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五禮新儀 (四庫全書本)/全覽1

政和五禮新儀 全覽1 全覽2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十三
  政和五禮新儀目錄一  政書類二儀制之屬卷一
  序例
  辨祀
  時日
  壇壝燎壇瘞坎附
  卷二
  序例
  神位上
  卷三
  序例
  神位下
  太廟祫享昭穆位
  卷四
  序例
  冊祝
  玉幣
  神席神位版附
  卷五
  序例
  齋戒
  獻官
  祭器器實附
  牲牢牲醴附
  卷六
  序例
  親祠登歌大朝㑹同
  親祠宮架景靈宮 宣徳門大朝㑹同
  大祠登歌中祠同
  大祠宮架
  卷七
  序例
  親祠降御札奏告天地太廟別廟太社太稷祠廟附
  非泛奏告天地太廟別廟太社太稷祠廟附報謝天地太廟別廟太社太稷祠廟附
  卷八
  序例
  親祠降御札奏告宮觀非泛奏告同
  報謝宮觀
  卷九
  序例
  親祠奏告配帝室常祀同
  卷十
  序例
  奏告諸陵上宮
  奏告諸陵下宮
  卷十一
  序例
  車輅
  皇帝車輅鹵簿內車輦附
  皇后車
  皇太子車輅
  王公以下車輅
  卷十二
  序例
  冠服
  皇帝冕服
  皇后冠服妃冠服附
  皇太子冠服
  皇太子妃冠服
  命婦冠服
  羣臣祭服
  羣臣朝服
  卷十三
  序例
  鹵簿
  大架六引中道
  卷十四
  序例
  鹵簿
  大架中道
  卷十五
  序例
  鹵簿
  大架外仗並左右廂
  卷十六
  序例
  鹵簿
  法架三引中道
  卷十七
  序例
  鹵簿
  法架中道
  卷十八
  序例
  鹵簿
  法架外仗並左右廂
  立仗
  小架
  卷十九
  序例
  鹵簿
  皇后鹵簿
  皇太子鹵簿
  皇太子妃鹵簿
  卷二十
  序例
  鹵簿
  王公鹵簿
  一品鹵簿命婦同
  二品鹵簿命婦同
  三品鹵簿命婦同
  卷二十一
  序例
  朝㑹儀衛
  大慶殿大朝會
  文徳殿視朝大慶殿冊命諸王大臣黃麾仗准此
  卷二十二
  序例
  朝會儀衛
  紫宸殿大遼使朝
  文徳殿發冊
  卷二十三
  序例
  班位
  朝堂行事陪祠助祭官受誓戒班
  太廟齋坊行事陪祠助祭官受誓戒班奏請皇帝致齋垂拱殿樞宻以下班奏請皇帝致齋大慶殿文武官班
  親祠陪祠文武官班侍耕藉侍田獵班同
  親祠景靈宮天興殿太廟助祭文武官班親祠禮畢文武官稱賀班
  御樓肆赦文武官班受降宣露布同
  四孟朝獻景靈宮文武官班
  卷二十四
  序例
  五服制度衣服喪𦵏服制
  卷二十五
  吉禮
  皇帝祠昊天上帝儀一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卷二十六
  吉禮
  皇帝祠昊天上帝儀二
  車駕自太廟詣青城
  省牲
  奠玉幣
  卷二十七
  吉禮
  皇帝祠昊天上帝儀三
  進熟
  望燎
  端誠殿受賀
  卷二十八
  吉禮
  皇帝祠昊天上帝儀四
  車駕還內
  宣徳門肆赦
  卷二十九
  吉禮
  祀昊天上帝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卷三十
  吉禮
  皇帝宗祀上帝儀一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卷三十一
  吉禮
  皇帝宗祀上帝儀二
  車駕自太廟詣文徳殿
  省牲器
  奠玉幣
  卷三十二
  吉禮
  皇帝宗祀上帝儀三
  進熟
  望燎
  卷三十三
  吉禮
  皇帝宗祀上帝儀四
  紫宸殿受賀
  宣徳門肆赦
  卷三十四
  吉禮
  宗祀上帝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卷三十五
  吉禮
  皇帝祈糓祀上帝儀上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卷三十六
  吉禮
  皇帝祈糓祀上帝儀中
  車駕自大慶殿詣青城
  省牲器
  奠玉幣
  卷三十七
  吉禮
  皇帝祈糓祀上帝儀下
  進熟
  望燎
  車駕還內
  卷三十八
  吉禮
  祈糓祀上帝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政和五禮新儀目録一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目録二
  卷三十九
  吉禮
  皇帝雩祀上帝儀上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卷四十
  吉禮
  皇帝雩祀上帝儀中
  車駕自大慶殿詣青城
  省牲器
  奠玉幣
  卷四十一
  吉禮
  皇帝雩祀上帝儀下
  進熟
  望燎
  車駕還內
  卷四十二
  吉禮
  雩祀上帝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卷四十三
  吉禮
  皇帝祀感生帝儀上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卷四十四
  吉禮
  皇帝祀感生帝儀中
  車駕自大慶殿詣青城
  省牲器
  奠玉幣
  卷四十五
  吉禮
  皇帝祀感生帝儀下
  進熟
  望燎
  車駕還內
  卷四十六
  吉禮
  祀感生帝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卷四十七
  吉禮
  皇帝祀五方帝儀上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卷四十八
  吉禮
  皇帝祀五方帝儀中
  車駕自大慶殿詣青城
  省牲器
  奠玉幣
  卷四十九
  吉禮
  皇帝祀五方帝儀下
  進熟
  望燎
  車駕還內
  卷五十
  吉禮
  祀五方帝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卷五十一
  吉禮
  皇帝祀髙禖儀上
  時日
  齋戒
  陳設
  卷五十二
  吉禮
  皇帝祀髙禖儀中
  車駕自大慶殿詣青城
  省牲器
  奠玉幣
  卷五十三
  吉禮
  皇帝祀髙禖儀下
  進熟
  望燎
  車駕還內
  卷五十四
  吉禮
  祀髙禖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卷五十五
  吉禮
  皇帝朝日儀上
  時日
  齋戒
  陳設
  卷五十六
  吉禮
  皇帝朝日儀中
  車駕自大慶殿詣青城
  省牲器
  奠玉幣
  卷五十七
  吉禮
  皇帝朝日儀下
  進熟
  望燎
  車駕還內
  卷五十八
  吉禮
  朝日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卷五十九
  吉禮
  皇帝夕月儀上
  時日
  齋戒
  陳設
  卷六十
  吉禮
  皇帝夕月儀中
  車駕自大慶殿詣青城
  省牲器
  奠玉幣
  卷六十一
  吉禮
  皇帝夕月儀下
  進熟
  望燎
  車駕還內
  卷六十二
  吉禮
  夕月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卷六十三
  吉禮
  皇帝蠟東方西方百神儀上
  時日
  齋戒
  陳設
  卷六十四
  吉禮
  皇帝蠟東方西方百神儀中
  車駕自太廟詣青城
  省牲器
  奠玉幣
  卷六十五
  吉禮
  皇帝蠟東方西方百神儀下
  進熟
  望燎
  車駕還內
  卷六十六
  吉禮
  蠟東方西方百神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卷六十七
  吉禮
  蠟南方北方百神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政和五禮新儀目録二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目録三
  卷六十八
  吉禮
  祀帝鼐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奠幣
  薦饌
  望燎
  卷六十九
  吉禮
  祀八鼎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七十
  吉禮
  祀九宮貴神儀
  時日
  齋戒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卷七十一
  吉禮
  祀熒惑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卷七十二
  吉禮
  祀太乙宮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七十三
  吉禮
  祀陽徳觀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七十四
  吉禮
  應天府祀大火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行事
  卷七十五
  吉禮
  祀風師雨師雷神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七十六
  吉禮
  州縣祀風師雨師雷神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七十七
  吉禮
  祀會應廟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七十八
  吉禮
  祀司中司命司民司祿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七十九
  吉禮
  祀靈星夀星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八十
  吉禮
  皇帝祭皇地祇儀一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卷八十一
  吉禮
  皇帝祭皇地祇儀二
  車駕自太廟詣青城
  省牲器
  奠玉幣
  卷八十二
  吉禮
  皇帝祭皇地祇儀三
  進熟
  望瘞
  明禋殿受賀
  卷八十三
  吉禮
  皇帝祭皇地祇儀四
  車駕還內
  宣徳門肆赦
  卷八十四
  吉禮
  祭皇地祇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瘞
  卷八十五
  吉禮
  皇帝祭神州地祇儀上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卷八十六
  吉禮
  皇帝祭神州地祇儀中
  車駕自大慶殿詣青城
  省牲器
  奠玉幣
  卷八十七
  吉禮
  皇帝祭神州地祇儀下
  進熟
  望瘞
  車駕還內
  卷八十八
  吉禮
  祭神州地祇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卷八十九
  吉禮
  皇帝祭太社太稷儀上
  時日
  齋戒
  陳設
  卷九十
  吉禮
  皇帝祭太社太稷儀中
  車駕自大慶殿詣齋宮
  省牲器
  奠玉幣
  卷九十一
  吉禮
  皇帝祭太社太稷儀下
  進熟
  望瘞
  車駕還內
  卷九十二
  吉禮
  祭太社太稷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瘞
  卷九十三
  吉禮
  州縣祭社稷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九十四
  吉禮
  慶成軍祭后土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九十五
  吉禮
  祭五方嶽鎮海瀆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九十六
  吉禮
  諸州祭嶽鎮海瀆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九十七
  吉禮
  皇帝祫享太廟儀一
  時日
  齋戒
  陳設
  卷九十八
  吉禮
  皇帝祫享太廟儀二
  車駕自景靈宮詣太廟
  省牲器
  別廟神主過太廟
  晨祼
  朝踐
  卷九十九
  吉禮
  皇帝祫享太廟儀三
  饋食
  卷一百
  吉禮
  皇帝祫享太廟儀四
  車駕還內
  紫宸殿受賀
  宣徳門肆赦
  卷一百一
  吉禮
  祫享太廟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牲器
  別廟神主過太廟
  晨祼
  饋食
  卷一百二
  吉禮
  皇帝時享太廟儀上
  時日
  齋戒
  陳設
  卷一百三
  吉禮
  皇帝時享太廟儀中
  車駕自大慶殿詣太廟
  省牲器
  晨祼
  卷一百四
  吉禮
  皇帝時享太廟儀下
  饋食
  車駕還內
  卷一百五
  吉禮
  時享太廟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牲器
  晨祼
  饋食
  卷一百六
  吉禮
  時享別廟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牲器
  晨祼
  饋食








  政和五禮新儀目録三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目録四
  卷一百七
  吉禮
  皇帝親祠前期朝享太廟儀上
  陳設
  車駕自景靈宮詣太廟
  省牲器
  卷一百八
  吉禮
  皇帝親祠前期朝享太廟儀下
  晨祼
  饋食
  卷一百九
  吉禮
  朔祭太廟儀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十
  吉禮
  朔祭別廟儀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十一
  吉禮
  薦新太廟儀
  時日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十二
  吉禮
  薦新別廟儀
  時日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十三
  吉禮
  皇帝親祠前期朝獻景靈宮儀
  陳設
  省饌
  車駕自大慶殿詣景靈宮
  奉玉幣
  薦饌
  望燎
  卷一百十四
  吉禮
  皇帝朝獻景靈宮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朝獻景靈東宮
  朝獻景靈西宮
  卷一百十五
  吉禮
  坊州朝獻聖祖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十六
  吉禮
  春秋二仲薦獻諸陵儀
  時日
  齋戒
  受香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十七
  吉禮
  進獻諸陵上宮儀
  時日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十八
  吉禮
  進獻諸陵下宮儀
  時日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十九
  吉禮
  薦新諸陵儀
  時日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二十
  吉禮
  皇帝視學酌獻文宣王儀
  陳設
  酌獻文宣王
  視學
  卷一百二十一
  吉禮
  釋奠文宣王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二十二
  吉禮
  釋奠武成王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二十三
  吉禮
  辟廱釋菜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行事
  卷一百二十四
  吉禮
  皇太子釋奠文宣王儀上
  齋戒
  陳設
  皇太子詣祠所
  卷一百二十五
  吉禮
  皇太子釋奠文宣王儀下
  省饌
  行事
  講經
  皇太子還東宮
  卷一百二十六
  吉禮
  州縣釋奠文宣王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二十七
  吉禮
  皇帝耕籍儀
  時日
  陳設
  享先農
  車駕詣籍田
  耕籍
  車駕還內
  卷一百二十八
  吉禮
  享先農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二十九
  吉禮
  皇后親蠶儀
  時日
  陳設
  享先蠶
  皇后親詣蠶所
  親蠶
  皇后還內
  卷一百三十
  吉禮
  享先蠶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三十一
  吉禮
  諸州享厯代帝王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三十二
  吉禮
  七祀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三十三
  吉禮
  享司寒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三十四
  吉禮
  祭馬祖先牧馬社馬步儀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卷一百三十五
  吉禮
  品官時享家廟儀
  廟制
  時日
  齋戒
  陳設
  省饌
  行事


  政和五禮新儀目録四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目録五
  卷一百三十六
  賔禮
  大慶殿元正冬至大朝㑹儀上
  陳設
  卷一百三十七
  賔禮
  大慶殿元正冬至大朝㑹儀中
  朝賀
  卷一百三十八
  賔禮
  大慶殿元正冬至大朝㑹儀下
  上夀
  卷一百三十九
  賔禮
  文徳殿月朔視朝儀
  陳設
  起居
  卷一百四十
  賔禮
  紫宸殿望叅儀
  卷一百四十一
  賔禮
  垂拱殿四叅儀
  卷一百四十二
  賔禮
  紫宸殿日叅儀
  卷一百四十三
  賔禮
  垂拱殿日叅儀
  卷一百四十四
  賔禮
  崇政殿再坐儀
  卷一百四十五
  賔禮
  崇政殿假日起居儀
  卷一百四十六
  賔禮
  羣臣拜表儀
  卷一百四十七
  賔禮
  羣臣聴御札批荅儀
  卷一百四十八
  賔禮
  蕃國主來朝儀上
  遣使迎勞
  遣使戒見日
  陳設
  朝見
  卷一百四十九
  賔禮
  蕃國主來朝儀下
  㑹蕃國主
  卷一百五十
  賔禮
  紫宸殿大遼使朝見儀
  陳設
  起居
  宴
  卷一百五十一
  賔禮
  紫宸殿正旦宴大遼使儀
  陳設
  宴
  卷一百五十二
  賔禮
  紫宸殿大遼使朝辭儀
  陳設
  起居
  宴
  卷一百五十三
  賔禮
  崇政殿假日大遼使朝見儀
  陳設
  起居
  宴
  卷一百五十四
  賔禮
  崇政殿假日大遼使朝辭儀
  陳設
  起居
  宴
  卷一百五十五
  賔禮
  夏國進奉使見辭儀
  髙麗國進奉使見辭儀
  交州進奉使見辭儀
  宜州西南蕃黎州等處進奉人見辭儀海外進奉蕃客見辭儀
  卷一百五十六
  賔禮
  皇太子與師傅保相見儀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羣臣賀儀
  卷一百五十七
  軍禮
  皇帝御樓受蕃王降儀
  陳設
  御樓引見
  卷一百五十八
  軍禮
  命將出征儀上
  受旌節
  引見
  造廟
  宜社
  卷一百五十九
  軍禮
  命將出征儀下
  告武成王廟
  禡祭
  師旋奏凱
  御樓獻俘宣露布
  卷一百六十
  軍禮
  皇帝田獵儀上
  時日
  祭告
  陳設
  車駕詣田獵所
  卷一百六十一
  軍禮
  皇帝田獵儀下
  田獵
  賜射餘獲
  車駕還內
  卷一百六十二
  軍禮
  冊命諸王大臣儀
  陳設
  臨軒冊命
  卷一百六十三
  軍禮
  紫宸殿賀勝㨗儀
  大儺儀
  州縣儺儀
  諸州嵗貢儀
  卷一百六十四
  軍禮
  命朔伐鼔儀
  齋戒
  陳設
  祭告
  伐鼓
  卷一百六十五
  嘉禮
  天寜節上夀儀
  陳設
  垂拱殿上夀
  紫宸殿上夀
  卷一百六十六
  嘉禮
  納皇后儀一
  奏告天地社稷宮觀
  陳設
  臨軒命使發制書
  卷一百六十七
  嘉禮
  納皇后儀二
  采擇
  問名
  告吉
  告成
  告期
  卷一百六十八
  嘉禮
  納皇后儀三
  奏告太廟景靈宮諸陵
  臨軒命使冊後及奉迎
  卷一百六十九
  嘉禮
  納皇后儀四
  冊後
  奉迎
  同牢
  皇后表謝
  卷一百七十
  嘉禮
  納皇后儀五
  皇后朝謁景靈宮
  卷一百七十一
  嘉禮
  皇太子納妃儀上
  陳設
  臨軒命使
  卷一百七十二
  嘉禮
  皇太子納妃儀中
  采擇
  問名
  告吉
  告成
  告期
  奏告
  冊妃
  卷一百七十三
  嘉禮
  皇太子納妃儀下
  醮戒
  親迎
  同牢
  妃朝見
  盥饋
  卷一百七十四
  嘉禮
  皇子納夫人儀
  采擇
  問名
  告吉
  告成
  告期
  奏告
  賜告
  醮戒
  親迎
  同牢
  夫人朝見
  盥饋
  卷一百七十五
  嘉禮
  帝姬降嫁儀
  納采問名
  納吉
  納成
  請期
  奏告
  親迎
  同牢
  見舅姑
  醴婦
  盥饋
  饗婦
  卷一百七十六
  嘉禮
  諸王以下昏儀
  納采
  問名
  納吉
  納成
  請期
  親迎
  同牢
  廟見
  見舅姑
  醴婦
  盥饋
  饗婦
  舅饗送者
  姑饗婦人送者
  卷一百七十七
  嘉禮
  宗姬族姬嫁儀
  納采
  問名
  納吉
  納成
  請期
  親迎
  同牢
  廟見
  見舅姑
  醴婦
  盥饋
  饗婦
  舅饗送者
  姑饗婦人送者
  卷一百七十八
  嘉禮
  品官婚儀
  納采
  問名
  納吉
  納成
  請期
  親迎
  同牢
  廟見
  見舅姑
  醴婦
  盥饋
  饗婦
  舅饗送者
  姑饗婦人送者
  卷一百七十九
  嘉禮
  庶人婚儀
  納采問名
  納吉
  納成請期
  親迎
  見祖禰
  見舅姑
  醴婦
  饗送者









  政和五禮新儀目録五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目録六
  卷一百八十
  嘉禮
  皇太子冠儀上
  奏告
  陳設
  皇帝御文徳殿行禮
  朝見皇后
  卷一百八十一
  嘉禮
  皇太子冠儀下
  謁太廟
  謁別廟
  皇帝受羣臣賀
  羣臣上禮
  皇帝㑹羣臣
  卷一百八十二
  嘉禮
  皇子冠儀
  奏告
  陳設
  皇帝御文徳殿行禮
  朝見皇后
  卷一百八十三
  嘉禮
  品官嫡子冠儀
  告廟
  戒賔
  宿賔
  行事
  禮賔
  卷一百八十四
  嘉禮
  品官庶子冠儀
  告廟
  戒賔
  宿賔
  行事
  禮賔
  卷一百八十五
  嘉禮
  庶人嫡子冠儀
  告禰
  行事
  卷一百八十六
  嘉禮
  庶人庶子冠儀
  告禰
  行事
  卷一百八十七
  嘉禮
  冊皇后儀一
  奏告
  陳設
  臨軒發冊
  卷一百八十八
  嘉禮
  冊皇后儀二
  皇后受冊
  皇后表謝
  皇后受內外命婦賀
  皇后㑹外命婦
  卷一百八十九
  嘉禮
  冊皇后儀三
  皇帝受羣臣賀
  羣臣上禮
  皇帝㑹羣臣
  卷一百九十
  嘉禮
  冊皇后儀四
  皇后朝謁景靈宮
  卷一百九十一
  嘉禮
  冊皇太子儀上
  奏告
  陳設
  臨軒冊命
  朝見皇后
  卷一百九十二
  嘉禮
  冊皇太子儀中
  謁太廟
  謁別廟
  皇帝受羣臣賀
  卷一百九十三
  嘉禮
  冊皇太子儀下
  羣臣上禮
  皇帝㑹羣臣
  皇后受內外命婦賀
  皇后會外命婦
  皇太子受羣臣賀
  卷一百九十四
  嘉禮
  冊帝姬儀
  陳設
  發冊
  受冊
  卷一百九十五
  嘉禮
  冊內命婦儀
  陳設
  發冊
  受冊
  卷一百九十六
  嘉禮
  文徳殿宣制儀
  卷一百九十七
  嘉禮
  皇帝養老於太學儀
  陳設
  車駕詣太學
  酌獻文宣王
  養老
  車駕還內
