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政院日記/仁祖/十九年/六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6月1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在外。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政院啓曰,奉敎洪處尹,病勢甚重,累次呈疏,而本院以爲,史局重地,不宜虛曠,隨呈隨卻,不敢捧入矣。今者稱以死生所關,徑自出去,極爲駭愕。請從重推考,以兼春秋入直之意,敢啓。傳曰,依啓。

○吏曹啓曰,全義居幼學南斗煜,前後納租三百石,依事目陞堂上事,已爲啓下,而今聞斗煜,年少擧業之人,雖爲國效誠,有此助納,堂上賞加,則不願冒受雲。依他例六品相當職除授,何如?傳曰,依啓。

○政院啓曰,新除授右副承旨兪省曾,時在忠淸道丹陽地。請斯速上來事,下諭。傳曰,依啓。

○大司諫李德洙啓曰,大司憲李景奭,掌令權澺、洪茂績,正言朴長遠,竝引嫌而退,罪違當律,考據不的,比律之際,輕重倒錯,參商議罪,斷無他意,而職是風憲,所重者法也。絲毫有差,勢難在職,處置曚曨之失,不須更論,而旣參誤劾,何可獨免,身爲諫官,相糾之論,在所不已,而不敢處置,勢所然也。別無可避之嫌。請大司憲李景奭,掌令權澺、洪茂績,遞差,正言朴長遠出仕。答曰,依啓。

○吏曹啓曰,臺諫有闕,政事,取稟。以上朝報

○司直李明漢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意。諫院之啓,予亦異之,卿其勿辭,安心行公。

○戶曹草記,京畿水使李英遠賻助事。答曰,知道。熟馬一匹賜給。

○刑曹粘連啓目。答曰,依允。功減一等,照律色吏乙良,除贖決杖爲乎矣。成川官吏乙良,覈處。內下記草

○南部呈,以水標看審,則四尺流下。內下日記

6月2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鄭麟卿遞差。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原州牧使羅緯素。

○謝恩,工曹參議趙景禛,護軍睦性善,刑曹正郞崔琢,鎭海縣監朴慶元。

○京畿監司書目,仁川呈,以注書鄭麟卿病重,上去不得事。啓遞差。

○傳曰,政事,當日爲之。

○領議政三度呈辭。入啓。傳曰,不允批答。

○正言朴長遠啓曰,黃瀷悖惡之狀,有口皆言,同隊武士,亦無異辭,而李晳之論,則臣亦以爲或失之刻也。然而諫官特遞之命,出於李明漢引避無據,洪茂績處置失當之後,則恐非盛世事也。臣之一番論啓,蓋出於相規之意而已。臣伏見李明漢之疏,其費辭自明,不遺餘力,臣不料世稱休休有容者,乃若是也。此又豈常情之所及,而尤不意聖明之亦以臣言爲異也。蓋其疏中語意,在於有罪無罪不同不異之間,而或抑或揚,不露圭崖,茲豈非今之君子處世之良規乎?顧臣疎愚,強欲分別是非於其間,臣之見異於君父,亦其宜也。且臣於昨暮就職之後,所當連啓前啓,而適緣賤疾猝劇,未免有闕啓之失,仍冒言地,臣知其決不敢矣。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執義柳景緝上疏。大槪,敢陳危懇,乞遞職名,以安愚分,以重名器事。呈政院。

○大司諫李德洙啓曰,正言朴長遠,引嫌而退。頃日論洪茂績處置矇矓之時,語及李明漢旣同後異之失,故李明漢,只呈疏章,細陳其不然之狀,有所云云。其間是非,不須爭辨,而元來所論黃瀷罪狀,有耳皆聞,有口皆言,則豈可以幺麽一武夫之論,輕遞言官?但末端以闕前啓爲辭,此殊非無端闕啓之比,而闕啓見遞,已來近例。請正言朴長遠遞差。答曰,依啓。

○吏曹參判李植初度呈辭。入啓。傳曰,調理出仕。

○傳曰,閔光勳,似是棄官,而今爲,書啓,非棄官乎?問啓。

○吏曹啓曰,臺諫有闕,政事,取稟。以上朝報

6月3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一員未差。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午時申時酉時,日暈。

○下直,珍山郡守李久源。

○謝恩,禮曹佐郞李泰運。

○藥房啓曰,近來晴雨不齊,日氣蒸鬱,伏未審聖候,調攝若何?臣等不勝仰慮之至,敢此問安。答曰,與前無異。

○應敎尹絳三度呈辭。入啓。遞差。

○政院啓曰,傳敎矣。問於吏曹,則閔光勳罷黜狀啓,以獨子無兄弟,七十雙親,一時俱病,救護無人爲辭,此非稱身病重棄官之比,情理切迫,故臣等相議,不爲准期雲矣。傳曰,知道。

○大司憲李明漢,命招肅拜,啓曰,臣伏見昨日朴長遠引避之辭,以臣費辭自明爲非,費辭自明,臣則疲矣。於長遠,有何可怒乎?被斥者不敢辨,則斥之者亦何安乎?謂臣旣同而後異,謂臣出於常情之外,臣不得不陳疏以明,臣本無此事而已。何曾有一言半辭曲折長遠者乎?長遠之怒,可謂遽矣。長遠之啓曰,李晳之論,則臣亦以爲或失之刻雲,此政臣意也。臣意如此,而言不見從,方在呈告,而名聯啓中,則臣之引避,烏可已乎?臣於引避之時,非不知備陳終始往復之實狀,而嫌於語侵同僚,只陳臣不安之意,專沒許多曲折,宜臣之遭此厄也。旣見臣疏,則怒可止矣,而猶以自明爲怒,其意亦不可知也。其所謂有罪無罪不同不異者,誠因臣之語也。然而同於有罪,異於無罪,卽臣本意也。處世之規,如是宜矣,臣欲受而不辭耳。臣之駑劣,本無比擬,立朝以來,未聞標榜及於臣身,而數日之內,或謂之仁人君子,或謂之休休有容,眞可謂倘來之毀譽也。臣竊怪之,臣竊哂之,緣臣處事昏錯,以致臺閣一番鬧撓,臣何敢抗顔冒居於風憲之首席乎?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嘲弄之語,及於告君,故犯之計,恬然從他,其不識是非,亦可見矣。勿辭退待物論。

○副提學金榮祖上疏。大槪,待罪乞解職名事。入啓。

○榻前,大司諫李德洙所啓,黃瀷削去仕版事。上曰,不允。

○答執義柳景緝疏曰,省疏具悉。爾其勿辭,調理察職。

○京畿監司書目,楊根呈,以正言李袤病重,上去不得事。啓遞差。

○大司諫李德洙啓曰,大司憲李明漢引嫌而退,人之意見,各有異同,屈意而苟同,非也,自是己見,亦非也。引避呈遞後有人言,則一番陳疏,未爲不可,宜無可避之嫌,請大司憲李明漢出仕。新除授掌令朴敦復,時在慶尙道寧海地,請斯速上來事,下諭。答曰,依啓。以上朝報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時,上曰,赴瀋之軍,交替頻數,此極難堪,我國軍兵,非淸兵之比,徵發之際,賦於民而資送之物甚多,決不可支當也。以此悶迫之意,善爲措辭爲文書,通於彼中,今後勿爲數替,使已往之軍,仍爲留駐,似宜矣。左議政申景禛曰,上敎至當矣。洛興君金自點曰,然則速爲通之似可。上曰,不可急也。待後軍登程後,通之可矣。上曰,義州農軍替入事,廟堂亦爲料理乎?前日有以功勞,減其朔數之議,而減朔徑替,則驅馬之事,何以爲之?自點曰,待義州査其功勞,然後減朔,宜矣。景禛曰,驅馬之人,致斃馬匹者,不爲減朔,似可矣。上曰,宜當。上曰,今年徵發,至於三次,民事可慮,明年正月爲始調入,可矣。以上《備局謄錄》

○禁府粘連啓目。答曰,趙男等,輕重間俱有所犯,則刑訊大立,似未妥當爲在果,議啓如此,姑依回啓施行。

○備邊司粘連啓目,前忠淸兵使李廓鳥銃所造事。答曰,依允。熟馬一匹賜給。內下記草

6月4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一員未差。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直講尹㻩。

