○尙衣直長李命賓,柴場摘奸事,楊根地出去。

○刑曹啓目,全羅監司啓本云云。魚夢濂作弊實狀及借軍築堰,亦不無貽弊之端,以此曲折,令本道別定剛明差事[差使]員,更加明覈,依法科斷後啓聞之意,行移,何如?啓依允。其時監司,先罷後推。

○持平柳俊昌啓曰,臣本庸疎而不如人,未諳公事體例,吏挹案指曰,當署則□筆占位署,惟謹而已。大凡,各官色吏決杖,例於營門爲之,本府則但當行會於該道觀察使處矣。頃聞光陽邑吏,直致於京衙門決杖雲,臣心以爲怪,取見元公事,則今年夏間,以光陽縣官吏推考,照本色吏決杖判下之後,本府直爲行移於本縣,招致色吏於京中,此則臣之未忝本職前事,而該吏至京後決杖,而頃移送刑曹之公事,則臣亦着押矣。臣以新入之官,當初直關捉來之擧,非所敢知,而移送刑曹之文書,旣已着押,則是雖下吏瞞告紛擾之致過,而臣之不能詳察,矇然着押之失,在所難免,用奸下吏,今方囚治,則所當引咎之不暇,而近緣賤疾危苦,累呈辭單,見告政院,今始扶曳來避,所失尤大,何敢晏然仍冒乎?請命罷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持平朴長遠啓曰,府吏舞文之罪,旣有摘發囚治之擧,臣身爲法官,不知首末,見欺於胥輩,矇然着押於其圖出移刑曹之文,則昏不致察之失,在所難免,所當引避,而近緣重傷暑濕,病勢苦劇,不得已冒呈辭單,而見卻於政院,進退狼狽,一味惶縮,已有日矣。卽見持平柳俊昌避嫌之辭,臣之所失,與之無異,而賤疾方苦,今始來避,所失尤大,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綾城府院君具宏,立碑後入來。

○府啓,持平柳俊昌、朴長遠引嫌而退,光陽色吏捉來之擧,初出於府吏之舞文,而且是前官時所爲也。旣到之後,移送刑曹,非大段害事,而方其圖出移文之際,未卽摘發,則似有不察之失,請持平柳俊昌、朴長遠遞差。答曰,依啓。

○傳曰,政事,明日爲之。以上朝報

8月17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領議政崔鳴吉七度呈辭。答曰,安心調理。

○備邊司粘連啓目。答曰,依允。且其時事目,乃是自此輸去之意,非謂貿易於彼地也。到彼貿納之穀,依事目許賣,殊未妥當,更爲酌處。以上內下記草

○同副承旨南銑三度呈辭。入啓。遞差。

○吏曹啓目,典籍李𫀏病滿三十日,改差。啓依允。

○政院啓曰,新除授承旨金尙,時在黃海道白川地,請斯速上來事,下諭。傳曰,允。以上朝報

8月18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金堉。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麟坪大君自瀋陽還來。

○備邊司啓曰,趙衡等入往爭辨後督到一事,因此增怒,至於宮官規外出來,前頭詰責之端,必不中止,極爲可慮。各處所囚應送之人,今方區別擧行矣。但前日向化妻子傳書中,名付者居住姓名,未能詳知,當爲覈問於坡州囚禁趙愛日處,使之一一現告,而伏見坡州牧使李之華所報,則愛日病勢極重,決無生活之望雲,此人致死之後,則憑問無地,請本司郞廳一員給馬,下送於坡州,與地方官,眼同査問,以爲譏得之地,何如?答曰,依啓。

○又啓曰,伏見平安監司沈演,黃海監司任絖等所報,則瀋陽所送柏子、生梨、淸蜜等物,當爲依年例擧行,而至於生梨,則今年節晩,八月內,決無摘用之望,差過九月旬後,則庶可成熟摘取雲,比年前差退入送之意,爲先移文講院,何如?答曰,允。