  卷一百九十八
  嘉禮
  皇帝宴射儀
  陳設
  宴射
  卷一百九十九
  嘉禮
  集英殿春秋大宴儀
  陳設
  大宴
  卷二百
  嘉禮
  集英殿飲福大宴
  陳設
  大宴
  卷二百一
  嘉禮
  垂拱殿曲宴儀
  陳設
  曲宴
  卷二百二
  嘉禮
  上巳重陽賜宴儀
  陳設
  賜宴
  卷二百三
  嘉禮
  辟廱賜聞喜宴儀
  陳設
  賜宴
  卷二百四
  嘉禮
  節日賜飲食儀
  卷二百五
  嘉禮
  賜脤膰儀
  卷二百六
  嘉禮
  紫宸殿賀祥瑞儀
  卷二百七
  凶禮
  忌辰羣臣進名奉慰儀
  忌辰羣臣詣景靈宮儀
  卷二百八
  凶禮
  賑撫儀
  卷二百九
  凶禮
  問疾儀
  皇帝遣使問諸王以下疾
  皇帝遣使問帝姬以下疾
  中宮遣使問諸王以下疾
  中宮遣使問帝姬以下疾
  東宮遣使問諸王以下疾
  東宮遣使問帝姬以下疾
  卷二百十
  凶禮
  訃奏儀
  皇帝為諸王以下䘮舉哀
  皇帝為大遼國䘮舉哀
  皇帝為蕃國主䘮舉哀
  卷二百十一
  凶禮
  臨奠弔䘮儀
  皇帝臨奠諸王以下䘮
  皇帝遣使弔諸王以下䘮
  皇帝遣使奠諸王以下䘮
  㑹䘮儀
  皇帝遣百僚㑹䘮儀
  卷二百十二
  凶禮
  中宮為諸王以下䘮舉哀儀
  中宮為祖父母成服儀
  中宮遣使弔諸王以下䘮儀
  卷二百十三
  凶禮
  東宮為諸王以下䘮舉哀儀
  東宮臨奠諸王以下䘮儀
  東宮遣使弔諸王以下䘮儀
  東宮遣使奠諸王以下䘮儀
  卷二百十四
  凶禮
  東宮妃為外祖父母以下䘮舉哀儀
  東宮妃為祖父母䘮成服儀
  卷二百十五
  凶禮
  品官䘮儀上
  初終
  小歛
  大歛
  成服
  卷二百十六
  凶禮
  品官䘮儀中
  弔賻
  啟殯
  𦵏
  祭后土
  卷二百十七
  凶禮
  品官䘮儀下
  虞
  小祥
  大祥
  禫
  祔
  聞䘮
  奔䘮
  三殤
  改𦵏
  卷二百十八
  凶禮
  庶人䘮儀上
  初終
  小歛
  大歛
  成服
  卷二百十九
  凶禮
  庶人䘮儀中
  弔賻
  啟殯
  𦵏
  祭后土
  卷二百二十
  凶禮
  庶人䘮儀下
  虞
  小祥
  大祥
  禫
  聞䘮
  奔䘮
  三殤
  改𦵏



  政和五禮新儀目録六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政和五禮新儀>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一
  序例
  辨祀
  昊天上帝上帝祈榖雩祀明堂感生帝五方帝髙禖皇地祗神州地祗大社大稷朝日夕月熒惑九宮貴神太一宮陽徳觀帝鼐太廟別廟東蠟西蠟坊州朝獻聖祖應天府祀大火右為大祀
  嶽鎮海瀆先農先蠶風師雨師雷神南蠟北蠟文宣王武成王歴代帝王寳鼎牡鼎蒼鼎罡鼎彤鼎阜鼎晶鼎魁鼎㑹應廟慶成軍祭后土右爲中祀
  司中司命司民司祿司寒靈星夀星馬祖先牧馬社馬歩七祀司命戶竈中霤門厲行山林川澤之屬州縣祭社稷祀風師雨師雷神右為小祀
  凡祭祀之禮天神曰祀地祗曰祭宗廟人鬼曰享至聖文宣王昭烈武成王曰釋奠
  時日
  凡祀有常日者立春日祀青帝祀東太一宮祭東方嶽鎮海瀆牡鼎祀司命戶立春後丑日祀風師孟春上辛日祈榖祀上帝祀感生帝孟春朝獻景靈宮九日十日孟春吉亥日享先農元日釋菜文宣王仲春上丁日釋奠文宣王上戊日祭太社太稷釋奠武成王春分朝日祀髙禖祭蒼鼎開氷享司寒季春吉巳日享先蠶立夏日祀赤帝熒惑祀中太一宮祀陽徳觀祭南方嶽鎮海瀆罡鼎祀竈立夏後申日祀雨師雷神夏日至祭皇地祗彤鼎季夏土王日祀黃帝祀中太一宮帝鼐祭中嶽中鎮祀中霤立秋日祀白帝祀西太一宮祭西方嶽鎮海瀆阜鼎祀門厲立秋後辰日祭靈星孟秋朝獻景靈宮十五日十六日十七日仲秋上丁日釋奠文宣王上戊日祭太社太稷釋奠武成王上戊日祭祀夀星祭皛鼎立冬日祀黒帝祀中太一宮祭北方嶽鎮海瀆魁鼎祀行立冬後亥日祀司中司命司民司祿孟冬朝獻景靈宮十五日十六日十七日冬日至祀昊天上帝祭寳鼎臘前一日祭太社太稷蠟百神臘日享太廟別廟朔日祭太廟別廟
  凡祀無常日孟夏雩祀上帝朝獻景靈宮季秋大享明堂祀上帝立冬後祭神州地祗四孟月享太廟別廟孟冬祫享太廟三年一祫仲春仲秋祀九宮貴神冬祀大禮年遣官行事以親祀日太常卿薦獻諸陵祀㑹應廟坊州朝獻聖祖慶成軍祭后土諸州享歴代帝王仲春祀馬祖仲夏祀享先牧仲秋祀馬社仲冬祭馬歩藏氷享司寒季春季秋應天府祀大火
  凡祀無常日者並擇日太廟別廟薦新藏氷享司寒不擇日每嵗元日冬至寒食各三日上元幷前後各一日中元前一日立春日二月二日春秋二社上巳重午初伏七夕仲秋望日重陽下元臘朔望各一日並進獻諸陵
  壇壝燎壇瘞坎附
  昊天上帝圓壇四成下成縱廣二十丈再成十五丈三成十丈四成五丈髙八尺一寸為十有二陛每成十有二綴三壝每壝二十五歩周垣四門
  皇地祇方丘五成每成髙四尺上廣十六步設四陛上成陛廣八尺中成陛廣一丈下成陛廣一丈二尺三壝每壝二十五歩
  雩祀上帝壇髙一丈廣四丈周十二丈四出陛三壝每壝二十五歩
  感生帝朝日熒惑壇廣四丈髙七尺朝日壇髙八尺感生帝壇飾依方色四出陛兩壝每壝二十五歩
  五方帝壇廣四丈青帝壇髙八尺赤帝壇髙七尺黃帝壇髙五尺白帝壇髙九尺黒帝壇髙六尺壇飾依方色四出陛兩壝毎壝二十五歩
  夕月坎深三尺廣四丈壇髙一丈廣二丈四方各為陛入坎中然後升壇兩壝每壝二十五歩
  髙禖壇廣四丈髙八尺四出廣陛五尺兩壝每壝二十五歩以青石為主長三尺八寸本生成之數形准廟社植壇上稍北露首三寸
  九宮貴神壇三成一成縱廣十四丈再成縱廣十二丈三成縱廣十丈各髙三尺其上依方位置小壇九各髙一尺五寸縱廣八尺四陛又西南為一陛曰坤道兩壝每壝二十五歩
  太社壇廣五丈髙四尺四出陛五色土為之太稷壇在西如社壇之制社以石為主其形如鍾長五尺方二尺𠟡其上培其下半
  神州地祗壇廣四十八歩髙五尺四出陛兩壝每壝二十五歩
  四方蠟壇廣四丈髙八尺四出陛兩壝每壝二十五歩五方嶽鎮海瀆壇各髙五尺周四十歩四出陛兩壝每壝二十五歩壇飾依五色
  風師雨師雷神壇各髙三尺四出陛並一壝二十五歩風師壇廣二十三歩雨師雷神壇廣十五歩
  司中司命司民司祿壇各廣二十五歩髙三尺四出陛同一壝二十五歩
  先農壇髙五尺周四十歩四出陛兩壝每壝二十五歩先蠶壇方二丈髙五尺四出陛一壝二十五歩
  靈星壇髙三尺周八歩四尺四出陛一壝二十五歩夀星壇髙三尺東西長一丈三尺南北長一丈二尺四出陛一壝二十五歩
  馬祖先牧馬社馬歩壇各廣九歩髙三尺四出陛一壝二十五歩
  燎壇之制昊天上帝上帝感生帝五方帝朝日夕月髙禖熒惑九宮貴神東蠟西蠟各方一丈髙一丈二尺開上南出戶方六尺並在壇南二十歩丙地明堂在端誠殿庭東南南蠟北蠟各方五尺髙五尺開上南出戶方二尺風師雨師雷神各方八尺髙一丈開上南出戶三尺餘皆方五尺髙五尺開上南出戶二尺並在壇南二十歩丙地
  瘞次之制皆在內壝之外壬地南出陛方深取足容物州縣社壇方二丈髙三尺四出陛稷壇如社壇之制社以石為主其形如鍾長二尺五寸方一尺剡其上培其下半四門同一壝二十五歩壇飾各隨方色上燾以黃金
  風師雨師雷神壇皆卑小扵社四出陛四門皆一壝二十五歩雨師雷神壇外一壝燎壇扵神壇之左壝之外稍髙扵神壇瘞坎扵壇之北壬地南出陛方深取足容物












  政和五禮新儀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
  序例
  神位上
  冬日至祀昊天上帝設位扵壇上北方南向以太祖皇帝配其位東方西向凡設神主位皆南向配位皆西向天皇大帝五方帝大明夜明北極九位在第一龕北斗天一太一帝座五帝內座五星十二辰河漢內官等神位五十四座在第二龕二十八宿中官等神位一百五十九座在第三龕外官神位一百六座在內壝之內衆星三百六十座在內壝之外子階第二龕鉤星天柱𤣥⿰木𠮲天廚柱史五位第三龕虛宿女宿牛宿織女四座在前人星月命司危司非司祿天津離珠羅堰天桴奚仲左旗河鼔右旗十有三位在後天壘城璃瑜代星齊星周星晉星韓星秦星魏星燕星楚星鄭星十有二位在內壝之內並各為一列以西為上丑階第一龕北極一位第二龕女史星紀御史三位第三龕逹星斗宿箕宿三位在前天雞輦道漸臺敗𤓰扶箱匏𤓰天井天棓帛度屠肆宗星宗人宗正十有三位在後越星趙星九坎天田狗國天淵狗星鱉星農丈人杵星糠星十有一位在內壝之內並為一列以西為上寅階第一龕青帝一位第二龕帝座一位在前尚書析木河漢大理歳星五位在後第三龕尾宿天紀星宿日星四位在前天籥星女牀候星市樓宦者天江東肆斗星斛星帝市垣列肆東咸罰星十有三位在後魚星龜星傅説神官積卒從天轄騎陣將軍八位在內壝之內並各為一列以北為上卯階第一龕大明一位第二龕隂德大火天槍真戈天牀五位第三龕房宿七公氐宿帝席大角亢宿六位在前貫索鍵閉鈎鈐周伯星西咸天乳招揺梗河亢池周鼎十位在後陣車車騎騎官頓頏折威陽門五柱天門衡星庫樓十位在內壝之內並各為一列以北為上辰階第二龕三師輔星壽星象星太陽星五位第三龕攝提角宿軫宿太㣲垣太子五位在前天田平道進賢郎將郎位內五諸侯七卿內座三公內座謁者倖臣常陳十有一位在後平星南門青丘長沙土司空五位在內壝之內並各為一列以北為上已階第一龕赤帝一位第二龕太一天一二位在前大理勢星鶉尾熒惑內廚五位在後第三龕明堂翼宿張宿三位在前屛星從官虎賁靈臺少㣲長垣皇帝座四帝八位在後左右轄軍門器府東甌天廟酒旗六位在內壝之內並各為一列以東為上午階第一龕黃帝一位第二龕北斗一位在前天牢三公鶉火文昌內陛五位在後第三龕軒轅七星三台柳宿四位在前內平太尊積薪積水北河五位在後天相天稷爟星天記外廚天狗南河七位在內壝之內並各為一列以東為上未階第二龕鎮星鶉首四輔三位第三龕鬼宿井宿參宿三位在前天尊五諸侯鉞星座旗司怪天闕六位在後天社天星水星閭丘根星弧星老人星四瀆野雞軍市水府孫星子星十有三位在內壝之內並各為一列以東為上申階第一龕白帝一位第二龕實沈太白二位第三龕觜宿五車諸王畢宿四位在前咸池天漢三柱天髙礪石天街天船七位在後文人天矢天厠伐星屛星軍井玉井九斿參旗附耳九洲珠口天節十有二位在內壝之內並各為一列以南為上酉階第一龕夜明一位第二龕八榖大梁槓星華蓋四位第二龕月星心宿昴宿三位在前積水天䜛捲舌天阿積屍大陵左更天火將軍單南門九宿在後天園天隂天廩天苑天囷蒭藁天庾天倉鈇鑕天園十位在內壝之內並各為一列以南為上戌階第一龕天皇大帝一位第二龕五帝內座一位在前傳舍六甲降婁三位在後第三龕婁宿奎宿二位在前右更附路閣道王良䇿星天廄土公雲雨霹靂九位在後外屏上司空八魁羽林四位在內壝之內並各為一列以南為上亥階第一龕黒帝一位第二龕鈎陳陬訾辰星紫㣲垣四位第三龕室宿危宿二位在前螣蛇雷電離宮造父星土公吏內杵臼星蓋屋虛梁墳墓車府十有一位在後壘壁陣斧鉞敗臼北落師門天網天錢泣星哭星八位在內壝之內並各為一列以西為上每階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
  正月上辛祈榖祀上帝以太宗皇帝配同日祀感生帝以僖祖皇帝配
  孟夏雩祀上帝以太宗皇帝配
  夏日至祭皇地祇以太祖皇帝配神州地祇五嶽五官五行之神扵壇之第一等四海四瀆五嶽扵壇之第二等崑崙五山五林五川五澤扵壇之第三等五丘五陵五墳五衍五原五隰扵內壝之內木神勾芒東嶽鎮海瀆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階在卯階之北以南為上神州地祇火神祝融南嶽鎮海瀆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皆在午階之東以西為上金神蓐収西嶽鎮海瀆崑崙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皆在酉階之南以北為上水神𤣥𡨋北嶽鎮海瀆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皆在子階之西以東為上
  季秋大享明堂祀上帝以神宗皇帝配
  孟冬祭神州地祗以太宗皇帝配
  立春祀青帝以帝太昊氏配以勾芒氏嵗星三辰七宿從祀勾芒位扵壇下卯階之南嵗星析木大火夀星扵壇下子階之東西上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位於壇下午階之西東上
  立夏祀赤帝以帝神農氏配以祝融氏熒惑三辰七宿從祀祝融位扵壇下卯階之南熒惑鶉首鶉火鶉尾位扵子階之東西上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張宿翼宿軫宿位扵子階之西東上
  季夏祀黃帝以帝軒轅氏配以后土鎮星從祀后土位扵壇下卯階之南鎮星位扵壇下子階之東
  立秋祀白帝以帝少昊氏配以蓐収太白三辰七宿從祀蓐収位扵壇下卯階之南太白大梁降婁實沈位扵壇下子階之東西上婁宿奎宿胃宿昴宿畢宿觜宿參宿位扵子階之西東上
  立冬祀黒帝以帝髙陽氏配以𤣥冥辰星三辰七宿從祀𤣥𡨋位扵壇下卯階之南辰星娵訾𤣥⿰木𠮲星紀位於子階之東西上斗宿牛宿女宿虛宿危宿室宿畢宿位扵子階之西東上
  春分髙禖祀青帝伏羲氏帝髙辛氏配簡狄姜嫄從祀立夏祀熒惑以閼伯配
  孟春吉亥享先農以后稷氏配
  仲春仲秋臘前一日祭太社以后土氏配祭太稷以后稷氏配太社太稷位南方北向后土后稷氏位西方東向
  仲春仲秋祀九宮貴神太一攝提軒轅招揺天符青龍咸池太隂天一上元己亥戊申丁巳丙寅乙亥甲申癸巳中元壬寅辛亥庚申己巳戊寅丁亥丙申下元乙巳甲寅癸卯壬申辛巳庚寅太乙在正北軒轅在正東咸池在正西天一在正南青龍在西北太隂在東北攝提在西南招揺在東南天符在正中上元庚子己酉戊午丁卯丙子乙酉甲午中元癸卯壬子辛酉庚午己卯戊子丁酉下元丙午乙卯甲子癸酉壬午辛卯太乙在正北攝提在正東青龍在正西太隂在正南天符在西北咸池在東北太乙在西南軒轅在東南招揺在正中上元辛丑庚戌己未戊辰丁丑丙戌乙未中元甲辰癸丑壬戌辛未庚辰己丑戊戌下元丁未丙辰乙丑甲戌癸未壬辰太隂在正北太乙在正東天符在正西咸池在正南招揺在西北青龍在東北軒轅在西南天乙在東南攝提在正中上元壬寅辛亥庚申己巳戊寅丁卯丙申中元乙巳甲寅癸亥壬申辛巳庚寅下元己亥戊申丁巳丙寅乙亥甲申癸巳咸池在正北天乙在正東招揺在正西青龍在正南軒轅在西北天符在東北太隂在西南太乙在東南攝提在正中上元癸卯壬子辛酉庚午巳卯戊子丁酉中元丙午乙卯甲子癸酉壬午辛卯下元庚子己酉戊午丁卯丙子乙酉甲午青龍在正北太隂在正東軒轅在正西天符在正南攝提在西北招揺在東北咸池在西南天乙在東南太乙在正中上元甲辰癸丑壬戌辛卯庚申己丑戊戌中元丁未丙辰乙丑甲戌癸未壬辰下元辛丑庚戌己未戊辰丁丑丙戌乙未天符在正北咸池在正東攝提在正西招揺在正南太乙在西北軒轅在東北青龍在西南太隂在東南天乙在正中上元乙巳甲寅癸亥壬申辛卯庚寅中元己亥戊申丁巳丙寅乙卯甲申癸巳下元壬寅辛卯庚辰己巳戊寅丁卯丙申招揺在正北青龍在正東太乙在正西軒轅在正南天乙在西北攝提在東北天符在西南咸池在東南太隂在正中上元丙午乙卯甲子癸酉壬申辛卯中元庚子己酉戊午丁卯丙子乙酉甲午下元癸卯壬子辛酉庚午己未戊子丁酉軒轅在正北天符在正東天乙在正西攝提在正南太隂在西北太乙在東北招揺在西南青龍在東南咸池在正中上元丁未丙辰乙丑甲戌癸未壬辰中元辛丑庚戌己未戊辰丁丑丙戌乙未下元甲辰癸丑壬戊辛未庚辰己丑戊戌攝提在正北招揺在正東太隂在正西太乙在正南咸池在西北天乙在東北軒轅在西南天符在東南青龍在正中
  臘前一日蠟百神東方壇設大明位西方壇設夜明位以神農氏后稷氏配配位以北為上南方北方壇設神農氏位以后稷氏配五星二十八宿十二辰五官五嶽五鎮四海四瀆五山五林五川五澤五丘五陵五墳五衍五原五隰五井泉五田畯青龍朱雀麒麟白虎真武五水庸五方五於莬五鱗五羽五介五毛五郵表畷五蠃五貓五昆蟲從祀各依其方設位中方正星后土田畯設扵南方蠟壇酉階之西中方嶽鎮以下設扵南方蠟壇午階之西伊耆設扵北方蠟壇卯階之東其位次扵辰星
  祭九鼎北曰寳鼎西南曰阜鼎東曰蒼鼎東南曰罡鼎西北曰魁鼎西曰皛鼎東北曰牡鼎南曰彤鼎中曰帝鼐
  祀夀星設老人星夀星二位朝日設大明位夕月設夜明位風師雨師雷神司中司命司民司祿司寒靈星先蠶馬祖馬牧馬社馬歩設神位各一
  祭嶽鎮海瀆設位南向以西為上山川從祀西向以北為上諸嶽鎮海瀆年別一祭以祭五帝日祭之東嶽泰山扵兗州界東鎮沂山扵青州界東海扵萊州界東瀆大淮扵唐州界南嶽衡山於潭州界南鎮㑹稽山於越州界南海扵廣州界南瀆大江扵益州界中嶽嵩山扵河南府界中鎮霍山扵晉州界西嶽華山扵華州界西鎮吳山扵隴州界西海西瀆大河扵河中府界北嶽常山及遙祀北鎮醫巫閭山扵定州界北海北瀆大濟扵洛州界
  太廟七祀春祀司命扵廟南門閫外之西祀戸於僖祖室戶之西夏祀竈於廟南門閫外之東土王日祀中霤扵廟庭之中秋祀門厲冬祀行扵廟南門閫外之西臘享祫享則徧祭設位扵殿下橫街之北道西東向之次北上
  太廟祭配享功臣設位扵殿庭之次韓王趙普周王曹彬位扵橫街之南道西東向第一次太師薛居正太師石熙載鄭王潘美位扵第二次太師李沆太師王旦太師李繼隆位扵第三次俱北上又設太師王曽太師呂夷簡侍中曹瑋位扵橫街之南道東西向第一次司徒韓琦太師曾公亮位扵第二次舒王王安石位扵第三次太師蔡確位扵第四次俱北上惟冬享祫享徧祭設位
  中太一宮真室殿五福太一在中君基太一在東大逰太一在西俱南向延休殿四神太一承釐殿臣基太一在東西向北上凝祐殿真符太一臻福殿民基太一在西東向北上膺慶殿小逰太一在中天一太一在東地一太一在西靈貺殿太嵗在中太隂在西俱南向三皇五方帝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十日十二時天地水三官五行九宮八卦五嶽四瀆十二山神等並為從祀東西太一宮准此
  東太一宮大殿五福太一在東君基太一在西俱南向大逰太一殿在大殿之北南向臣基太一殿在東北南向小逰太一四神太一真符太一殿在大殿之東西向北上天一太一民基太一地一太一殿在大殿之東西向北上西太一宮黃庭殿五福太一在中君基太一在東大逰太一在西均福殿小逰太一在中俱南向延貺殿天一太一在中四神太一在南臣基太一在北俱西向資祐殿地一太一在中民基太一在南真符太一在北俱東向陽徳觀火徳熒惑以閼伯配俱南向{{{1}}}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三
  序例
  神位下
  仲春仲秋朝獻聖祖天尊大帝扵坊州以有熊氏相風后后土力牧配享厯代帝王帝女媧氏扵晉州無配帝太昊氏扵陳州以金提勾芒配帝神農氏扵衡州以祝融配帝髙陽氏扵澶州以𤣥𡨋配帝髙辛氏扵應天府無配帝陶唐氏扵濮州以唐司徒卨配帝有虞氏扵道州以虞相庭堅配夏王大禹扵越州以夏相伯益配商王成湯扵慶成軍以商相伊尹配商王中宗扵大名府以商相伊陟臣扈配周文王扵永興軍以周師鬻熊配以下至漢宣帝並永興軍享祭武王以周太保召康公配成王以冡宰周文公唐侯太叔配康王以周太師畢公配秦始皇帝以丞相李斯內史䝉恬將軍王翦配漢髙皇帝以相國酇文終侯蕭何配太宗孝文皇帝以丞相曲逆獻侯陳平太尉絳武侯周勃衛將軍宋昌城陽景王劉章配孝景皇帝以丞相魏其侯竇嬰丞相故安節侯申屠嘉配世宗孝武皇帝以丞相平津侯公孫𢎞大將軍長平烈侯衛青驃騎將軍冠軍景桓侯霍去病車騎將軍秺侯金日磾配中宗孝宣皇帝以丞相博陽定侯丙吉丞相髙新憲侯魏相大司馬大將軍博陸宣成侯霍光大司馬衛將軍富平侯張安世配後漢世祖光武皇帝扵河南府以太傅髙宻元侯鄧禹大司馬廣平忠侯吳漢左將軍膠東剛侯賈復建威大將軍好畤愍侯耿弇配魏文皇帝扵河南府以太尉魏夀鄉蕭侯賈詡司徒藺陵成侯王景興大司馬邵陵元侯曹真衛尉潁鄉蕭侯辛毗配後周太祖文皇帝扵耀州以大冡宰上柱國齊王憲行臺尚書邳國公蘇綽太傅燕國文公于謹大將軍范陽公盧辨配隋髙祖文皇帝扵鳳翔府以右光祿大夫竒章憲公牛里仁左僕射上柱國髙熲右武侯大將軍宋公賀若弼配唐髙祖神堯皇帝扵耀州以贈司空揚州都督府河間元王孝恭贈右僕射鄖國節公殷開山民部尚書邢國襄公劉政㑹贈司空淮安靖王神通配太宗文皇帝扵永興軍以太尉趙公長孫無忌贈太尉梁國文昭公房喬贈司徒衛國景武公李靖配明皇帝扵華州以贈太師燕國文正公張説贈太子少保代公郭元振配肅宗宣孝皇帝扵永興軍以贈太尉冀公裴冕配憲宗章武皇帝扵華州以中書令晉公裴度贈太傅岐國安簡公杜佑贈太尉涼國武公李愬配宣宗憲文皇帝扵耀州以門下侍郎平章事夏侯孜中書令贈太尉白敏中中書侍郎平章事馬植配後唐莊宗皇帝扵河南府以下至漢髙祖並扵河南府享祭以侍中兼樞宻使郭崇韜中書令贈太師隴西郡王李嗣昭開府儀同三司贈尚書令符存審配明宗皇帝以中書令贈太師晉國忠武公霍彥威工部尚書平章事贈太傅任圜配晉髙祖皇帝以中令魏公桑維翰中書令趙瑩配漢髙祖皇帝無配周嵩陵太祖皇帝慶陵世宗皇帝扵鄭州
  祭后土扵慶成軍祀大火扵應天府以商丘公配釋奠至聖文宣王以兗國公顔囘鄒國公孟軻舒王王安石配饗西上殿上瑯琊公閔損東平公冉耕下邳公冉雍臨淄公宰予黎陽公端木賜並西向彭城公冉求河內公仲由丹陽公言偃河東公卜商武城侯曽參並東向東廡潁昌侯顓孫師金鄉侯澹臺滅明單父侯宓不齊任城侯原憲髙宻侯公冶長汶陽侯南宮縚北海侯公晳哀萊蕪侯曽㸃曲阜侯顔無繇須昌侯商瞿共城侯髙柴平輿侯漆雕開夀張侯公伯寮睢陽侯司馬耕益都侯樊須鉅野侯公西赤平陰侯有若河東侯巫馬施南頓侯陳亢千乘侯梁鱣陽榖侯顔辛臨沂侯冉孺諸城侯冉季沭陽侯伯䖍枝江侯公孫龍新息侯秦冉鄄城侯秦商濮陽侯漆雕哆雷澤侯顔驕髙苑侯漆雕徒父上邽侯壤駟赤鉅平侯公夏首梁父侯公肩定聊城侯鄡單馮翊侯秦祖建城侯樂欬沂水侯孔伋臨淄伯公羊髙蘭陵伯荀況中都伯左丘明睢陵伯榖梁赤乘氏伯伏勝萊蕪伯髙堂生考城伯戴勝樂夀伯毛萇曲阜伯孔安國彭城伯劉向中牟伯鄭衆成都伯揚雄並西向西廡長山侯林放鄒平侯商澤成紀侯石作蜀當陽侯任不齊牟平侯公良孺文登侯申棖上蔡侯曹䘏濟陽侯奚容蒧滏陽侯句井疆淄川侯申黨即墨侯公祖句茲厭次侯榮旂武城侯縣成南華侯左人郢汧源侯燕伋朐山侯鄭國華亭侯秦非臨濮侯施常濟陰侯顔噲博昌侯歩叔乗宛句侯顔之僕內黃侯蘧瑗博平侯叔仲會堂邑侯顔何林慮侯狄黒髙堂侯邽巽鄆城侯孔忠臨朐侯公西輿如徐城侯公西㸃陽平侯琴張膠東侯後處富陽侯顔祖祁鄉侯罕父黒樂平侯原亢胙城侯亷潔侯氏伯杜子春扶風伯馬融良鄉伯盧植髙宻伯鄭𤣥岐陽伯賈逵滎陽伯服䖍任城伯何休司空王肅偃師伯王弼司徒杜預新野伯范甯昌黎伯韓愈臨川伯王雱並東向釋奠武成王以漢少傅留侯張良配殿上齊相管仲吳將軍孫武燕昌國君樂毅蜀丞相諸葛亮唐司空英國公李勣並西向齊大司馬田穰苴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唐尚書右僕射魏國公李靖唐太尉汾陽王兼中書令郭子儀並東向東廡越相范蠡齊將孫臏趙將信平君亷頗趙大將軍武安君李牧漢相平陽侯曹參漢右丞相周勃漢前將軍李廣漢大司馬冠軍侯霍去病後漢太傅髙宻侯鄧禹後漢征西將軍陽夏侯馮異後漢大司馬廣平侯吳漢後漠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後漢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太尉鄧艾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吳南郡太守孱陵侯呂䝉吳大司馬陸抗晉鎮南將軍當陽侯杜預晉太尉長沙公陶侃前燕太宰慕容恪宋司空武陵侯檀道濟後魏太尉長孫嵩北齊左僕射太原王慕容紹宗後周大冡宰齊王宇文憲後周左僕射鄭國公韋孝寛隋司徒越國公楊素隋右武衛將軍宋國公賀若弼唐司空河間王孝恭唐右武衛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唐夏官尚書王孝傑唐兵部尚書中山郡王王晙唐太尉臨淮王李光弼並西向西廡魏西河太守吳起齊將安平君田單趙將馬服君趙奢秦將王翦漢梁王彭越漢太尉綘侯周亞夫漢大將軍長平侯衛青漢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後漢執金吾冦恂後漢左將軍膠東侯賈復後漢定威將軍好畤侯耿弇後漢太尉新豐侯段熲魏徵東將軍晉陽侯張遼蜀前將軍夀亭侯關某吳南郡太守周瑜吳丞相陸遜晉征南將軍南城侯羊祜晉撫軍將軍襄陽侯王濟晉車騎將軍康樂公謝𤣥前秦丞相王猛宋征虜將軍王鎮惡北齊右丞相咸陽王斛律光梁太尉康寜公王僧辯後周太傅燕公于謹陳司空南平公吳明徹隋上柱國新義公韓擒虎隋上柱國太平公史萬嵗唐左武衛大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唐禮部尚書聞喜縣公裴行儉唐右武衛大將軍韓國公張仁願唐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代國公郭元振唐太尉中書令李晟並東向
  太廟祫饗昭穆位僖祖皇帝東向順祖皇帝宣祖皇帝真宗皇帝英宗皇帝哲宗皇帝南向為昭翼祖皇帝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仁宗皇帝神宗皇帝北向為穆凡祫享堂上設始祖南面之位室中設東面之位始祖南面則昭穆東西相向始祖東面則昭穆南北相向









  政和五禮新儀卷三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四
  序例
  冊祝
  親祠用竹冊有司常祀用祝版宮觀用青詞冊制以竹為之每冊二十四簡長尺有一寸濶一寸貫以紅絲絛以紅綿祝版以梓楸木為之長二尺廣一尺厚六分昊天上帝感生帝五方帝髙禖謂青帝位日月太一陽徳觀火徳位皇地祇神州地祗后土帝鼐稱嗣天子臣御書謹遣某官臣姓名敢昭告太一稱昭薦凡非親祠並稱謹遣某官以下准此九宮貴神風師雨師雷神太社太稷蜡祭謂嵗星熒惑鎮星太白星辰稱嗣天子御書謹遣某官臣姓名敢昭告風師雨師雷神稱昭薦司中司命司民司祿靈星夀星稱嗣天子謹遣某官姓名恭祭聖祖天尊大帝稱嗣皇帝臣御書謹遣某官臣姓名謹上啟太廟稱嗣皇帝臣御書謹遣某官姓名敢昭告僖祖皇帝室翼祖皇帝室宣祖皇帝室太祖皇帝室太宗皇帝室真宗皇帝室仁宗皇帝室並稱孝曾孫英宗皇帝室稱孝孫神宗皇帝室稱孝子哲宗皇帝室稱孝弟別廟稱皇帝謹遣某官臣姓名昭薦五方帝髙禖太社太稷之配熒惑嶽鎮海瀆八鼎勾芒祝融后土蓐収𤣥𡨋神農后稷蒼龍朱雀麒麟𤣥武白虎先農氏后稷氏文宣王歴代帝王女媧氏帝太昊氏帝神農氏帝髙陽氏帝髙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夏王大禹商王成湯髙宗中宗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漢髙皇帝永興軍後漢世祖光武皇帝唐髙祖神堯皇帝嵩陵周髙祖慶陵世宗皇帝懿陵符皇后稱皇帝御書謹遣某官臣姓名敢昭薦熒惑稱昭告禖神簡狄姜嫄稱恭祭歴代帝王秦始皇帝漢太宗孝文皇帝孝景皇帝世宗孝武皇帝中宗孝宣皇帝魏文宣皇帝後周太祖文皇帝隋髙祖文皇帝唐太宗文皇帝明皇帝肅宗宣孝皇帝憲宗章武皇帝宣宗獻文皇帝後唐莊宗皇帝明宗皇帝晉髙祖皇帝漢髙祖皇帝河南府大火應天府商丘公從祀山川稱皇帝謹遣某官姓名敢昭薦先蠶昭烈武成王㑹應廟司寒馬祖先牧馬社馬歩七祀歴代帝王之配謂聖祖太昊神農髙陽陶唐有虞夏商成湯髙宗中宗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之配稱皇帝謹遣某官姓名恭祭文宣王昭烈武成王之配歴代帝王之配謂秦始皇帝漢髙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孝宣帝後漢光武帝魏文帝後周太祖隋髙祖唐髙祖太宗明皇肅宗憲宗宣宗後唐莊宗明宗晉髙祖配稱皇帝謹遣某官姓名致祭贈祭文武官皇親內侍二品以上及太夫人二品以上稱皇帝遣某官姓名致祭州縣祭社稷風師雨師雷神並釋奠文宣王並稱某官姓名敢昭告