○答副提學金榮祖疏曰,省疏具悉。卿其安心,勿爲待罪。

○吏曹參判李植上疏。大槪,陳情辭職事。入啓。

○忠淸監司書目,堤川呈,以司諫趙錫胤病重,上去不得事。啓遞差。

○答吏曹參判李植疏曰,省疏具悉卿懇。卿其勿爲過慮,調理察職。以上朝報

○備邊司啓曰,以兩西都巡察使齎去事目單子,傳曰,從事官勿爲帶去如何事,傳敎矣。問於沈演,則此時西路剩官一人,亦爲有弊,聖敎允當,不爲帶去,醫員亦爲減下,宜當雲。元單子付標以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以上《備局謄錄》

6月5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一員未差。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護軍李景奭,副應敎李行遇,執義柳景緝,持平李天基,巨濟縣令南恕。

○領議政四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政院啓曰,奉敎洪處尹,因病出去,今已五日,而漸向沈劇,供職無期,上下番皆以兼春秋代察,史局重地,如是曠闕,極爲未安。令春秋館急速處置,何如?傳曰,允。以上朝報

6月6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在外。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禁府都事趙鈺,學諭金震遠。

○平安監司書目,都事許積,行中染病熾發事。

○春秋館郞廳,以領監事諸堂上意啓曰,以政院啓辭,傳敎矣。近來以兼春秋苟充上番入直,已極不當。今則下番亦以兼官入直,史筆莫重之地,不可一日曠官。新薦史官,所當考講差出,而政府郞廳二員,皆出外,還來無期雲,不得合坐雲。速令該曹,稟於政府,郞廳闕員,卽爲差出,何如?傳曰,依啓。

○傳曰,政事,明日爲之。

○府啓,六月朔公都會課製之設,出於太平時勸奬作興之盛擧,自公家廩養,逐日課製,盡一朔乃已,而只於麥熟歲設行,亦非歲以爲常之事。今則無論豐歉,每年例設若干番課製,便爲初試,已非故規也。近來蒙養不端,士習偸薄,莫重國試,往往生變,誠爲寒心。頃日中學公都會課製時,數三儒生,因書題間爭辨之事,終至罷場,累百餘人一時散出,此乃無前之變也。不可委以童蒙輩妄作之故,而置之不論,以長其習也。京中如此,外方可知,請首倡儒生,令四館摘發重治,其日試官,不能鎭定之失,在所難免,竝從重推考。六月公都會,亦依古規,今姑革罷,外方都會,亦令一樣停罷,待豐年設行。答曰,依啓。公都會革罷事,當問於大臣處之。

○吏曹參判李植箚子。大槪,更陳所懷,請遞臣職事。入啓。

○司憲府照本,宋琬等矣,內資寺甘醬等無面罪,各決杖八十徒二年,告身盡行追奪,損物還官,何如?啓依允。其中日淺者乙良,從輕論罪。以上朝報

○備邊司啓曰,以五月十七日引見時,忠淸兵使申景珍所啓云云事,傳敎矣,國內束伍有名,而無申景珍之言,誠得其要,而五萬石一時抄擇之際,似涉騷擾,官儲鳥銃之數,計名准給,亦恐未易,仍欲諸處軍器所留之銃,頗不精緻,徒存虛簿者,有之雲。宜令兵曹,使親審鳥銃之可用者,照數錄報,然後商量分給宜當,敢啓。答曰,徐議處置。

○又啓曰,頃因金尙榻前所啓云云事,傳敎矣。量田之後,三南田結稍優,故五結收布、軍收木、皂隷價米,盡皆革罷,只存西糧,而三南則各減升數,江原道則未及量田,故不減升數矣。所謂西糧,當初或稱唐糧,或稱毛糧西糧,而丁丑以後,不改他名,誠是有司不察之故也。但旣用於西糧而行之已久,今雖換他名目,旣捧其米,則終不免牽補苟且之歸,仍稱西糧,亦似無妨,敢啓。答曰,知道。以上《備局謄錄》

6月7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式暇。左副承旨李省身坐直。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在外。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掌令姜栢年,兵曹佐郞趙復陽。

○工曹判書尹暉入來。

○政院啓曰,新除授注書鄭麟卿,時在京畿仁川府,斯速上來事,下諭。假注書吳熽,鄭麟卿上來間,使之仍察其任,何如?傳曰,依啓。

○司直柳廷益,統制使遞任上來。

○平安監司書目,都事許積,本月初二日還到義州事。以上朝報

○以平安監司狀啓,兵營屬江西,崔進金等身死事,傳曰,身死人等,令本道恤典擧行。

○備邊司啓曰,傳敎矣。崔進金、李仁國等,死於國事,極可矜惻,進金則依聖敎,令本道恤典擧行,而仁國則本是北道之人,着令兩道,得以歸葬於故土,其妻子所在處,恤典擧行之意,行移,何如?答曰,依啓。

○又啓曰,領兵大將柳廷益,今已上來,而時無實職,依柳琳例,令該曹實職除授宜當,敢啓。答曰,依啓。

○又啓曰,卽者主簿朴雴,武臣兼宣傳官朴霖,部將朴雲,司果朴雯等,呈狀於本司曰,其父蘭英,於丙子年節死之後,未及旌表,故呈訴於禮曹及備局本道監司。監司狀啓,啓下禮曹,而謂已贈職,不爲旌表,當初贈爵,則非該曹循例啓請爲之,自上特加恩典,而旌表之事,尙不擧行。孤子等血泣遑遑,擬叫天閽,而見卻於政院,使萬段被斫終始不屈之冤魂,不得表著,而將至泯沒。不獨子孫之冤痛,抑亦國家之欠典,將此冤狀,具由入啓,依例旌門,以慰冤死之魂雲。蘭英之爲國捐生,非但死於國事而已,其節可尙,而其情可悲,宜有激勸之典,令該曹稟旨處置,何如?答曰,依啓。以上《備局謄錄》

○刑曹粘連啓目。答曰,依允。功減一等照律,色吏乙良,除贖決杖爲乎矣。金城、蔚珍、杆城等官吏乙良,覈處。內下記草

○當日,政事爲之。內下日記

6月8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坐直。左副承旨李省身坐直。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在外。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兼春秋柳景緝,護軍金守玄,學正李德培,奉常奉事吳熽,副奉事金震遠。

○領議政五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仍傳曰,遣內醫看病。

○備邊司啓曰,自前本司郞廳,仕滿十五朔,則例爲陞敍,或守令除授,參下則六品遷轉矣。今者郞廳前僉正柳尙中,奔走勤仕,今已準朔,令該曹陞敍,或守令擬差事,捧承傳,何如?傳曰,依啓。

○吏曹啓曰,議政府移文於臣曹曰,舍人鄭致和,與新除授舍人尹絳,同生妻娚妹夫,相避速爲處置雲。鄭致和受由在外,上來遲速,未可預料,相府合坐,又爲退行未安,不拘常規,鄭致和改差,何如?傳曰,依啓。

○禮曹正郞全益禧卒,柳承緖致祭後入來。以上朝報

○以義禁府金南議處啓目,傳曰,所謂依律文照斷雲者,欲以殺人之罪,照律之意耶?元公事還下事,傳敎矣。議啓之際,泛言律文,而措語不甚明白,致勤聖敎,極爲惶恐,所謂獄體已成雲者,旣經檢屍,實因以病患致死,別無打傷處,以此比擬論斷,則當報誣告反坐之律,而其律則杖一百流三千里也。似當依此照律,敢啓。傳曰,知道。

○義禁府啓曰,洪大立分揀事,判下矣。放送之意,敢啓。傳曰,依啓。

○以宋琬春川府定配單子,傳曰,遠道定配。《禁府謄錄》

6月9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坐直。左副承旨李省身坐直。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在外。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午時至酉時,日暈。夜一更,流星出密雲天中,入南方天際,狀如鉢,尾長四五尺許,色白,月暈。內下日記

○謝恩,羽林衛將張應一。

○吏曹參判李植箚子。啓下備邊司。

○禁府啓目,前碧潼郡守金顯達矣,受賂之狀,雖不明白,而土兵處馬匹換買罪,決杖九十徒二年半,告身盡行追奪。啓依允。

○司憲府啓目,宋琬段,移義禁府決杖定配,李益珍段,實仕未滿四十日,似難移用他律,只於同律中減其徒年,流八十貫例,以決杖一百,告身盡行追奪,損壞之物,均賠還官之律,施行何如?啓依允,功減一等。