○備邊司啓曰,伏見忠淸監司鄭良弼所報,則本道瀋陽所送紅柹,今年節晩,決難成熟於九月之內,非人力所及雲,前頭差退之意,亦爲移文於講院,使彼中預知,何如?答曰,允。

○傳曰,靜嬪,欲爲遷葬,而近處無可合之地雲。平丘屬驛良門舊基,令該曹定給。

○漢原府院君趙昌遠箚子。答曰,卿宜安心調理。

○兵曹粘連啓目。答曰,依允。且今此割給之軍,所當依前定奪,移定於陸邑,而不爲擧論,似涉疎漏,更良察處。以上內下記草

○京畿監司書目,良才察訪,呈以慶尙都事朴瑍以支供一事,侵責驛卒,令該曹處置事。

○掌令權演三度呈辭。入啓。遞差。

○吏曹啓曰,臺諫有闕,政事,取稟。

○領敦寧趙昌遠箚子。大槪,伏受恩暇,沐浴而歸,落傷甚重,趁未肅拜,惶恐待罪事。入啓。批答在上

○府啓,新除授大司憲南以雄沐浴事,時在忠淸道公州地,請斯速上來事,下諭。答曰,依啓。

○禮曹判書李景曾初度呈辭。入啓。傳曰,調理出仕。

○麟坪大君,護軍卞三近,司果洪處亮入來。以上朝報

8月19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李厚源。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城津僉使金命吉,自瀋還來,離鎭已久,卽當還送本鎭,有石崇率去之事,待備局結末,處置,何如?傳曰,使之速爲結末。《備邊司謄錄》

○吏曹粘連啓目,林慶振事。答曰,其中一人兺,依前例施賞。

○禁府粘連啓目。答曰,依允。李梃楗[李廷楗]刑推得情。以上內下記草

○咸鏡監司書目,會寧府使羅允素,甲山府使李益,縱婪不治,監牧官崔振善侵虐牧字,竝只罷黜事。

○禁府啓目,趙廷立,刑問一百四十四次,權井吉八次,李英豪二次,李益吉四十次不服,加刑。啓依允。

○又啓目,判下云云,天下之難測者獄情,彼此交昡,是非相蒙,誠不可容易論斷。金默曰,孫泌所爲是如爲白乎旀,孫泌亦曰,金默所爲是如,互相推調,端緖纏繞兺不喩,金百鎰、林祿、宋業成、宋尙立、金先男、金命立等所供,亦歸於孫泌,此人等一處面質,以爲辭聽、色聽之地爲白乎矣。柳廷益之名,不但累騰於各人之招,一行公論,必有所聞,廷益亦爲拿問,何如?啓依允。

○領議政崔鳴吉八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禁府,柳廷益拿囚。啓。

○京畿監司書目,延曙察訪鄭道榮,大君行次,不入雨具,至於盡濕衣服,不職大矣,罷黜事。以上朝報

8月20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云云事,傳敎矣。當初石崇夫妻,出給金命吉之時,馬將告於帝前,陣中面給,則元非朴忠男任意之事,而經年之後,始發此言,以爲傳給金敬信雲。至於屬公,以此見之,則此出於金敬信,入彼失對之致,而前頭周旋還贖,唯敬信能之,金命吉則似無所失,不當以命吉領另同石崇夫妻,令敬信押令入瀋,命吉還送本鎭,何如?答曰,金命吉率往陳辯,似當更爲察處事,傳敎矣。金命吉今番入往之時,石崇一事,發於鄭譯之口,而無辭情來,則今雖更往,決無陳辯得請之望,而金敬信則與朴忠男,有同骨肉兄弟之間,若欲還贖,容力有地,故請以金敬信入送矣。今承聖敎,更爲思量,則近頃石崇夫妻,令金命吉押來之說,亦出於彼中,金命吉遞任入送之意,敢啓。答曰,依啓。勿爲遞任。以上《備邊司謄錄》

○備邊司粘連啓目,濟州船致敗事。答曰,依允。此事似非逢風致敗,使之嚴訊得情,以杜後弊。

○府啓,海運判官洪柱一罷職不敍事,及憲府差押官推考事。答曰,依啓。柳𥳍推考。以上內下記草

○江華留守書目,猥將憫迫情事,辭職上疏上送事。

○禁府啓目,粘連平安監司啓本云云,龍川倉穀査覈啓聞,前後四度,巡巡不同,語甚矇矓,控揣實難,差使員推考,李廷楗罪狀上裁,何如?啓依允。李廷楗刑推得情。

○吏曹,去夜巡檢時,西學分差典籍呂孝曾闕職[闕直]。啓。

○政院啓曰,以禁府李廷楗上裁事,啓目,傳曰,此回啓,欲爲分揀之意歟?承旨察啓事,傳敎矣。四度査覈,每巡不同,而塵沙相雜之穀,依然作石,使會錄之數,竟歸虛套,則語甚矇矓,控揣實難雲者,雖似歸罪於色吏,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歟?廷楗之罪,隱然在中,上裁之啓,恐非欲爲分揀之意也,敢啓。傳曰,知道。