  凡親祠前祀一日有司以祝冊授通進司進御書降付尚書禮部其常祀係進御書者並前期進御書
  凡祝版天神則燔燎地祗人鬼則瘞埋太廟別廟則藏諸匱
  玉幣
  凡禮神之玉幣冬至祀昊天上帝以蒼璧幣以蒼幷配位用蒼幣二親祠則第一龕用白幣赤幣二帛幣二青幣二黃幣一第二龕第三龕及內壝之內白幣六十五青幣七十六赤幣五十七帛幣一百一十八黃幣一內壝之外衆星青幣六十赤幣六十白幣六十帛幣六十黃幣一百二十尚祀則設從祀白幣二帛幣二赤幣二青幣二黃幣二雩祀上帝上辛祈榖祀上帝明堂祀上帝以蒼璧幣以蒼感生帝以四圭有邸幣以赤皇地祗以黃琮幣以黃髙禖以青圭幣以青青帝以青圭赤帝以赤璋黃帝以黃琮白帝以白琥黒帝以黝璜幣如其玉日以日圭幣以赤月以月圭幣以白熒惑以兩圭有邸幣以赤九宮以兩圭有邸太一黒攝提黃軒轅青招揺天符黃青龍紫咸池白太隂紅天一赤幣如其玉神州地祗太社太稷以兩圭有邸幣以黒帝鼐幣以黃寳鼎魁鼎幣以黒牡鼎蒼鼎幣以青岡鼎彤鼎幣以赤阜鼎皛鼎幣以白嶽鎮海瀆以兩圭有邸幣如其方色先農幣以青先蠶幣以黒㑹應廟以五方色幣太廟別廟以祼圭幣以白其餘禮神之幣皆以白上帝蒼幣二感生帝赤幣二黃帝皇地祗各用黃幣二髙禖青幣五青帝先農各用青幣二赤帝赤幣一白帝白幣二黒帝神州地祗各用黒幣二朝日赤幣一夕月白幣一熒惑赤幣二太廟毎室白幣一別廟白幣一太社太稷黒幣四嶽鎮海瀆東方青幣五南方赤幣五中方黃幣三西方白幣五北方黒幣五九宮貴神九鼎各方色幣九蜡祭東方青幣四赤幣一西方青幣二白幣三南方青幣二赤幣二黃幣二北方青幣二白幣二先蠶黒幣一風師雨師雷神各白幣一會應廟方色幣五文宣王白幣四昭烈武成王白幣二宮觀景靈宮幣以蒼上清儲祥宮儲慶宮幣以青醴泉觀幣以赤九成宮幣以黃佑神觀以五方幣中太一宮立春幣以青立夏以赤立秋以白立冬以皂景靈宮蒼幣一上清儲祥宮青幣五儲慶宮青幣十一醴泉觀白幣一陽徳觀赤幣二九成宮黃幣一佑神觀五方色幣五中太一宮幣一十一
  凡小祠不用幣
  凡燔瘞之玉用珉其色如禮神之玉
  凡幣之制長一丈八尺
  凡祠事畢天神則燔玉幣扵燎壇神祗人鬼則瘞扵坎太廟別廟則埋幣扵西階東
  神席神位版符
  昊天上帝上帝祈穀雩祀明堂天皇大帝北極大帝五方帝感生帝髙禖謂青帝位大明夜明熒惑九宮貴人皇地祗神州地祗太社太稷並席以槀秸配位僖祖皇帝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並席以蒲越其餘神位皆設莞席太廟每室鋪筵設幾別廟同
  凡祠昊天上帝上帝五方帝感生帝髙禖謂青帝位皇地祗神州地祗大明夜明與配帝神位版皆以黃金飾木鏤青爲字其餘用朱漆金字










  政和五禮新儀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五
  序例
  齋戒
  凡大祀前十日應行事執事及陪祠官受誓戒每嵗大祀行事執事官受誓戒散齋七日致齋三日中祀散齋三日致齋二日小祀散齋二日致齋一日皇帝散齋七日扵別齋致齋三日冬祀夏祭一日扵大慶殿一日扵太廟一日扵行宮宗祀二日扵大徳殿一日扵太廟祫享二日扵大慶殿一日扵太廟其餘親祠皆二日扵大慶殿一日扵行宮散齋不弔喪問疾作樂有司不奏刑殺文書致齋日前後殿不視事唯行祀事應行事執事陪祠官及從升者散齋七日宿於正寢致齋三日各宿於其次三省樞宻院官各宿扵其本㕔及都堂侍從官並尚書侍郎分宿扵秘書中書後省親王扵本府翊善㕔宗室扵睦親廣親宅都㕔及學舍餘官內㕔有所司者各宿扵其司諸方各使許赴陪位者各宿扵其次散齋致事如故惟不弔喪問疾作樂判書刑殺文書行刑罰及與穢惡致齋之日惟祀事得行祀官已齋而闕者通攝每嵗常祀行事執事官散齋致齋准此
  凡每嵗常祀行事執事官致齋扵本司無本司者扵太常齋舎太廟齋宮前一日質明赴祠所齋宮有司先告州府及金吾平明清所行之道路不得見諸㐫穢讓經過訖其哭泣之聲聞扵祭所者權禁斷
  獻官
  親祠親王為亞獻終獻有司攝事及常祀禮部尚書侍郎為亞獻太常卿少禮部祠部郎官為亞獻太常博士為終獻中祀以太常卿少禮部祠部郎官為初獻禮部祠部郎官為亞獻太常博士為終獻太學辟廱釋奠文宣王武學釋奠武成王大司成祭酒司業為初獻祭酒司業丞為亞獻丞博士為終獻宗學釋奠文宣王宗正卿少為初獻少卿丞為亞獻丞博士為終獻太廟別廟親王宗室使相節度使並郡王及觀察使以上為初獻宗室正仕以上為亞獻終獻每嵗奏告配帝室以宗室節度使至遙郡防禦使為獻官朔祭太廟別廟及薦新以太常少卿為獻官祀太一宮陽徳觀以中書舍人為獻官祭馬祖先牧馬社馬歩以太僕卿少為獻官其餘小祀一獻並以禮部祠部郎官太常博士充凡每嵗大中小祀行事官以次差充外若闕聽以主客膳部郎官充又闕逓差五曹郎官如吏部闕差戶部之類又闕初獻聽報秘書省長貳亞終獻禮官獻官謂以小祀闕以太常丞又闕以秘書丞以下充又闕報尚書吏部仍報太常寺以職事官髙下為敘
  祭器器實附
  凡籩豆簠簋之數大祀每位籩十二豆十二時享太廟別廟每室加豆二簋二簠二中祀籩十豆十簠二簋二小祀籩八豆八簠一簋一
  凡俎用犢者俎四用羊豕者俎八用牛羊豕者爼十二若小祀皆用俎二太廟別廟朔祭爼五時享俎十祫享俎十五親祠俎有七大興殿帝鼐俎八八鼎俎二凡豋鉶槃之數大祀昊天上帝上帝感生帝皇地祗神州地祗各用豋一槃一朝日夕月五方帝東西蠟熒惑各用豋一太廟別廟各用槃一豋二鉶三太社太稷各用槃一鉶三中祀嶽鎮海瀆先農先蠶文宣王武成王南北蠟各用槃一豋二鉶三風師雨師各用豋一小祀用槃一靈星夀星馬祖不設
  凡酒尊之數親祠用太尊五山尊五常祀昊天上帝上帝感生帝皇地祗神州地祗太社太稷每位用太尊五山尊五其餘大祀用犧尊五象尊五太廟別廟用犧尊五象尊五又設烏彛一雞彛一秋冬臈享用著尊五壺尊五又設黃彛二牢彛一祫享用太尊五山尊五又設蜼彛一虎彛一彛有舟祀用犧尊四小祀用犧尊三內小祀三獻即用犠尊三象尊三以上為酌尊
  凡大中小祀皆設太尊二山尊二著尊二犧尊二象尊二壺尊六
  凡從祀祭器之數昊天上帝壇之第一龕每位籩八豆八簠一簋一俎二豋一爵二加坫凡爵皆有坫太尊二著尊二第二第三龕每位籩二豆二簠一簋一爼一豋一爵一內壝內外每位籩一豆一簠一簋一俎一爵一第二龕每龕犧尊二第三龕每龕象尊二壺尊二內壝內每位概尊二內壝外每位散尊二皇地祗壇之第一等每位籩四豆四簠一簋一爼一豋一槃一惟五官神設槃爵一第二等及壇下內壝之內每位各籩二豆二簠一簋一俎一爵一神州地祇五嶽各犧尊二象尊二五行五官鎮海瀆各山尊二山林川澤各蜃尊二丘陵墳衍原隰各散尊二五帝壇下從祀每位籩二豆二簠一簋一俎一爵一共設象尊四壺尊二髙禖壇下禖神位籩十豆十簠二簋二爼十二犧尊三蜡祭從祀每位籩二豆二簠一簋一爼一爵一東西蠟卯階之南設象尊二扵階之東壺尊二子階之西山尊二蜃尊散尊一南蠟卯階之西設象尊二北蠟設卯階尊准此子階於階之西各設蜃尊二山尊二散尊二子階之東壺尊北蠟設子階尊准此嶽鎮海瀆從祀每位籩四豆四簠一簋一爼一豋一爵一蜃尊一太一宮三皇五帝每位籩十豆十簠二簋二爵一天地水三官九曜每位籩八豆八簠一簋一爵一五嶽九真君每位籩四豆四簠一簋一爵一餘從祀皆籩二豆二簠一簋一爵一太廟配享功臣禮各位又設俎一文宣王武成王殿堂兩處廡各設象尊二陽徳觀兩廡各設犧尊二
  凡祭祀共五齊三酒以太尊實泛齊山尊實醴齊著尊實盎齊犧尊實醍齊象尊實沉齊以壺尊實事酒昔酒清酒皆設而弗酌凢酌尊太尊著尊實以泛齊以供內法酒代山尊犧尊實以醴齊以祠祭法酒代
  凡酌尊皆有副大祀所酌凡一尊以三為副中祀以二尊小祀以一尊凡齊皆加明水酒皆加𤣥酒各設扵逐尊之上謂如用犧尊凡五者以四尊實齊一尊實明水用壺尊六者以三尊實三酒三尊實𤣥酒凡用籩豆各十二者籩實以形鹽魚鱐乾棗乾桃乾䕩栗榛實蔆芡鹿脯糗餌粉餈豆實以芹菹筍菹葵菹菁菹韭菹魚醢兎醢豚拍醢鹿臡酏食糝食用籩豆各十者籩減糗餌粉餈豆減酏食糝食用籩豆各八者籩又減蔆栗豆又減豚拍葵菹用籩豆各四者籩實以栗鹿脯乾棗形鹽豆實以芹菹菁菹鹿臡兎醢用籩豆各二者籩實以栗鹿脯豆實以菁菹鹿臡用籩豆各一者籩實以鹿脯豆實以鹿臡用簠簋各一者簠實以黍簋實以稷用簠簋各二者簋實以稷黍簠實以稻粱㽅實以太羮鉶實以肉羮爼實以牲體牲皆盤實以毛血凡宮觀用籩豆各十二者籩實以蔆芡榛實栗乾桃乾䕩乾棗形鹽棃乾柿糗餌粉餈豆實以芹菹筍菹葵菹菁菹薤子萵苣松脯薺脯𤓰虀法醬酏食糝食用籩豆各十者籩減糗餌粉餈豆減酏食糝食用籩豆各八者籩又減蔆乾柿豆又減薤子萵苣籩豆各四者籩實以栗梨乾棗形鹽豆實以芹菹菁菹薺脯法醬籩豆各二者籩實以梨栗豆實以菁菹法醬用簠簋各一者簋實以黍簠實以稷用簠簋各二者簋實以黍稷簠實以稻粱爼實以乳餅
  凢祀神之物有當時所無者則以時物代之
  凡太廟別廟加豆二春實以韭卵夏實以鮪麥秋實以豚黍冬實以稻鴈
  凡太廟別廟薦新孟春豆三實以韭以卵以葑仲春豆一實以冰季春豆三實以筍蒲鮪如鮪闕以魴鯉代籩一實以含桃孟夏豆二實以彘麥仲夏豆二實以雛以黍籩一實以𤓰季夏籩二實以芡以蔆孟秋豆二實以栗以稷籩二實以棗梨仲秋豆二實以麻以稻季秋豆二實以菽以兎籩一實以栗孟冬豆一實以鴈仲冬豆一實以麕季冬豆一實以魚
  凡諸陵薦獻孟春薦韭菁茵陳卵仲春薦氷鳬菰季春薦筍蒲煮酒鮪魚酪藕孟夏薦荼豕麥含桃李仲夏薦雛黍𤓰杏林擒季夏薦蔆芡蓮實孟秋薦棗栗梨實蒲萄仲秋薦瀑酒麻稻鶉季秋薦菽兎栗榴榲桲孟冬薦鴈山藥仲冬薦麞橙橘柑季冬薦魚以鱣鮪鮓鱨鰋鯉充
  牲牢牲體附
  凡祀昊天上帝犢二羊十豕十祈榖祀上帝感生帝雩祀上帝神州地祇各犢二皇地祇犢二羊五豕五大享明堂祀上帝犢二羊二豕二髙禖犢一羊三豕三太社太稷犢二羊四豕四祫享太廟犢十一羊十一豕十一時享太廟各羊十豕十配享功臣七祀各用羊二別廟羊一豕一朔祭太廟羊十別廟羊一薦新太廟別廟各豕一惟四月薦新用祀五方帝各羊二豕二九宮貴神羊九豕九朝日夕月各羊二豕二蜡祭東方西方各羊四豕四南方北方各羊三豕三中方嶽鎮羊二豕二四方嶽鎮海瀆各羊四豕四先農雨師各羊二豕二先蠶風師雷神各羊一豕一釋奠文宣王羊五豕五武成王羊三豕三司中司命司民司祿各羊一豕一靈星夀星司寒馬祖先牧馬歩各羊一豕一司命戶竈中霤門厲行各羊一都門軷祭羊一豕一
  凡大祀養牲在滌芻之三月月易一牢中祀六十日小祀三十日
  凡天神之祀皆燔牲首以報陽凡地祗之祭皆瘞牲之左髀以報陰
  凡薦享太廟別廟皆升首扵室
  凡薦腥體七兩髀兩肩兩脅升脊左右胖俱用其載扵俎則以兩髀在兩端兩肩次之兩脅次之脊在扵中薦熟體十一用右胖髀不升前體肱骨離為三曰肩臂臑後體股骨去髀離為二曰肫胳前脊二骨謂之正脊其次直者二骨謂之直脊又其次闊扵直脊者一骨謂之橫脊脅最後二骨為短脅旁中二骨為正脅最前二骨為代脅升扵爼則肩臂臑在上端肫胳在下端脊脅在中央其載之次序則肩臂臑正脊直脊橫脊代脅長脅短脅肫胳
  凡牛羊腸胃腸三胃三其長皆及俎距離肺一小而長半割之不絶中央少許刌肺三其載之次序則離肺在上端刌肺次之腸胃在下端
  凡豕膚九橫載扵爼令其皮革相順以上皆分生熟之薦

  政和五禮新儀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六
  序例
  親祠登歌大朝㑹同
  金鐘一在東玉磬一在西俱北向柷一在金鐘北稍西敔一在玉磬北稍東摶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東西相向一絃絃絃絃絃琴各一瑟四在金鐘之南西上玉磬之南亦如之東上又於午階之東太廟則於泰階之東宗祀則扵東階之西大朝㑹則扵丹墀香案之東設笛二篪二巢笙二和笙二為一列西上大朝㑹和笙在笛南塤一在笛南大朝㑹在篪南閏餘匏一簫一各在巢笙南又於午階之西太廟則扵泰階之西宗祀則扵西階之東大朝會則扵丹墀香案之西設笛二篪一巢笙二和笙二爲一列東上塤一在笛南七星匏一在巢笙南簫一在九星匏西鐘磬柷敔搏拊琴瑟工各坐扵壇上太廟宗祀大朝㑹則扵殿上塤篪笙笛簫匏工並立扵午階之東西太廟則扵泰階之東西宗祀則扵西階之間大朝會則扵丹墀香案之東西樂正二人在鐘磬南歌工四人在敔東俱東西向執麾挾仗色掌事一名在樂虡之西東向樂正紫公服大朝㑹服絳公服方心曲領緋白大帶金銅革帶馬皮履樂正介幘執麾人平巾幘並緋繡鸞衫白絹夾袴抹帶大朝㑹同
  親祠宮架景靈宮 宣徳門大朝㑹附
  四方各設編鍾三編磬三東方編鍾起北編磬間之東向西方編磬起北編鍾間之西向南方編磬起兩編鍾間之北方編鍾起兩編磬間之俱北向設十二鎛鍾特磬於編架內各依月律四方各鏄鍾三特磬三東方鎛鍾起北特磬間之東向西方特磬起北鎛鍾間之西向南方特磬起西鎛鍾間之北方鎛鍾起西特磬間之皆北向景靈宮天興殿鎛鍾編鍾特磬編磬如毎嵗大祠宮架陳設植建皷鞞皷應皷扵四隅建鼓在中鞞皷在左應鼔在右設柷敔扵北架內柷一在道東敔一在道西設瑟五十二朝㑹五十六宣德門五十四列為四行二行在柷東二行在敔西次一絃琴七左四右三次三絃琴一十有八宣徳門二十並分左右次七絃琴二十有三次九絃琴二十有三並左各十有二右各十有一宣徳門七絃絃各二十五並左十有三右十有二次
  巢笙二十有八分左右宣徳門三十二次匏笙三在巢笙之間左二右一次簫二十有八宣徳門大朝會三十次竽二十次篪二十有八宣徳門三十六朝會篪三十三左十有七右十有六次塤一十有八宣徳門朝會二十次笛二十有八並分左右宣德門笛三十六朝會笛三十三左十有七右十有六雷皷雷鞀各一在左又雷鞀雷鼔各一在右地祗靈皷各二太廟路鞀路鼔各二大朝㑹晉皷二宣徳門不設並在三絃五絃琴之間東西相向晉皷一在匏笙間少南北向副樂正二人在柷敔之前北向敔工三十有二宣徳門四十朝㑹三十有六次柷敔東西相向列爲四行左右各二行樂師四人在敔工南北東西相向運譜二人在晉皷之左右北向執麾挾仗色掌事一名在樂虡之右東向副樂正同樂正服大朝㑹同樂正朝服樂師緋公服運譜綠公服大朝會介幘絳韝白衣帽抹帶樂正執麾人並同登歌執麾人服朝㑹同文舞六十四人執籥翟武舞六十四人執干戚俱為八佾文舞分立扵表之左右各四佾引文舞二人執纛在前東西相向舞執旌二人鞀二人雙鐸二人單鐸二人鐃二人持金錞四人奏金錞二人鐲二人相二人雅二人分立扵宮架之東西北向北上武舞在其後舞色長幞頭抹額紫繡袍引二舞頭及二舞郎並紫平冕皂繡鸞衫金銅革帶烏皮履大朝㑹引文舞頭及文舞郎並進賢冠黃鸞衫銀褐裙𧛾襠革帶烏皮履引武舞頭及武舞郎並平巾緋鸞衫黃畫甲身紫𧛾襠豹文大口袴起梁帶烏皮鞾引武舞人武弁緋繡鸞衫抹額紅錦臂鞲白絹袴金銅革帶烏皮履大朝㑹同
  大祠登歌中祠同
  編鐘一在東編磬一在西俱北向柷一在編鍾之北稍西敔一在編琴之北稍東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俱東西相向一絃絃絃絃絃琴各一瑟一在編磬之南亦如之東上列於午階之東太廟別廟則扵殿下泰階之東明堂祠廟則扵東階之西設笛一篪一塤一為一列西上和笙一在笛南巢笙一在篪南簫一在塤南午階之西亦如之東上太廟別廟則扵泰階之西明堂祠廟則扵西階之東鍾磬柷敔摶拊琴瑟工各立扵壇上明堂太廟別廟扵殿上祠廟扵堂上塤篪笙簫笛工並立於午階東西太廟別廟則於泰階之東西明堂祠廟扵兩階之間若不用宮架即豋歌工人並坐樂正二人在鍾磬南歌工四人在敔東俱東西相向執麾挾仗色掌事一名在樂虡之西東向樂正公服執麾挾仗色掌事平巾幘樂正黒介幘並緋繡鸞衫白絹抹帶
  大祠宮架
  四方各設鎛鍾三各依月律編磬一北方應鍾起西編鍾次之黃鍾次之編磬次之大呂次之皆北向東方大簇起北編鍾次之夾鍾次之編磬次之姑洗次之皆東向南方仲呂起東編鍾次之㽔賔次之編磬次之林鍾次之皆南向西方夷則起南編鍾次之南呂次之編磬次之無射次之皆西向設十二特磬各在鎛鍾之內植建鼔鞞皷應皷扵四隅設柷敔扵北架內柷在左右雷皷雷鞀各二地祗以靈鼔靈鞀太廟別廟以路鼓路鞀分東西敔工之南瑟二在柷東次一絃琴次三絃琴次五絃琴次七絃琴次九絃琴各二各為一列敔西亦如之巢笙簫竽篪塤笛各四為四列在雷皷之後若地祇即在靈鼔後太廟別廟在路鼔後晉鼔一在笛之後俱北向副樂正二人在柷敔之北歌工八人左右各四在柷敔之東南西向執麾挾仗色掌事一名在宮架西北東向副樂正本色公服執麾挾仗色掌事及樂正平巾幘服同登歌樂工文舞六十四人執籥翟武舞六十四人執干戚俱為八佾文舞分立扵表之左右各四佾引文舞二人執纛在前東西相向舞色長二人在執纛之前分東西若武舞則在執旌之前引武舞執旌二人鞀二人雙鐸二人單鐸二人鐃二人持金錞四人奏金錞二人鉦二人相二人雅二人分立扵宮架之東西北向北上武舞在其後舞色長幞頭抹額紫繡袍引文舞武舞頭文郎武郎並紫平冕皂繡袍銀褐裙白絹抹帶金銅革帶烏皮履引武舞樂工武弁緋繡抹額鸞衫紅錦臂韝白絹抹帶金銅革帶烏皮履
  三京司府等每嵗祭社稷祀風師雨師雷神釋奠文宣王用豋歌樂陳設樂器並同每嵗大中祀豋歌樂凡軒架之樂三面其制去宮架之南面判架之樂二面其制去軒架之北面特架之樂一面













  政和五禮新儀卷六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七
  序例
  親祠降御札奏告天地太廟別廟太社太稷
  前期太史擇日報太常寺太常寺具時日散告凡奏告報謝之儀准此前二日儀鸞司設行事執事官次扵祠所前一日質明行事官執事官赴祠所清齋集告官齋所肄儀太祝習讀祝文眡禮饌齋幣訖俱還齋所次贊者引監察御史㸃閱禮饌視牲充質實之每位各左有十二籩為三行以右為上第一行形鹽在前魚鱐糗餌粉餈次之第二行榛實在前乾桃乾䕩乾棗次之第三行蔆在前芡栗鹿脯次之若太廟別廟則為四行第一行魚鱐在前糗餌粉餈次之第二行乾䕩在前乾棗形鹽次之第三行鹿脯在前榛實乾桃次之第四行蔆在前芡栗次之其餘祠廟陳設如常祀之儀右有十二豆為三行以左為上第一行芹菹在前筍菹葵菹菁菹次之第二行韭菹在前酏食魚醢兎醢次之第三行豚拍在前鹿臡醓醢糝食次之若太廟別廟則為四行第一行芹菹在前筍菹葵菹次之第二行菁菹在前韭菹酏食次之第三行魚醢在前兎醢豚拍次之第四行鹿臡在前醓醢糝食次之其餘祠廟陳設如常祀之儀爼二一在籩前實以羊腥七體兩髀兩肩兩脅並脊兩髀在兩端兩肩兩脅次之脊在次一在豆前實以豕腥七體其載如羊又爼六在豆各爲三重以北為上第一重一實以羊腥腸胃肺離肺一在上端刌肺三次之腸三胃三又次之一實以豕腥膚九橫載第二重一實以羊熟腸胃肺一實以豕熟胃其載如腥第三重一實以羊熟十一體肩膋臑肫胳正脊一直脊一橫脊一長脊一短脅一代脅一皆二骨以並肩臂臑在上端肫胳在下端脊脅在中一實以豕熟十一體其載如羊皆羊在左豕在右太廟別廟加爼二實以羊豕牲首在牲爼之北其餘祠廟陳設如常祀之儀槃一在神位前天地社稷實以血太廟別廟實以毛血置扵戶室外之左豋一在槃之前天地實以太羮在鉶前一實以肝脊在籩之左餘不設太廟別廟社稷每位又設鉶三實以羮加芒滑社稷在槃之前太廟別廟在登後皆在籩豆之間餘不設簠二簋二在籩豆外二豆間簠在左簋在右簠實以稻粱粱在稻南簋實以黍稷稷在黍南犧尊一置扵坫加勺冪在壇上東西隅北向實以供內法酒社稷西北隅南向太廟別廟扵本室前楹間祠廟扵堂上前楹間俱北向太常設燭扵神位前洗二扵卯階東北向太廟別廟扵東階下直東霤祠廟扵東階之東盥洗在東爵洗在西罍在洗東加勺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若爵洗之篚則又實以爵加坫執罍篚者位扵其後又設揖位扵壇之東太廟別廟扵齋宮內道南及東神門外祠廟扵南神門外告官在南北向監察御史奉禮郎太祝太官令在北南向西上設燎柴扵壇之東南北向地祗開瘞坎扵子階之北社稷扵子階之西北太廟別廟扵西階之東俱南向祠廟扵廟廷之東南設望燎位扵其北告官在北南向監察御史在西東向奉禮郎太祝在東西向北上設望瘞位則扵瘞坎之南告官在南北向監察御史在西東向奉禮郎太祝在東西向北上若社稷則監察御史在東西向奉禮郎太祝在西東向南上又設告官席位扵卯階之東西向太廟別廟扵階之東西向祠廟准此社稷扵北牖下南向監察御史位扵午階之南北向太廟別廟扵殿庭之南祠廟准此奉禮郎太祝太官令位其後西上光祿卿席位扵監察御史之東北向太廟別廟及祠廟准此社稷監察御史在兩壇之間南向奉禮郎太祝太官令在其後東上光祿卿位扵其西南向又設監察御史位扵壇上之西東向太廟別廟在殿上之西祠廟准此奉禮郎太祝在東西向北上太廟別廟及祠廟准此社稷監察御史於壇上西向奉禮郎太祝扵壇上東向南上太官令扵尊酒所北向社稷南向告日未明太官令帥其屬實饌具畢贊者引光祿卿入詣席位北向贊者曰再拜光祿卿再拜升自卯階太廟別廟升自西階祠廟升自東階凡行事執事官階升降准此㸃視禮饌畢次引監察御史升壇㸃閲陳設糾察不如儀者光祿卿齋所餘官各服祭服次引監察御史奉禮郎太祝太官令入就席位次引告官就位太廟別廟告官既就位祠祭官於殿上贊奉神主宮闈令入室搢笏扵祏室內奉神主詣神幄內扵幾後啟匱設扵座白羅綾巾覆之別廟以青羅巾覆之執笏退復執事位祠祭官扵殿上贊奉神主訖禮直官稍前贊有司謹具請行事贊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次引監察御史奉禮郎太祝太官令俱升就位立定次引告官詣盥洗位北向立社稷南向以下請詣盥洗爵洗位準此搢笏盥手帨手執笏外詣神位前搢笏跪三上香祠廟搢笏上香乃跪引奉禮郎搢笏西向跪社稷東向執事者以玉幣授奉禮郎奉禮郎以玉幣授告官訖執笏興復位告官受玉幣奠訖執笏俛伏興再拜復若詣太廟次室則奉禮郎告官行禮並如上儀少頃引告官再詣盥洗位北向立告官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搢笏升詣尊所西向立社稷東向執事者以爵授告官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搢笏升詣尊所西向立社稷東向執事者以爵授告官告官搢笏執爵執尊者舉冪太官令酌酒告官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神位前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告官執爵三祭酒奠爵執笏俛伏興少立若太廟別廟則祭酒訖告官出室戶外立引太祝詣神位前東向若太廟別廟則太祝扵室戶外東向社稷則西向搢笏跪讀祝文訖執笏興復位若詣太廟次室則太祝告官行禮並如上儀告官再拜復位少頃引告官詣望燎位地祗社稷詣望瘞位太廟別廟祠祀祭官扵殿上贊納神主入祏室引宮闈令搢笏奉匱於神座納神主扵匱捧匱入祏室訖詣望燎位有司各詣神位前取玉幣祝版置扵燎柴地祗社稷太廟別廟祠廟置扵瘞坎次引監察御史奉禮郎太祝降詣望燎位立定禮直官曰可燎瘞則曰可瘞火燎半柴瘞則寘土半坎引告官以下復詣揖位立禮直官贊禮畢搢笏退太官令帥其屬徹禮饌引監察御史監視収徹訖退太廟別廟宮闈令闔戶以降太常藏版扵匱
  非泛奏告天地太廟別廟太社太稷祠廟附
  前二日儀鸞司設行事執事官次扵祠所前一日質明行事執事官赴祠所清齋集告官齋所肄儀太祝習讀祝文及視禮饌香幣訖俱還齋所告日前三刻禮引官贊者謂司職掌各服其服太常設神位席天地社稷席以槀秸餘以莞太廟別廟宮闈令入殿開室帥其屬掃除扵神惟內鋪筵南向設幾席上如常儀太史設神位版扵壇上北方南向社稷位南方北向太常陳幣篚於神位之左禮神之玉奠於神位前燔玉加於幣地祗社稷則瘞土太廟別廟及祠廟用幣祝版扵神位之右置扵坫香爐併合置扵案上以御香封次設祭器皆藉以席光祿實之每位各左一籩實以鹿脯右一豆實以鹿臡犧尊一置扵坫加酌冪在壇之東南隅北向實以供內法酒社稷設扵西北隅南向太廟別廟扵本室前楹間祠廟扵室上前楹間俱北向太常設燭扵神位前洗二於卯階之東北向太廟別廟扵東階下直東霤祠廟扵東階之東並盥洗在東爵洗在西罍在洗東加勺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若爵洗之篚則又實以爵加坫執罍篚者位扵其後設燎柴扵壇之東南北面地祗開瘞坎扵子階之北社稷扵子階之西北太廟別廟扵西階之東俱南向祠廟扵庭之東南設望燎位扵其北告官在北南向設望瘞位則於瘞坎之南告官在南北向奉禮郎太祝在其後西上設告官席位扵卯階之東西向太廟別廟扵東階之東西向祠廟准此社稷扵北牖下南向光祿卿席扵午階之南北向太廟別廟扵殿庭之南北向社稷扵壇之北南向惟天地太廟別廟社稷設光祿卿位奉禮郎太祝太官令位扵其東北向西上太廟別廟祠廟准此社稷扵壇之北南向西上在光祿卿後又設奉禮郎太祝位扵壇上之東西向北上社稷奉禮郎太祝位扵壇上東向南上太廟別廟扵殿上之東向西上祠廟准此太官令扵酒尊所北向社稷南向告日未明太官令帥其屬實饌具畢贊者引光祿卿入就位凡告官行事禮直官引餘官贊者引贊者曰再拜光祿卿再拜升自卯階太廟別廟升自西階祠廟升自東階凡行事執事官升降階准此㸃視禮饌畢退還齋所餘官各服祭服次引奉禮郎太祝太官令先入就席位次引告官入就位太廟別廟告官既就位祠祭官扵殿上賛奉神主宮闈令入室搢笏扵祏室內奉神主詣神幄內扵幾後啟匱設扵座以白羅巾覆之別廟以青羅巾覆之執笏退復執事位祠祭官扵殿上贊禮神主訖禮直官稍前贊有司具請行事贊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次引奉禮郎太祝太官令俱升就位立定次引告官詣盥洗位北向立社稷南向以下詣盥洗爵洗位準此搢笏盥手帨手執笏升詣神主前搢笏跪三上香祠廟搢笏上香乃跪次引奉禮郎搢笏西向跪社稷東向執事以玉幣授奉禮郎奉禮郎以玉幣授告官訖執笏興復位告官受玉幣奠訖執笏俛伏興再拜䧏復位若詣太廟次室奉禮郎告官行禮並如上儀少頃引告官再詣盥洗位在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笏行詣尊所向西立社稷東向執事者以爵授告官告官搢笏執爵執尊者舉冪太官令酌酒告官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神位前北向立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告官告官執爵三祭酒奠爵執笏俛伏興少立若太廟別廟則祭酒訖告官出室戶外立次引太祝詣神位前東向若太廟別廟則太祝扵室戶外東向社稷則西向搢笏跪讀祝文訖執笏興復位若詣太廟次室則太祝告官行禮並如上儀告官再拜復位次引告官詣望燎位地祇社稷詣望燎位太廟別廟俟祠祭官扵殿上贊禮納神主入祏室引宮闈令搢笏捧匱置扵神座納神主扵匱捧匱入祏室訖詣望燎位有司各詣神位前取玉幣祝版置扵燎柴地祇社稷太廟別廟同置扵瘞次引奉禮郎太祝降詣望燎位立定禮直官曰可燎瘞則曰可瘞火燎半柴瘞則置土半坎禮直官贊禮畢引告官以下退太廟別廟宮闈令闔戶以降太常藏祝版扵匱
  報謝天地太廟別廟太社太稷祠廟並同親祠降御禮奉告之儀

  政和五禮新儀卷七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八
