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路線教育 加快生產建設步伐

抓緊路線教育 加快生產建設步伐

——甘肅東風加工廠的調查
《人民日報》通訊員 《人民日報》記者
1972年1月30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編者按: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甘肅東風加工廠在生產建設中能做到多快好省,就是因為他們緊緊抓住了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這一環。

他們抓了對修正主義路線的批判,調動了各方力量,加快了工程進度;他們抓了把革命幹勁和嚴格的科學態度相結合的教育,做到了一次試車投產成功;他們在幹部和群眾中加強責任心和紀律性,並建立了一套生產管理制度,保證了生產迅速達到和超過設計能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那些不能迅速建成投產的建設單位,那些投產以後不能迅速達到設計能力的工礦企業,有必要參考東風加工廠的經驗,總結自己的經驗,找出迅速改變面貌的辦法來。

一個新建企業,怎樣才能迅速建成投產?怎樣才能迅速達到並超過設計能力?甘肅東風加工廠多快好省的實踐,提供了值得重視的經驗。

批判「條條專政」工程建設多快好省

編輯

建廠一開始,設計、施工和生產三方面的人員,就組成了統一的指揮部。但是,設計方案一擺,扯皮的事便發生了。例如,在要不要廠區圍牆的問題上,設計方面和生產方面爭了好久,最後同意設計方面的意見,不要圍牆。事隔不久,出現了廠外人員隨便進入車間,影響生產的情況,這才回過頭來又築起一道圍牆。又如,在設計熔鑄車間的熔煉爐時,生產方面主張採用煤氣熔煉。設計方面主張採用油爐熔煉。設計和生產兩方爭着,施工的一方閒着。最後採納了設計方面的意見,結果證明燒油比燒煤氣好,不僅成本低,而且效率高。

為什麼大目標一致,幹起來卻扯皮呢?指揮部一了解,原來三方都有各自的「小算盤」。

生產方面想的是,我得在工廠長期干,標準要高點,條件要好點;設計方面認為過去搞「大、洋、全」受了批判,這回不管怎樣,先得砍它幾「板斧」;施工方面則抱着「怎麼方便我怎麼幹」的態度,反正廠房蓋起、機器裝好,就算完事。

指揮部分析了這些錯誤思想,認為這些統統是劉少奇一夥鼓吹三足鼎立、取消統一指揮造成的惡果,實質上是「條條專政」的流毒沒有肅清的反映。為此,他們組織三方人員學習毛主席的有關教導,深入批判修正主義建設路線,組織老工人講基本建設戰線兩條路線鬥爭史。工人們列舉了一項工程,由於劉少奇一夥所推行的「條條專政」的毒害,設計、施工、生產三方三條線,你挑剔,我扯皮,結果使那項工程,投資一再增加,工期一再延長,人員一再補充,本來三年應該建成,幹了七、八年,還沒有形成生產能力,造成資金、時間、人力的嚴重浪費。工人們嚴厲地指出:誰要再三套馬車三股勁,那就是丟了全局觀點,在搞本位主義,勢必背離毛主席的革命路線!

通過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生產方面勤儉辦工廠的自覺性提高了。他們一方面把幹部、工人、家屬組織起來,主動完成三萬四千多平方米的土建任務;同時,邊建設邊生產,用新安裝的機器,製造設備八百多噸,加快了工程的進度。設計方面廣泛徵求生產和施工人員的意見,反覆修改設計方案,既反對「大、洋、全」,又講求實效。施工方面,處處從方便生產着想,在加快工程進度的同時,注意保證工程質量。

由於三方協力同心,把三條線擰成了一股繩,共同執行毛主席的建設路線,建設的步子快了,國家的投資省了。和同類型的新建企業相比,建設時間縮短了一年多,建設的投資節約了一千多萬元。

樹立嚴格的科學態度 一次試車投產成功

編輯

工廠建設進入設備安裝階段,為了貫徹執行「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的精神,指揮部提出了「力爭一次試車投產成功」的口號。並且宣布了三點嚴格要求:設備安裝要做到一絲不苟;工藝流程要經過反覆試驗;每台設備的運轉要有嚴格檢查。