○禁府,金顯達,公州利仁驛徒二年半,宋琬,咸平縣徒二年定配。啓。

○禮曹啓曰,傳敎矣。問於大臣,則左議政、右議政議,以爲公都會,乃太平時盛擧也。遠事不可論,就宣祖朝中年以來言之,則只於庚辰、乙酉兩年設行,而厥後無聞焉。因其時勢,或行或否,而非歲以爲常之事,可知矣。目今國家多事,年運且凶,不緊課試,似不必竝行於此時,況此臺諫所論,亦非偶然而發,姑令停罷,恐或無妨,伏惟上裁,昇平府院君、領議政、李領府事、完城府院君、沈判府事,病不收議,大臣之意如此,上裁施行,何如?傳曰,依啓。

○黃海監司書目,雨澤事,谷山、安島等官風雹事。

○工曹判書尹暉書啓。大槪,西路民瘼事。入啓。

○忠淸監司書目,雨澤事。以上朝報

○備邊司草記。答曰,依啓。極擇差送,俾無貽弊之害。

○禁府粘連啓目,金男打殺兒事。答曰,決杖安徐,限年定配。內下記草

○平安監司書目,雨澤事。朝報

6月10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在外。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鎭海縣監朴慶元,巨濟縣令南恕。

○謝恩,知義禁李景奭,舍人尹絳,司諫李行遇。

○工曹判書尹暉書啓。啓下備局。

○院啓,前堂上宣傳官黃瀷,家行悖戾,不友不悌,得罪倫常,見棄人類,國法若行,則難免刑章,而夤緣蝨附,尙在仕籍,羞朝廷辱名器,莫此爲甚,決不可尋常遞差而止。請亟命削去仕版。新除授正言張應一,時在慶尙道仁同地,請斯速上來事,下諭。答曰,依啓。黃瀷事,如是論執,有傷事體,更勿煩擾。

○全羅監司書目,本道旱乾,一向太酷,西成無望,前頭賑救之策,令廟堂講究指揮事,濟州,呈以三邑農事,旱乾事。

○獻納沈大孚,在外入來。

○傳曰,薦擧單子,有未及來呈者雲矣。今已畢來耶?大臣單子,亦爲來呈耶?以上朝報

○備邊司啓曰,領兵大將柳廷益,發行之日已迫,多有相議講定之事,本司堂上柳琳減下,其代柳廷益差下宜當,敢啓。答曰,依啓。

○又啓曰,近來訛言,傳播遠近,皆疑前運赴瀋之軍,多數戰亡,其妻子怨號,未赴者驚㤼,今番抄發之際,情形頓異前日雲。以柳琳狀啓觀之,則在彼物故只七人,若令本道擧行恤典,死亡日子,詳細行會,則死者之家,得蒙愍恤之恩,而其間訛言,可以因此自熄,敢此仰稟。答曰,依啓。

○傳曰,柳廷益,何日發送耶?

○備邊司啓曰,傳敎矣。軍兵等,例有一路作挐之弊,故大將當爲殿後節制矣,終運軍兵,將於十八日京中逢點,仍爲犒饋,十九日發送,而柳廷益,則不可不擇日發行,故二十二日辭朝矣,敢啓。答曰,知道。

○以備邊司,兩西都巡察使從事官,傳曰,監司族屬差送,事體未妥。

○備邊司啓曰,傳敎矣。從事官之任使命,例爲自辟,而鄭知和,年少有才局,實爲可合,且自前此任,別無相避拘礙之規,故自望雲矣。今承聖敎,極爲允當,使之改自望付標之意,敢啓。答曰,知道。以上《備局謄錄》

6月11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在外。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白翎僉使辛宗述,堤川縣監姜文明,懷德縣監張歸漢。

○謝恩,兵曹參判李必榮,正言成楚客,刑曹正郞柳昌辰,學諭權興益。

○藥房啓曰,節屆盛暑,霖雨連綿,伏未審近來,聖候調攝若何?臣等不勝區區仰慮之至,敢此問安。答曰,與前一樣。

○京畿監司書目,豐德呈,以幼學任兌妻邊氏,一乳生三女,事涉非常事。

○領議政六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奉敎洪處尹辭職上疏。入啓。

○以京畿監司邊氏生三女狀啓,傳曰,令該曹依前例賜物。

○院啓,前堂上宣傳官黃瀷事,臣等之論,實非泛然風聞之比,而兪音尙閟,至以有傷事體爲敎,臣等竊未曉聖意之所在也。決不可尋常遞差,以懲其惡。請命削去仕版。答曰,已諭。

○府啓,今此守令可合人薦擧之法,實是朝家聳動之盛擧,而非年例薦人之比也。當初大臣講定之時,至以宣廟朝辛丑年間別敎薦人,特地選擇,勿容猥雜等語,援例稟定,則其意實非偶然,而但薦擧之官,泛然以二品以上爲限,故武弁蔭官之未經實職而驟陞嘉善者,亦以二品之官,得預其中,而其所薦之人,混雜極矣。干請譏笑之說,亦多有之,若以此輩謂之被薦,而混同注擬,則名雖公薦,實爲私圖,此豈朝廷特詢愼簡之本意也?請令該曹,更爲定奪,時任則從二品實職以上及政院三司,軍職則二品至堂上以上實職已行人所薦外,其餘則勿爲擧論。今之所急,唯在於保民,而親民之職,莫如守令,守令不得其人,則孑遺之民,皆將盡矣。前後納粟之輩,爲國輸材,其志可嘉,而朝廷賞典,則固不可不愼,東班實職,堂上重資,於渠亦已多矣。或辭而不居,其意可知,而朝廷又從而曲副其願,往往有守令除授之命,分憂共理之職,豈不問賢愚,等閑苟充之任哉?假令納粟之中,實有可用之才,而未經一命,先畀百里,已非朝廷歷試愼簡之意。況起自白面,卒然堪任者幾希,遠外之民,不知國家募粟之擧,本出於爲民,而將謂國家,貴穀而賤民,則其得失輕重爲如何哉。請前後納粟之人,先試京職,觀其能否,然後守令承傳,方爲擧行。答曰,依啓。薦擧一事,旣已定規,不必更改。

○答奉敎洪處尹疏曰,遞差。

○修撰柳慶昌,在外入來。

○慶尙監司書目,道內農事形止事,修撰趙重呂上疏捧上上送事。

○春秋館郞廳,以監事諸堂上意啓曰,上下番,皆以兼春秋入直,事甚苟簡,新薦之員,今日已爲應講,明日爲政差出,使之察任,何如?傳曰,依啓。

○弘文館啓曰,新錄速爲事,下敎已久,而或緣長官服制,或緣東壁數遞,到今遷延,誠極未安。後日政,以在京無故人差出東壁,速爲圈點,何如?傳曰,允。

○以修撰趙重呂辭職上疏,傳曰,遞差。以上朝報

○司僕寺草記。答曰,殘縣中此邑所定最多,則量減其數,似當,相考施行。

○戶曹草記。答曰,知道。中軍、營將所給之物,似爲薄略,加磨鍊施行。

○刑曹啓目。答曰,依允,金天世,除贖決杖,李俊乙良,刑推。內下記草

6月12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坐直。右承旨金堉坐直。左副承旨李省身式暇。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在外。假注書吳熽。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未酉時,日暈。夜五更,流星出五車星上,入天際坤方,長五六尺,色赤。

○謝恩,司藝丁彥璜。

○院啓,前堂上宣傳官黃瀷,請命削去仕版。措辭見上答曰,不允。

○春秋館郞廳,以藝文提學意啓曰,領事臣洪瑞鳳呈辭,大提學臣李植辭職,時未出仕,今春夏等褒貶,限內不得爲之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刑曹啓曰,本曹屬司掌隷院、典獄署、左邊捕盜廳官員,今春夏等褒貶,當爲等第,而判決事林墰,典獄提調刑房承旨兪省曾,俱在外,未及上來,左邊捕盜大將申景瑗病重,未得通議,限內不得爲之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備邊司啓曰,吏曹參判李植,屢次陳箚,必欲解免職任,其爲慮可謂深矣。備局之兼,旣已減下,則文衡之任,姑許釋免,容或不妨,至於修史之事,受任有素,不可續續替改,且無拘礙之嫌,而亞卿之職,尤無辭避之事,臣等之意如此,敢啓。傳曰,知道。

○府啓,伏承昨日聖批,以旣已定規,不必更改爲敎,臣等亦知旣定更改之爲不妥,而惟其定規之初,不能明白分別,致此紛雜,旣知其紛雜,則豈可以已定而不改哉?薦之公不公,在人不在官,聖上之持難,必以此也。但自祖宗朝歲初薦人,只令若干衙門爲之者,其意有在,非但事體當然,不如是則無以定限故也。臣等取見薦單子,則今日納物陞資,明日便卽薦人者有之,若此類旣多,則人之譏笑,烏得無乎?淆亂至此,合有釐正之擧。請勿留難,令該曹更爲稟旨定奪。答曰,已諭毋煩。