  序例
  親祠降御札奏告宮觀非泛奏告同
  前二日儀鸞司設行事執事官次扵宮觀前一日質明行事執事官赴本宮觀清齋集告官齋所肄儀太祝習讀青詞祝文眡禮饌香幣訖俱還齋所告日前三刻禮直官贊者諸司職掌各服其服太常設篚扵神位之左青詞祝文扵神位之右香爐併合置扵案上以御香封次設祭器皆藉以席光祿實之每位各左一籩實以時果右一豆實以法醬犧尊一置扵坫加勺冪在殿上前楹間北向實以供內法酒太常設燭扵神位前洗二扵東階之東北向盥洗在東爵洗在西罍在洗東加勺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若爵洗之篚則又實以爵加坫執罍篚者位扵其後設燎柴扵殿庭之東南隅北向設望燎位扵其北告官在北南向奉禮郎太祝在其後西上又設告官席位扵殿下東階之東西向奉禮郎太祝太官令位於殿庭北向西上又設奉禮郎太祝位扵殿上之東西向北上太官令扵酒尊所北向告日未明告官以下並常服以俟贊者引奉禮郎太祝太官令詣殿庭各就席位禮直官引告官就位凡告官行事禮直官引餘官贊者引禮直官稍前贊有司謹具請行事贊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次引奉禮郎太祝太官令升殿就位立定次引告官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升自東階詣神位前搢笏三上香跪次奉禮郎搢笏西向跪執事者以幣授奉禮郎奉禮郎奉幣授告官訖執笏興復位告官受幣奠訖執笏俛伏興再拜訖復位若詣以次神位奉禮郎告官行禮並如上儀少頃引告官再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詣酒尊所西向立執事者以爵授告官告官搢笏執爵執尊者舉冪太官令酌酒告官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神位前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告官執爵三祭酒奠爵景靈宮進酒執笏俛伏興少立次引太祝詣神位前東向搢笏跪讀青詞祝文訖執笏興復位告官再拜復位若詣以次神位前太祝告官行禮並如上儀少頃引告官詣望燎位有司各詣神位前取詞幣置扵燎柴次引奉禮郎太祝詣望燎位立定禮直官贊曰可燎火燎半柴禮直官贊畢引告官以下退
  報謝宮觀
  前二日儀鸞司設行事執事官次扵宮觀前一日質明行事執事官赴本宮觀清齋集告官齋所肄儀太祝習讀青詞祝文視禮香饌幣訖俱還齋所告日前三刻禮直官贊者諸司職掌各服其服太常陳幣篚扵神位之左青詞祝文扵神位之右香爐併合置扵案以御香封次設祭器皆藉以席光祿實之每位各籩豆十有二籩為三行以右為上第一行栗在前形鹽糗餌粉餈次之第二行乾䕩在前乾棗棃實乾柿次之第三行蔆在前芡榛實乾桃次之豆為三行以左為上第一行芹菹在前葵菹菁菹次之第二行萵在前薤子松脯次之第三行苽⿱在前醬酏食糝食次之俎二一在籩豆外二爼間簠在左簋在右簠實以稻粱在稻南簋實以黍稷在黍南犧尊一置扵北加勺冪在殿上前楹間俱北向盥洗在東爵洗在西執罍篚者位扵其後設燎柴扵殿庭之東南隅北向設望燎位於其北告官在北南向奉禮郎在後太祝西上設告官席位扵殿下東階之東西向奉禮郎太祝太官令立扵殿庭北向西上又設奉禮郎太祝位扵殿上之東西向北上太官令扵酒尊所北向告日未明告官以下並常服以俟贊者引奉禮郎太祝太官令詣殿庭各就席位禮官引告官就位凡告官行事禮直官引餘官贊者引禮直官稍前贊有司謹具請行事贊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次引奉禮郎太祝太官令升殿就位次引告官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升自東階詣神位前搢笏跪三上香次引奉禮郎搢笏西向跪執事者以幣授奉禮郎奉禮郎奉幣授告官訖執笏興復位告官受幣奉奠訖執笏俛伏興再拜復位若詣以次神位則奉禮郎告官並如上儀少頃引告官再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笏升詣酒尊所西向立執事者以爵授告官告官搢笏執爵執尊者舉冪太官令酌酒告官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神位前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告官告官執爵三祭酒奠爵景靈宮進酒執笏俛伏興少立次引太祝詣神位前東向搢笏跪讀青詞祝文訖執笏興復位告官再拜復位若詣以次神位則太祝告官行禮並如上儀少頃引告官詣望燎位有司各詣神位前取詞幣置扵燎柴次引奉禮郎太祝詣望燎位立定禮直官贊曰可燎火燎半柴禮直官贊禮畢引告官以下退








  政和五禮新儀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九
  序例
  親祠奏告配帝室常祀同
  冬至日祀昊天上帝前二日奏告太祖皇帝室正月上辛祈糓祀上帝前二日奏告太宗皇帝室同日祀感生帝前二日奏告僖祖皇帝室孟夏雩祀上帝前二日奏告太宗皇帝室夏日至祭皇地祗前二日奏告太祖皇帝室季秋大享明堂祀上帝前二日奏告神宗皇帝室孟冬祭神州地祗前二日奏告太宗皇帝室奏告前二日儀鸞司設行事執事官次扵齋宮前一日質明告官以下赴齋宮致齋內行事執事官以差正祭並齋戒如別儀集告官齋所肄儀太祝習讀祝文及眡禮饌香幣訖俱還齋所告日前三刻禮直官贊者諸司職掌各服其服宮闈令入殿開室帥其屬埽除扵神幄內鋪筵南向設几筵上如常儀太常陳幣篚扵神位之左幣以白祝版扵神位之右置扵坫香爐併合置扵案上以御香封次設酒器皆籍以席光祿實之毎室各左一籩實以鹿脯右一豆實以鹿臡犧尊一置扵坫加勺冪在殿上前楹間室戶之左北向實以供內法酒太常設燭於神位前盥洗扵東階下直東霤盥洗在東爵洗在西罍在洗東加勺篚在洗西角肆實以巾若爵洗之篚用巾實以爵加坫執罍篚者位扵其後設揖位扵齋宮內南向告官在南北向監察御史奉禮郎太祝太官令在北南向西上又設揖位於東神門外如齋宮內位開瘞坎於殿西階之東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階設望瘞位扵其南告官在南北向監察御史在西東向奉禮郎太祝在東西向北上設告官席位扵殿下東南西向監察御史扵殿庭之南北向奉禮郎太祝太官令位扵其後俱西上光祿卿席位扵監察御史之南北向又設監察御史位扵殿上之西東向奉禮郎太祝在西東向北上太官令位扵酒尊所北向告日未明祠祭官引宮闈令入詣殿庭北向立凡宮闈令行事皆祠祭官引祠祭官曰再拜宮闈令再拜升殿開室帥其屬埽除邪穢拂神位退就執事位太官令帥其屬實饌具畢贊者引光祿卿入詣殿下席位北向凡告官行事禮直官引餘官皆贊者引贊者曰再拜光祿卿再拜升自西階凡行事執事官升降皆自西階㸃視禮饌畢次引監察御史升殿㸃閱陳設糾察不如儀者光祿卿還齋所餘官各服祭服次引行事執事官各就齋宮內揖位立定禮直官贊揖引詣東神門外揖位贊揖次引監察御史奉禮郎太祝太官令先入就席位次引告官入就位祠禮官扵殿上贊奉神主宮闈令入室執笏扵祏室內奉神主殿設扵座奉神主詣神幄內扵幾後啟匱以白羅巾覆之執笏退復執事位祠祭官扵殿上贊奉神主訖禮直官稍前贊有司謹具請行事贊者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次引監察御史奉禮郎太祝太官令升殿各就位立定以次告官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升殿詣神位前搢笏跪三上香次引奉禮郎搢笏西向跪執事者以幣授奉禮郎奉禮郎以幣授告官訖執笏興復位若正月上辛奏告僖祖皇帝室奉幣訖引奉禮郎先詣太宗皇帝室神位前西向立告官奠幣訖詣太宗皇帝室行禮並如上儀告官受幣奠訖執笏俛伏興再拜降復位少頃引告官再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詣爵洗位北向立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笏升殿詣尊所西向立執事者以爵授告官告官搢笏執爵執尊者舉冪太官令酌酒告官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神位前搢笏跪執事以爵授告官告官執爵三祭酒奠爵執笏俛伏興出戶外北向少立引太祝扵堂戶外東向搢笏跪讀祝文讀祝訖執笏興復位若正月上辛奉禮郎詣僖祖皇帝室讀祝文訖引太祝先詣太宗皇帝室戶外東向立告官再拜訖詣太宗皇帝室行禮如上儀祭官扵殿上贊奉神主入祏室次引宮闈令搢笏奉入室內訖宮闈令先捧匱置神主扵匱捧入祏室搢笏退復位次引告官詣望瘞位有司詣室取幣置扵瘞坎引監察御史奉禮郎太祝望瘞位禮直官曰可瘞置土半坎引告官以下詣齋官揖位立禮直官贊禮畢揖退太官令帥其屬徹禮饌引監察御史監視収徹訖還齋所宮闈令闔戶以降太常藏祝版於匱















  政和五禮新儀卷九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
  序例
  奏告諸陵上宮
  齋戒
  告官以下沿路宿扵驛舎有坊即官廨或觀寺不弔喪問疾作樂刑罰罪人及與穢惡至陵宿扵齋所惟奏告事得行其餘悉禁前一日質明應行事執事陪位官並齋扵陵所本陵設酒饌告官已齋而闕者通攝行事
  陳設
  前一日都監常服帥其屬詣陵闕宮殿門升殿行掃除扵上降行埽除扵下設神御座扵殿上當中南向惟永安陵則設宣祖皇帝座稍西又設昭憲皇后座扵宣祖皇帝之東俱南向陳香案及供奉之物扵座前訖闔宮殿門永昌陵則先詣太祖皇帝陵陳設畢次詣孝惠皇后孝明皇后孝章皇后章懷皇后陵永熙陵則先詣太宗皇帝陵陳設畢次詣淑惠皇后懿徳皇后明徳皇后元徳皇后章穆皇后陵永定陵則先詣真宗皇帝陵陳設畢次詣章獻明肅皇后章懿皇后章惠皇后陵永昭陵則先詣仁宗皇帝陵陳設畢次詣慈聖光獻皇后陵永厚陵則先詣英宗皇帝陵陳設畢次詣宣仁聖烈皇后陵永裕陵則先詣神宗皇帝陵陳設畢次詣欽聖憲肅皇后欽成皇后欽慈皇后惠恭皇后陵陳設並如上儀又設告官以下次扵門外告日行事前陳表於案上在右惠恭皇后位陳祝文置燎柴扵爐內設望瘞位扵其北告官陪位官在北南向太祝位扵其後又設告官席位扵階東陪位席位又扵其南俱西向北上設太祝位扵庭南北向又設告官位扵香案之前北上設太祝位扵香案之西東向
  省饌
  前一日告官以下常服並集告官齋所肄儀太祝習讀表及祝文訖告官詣廚閲饌物省鑊視滌既晡陵監帥其屬臨造神饌
  行事
  告日質明告官以下常服並詣陵南門外就次奉饌者各陳扵外都監帥其屬闢宮殿門進饌者設饌俱畢都監還以告官先入升殿㸃閱陳設乃還次禮生引太祝次引陪位官次引告官各入就位禮生贊有司謹具請行事次贊者曰再拜在位者再拜禮生引太祝升殿位次引告官詣神御香案前執事官奉香告官搢笏三上香執事者奉茶酒告官跪執醆酬茶三祭酒皆以虛醆授執事者執笏俛伏興少退立太祝搢笏取表侍扵神座右東向跪讀訖執笏興置表扵案惠恭皇后陵即讀祝文告官再拜俱降階復位惟永安陵詣宣祖皇帝神御香案前行禮畢次詣昭憲皇后神御香案前行禮並如上儀禮生曰再拜在位皆再拜次引告官以下就望燎位執事者取表置扵燎柴惠恭皇后陵即取祝文置扵燎柴次引太祝就望燎位禮生曰可燎火燎半柴告官以下退闔宮殿門永昌陵則先詣太祖皇帝陵行禮畢次詣孝惠皇后孝明皇后孝章皇后章懷皇后陵永熙陵先詣太宗皇帝陵行禮畢次詣淑徳皇后懿徳皇后明徳皇后元徳皇后章穆皇后陵永定陵先詣真宗皇帝陵行禮畢次詣章獻明肅皇后章懿皇后章惠皇后陵永昭陵先詣仁宗皇帝陵行禮畢次詣慈聖光獻皇后陵永厚陵先詣英宗皇帝陵行禮畢次詣宣仁聖烈皇后陵永裕陵先詣神宗皇帝陵行禮畢次詣欽聖憲肅皇后欽成皇后欽慈皇后恵恭皇后陵行禮並如上儀
  奏告諸陵下宮
  齋戒
  如奏告上宮之儀
  陳設
  前一日都監常服帥其屬闢寢宮門設神御座南向永安陵設宣祖皇帝座當寢殿又設昭憲皇后座扵其西永昌陵設太祖皇帝座當寢殿又設孝惠皇后座扵其西孝明皇后座扵其東孝章皇后座扵孝惠皇后之西永熙陵設太宗皇帝座當寢室又設淑徳皇后座扵其西懿徳皇后座扵其東明徳皇后座扵淑徳皇后之西元徳皇后座扵懿徳皇后之東永定陵設真宗皇帝座當寢殿又設章懷皇后座扵其西章穆皇后座扵其東章獻明肅皇后座扵章懷皇后之西章懿皇后座扵章穆皇后之東永昭陵設仁宗皇帝座當寢殿又設慈聖光獻皇后座扵其西永厚陵設英宗皇帝座當寢殿又設宣仁聖烈皇后座扵其西永裕陵設神宗皇帝座當寢殿又設欽聖憲肅皇后座扵其西欽成皇后座扵其東欽慈皇后座扵欽聖憲肅皇后之西永泰陵設哲宗皇帝座當寢殿俱南向陳供奉之物扵座前訖闔寢宮門又設告官以下次扵門外告日行事前陳表扵案上在右惠㳟皇后位陳祝文置燎柴扵爐內設望燎位扵其北獻官陪位官在北南向太祝位扵其後又設告官席位扵階東陪位官席位又扵其南並西向北上設太祝位扵庭中之南北向又設告官位扵香案之前北向太祝位扵香案之西東向永裕陵下宮惠恭皇后位陳設並如上儀
  省饌
  前一日告官以下常服並集告官齋所肄儀太祝習讀表及祝文訖告官詣廚閱饌物省鑊視滌既晡陵監帥其屬臨造神饌
  行事
  告日闢寢宮門告官以下常服並詣南門外就次奉饌者各陳於外以俟進饌者設扵神御座前訖降以出引告官先入殿㸃閲陳設乃還次禮生引太祝次引陪位官各入就位禮生贊有司謹具請行事次贊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禮生引太祝升就位次引告官升自東階由殿後詣神位室不捲簾不褰帳惟泰陵捲簾褰帳告官詣神御香案前執事者奉香告官搢笏三上香執事者奉茶酒告官跪執醆酬茶三祭酒皆以虛醆授執事者執笏俛伏興少退立太祝搢笏取表侍扵神座右東向跪讀訖執笏興置表扵案惠恭皇后位即讀祝文告官再拜永泰陵告官再拜訖降復位次詣逐位神御前行禮如上儀永安陵詣宣祖髙皇帝次詣昭憲皇后永昌陵詣太祖皇帝次詣孝惠皇后孝明皇后孝章皇后永熙陵詣太宗皇帝次詣淑徳皇后懿徳皇后明徳皇后元徳皇后永定陵詣真宗皇帝次詣章懷皇后章穆皇后章獻明肅皇后章懿皇后章惠皇后永昭陵詣仁宗皇帝次詣慈聖光獻皇后永厚陵詣英宗皇帝次詣欽聖憲肅皇后欽成皇后欽慈皇后惠恭皇后俱降階復位執笏禮生曰再拜在位皆再拜次引告官以下就望燎位執事者取表置扵燎柴惠恭皇后位即取祝文置扵燎柴次引太祝就望燎位禮生曰可燎火燎半柴告官以下退闔宮殿門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一
  序例
  車輅
  皇帝車輅鹵簿內車輦附
  玉輅箱上置平盤黃屋四柱皆油畫刻鏤左青龍右白虎龜文金鳳翅雜花龍鳳金塗銀裝間以玉飾花羅繡雲龍輪頂三層內一層素輪頂上施塗金銀山花葉及翟羽青絲綉雲龍絡帶二周綴襍色銀帶八銅佩八銀穗毬二平盤上布紅羅綉雲龍褥曲幾扶几上下設銀螭首二十四四角勾欄設圓鑑一十六青羅綉寳相花帶火珠二十八香櫃設香爐紅羅綉寳相花帶香囊香寳銀結綬一紅羅綉雲龍結綬一紅錦織龍鳳門一青畫輪轅銀轂乗葉軾櫃橫轅前轅並飾以金塗銀螭首橫轅上施銀立鳳一十二左建太常十有二旒右載闟㦸繡黻文槓袴一以青綉槓首飾以銀螭首金塗銅紱青犛牛尾拂青繒裹索駕青馬六馬有銅面插鵰羽鞶纓攀胷鈴拂青線織屜紅錦包尾又踏路馬二在輅前飾同駕馬金輅赤質以金飾諸末建大旂餘同玉輅駕赤馬六象輅淺黃飾金塗銅裝以象諸飾末建大赤餘同玉輅駕頳白馬六革輅黃質鞔之以革建大白餘同玉輅駕騧馬六木輅黒質漆之建大麾餘同玉輅駕黒騮六凡玉輅之飾以青者金輅以緋象輅以銀褐革輅以黃木輅以皂凡玉輅用金塗銀裝者象輅革輅木輅及五副輅並金塗銅裝右玉輅凡大祭祀皇帝乗之金輅以下並以次列其後若大朝會冊命皇太子諸王大臣則設五輅扵大慶殿庭為充庭之儀
  耕根車青質蓋三層餘同五輅之副親祠具大駕法駕鹵簿並列扵仗內若耕耤則乘之大輦赤質正方油畫金塗銀龍鳳裝朱漆天輪一金塗銀頂龍一四面施行龍一十六火珠四四角龍頭四穗毬一十二頂輪施耀葉紅羅輪衣一綴銀鈴紅羅絡帶二中設御座曲幾錦褥等施屏風香爐結綬長竿四飾以金塗銀龍頭逍遙輦以㯶櫚為屋赤質金塗銀裝朱漆扶版二雲板一長竿二飾以金塗銀龍頭平輦飾如逍遙而無屋小輿赤質頂輪下施曲柄如蓋紅羅綉輪衣一輅帶二紅裙襴長竿二飾以金塗銀螭首腰輿上施錦褥別設小牀金塗銀裝長竿二飾以金塗銀螭首芳亭輦紅羅綉雲鸞幰頂衣一絡帶一兩面施紅絲網並銅鐸前後施紅羅綉鵞簾內設御座等褥長竿四飾以金塗銅螭首橫竿二鳳輦赤質朱漆輪頂一紅羅綉雲鳳輪衣一絡帶二兩旁刻畫龜文金鳳翅前設香爐香寳結綬內設紅錦褥長竿三飾以金塗銅螭首右大輦等親祠具大駕法駕鹵簿並列扵仗內祀畢車駕還內若不進輅則乘大輦法駕鹵簿不設鳳輦元正冬至大慶殿大朝會朔日文徳殿視朝及紫宸殿大遼使朝見尚輦陳設如常儀逍遙輦平輦皆常行幸所御指南車赤質頂有五彩飾鏤仙人一童子四記里皷車赤質重臺彩畫刻木擊鉦二人銅鉦畫皷各一白鷺車黒漆木輪五層上置刻木白鷺一鸞旗車赤質建緋羅綉鸞旗一崇徳車赤質建黃羅綉崇徳旂一彩畫刻木獬豸四皮軒車赤質上有漆柱貫朱漆皮軒五進賢車赤質中設黒漆牀案紫羅案衣一緋羅綉雲鳳輪衣一絡帶二明逺車重櫚勾欄四面施簾屬車赤質紫羅綉雲鶴幰衣門簾各一絡帶二兩箱外施紫絲網黃鉞車赤質中建黃鉞豹尾車赤質上載朱竿首綴豹尾一右指南車等各駕赤馬二有銅面插羽鞶纓扳胷鈴拂緋絹屜紅錦包尾屬車駕牛二親祠具大駕法駕鹵簿並列仗內法駕鹵簿不設白鷺車崇徳車進賢車明逺車屬減四
  皇后車
  重翟車青質金飾諸末間以五彩輪金根朱牙其箱飾以重翟羽四面施雲鳳孔雀刻鏤龜文頂輪上施金立鳳耀葉青羅幰衣一紫羅畫雲龍絡帶二青絲絡網二紫羅畫帷一青羅畫雲龍夾幔二車內設紅褥及座橫轅上施立鳳八香櫃設香爐香寳香櫃飾以螭首前後施簾長轅三飾以鳳頭青繒裹索駕青馬六馬有銅面插翟羽鞶纓扳胷鈴拂青屜青包尾厭翟車赤質其箱飾以次翟羽紫幰衣紅絲絡網紅羅畫絡帶夾幔錦帷餘如重翟車駕赤騮四翟車黃質其車側飾以翟羽黃幰衣黃絲絡網錦帷絡帶餘如重翟車駕黃騮四安車赤質金飾間以五彩刻鏤龜文紫幰衣錦帷絡帶紅絲絡網前後施簾車內設褥及座長輅三飾以鳳頭駕赤騮四凡駕馬鞶纓之飾並從車駕四望車朱質青幰衣餘同安車駕牛三金根車朱質紫幰衣餘同安車駕牛三右重翟車等備鹵簿則皆以次陳設若受冊謁景靈宮則乘重翟車親蠶則乘厭翟車常行之儀則用金塗銀裝藤輿上覆棕櫚屋以龍飾
  皇太子車輅
  金輅赤質金飾諸末重較箱畫苣文鳥獸黃屋伏鹿軾龍輈金鳳一在軾前設障塵朱葢黃裏輪畫朱牙左建旂九旒右載闟㦸旂首金龍頭衘結綬及鈴綏八鸞在衡二鈴在軾駕赤騮四金鑁方釳插翟尾鏤錫 --(右上『日』字下一橫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鞶纓九就軺車金飾諸末紫油通幰紫油纁朱裏駕馬一四望車金飾諸末清油通幰清油纁朱裏朱絲絡網駕馬一右金輅從祀謁太廟納妃則供之軺車四望車以次列扵鹵簿仗內
  王公以下車輅
  象輅以象飾諸末朱班輪八鸞在衡左建旂右載闟戟駕馬四親王昏則用之革車赤質載闟戟緋羅綉輪衣簾旂韜槓絡帶駕赤馬四大駕鹵簿六引法駕鹵簿三引開封牧第乘之王公一品二品三品備鹵簿皆供革車一乘其輪衣簾旂韜槓絡帶綉文開封牧以隼大司樂以鳳少傅以瑞馬御史大夫以獬豸兵部尚書以虎軺車黒質紫幰衣絡帶並繡以雉施紅錦簾香爐香寳結帶駕赤馬二鹵簿內第一引縣官令乘之駕車皆有銅面插羽鞶纓扳胷鈴拂緋絹屜紅錦包尾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二
  序例
  冠服
  皇帝冕服
  袞冕冕版廣八寸長一尺六寸前髙八寸五分後髙九寸五分青表朱裏前後各十有二旒五采藻十有二就就間相去一寸青碧錦織成天河帶長一丈二尺廣二寸朱絲組帶為纓黈纊充耳金飾玉簪導長一尺二寸袞服青衣八章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彛纁裳四章繡藻粉米黼黻蔽膝隨裳色繡升龍二白羅中單皁褾襈紅羅勒帛青羅抹帶緋白羅大帶革帶白玉雙佩大綬六采赤黃黒白縹緑小綬三色如大綬間施玉環三朱襪赤舄縁以黃羅親祠服之大裘青表纁裏黒羔皮為領褾襈朱裳被以袞服冬至祀昊天上帝服之立冬祀黒帝立冬後祀神州地祗亦如之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髙一尺廣一尺犀簪導朱絲組帶為纓絳紗袍織成雲龍皁羅褾襈紅羅為裏絳紗裙蔽膝如袍飾並皁褾襈繡雲龍白羅方心曲領革帶餘同冕服大祭祀致齋詣景靈宮太廟行宮禮畢還宮元正冬至大朝會臨軒冊命皇后皇太子諸王大臣親耕耤田服之
  皇后冠服妃冠服附
  首飾花一十二株小花如大花之數並兩博鬂冠飾以九龍四鳳褘之衣深青織成翟文赤質五色十二等青紗中單黼領羅縠褾襈蔽膝隨裳色以緅為領縁用翟為章三等大帶隨衣色朱裡紕其外上以朱錦下以緑錦紐約用青組以青衣帶革白玉雙佩黒組雙大綬小綬三間施玉環三章采尺寸與乘輿同青襪赤舄加金飾受冊朝謁景靈宮服之鞠衣以黃羅為之蔽膝大帶革舄隨衣色餘同褘衣唯無翟文親蠶服之妃首飾花九株小花如大花之數並兩博鬂冠飾以九翬四鳳褕翟青羅綉為揺翟之形編次扵衣青質五色九等青紗中單黼領羅縠褾襈蔽膝隨裳色以緅為領縁以揺翟為章二等大帶隨衣色不朱裏紕其外餘倣皇后冠服之制受冊服之
  皇太子冠服
  袞冕垂白珠九旒紅絲組為纓青纊充耳犀簪導青衣朱裳九章五章在衣山龍華蟲火宗彛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白紗中單青褾襈裾革帶塗金銀鈎䚢蔽膝隨裳色為山火二章瑜玉雙佩四采織成大綬間施玉環三白襪白舄舄加金塗銀釦加元服從祀文宣王服之逺逰冠十八梁金塗銀花飾博山附蟬紅絲組為纓犀簪導朱明服紅裳白紗中單方心曲領紅紗蔽膝白襪黒膝餘同袞冕受冊謁太廟朝會服之
  皇太子妃冠服
  首飾花九株小花如大花之數並兩博鬂褕翟青織成文揺翟之形青質五色九等素紗中單黼領羅縠褾襈皆以朱色蔽膝隨裳色以緅為領縁以搖翟為章二等大帶隨衣色不朱裏紕其外上以朱錦下以緑錦鈕約用青組以青衣革帶白玉雙佩純朱雙大綬章采尺寸與皇太子同受冊朝會服之鞠衣黃羅為之蔽膝大帶革帶隨衣色餘與褕翟同唯無翟從蠶服之
  命婦冠服
  花釵皆施兩博鬂寳鈿飾翟衣皆青質羅為衣繡為翟編次扵衣及裳第一品花釵九株寳鈿凖花數以下凖此翟九等第二品花釵八株翟八等第三品花釵七株翟七等第四品花釵六株翟六等第五品花釵五株翟五等並素紗中單黼領朱褾襈亦通用羅縠蔽膝隨裳色以緅為領縁加以文繡重雉為章二等二品以下凖此大帶以青衣革帶青襪舄佩綬受冊從蠶服之
  羣臣祭服
  正一品九旒冕金塗銀稜有額花犀簮青衣畫降龍朱裳蔽膝白羅中單大帶以青衣革帶玉佩錦綬青絲網玉環朱襪履革帶以金塗銀玉佩以金塗銀裝綬以天下樂暈親祠大禮使亞獻終獻太宰少宰右丞每嵗大祠宰臣親王執政官郡王充初獻服之奏告官並依本品服以下准此從一品九旒冕無額花白綾中單紅錦綬銀環金塗銀佩餘如正一品服親祠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尚書太廟進受幣爵奉幣爵宗室每嵗大祠捧爼官大祠中祠初獻官服之二品七旒冕角簪青衣無降龍餘如從一品服親祠吏部侍郎殿中監大司樂光祿卿讀冊官太廟薦俎贊進飲福宗室七祀配享功臣分獻官每嵗大祠謂用宮架者大司樂大祠中祠亞終獻大祠禮官小祠獻官朔祭太常卿服之三品五旒冕皂綾綬銅環金塗銅革帶佩餘如二品服親祠舉冊官大樂令光祿丞捧爼饌籩豆簠簋官分獻官分獻壇壝從祀太廟奉瓚盤薦香燈安奉神主奉毛血槃蕭蒿篚肝膋豆宗室每嵗祠祭大樂令大中祠分獻官服之無旒冕素青衣朱裳蔽膝無佩綬餘如三品服奉禮協律郎郊祀令太祝太官令親祠抬鼎官搏黍官太廟供亞終獻金斚供七祀獻官執爵官服之五旒冕紫檀絁衣餘如三品服監察御史服之州郡祭服三都初獻八旒冕經略安撫鈐轄初獻六旒冕亞獻並二旒冕終獻無旒節鎮防團軍事初獻四旒冕亞終獻並無旒冕
  羣臣朝服
  七梁冠金塗銀稜貂蟬籠巾犀簮導銀立筆朱衣朱裳白羅中單並皁褾襈蔽膝隨裳色方心曲領緋白羅大帶革帶玉佩錦綬青絲網間施三玉環白襪黒履革帶以金塗銀玉佩以金塗銀裝綬以天下樂暈三公左輔右弼三少太宰少宰親王開府儀同三司服之七梁冠無貂蟬籠巾銀裝玉佩雜花暈錦綬餘同三公以下服執政官東宮三師服之六梁冠白紗中單銀革帶佩方勝宜男錦綬銀環餘同七梁冠服大學士學士直學士東宮三少御史大夫中丞六曹尚書侍郎殿中監大司成散騎常侍特進金紫銀青光祿大夫光祿大夫太尉節度使左右金吾衛左右衛上將軍服之五梁冠翠毛錦綬餘同六梁冠服太子賔客詹事給事中中書舍人諫議大夫待制九寺卿大司樂秘書監殿中少監國子祭酒宣奉正奉通奉通議太中中大夫中奉中散大夫上將軍節度觀察留後觀察使通侍大夫樞密都承㫖服之四梁冠簇四盤鵰錦綬餘同五梁冠服九寺少卿大晟典樂秘書少監國子辟雍司業少府將作軍器監都水使者起居舍人侍御史太子左右庶子少詹事諭徳尚書左右司郎中員外六曹諸司郎中朝議奉直朝散朝請朝奉大夫防禦團練使刺史大將軍正侍中侍中亮中衛拱衛左武右武大夫駙馬都尉帶遙郡武功大夫以下樞密副都承㫖服之三梁冠金塗銅革帶佩黃獅子錦綬鍮石環餘同四梁冠服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司諫正言尚書六曹員外郎外符寳郎少府將作軍器少監太子侍讀侍講中書舍人親王府翊善侍讀侍講九寺秘書殿中監辟雍丞大晟樂令兩赤縣令大理正司直評事著作郎秘書郎著作左郎太常宗學國子辟雍博士太史局令正丞五官正朝請朝散朝奉承議奉議通直郎中亮中衛拱衛左武右武郎諸衛將軍衛率府率武功武徳武顯武節武畧武經武義武翌大夫郎醫職翰林醫正以上內符寳郎閤門通事舍人敦武郎修武郎服之二梁冠角簪方勝練鵲錦綬餘同三梁冠服在京職事官閤門祗候㸔班祇候率府副率升輦輅立侍內臣服之御史大夫中丞刑部尚書侍郎大理卿少卿侍御史刑部郎中大理寺正丞司直評事並冠獬豸冠服青荷蓮綬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三
  序例
  鹵簿
  大駕六引中道
  象六中道分左右為三重各持鐵鈎一人跨其上執轉光小緋旗一名前引次擊鑼一人節級二人為一列次執七寳鈎二人在左執銀鈎二人在右行第一重象前次三人行象內為三重執轉光小緋旗十四人分左右行象外為七重執鍮石鈎二人行第三重旗前執朱漆鈎二人行第五重旗前執鍮石鈎二人行第七重旗前又二人分行旗後又執鐡鈎一人在第三重象後當中並服花腳幞頭緋絁䙆衫若夏祭大禮則以纈衫凡六引及鹵簿內服飾以絁者並准此金鍍銀雙帶
  六引
  第一引開封令中道清道二人重行次幰弩一執人騎諸引執幰弩人並騎
  次誕馬二控馬每匹各二人諸引控誕馬人准此次軺車一乘駕赤馬二駕士十八人次方繖一次朱團扇一次曲蓋一外仗青衣二人為一列次車輻棒二次告止幡二次傳教幡二次信幡二各為一列執幡各一人紤二人諸引執紤幡人數准此㦸三十為十五重在車輻棒至信幡外並分左右廂以下外仗並分左右廂仗內清道服武弁緋絁繡雲鶴衫革帶執黒漆杖執幡幰弩人平巾赤幘緋絁繡辟邪衫赤袴革帶控誕馬人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青衣人服平巾青幘青絁衫革帶執仗仗袋以青綃執車輻棒人平巾赤幘緋絁繡白澤衫赤袴革帶執方繖扇㦸執紤傳教幡人並黃絁繡抹額寳相花衫行縢鞵襪革帶執朱團扇曲蓋執紤告止幡人並緋絁繡抹額寳相花衫大口袖勒帛