○刑曹判書元斗杓,病親相見後入來。

○禁府,司圃別提李日新決杖次拿囚。啓。

○府啓,海運判官洪柱一平日作事,率多悖理,見棄於淸議,久矣。前在草土,頗有不詳之行,至於叔父田宅,公然奪占,其居鄕里,遠近厭苦。曾被重駁,尙不顧忌,不可使復齒於衣冠之列,而況海運爲任,號令列邑,所幹甚重,尤不可付諸此人,海運判官洪柱一,請命罷職不敍。延安爲府,素稱殷富,府使柳𥳍,以曾經臺侍之人,不念朝廷差遣之意,到任之後,專事肥己,置其父母於沿海之地,稱以榮養,海運於家,非止一再,已有人言,久矣。貪縱之事,愈往愈甚,駄載絡繹,多貿松都物貨,聞者莫不唾罵。況前爲朔寧郡守時,公然私造兩船於峽江上流,謗言至今未已,如此之人,不可久授饒邑,延安府使柳𥳍,請命罷職。外方官吏決杖事判下,則本府移文本道,例也,而府使敢懷受賂之計,乃於文書紛踏之中,偸隙瞞告,圖出光陽移文,直致本邑色吏於京中,其舞奸之狀,殊極痛駭。今方囚禁刑推,自有當施之律,而其時多官,放過不察,使五日啓下公事,中間掩置,今始粘啓,則不可謂無情之失,而全然置之,行文中着押之官,請竝從重推考。答曰,依啓。柳𥳍推考。以上朝報

8月21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提調李溟,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近來,聖體調攝,若何?今則八月將盡,新涼已生,招柳後聖諸御醫等相議,共定進御之劑,何如?莫重議藥之事,都提調時未出仕,臣等不敢輕議,而非但節候向晩,凡用藥之效,不宜久有間斷,臣等不勝區區之慮,敢此問安。答曰,近得例患之病,閉戶臥痛,已至十日,待此病差愈議藥,可也。

○又啓曰,卽承近得例患之病,閉戶臥痛,已至十日之多敎,不勝驚悶之至。自前聖候惡寒發汗,有不得開牕戶之時,今之所患,亦此候耶?臣等與諸御醫相議,此症必因感冒而發,已至十日之久,不用和解之劑,恐或彌留,詳知症候,議藥以進,似不可緩,敢此更稟。答曰,此是例患之症,自前少無藥效矣。

○備邊司啓曰,以趙衡等拿來決杖傳旨。傳曰,金命吉減等施罰,似可言於備局事,傳敎矣。金命吉當趙衡爭辨之時,果無片言可否,一體施罰,似無輕重之差,金命吉則依聖敎,減杖五十之意,敢啓。答曰,知道。《備邊司謄錄》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政院啓曰,柳𥳍推考事,命下矣。臺諫方以罷職論啓,推考承傳不得捧之矣。傳曰,知道。

○府前啓,柳𥳍罷職事,國忌齋戒,姑停。

○黃海監司書目,海州呈以知事鄭應聖病重,前進不得上疏,上送事。

○大司憲南以雄沐浴後入來。以上朝報

8月22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提調李溟,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夜來,寢候若何?臣等昨承自前少無藥效之敎,不敢煩請,而與諸御醫等,反復相議,聖候雖是例患之症,必因一時傷感之所致,亦有症候之輕重。且凡病過十日之後,則似有變症,隨勢用藥,所不可已,而臣等待罪藥房,專未知聖候例患中的是何症,不勝惶恐㦖鬱之至。前日患豫之時,轉成煩熱,小柴胡湯,固非例患對症之劑,而亦有進用見效之時,臣等之意,必欲詳知症候,以爲議藥之地,更此仰稟。答曰,此是晝寒夜熱頭痛煩困之症,以此議藥,可也。再啓曰,卽承下敎,臣等招致崔得龍,待候於闕門之外,令諸醫與之相議,則晝寒夜熱頭痛煩困之症,初因外感所致,而漸至彌留,熱入血分。今則先用和解之劑,以治煩困之症,小柴胡湯,加生地黃酒洗,知母、麥門冬各一錢,黃連酒炒,山梔仁炒,羌活各七分,黃柏鹽水炒五分,連進三服宜當雲,以此劑入之意,敢啓。答曰,依啓。以上《藥房謄錄》

○京畿監司書目,新除授利川府使李斗陽無上來之期,令該曹處置事。

○大殿,二品以上、六曹、大司憲問安。答曰,知道。以上朝報

8月23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提調李溟,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所患,若何?昨日劑入小柴胡湯,已爲進御一貼耶?臣等不勝憂慮之至,敢此問安。答曰,症候一樣,湯藥已爲進服。政院、玉堂、大臣、百官問安。答曰,知道。

○備邊司啓曰,瀋中衙門所送咨文,已爲正書矣,因便付送於節使之行,則似乎太緩,譯舌或伶俐武人中,與鄭譯顔面相熟者,擇出專差以送,如何?答曰,內官入去時付送,似爲便當。