○吏曹參判李植,兼帶文衡之任改差事,捧承傳。以上朝報

○御營廳啓曰,本月十三日,京畿初運赴瀋御營軍逢點定日,而旣已齊到,依前例兵曹,眼同點閱後,仍爲令該曹犒饋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備邊司啓曰,柳琳之行,中軍、營將等,皆以西路守令差送,故衣糧載持馬,不爲磨鍊矣。今此柳廷益之行,則中軍以下,皆自京中差出,而載卜之馬,未及磨鍊,日期已迫,不得已司僕馬十匹給送,宜當,敢啓。答曰,依啓。

○又啓曰,卽見沈演箚辭,以西邊事機,與前頓異爲慮,明日欲爲辭朝,誠有所見,依此施行,而事目中未盡處,付標以入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又啓曰,巡察使旣有敎書,而都巡察使無敎書,則其於節制之體,似爲拘礙,只以巡察使以下節制之意,當日內急急撰出敎書以授,宜當,敢啓。答曰,依啓。

○傳曰,西下御營軍,依前例別賞以送。

○以備邊司慶尙監司狀啓粘目,傳曰,自現者勿爲治罪,曾前事目中有之乎,問啓。以上《備局謄錄》

○戶曹草記。答曰,知道。此外別無所給之物,則前後之人,一體給之,可也。內下記草

6月13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坐直。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呈辭。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巳時,日暈。

○下直,丑山萬戶洪仁漢。

○謝恩,貳師李景奭,同知柳廷益,檢閱李梓。

○兵曹,左邊捕盜大將申景瑗身死,代黃緝落點。

○傳曰,史官一員待命,騎馬三匹立之,犒軍處內摘奸。

○院啓,除授獻納朴宗阜,時在忠淸道忠州地,請斯速上來事,下諭。答曰,依啓。前啓黃瀷,削去仕版事,停啓。

○府前啓,守令薦擧法,更令稟定事,停啓。

○京畿監司書目,道內各官,雨澤農事形止事。

○忠淸監司書目,忠州呈,以判中樞金時讓箚子,捧上上送事。大槪,許免所帶職名事。

○傳曰,大臣及備局堂上引見,三司長官,命招入侍。

○吏曹啓曰,傳敎矣。問於大臣,則慶尙監司具鳳瑞仍任事,上敎允當,限今年仍任,宜當雲,敢啓。傳曰,依啓。

○筵中,今此守令薦擧,大臣皆言其亂雜難用,停罷事,捧承傳。

○注書鄭麟卿,在外入來。以上朝報

○內醫院官員,以提調意啓曰,昨以前劑入丸藥,作丸細小,不實於進御,且爲不均,今以作丸,差大於前,改劑以入事,入直御醫處,傳敎矣。當初李燦、柳後聖,與御醫等,議劑之時,本方如桐子大,而進御之劑,謹務精細,以菉豆大劑進,而漸至差小,不實於進御,誠如聖敎,臣等未及覺察,不勝惶恐,卽與御醫崔得龍等,反覆相議,桐子大,終是有妨於呑進,比前差大,如小豆大,改劑以入,而丸藥服法,有二錢呑下之規,今亦勿拘於丸數,每日二錢式進御,宜當雲,敢啓。答曰,依允。《藥房日記》

○備邊司啓曰,昨夕本司罷坐後,有傳敎命下,及草記批下,而公事郞廳,趁不回示,事極怠緩,當該郞廳。請汰去。答曰,允。

○又啓曰,云云事,傳敎矣。三運之軍,發程已迫,宜令各道各官,如得自現者,則別定色吏,追送於軍前,若及於未渡江之前,可以免死,以此爲限,知會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又啓曰,傳敎矣。自現者勿爲治罪事,前日別無事目,而今番逃軍代充者,皆是不習之卒雲,欲開自現之路,俾及於今日從軍,故敢爲如是覆啓矣,敢啓。答曰,知道。定限行會。

○又啓曰,都巡察使沈演,卽將下直,而行中別有帶去員役兩人,亦爲給馬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以赴瀋軍復戶事目,傳曰,此稅入復戶耶?

○備邊司啓曰,傳敎矣。問於該曹,則常時御營軍給復之類,則例爲五十卜,稅外復戶,而上年舟師被抄之軍,皆已免稅給復,故今此赴瀋御營軍火兵,亦依舟師軍例,竝爲免稅復戶雲矣,敢啓。答曰,更爲明白行會,使之着實擧行。

○傳曰,赴西御營軍復戶,覓入。以上《備局謄錄》

○戶曹草記。答曰,知道。勿待罪,所謂一體給之雲者,柳琳員役,亦依使行例加給之意也。內下記草

6月14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弘文館啓曰,本館官員,今春夏等褒貶,當爲等第磨勘,而大提學未差,領事洪瑞鳳,方在呈告中,限內不得爲之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江原監司書目,道內雨澤及農事形止事。

○領議政七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仍傳曰,遣內醫看病。

○同副承旨尹得說三度呈辭。入啓。

○吏曹啓曰,本曹堂上有故,褒貶,限內不得爲之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承文院官員,以左右相意啓曰,承文院及議政府官員等,今春夏等褒貶,當爲等第,而領議政臣洪瑞鳳,方在呈告中,限內不得磨勘啓聞之意,敢啓。傳曰,知道。以上朝報

○御營廳啓曰,本月十五日忠淸道及江原道再運赴瀋軍,逢點定日,而兩道軍兵,旣已齊到,依前例兵曹,眼同點閱後,仍令該曹犒饋之意,敢啓。答曰,知道。《備局謄錄》

○戶曹草記,柳琳軍官料米一石加給事。答曰,竝爲給其家屬。內下記草

6月15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尹得說。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應敎尹絳。

○傳曰,史官一員待命,騎馬三匹立待,犒軍處內摘奸。

○吏曹啓曰,承旨有闕,政事,取稟。

○禮曹啓曰,公都會雖已停罷,《小學》考講,當爲依前試取,試官三員,令該曹差出,外方亦爲一體施行之意,行移,何如?傳曰,允。

○傳曰,政事,明日爲之。

○答判中樞金時讓箚曰,省箚具悉卿懇。今此修整之任,非卿博聞不可,須勿固辭,以副予望。以上朝報

○御營廳啓曰,再運赴瀋御營軍,忠淸道三百名,預差三名,江原道五十名,預差一名,兵曹眼同點閱,依前例犒饋,而其中鳥銃不用者,忠淸道四十九名,江原道十六名,則以訓鍊都監鳥銃,一一換給,仍令營將金默率領,明日發送之意,敢啓。答曰,依啓。以上《備局謄錄》

○禮曹草記。答曰,其死雖極冤痛,至於旌門,似或過矣。

○戶曹草記。答曰,知道。給馬給木者,勿爲賜米,可也。內下記草

6月16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崔有海。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濬源殿參奉沈景鼇。

○平安監司書目,本道居下守令,勿拘常規,卽爲差送事。

○政院啓曰,全羅左水使李一元,今辛巳年春夏等褒貶,不爲封進,亦不頉啓,殿最重事,如是慢忽,極爲駭愕。請推考。傳曰,允。

○又啓曰,今春夏等褒貶,前統制使柳廷益,京畿統禦使李英達,忠淸水使閔震益所屬邊將,無一人居下,殊無嚴明殿最之意。請竝推考。傳曰,允。

○兵曹,左邊捕盜大將,金應海落點。

○修撰權堣上疏。大槪,冒萬死敢陳私情,爲親乞縣事,入啓。啓下吏曹。

○弘文館啓曰,本館新錄,欲於明日會議圈點,而校理沈東龜,尙未肅謝,呈辭到館,待開門牌招肅拜,使之同參,何如?傳曰,依啓。以上朝報

○備邊司啓曰,領兵大將柳廷益之行,馬匹多數入去,軍中不可無知馬之人,依柳琳時例,令司僕寺理馬一名擇定,所騎馬一匹,貿給以送,何如?答曰,依啓。《備局謄錄》

○戶曹草記。答曰,知道。今番亦爲給馬,則勿爲賜米。

○備邊司粘連啓目,漢船防備,申飭事。答曰,依允。觀勢罷兵,俾無失農之患。

○禁府粘連啓目。答曰,依允。後伯乙良,姑停刑推,明覈處置。

○戶曹粘連啓目。答曰,依允。荒租乙良,特爲減下,以除民弊。內下記草

○當日,政事爲之。內下日記

6月17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崔有海。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夜五更,沈霧。