  第二引開封牧中道清道二人次幰弩一次掆皷一在左金鉦一在右次大皷十為二重次節一夾矟二為一列執人騎諸引執節夾矟人並騎
  次誕馬四為二重次革車一乘駕赤馬四駕士二十五人次方繖一次朱團扇四為二重次曲蓋一次僚佐四貟一次幢一在左麾一在右執人騎諸引執幢麾並騎次大角六為一列次鐃一次簫二次笳二次大橫吹二各為一列次笛簫𥷑篥笳各一笛簫在左𥷑篥笳在右外仗青衣八人次車輻棒八各四重次告止幡二次傳教幡二次信幡四為二重次儀刀十四為七重㦸七十在車輻棒至儀刀外為三十五重刀盾六十在㦸外為三十重盾在左刀在右次弓矢六十在刀盾外為三十重每弓一箭二連㦸矟六十在弓矢外為三十重仗內執節夾矟幢麾大角儀刀人並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執刀盾人銀褐絁繡抹額寳相花衫大口袴行縢鞵襪革帶執弓矢矟人並錦帽絁繡寳相花戎服大袍窄袴革帶內執弓人袍以青執矟人以紫執掆皷金鉦人平巾幘緋繡對鳳衫抹帶大口袴錦螣蛇執大皷人黃繡雷花抹額生色袍抹帶袴執簫鐃笳笛𥷑篥人並平巾幘緋繡寳相花袍大口袴白抹帶執大橫吹人緋繡苣文抹額生色袍抹帶袴駕士武弁緋絁繡皁大袖勒帛其餘執人行列重數並服飾並同第一引
  第三引大司樂中道清道二人次誕幰弩一次掆皷金鉦各一次大皷十次節一夾矟二次誕馬四次革車一乘駕士駕馬並同第二引以下革車准此次方繖一次朱團扇二次曲蓋一次僚佐二員次幢麾各一次大角四次鐃一次簫笳二次大橫吹各二次笛簫𥷑篥笳各一外仗青衣六人次車輻棒六各為三重次告止幡二次傳教幡二次信幡四次儀刀十二為六重㦸六十為三十重刀盾弓矢矟各五十各為二十五重駕士服武弁緋絁繡鳳大袖勒帛其餘執人行列重數並服飾並同第一第二引第四引少傅中道清道四人次幰弩一次掆皷金鉦各一次大皷十六次長鳴十六為二重次節一夾矟二次誕馬六為三重次革車一乘府佐四員夾革車次方繖一次朱團扇四次曲蓋二為一列次幢麾各一次大角八次鐃一次簫四次笳四各為一列次節皷一次笛簫𥷑篥笳各四各為一列外仗青衣十人次車輻棒十各為五重次告止幡二次傳教幡二次信幡六為三重次儀刀十六為八重次㦸九十為四十五重絳引幡六在㦸外為一列分引刀盾弓矢矟刀盾弓矢矟各八十各為四十重仗內執長鳴人服同執大皷人執節皷人服同執鐃人執𥿊絳引幡人服同執方繖人駕士服武弁緋絁繡瑞馬大袖勒帛其餘執行人列重數並服飾並同第一第二引
  第五引御史大夫中道清道二人次幰弩一次掆皷金鉦各一次大皷十次節夾矟二次誕馬四次革車一乘次方繖一次朱團扇二次曲蓋一次僚佐二員次幢麾各一次大角四次鐃一次簫笳大橫吹各二次笛簫𥷑篥笳各一外仗青衣六人次車輻棒六各為三重次告止幡二次傳教幡二次信幡四次儀刀十二㦸刀盾弓矢矟各六十駕士服武弁緋絁繡獬豸大袖勒帛其餘執人行列重數並服飾並同第一第二引
  第六引兵部尚書革車一乘駕士服武弁緋絁繡虎大袖勒帛其餘並同第五引
  中道鹵簿
  金吾本司纛矟左右皁纛各六為一列執托各一人紤四人次押纛二人騎次狎衙四人騎引䂍矟八為二重執䂍矟八為一列次本衛上將軍將軍各四人為二重次衛司䂍矟本衛大將軍二人騎䂍矟四夾大將軍執䂍矟各一人夾二人並騎已上並分左右隊內上將軍將軍花腳撲頭緋羅繡辟邪袍鞾弩牙佩刀器仗珂馬大將軍平巾幘紫絁繡辟邪螣蛇大口袴佩橫刀弓矢凡仗內大將軍都尉校旅帥中節將郎將並佩橫刀弓矢唯朝服並黃麾仗內帥兵官不佩執夾衛司䂍矟人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裲襠大口袴佩橫刀執柘𥿊皁纛人皂紗帽絁寛衫絹袴鞵襪押纛人撲頭皁絁繡寳相花寛衫絹袴革帶烏皮鞾押衙金鵝帽紫繡辟邪袍革帶佩儀刀執䂍矟錦帽寳照錦袍臂褠革帶烏皮⿰次朱雀旗隊並騎金吾衛折衝都尉一員列隊䂍矟二夾都尉次朱雀旗執旗一人引二人夾二人凡仗內引夾執旗人數准此次弩四為一列次弓矢十六次矟二十各為二重次左右金吾衛果毅都尉二人押隊內折衝果毅都尉平巾幘紫繡辟邪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執䂍矟弩弓矢矟人並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內執弓弩矢矟人加佩橫刀引夾執朱雀旗人並緋絁繡抹額寳相花大口袴革帶佩橫刀內引夾人加佩弓矢凡中道仗外仗內旗引夾旗人並執旗人並佩橫刀引夾人並加佩弓矢次龍旗隊大將軍一員檢校騎次引旗十二人為二重並騎次風伯旗一在左雨師旗一在右次雷公旗一在左電母旗一在右次五星旗五為一列木星旗在左餘火星土星金星水星以次列為右次左右攝提旗二為一列次北斗旗一居後次䕶旗十二人為二重並騎次副竿二為一列執人並騎分左右隊內大將軍朝服引旗䕶旗人並黃絁繡抹額寳相花衫佩弓矢引夾執風伯旗等人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衫執副竿人錦帽黃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
  次指南車一次記里皷車一駕士各三十人次白鷺車一次鸞旗車一次崇徳車一次皮軒車一駕士各十八人並服武弁緋絁繡大袖勒帛指南車駕士服繡以孔雀記里皷以對鵞白鷺車以白鷺鸞旗車以瑞鸞崇徳車以辟邪皮軒車以虎次金吾引駕騎本衛果毅都尉二人分左右平巾緋幘絁繡辟邪袍大口袴執儀刀次弩弓矢矟各八為四重每重弩二弓矢二矟二相間分行左右執人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裲襠大口袴革帶
  次大晟府前部皷吹令二人次府史四人各為一列分左右次管轄指揮使一名次掆皷金鉦各十二為四重皷在左鉦在右部內掆皷金鉦各分左右帥兵官八人領為一列在掆皷金鉦重內行次大皷一百二十為十重帥兵官二十人領在大皷車內行次長鳴一百二十為十二重帥兵官六人領每二人領四重各在前重內行次鐃皷十二為二重帥兵官四人領在鐃皷內行次歌工次拱辰管次簫次笳各二十四各為二重次大橫吹一百二十為十重帥兵官十人領每二人領二重各在前一重內行小皷行次准此次節皷二次笛簫次𥷑篥次笳次桃皮𥷑篥各二十四各二重次掆皷金鉦各十二為二重帥兵官四人領次小鼔一百二十為十重次中鳴一百二十為十二重帥兵官八人領每二人領三重各在前一重內行次羽葆皷十二為二重帥兵官四人領各在皷內行次歌工次拱辰管次簫次笳各二十四各為二重部內皷吹令本色服府史幞頭緑羅寛衫黃絹半臂管轄指揮使平巾幘紫繡寳相花袍錦螣蛇白抹帶帥兵官並執掆皷金鉦拱辰管簫笳節皷笛𥷑篥笳桃皮皷二服平巾幘緋對鸞衫大口袴白抹帶執掆皷金鉦人加錦螣蛇執長鳴中鳴大皷小皷同第三引執大皷長鳴服執鐃大橫吹人同第二引執大橫吹服執羽葆皷人青繡苣文抹額生色袍抹帶袴
  次太史令一員次書令使一人並騎次相風烏一輿士四人次交龍鉦一在左交龍皷一在右輿士各六人次司辰一人典士一人並騎次漏刻生四人分左右為二重次皷樓一在左鍾樓一在右次行漏輿一輿士各一百人次太史正一員騎次清道二人次十二神輿一輿士二十四人太史令正朝服書令綠公服司辰典士漏刻生並袴褶青絁大袖絹袴勒帛輿士並管押節級並武弁絁繡寳相花大袖白絹袴勒帛錦螣蛇次節級前隊左右武衛果毅都尉二人引隊次左右武衛校尉二人並分左右以絳引幡一在中金節十二分左右夾幡執人騎內綘引幡加級二人次罕一在左畢一在右次朱雀幢一次義一次導蓋一在中青龍幢一在左白虎幢一在右次義三為一列幢義導蓋執人並騎次稱長一名次鈒㦸二百八十八為四十八重次左右武衛將軍二人檢校次左右武衛校尉四人押隊並分左右武衛將軍果毅都尉平巾幘紫絁繡瑞鷹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執絳引幡金節罕畢朱雀幢又導蓋又鈒㦸人並武弁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白勒帛次黃麾幡一執幡一名紤二人服飾同節級前隊執絳引幡人內執人騎次六軍儀仗左右神武軍統軍二員分左右次部頭二人押仗在本軍旗內左右神武軍旗各一緋闌袍二十在仗外分夾本軍旗槍棒仗每二人為一列執旗槍棒仗各一人前一重與本軍旗齊行次吏兵旗一在左力士旗一在右以下吏兵力士旗分左右同次白⿰槍二次哥舒棒二又次白⿰槍六次鐙杖二次白⿰槍二吏兵旗力士旗各一次白⿰槍四次哥舒棒四次白⿰槍八次鐙仗二次吏兵旗力士旗各一次白⿰槍四次哥舒棒二次白⿰槍四次吏兵旗力士旗各一次鐙杖二次白⿰槍四次哥舒棒二次白⿰槍四次哥舒棒二次白⿰槍四次掩尾天馬旗二次左右羽林軍統軍二員次都頭二人次節級二人左右羽林軍旗各一排闌旗二十在仗外如神武軍分夾次赤豹旗一在左黃熊旗一在右以下赤豹黃熊旗分左右同其餘槍棒杖等行列重數並同神武軍次左右龍武軍統軍二員左右龍武軍旗各一排闌旗二十在仗外如羽林軍分夾次龍君旗一在左虎君旗一在右以下龍君虎君旗分列左右同其餘槍棒杖等行列數人並同羽林軍仗內神武羽林軍龍武統軍並花腳幞頭紫絁抹額孔雀衫鞾弩佩橫刀䩴䩮䩨靬珂馬押仗都頭幞頭紫絁繡寳相花大袖袴襖革帶引夾神武羽林龍武軍旗人貼金帽執人錦帽並五色絁繡寳相花衫錦臂褠革帶其餘執旗人服飾准此執哥舒棒鐙杖人同夾旗人服飾執白⿰槍人交腳幞頭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衫銀褐繡撲獸□錦臂褠革帶
  次引駕旗天王旗二次排仗通直官二人押旗左右次十二辰旗各一午未在前次己申次辰酉次卯戌寅亥次丑子午巳辰卯寅丑旗在左餘在右次天王旗二分左右押旗幞頭紫公服烏皮靴執旗人並同執神武軍旗人服飾次龍墀旗天下太平旗一排仗大將二人夾太平旗次五方龍旗各一為三重赤龍旗在前次黃龍旗在中青龍旗在左白龍旗在右黒龍旗在後次金鸞旗一在左金鳳旗一在右師子旗二次君王萬嵗旗一次日旗在左月旗在右排仗大將同押引駕旗通直官服引夾執神武軍旗人服飾次御馬二十四分左右為十二重控馬每匹天武二人服貼金帽紫繡寳相花大袖襖革帶騎御馬直二人烏紗帽青錦襖束帶部押天武節級錦帽紫繡寳相花衫管押騎御馬直人員節級紅錦襖次中道隊大將軍一員檢校朝服騎次日月合璧旗一在中苣大旗二分左右為一列次五星連珠旗一在中祥雲旗二分左右為一列引夾執旗人各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衫錦臂褠
  次長夀幢一執人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次金吾牙門旗左右各二為中道第一門執夾人青絁繡抹額寳相花寛衫白絹袴革帶內夾人執矢騎次監門校尉左右各三人為一列押騎幞頭緋絁繡抹額師子裲襠烏皮鞾佩橫刀騎
  次金吾細枝青龍旗一在左白虎旗一在右押旗二人分左右騎次五嶽神旗五為三重南嶽在右次北嶽旗在後次五方神旗如五嶽旗陳列五方龍旗各五相間為五隊每隊為三重赤龍旗在前次黃龍旗在中次青龍旗在左白虎旗在右黒龍旗在後前一隊次北方神旗餘隊各次右仗黒鳳旗五方鳳各五如五方龍旗陳列各次左仗黒龍旗內執青龍白虎旗五嶽五方神旗各一人𥿊三人執𥿊人四色絁繡抹額寳相花寛衫執人青𥿊人左青右銀褐後皁內紤人執弓矢執五方龍鳳旗人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寛衫押旗人並同神龍墀旗人服飾
  次江瀆旗河瀆旗各一次淮瀆旗濟瀆旗各一並各為一列江淮旗在左河濟旗在右引夾執旗人並皁絁繡寳相花衫繡抹額革帶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四
  序例
  鹵簿
  大駕中道
  次八寳為四重鎮國神寳在左受命寳在右皇帝之寳在左天子之寳在右皇帝行寳在左天子行寳在右皇帝信寳在左天子信寳在右香案八為四重每重列扵寳輿之前碧欄二十四人為十二重夾受命等寳服弓腳幞頭碧欄塗金銅帶烏皮鞾復二重執長刀騎內外符寳即行扵碧欄之間次方繖二分左右大雉尾扇四夾方繖執各一人以下執繖扇人准此執人弓腳幞頭碧襴衫金銅帶烏皮靴
  次金吾四色官六人為三重每二人為一重幞頭緑公服白絹袴塗金銅帶烏皮靴前二名執笏餘執金銅儀刀次押仗二人幞頭紫公服塗金銅帶烏皮靴騎次金甲二人分左右服金甲鳳翅兠鍪執鉞次太僕寺進馬四人平巾幘紫絁繡犀牛裲襠大口袴革帶鞾義佩橫刀弓矢騎
  次引駕千牛衛將軍一員乗珂馬服飾同太僕寺進馬人次千牛八人次中郎將二人並乘珂馬次千牛二人騎並花腳幞頭緋絁繡抹額紫絁繡犀牛裲襠大口袴革帶鞾義佩橫刀弓矢次長史二人緑公服白袴金銅帶烏皮靴並騎
  次金吾引駕官四人為二重並騎服同金吾押仗次導駕官分左右次大繖二分左右中雉尾扇四夾大繖小雉尾扇四夾腰輿執人並武弁緋絁繡寳相花大袖白絹袴白勒帶以下執繖扇華蓋人服飾並同腰輿執一應奉人員一人指揮使以上宜男錦襖餘紅地黃盤師子錦襖十將並將虞候節級二十人將虞候紅方勝練鵲錦襖節級紅地白師子錦襖長行十六人紅地白師子錦襖
  次排列官二人次中雉尾扇十二次華蓋二執各二人次香鐙一執擎八人服飾同尚輦執繖人次香匙在左火燎在右
  次小輿一應奉人逍遙平輦人全長行二十四人
  次逍遙子一應奉人十將將虞候節級共九人長行二十六人
  次平輦一應奉人員七十大輦下同十將將虞候節級共九人長行二十六人服飾與腰輿下同駕前第五班開道旗一皁纛旗一十二為四行每行三人次引駕六十二人次鈞容直三百人引囘駕作樂次東第五班五方色龍旗五次門旗四十次御龍四直歩執門旗六十次天武駕頭下一十二人次下茶酒班內東門執從物一十二人次御龍直仗劍六人次天武把行門八人以上並分左右次東第五班大旗一次殿前班擊鞭一十人次東第五班執簇輦龍旂八並分左右次日旂一在左月旂一在右次麟旂一在左鳳旂一在右次青龍旗一在左白虎旗一在右次赤龍旂一在左黒龍旂一在右次御龍旂直四十人踏路馬二次夾輅大將軍二員次進輅職掌二員次部押二人教馬官二員為一列教馬官在部押官外皇帝乘玉輅駕青馬六駕士一百二十八人扶駕八人骨朶一百三十四人行門一十八人在玉輅之左一十七人在右陪乘將軍二員在後奉宸隊分左右充禁衛從裏第一重御龍直第二重左廂骨朶子直右廂弓箭直第三重弩直第四重御龍四直並以逐班直所管人數列成隊伍第五重天武骨朶大劍三百一十人分左右駕後東第五班大黃龍旗一次駕後樂東第四班三十一人次鈞容直三十一人次扇筤下天武二十人次茶酒班簇輦三十一人次招箭班三十二人奉宸隊人員服帽子十將以下戴兠鍪並服紅錦襖背子內人員緋背子帶鐵甲劍人員並弓箭手帶弓箭器械執骨朶弩手挾弩箭䩴䩮子執骨朶槍刀手執骨朶至宣徳門執松刀天武歩隊人員帽子錦後背子襖子正副指揮使以黃師子都使以緋羅夾繡小團搭花都頭以紅羅絹畫錦帶執骨朶十將以下至長行一百人服紫繡孔雀襖帶旅四金雕硬帽金鍍銀帶執骨朶二百人服絁繡對鳳襖帶金鍍銀花朱紅笠子金鍍銀帶執天武劍扇筤下二十人錦帽紫絁繡對鳳花襖十人服紫十人服緋駕前玉龍直執從物人員帽子紅錦襖十將以下裹真珠頭巾殿前指揮使擊鞭帽子紅錦襖執仗劍帽子紅錦襖背子帶鐵甲弓劍箭器械骨朶玉輅下夾輅夾陪乘大將軍並朝服骨朶直並帽子紅錦襖緋背子帶鐡甲弓劍箭器械骨朶駕士平巾幘青繡鳳大袖袴絹物帛鞵襪下茶酒班執從物帽子碧錦襖紅背子御龍四直頭旂戴兠鍪紅錦襖背子帶鐵甲劍執檢繫旂象第五班人員帽子紅錦襖緋背子帶鐡甲弓劍箭器械執骨朶執旂殿侍戴兠鍪執皁纛人黒漆鐡笠紅錦襖背子執皁纛人皁絹衫袴帶鐡甲劍執皁纛人皮甲殿前指揮使行門諸班直引駕人員殿前指揮使引駕人帽子紅錦襖緋背子帶鐡甲弓劍箭器械執骨朶駕後執大黃龍旗殿侍戴兠鍪紅錦襖子帶鉄甲劍東四班鈞容直駕後樂人員以下並帽子紅繡襖背子內人員緋背子背執骨朶招箭班茶酒班人員帽子紅錦襖緋背子內殿侍碧錦襖紅背子扶駕人本色服進輅紫羅寛衫次副玉輅一駕青馬六駕士四十人武弁青繡對鳳大袖絹袴勒帛鞵襪次掌輦四人二重武弁黃絁繡寳相花衫紫羅組帶行縢銀褐抹帶革帶次大輦一應奉人員十二人七人進輦內一人傳唱執骨朶餘從輦指揮使以上宜男錦襖餘黃地黃師子錦襖十將將虞候節級共十人十將將虞候紅方勝練鵲錦襖節級紅地白師子錦襖長行共五百十五人武弁紅地白師子錦襖黃絁繡寛衫紫羅生色雲鳳組帶白絹勒帛夾袴紫絹行縢次尚輦奉御二人次殿中少監次供奉職官二員幞頭紫公服烏皮鞾次令史三人烏皮介幘緋絁袴衫白袴白勒帛一名幞頭紫公服烏皮鞾次書令史四人烏皮介幘緋絁䙆衫白袴白鞾帛次太僕御馬二十四為十二重分左右天武等服飾並同次龍墀旗人控御馬等二人
  次持鈒後隊左右武衛旅帥二人騎次重輪旗二分左右次大繖次大雉尾扇四夾大繖次大雉尾四為一列次小雉尾扇十二次朱團扇十二各為三重次華蓋二次義二次睥睨十二為二重次御刀六為一列次真武幢一在中絳麾二分左右為一列次義一次細矟十二為二重次左右金吾衛果毅都尉二人緫領大角並騎一百二十為一重殿中有執朱團扇人黃絁繡抹額寳相花衫行縢革帶太僕寺執義人武弁緋絁繡衫白袴錦螣蛇執睥睨人武弁緋絁繡寳相花大袖白絹袴勒帛左右武衛旅帥金吾衛果毅都尉並服平巾幘紫絁繡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武衛以瑞鷹金吾衛以辟邪引矢引重輪旂人各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衫執幢又執𥿊麾人並武弁絁繡寳相花衫執幢以皁絳麾又以紫執大角細矟人並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執御刀人武弁緋絁繡寳相花大袖大口袴白勒帛絳麾加𥿊二人次大晟府後部皷吹丞二人次典事四人次管押指揮使一名次羽葆皷十二為二重帥兵官四人領在皷內行下除小橫吹外並為二重次歌工次拱辰管次簫次笳各二十四帥兵官二人領在笳前一重內行次鐃鼔十二帥兵官四人領在鐃皷內行次歌工次簫次笳各二十四次小橫吹一百二十為十重帥兵官八人領第一第四第七第十重各二人在橫吹內行次笛次簫次𥷑篥次笳次𣑯皮𥷑篥各二十四丞本品服典事同前部府史服其餘並同前部人服飾
  次黃麾一執𥿊人數並服飾並同前部黃麾
  次芳亭輦一奉輦六十人次鳳輦一奉輦五十人並武弁黃絁繡寳相花衫組帶行縢銀褐抹帶革帶
  次金輅一踏路赤馬二次副金輅一各駕赤馬六次象輅一次副象輅一各駕白馬六次革輅一次副革輅一各駕騧馬六次木輅一次副木輅一各駕黒馬六次耕根車一駕青馬六金輅駕士六十人平巾赤績緋絁繡鳳大袖絹袴勒帛其餘輅駕士各四十人並武弁繡大袖絹袴勒帛鞵韈耕根車駕士服以青繡鳳啣普禾合穗其餘繡對鳳副金輅以緋象輅以銀將革輅以黃木輅以皁
  次進賢車一駕士二十四人次明逺車一駕士四十人次屬車十二乘每乘駕牛三駕士十人以門下省局官二員在左中書省局官二員在右次秘省局官二貟在左殿中省局官二貟在右次黃鉞車一次豹尾車一各駕赤馬二駕士十五人進賢車以下駕士並武弁緋絁繡大袖勒帛進賢車駕士繡以瑞麟明逺車以對鳳屬車以雲鶴黃鉞車以對鵞豹尾車以立豹次掩後隊左右威衛折衝都尉二人領隊平巾幘紫絁繡飛麟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次大㦸次刀盾次弓矢次矟各五十各為一列執人並黒鍪甲錦臂褠皁袴行縢鞵韈
  次金吾衛門旗左右各二為中道第二門執夾人緋絁繡抹額寳相花寛衫白絹袴革帶騎次監門校府左右各三人為一列幞頭紫絁繡抹額師子裲襠烏皮鞾佩橫刀騎
  次真武隊金吾衛折衝都尉一名䂍矟二夾都尉為一列次仙童旗一次真武旗一在中螣蛇旗一在左神龜旗一在右為一列次矟二十五為五重次弓矢二十為四重次弩五為一列隊內金吾衛折衝都尉服平巾幘紫袘繡辟邪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執䂍矟及矟弓矢弩人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引夾執仙童真武神龜螣蛇旗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衫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四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政和五禮新儀>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五
  序例
  鹵簿
  大駕外仗並左右廂
  清㳺隊次第六引外仗白澤旂二左右金吾衛折衝都尉三人分領行旂外並騎次弩八為一列次弓矢三十二次矟四十各為二重隊內折衝都尉平巾幘紫絁繡辟邪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引夾執旂執弩弓矢矟人並甲騎冠具裝錦臂褠大口袴
  次左右金吾各十六騎帥兵官二人次弩八次弓矢次矟各十二各為一列帥兵官及執弩弓矢矟人並平巾幘緋絁繡辟邪裲襠大口袴佩橫刀帥兵官加佩弓矢次佽飛隊左右金吾衛果毅都尉二人分領並騎服佩並同清㳺隊折衝都衛次虞候佽飛四十八人為二十四重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佩橫刀弓矢並騎鐵甲佽飛二十四人為六重在虞候佽飛外並甲騎具裝錦臂褠佩橫刀弓矢次前隊殳義次金吾十六騎在左右領軍衛將軍二人檢校並騎次䂍矟四為二重騎次左右領軍衛帥兵官四人為一列以下帥兵官人數行列准此次殳義一百六十每二人為一重殳義間行列以下殳義並二人為一重行列准此次左右威衛帥兵官次殳義八十次左右武衛帥兵官次殳義一百次左右驍衛帥兵官次殳義八十次左右衛帥兵官殳義八十隊內左右領軍衛將軍平巾幘紫絁繡白澤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執䂍矟及帥兵官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執殳義人並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衫行縢革帶次後隊殳仗左右衛帥兵官次殳義八十次左右驍衛帥兵官次殳義八十次左右武衛帥兵官次殳義一百次左右威衛帥兵官次殳義八十次左右領軍衛帥兵官次殳義一百六十凡前後隊殳仗前接中道北斗旂後鹵簿後隊帥兵官人數行列服飾及執殳義人行列服飾並同前隊前部馬部隊次佽飛隊第一隊左右金吾衛折衝都尉二人分領隊內都尉並分領次角宿旂一在左斗宿旂一在右次亢宿旂一在左次牛宿旂一在右次弩十次弓矢二十各為一列次矟四十為二重第一隊左右領軍衛果毅都尉次氐宿旂一在左女宿旂一在右次房宿旂一在左虛宿旂一在右第三隊左右領軍衛果毅都尉次心宿旂一在左危宿旂一在右第四隊左右領軍衛果毅次尾宿旂一在左室宿旂一在右第五隊左右威衛折衝都尉次箕宿旂一在左壁宿旂一在右第六隊左右威衛折衝都尉次奎宿旂一在左井宿旂一在右第七隊左右武衛果毅都尉次婁宿旂一在左鬼宿旂一在右第八隊左右武衛果毅都尉次胃宿旂一在左栁宿旂一在右第九隊左右武衛果毅都尉次昴宿旂一在左星宿旂一在右第十隊左右驍衛折衝都尉次畢宿旗一在左張宿旂一在右第十一隊左右驍衛折衝都尉次觜宿旂一在左翼宿旂一在右第十二隊左右驍衛折衝都尉次參宿旂一在左軫宿旂一在右自第二隊至第十二隊都尉及執弩矢矟人數行列並同第一隊隊內都尉並錦帽緋絁繡戎服大袍窄袴革帶繡文金吾衛以辟邪領軍衛以白澤威衛以飛麟武衛以瑞鷹驍衛以赤豹左右騎以瑞馬引夾執旂人並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衫執弩弓矢人並錦幘青絁繡寳相花袍大口袴革帶執矟人並錦帽緋絁繡寳相花袍大口袴革帶
  次歩甲前隊左右領軍衛將軍二人騎分校尉十二隊䂍四在將軍內為二重第一隊左右領軍衛折衝都尉二人騎分領隊內都尉並騎分領鶡鷄旂二次䂍矟在都尉內次朱鍪甲弓矢六十人為三重第二隊左右領軍衛果毅都尉貔旂次朱鍪甲刀盾第三隊左右領軍衛折衝都尉三角獸旂次青鍪甲刀盾第五隊左右威衛折衝都尉重黃鹿旗次黒鍪甲弓矢第六隊左右威衛果毅都尉飛麟旂次黒鍪甲刀盾自第二隊以下每隊都尉及執旂刀盾弓矢人數行列並同第一隊隊內將軍及都尉並平巾幘紫絁繡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繡文並同前部馬隊都尉服執䂍矟人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執旂人並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衫執刀盾弓矢人並錦臂褠行螣鞵內行縢鞵各隨鍪甲本色第七隊至第十二隊內都尉旂弓矢刀盾人並准此
  次金吾牙門旂四為左右道第一門監門校尉左右各四人並騎執夾旗人服飾校尉服佩並同中道第二門次歩甲前隊第七隊左右武衛折衝都尉二人分領駃騠旂次白鍪甲弓矢第八隊左右武衛果毅都尉次白鍪甲弓矢第九隊左右驍衛折衝都尉麟旂次黃鍪甲弓矢第十隊左右驍衛果毅都尉馴象旂次黃鍪甲刀盾第十一隊左右衛折衝都尉玉兎旂黃鍪甲弓矢第十二隊左右衛果毅都尉辟邪旂次黃鍪甲刀盾次金吾牙門旂四為左右道第二門監門校尉左右各四人並騎執夾旂人服飾佩並同中道第二門次前部黃麾仗絳引幡二十為一列
  次第一部左右威衛殿中侍御史二員騎分左右次本衛大將軍二人分檢校次本衛折衝都尉二人分領帥官二十人為一列次龍頭竿二十並掛青繡孔雀五氅本部氅同次掲頭二在使外仗內諸部掲皷排列同次儀錦五色幡二十次龍頭竿二十次小㦸二十次掲鼔二次龍頭竿二十次弓矢二十次龍頭竿二十次朱縢絡盾並刀二十次龍頭竿二十次弓矢二十次矟二十次掲皷二次綠縢絡盾並刀二十並各為一重第二部左右領軍衛第三部左右威衛第四部左右武衛第五部左右騎衛第六部左右衛諸部殿中侍御史大將軍折衝都尉帥兵官龍竿等人數行列並同第一部惟第二部龍頭竿則以緋繡鳳六角氅第三部以青繡孔雀五色角氅第四部以皁繡鵞六角氅第五部以白繡鵞四角氅第六部以黃繡雞四角氅仗內執𥿊絳引幡人武弁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白勒帛大將軍都尉並平巾幘紫絁繡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繡文並同前部馬隊都尉帥兵官並執儀刀平巾幘緋絁繡袍騼䮷旗第八隊左右威衛果毅都尉騶牙旗左右威衛都尉白狼旗第十一隊左右領軍衛折衝都尉金牛旗自第二隊至第十二隊都尉旗弩弓矢矟人數行列並同第一隊隊內都尉服飾繡文引夾執弩弓矢矟人服飾並同前部馬隊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六
  序例
  鹵簿
  法駕三引中道
  象五中道前一餘分左右為二重各持鐵鈎一人跨其上執轉光小緋旗一名前引次擊鑼一人節級二人為一列次執七寳鈎一名在左執銀鈎一人在右行第三重象前次二人行象內為二重執轉光小緋旗十四人分左右行象外為七重第四重旗前執鍮石鈎二人又執鐡鈎一人在第三重象後當中並服花腳幞頭緋絁䙆衫金鍍銀雙帶