這一決定,得到了多數人的擁護,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有的認為,一次試車投產成功不可能,只要把國家下達的幾百噸試車料,換取個「樣品」就不錯了。也有的認為,加工金屬產品不是繪畫繡花,沒有必要弄得那麼細,卡得那麼嚴。這樣搞,是煩瑣哲學。

指揮部再一次在職工中展開了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重點是教育大家把革命幹勁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批判了把一次試車投產看得很神秘或者看得很容易這兩種傾向,使大家認識到,能不能把革命幹勁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這是關係到能不能一次試車投產成功和企業建設能不能多快好省的問題。

根據這一精神,對進廠的設備,一律要做嚴格檢查,一律要照試車程序操作。如從一個老廠遷來了幾台大設備,操縱這些設備的工人和管理人員也來了,他們認為,即使閉上眼睛,也能叫這些設備出產品,因此不想檢查,也不想試車。指揮部認為:設備固然是老的,這些人員對設備也是熟悉的,但經過了重新安裝和調整,仍有可能出現新的問題,必須認真對待。後來,經過檢查,果然發現了問題。有台設備,把兩種不同的分配器裝反了,如不糾正,勢必造成事故。在另一台老設備上面,又發現操作把推不動,經過反覆查找,原來有個閥門的零件壞了。這兩件事給大家教育很深,他們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了嚴格的科學態度,才能防患於未然。」

接着,他們又發動群眾,對設備逐個進行分析,充分估計到可能出現的問題,採取有效的措施,使指揮、操作、供料、檢修、技術指導,都落到了實處。

這個廠試車前的準備工作做得仔細認真,試車中各方面的力量組織得有條不紊,符合大慶「三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四嚴」(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的革命精神。因而試車投產一次獲得成功,使國家撥給的四百噸試車料全部變成了合格產品。

狠抓企業管理 迅速超過設計水平

編輯

工廠投產後,從生產中發生的很多現象中,領導上感覺到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有些領導幹部不敢大膽管理,有些群眾不遵守組織紀律,影響着生產秩序的建立和生產潛力的發揮。

領導上就針對這個問題,引導群眾開展了一場大辯論,對職工又進行了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大家認識到:幹部不敢管,這是對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缺乏政治責任心的表現;群眾中缺乏組織紀律性,這是受了無政府主義思潮影響的表現。大家說:加強企業管理,是加強黨對經濟工作領導的一個重要方面,幹部一定要加強革命責任心,群眾一定要加強組織紀律性。

幾年來,他們是這麼做的:

勞動管理方面,強調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強調「崗位責任制」。工人進了作業區,上了機台,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能分散精力,不能擅離崗位。出了事故,要分析原因,弄清責任,吸取教訓。

設備管理方面,提倡努力提高設備利用率,但反對「硬拚」設備。設備要由熟練的工人開動,新工人開機器學技術,必須在老工人的指導下進行;要有適量的備品備件;要有專人維護;要定期保養檢修。 技術管理方面,一方面堅持批判「技術第一」的流毒,另一方面號召技術人員為革命鑽研業務,支持生產工人學習技術。有的工段經常組織有實踐經驗的老工人當技術教員,進行操作表演,講解操作方法,幫助新工人提高技術水平。

計劃管理方面,為了加強計劃性,十分注意搞好調度工作和統計工作,做到對設備、材料、產品、勞動力的狀況胸中有數,保證均衡生產。

由於建立起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正常的生產秩序,這個廠的出勤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八;設備完好率和利用率保持着較好水平;產品合格率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去年又比前年增長百分之十五。因此使這個新建企業的生產不但迅速達到而且大大超過了設計能力。投產第二年,產品產量便超過設計水平百分之十四,第三年的產量,又比第二年增長百分之六十,等於超過設計能力的一倍,質量達到了國家的要求,受到全國兩千多家用戶的歡迎。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