○又啓曰,今此聖節使之行,依近年例歲幣領去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又啓曰,賓客韓亨吉當初入往瀋陽時,違越定式,偃乘駕轎,直至於瀋中柵門,重被詰責,轉致輕侮雲,請從重推考,何如?答曰,依啓。以上《備邊司謄錄》

○領議政崔鳴吉七度呈辭。傳曰,遣承旨傳諭。

○府啓。答曰,棄驛人家,數必至少,稍遠處,使之仍居,未爲不可也。柳𥳍已爲推考,不必罷職。

○知中樞府事鄭應星辭疏。答曰,省疏具悉。予甚缺然,卿辭至此,當勉副焉。

○戶曹粘目。答曰,依允。三道各給三千斤爲乎矣,鑞鐵亦爲題給。以上內下記草

○領敦寧趙昌遠沐浴後入來。

○議政府左參贊沈器遠長孫好一身死,服制已行七日,出仕,何如?啓依所啓施行。

○領議政九度呈辭。入啓。傳曰,遣承旨敦諭。

○府啓,國家設驛之意,不亦重乎?分道遠近,擇地饒瘠,以置各驛,定百世不易之所,自朝宗朝以來,未聞以驛地,賜與宮家也。今因靜嬪遷葬事,敢請良門驛舊基,至下賜與之命,臣等竊以爲未安也。曾以保安驛田,賜東陽尉申翊聖,此則不過割給數頃之地,而其時故臣李貴,榻前陳啓,復還本驛,外議皆以爲得體也。臣絳,曾覩良門地形,驛館人家,皆在其處,實非空棄之地,今若折入於宮家山所,則所居之驛,將不得存接,所關尤重,決不可以聖上親愛之情,創開無前之弊,請還收良門驛基賜與之命。凡守令居官廉謹,則雖使疾怨之民,論其黑白,不敢顚倒是非,蓋無指摘之語,而亦畏公議之所在也。府使柳𥳍,若無貪鄙之事,則豈不審察於人言,而有所輕論哉?臣等竊聞之,一自暗行御史所啓之後,益無忌憚,專事縱婪,前後行言,不必覼縷,而以其大者言之,則初置其父母於內浦,稱以榮養,船運不絶,新造大家於其處,其後移置於喬洞,今則又置於松都,憑藉肥己之事,罔有紀極。至於駄載絡繹,多貿銀貨等事,有一名官,歷歷詳知,數其物目,憤罵於縉紳之間。臣等以爲柳𥳍居官,小有謹愼,則人言之藉藉,未必若是之甚也。罷職之請,已擾未減,豈但推考反爲自解之地乎?延安府使柳𥳍請罷職。批答見上

○吏曹參議韓興一,掃墳後入來。以上朝報

8月24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李俔。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提調李溟,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夜來,寢候,若何?昨伏承一樣之敎,聖候所患,已至累日,時無差減之症耶?臣等不勝慮悶之至,敢此問安。答曰,時無加減。

○備邊司啓曰,伏見貳師李景奭等所報,則前日館所員役裁減時,醫官宋擎日之名,亦在其中,而更爲思量,則館中藥醫,只有鄭之問一人,常時藥服數稠疊,則每患窘迫,世子或有出行之擧,則嬪宮進藥之際,無他藥醫,而旣爲裁數啓聞之後,旋請仍存,亦所不敢雲。此出於事勢之不得已,上項宋擎日,勿爲裁減,何如?答曰,依啓。

○又啓曰,頃日貳師李景奭狀啓內,龍將爲其子喪完款,女人二名,願爲公贖,又送一病兒索價,不得已竝給贖價,故前後所給,至於四百八十兩,令該曹照例入送雲。此意分付於戶曹,使之趁卽擧行,何如?答曰,依啓。在瀋之官,惟命是從,以致贖價日高,事甚不當矣。

○又啓曰,今年歲幣,順付於節使之行,已爲啓下矣,到彼呈納之際,必有解事譯官,然後可以周旋,依年例張禮忠使之領去,而此時西路一人之加減有關,上項禮忠塡差於押領三人之中,何如?答曰,依啓。以上《備邊司謄錄》

○江華留守許徽辭疏。答曰,省疏具悉卿懇。卿之憂國如家,予所嘉歎,勿以毀諭介懷,安心察任。

○備邊司草記。答曰,依啓。去瀋官惟命是從,以致贖價日高,事甚不當矣。

○府前啓。答曰,已諭。以上內下記草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勿爲問安。

○南兵使書目,惠山僉使李忠伯,爲人悖妄,不合邊將,侵虐土卒,且殺民牛,爲先罷黜事。兵曹啓目,粘連京畿監司狀啓云云,向前都事朴瑍,濫杖驛卒,責出支供之事,以監司狀啓見之,則極爲可駭,令攸司姑先從重推考,明覈處置爲白乎旀,公須位田陳起與否,收稅給驛事,數令戶曹及本道査覈施行,而出站事目,戶曹、宣惠廳,亦爲覆啓處置,何如?啓依允。