  三引
  第一引開封令中道清道七名次幰弩一執人騎以下執幰人准此次誕馬二控馬每疋各二人諸引控誕馬人准此次軺車一乘駕赤馬二駕士十八人次方繖一次朱團扇一次曲蓋一次僚佐四員外仗青衣二人為一列次車輻棒二次告止幡二各為一列次傳教幡一在左信幡一在右執幡各一名𥿊二人諸引執𥿊幡人數准此㦸十六為八重在車輻棒至信幡外並分左右廂以下外仗並分左右廂仗內清道服武弁緋絁繡雲鶴衫革帶執黒漆杖執幰弩人平巾赤幘緋絁繡辟邪袍赤袴革帶控誕馬人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青衣人平巾幘赤青絁衫袴革帶執杖杖袋以青絹執車輻棒人平巾赤幘緋絁繡白澤衫赤袴革帶執方繖扇㦸執𥿊傳教幡信幡人並黃絁繡抹額寳相花衫行縢鞵韈革帶執朱團扇曲蓋執𥿊告止幡人並緋絁繡抹額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駕士武弁緋絁繡雉大袖勒帛
  第二引開封牧中道清道二人重行次幰弩一次掆皷一在左金鉦一在右次大皷六為二重次節一夾矟二為一列執人騎第三引執節夾矟人並騎次誕馬四次革車一乘駕赤馬四駕士二十五人次方繖一次朱團扇四為二重次曲蓋一次僚佐四貟次幢一在左麾一在右執人騎第三引執幢麾人並騎次大角四為一列次鐃一次簫一在左笳一在右次大橫吹一次笛簫𥷑篥笳各一笛簫在左𥷑篥笳在右外仗青衣四人次車輻棒四次告止幡二次傳教幡二次信幡二次儀刀十為五重㦸四十為二十重在車輻棒外以次排列刀盾三十六在㦸外為十八重盾在左刀在右弓矢三十六在刀盾外為十八重每弓一箭二連⿰矟三十弓矢外為十八重第三引執刀盾弓矢矟排列准此仗內執節夾矟三十在弓矢外為幢麾大角儀刀人並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執刀盾人銀褐絁抹額寳相花衫大口袴行縢鞵襪革帶執弓矢矟人並錦帽絁繡寳相花戎服大袍窄袴革帶內執弓矢人袍以青執矟人以紫執掆皷金鉦人平巾幘緋繡對鳳衫抹帶大口袴錦螣蛇執大皷人黃繡雷花抹額生色袴抹帶袴執鐃簫笳笛𥷑篥人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袍大口袴白抹帶執大橫吹人緋繡苣文抹額生色袴抹帶袴駕士服武弁緋絁繡隼大袖勒帛其餘執人行列重數並服飾並同第一引
  第三引御史大夫中道清道二人次幰弩一次掆鼔金鉦各一次大皷六節一夾矟二次誕馬四次革車一乘駕赤馬四駕士二十五人次方繖一次朱團扇二次曲蓋一次僚佐二貟次幢麾各一次大角三次鐃一次簫笳各一次大橫吹一笛簫𥷑篥笳各一外仗青衣四人次車輻棒四次告止幡二次傳教幡二次信幡二次儀刀六分左右為三重㦸三十六為十八重刀盾弓矢矟各三十各為十五重駕士服武弁緋絁繡獬豸大袖袴勒帛其餘行列重數服飾並同第一第二引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七
  序例
  鹵簿
  中道鹵簿
  金吾本司纛矟左右皂纛各六為一列執托各一人𥿊四人次押纛二人騎次押衙四人騎次引䂍矟次䂍矟六為一列
  執䂍矟各一人次本衙上將軍將軍各二人為二重次衛司䂍矟本衙大將軍二人並騎䂍矟四夾大將軍執䂍矟各一人夾二人並騎以上並分左右隊內上將軍將軍花腳幞頭緋繡抹額紫羅繡辟邪袍鞾弩佩牙刀器仗珂馬大將軍平巾幘紫絁繡辟邪袍錦螣蛇大口袴佩橫刀弓矢上將軍將軍都尉校尉旅帥中郎將郎將並佩橫刀弓矢唯朝服並黃麾仗內帥兵官不佩執夾衛司䂍矟人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裲襠大口袴佩橫刀執托𥿊皂纛人皁紗帽皁絁寳衫絹袴鞵襪押纛人幞頭皂絁繡寳相花寛衫革帶絹袴烏皮鞾押衛金鵞帽紫絁繡辟邪袍革帶佩儀刀執䂍矟錦帽寳照錦袍錦臂褠革帶烏皮鞾次朱雀隊並騎金吾衛折衝都尉一人引隊䂍矟二夾都尉次朱雀旗一執旗一人引二人夾二人凡仗內引夾執旗人數准此次弩二為一列次弓矢十次矟十二各為二重次左右金吾衛果毅都尉二人押引隊內折衝果毅都尉平巾幘紫絁繡辟邪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執䂍矟弩弓矢矟人並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內執弩弓矢矟人加佩橫刀引夾執朱雀旗人並緋絁繡抹額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佩橫刀內引夾人加佩弓矢凡中道仗外仗內執旗人並佩橫刀引夾旗人並加佩弓矢次龍旗隊大將軍一員檢校騎次引旗八人為二重並騎次風伯旗一在左雨師旗一在右次雷公旗一在左電母旗一在右次五星旗五為一列木星在左餘火星土星金星水星以次列扵右次左右攝提旗二為一列北斗旗一居後次䕶旗八人並騎次副竿二執人並騎分左右隊內大將軍朝服引旗䕶旗人並黃絁繡抹額寳相花衫佩弓矢引夾執風伯旗等人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衫執副竿人錦帽黃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
  次指南車一次記里皷車一駕士各三十人次鸞旗車一次皮軒車一駕士各十八人並服武弁緋絁繡大袖勒帛指南車駕士服繡以孔雀記里鼔車以對鵞鸞旗車以瑞鸞皮軒車以虎
  次金吾引駕旗本衛果毅都尉二人分左右服平巾幘緋絁繡辟邪袍大口袴執儀刀次弩弓矢矟各六為三重每重弩二弓矢二矟二相間行分左右執人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裲襠大口袴革帶
  次大晟府前部皷吹令二人次府史四人各為一列次管轄指揮使一名次掆皷金鉦各八為二重掆皷在左金鉦在右部內掆鼔金鉦並分左右
  帥兵官八人領為一列在掆鼔金鉦重內行次大鼔八十為十重帥兵官十二人領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第九第十重各二人在大皷內行次長鳴八十為十重帥兵官六人領第一第五第八重各二人在長鳴內行領大橫吹小鼔帥兵官並同領長鳴帥兵官次鐃皷八帥兵官四人領次歌工次拱辰管次簫次笳各十六各為二重次大橫吹八十帥兵官六人領次節皷二次笛次簫次𥷑篥次笳次桃皮𥷑篥各十六各為二重次掆鼔金鉦各八帥兵官四人領次小皷八十為十重次中鳴八十為十重帥兵官四人領每二人押五重各在前一重內行次羽葆皷八為二重帥兵官四人領各在皷內行次歌工次拱辰管次簫次笳各十六各為二重部內皷吹令本色服府史幞頭緑羅寛衫黃絹錦臂管轄指揮使平巾幘紫繡寳相花袍錦螣蛇白抹帶帥兵官並執掆皷金鉦拱辰管簫笳節皷笛𥷑篥桃皮𥷑篥歌工服平巾幘緋繡對鸞衫大口袴白抹帶執掆皷金鉦人加錦螣蛇執長鳴中鳴大皷小鼔同第二引執大皷長鳴服執鐃大橫吹人同第二引執大橫吹服執羽葆皷人青繡苣文抹額生色袍抹帶袴次太史令一員次書令史一貟次相風烏一輿士四人次交龍鉦一在左交龍皷一在右輿士各六人次司辰一人次典士一人並騎次漏刻生四人分左右為二重次皷樓一在左鍾樓一在右次行漏輿一輿士各六十人次太史正一員騎次青道二人次神輿一輿士十六人太史令太史正朝服書令史緑公服司辰典士漏刻生並袴褶青絁大袖絹袴勒帛輿士並管轄節級並武弁緋絁繡寳相花大袖白絹袴勒帛清道平巾幘青絁大袖白絹袴勒帛執黒漆杖管押相風烏等輿人員平巾幘紫絁繡寳相花大袖白絹袴勒帛錦螣蛇
  次持鈒前隊左右武衛果毅都尉二人引隊次左右武衛校尉二人並分左右次絳引幡一在中金節八分左右夾幡執人騎內絳引幡加𥿊二人
  次罕一在左畢一在右次朱雀幢一次義一次導蓋一在中前龍幢一在左白虎幢一在右次義三為一列幢義導蓋執人並騎次稱長一人次鈒㦸二百一十六為三十六重次左右武衛將軍二人檢校次左右武衛校尉四人壓隊並分左右隊內左右武衛將軍果毅都尉校尉並平巾幘紫絁繡瑞鷹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執絳引幡金節罕畢朱雀幢義導蓋義鈒㦸人並武弁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白勒帛次殿中侍御史二貟分左右次黃幡幢一執幡一人𥿊二人服飾同持鈒前隊執絳引幡人內執人騎
  次大軍儀仗左右神武軍統軍二貟分左右次都頭二人押仗在本軍旗內左右神武軍旗各一排闌旗一十六在仗外分夾本軍旗槍棒杖每二人為一列執旗槍棒杖各一人前一重與本軍齊行次吏兵旗一在左力士旗一在右以下吏兵力士旗分左右同次白柯槍二次哥舒棒二次白柯槍四次哥舒棒二次白柯槍四次鐙杖二次吏兵旗力士旗各一次柯槍四次哥舒棒二次白柯槍四次吏兵旗力士旗各一次鐙杖二次白柯槍四次哥舒棒二次白柯槍二次掩尾天馬旗二次左右羽林軍統軍二貟都頭二人左右羽林軍旗各一排䦨旗十六在仗外如神武軍分夾次赤豹旗一在左黃熊旗一在右以下赤豹黃熊旗分左右同其餘槍棒杖等行列重數並同神武軍次左右龍武軍統軍一貟都頭二人左右龍武軍旗各一排䦨旗十六在仗外如羽林軍分夾次龍君旗一在左虎君旗一在右以下龍君虎君旗分左右同其餘槍棒杖等行列重數並同羽林軍仗內神武羽林龍武統軍並花腳幞頭紫絁繡抹額孔雀衫鞾袴佩橫刀䩴䩮䩨靬珂馬押仗都頭幞頭紫絁繡寳相花大袖襖革帶引夾神武羽林龍武軍旗人貼金帽執人錦帽並五色絁繡寳相花衫錦帽並五色絁繡寳相花衫錦臂褠革帶其餘執旗人服准此執哥舒棒鐙杖人同夾旗人服飾執白柯槍人花腳幞頭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衫銀褐繡幞獸桿腰錦臂褠革帶
  次引駕旗天王旗二次排杖道直官二人夾旗各分左右次十二辰旗各一午未在前次己申次辰酉次卯戌次寅亥次丑子午巳辰卯寅丑旗在左餘在右次天王旗二分左右神旗幞頭紫公服烏皮鞾執旗人並同執神武軍旗人服飾
  次龍墀旗一排仗大將二人夾太平旗次五方旗各一為三重赤龍旗在前次黃龍旗在中青龍旗在左白龍旗在右黒龍旗在後次君王萬歳旗一次日旗一在左月旗一在右排仗大將同押引駕旗道直官服飾引夾旗人同引夾執神武軍旗人服飾
  次金吾牙門旗左右各二為中道第一門執夾人青絁繡抹額寳相花寛衫白絹袴革帶內夾人執弓矢騎次監門校尉左右各三人為一列押旗幞頭緋絁繡抹額師子裲襠烏皮鞾佩刀騎
  次御馬十六分左右為八重控馬每匹天武二人服貼金幞頭紫絁繡寳相花大袖襖革帶騎御馬直二人皁紗帽青錦襖束帶部押天武節級紅錦帽紫絁繡寳相花寛衫管押騎御馬直人員節級紅錦襖次中道隊大將軍一貟檢校朝服騎次日月合璧旗一在中苣文旗二分左右為一列次五星連珠旗一在中祥雲旗二分左右為一列引夾執騎人各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衫錦臂褠次長夀幢一執人平巾幘緋絁繡寳相花衫大口袴革帶
  次金吾押仗青龍旗一在左白虎旗一在右押旗二人分左右騎次五嶽神旗五為三重南嶽旗在前次中嶽旗在中東嶽旗在左西嶽旗在右次北嶽旗在後次五方神旗五如五嶽旗陳列四方龍旗各三相間為二隊每隊三重赤龍旗在前次黃龍旗在中青龍旗在右白龍旗在右黒龍旗在後前一隊次方旗餘隊各次右仗黒鳳旗五方鳳旗各三如五方龍旗陳列各次左仗黒龍旗內執青龍白虎旗五嶽五方神旗各一人𥿊三人執𥿊人四色絁繡抹額寳相花寛衫執人黃衍人左青右銀褐後皁內衍人執弓矢執五方龍鳳旗人五色絁繡抹額寳相花寛衫押旗人並同押龍旗人服飾次江瀆旗河瀆旗各一次淮瀆旗濟瀆旗各一並各為一列江淮在左河濟在右引夾執旗人並皁絁繡寳相花衫繡抹額革帶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八
  序例
  鹵簿
  皇后鹵簿
  清㳺隊旗一執旗一人引二人夾二人服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佩橫刀引夾人加佩弓矢並騎金吾衛折衝都尉一貟騎平巾幘紫繡裲襠大口袴錦螣蛇革帶佩橫刀弓矢餘折衝果毅服並准此領四十騎執矟二十人弩四人服佩同執旗人帶弓矢橫刀一十六人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執䂍矟二人平巾幘緋寛衫大口袴騎夾折衝次虞候佽飛二十八騎夾道單行分左右均布至黃麾仗並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次內僕令一貟在左內僕丞一員在右本品服餘文官服並准此各書令史二人騎從平巾幘緋衫大口袴餘從人服並准此次正道黃麾一執麾一人夾二人並騎武弁緋寛衫革帶次左右廂黃麾仗廂各三行行別一百從內第一行短㦸五色氅執人並黃繡抹額寳緋繡抹額寳相花衫行縢鞵襪次外第三行鍠五色幡執人並青繡抹額寳相花衫行縢鞵襪左右領軍衛左右威衛左右武衛左右驍衛左右衛等衛各三行行二十人前十八後十八衛各帥兵官六人領並平巾幘緋繡寳相花衫大口袴執鍮石裝長刀並騎各分前後繡文左右衛以瑞馬驍衛以赤豹武衛以瑞鷹威衛以飛麟領衛以白澤左右領軍衛帥兵官各三人服仗同前護後衛各果毅都尉一員檢校平巾幘紫繡袍大口袴錦螣蛇革帶各一各歩扵左右領軍衛各絳引旗六引前旗六掩後旗六執人平巾幘緋衫大口袴次內謁者監四人給事二人內常侍二人內侍二人並騎分左右自內謁者監以下各內給事一人歩從次內給使一百二十人分左右單行後盡宮人車並革巾幘緋衫大口袴次偏扇團扇方扇各二十分四左右宮人執間綵大袖⿰襦綵衣革帶以下宮人服准此次香鐙一執擎內給使四人在重翟車前並平巾幘緋裲繡大口袴重翟車駕青馬六駕士二十四人並平巾幘青衫大口袴鞵襪次行障六俱分左右夾車四坐障三一在中二分左右夾車並宮人執次內寺伯二人騎領寺人六人分左右夾重翟車並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執刀次𦝫輿一輿士八人團雉尾扇三夾輿次大繖四次大雉尾四扇八並分左右橫行為二重次錦花蓋二單行次小雉尾扇朱畫團扇各十二並橫行次錦曲蓋二十橫行為二重次錦六柱扇八分左右自𦝫輿以下並內給使執次宮人車次絳麾二分左右各一人執武弁繡寛衫革帶鞵襪次正道後黃麾一執麾一人夾二人並騎武弁緋寛衫革帶次供奉宮人在黃麾後次厭翟車駕赤騮四次翟車駕黃騮四次安車駕赤騮四駕士各二十四人次四望車次金根車各駕牛三駕士各一十二人駕士並平巾幘大口袴鞵襪衫隨車色次左右廂各置牙門二每門執二人夾四人並黃繡抹額寳相花革帶騎第一門在前黃麾前第二門在後黃麾前次左右領軍衛每廂各一貟五十人執殳並黃繡抹額寳相花衫行縢鞵襪前與黃麾仗齊後盡鹵簿曲折倍後門廂各帥兵官四人並平巾幘繡緋寳相花大口袴執鍮石裝長刀騎檢校次左右領軍衛折衝都尉各一貟檢校殳仗各一人騎從次盡鹵簿後殳仗內正道置牙門一所門牙門並在殳仗內行每牙門皆閒門校尉二人騎並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執長刀每廂各廵檢校尉一貟騎服仗同前佩橫刀來往檢校前後部鼓吹金鉦掆鼔大皷長鳴中鳴鐃吹羽葆鼓吹節鼔御馬並減大駕之半皷吹二人等服飾並同大駕部內鼔吹二人皇子鹵簿准此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九
  序例
  鹵簿
  皇太子鹵簿
  家令次率更令次詹事乘軺車次太保次太傅次太師乘軺車各正道威儀鹵簿依本品次清㳺隊旗執旗一名引二人夾二人並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佩橫刀引夾人加佩弓矢正清道率府折衝都尉一貟平巾幘紫裲襠大口袴錦螣蛇革帶佩橫刀弓矢餘折衝果毅中郎將郎將服佩准此領三十人騎執矟十八人弓矢九人弩三人並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佩橫刀二人騎從折衝平巾幘緋衫大口袴餘從人及令史府史服飾准此次左右清道率府率各一貟平巾幘紫裲襠大口袴錦螣蛇革帶佩橫刀弓矢餘率府率服佩准此領清道直盪及檢校清㳺隊龍旗等執䂍矟各二人平巾幘緋衫大口袴騎從餘執䂍矟人服飾准此次外清道直盪二十四人騎分左右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佩橫刀弓矢夾道單行引至儀仗次正道龍旗六各執旗一人前二人引後二人䕶並戎服大袍佩橫刀弓矢副竿二分左右執各一人騎並服同執旗人次正道細仗引為六重每重二人自龍旗後均布至細仗矟一重弓箭一重以次相間並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佩橫刀騎每廂各果毅都尉一貟領次率更丞一貟本品服餘文官貟准此次正道前部鼔吹府史二人領鼔吹並騎次掆鼔二在左金鉦二在右以下掆鼓金鉦並分左右執掆皷金鉦各一人以下鼔吹准此夾二人以下掆鼔金鉦夾人准此帥兵官人二次大皷三十六橫行長鳴以下准此帥兵官八人次長鳴三十六帥兵官二人次鐃吹一部鐃皷二執各一人夾二人後部鐃節皷准此簫笳各六帥兵官二人次金掆鼔金鉦各二帥兵官二人次小皷三十六帥兵官四人次中鳴三十六帥兵官二人以上並騎次誕馬十分左右控誕馬人平巾幘緋衫大口袴每疋二人拉餘控馬人服准此次廐牧令一貟在左丞一貟在右各府史二人騎從次左右翊府郎將各一員領班劍次左右翊衛執班劔二十四人分左右並武弁緋寛衫革帶次通事舎人四人次司直二人次文學四人次洗馬二人並分左右次司議郎二人在左次太子舍人四人在右次中允二人在左次中舍二人在右次左右諭徳二人次左右庶子四人並分左右並騎自通事舎人以後各歩從一人次左右衛率府副率各一貟歩從親勲翊衛每廂各中郎將郎將一貟並領六行儀刀第一行親衛二十三人曲折三十陪後門第二行親衛二十五人曲折四人陪後門第三行勲衛二十七人曲折五人陪後門第四行勲衛二十九人曲折六人陪後門第五行翊衛三十人曲折七人陪後門第六行翊衛三十三人曲折八人陪後門並執儀刀以上三衛並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錦螣蛇革帶騎次三衛一十八人分左右騎服同前佩鍮石橫刀中郎將二人分左右夾輅在六行儀刀仗內金輅駕馬四太僕寺僕馭左右率府率一員執儀刀陪乘駕士二十二人並平巾幘緋衫大口袴次夾輅左右衛率府率各一貟各歩從一人在供奉官人役次左右內率各一貟副率各一員領細刀弓矢並騎各歩從一人在供奉官人後次千牛騎執細刀弓矢服同三衛次三衛儀刀仗後開牙門次左右監軍率府直長各六人監後門服同三衛執儀刀並騎次左右衛率府每廂各翊衛二隊並騎在執儀刀行外前後過三衛仗厭角隊各三十人執旗一名引二人夾二人執矟一十五人弓矢七人弩三人並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佩橫刀引夾旗人加佩弓矢每隊各郎將一員領次正道繖二雉尾扇四夾繖次腰輿一輿士八人團雉尾扇二小方雉尾扇八夾腰輿執扇各一人服並親衛次內直郎二人各令史二人騎從檢校腰輿次誕馬十分左右次輿乘二人分左右府史二人騎從次左右司禦率府校尉各一人騎從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執鍮石裝長刀領團扇曲蓋餘率兵官監門率府直長服佩准此次朱團扇六紫曲蓋六執各一人橫行並平巾幘緋衫大口袴次諸司供奉官人次左右清道率府校尉各一名佩鍮石裝橫刀騎領大角次大角三十六為六重橫行執人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次鐃吹一部鐃鼓二簫笳各六帥兵官六人次橫吹一部橫吹十節鼔一笛簫𥷑篥五帥兵官二人並騎次管轄指揮使二人檢校鐃吹等次副輅駕四馬駕士二十人平巾幘緋衫大口袴次軺車駕一馬駕士十四人次四望車駕一馬駕士一十人並同副輅駕士服次左右扇歩隊十六隊每隊各果毅都尉一人領並戎服大袍佩橫刀騎每隊三十人執旗一人引二人夾二人並帶弓矢騎歩二十五人府前一隊執矟一隊帶弓矢以次相間左右司禦率府左右衛率府廂各四隊二隊在前二隊在後次左右司禦率府副率各一員檢校歩隊各二人執䂍矟騎從次儀仗左右廂各六色色九行行六人前第一行㦸赤𣰉次第二行弓矢次第三行儀鋋青𣰉次第四行刀盾次第五行儀鍠五色幡次第六行油㦸以前仗首左右廂各六色色三行行六人左右司府率府各一貟果毅都尉各一貟帥兵官各六人領次左右廂各六色色三行行六人次左右衛率府副率各一貟果毅都尉各一員帥兵官各六人領次盡後鹵簿左右廂各六色色三行行六人次左右副禦率府副率各一貟果毅都尉各一員帥兵官各六人領左右司禦率府率兵官各六人後並騎率及副率各一人歩從每廂各絳引幡一十二執幡各一人引前旗六引後旗六掲皷十二為六重在儀仗外及仗內執儀仗揭皷人並緋繡抹額寳相花衫行縢鞵襪執絳引幡人平巾幘緋衫大口袴揭皷左右司禦率府四重左右衛率府二重次左右廂各殳一百五十人並緋繡抹額寳相花衫行縢鞵襪左右司禦率府各六十六人左右衛率府各六十四人並分前後在歩隊儀仗外馬隊內前接六旗後盡鹵簿曲折至門每廂各司禦率府果毅都尉一貟檢校各一人從每廂各帥兵官七人分前後並騎左右司禦率府各四人左右衛率府各三人次馬隊左右廂各十隊每隊帥兵官以下三十一人旗一執旗一人引二人夾二人執矟十六人弓矢七人弩三人並戎服大袍佩橫刀執旗並引夾人加佩弓矢前第一隊左右清道率府果毅都尉各一貟領第二隊第三隊第四隊左右司禦府果毅都尉各一貟領第五隊第六隊第七隊左右清道率府各一貟領第八隊第九隊第十隊左右司禦率府果毅都尉各一貟領並戎服大袍佩橫刀弓矢次後拒隊旗一人引二人夾二人清道率府果毅都尉一貟領四十騎執矟二十人弓矢一十六人弩四人右二人騎從果毅並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帶橫刀引夾旗人加佩弓矢次後拒隊前當正道殳仗行內開牙門次左右廂各開牙門三前第一門左右司禦率府歩隊後左右率府歩隊前開第二門左右衛率府歩隊後司禦率府儀仗前開第三門左右司禦率府儀仗後左右衛率府歩隊前開每開牙門執旗二人夾四人並騎黃繡抹額寳相花衫革帶各監門率府直長二人並騎次左右監門率府副率各一貟騎來往檢校諸門各一人騎從次左右清道率府副率各三人仗內檢校並糾察各一人騎從率及副率應得䂍矟從者並不得將入儀仗內次少師次少傅次少保皇太子隊仗引盡即三少正道乘輅威儀鹵簿各依本次文武官以次陪從
  皇太子妃鹵簿
  清道率府校尉六人騎分左右為三重引前並平巾幘緋裲襠大口袴帶橫刀弓矢次青衣十人次導客舍人四人本品服以下文官准此引導次內給使六十人並分左右並平巾幘緋衫大口袴單行後盡內人車以下給使服並准此次偏團扇各十八各分左右宮人執並間綵衣革帶以下宮人服准此次行障四次坐障行並分左右夾車宮人執次典內二人騎分左右厭翟車駕三馬駕士十四人並平巾幘緋衫大口袴鞵襪次閣率二人領內給使十八人分左右夾車次六柱扇二內給使執次供奉內人乘犢車次繖一正道雉尾扇二團扇四曲蓋二並分左右執繖扇各內給使一人次戟九十分左右在內給使外單行前與青衣齊從盡內人執人並緋繡抹額寳相花衫革帶行縢鞵襪













  政和五禮新儀卷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
  序例
  鹵簿
  王公鹵簿
  中道清道二人分左右次幰弩一騎次大晟府前部皷吹令一貟在左職掌一人在右次局長一人在左院官一人在右次掆鼔一在左金鉦一在右以下掆鼔金鉦分左右准此次大皷一十八次長鳴一十八並分左右次掆皷金鉦各一次引樂官二人次小皷一十次中鳴一十在小皷外次麾幢各一並分左右次節一夾矟二分節左右以上並騎誕馬三分左右毎疋控馬各二人一品以下控馬人准此革車一乘駕赤馬四駕士二十五人繖扇十分左右行扵車前方繖二朱團扇四分左右夾方繖曲蓋二為一列次大角八次後部皷吹丞一貟在左録事一人在右次鐃皷一次簫四次笳四次大橫吹六並分左右次節皷一次夾色二以𥷑篥充以下准此次笛次簫次𥷑篥次笳各四並分左右外仗青衣十二次車輻棒十二次㦸九十次絳引幡六次刀盾次矟次弓矢各八十次儀刀十八次信幡八次告止幡四次𫝊教四次儀鋋二次儀鍠斧柱五色幡六次油㦸十八次儀矟十二次細矟十二並分左右衛尉寺押當職掌一十一人騎轄部兵人員一人部轄騎兵人員一人太僕寺部押人員一人教馬官一人押當職掌四人騎仗內清道武弁青繡衫執黒漆杖執幰弩人武弁緋繡衫緋繡袴執麾幢車輻棒人赤平巾幘緋繡衫緋繡袴執節夾矟大角儀刀控誕馬押馬人黒平巾幘緋繡衫白絹袴青衣人執青竹杖青繡衫青絹袴抹額執㦸刀盾儀鋋鍠斧油㦸儀矟細矟人服錦帽黃繡衫執絳引幡信幡告止幡傳教幡人服並緋幘衫抹額執矟人錦帽皂繡衫執弓矢人錦帽青繡衫駕士武弁緋繡大袖衛尉寺排列押當職掌太僕寺押當職掌並紫羅寛衫衛尉寺部轄部兵人貟黒平巾幘紫繡衫錦螣蛇部轄騎兵人貟本色服太僕寺部押人貟武弁緋繡大袖錦螣蛇教馬官幞頭緋羅繡抹額紫羅繡大袖皷吹令丞本品服職掌紫羅寛衫局長緋羅寛衫院官録事緑羅寛衫引樂官緑隔職寛衫執掆皷金鉦節皷夾色笛簫笳𥷑篥人並平巾幘緋繡鸞衫白絹袴抹額執掆皷金鉦人加錦螣蛇大鼔長鳴小鼓中鳴服黃繡雷花袍抹額帶袴鐃鼔大橫吹服繡緋繡苣文袍抹額抹帶袴
  一品鹵簿命婦同
  中道清道四人次幰弩一次大晟府前部皷吹令一貟職掌一人次局長一人院官一人次掆皷金鉦各一次大鼓一十六次長鳴一十六次麾幢各一次節一夾矟二次誕馬六次革車一乘駕赤馬駕士二十五人命婦厭翟車駕士二十三人二品三品准此散扇八二品減四三品減六命婦散扇五十行障五行扵車前二品三品准此方繖二朱圑扇四曲蓋二次大角八命婦屬車六駕黃牛十八駕士五十九人行大角前二品三品准此次後部貟分左右次鐃鼔一次簫四次笳四次大橫吹四次節鼔一次笛四次簫四次𥷑篥四次笳四外仗青衣十八次車輻棒十次戟九十次刀盾次矟各八十四弓矢六十次儀刀三十次信幡八次告止幡四次傳教幡四次儀鍠斧柱五色幡四以上行列重數並同王公鹵簿衛尉寺排列押當職掌一十八人部押人貟一名太僕寺部押人貟一名教馬官一貟押當職掌四人命婦加二人仗內清道青衣並青繡衫抹額執黒漆杖青衣執青竹杖幰弩人武弁緋繡衫麾幢人黒平巾幘黃繡衫執節夾矟大角方繖朱團扇曲蓋矟儀鍠斧控誕馬人黒平巾幘緋繡衫執車輻棒人平巾幘緋繡衫執戟儀刀人緋繡衫抹額執刀盾人皁繡衫抹額執弓矢人黃繡衫抹額執信幡告止幡傳教幡人黒平巾幘黃繡衫其餘服飾並同王公鹵簿
  二品鹵簿命婦同
  中道清道二人次幰弩一次大晟府前部鼔吹令一員職掌一人次局長一人院官一人次掆鼔金鉦各一次大鼔一十四次麾幢各一次節一夾矟二次誕馬四次革車一乘駕赤馬四駕士二十五人散扇四方繖二朱團扇二曲蓋二次大角八次後部鼔吹丞一貟次録事一人引樂官一人次鐃皷一次簫二次笳二次大橫吹四次笛二次簫二次𥷑篥二次笳二外仗青衣八人次車輻棒八次戟七十次刀盾六十次矟六十次弓矢六十次儀刀十四次信幡四次告止幡二次傳教幡二衛尉寺排列押當職掌九人部押人貟一人太僕寺部押人貟一人教馬官一人押當職掌四人命婦加二人仗內行列服飾並同一品鹵簿
  三品鹵簿命婦同