○謝恩,南兵使沈之溟,郭山郡守洪頤性,理山郡守愼坤,吏曹佐郞沈大孚,安州判官趙安基,檢閱鄭始成,學正李湜,三登縣令韓涵,呂島萬戶金宥。

○平安監司書目,宣川府使李烓,與淸南直路武臣守令相換當否,令廟堂參酌處置事。

○校理沈東龜,牌招病不進,依承傳罷職事,捧承傳。

○政院啓曰,同副承旨,自前例爲卽日肅拜,不敢辭免,而新除授崔有海,陳疏乞遞,本院欲遂舊規,以防後弊,不爲捧入矣。至於再三來呈,經日不出,多事之時,位甚不齊,牌招察任,何如?傳曰,依啓。

○領議政八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同副承旨崔有海,牌招肅拜。以上朝報

○御營廳啓曰,本月十八日,慶尙左水道及全羅道三運赴瀋御營軍,逢點定日,而兩道軍兵,旣已齊到,依前例兵曹,眼同逢點,令該曹犒饋之意,敢啓。答曰,知道。《備局謄錄》

○吏曹褒貶,佐郞鄭知和、鄭泰齊,中。

○弘文錄圈點,七點,蔡忠元、朴長遠。六點,金應祖、李必行、姜栢年、李海昌、李時萬、李禬、兪榥、李天基、鄭泰齊、南翧、尹鏶、李正英、洪處亮、李䅘、趙復陽、李以存、鄭攸、沈熙世。朝報

6月18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崔有海。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參、經筵。

○自昧爽至卯時,沈霧。夜二更三更,月暈,白雲一道如氣,起自南方,逶迤指北,長五丈許,廣尺餘,橫過月上,漸移東方,良久乃滅。四五更,月暈。

○謝恩,全羅兵使黃緝,寧遠郡守韓夢龍,護軍柳道元、朴愛元、奇俊獻。

○下直,端川郡守宋國準。

○訓鍊都監啓曰,前府使成釴,都監郞廳已爲啓下,而時無職名,依前例令該曹付軍職,冠帶常仕,何如?傳曰,允。

○吏曹啓曰,今日本曹坐起時,各司官員,《大典》考講,則軍器寺主簿崔𪧨、申彥福,瓦署別提崔承會不通,竝汰去,何如?傳曰,允。

○政院啓曰,以吏曹李更生等改差事草記,傳曰,如此守令,自吏曹處置,乃是舊規耶?承旨察啓事,傳敎矣。兩官守令,因本道監司狀啓,限今年仍任,旣有成命,則吏曹,以自己呈訴,輕請改差,似未妥當,此公事還出給之意,敢啓。傳曰,知道。當該堂上、郞廳,竝推考。

○傳曰,史官一員待命,騎馬三匹立之,犒軍處內摘奸。

○咸鏡監司書目,農事形止、雨澤事。

○吏曹啓曰,來二十一日,都目政事爲之之意,敢啓。傳曰,知道。以上朝報

○戶曹啓曰,以平安監司狀啓,備邊司,漢船,如有出來形止,淸將之來住,難保其必無,令該曹接待節目物件,料理定奪事,啓下矣。淸兵若爲漢船出來,則其行必疾,而龍將領來,則不但勅使自處而已。當此經費蕩竭,前後領兵將資送之餘,該曹事勢,罔知所措,如儐接迎慰禮單物膳等物,從略磨鍊,分定各道,使之急速措辦,以待的奇,卽爲分付,罔晝夜上送,俾無窘急生事之患,宜當,敢此仰稟。答曰,此時分定,尤極重難,自本曹竭力擔當,以紓民力。

○以平安監司狀啓粘目,傳曰,宰臣不爲請推,其無過失耶?

○備邊司啓曰,傳敎矣。宰臣崔惠吉之行,亦有規外下人都卜刷馬一匹,而臣等未及詳察,致勤聖敎,不勝惶恐,改付標以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御營廳啓曰,卽接忠淸赴瀋御營軍所領哨官徐應男馳報內,忠州軍崔大承,本月十五日,逢點,犒饋受賞布後,去夜持軍裝卜物,無去處逃亡雲。極爲痛惡,卽令本道祕密跟捕,依軍律梟示事,爲先行移,而其代以本道預差砲手三名中,擇充,資裝及賞布,則領兵大將下去時,令該曹依前例磨鍊給送,到灣上面給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兵曹啓曰,全羅道火兵五十名,慶尙左右道火兵五十名,御營軍一時,明日與本廳眼同點閱後。令該曹依前例犒饋發送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御營廳啓曰,三運赴瀋御營軍,慶尙左道一百五十名,預差一名,右道一百五十名,預差一名,全羅道二百名,預差二名,兵曹眼同點閱,依例犒饋,而其中鳥銃不用者,全羅道軍十一名,則以訓鍊都監鳥銃,一一換給,仍令營將趙光瑗,率領明日發送之意,敢啓。傳曰,知道。

○以備邊司北兵使狀啓粘目,傳曰,前日論賞公事入之。以上《備局謄錄》

○戶曹草記。答曰,本曹如是擔當,予甚嘉悅,豹皮等物,事勢如此,則依啓辭爲之。

○戶曹粘連啓目。答曰,旣有看證,則一向加刑,似或未妥,更議處置。內下記草

6月19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崔有海。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領議政九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藥房啓曰,伏未審聖候,調攝,若何?近來盛暑,宵晝之氣猶縮,閭閻之間,尙多暑風感傷之症。此時玉候,將攝平安乎?臣等不勝區區仰慮之至,敢此問安。答曰,與前無異。

○政院啓曰,咸鏡南道試官,皆能文之人乎?問啓事,傳敎矣。問於吏曹,則洪處亮、柳晉三,雖非傑出能文之人,在後進中俱有才名,擬望之時,若干有文名者,或方差輪次,試官,或在閑散,或在臺閣,他無可合,僅抄此兩人云矣。傳曰,知道。

○持平李曼,在外入來。

○全羅監司書目,兵使李時英,不遵主將之令,慢棄軍律之罪,令廟堂處置事,及各邑雨澤事。

○持平李曼啓曰,伏以臣罷官之初,歸覲父郡,前月始還寓居,而恩召之下,未詳臣所在,不免枉道費日,及其承召將發,又爲疾病之所妨,霖潦之所阻,邅廻濡滯,竟至於過限。凡官之過限者,尙不計事故之如何,而據例改差,況此風憲之任,決不可仍冒。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府啓,持平李曼,引嫌而退,枉道費日,患病阻潦,雖出於事勢之適然,而臺官過限,勢難在職。請遞差。答曰,依啓。

○吏曹,接伴使,李景曾爲之以上朝報

6月20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崔有海。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知事李景曾上疏。大槪,冒死陳情事。入啓。

○正言成楚客啓曰,黃瀷悖惡之行,國人所知,論以王法,難免竄殛,削版之請,只從末減,而屢日論列,聖兪終閟,上下相持,恐傷體面,相議同僚,黽勉停啓,非以黃瀷爲無罪也。爲黃瀷者,所當縮首斂惡,思所自新,而反肆陰兇,蔑有公議,敢使其子,屢度呈疏,多所發明,若將對辯,愚濫兇悖,自爲能事,縱恣無忌,固不足責,而國綱之弛廢,乃至於此也。臣久忝言地,小無補益,而使幺麽一兇人,亦不得正其罪,致有無前之事,臣之疲軟不職之罪,在所難逃。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司諫李行遇啓曰,前宣傳官,黃瀷行己無狀,國人之所共知也。傳播旣久,臺論乃發,則公議所在,斷可見矣。而其間或不無太刻之語,臣之始忝本職,略改文字,擧其槪而連啓矣。厥後停論,非以瀷無此等罪惡,身居耳目之列,旣不能進一言,以效涓埃,只將幺麽一武夫之事,逐日論執,有愧於心,臣等相議停之矣。繼聞瀷,使其子陳疏,費辭發明,極其狼藉,此實前所未有之事,臣於此不勝痛駭,而政院知其猥濫,旣已出給,則更爲提起引避,有若與渠爭辯,豈但於體面有損而已?凡在聽聞,事甚疲劣,臣姑置之矣。同僚旣以此引嫌,臣何獨晏然仍冒?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以上朝報