○同副承旨李俔書啓,臣承命往諭於領議政,則臣素患痼疾,日漸沈綿,長與牀席爲伴,頓無出門供仕之望,不得已冒死呈單,恭俟恩遞而已,微誠未孚,天眷益隆,至遣近臣,諭以聖意,伏地感泣,不知所達雲矣。傳曰,知道。

○答知事鄭應聖疏曰,省疏具悉。予甚缺然,卿辭至此,當勉副焉。

○刑曹啓目,粘連判下云云,全羅監司姓名移文吏曹,則回答內,己巳年似是權泰一,丙子之亂,文書閪失,憑考無路,據移文本道啓聞後處置。啓依允。

○吏曹啓目,粘連京畿監司狀啓云云,利川府使李斗陽除授未久,未過限前,似難輕先處置是白乎矣,本道監司旣以上來無期,爲啓,災傷事,亦爲緊急是如爲白置,李斗陽改差,何如?啓依允。

○領議政箚子。大槪,陳情辭職事。入啓。

○龜城君箚子。大槪,御膳復設事。入啓。

8月25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李俔。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提調李溟,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夜間,聖候,若何?小柴胡湯三貼,昨日已畢進御,而時無差減之候耶?聖候久未和解,臣等不勝憂慮之至,敢此問安。答曰,諸症自昨夕,稍似減歇矣。《藥房謄錄》

○備邊司粘連啓目。答曰,依允。靑竹預爲入送,則不無乾枯不用之弊,此一款姑勿施行。

○禁府粘連啓目。答曰,柳廷益身爲主將,旣不能覺悟禁斷,又不能擧名否[?]知,爲將之道,似不當如是昏弱是在果,其經年遠戍之勞,亦不可不念,今姑分揀放釋。

○又粘目。答曰,出柵之後,違棄將令,不爲査覈緣由,問於孫泌,處置。

○龜川君晬箚子。答曰,箚陳之事,古今異宜,今勿爲慨歎,可也。

○領議政崔鳴吉箚子。答曰,省卿上箚,予心缺然。目今艱危,非卿救時之才,決難弘濟,須勿控辭,臥閤論道,以副至望。

○府啓,延安府使柳𥳍罷職事。答曰,依啓。良門驛基,令本道監司,人家遠近,詳察啓聞。

○兵曹草記。答曰,人家遠近,査問定奪。

○刑曹粘連啓目。答曰,此非關重文書,除加刑分揀。以上內下記草

○下直,全羅都事張應一。

○翊贊崔濯,自瀋陽入來。

8月26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提調李溟,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夜來,聖候調攝,若何?昨承下敎,諸症稍似減歇之後,水剌、寢睡興居之節,亦漸平復否?臣等無任區區仰慮之至,敢此問安。答曰,與昨無異。

○備邊司啓,儒生庭試設行事,當初筵臣及主文之臣,啓達於榻前者,槪爲近來士子,專意講經,不爲製述,須有有時時課製興勸之擧,使之交修而竝務,此則非專爲取人之意,亦非武科對設之意也。今聞外方武士及儒生等,誤聞朝廷設科取士之言,裹糧遠來,隷業於都下者,其數甚多雲。近年別科稀罕,士心頗以爲鬱,聞風興起,如是妄動,不可不明白曉喩,使之還去,而外議或以爲許多外方之人,遠來虛還,其心想必落莫,此係國家聳動擧措,因其聚會,對設武科,竝取文武若干人,以慰其心,亦似無妨雲。對擧取人與否,令該曹從速稟旨定奪,俾無留連等待之弊,何如?答曰,依啓。

○又啓曰,沿邊瞭望官査覈飛報之意,先通講院事,已爲啓下矣。粘目回啓文字,或有彼中可諱之語,故措辭改刪添入,自我暴白之言,以爲解惑之地,而講院移文草本,爲先封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以上《備邊司謄錄》