  中道清道二幰弩一麾幢各一節一夾矟二誕馬四革車一乘駕赤馬四駕士二十五人散扇二方繖二曲蓋一次大角四外仗青衣八人車輻棒六㦸六十刀盾矟弓矢各五十儀刀十二信幡四告止幡二𫝊教幡二衛尉寺排列押當職掌七人部轄人貟一人太僕寺部押人貟一人教馬官一貟押當職掌四人命婦加二人仗內行列服飾並同一品鹵簿凡王公以下應給鹵簿者有司各以令式排列如儀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一
  序例
  朝會儀衛
  大慶殿大朝會
  黃麾大仗五千二十五人仗首左右廂各二部絳引幡十執幡各一人當御廂左右部並設內仗首第二部不設服武弁緋繡寳相花寛衫革帶大口袴諸部隊大將軍折衝果毅帥兵官錦帶袴並執儀人㡌並隨色第一部左右領軍衛大將軍各一貟第二部左右領軍折衝服平巾幘紫繡白澤袍銀帶大口袴錦螣蛇佩橫刀弓矢後部及部甲隊大將軍折衝果毅服佩同掌皷四人後部並服同服帽緋繡抹額寳相花寛衫革帶行縢鞵襪帥兵官一十人分左右後部並服同服平巾幘緋繡寳相花寛衫銀帶大口袴執儀刀部十二行每行持各十人後部並仗同第一行龍頭竿黃雞四角氅凢氅皆以龍頭第二行儀鍠五色幡第三行青孔雀五角氅第四行烏戟第五行排鳳六角氅第六行細弓矢第七行白鵞四角氅第八行朱縢絡盾刀第九行皂鵞六角氅第十行細弓矢第十一行矟第十二行緑縢絡盾刀掲鼔二掌揭鼔二人後部同服帽黃繡抹額寳相花寛衫革帶行縢鞵襪第二第七行銀褐第三第十一行青第四第九行皂第五第八第十第十二行並掲鼔緋後部准此以上排列左右廂第一部各扵軍貟之南居次廂第一部矟前第二部扵第一部之後並相向次廂左右各三部第一部左右此衛大將軍各一貟後二部左右武衛大將軍第三部左右衛將軍果毅各一員第二第三部折衝服飛麟袍第二部瑞鷹第三部瑞馬列仗首左右廂第一部之南相向持黃麾幡二人服武弁黃繡寳相花寛衫革帶大口袴在御廂廂前分立當御前左右各一部左右衛果毅各一人服瑞馬袍扵玉輅之前分左右並北向次御廂左右各三部第一部左右騎衛將軍各一貟第二部左右領軍衛第三部左右領軍衛果毅服赤豹袍第二第三部白澤第一部分扵當御廂之左右差後第二部左在金輅之後偏西右在象輅之後偏東第三部左在革輅之後偏西右在木輅之後偏東並北向次後左右廂各三部第一部左右武衛將軍各一貟第二部左右屯衛將軍第三部左右領軍衛折衝服瑞鷹袍第二部飛麟第三部白澤各在綱子鵲雞貔旗之前東西相向左右廂各部甲十二隊第一隊左右衛果毅各一貟第二隊左右衛第四隊左右驍將第六隊左右武衛第八隊左右屯衛第十第十二隊左右領軍衛並折衝第三隊左右驍衛第五隊左右武衛第七隊左右屯衛第九第十一隊左右衛服瑞馬袍第三第四隊赤豹第五第六隊瑞鷹第七第八隊飛麟第九至第十二隊白澤貔旗二第二第十一隊瑞雞第三隊仙鹿第四隊金鴨鵞第五隊瑞麥第六隊孔雀第七隊野馬第八隊𤛆牛第九隊甘露第十隊綱子第十二隊同第一隊執旗二人服帽黃繡抹額寳相花寛衫第五隊第六隊銀褐第七隊第八隊皀第五第十隊青第十一十二隊緋革帶佩橫刀黃鍪甲第五第六隊白第七第八隊黃第九第十隊青第十一十二隊緋刀盾第四第六第九第十第十二隊弓矢三十人為五重服錦臂韝行縢鞵襪以上第一至第六隊在仗首第三部北第七至第十二隊在仗首第二部南東西相向左右廂後部各十二隊第一隊左右衛折衝各一員第二隊左右衛第五至第七隊左右武衛第十至第十二隊左右領軍衛並折衝第三第四隊左右驍衛第八第九隊左右屯衛並果毅服錦帽緋繡戎服瑞馬大袍第三隊第四隊赤豹第五至第七隊瑞鷹第八第九隊飛麟第十至第十二隊白澤銀帶窄袴佩橫刀弓矢角𧤗旗二第二隊赤熊第三隊兕第四隊太平第五隊馴犀第六隊雞鵞第七隊騼䮷第八隊騶牙第九隊蒼馬第十隊白狼第十一隊童馬第十二隊金牛執旗二人服佩同歩甲隊第一第六第十一隊青第二第七第十二隊緋第三第八隊黃第四第九隊銀褐第五第十隊皂執弩五人為一列弓矢十人爲二重矟二十人為四重服錦帽青繡寳相花袍執矟以緋革帶大口袴以上在大慶門外第一至第四隊在前第五至八隊在後第九至第十二隊又在其後東西向真武隊金吾折衝都衛一貟服平巾幘紫繡辟邪袍銀帶大口袴錦螣蛇佩橫刀弓矢仙童真武螣蛇神龜旗各一執旗各一人服皂繡抹額寳相花寛衫革帶佩橫刀弓矢執䂍矟二人分左右弩五人為一列弓矢二十人爲四重矟二十五人為五重服平巾幘緋繡寳相花寛衫革帶大口袴以上在大慶門外中道北向排列
  殿中省尚輦陳孔雀扇四十扵簾外執扇各一人服介幘絳韝衣錦革帶白綾襪烏皮履陳輦輿扵龍墀大輦在東部押執擎人二百二十有二人腰輿在其南一十有七人小輿又在其南二十有五人皆西向平輦在西逍遙在其南共三十七人皆東向將校尉都將並帽子忠佐至指揮使以宜男錦襖副指揮使軍使副兵馬使黃獅子十將將虞候以方勝練鵲節級白獅子皆銀帶腰輿小輿下節級並與輦下長行並武弁冠黃絁繡對鳳寛衫紫羅生色袒帶白絹勒白袴紫絹行縢白獅子錦襖銀帶設繖扇扵沙墀方繖二分左右執繖扇將校二人服弓腳幞頭碧欄衫金銅革帶烏皮鞾團龍扇四分左右夾繖扇都將四人服同將校方雉扇一百分繖扇之後各五行每行十執扇長行一百人服武弁緋繡寳相花大袖大口袴銅革帶押當職掌二人各立團龍扇之北服介幘絳鞲衣革帶襪履金吾引駕官二人分立團扇之南服二梁冠朝服
  文徳殿視朝大慶殿冊命一品大臣黃麾仗准此
  黃麾半仗共二千二百六十五人殿內仗首左右廂各一部每部一百二十四人在金吾仗南東西相向絳引幡十執幡各一人分部之南北為五重當御廂左右部同左部在帥兵官東右部在帥兵官西各為十重服武弁緋繡寳相花寛衫革帶大口袴當御廂左右部服同弁以紗為之其餘弁幘同絹衫二月一日至九月終以纈袍抹額錦帽臂鞲螣蛇並准此左右領軍幘紫繡白澤袍銀帶大口袴錦螣蛇佩橫刀弓矢次廂左右各三部當御廂次後廂左右一部及部甲隊左右各六隊大將軍折衝果毅服佩同掌皷一人次大將軍後次廂左右第一部並當御扇左右廂部次廂果毅次廂左右第二部三部次折衝次後廂左右部次將軍服帽緋繡抹額寳相花寛衫革帶行縢鞵襪帥兵官十人分部之南北為五重北在絳引幡之南南在絳引幡之北次廂左右第一第二第三部之南北當御廂次後廂左部在黃氅東右部在黃氅西服平巾幘緋繡寳相花寛衫銀帶大口袴執儀刀部十行每行持各十人每色兩行為五重次廂左右第一第二第三部同當御廂次後廂左右部每色一行為十重左部以東為首右部以西為首並次帥兵官第一行龍頭竿黃雞四角氅凡氅皆持以龍頭竿第二行儀鍠五色幡第三行青孔雀五角氅第四行烏㦸第五行緋鳳六角氅第六行細弓矢第七行白鵞四角氅第八行朱縢絡盾刀第九行皂鵞六角氅第十行矟揭皷二掌揭鼔二人分立緋氅烏戟後當中間次廂左右第一第二第三部同當御廂次後廂並一在儀鍠青氅間一在弓矢白氅間與後行齊服帽繡抹額寳相花寛衫革帶行縢鞵襪服隨氅色內白氅儀鍠幡並以銀褐烏㦸以皂弓矢以黃矟以青刀盾揭皷並以緋次廂左右各三部每部一百一十五人次左右廂仗首之南東西相向第一部左右屯衛大將軍各一貟第二部左右武衛大將軍第三部左右衛將軍果毅各一貟第二第三部折衝次大將軍後第三部次將軍後服飛麟袍第四部瑞鷹第五部瑞馬掌皷以下至掌揭皷人服飾人數並同仗首當御廂次後廂准此黃麾幡二執各一人分立當御左右廂前中間北向服武弁黃繡寳相花寛衫革帶大口袴當御廂左右各一部每部一百二十四人在殿門裏中道分東西並北向次後廂左右部同大慶殿列扵樂架之南左右衛果毅各一員左在部西右在部東次後左右廂將軍准此服瑞馬袍次後廂左右各一部每部一百一十四人次當御廂南左右驍衛將軍各一貟赤豹袍左右廂各歩軍六隊第一隊每隊三十三人第二至第六隊每隊二十七人分東西在仗隊後第一隊左右衛果毅各一貟第二隊左右驍衛第四隊左右屯衛第六隊左右領軍衛並折衝第三隊左右武衛第五隊左右領軍衛並果毅服瑞馬袍第二隊赤豹第三隊瑞鷹第四隊飛麟第五第六隊白澤貔旂二第二隊金鸚鵡第三隊瑞麥第四隊𤛆牛第五隊甘露第六隊鶡雞執各一人服帽黃繡抹額寳相花寛衫第三隊銀褐第四隊皂第五隊青第六隊緋革帶佩橫刀黃鍪甲第三隊銀褐第四隊黒第五隊青第六隊赤四月一日至七月終皮囤頊以纈絹代減披膊副腿加隨色頷衫襯刀盾內第二第四第九隊弓矢三十人為五重第二隊至第六隊各服錦臂褠行縢鞵襪殿門外大慶殿扵大慶門外左右廂後部各六隊每隊三十八人在都下親從後東西相向第一隊左右衛折衝各一貟第三隊左右武衛第五隊左右領軍衛並折衝第二隊左右驍衛第四隊六隊左右衛並果毅服錦帽緋繡戎服瑞馬大袍第二隊赤豹第三隊瑞鷹第五隊白澤第四第六隊飛麟銀帶窄袴佩橫刀弓矢角𧤗旗二第二隊太平第三隊馴犀第四隊騶牙第五隊白狼第六隊蒼馬執旗各一人服佩同歩隊第一第六隊黃第二隊銀褐第三隊青第四隊皂第五隊緋執弩五人為一列弓矢十八為二重矟二十人為四重並服錦帽青繡寳相花袍矟以緋革帶大口袴真武隊五十七人在端禮門內中道北大慶殿扵殿門外金吾折衝都尉一貟在隊前服平巾幘紫繡辟邪袍銀帶大口袴錦螣蛇佩橫刀弓矢仙童真武螣蛇神龜旗各一執旗各一人服皂繡抹額寳相花寛衫革帶佩橫刀執䂍矟二人分左右弩五人為一列弓矢二十人為四重矟二十五人為五重服平巾幘緋繡寳相花寛衫革帶大口袴排列仗隊職掌六人分立仗隊之間殿內四人殿外二人服直腳幞頭紫羅寛衫
  殿中省尚輦陳扇二十扵簾外執扇殿侍二十人服直腳幞頭紫羅寛衫銀帶陳腰輿小輿扵東西朶殿腰輿在東小輿在西人貟都將各一貟輦官共四十人人員並帽子都將各官並直腳幞頭紫羅夾三襜紅錦襖銀帶二月一日至九月終錦帽纈羅衫陳繖扇扵殿下方繖二分左右團龍扇四分左右夾方繖並執扇各一人將校或節級方雉扇六十分左右作三重在繖扇之後輦官長行各一人執人服並同大朝會執繖扇等人金吾左右將軍各一員在繖扇之南矟前服本色服四色官四人二人立扵將軍之南與繖扇一列宣勅放仗二人在引駕官南並直腳幞頭緑公服金銅帶烏皮鞾執儀刀引駕官二人在親從官後服直腳幞頭紫公服長行二十四人在四色官之南並弓腳幞頭碧襴衫餘同四色官排列官二人在長行之西並帽子紫繡大袖袴次金甲天武官二人在長行南並金銅兠鍪衣甲執鉞以上並分東西廂向立設旗扵殿門之外青龍旗一在左五嶽神旗各一次之五方色龍旗各一次之五方色龍旗各一又次之白虎旗一在右五星神旗各一次之五方色鳯旗各一次之五方色鳳旗各一又次之執人並帽子繡抹額寛衫隨方色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二
  序例
  朝會儀衛
  紫宸殿大遼使朝
  黃麾角仗等共一千五十六人殿內黃麾幡二執各一人次四色官之南分左右服武弁黃繡寳相花寛衫革帶大口袴並以紗為之其餘巾幘同繡衫二月一日至九月終以纈袍抹額錦帽臂韝螣蛇並准此仗首左右廂各一部每部一百一十四人在朶殿下矟南絳引幡十執幡各一人分部之南北各為五重服武弁繡寳相花寛衫革帶大口袴左右領軍衛大將軍各一貟在部中間稍南次廂左右第一第二部同服平巾幘紫繡白澤袍銀帶大口袴錦螣蛇佩橫刀弓矢次廂左右第一第二部次歩甲隊大將軍折衝果毅服佩同掌鼔一人次大將軍後次廂左右第一部次果毅第二部次折衝服帽緋繡抹額寳相花寛衫革帶行縢鞵襪帥兵官十人分部之南北北在絳引幡之南南在絳引幡之北次廂左右第一部在南第二部在北各爲五重服平巾幘緋繡寳相花衫銀帶大口袴執儀刀部九行每行持各十人第一行龍頭竿黃鸛四角氅凡氅皆持以龍頭竿第二行儀鍠五色幡第三行青孔雀五角氅第四行烏㦸第五行緋鳳六角氅第六行細弓矢第七行白鵞四角氅第八行矟第九行皂鵞六角氅掌掲鼔一人在緋氅烏㦸之後中間次廂左右第一第二部同服帽繡抹額寳相花寛衫革帶行縢鞵襪仗各五重服隨氅色內氅儀鍠幡並以銀褐烏㦸以皂弓矢以黃矟以青掲鼔以繡次廂左右各二部每部一百五人次左右廂仗首之南第一部左右屯衛大將軍各一貟第二部左右武衛大將軍果毅各一貟第二部折衝次大將軍後服飛麟袍第二部瑞鷹掌鼓吹以下至掌掲皷服飾人數並同仗首殿外左右廂各部甲三隊毎隊三十三人第一隊左右衛果毅各一貟第二隊左右驍將折衝第三隊左右武衛果毅服瑞馬袍第二隊赤豹第三隊瑞鷹貔旗二第二隊金鸚鵡第三隊瑞麥執旗各一人服帽黃繡抹額寳相花寛衫第二隊左青右銀褐第二隊左赤右黒褐革帶佩橫刀黃鍪甲第二隊左青右銀褐第三隊左赤右黒刀盾內第二隊弓矢三十人為五重鍪甲四月一日至七月終皮囤項以纈代減披膊副腿加隨色頷衫襯服錦臂鞲行縢鞵襪左右廂後部各三隊第一隊每隊三十八人第二隊每隊三十三人第一隊左右衛折衝各一貟第二隊左右驍衛果毅第三隊左右武衛折衝服錦帽緋繡戎服瑞馬大袍第二隊赤豹第三隊瑞鷹銀帶窄袴佩橫刀弓矢角𧤗旗二第二隊太平第三隊馴犀執旗各一各服佩同歩甲隊執弩五人為一列弓矢十人為二重第一第三隊一列矟二十人為四重服錦帽青繡寳相花袍矟以緋革帶大口袴排列仗隊職掌二人次廂第二部之南分左右服直腳幞頭紫羅寛衫以上殿內外仗隊東西相向排列
  殿中省尚輦陳輿輦於東西朶殿平輦在東西向逍遙輦在西東向設繖扇扵殿下方繖一分左右團龍扇四分左右夾方繖方雉扇二十四分左右各二重在繖扇之後金吾四色官一名宣勅放仗服飾同視朝四色官
  文徳殿發冊
  黃麾細仗共一千四百二人設日旗君王萬歳旗獅子旗金鸞旗青龍旗各一在殿東階之東以西為上月旗天下太平旗獅子旗金鳳旗白龍旗黒龍旗各一在殿西階之西以東為上每旗執撦四人俱北向立並服五色繡衫錦臂鞲押當職掌一人分左右立扵日月旗南服介幘絳褠衣革帶履襪次方繖二團龍扇四夾方繖執繖扇各一人執人並弓腳幞頭服碧襴衫革帶烏皮鞾次金甲二人服金甲兠鍪鳳翅執龯次四色官六人內二人執笏餘執金銅儀刀並服幞頭緑羅公服金銅帶白絹袴烏皮鞾次碧襴二十四人並弓腳幞頭碧襴衫金銅帶白絹袴烏皮鞾內執金銅儀刀左右各六人在北次都押衙二人立扵碧襴之南少退服幞頭紫羅繡襖金銅帶次皁纛旗一十二每旗執撦五人並皂紗帽皁寛衫皁絹袴皁鞵襪左右金吾仗司貟僚各一人押纛立扵旗南服幞頭紫繡寳相花大袖次青龍旗一在東白虎旗一在西每旗執撦六人服繡抹額寛衫白絹袴執青龍旗人以青執白虎旗人以銀褐貟僚二人押旗分左右在旗之北並幞頭紫繡寳相花大袖以上並分左右東西相向次五方龍旗二十五在東五方鳳旗二十五在西每五旗相間各依方色排列五嶽神旗五在東五星神旗五在西各依方位排列每旗執撦三人並服逐色抹額繡寛衫白絹袴次朱雀旗一在東真武旗一在西每旗執撦六人服繡抹額寛衫白絹袴抹額衫執朱雀旗人以緋𤣥武旗人以皁以上並北向員僚二人押旗在旗之南分左右並幞頭紫繡寳相花大袖襖以紅門旗二十八分左右每旗執撦五人各服五色繡抹額寛衫白絹袴次寅夘辰巳午未旗六在東申酉戌亥子丑旗六在西天黃旗四分左右夾衣旗次龍君旗五次赤豹旗五次吏兵旗五每旗各為一列在東次虎君旗五次黃熊旗五次力士旗五每旗各為一列在西每列押尾天黃旗一以次扵西以上每旗執撦三人並服錦帽臂褠五色繡衫白絹袴次貟僚六人押仗各分於旗前並幞頭紫羅繡大袖袴次貟僚四人押旗分左右東西為一列下至第九隊旗行列准此第二隊角宿亢宿氐宿旗各一第三隊虛宿危宿室宿壁宿奎宿旗各一第四隊參宿井宿鬼宿栁宿駃騠旗各一第五隊角三獸黃鹿苣文馴象飛麟旗各一第六隊辟邪玉兎吉利仙鹿祥雲旗各一第七隊花鳯飛黃野馬金鸚鵡瑞麥旗各一第八隊孔雀兕甘露綱子角旗各一並各為一列第九隊𤛆牛旗一設扵孔雀旗後右廂第一隊同左廂第二隊第二隊尾宿箕宿斗宿牛宿女宿旗各一第三隊婁宿胃宿昴宿畢宿觜宿旗各一第四隊星宿張宿翼宿軫宿駃騠旂各一第五隊至第六隊並同左廂第五至第八隊第九隊騶牙旂二蒼烏旂二旂間爲一列次上每旗執撦三人俱北向並服五色繡寳相花抹額衫革帶貟僚二人押黃麾立扵龍鳳旂之北服幞頭紫絁繡瑞鷹袍左右廂五色龍鳳旂之東西各設黃麾幡二執幡各一人以下執幡人數准此次告止幡五次𫝊教幡五次信幡五次絳麾幡二次絳引幡五執黃麾絳麾幡絳引幡人並服武弁繡寳相花衫革帶執黃麾絳麾人以黃繡絳引幡人以緋繡執告止𫝊教幡信幡人服繡寳相花抹額衫革帶執告止𫝊教幡人緋繡信幡人以黃繡貟僚二人押黃麾立扵龍鳳旗北少東服幞頭紫繡瑞鷹排欄旗三十自黃麾幡東西排列以次扵南每旂執撦三人俱北向鐙杖哥舒各三十扵殿東西兩廂排鐙杖起北哥舒間之執各一人俱東西向執撦排欄旂執鐙杖哥舒人並服錦帽錦臂褠五色繡衫左右廂執白檊槍各七十五人東西相向並服交腳幞頭五色繡抹額衫錦臂褠銀帶腰桿又扵騶牙旗南設大黃龍旗一在殿門裏少西執撦二十人小黃龍旂一在大黃龍旂後少西執撦三人次火神旗六分左右並服錦帽錦臂褠五色繡衫革帶白絹袴衛尉寺押當儀仗職掌四人排仗通直官二人大將軍二人節級二人檢察六人左右金吾仗司押當職掌各一名排列官一名職掌大將檢察並幞頭寛衫衛尉職掌緋羅衫大將檢察金吾職掌羅衫排仗通直官幞頭紫公服金吾排列官服帽節級幞頭並紫繡寳相花大袖襖
  凡大朝會等儀衛有司皆依令式陳設如常儀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二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三
  序例
  班位
  朝堂行事陪祠助祭官受誓戒班
  三公左輔在東西向太宰少宰在其東門下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又在其東左散騎常侍在右丞之南稍東給事中左諫議大夫在其東起居郎左司諫符寳郎左正言又在其東觀文殿大學士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㫖翰林學士資政端明殿學士在右散騎常侍之南觀文殿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稍前觀文殿大學士又稍前特進在端明殿學士之南稍前六曹尚書在其東與端明殿學士班齊次六曹侍郎開封尹至司成開封尹以下稍空次太常卿至祕書監次殿中少監至祕書少監次七寺少卿至都水使者次尚書左右司貟外郎至六曹諸司郎中次六曹諸司員外郎至少府將作軍器少監又在其東御史大夫在工部尚書之cq=36南中丞在其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又在其東太子三師在御史大夫之南與執政官班齊三少在其東與御史大夫班齊次賔客詹事次左庶子以下又在其東每等各重行異位俱西向北上仗內官各綴本班三少右弼在西東向與三公班相對使相在其西次知樞密院同知僉書樞密院又在其西右散騎常侍在僉書樞密院事之南稍西與左散騎常侍班相對中書舍人右諫議大夫在其西閣學士在右散騎常侍之南與觀文殿大學士班相對直學士在其西待制又在其西太尉在閣學士之南與特進班相對節度使在其西與閣學士班齊次節度觀察留後觀察使次防禦使次團練使次以刺史以執事武功大夫以下又在其西次左右金吾衛左右衛諸衛上將軍在節度使之南諸衛上將軍稍卻知客省使至知東上閣門事在大將軍之南僉書客省事至僉書西上閣門事在其西以閣門通事舍人次閣門祗候次省班袛候又在其西執事通侍大夫以下在知東上閣門事之南每等各重行異位俱東向北上
  太廟齋坊行事陪祠助祭受誓戒班
  親王宗室使相在東稍北宗室使相稍卻節度使在東稍南觀察留後觀察使在節度使之東觀察使稍卻次防禦使次團練使次刺史次遙郡大將軍及准備行事宗室大將軍以下又在其東每等各重行異位俱西向北上
  奉請皇帝致齋垂拱殿樞密以下班
  知樞密院同知僉書樞密院事並當殿北上東上知同知入內內侍省事在樞密東南次知客省事至知西上閣門事在其南次僉書客省事至僉書西上閣門事次閣門通事舎人次閣門祗侯次閣門省班袛侯又在其南管勾六尚書在同知人內內侍省事之東典御在其南奉御又在其南祗應武功大夫以下在僉書客省事之西武功郎在其南次敦武郎次從義忠訓成忠郎又在其南每等各重行異位內符寳郎在武功大夫之東並北向西上祗應武徳大夫至武翼大夫在武功大夫之西留班心武徳郎至武翼郎在其南次修武郎次秉義忠翊保義郎又在其南每等各重行異位俱北向東上知內侍省同知僉書內侍省事帶御器械官大內留守扵樞密班東南別為一班帶御器械官如不係正任即各歸本班宣贊閣門內人二貟一員在知樞密院事之前一貟在大內留守前並稍東西向
  奏請皇帝致齋大慶殿文武官班明堂即扵宣徳殿
  三公三少左輔右弼在丹墀上香案之南稍東明堂即扵橫街之南黃道之東太宰少宰在其南尚書左右丞又在其南俱北向西上門下侍郎在右弼之北稍東左散騎常侍在其東次給事中左諌議大夫觀文殿大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㫖翰林學士資政端明殿學士在左散騎常侍之南觀文殿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稍前觀文殿大學士又稍前俱西向北上親王在丹墀香案之稍西南與三公相對使相在其南俱北向東上中書侍郎在使相之北稍西與門下侍郎班相對右散騎常侍在其西次中書舍人右諫議大夫次起居舍人右司諫右正言又在其西閣學士在右散騎常侍之南與觀文班相對直學士在其西待制又在其西俱東向北上左金吾衛左衛左諸衛上將軍在黃道之東諸衛上將軍稍卻諸大將軍在其東率府率又在其東俱西向北上右金吾衛右衛右諸衛上將軍在黃道之西諸衛大將軍稍卻諸將軍在其西率府副率又在其西俱東向北上特進在橫街之內稍東六曹尚書在其南次六曹侍郎開封尹至大司成開封尹以下稍卻次太常卿至祕書監右司貟外郎至六曹諸司郎中次六曹諸司貟外郎至軍器少監又在其南行事執事官仗內官各綴本班御史大夫在工部尚書之東丞在其南次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又在其南太子三師在御史大夫之東與特進班齊三少在其內與御史大夫班齊次賔客詹事次左右庶子以下又在其南每等各重行異位俱北向西上大尉在橫街之南稍西與特進班齊節度使在其南次節度觀察留後觀察使次防禦使次團練使次刺史次執事武功大夫以下又在其南執事通侍大夫以下在防禦使之西每等各重行異位俱北向東上
  親祠陪祀文武官班侍耕籍侍田獵班同
  三公三少左輔右弼在壇午階之南稍東大社大稷在午階之北稍西以下逐班倣此太宰少宰在其東門下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又在其東特進在尚書右丞之南稍東六曹尚書在其東次六曹侍郎及開封尹至大司成在其南開封府尹以下稍空次太常卿至祕書監次殿中少監至祕書少監次七寺少卿至都水使者次左右司貟外郎至軍器少監又在其東六曹諸司員外郎至軍器少監又在其東仗內官各綴本班觀文殿大學士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㫖翰林學士資政端明殿學士閣學士在六曹尚書之南觀文殿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稍前觀文殿大學士又稍前直學士在其東待制又在其東御史大夫在閣學士之南御史中丞在其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又在其東右散騎常侍在御史大夫之南給事中中書舎人左右諫議大夫在其東次起居郎舍人左右司諫左右正言又在其東太子三師在散騎常侍之南與執政官班齊三少在其東次賔客詹事左右庶子以下又在其東每等各重行異位並西向北上親王在西與三公班相對使相在其西大尉在使相之南稍西節度使在其西次節度觀察留後觀察使次防禦使次團練使次判使次宗室遙郡大將軍次行事執事武功大夫以下又在其西左右金吾衛左右衛諸衛上將軍在節度使之南諸衛上將軍稍卻執事通侍大夫以下在防禦使之南每等各重行異位東向北上諸軍都指揮使以上在上將軍之南稍西東向諸方客使在文官之南隨其方國西向並北上
  親祠景靈官天興殿太廟助祭文武官班
  親王在終獻之南宗室使相在其西宗室節度使扵橫街之南道東與行事官班齊節度觀察留後觀察使在其東次防禦使次團練使次刺史次遙郡大將軍及准備行事官又在其東每等各重行異位並西向北上三公三少左輔右弼位在大禮使之南與親王班相對太宰少宰使相在其西執政官又在其西文武群官扵橫街之南景靈宮扵天興殿庭之南特進位扵執政官之南稍西六曹尚書在其西次侍郎開封尹至大司成開封尹以下稍空次太常卿至祕書監次殿中少監至祕書少監次七寺少卿至都水使者次左右司貟外郎至六曹諸司郎中次六曹諸司貟外郎至軍器少監又在其西仗內官各綴本班觀文殿大學士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㫖翰林學士資政端明殿學士閣學士在工部尚書之南觀文殿學士以下稍前觀文殿大學士又稍前直學士在其西待制又在其西左右金吾衛左右衛左右諸衛上將軍在御史大夫之南諸衛上將軍稍卻左右散騎常侍在上將軍之南給事中中書舍人左右諌議大夫在其西起居郎舍人左右司諫左右正言又在其西太子三師在左騎常侍之南與執政官班齊三少在其西與尚書班齊賔客詹事次左右庶子以下又在其西每等各重行異位西向北上諸軍都指揮使以上分立扵文武官之南北上
  親祠禮畢文武官稱賀班
  管軍臣僚並行門當殿北向立太史局奏祥瑞官面西側立次知樞密院事同知僉書樞密院事當殿北向立知同知入內內侍省事在知樞密院事之南稍東知客省事至知西上閣門事在其南次僉書客省事至僉書西上閣門事次閣門通事舎人次閣門祇候次省班祇𠉀又在其南內符寳郎在僉書西上閣門事之東六尚局管勾官在同知入內內侍省事之東典御在其南奉御又在其南祇應通侍中侍中衛左武大夫在知樞宻院事之南稍東武功大夫在其南次武功郎以下又在其南中亮拱衛左武郎在左武大夫之東稍卻每等重行異位北向西上樞密直學士在知樞密院事之南稍西視入內內侍省官班稍前樞密都承㫖在樞密直學士之西與入內內侍省事班齊承㫖在其南次副都承㫖次副承㫖諸房諸房副承㫖又在其南祗應正侍中亮拱衛右武大夫在僉書樞密院事之南稍西武徳大夫以下在其南武徳郎以下又在其南中衛右武郎在右武大夫之南稍卻並北向東上次三公親王文武百僚分東西相向三公三少左輔右弼在東太宰少宰在其東尚書左右丞又在其東門下侍郎在尚書左丞之北稍東左散騎常侍在其東次給事中左諫議大夫次起居郎左右司諫符寳郎左正言又在其東觀文殿大學士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㫖翰林學士資政端明殿學士在左右丞之南稍東觀文殿學士以下稍卻資政端明殿學士又稍卻俱西向北上親王在西與三公班相對使相在其西中書侍郎在使相之北稍西與門下侍郎班相對右散騎常侍在其西次中書舍人右諫議大夫次起居舍人右司諫右正言又在其西閣學士在使相之南稍西與觀文殿大學士班相對與右散騎常侍班齊直學士在其西待制又在其西俱東向北上左金吾衛左衛左諸衛上將軍在端明殿學士之南諸衛上將軍稍卻諸大將軍在其東率府率又在其東俱西向北上右金吾衛右衛右諸衛上將軍在閣學士之南諸衛上將軍稍卻諸將軍在其西率府副率又在其西俱東向北上特進在左諸衛將軍之南與觀文殿大學士班齊六曹尚書在其東次六曹侍郎開封尹至大司成開封尹以下稍空次太常卿至祕書監次殿中少監至祕書少監次七寺少卿至都水使者至尚書左右司貟外郎至六曹諸司郎中次六曹諸司貟外郎至軍器少監又在其東仗內官各綴本班御史大夫在六部尚書之南中丞在其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又在其東太子三師在御史大夫之南與執政官班齊三少在其東與尚書班齊次賔客詹事次左右庶子以下又在其東每等各重行異位西向北上大尉在右諸衛上將軍之南稍卻與特進班相對節度使在其西節度觀察留後觀察使次刺史又在其西每等各重行異位東向北上諸軍都指揮使以上分立扵文武官之南北向班如賀祥瑞儀
  御樓肆赦文武官班受降宣露布同