○以備邊司平安監司狀啓粘目,傳曰,新城貿糧之事,備局何不預爲行會耶?問啓。《備局謄錄》

○備邊司粘連啓目。答曰,依允。新城貿米一事,使之急速擧行爲乎矣。新城以東運糧,亦令從便處置。內下記草

6月21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崔有海。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寧遠郡守韓夢龍。

○謝恩,副護軍禹天一。

○知事李景曾上疏,啓下該司。

○領議政十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備邊司啓目,全羅監司狀啓云云。逃軍用律,自是兵使之職,而巡察使,分付之後,只施棍罰,又不報知雲。其不有主將之令,任意自用之狀,事極可駭,李時英,所當拿鞫定罪,而姑爲先罷後推,觀其緘辭而處之,逃軍,令本道査得罪犯,果是逃軍,則依軍律處斷之意,行移何如?啓依允。李時英事,漸不可長,拿鞫定罪。

○大司諫李德洙啓曰,黃瀷卽一幺麽武夫也。旣有如許罪狀,而末減之請,亦未蒙兪,則此爲諫臣之恥也。至如使厥子陳疏發明,特其無識輩猥濫之事,而旣爲見退於政院,則到今提起,無亦疲劣之甚乎?臣意如此,更不欲掛諸齒牙間矣。同僚旣以此相繼引避,臣何敢晏然仍冒乎?請命遞斥臣職。答曰,勿辭,退待物論。

○錦陽君朴瀰上疏。大槪,乞蒙恩由,遷葬父母事。入啓。

○吏曹啓目,粘連修撰權堣上疏云云。向前權堣七十老母,流落鄕曲,遠離從仕,情所難忍,乞縣便養之計,可謂切迫,孝理之下,似當從願是白乎矣,儒臣補外,事體甚重,私情雖切,公議未允,疏內辭緣,勿施,何如?啓依願施行。

○府啓,大司諫李德洙以下,竝引嫌而退,黃瀷之論,出於公共,而旣停之後,敢使其子陳疏發明,至於累度,則此特愚濫縱恣之致,不能正其罪,實非疲軟,更不欲提起,深得體面,有何可避之嫌?請正言成楚客,司諫李行遇,大司諫李德洙,竝命出仕。答曰,依啓。

○以錦陽君朴瀰上疏,傳曰,給由馬、澆奠牀備給。

○禁府都事趙鈺,前全羅兵使李時英拿來事,出去。

○院啓,黃瀷悖惡之行,國人所知,論以王法,難免竄殛,而公論久鬱,輿憤已極,今日之發,亦已晩矣。啓辭措語,雖或過中,所論罪狀,旣非失實,則削版之請,亦從末減,國法至嚴,公議方張,則被劾之人,所當縮伏,以圖悛惡之不暇。況如瀷者,負不測之罪,有難數之惡,而不畏公議,益肆悖慢,敎子投疏,多所發明,敢與臺官,若將相辯,國綱至此,良可寒心,此而不懲,則縱恣無忌者,接跡效戾,而臺閣之風,日益頹廢,將至於言路索然,國不爲國。請命削去仕版。答曰,不孝、貪贓,俱非薄物細故,而爾等欲使其人,安而受之,不亦異乎?如是論啓,殊甚不當,更勿煩瀆。以上朝報

○備邊司啓曰,云云事,傳敎矣。新城貿糧及耿仲明攝米等事,曾已分付行會。頃見許積還到義州馳報內,都事行到中路,得接使關,始知有遼東貿米之令,而旣已出來,已無可及雲,則貿米之令,本道亦已知之矣。大抵,新城貿米,初非瀋陽之所許,只與淸、漢人,密約貿買,常時雖不得公然擧行,接置官庫,而至於交替軍入去之時,則稱以資送,發遣幹事之官,續續換貿,未爲不可,而都事病還,差使員趁未入往,豈以漢船待變,有所未遑而然耶?新城積穀,與柳琳時有異,雖或密貿,勢難準數,是以今番自義州專辦入送,而前欲以蒙牛助力。今以雇馬限新城添補者,蓋欲休其運馬之力也。新城以東運糧,亦令從便處置,聖敎允當,自本道給價雇馬輸送事,旣爲啓下,則計日計駄,固當算量處置,必無不足之患矣。卽令李應徵入往新城,與淸、漢人相約之處,收拾換買,亦可及於不虞之備,依此施行宜當,急急行會之意,敢啓。答曰,知道。

○以北兵使狀啓,試才入格人論賞事粘目,傳曰,回啓中所謂,他道則計其五年納貢之數,俱綿布題給雲,此何意耶?

○備邊司啓曰,傳敎矣。伏聞六鎭、三甲,則公賤雖免役,而旋爲軍役,正軍雖得司僕之帖,而仍察軍事,故正軍公賤,竝請限年免役及給帖矣。至於他道,則未必皆然,不可輕許免役給帖,而五年免役,卽是五年免貢,故欲計其納貢木疋之數,題給施賞,而措語未瑩,致勤聖敎,極爲惶恐,就元事付標以入之意,敢啓。答曰,知道。三中者若或數多,則官備賞布,似爲不易,更議處之,可矣。

○又啓曰,以本司北兵使粘目付標事草記,答曰,云云事,傳敎矣。芻人非如貫革之易,而三發三中之中,必有貫中者,然後方可論賞,則其數似必不多,且非每朔試取之事,必須兵使親閱合試,則一年不過一度,賞布之備,恐無難繼之患。況此是初頭勸奬之意,若待數年之後,才藝習熟,則三發三中者,施賞宜當,此意咸鏡監、兵使處行會,何如?答曰,知道。三發三貫中之說,不必行會。

○又啓曰,北道三甲、六鎭及平安道淸北遠地江邊守令等,給馬以送事,曾已啓下矣。今者新授郭山郡守洪頤性,領兵將未到之前,當爲赴任,故卽爲督送,而淸北之邑,旣無迎候人馬,勢難趁卽馳往,令該曹給馬以送,何如?答曰,依啓。以上《備局謄錄》

○傳曰,守令、邊將,極擇擬望,前後有功之人,各別調用事,言於吏、兵曹。

○備邊司粘連啓目。答曰,依允,且此事非監、兵使所可預知,他道乙良,行會安徐。

○備邊司草記。答曰,無船難入之意,自備局通諭,似當矣。內下記草

6月22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崔有海。注書柳俊昌鄭麟卿。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郭山郡守洪頤性,理山郡守愼坤。

○謝恩,直講李弘淵,護軍尹得說。

○院啓,黃瀷請命削去仕版。措辭見上答曰,已諭毋煩。以上朝報

○引見時,柳廷益所啓,今番軍兵,不能精擇,不如柳琳之軍,事甚可慮。而其軍裝中鳥銃,尤甚不好。忠淸道軍兵所持者,極爲不精,六十餘柄,今雖換給,此外不用之數,亦多。上曰,加數換給之意,言於備局。柳廷益曰,前日營將,則非但年少,皆是時任守令,自有私備之物,可以土産善爲應接淸人,今則營將皆率其奴子而來,多有未備之事,且金默,人物雖開明,年過六十,家在羅州,急急上來,李厚輿則亦是年高肥鈍矣。上曰,年老之人,何能驅馳戎馬間乎?問於備局。崔有海啓曰,營將等無所持之物,接待淸人,不無可慮,令量宜處置,何如?上曰,言於備局,令平安監司給送,可矣。柳廷益啓曰,今番軍兵,本廳題名抄送,故守令不敢任意升降,其中逃亡病重者外,盡爲督送,故前日多有功勞者,亦在其中矣。崔有海曰,有功勞者,送於死地,聖意必有矜惻,已發之軍,雖難換送,此輩妻子,別加優恤,異於他軍,何如?上曰,言於備局,但渠輩所言,不可盡信,令本廳査考,從軍案,覈其虛實,而處之。柳廷益曰,各官軍器鳥銃等,可用者甚少,不用者甚多,臨急難以應用,前日各官所在鳥銃,別爲改造,雖合三四柄爲一柄,亦可用也。上曰,此事是矣。言於備局。

○備邊司啓曰,引見時,柳廷益所啓,金默人物雖開明,年過六十,家在羅州,而上來,李厚輿亦年高肥鈍矣。上曰,年老之人,何能驅馳戎馬間乎?問於備局事,傳敎矣。當初領兵將,遠在嶺外,營將等勢未及自望,故該曹差出啓下矣。卽問該曹,則以爲領兵將管下之官,非尋常差遣之比,必擇有計慮者。故金默曾有聲稱,纔經州牧,年雖六十,可堪戎馬之役,而或有雲時在平安道,故差定,而李厚輿,則素有馬才,年又不多,歷典守宰,可堪此任,故差定雲。兩人俱非衰耗不堪從軍之比,而該曹之擇差,似非偶然,敢啓。答曰,知道。該曹難免苟充之失,當該堂上推考。