○備邊司粘連啓目。答曰,監司所爲,殊甚無誠,速爲罷造。

○刑曹粘連啓目。答曰,依允。且通書之跡,旣不明白,則推徵於愛一,殊未妥當,此一款乙良,更爲酌處。

○領議政崔鳴吉十度呈辭。答曰,安心調理。

○刑曹粘連啓目。答曰,依允。金有慶以李立之言,一向加刑,似或過重,除刑推姑,以濫刑之罪,照律施行。以上內下記草

○行司直鄭楷,覲親後入來。

○京畿都事金鋿,道內儒生考講事,出去。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兵曹啓曰,漢城府啓辭,因兵曹啓辭,備忘記,靜嬪欲爲遷葬,而近處無可合之地雲,平丘屬驛良門舊基,令該曹定給事,傳敎矣。凡葬山基垈,漢城府所掌,令漢城府覆啓施行,何如?傳曰,依啓事,傳敎矣。都城十里內,則本府主管,十里外則各有分邑,而彊界自別。今此良門驛,屬在永平地,距都城五息許,則有該道焉,本府越職擧行,前例所未有,令該曹考例,分付,何如?傳曰,依啓事,傳敎矣。驛站之設,其來遠矣,考諸史冊,始自新羅雲,則排置之密,法條之重,至於我國,而纖悉無餘,故沿革之重,甚於郡縣,不特此也。各驛量其道里之遠近,參酌折中,分布設立,其不可移置也,審矣。經亂之後,雖或有廢棄處,尙且嚴督驛卒使還集,俾無郵傳斷絶之患,況玆良門,乃北關最重之地也,驛卒時方居接,酬應其役者乎?公家基址,國葬外絶無擅動之理,是以,在下者不敢希望,國家亦不得輕許,其意有在。今若一開其端,爭懷覬覦之心,則切恐郡邑驛站,將無復保存,而抑懼北關大路驛替,又隨而斷缺,公私利害,相去懸絶,揆以法理,決難定給,惶恐敢啓。批答見上

○禁府啓目,各人等面質時,所供如此,臣等據此參之,因則三人爲證,猶可成獄,今者金默等七人,皆稱孫泌所爲是如爲白乎旀,大將柳廷益所言,亦以孫泌爲歸,孫泌烏得免罪?刑推得情爲白乎矣,金百鎰以都兵房,專管軍中之事哛不喩,柳廷益亦言其與孫泌同處是如爲白去等,獄事究竟間因囚以待爲白齊。至於金默、宋尙立、金先男、林祿、宋業成、金命立等段,以此事被繫,而已受刑訊,經年遠征,辛苦萬狀,其中亦有病重者,雖有現出緊歇之不同,而皆非身自首倡之類也。況將帥之命,爲其軍卒者,安得不從乎?古人曰,囹圄之苦,度日如年,此是切迫之辭也。此人等特施寬典,似爲無妨爲白置,上裁,何如?啓。批答見上

○傳曰,政事,明日爲之。

○領議政崔鳴吉十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府前啓,良門驛基,還收賜與之命事,本道監司査覈間,姑停。以上朝報

8月27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午未時,日暈。

○藥房提調李溟,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夜來,寢候,若何?昨承與昨無異之敎,聖候雖似差減,而時未收平復之效,臣等不勝悶慮之至。小柴胡湯,已爲進御,則似當更議他藥以進,敢此竝稟。答曰,昨今氣候,不如再昨矣。

○備邊司啓,以宰臣處移文草,傳曰,皆涉矇矓,送船搜討二隻與否,此三款,皆似未妥,更議定奪事,傳敎矣。今承聖敎,更爲思量,則送船搜捕之說,果有後弊,皆涉朦朧之語,必增其疑,而二隻與否,似不當容査。故卽以循例之言,改付標以入,其中無所不用其極之無字,與無所不至之無字,語意重疊,竝爲付標之意,敢啓。且崔濯出來,爲日已多,不無懣然又促之擧,今此移文,不付於崔濯之行,爲先急送於義州,使之劃卽轉改,何如?答曰,依啓。以上《備邊司謄錄》

○藥房提調再啓曰,卽者伏承昨今氣候不如再昨之敎,臣等不勝煎悶之至。聖候旣是例患之症,自知亦有或加或輕之時,卽當議藥以進,而必須診察脈道,然後方無未盡之患,請於今日入診,以察聖候,如何?答曰,此非難知之症,勿爲診脈。以上《藥房謄錄》

○兵曹草記。答曰,金鍊除授,可也。

○禮曹草記。答曰,依廟堂啓稟施行。以上內下記草

○禁府啓目,前項孫泌旣爲身自犯之,雖有主將査啓之言,而渠之不得推覈,事勢當然兺不喩,渠雖巧說,無以自解。前日孫泌面質公事入啓之時,王府事體,不爲取服,則刑推啓請,乃是規例乙仍於,臣等遵依舊規,敢請刑推得情爲白有如乎,更考前案,則備局以首倡人梟示事,入啓定奪爲白有置,似不當饒貸是白乎旀,況以宋明生元情觀之,則伊州衛貿糧之事,亦稱孫泌陰囑生事是如爲白去等,厥罪尤重,上裁,何如?啓議大臣處置。又啓目,宋明生元情結末所供如此,上裁。啓判付內放送。