○又啓曰,柳廷益引見時,營將等無所持之物,接待淸人,不無可慮雲。上曰,言於備局,令平安監司給送可矣事,傳敎矣。令鄭太和,就管餉所儲,量宜給送,宜當。御營軍抄送中,前日有功勞者,其妻子別加優恤事,上曰,言於備局,但渠等所言,不可盡信,令本廳査考,從軍案,覈其虛實,而處之事,傳敎矣。令本廳依聖敎,詳査入啓,他軍人例護恤之外,另施加等之惠,宜當。且鳥銃不精者,曾於點軍之日,一百二十柄,已爲換給,而猶有未盡之數,加一百柄,付送柳廷益之行,使之換給之意,敢啓。答曰,依啓。以上《備局謄錄》

6月23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坐直。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崔有海坐直。注書柳俊昌仕直鄭麟卿。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謝恩,工曹正郞朴東緯,尙瑞直長具熽,丹陽郡守梁譔,光陽縣監姜戩,內禁衛將朴善承,僉知宋岦、文建基,開城留守睦敍欽,僉知洪應龜,同知鄭信道,學錄李惟源,禁府都事朴守素,三水郡守宋士豪,金海府使許東岦,忠州牧使南斗瞻,居昌縣監徐相民,奉敎洪處尹,兼春秋成楚客,訓鍊副正李恪,在德萬戶魚就泓,長湍府使許稷,靑山縣監李格,沃溝縣監崔山岌,兵曹正郞全益禧,平市令洪溥,軍器主簿金應洵,甘浦萬戶崔有漢,群山萬戶韓惟達,慶尙右水虞候曺後益,全羅兵虞候李慶綿,高山里僉使崔英得,延日縣監金協,義盈直長金宗泌,校理柳慶昌。

○院啓,黃瀷請命削去仕版。答曰,不允。

○領議政十一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延陽君李時白,在外入來。

○大司憲李明漢三度呈辭。入啓。遞差。

○京畿監司書目,前安山郡守李敬仁,朔寧郡守李命達,麻田郡守兪希曾,加平郡守柳稽,良才察訪金光宇,政績最著事。重林察訪權濟,能擧馬政營監役,竭心奉行事。

○吏曹啓曰,臺諫有闕,政事,取稟。以上朝報

○備邊司啓曰,以本司草記,黃海道驅馬軍一百名放還事,傳曰,此軍亦給資裝木耶事,傳敎矣。當初以蒙牛百頭,無驅去人,故黃海道束伍軍,以赴西次例,百名抄送,而此軍則運糧往來而已。非如南方農軍定朔久留之比,故資裝木則不爲磨鍊分給矣。旣非應爲久留之軍,則還送與否,何以爲之?敢此申稟。答曰,使之放還。

○又啓曰,募馬空名帖一百十丈,曾送咸鏡道,而無應募之人,故還爲上送矣。若留置該曹,似或有意外見失之弊,卽自本司行畫爻周之意,敢啓。答曰,燒火可矣。以上《備局謄錄》

○右承旨金堉啓曰,天慳至寶,祕藏千年,至於今日而出爲國家之用,此非人力之所爲也。雖未知其爲休徵吉兆,而當公私赤立之日,補經費而紓民力,其爲益,豈可勝言哉?元年,以蟲蠢無知之氓,視同燕石,而論漢,知其可居,廉價而取之,乘時射利,先納塞責,其巧詐欺人之狀,誠爲痛惡。然買賣之際,巧言欺瞞,而欲利於己者,此賈兒之常態,市場之人,皆論漢也。何可以此而深罪哉?此金之事,實由論漢先納而起,則雖謂之有功,可也。以巧詐之罪,縱不得蒙賞,獨不可以贖其刑乎?且此非偸取公家之物也。遠方愚民,自得而自相買賣,國家旣給價用金,而又囚其人於王獄,非但有冤抑之怨抑,恐有傷於王政之大體也。臣忝在出納之地,代察該房之事,心有所懷,不敢不達,不勝惶恐之至。傳曰,此人發覺之後,欲免厥罪,欺罔國家,啓辭中所謂先納有功等語,皆涉不察也。雖然有傷大體之說,是矣。

○義禁府,金論漢加刑公事,判付內,除加刑分揀。

○義禁府啓曰,金論漢除加刑分揀事,命下矣,放送之意,敢啓。傳曰,依啓。以上《禁府謄錄》

○吏曹草記。答曰,只除實職,似爲輕歇,更議處之。內下記草

6月24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坐直。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省身。右副承旨兪省曾在外。同副承旨崔有海坐直。注書柳俊昌鄭麟卿仕直。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李惟源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自昧爽至辰時,沈霧。午申時,日暈。夜五更,月犯畢星。

○下直,醴泉郡守兪㯙,三登縣令韓謙,安州判官趙安基。

○謝恩,禮賓主簿安忠老,奉事羅𥿛,永建萬戶朴暹,河東縣監車達遠,監察李時榮、權起源、金繁、金震賢、李景善,宗廟令金㺫,廣興主簿柳益昌,副奉事南斗明,養賢主簿金慶餘,五衛將羅允素、高弘建、許選,茂山僉使洪啓海,北部主簿鄭道允,楊口縣監尹孝生,右道水運判官朴烶,持平李行源,司僕主簿申瀅,司議朴由寬,司評尹珵,瓦署別提李祉遐,德山監李昌源,引儀兼參軍柳元履,獻納金振,尙瑞直長李益培,司饔直長郭之欽,禮曹正郞李惟達,宣陵參奉沈碩溟,尙衣別提尹世獻,禮曹正郞李後奭,刑曹參議洪憲,訓鍊僉正李洵。

○京畿都事李慶相,道內各官儒生考講事,出去。

○應敎尹絳三度呈辭。入啓。遞差。

○院啓,黃瀷請命削去仕版。答曰,原疏不入,置之宜矣。

○備邊司啓目,粘連平安監司狀啓云云。宣川府使李烓,交差文官之事,初出於爲民瘼定奪,而今者淸南直路相當守令,只有中和、肅川,皆是營將,勢難相換是白置,姑待道內相當守令有窠處,令該曹處置,何如?啓依允。以上朝報

○御營廳啓曰,備邊司草記,柳廷益引見時,御營軍抄送中,前日有功勞者,其妻子別加優恤事,上曰,言於備局,但渠等所言,不可盡信,令本廳査考,從軍案,覈其虛實,而處之事,傳敎矣。令本廳依聖敎詳査入啓,他軍人例護恤之外,另施加等之惠,宜當。答曰,依啓事,傳敎矣。御營軍扈從一千六百五十四名,先運赴瀋一千名,丙子赴西三千名,而今此砲手一千交替之令,出於不意,期限急迫,在中道以上者,除射手,只以砲手抄出,非丙子赴西者,則一千砲手,決難充數,且調發時赴西軍,雖或不得已而用之,扈從者決不可抄送事,傳敎矣。據扈從者外,不計赴西而竝抄,故丙子赴西從軍有功勞者,半入於其中矣。詳査此類,別單書入,令備局量宜稟旨,另施優恤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備邊司啓曰,以本司草記,黃海道驅軍百名放還事,命下矣。其百名中二十五名,則以新城所在牛看養事留在雲。不可不一體放遣,而其代則南方農軍中所驅馬致斃,應爲施罰者,二十五名除出,入送新城,以養其牛,而海西軍二十五名,竝爲放還之意,行會何如?《備局謄錄》

○傳曰,歲幣之中,黃金極難,而昔人所藏,今忽得發,意者天矜吾民,以救塗炭也。莫重之物,不可浪費,用於歲幣,其價布限年蠲除,俾民蒙惠。內下記草

6月25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式暇。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坐直。左副承旨李厚源未肅拜。右副承旨李省身。同副承旨崔有海坐直。注書柳俊昌鄭麟卿仕直。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丁彥瑗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自辰時至未時,日暈。

○謝恩,判決事林墰,長興直長金興祉,司僕判官成遠,司䆃直長尹淳,慶尙都事李以存,校理金弘郁,刑曹正郞韓必久,安山郡守卞悌元,延曙察訪李時萬,訓鍊判官琴是修,內資直長閔鐔。