○藥房三啓曰,卽承下醫官之敎,臣等亦以晝輕夜重之語,頗有致訝之意,再三商確,則柳後聖、崔明龍、朴頵等以爲當初症候,晝寒夜熱爲敎,寒者熱之始,而熱者寒之終,始則輕而終則重雲。臣等待罪藥房,俱未曉解醫術,從其所言而書啓,不勝惶恐。更與諸醫等,反覆相議,有此別單書啓,敢爲仰稟。答曰,知道。

○藥房,別單書啓,聖候初以晝寒夜熱,頭痛煩困之症,爲敎,臣等之意,晝寒夜熱者,以爲熱在氣分輕,熱在血分重,乃以晝輕夜重,爲參酌矣。卽者伏承聖候,晝頭痛時,發作寒縮、困惱、惡風,不敢開牕,夜無寒縮、頭痛等症,煩熱展轉,而不至大段之敎,以此更加商量,則此是熱之俱在氣血之分而然也。柴胡四物湯,加知母、牧丹皮、地骨皮各七分,黃柏鹽水炒,梔子仁炒,羌活、黃連酒炒各五分,先進五貼,宜當。答曰,依啓。

○禮曹判書李景曾上疏。大槪,亟正臣擅減御供之罪,以爲人臣不忠者之戒事。入啓。以上朝報

8月28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提調李溟,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夜來,寢候煩熱轉展之症,若何?柴胡四物湯,昨於暮時劑入,自今日進御乎?臣等不勝憂慮之至,敢此問安。答曰,症候與昨無異。劑入之藥,昨已盡服。

○備邊司啓曰,近因西路將命往來人聞之,則各站擺撥,自經亂後,一倍無形,貧寒軍卒,艱難立馬,僅得支過,而各其道內監、兵營軍官、牙卒因私出入者,及各官往復文牒,皆用撥馬。至於劫奪替騎,中盡之後,棄置中路,經日不還,故自義州至畿輔,撥幕人馬一樣瘦盡,將絶傳命之路雲,極爲可慮。自本司累次申飭,非不勤至,而朝廷之令,無意擧行,亦可見國綱之不嚴矣。自今以後,規外濫騎者,成給馬文者,及各營各官之傳致公私文書者,竝一一摘發,論以濫騎之律,而先令各其撥將,撥馬騎往之人姓名,詳細置簿,每於朔末,使之直報監營,以爲收聚上送之地,何如?答曰,依啓。此必是監、兵使先犯之致,事甚無謂矣。以上《備邊司謄錄》

○傳曰,今下弓矢,永建萬戶安應男給送。

○司憲府照目。答曰,依允。照律爲乎矣,其中進詣試所者乙良,分揀。

○禮曹判書李景曾辭疏。答曰,卿其勿爲待罪,安心察職。

○領議政崔鳴吉十一度呈辭。答曰,安心調理。

○司憲府啓目。答曰,欺罔之狀,極爲駭愕,拿推定罪,以警後人。

○府啓。答曰,依啓。

○禁府粘連啓目,孫泌事。答曰,依大臣議得嚴刑得情,金百鎰亦爲嚴鞫,以懲其同惡之罪爲乎矣,金點乙良,姑爲仍囚,宋尙立等乙良,竝放送。以上內下記草

○司饔奉事鄭鯤溟,廣州地柴場摘奸事,出去。

○禮曹啓曰,以備邊司啓辭,傳敎矣。前設庭試之擧,非本曹所敢議定,而廟堂之啓如此,上裁,何如?批答見上

○弘文館啓曰,新除授應敎愼天翊,時在全羅道靈巖地,經筵入番事緊,請斯速上來事,下諭。答曰,依啓。

○司憲府啓本,西學分差典籍呂孝曾,吏曹巡檢時,無緣闕直,罪笞二十,贖,依《大典》罷黜。啓功減一等。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府啓,新除授掌令李□,時在忠淸道唐津地,請斯速上來事,下諭。本府書吏朴起生,以光陽縣色吏捉致京中事,圖書移文之罪,受刑仍囚之際,獄官不能檢飭,致令逃躱,事極可駭,請當該獄官從重推考。

○禮曹參判李植,參議閔應亨啓曰,頃者鮮魚進排公事,臣等亦皆參聞,而意謂宣惠廳文書,必是的據,不爲審察矣。今者伏見龜川君燁[李晬]箚陳之辭,則擅減之罪,歸於本司,臣等警惕震越,罔知所達。自國家屢經變亂,故御供闕略,殆不成樣,而該部臣僚,徒欽仰聖德謙損之至,耳目恬習,視若尋常事,有識固宜傷心。至於些少復役一條,臣等不自察職,慢忽放過,不覺陷於不忠不敬之地,此豈獨長官當之?臣等不勝惶恐,伏地待罪。傳曰,知道。勿待罪。