○持平李天基三度呈辭。入啓。遞差。

○領議政十二度呈辭。入啓。傳曰,安心調理。

○傳曰,政事,當日爲之。

○政院啓曰,右副承旨兪省曾,去月除授,卽爲下諭,而今月幾盡,尙未上來,問於本家,則痢疾甚重,不得運身,已封疏轉送於監司處,而道路迂遠,且峽中阻水,趁未上聞雲,本是血病之人,從前不能供劇,而又得痢疾,決難上來,多事之時,位不齊已久,改差,何如?傳曰,依啓。

○院啓,黃瀷請命削去仕版。答曰,不允。以上朝報

○備邊司啓曰,摠戎使曠任有日,而群議皆以爲延陽君李時白可合雲,以此啓下之意,敢啓。答曰,依啓。

○又啓曰,御營廳草記,赴西御營軍中,丙子有功勞者,別單書入,令本司稟旨,另施優恤事,答曰,依啓事,傳敎矣。當初事目中,赴西御營軍,無論元有復戶與否,竝限一年免稅,加一結給復事,定奪矣。今此前有功勞者,他無復恤之事,令該曹更加一年,稅外復戶,而種種雜役,一切勿侵,以示護恤之意,令本廳姓名開錄,所在各道行會,何如?答曰,依啓。

○兵批啓曰,北兵使鄭榏瓜滿,今當差出,關防重地,不可不極擇差送,而臣等見聞孤陋,備擬之際,未得其人,令備邊司議薦,何如?答曰,依啓。

○北兵使薦望,李言惕落點。以上《備局謄錄》

○刑曹粘連啓目。答曰,依允。功減一等,色吏乙良,除贖決杖爲乎矣。牙山官吏覈處。

○傳曰,月課製進,實非難事,而近來年少之輩,怠慢成習,每每稱頉,極爲非矣。今後連三次不製者,罷職事,捧承傳施行。內下記草

6月26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式暇。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厚源未肅拜。右副承旨李省身坐直。同副承旨崔有海坐直。注書柳俊昌仕直鄭麟卿式暇。假注書。事變假注書丁彥瑗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自辰時至未時,日暈。

○下直,全羅兵使黃緝。

○謝恩,禮曹佐郞申徽,副護軍朴琳,右副承旨李省身。

○答禮曹判書李顯英疏曰,省疏具悉卿懇。卿其勿爲固辭,調理行公。

○全羅兵使黃緝引見時,榻前同副承旨崔有海所啓,田野闢,最是守令爲政之本,而前日則守令不遑檢督。卽今牛疫後,豪民則有牛,小民則無牛,必給重價,然後可以借牛起耕,故田野益荒於前日。臣在吉州時,元田畓三千結,而陳處一千結,臣卽令有牛者,助耕於無牛之田畓,故有牛者雖怨之,無牛者頗以爲便,兩年起耕處,幾至八百餘結。都事覆審時,田結差錯,無處無之,今別成事目,皆以陳處時起之多少爲準。時起數少,則雖無差錯,論罪守令,時起數多,則雖有差錯,而別爲分揀,則民蒙實惠,事多着實矣。上曰,此言甚當,雖有差錯,田野多起,民蒙實惠,則可以善處,言於該曹。又所啓吉州功臣許惟禮,乃捕捉李施愛者也。子孫至今生存者,一百餘人,未蒙爵名之典,最爲冤悶,臣前日陳疏請收用,而未及採施矣。上曰,多有可用者耶?有海曰,可用者甚多,武臣許球,則人物開明有才,適亂、丁卯,皆終始從軍,丙子亦爲從軍矣。許宗胤,則家行文才俱備,精通實學,若爲初試,則必將登科矣。上曰,有功人子孫,才貌可用,言於該曹錄用。朝報

○引見時,上曰,古雲安不忘危,雖bb在b太平,猶不忘陰雨之備,況今亂離乎?本道今多災變,人心亦不淳厚,監、兵使撫恤得意,使爲親上死長之人,可也。黃緝曰,撫恤軍卒,親上死長等事,曾忝兵使,已蒙上敎,臣雖無狀,敢不盡心?前爲黃海兵使時,見各官軍器置簿,則盡爲散失於兵亂,其後連有勅使之行,各官守令,只竭力於接待之事,軍務等事,少無留念矣。上曰,卿在黃海道,軍器無形,則何不收拾乎?緝曰,亂後軍兵團束,僅得成冊後,卽爲遞任上來,故未及爲之,然其時年凶,且有勅使消息,臣不得巡行列邑,而赴海軍火藥,幾至一千餘斤,各官他無所儲,則移給他官所在,故今則各官皆無餘儲矣。若欲貿得則市價極高,得之無路,臣煮取焰焇[焰硝]一千餘斤,而分給本州判官,以爲月課之地,八百斤重記置簿矣。安島郡守李應蓍數月所煮,亦至四百餘斤,或轉買他邑,加備他軍器,故他邑守令,亦相效爲之。監司睦性善,大張器具,欲爲優數煮取,因親病遞來,新監司到任後,亦必盡力擧行矣。上曰,今年亦爲煮取乎?問於備局。緝曰,前日營將,或以秩卑者,或以計慮不及者差送,非但臨亂不能號令於各官,或有文官爲營將,則軍務專不顧見,臨急後定送代將,此國事之顚沛者也。營將則皆以有計慮者,武臣差定,道臣與之共議軍政,則必有益於禦敵之事矣。上曰,此言甚當,言於備局。

○備邊司啓曰,頃日寧海儒生,英陽縣復設陳疏,及運餉使尹暉,書啓等事,欲待領相出仕,商議回啓矣。今者黃緝榻前所啓,營將變通,事係重大,亦待領相出仕後,一時覆啓之意,敢啓。答曰,知道。以上《備局謄錄》

○兵曹草記。答曰,依啓。鄭忠直先罷後推,巡廳下人拿鞫定罪。內下記草

6月27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厚源坐直。右副承旨李省身。同副承旨崔有海坐直。注書柳俊昌鄭麟卿仕直。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丁彥瑗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下直,南兵使沈之溟。內下日記

○藥房提調臣李溟,副提調臣韓亨吉啓曰,伏未審聖候,調攝若何?正當伏熱,蒸鬱太甚,臣等不勝區區仰慮之至,敢此問安。答曰,與前無異。《藥房日記》

○備邊司草記。答曰,今此陳情,專爲民弊,渠輩雖蠢,安敢大怨,設或怨咨,豈可爲此千人,虐彼萬姓哉?宰臣通諭之後,彼聽之尋常,不爲動念,則必爲後悔矣。內下記草

6月28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厚源坐直。右副承旨李省身。同副承旨崔有海坐直。注書柳俊昌鄭麟卿仕直。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丁彥瑗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夜一更,流星出河鼓星下,入箕星上,狀如拳,尾長五六尺許,色黃。內下日記

○以平安監司狀啓粘目,傳曰,此人已出六品者耶?《備局謄錄》

○備邊司粘連啓目。答曰,依允,且徵馬一事,貧寒農軍,似難辦備,量宜罰防,以便公私。內下記草

6月29日

編輯

都承旨韓亨吉。左承旨金尙。右承旨金堉。左副承旨李厚源坐直。右副承旨李省身。同副承旨崔有海坐直。注書柳俊昌鄭麟卿仕直。假注書。事變假注書兼修正丁彥瑗

○上在昌慶宮。停常參、經筵。

○備邊司啓曰,傳曰,此人已出六品者耶事,傳敎矣。崔應天,已在六品,而以上年舟師軍官功勞,陞授訓鍊判官雲,敢啓。答曰,知道。

○以平安監司狀啓,豆錫匠入送事,傳曰,此匠人,何以不爲預定耶?

○備邊司啓曰,傳敎矣。曾於柳琳之行,豆錫匠,因平安監司狀啓,移定於海西,以老病人定送。故其時雖請兵使推考,而海西若有可合匠人,則豈有苟充老病之理哉?今者臣等與柳廷益,料理行具若干員役,一依前例爲之,而平安監、兵營,亦有錫匠雲。故,分付於關西,而不爲移定於海西矣,敢啓。答曰,知道。以上《備局謄錄》

○領議政十三度呈辭。答曰,安心調理。

○延陽君李時白上疏。答曰,省疏具悉卿懇。卿之愛士勇敢,允合將帥之任,宜勿控辭,調理察職。

○御營廳草記。答曰,其情雖極巧詐,旣已自現,則斷以軍律,似或過重,更爲酌處。內下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