○司憲府照目,粘連黃海監司査覈狀啓云云,今此江陰縣鄕所色吏等招辭是白在如中,與金珩緘辭,顯有異同。大槪,定監色出給米石,以爲存本取利之計者,各人之招辭如一,則似非金珩私自用下之事是乎矣,金珩之緘答,非但石數之不同,專欲自明,而無從實之語,難免其罪,上裁,何如?啓欺罔之狀,極爲駭愕,拿推定罪,以警後人。

○禁府,金珩拿囚。啓。以上朝報

8月29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提調李溟,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夜間,聖候,若何?數日來症候一樣,時無差減之勢耶?臣等不勝憂悶煎慮之至,敢此問安。答曰,一樣。

○義禁府啓曰,罪狀,大臣議讞,聖明裁判,臣等有司也,唯當奉旨推鞫而已。第考諸律文,雖無正律之可據,而亂言干犯於上者稍近之,罪係十惡,似不可尋常處之,特命三省鞫問,以重事體,何如?惶恐敢稟。答曰,依啓。

○政院啓曰,三省事,命下矣。自前如有三省推鞫之擧,則例捧承傳於禁府及兩司矣,今則闕門已閉,明日待開門,兩司城上所命招之意,敢啓。傳曰,知道。《禁府謄錄》

○謝恩,五衛將李祗先,會寧府使鄭楷,戶曹正郞□□□,靖陵參奉權斗亨,奉常判官具玹,金泉察訪李慶柱,典籍李有倡,兵曹正郞鄭有胄,惠山僉使金禮正。

○藥房再啓曰,臣等伏見下醫官之敎,與諸醫等相議,聖候所患,有熱勢頗減,小便如常雲,臣等伏念聖候彌留,萬機不廢,亦安得無煩惱之候也?方進柴胡四物湯,元材中生乾地黃、赤芍藥、黃芩加入中,知母、地骨皮、黃柏、梔子,皆淸涼治熱之材,亦合於淸利小便之劑,此藥連爲進御,宜當雲,敢啓。傳曰,知道。

○兵曹,庭試文武對擧事,命下矣。丙寅庭試武科初試,隨其入格而取之,厥後別試、初試,連以憑其入格而取之。上年庭試初試,則兩所各取五十人,以爲初試,此榜初因謁聖初試規矩,以此數試取,而其後以上候未寧,故仍爲庭試,今此初試,何以爲之?敢稟。傳曰,兩所各取五十人,可也。

○禁府啓目,議於大臣,則益寧府院君議,在彼情犯,非在此耳目之所能及,禁府旣據各人所供,有此議啓,臣不敢有所異同,但國家斷之以法,嚴刑取服,然後方施典刑,孫泌罪犯雖重,以與陣前處決有異,伏惟上裁。領中樞府事李議,梟示境上者,乃卽軍中警衆之意也。今乃拿鞫,則與當初定奪之意,不同,而按獄之官,旣已獻讞,無容別議,伏惟上裁。左議政議,伏見各人招辭及主將柳廷益所供,則孫泌所犯,已明於諸人之招,主將亦詳知之,更無自解之地,若不以軍律處之,恐妨於他日陣上將令不似也,伏惟上裁。沈判府事議,伏見各人招辭及柳廷益所供,孫泌無以自解,所當依當初備局啓辭處置,但旣囚在獄按讞,則與陣上梟示者,不同,嚴刑取服,依律處斷似當,伏惟上裁。昇平府院君、姜判事、領議政病不收議,大臣之議如此,上裁,何如?啓。批答見上以上朝報

○觀象監,未時,雷動電光。啓。

8月30日

編輯

都承旨李行遠。左承旨。右承旨。左副承旨。右副承旨。同副承旨。注書。假注書。事變假注書。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藥房提調李溟,副提調李行遠啓曰,伏未審宵晝之間,聖候諸症,若何?臣等不勝仰慮煎悶之至,敢此問安。答曰,諸症稍減。

○政院啓曰,罪人孫泌,一時三省鞫問,宜當,敢啓。傳曰,依啓。《禁府謄錄》

○大殿,政院、玉堂問安。答曰,知道。

○領議政崔鳴吉十二度呈辭。入啓。傳曰,遣承旨敦諭。

○禁府問事郞廳二,鄭有胄、李䅘。啓。

○兵曹,庭試武科初試吉日,來九月初六日推擇。啓。

○三省罪人孫泌、金百鎰原情。以上朝報郞廳金漢老校正。日記郞廳林箕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