  三公三少左輔右弼在東西向太宰少宰在其東尚書左右丞又在其東門下侍郎在左丞之北稍東左散騎常侍在其東次給事中左諫議大夫次起居郎左司諫符寳郎左正言又在其東觀文殿大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㫖翰林學士資政端明殿學士在右丞之南稍東觀文殿學士以下稍卻翰林學士承㫖以下又稍卻俱西向北上親王在西東向與三公班相對使相在其西中書侍郎在使相之北稍西與門下侍郎班相對右散騎常侍在其西次中書舍人右諫議大夫次起居舍人右司諫右正言又在其西閣學士在使相之南與觀文殿大學士班相對與右散騎常侍班齊直學士在其西待制又在其西俱東向北上左金吾衛左衛左諸衛上將軍在端明殿學士之南諸衛上將軍稍卻諸大將軍在其東率府率又在其東俱西向北上右金吾衛右衛右諸衛上將軍在閣學士之南諸衛上將軍稍卻諸將軍在其西率府副率又在其西俱東向北上特進在左諸衛上將軍之南六曹尚書至光祿大夫在其東次開封尹至大司成次太常卿至中大夫次殿中少監至中散大夫次七寺少卿至朝議大夫次左右司貟外郎至朝奉大夫次六曹諸司貟外郎至朝奉郎次太常丞至承議郎次開封祥符知縣至奉議郎次太史局正至通直郎次宣徳郎以下又在其東御史大夫在光祿大夫之南中丞在其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又在其東太子三師在御史大夫之南與執政官班齊三少在其東與六曹尚書班齊次太子賔客詹事次左右庶子以下又在其東每等各重行異位西向北上太尉在右諸衛上將軍之南稍前節度使在其西次節度觀察留後觀察使防禦使次團練使次刺史次武功大夫至武翼大夫次武功郎至武翼郎次敦武郎至備武郎次從義郎以下又在其西和安大夫至翰林良醫在武翼大夫之南少空和安郎至翰林醫正在其西知客省事至知西上閣門事在防禦使之南僉書客省事至僉書西上閣門事在其西次閣門通事舍人次閣門祇候次省班祇侯又在其西通事大夫至右武大夫在知西上閣門事之南中亮郎至右武郎在其西每等各重行異位東向北上諸軍將校在百官後北向班如視朝儀
  四孟朝獻景靈宮文武官班
  三公三少左輔右弼在東太宰少宰在其南次門下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次特進次六曹尚書次六曹侍郎開封尹至大司成開封尹以下稍空次太常卿至祕書監次殿中少監至太府卿又在其南觀文殿大學士學士資政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㫖翰林學士資政端明殿學士閣學士在工部尚書之東觀文殿學士資政殿學士稍前觀文殿大學士又稍前直學士在其南待制又在其南御史大夫在閣學士之東丞在其南左右散騎常侍左御史大夫之東給事中中書舍人左右諫議大夫在其南當直起居郎舍人又在其南太子三師在左散騎常侍之東與執政班齊三少在南與左散騎常侍班齊賔客詹事又在其南每等各重行異位北向西上親王在西與三公班齊使相在其南次知同知僉書樞密院事次太尉節度使次節度觀察留後觀察使次防禦使次團練使次刺史次宗室遙郡以上又在其南左右金吾衛左右衛左右諸衛上將軍在節度使之西諸衛上將軍稍卻每等各重行異位北向東上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四
  序例
  五服制度衣服䘮𦵏制附
  斬衰三年正服子為父加服嫡孫為祖謂承重者父為長子重其當先祖之正體將代已為宗廟主者義服婦為舅夫為祖曽髙祖後者其妻從服亦如之爲人後者為所後父為父所後者祖亦如之妻為夫妾為君妾謂夫為君
  齊衰三年正服子為母加服嫡孫為祖母母為長子謂父為斬衰者義服婦為姑嫡孫為祖曽髙祖後者其妻從服亦如之為繼母為慈母謂妾無子妾子無母而父命為母子者繼母為長子妾為君之長子齊衰杖期降服父卒母嫁及出妻之子為母為生已者若為父後則不服母猶服之正服嫡孫祖在為祖母義服父卒為繼母嫁已從之謂繼母嫁而子從之寄育者若不從或繼母出則不從夫為妻
  齊衰不杖期正服為祖父母女適人同孫子父所生庶母服亦同惟為祖後者不服為伯叔父為兄弟為衆子謂長子之弟及妾子若女子凡父母子扵舅姑於婦不傳至扵嫡孫所傳至非嫡及飬子為後者服之皆如衆子衆婦為兄弟之子為姑姊妹及適人無⿺辶商祭主者謂無夫與子為祭主者婦人無夫與子者為其兄弟妹及兄弟之子妾為其子加服為嫡孫有嫡子則無嫡孫凡為後承嫡者雖曽孫𤣥孫與孫同女適人者為兄弟之為人後者降服嫁母出母為其子妾為其父母凡妾為私親如衆人為人後者爲其父母父母為其子之為人後者女適人者為父母所降之服未滿被出者不降服已除被出而本服未除者不服凡女適人應降之服未除已除被出者皆準此義服繼母嫁為前夫之子從已者為伯叔母為母為繼父同居者謂子無大功之親從母適人所適者亦無大功之親妾為嫡妻妾為君之衆子為夫之兄弟之子舅姑為嫡婦
  齊衰五月正服為曽祖父母女適人同
  齊衰三月正服為髙祖父母女適人同義服為繼父不同居謂先同今異者即同居而繼父有子或已有大功上親亦為異居原不同居者不服大功九月殤中殤七月正服為子之長殤中殤為嫡孫之長殤中殤嫡曽孫𤣥孫亦同為叔父之長殤中殤為姑姊妹之長殤中殤為兄弟之子長殤中殤義服為父之兄弟之子長殤中殤成人正服為從父兄弟姊妹謂同堂兄弟姊妹為衆孫男女同食稱孫者准此降服為姑姊妹⿺辶商人者為女⿺辶商人者女適人者為姑姊妹兄弟及兄弟之子出母為女適人者女適人者為出母為兄弟女適人者為出母為兄弟女⿺辶商人者女⿺辶商人者為伯叔父為人後者為出母其姑姊妹兄弟為兄弟姪為人後者義服為夫祖父母為夫伯叔父母為兄弟子之婦為夫兄弟子之婦為夫兄弟女適人者女⿺辶商人者為伯叔母夫為人後者其妻為本生舅姑為衆子婦
  小功五月殤正服為子之下殤為嫡孫之下殤為叔父之下殤為姑姊妹之下殤爲兄弟之下殤為兄弟子之下殤為從父兄弟姊妹之長殤為衆孫之長殤降服為人後者為其姑姊妹兄弟之長殤女適人者為兄弟之子長殤義服為夫兄弟之子下殤為夫叔父長殤成人正服為從祖祖父謂祖之兄弟為兄弟之孫為從祖父謂父之同堂兄弟為從祖姑謂父之同堂姊妹為同堂兄弟之子為從祖兄弟謂再從兄弟為從祖姊妹謂再從姊妹為從祖祖姑謂祖之姊妹爲外父母為舅為從母謂母之姊妹為甥謂姊妹之子女為姊妹之子為同母異父兄弟姊妹降服為從父姊妹適人者女適人者為從父兄弟為孫女適人者為人後者為其姑姊妹適人者為人後者為其從父兄弟女適人者為其兄弟侄之為人後者義服為從祖祖母為夫兄弟之孫為從祖母為夫同堂兄弟之子為夫之姑姊妹適人同女在室及適人者為兄弟姪之妻為娣如婦凡弟之妻相名也長婦謂穉婦為娣婦衆謂長婦為姒婦或雲妯娌為嫡母之父母兄弟從母母出為繼母之父母兄弟從母為庶母慈已者謂庶母乳飬之者為嫡孫之婦有嫡婦則無嫡孫婦曽孫𤣥孫為後者服其婦如嫡孫之婦為兄弟妻為夫之兄弟
  緦麻三月殤正服為從父兄弟姊妹之中殤下殤為衆孫之中殤下殤為從祖叔父之長殤為從祖兄弟之長殤為舅及從母之長殤為從祖姑姊妹之長殤為從父兄弟之子長殤為兄弟之孫長殤降服女適人者為兄弟之子中殤下殤為人後者為其姑兄弟姊妹之中殤下殤為人後者為其從父兄弟之長殤義服為夫之叔父中殤下殤為夫之姑姊妹之長殤成人正服為族兄弟姊妹謂三從兄弟姊妹為族曾祖父謂曽祖之兄弟為族曽祖姑謂曽祖之姊妹為兄弟之曽孫為族祖父謂祖之同堂兄弟為族祖姑謂祖同堂姊妹為同堂兄弟之孫為族父族姑謂父之再從兄弟姊妹為再從兄弟之子女出嫁則不服族姊妹以下姑及姊妹孫女出嫁並准此為曽孫元孫為外孫謂女子之子為從母兄弟姊妹謂兩姨兄弟姊妹為姑之子謂外兄弟姊妹為舅之子謂內兄弟姊妹降服為從祖姑姊妹適人者女適人者為從祖姑女適人者為從祖祖姑女適人者為從祖兄弟女適人者為從祖姊妹女適人者為從祖父謂父之同堂兄弟女適人者為同堂兄弟之子為同堂兄弟之女適人者庶子為父後者為其母若無嫡母及嫡母卒則為所生母服其外祖父母舅從母並不服為從祖祖姑適人者女適人者為兄弟之孫為人後者為本生外祖父母為兄弟之孫女適人者女適人者為從祖祖父義服女適人者為從祖祖母為族曾祖母為夫兄弟之曽孫為族父母為夫同堂兄弟之孫為族母為夫再從兄弟之子女適人則不服為衆孫之婦女適人者為從祖母為庶母父之妾有子孫為乳母為壻謂女之夫為妻之父母妾生再娶即同生妻身之母雖改嫁被出亦如之為夫之曽祖髙祖父母為夫之從祖祖父母謂夫之祖兄弟及其妻為兄弟孫之婦為夫兄弟孫之婦為夫之從祖父母謂夫之父同堂兄弟及其妻為同堂兄弟子之婦為夫同堂兄弟子之婦為夫從父兄弟之妻為夫之兄弟之孫女適人為夫之從父兄弟之女適人為夫之從父姊妹適人同爲夫之外祖父母為夫之舅及從母為外孫婦女為姊妹子之婦為甥之婦
  䘮冠之制斬衰同屈繩為武齊衰以降以布為武緦麻澡治其布為武皆垂其下為纓其冠以布為三辟攝前後屈而出扵武其外厭而縫之為外縪其內厭而縫之爲內縪大功以上辟攝向右小功以下辟攝向左衰裳之制凡衰外削幅縫之邊幅向外裳內削幅縫之邊幅向內裳前三幅後四幅皆三辟攝之斬衰衰與裳皆不緶緝齊衰而下衰則外緶裳則內緶又以方一尺八寸之布置背上縫着領下垂之出扵辟領外一寸又以博四寸之布為領出扵衰之兩旁又以長六寸博四寸之布綴扵衣之外襟廣袤當心衣帶下尺衽二尺有五寸以掩裳之兩際袂屬其幅衣自領至腰長二尺有五寸袪尺二寸凡斬衰之裳以繩為帶齊衰之裳以布為帶
  首絰之制冕以布廣一寸長三尺自項而前交扵額上卻繞髻如幧頭斬衰苴麻為首絰苴者麻之有蕡也大九寸左本在下本者麻根齊衰牡麻為首絰牡者枲麻大九寸二分右本在上大功以牡麻為絰加皆以䋲為纓中殤無纓其大五寸七分小功成人服以牡麻為絰小功殤服以澡麻為絰皆大四寸六分緦麻以澡麻為絰皆大四寸六分緦麻以澡麻為首絰其大三寸七分大功以上麻皆有本小功以下麻絰皆繼本
  絰帶絞帶之制五分首絰殺一以為腰絰五分腰絰殺一以為絞帶斬衰以麻齊衰以下絰帶以麻絞帶以布麻有苴有牡有澡有不澡有有本有繼本者皆如首絰之等
  喪屨之制斬衰以菅屨外納其餘齊衰三年及杖周以蔍屨內納其餘菅與蔍草名蔍屨又號為䟽屨不杖周麻屨五月三月及大功繩屨小功以下吉屨無絇絇在屨頭喪屨去之
  杖為父杖竹而苴色之黯者為苴為母杖桐而削去其色之苴其大皆如腰絰其長皆齊心
  凡五服衰裳以布之稍細為之等
  喪制之制
  凡品官以下喪𦵏之制重柱鬲一品六六品以上四九品以上二銘旌書官封姓名之柩四品以上長九尺六品以上長八尺九品以上長七尺四品以上紼四披四鐸六翣六六品以上紼二披二鐸四翣四九品以上鐸二翣二輓歌四品以上六行行六人六品以上四行行四人八品以上陞朝官准六品六人九品四人轝一品一百十二人五品以上七十二人七品以上三十二人八品二十六人九品二十人庶人一十六人車四品以上八十二人九品以上六十二人轜車四品以上油幰朱絲絡網施襈兩廂畫龍幰竿諸末垂旒蘇六八品以上油幰施襈兩廂畫雲氣垂旒蘇四持紼披者布幘布深衣輓歌者白練幘白練褠衣執紼鐸方相其頭深青衣朱裳執戈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盾載以車五品以上方相四目八品以上魌頭兩目明器四品以上五十六品以上三十九品以上陞朝官准六品二十庶人一十墓一品方九十歩二品方八十歩三品方七十歩四品方六十歩五品方五十歩六品方四十歩七品以下方二十歩庻人方十八歩墳一品髙一丈八尺二品髙一丈六尺三品髙一丈四尺四品髙一丈二尺五品髙一丈六品以下髙八尺庶人髙六尺墓域門及四隅四品以上築闕六品以上立侯七品以下庶人同封塋碑螭首趺上髙九尺碣主首方趺上髙四尺獸四品以上六品以上四九虞祭三品以上七虞五品以上五虞九品以上再虞庶人一虞凡虞祭祔祭用柔日卒哭祭不擇日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五
  吉禮
  皇帝祀昊天上帝儀一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車駕自太廟詣青城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端誠殿受賀
  車駕還內
  宣徳門賜赦
  時日
  前期降御禮以今年冬日至祀天於圓壇太常寺具時日散告
  齋戒
  前祀十日質明有司設行事執事及陪祠文武官位於朝堂太宰刑部尚書在北南向太宰在左刑部尚書在右刑部尚書稍卻行事太宰左丞在南吏部戶部禮部尚書吏部禮部侍郎太司樂光祿卿太樂令光祿丞功臣獻官在其南凡設太樂令以下位皆稍卻次分獻官次執事官又於其南俱北向西上監察御史位二在西東向北上讀冊舉冊官奉禮恊律郎大祀郊社太官令在東西向北上奉禮郎以下位皆稍卻設陪祠文武百官位於行事官之南又設行事執事及陪祠親王宗室位於太廟齋坊少宰刑部侍郎在北南向少宰在左刑部侍郎在右刑部侍郎稍卻亞終獻在南北向西上親王及行事執事陪祠宗室在東西向北上東上閤門御史䑓太常寺自下分引羣官各就位凡將引行事執事陪祠文武官立班即御史䑓引殿中侍御史一員先入就位太宰請誓於朝堂刑部尚書涖之少宰請誓於太廟齋坊刑部侍郎涖之誓文曰今年十一月某日冬日至皇帝祀天於圓壇前二日朝獻景靈宮前一日朝享太廟各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其職其或不恭國有常刑讀訖內朝堂執事官奉禮郎以下文官宣徳郎以下武官從義以下先退餘官並對拜拜訖退皇帝散齋七日於別殿致齋三日一日於大慶殿一日於太廟一日於青城凡散齋不吊䘮問疾作樂有司不奏行殺文書致齋日前後殿不視事惟行祀事前後齋一日殿中監帥其屬尚舍鋪御座於大慶殿當中南向設東西房於御座之左右稍北又設西閤及齋室於殿後之左右殿上前楹施簾致齋之日質明有司陳大駕鹵簿於宣徳門外尚輦陳平輦於垂拱殿庭文武百官俱就次各服其服東上閤門奏請皇帝末後詣齋室通事舍人等自下分引知樞宻院事以下詣垂拱殿庭立班東上閤門附內侍進班齋牌垂拱殿降皇帝乘輦出自殿上少駐輦官迎駕自賛常起居宣輦官上殿捲鳴鞭行門禁衛諸班親從迎駕自賛常起居次舍人先賛知內侍省官以下常起居次樞宻以下通班常起居賛祗候引駕樞宻知客省事以下至僉書東上閤門官分左右立六尚局應奉官祗應通事大夫以下武功大夫以下並先退次管軍臣僚宣名常起居賛祗候引駕並分左右前導輦降東階垂拱殿門外禁衛諸班親從自賛常起居次行宮使御營廵檢一班常起居如通事大夫以下知客省事以下武功大夫以下知內侍兩省帯御器械官充行宮使御營廵檢各歸本班至大慶殿後閤降輦入西閤大慶殿簾降前導官並就次易朝服詣御榻前左右侍立知樞宻院事僉書樞宻院事在東西向北上同知樞宻院事在西東向左輔一員在知樞宻院事之北賛拜東上閤門官一員又在其北並西向知客省事以下在僉書樞宻院之南稍東西向比上僉書知客省事以下又在其南稍卻通事舍人等分引行事執事陪祠文武官各綪結佩入詣大慶殿庭立班舍人引禮部侍郎奏請中嚴侍臣詣幄奉迎內外符寳郎奉寳先出陳於御榻之左右少頃引禮部侍郎奏外辦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綪結佩出西閤乘輿稱警蹕侍衛如常儀由西房至御榻西降輿皇帝即御座南向侍臣夾侍賛拜東上閤門官於御榻前賛樞宻以下拜殿之上下應在位官皆再拜東上閤門官賛拜訖轉身北向隨拜訖面西賛各祗候次禮直官引左輔詣御座前俛伏跪奏稱左輔具官臣某言請皇帝降座就齋室奏訖俛伏興還侍位凡左輔奏請准此皇帝降座乗輿由東房入齋室侍臣各還所司直衛者如常儀通事舍人分引行事執事陪祠文武官以次出三省親王樞宻宗室起居問聖體並如儀應行事執事陪祠官及從升者並散齋七日宿於正寢致齋三日各宿於其次三省樞宻院官各宿於其所及都堂侍從官並尚書侍郎分宿於秘書省中書後省餘官內庭有所司者各宿於其司諸方客使許赴陪位官各宿於其次凡散齋治事如故惟不吊䘮問疾作樂判書決罰罪人及穢惡致齋之日官給酒饌惟祀事得行其餘悉禁典祀之官已齋而闕者通攝行事
  奏告
  前祀二日奏告太祖皇帝室如常告之儀
  陳設
  前祀三日殿中監帥其屬尚舍設大次於外壝東門之內道北南向小次於午階之東西向儀鸞司設文武侍臣於此大次之前隨地之宜行事陪祠官宗室及有司次於外壝東門之外設東方南方客使次於文官之後西方北方客使次於武官之後設饌幔於內壝東門西門之外道北南向北門之外道東西向壇上及東方南方午階之東饌陳於東門外西方南方午階之西饌陳於西門外北方之饌陳於北門外前祀二日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積柴於燎壇光祿牽牲詣祠所大晟陳登歌之樂於壇上稍南北向設宮架於壇南內壝之外立舞衣於鄼綴之間前祀一日太常設神位席太史設神位版昊天上帝位於壇上北方南向席以槀秸太祖皇帝位於壇上東方西向席以蒲越天皇大帝五方帝大明夜光北極九位於第一龕北斗天一太一帝座五帝內座五星十二辰河漢等內官神位五十有四於第二龕二十八宿等守官神位五百十有九於第三龕外神位一百有六於內壝之內衆星神位三百有六十於內壝之外第一龕席以槀秸餘以莞而席皆內向子階之東第二龕鈎星天柱𤣥枵天廚柱史五位第三龕虛宿女宿牛宿織女四位在前人星司命司危司非司祿天津離珠羅堰天桴奚仲左旗河鼔右旗十有三位在後天壘城璃瑜代星齊星周星晉星韓星秦星魏星燕星楚星鄭星十有二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西為上丑階之東第一龕北極一位第二龕女史星紀御女三位第三龕建星斗宿箕宿三位在前天鷄輦道漸䑓敗𤓰扶箱匏𤓰天井天棒帛度署四宗星宗人宗正十有三位在後越星趙星九次天田狗國天淵狗星鱉星農丈人杵星糠星十有一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西為上寅階之南第一龕青帝一位第二龕帝座一位在前尚書析木河漢大理嵗星五位在後第三龕尾宿天紀心宿日星四位在前天籥女牀侯星市樓宦者天江車四斗星觧星天市垣列四東咸罰星十有三位在後魚星龜星傅説神宮積卒從官天輻騎陳將軍八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北為上卯階之南第一龕大明一位第二龕隂徳大火天槍真戈天牀五位第二龕房宿七公氐宿帝座大角亢宿六位在前貫索天閑鈎鈐周伯星四咸天乳招揺梗河亢池周鼎十位在後陣車車騎騎官頓頏折威陽門五柱天門衡星庫樓十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北為上辰階之南第二龕三師輔星夀星相星太陽守五位第三龕挕提角宿軫宿太㣲垣太子五位在前天田平道進賢郎將郎位內五諸侯九卿內座三公內座謁者幸臣常陳十有一位在後平星南門青丘長沙土司空五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北為上已階之西第一龕赤帝一位第二龕太一天一二位在前天理勢星鶉尾熒惑內廚五位在後第三龕明堂翼宿張宿三位在前屏星從官虎賁靈䑓少㣲長垣黃帝座四帝八位在後左右轄軍門器府東甌天廟酒旗六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東為上午階之西第一龕黃帝一位第二龕北斗一位在前天牢三公鶉火文昌內階五位在後第三龕軒轅七星三台柳宿四位在前內平太尊積薪積水北河五位在後天相天稷權星天紀外廚天狗南河七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東為上未階之西第二龕鎮星鶉首四輔三位第三龕鬼宿井宿參宿三位在前天尊五諸侯越星座旗司怪天闕六位在後天社天星水位闕丘狼星狐星老人星四瀆野鷄軍市水府孫星子星十有三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東為上申階之北第一龕白帝一位第二龕實沈太伯二位第三龕觜宿五車諸王畢宿四位在前咸池天潢三柱天高礪石天街天舡七位在後丈人天矢天厠天伐星屏星軍井玉井九斿參旗附耳九州珠口天節十有二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酉階之北第一龕夜明一位第二龕八糓大梁槓星華蓋四位第三龕月星昴宿胃宿三位在前積水天䜛捲舌天河積屍大陵左更天火將軍單南門九位在後天園天隂天廩天苑天囷芻藁天庾天倉鈇鑕天溷十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戌階之北第一龕天皇大帝一位第二龕五帝內座一位在前傳舍六甲降婁三位在後第三龕婁宿奎宿壁宿三位在前右更附路閣道王良䇿星天廄土公雲雨霹𮦷九位在後屏土司空八魁羽林四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亥階之東第一龕黒帝一位第二龕勾陳娵訾辰星紫㣲垣四位第三龕室宿危宿二位在前螣蛇雷電離宮造父土公吏內杵臼星蓋屋虛梁墳墓車府十有一位在後壁壘陣斧龯敗臼北落師門天網天錢泣星哭星八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西為上昊天上帝配帝天皇大帝五方帝大明夜明北極之座及禮神之玉俟告潔訖權徹其內官中官外官衆星等位皆設定奉禮郎禮眞官設皇帝位版於壇下小次前西向飲福位於壇下午階之西北向望燎位於柴壇之北南向設爟火望燎位之東南向東西各六人賛者設亞終獻位於小次之南稍東西向大禮使太宰左丞位於其南行事吏部戶部禮部尚書吏部禮部侍郎光祿卿讀冊舉冊官光祿丞位於大禮使之東光祿丞稍卻奉禮郎搏黍太祝郊社太官令位於小次之東北俱西向北上監察御史位二一於壇下午階之西南一於子階西北恊律郎二一於壇上樂虡西北一於宮架西北俱東向大樂令於樂虡北大司樂於宮架北良醖令於酌尊所俱北向又設陪祠文武官位於執事官之南諸方客使在文官之南隨其方國光祿陳牲於東壝門外西向祝史各位於牲後太常設省牲位於牲西大禮使太常左丞在南北向西上分獻官位於其後行事吏部戶部禮部尚書吏部禮部侍郎大司樂光祿卿讀冊舉冊官大樂令光祿丞奉禮恊律部摶黍太祝郊社太官令在北南向西上凡設大樂令以下位皆稍卻監察御史在吏部尚書之西異位稍卻光祿陳禮饌於東壝門外道北南向太常設省饌位於禮饌之南大禮使太宰左丞在南北向西上分獻官位於其後監察御史位二俱在西東向北上行事吏部戶部禮部尚書吏部禮部侍郎大司樂光祿卿讀冊舉冊官大樂令光祿丞奉禮恊律郎搏黍太祝郊禮太官令在東西向北上禮部帥其屬設祝冊案於神位之右司尊彛帥其屬設玉幣筐於酌尊所以設籩豆簠簋之位正配位皆左十有一籩右十有一豆俱為三行爼三一在籩前二在豆前為二重登一在籩豆間簠一簋一在籩豆外簠在左簋在右又設尊坫之位正配位皆太尊五山尊五為二重在壇上東南隅北向西上配位設於正位酒尊之東太尊在前皆有坫加勺冪為酌尊之設太尊二山尊二在神位前著尊二犠尊二在午階之西第一龕配位設於酉階之北第一龕象尊二壺尊六在壇下午階之西俱北向西上配位即設於壇下酉堦之北俱東向北上皆加冪設而不酌又設從祀諸神籩豆簠簋之位第一龕每位皆左十籩右十豆俱為三行爼二在籩豆前登一在籩豆間簠一簋一在籩豆外簠在左簋在右爵一在爼前加坫其餘神位每位皆左二籩右二豆爼一在神位前爵一次之簠一簋一在爵之前簠在左簋在右登一在籩豆間內壝外衆星位皆不設登又設從祀尊坫之位第一龕每龕太尊二著尊二太尊在上第二龕每龕犠尊二第三龕每龕象尊二壺尊二象尊在上內壝之內每階概尊二內壝之外每階散尊二皆加勺冪在神位之左又設正配位籩豆簠簋盤爼各一於饌幔內設御洗二於壇下午階東南北向盥洗在東爵洗在西罍在洗東加勺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若爵洗之篚則又實以爵加坫設皇帝位於洗南北向內侍酌水位於洗東執巾位於酌水內侍之北俱西向吏部侍郎位於洗爵之西東向又設爵洗之西東向又設亞終獻盥洗爵洗於本位之南分獻官盥洗各於其方陛道之左罍篚各設於左右皆內向罍篚者位其後祀日丑前五刻郊社令與太史官屬皆服其服升壇設昊天上帝太祖皇帝神位版於壇上又設天皇大帝五方帝大明夜明北極九位於第一龕太府卿少府監帥其屬陳玉幣於篚昊天上帝以蒼璧青璋黃帝以黃琮白帝以白琥黒帝以黝璜日月以珪璧皆盛於匣昊天上帝配帝幣皆以蒼日月內官以下各從其各色禮神之玉各置於神位前燔玉加於幣光祿卿帥其屬入實正配位籩豆簠簋籩三行以右為上第一行形鹽在前魚鱐糗餌次之第二行榛實在前乾桃乾乾棗次之第三行菱在前芡栗鹿脯次之三行左為上第一行芹菹在前筍菹菁菹葵菹次之第二行韮菹在前配食魚醢次之第三行豚拍在前鹿臡醢醢次之簠實以稻簋實以黍登實以太羮大官令帥其屬入實爼籩前之爼一實以十牛腥七體兩髀兩脅兩肩並脊兩髀在兩端兩肩兩脅次之脊在中豆右之爼二為二重以北為上第一重實以牛腥膓胃肺離肺一在上端刌肺三次之腸三胃三又次之第二重實以牛熟腸胃肺具載如腥若配位即以東為上良醖令帥其屬入實尊太尊實以泛齊山尊實以醴齊著尊實以盎齊犧尊實以醍齊象尊實以沉齊各以一尊實明水壺尊三實𤣥酒三實三酒明水𤣥酒皆在上又實從祀神位之饌第一龕每龕籩三行以右為上第一行乾⿱在前乾棗形鹽魚鱐次之第二行鹿脯在前㮏實乾𣑯次之第三行菱在前芡栗次之豆三行以右為上第一行芹菹在前筍菹葵菹菁菹次之第二行韮菹在前魚醢免醢次之第三行豚拍在前鹿臡醓醢次之簠實以稻粱粱在稻前簋實以黍稷稷在黍前籩前之爼實以羊腥髀一豆前之爼實以豕腥髀一登實以太羮爵實以泛齊其餘諸神位每位左二籩栗在前鹿脯次之右二豆菁菹在前鹿臡次之簠實以稷簋實以黍爼實以羊豕腥肉登實以大羮爵實以齊酒又實從祀神位之尊太尊實以泛齊犧尊實以醴齊壺尊實以沉齊各以一尊實明水概尊實以清酒散尊實以昔酒各一尊實𤣥酒著尊象尊實以明水上帝配帝之饌升卯階青帝升寅階赤帝升已階黃帝升未階白帝升酉階黒帝升子階大明升辰階夜明升戍階天皇大帝升戍階北極升丑階其餘神位各由其升階太常設燭於神位前又設大禮使以下行事執事官設位於卯階之東內壝外如省牲位所司陳異寳嘉瑞及大國之寳於宮架之南東西相向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六
  吉禮
  皇帝祀昊天上帝儀二
  車駕自太廟詣青城
  前祀一日皇帝於太廟朝享畢既還大次禮部郎中奏解嚴皇帝常服乗輿還齋殿所司轉仗衛鹵簿陪文武官先赴圓壇齋宮導駕官以下就次各服其服尚輦奉御進輿於齋殿乗黃令進玉輅於廟南門外少西南向設千牛將軍一員位於輅前北向門下侍郎一員位於左輔之前賛者二人位又於其前質明知客省事以下知內侍省事以下帶御器械官祗應通事大夫以下武功大夫以下並六尚局應奉官於齋戒門前班立定東上閤門御史䑓太常寺分引管軍臣僚及左輔門下侍郎太僕卿乗黃令詣齋殿門外立班並北向東上乗黃令位其後次引導駕官以下俱於大次門外分東西向立以俟奉迎前導次行宮使御營廵檢各就位立定禮直官通事舍人引禮部侍郎奉請中嚴凡左輔門下侍郎禮部侍郎奏請皆直官通事舍人引少頃又奏外辦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乘輿以出稱警蹕如常儀行門禁衛諸班親從迎駕奏聖躬萬福知客省事以下知內侍省事以下帶御器械官祗應通事大夫以下武功大夫以下六尚局應奉官序班迎駕奏聖躬萬福次管軍臣僚奏聖躬萬福次左輔以下常起居次導駕官北向常起居內有已起居者止奏聖躬萬福分東西立次行宮使御營廵檢常起居該宣名者並宣名太僕卿出詣玉輅所攝衣而升正立執轡駕官前導皇帝至廟南門內少東左輔進當興前俯伏跪奏左輔具臣某言請皇帝降輿奏訖俯伏興退復位凡左輔奏請准此皇帝降輿步出門外至玉輅所千牛將軍前跪執轡左輔奏請升輅乘黃令稍前東向進玉輅皇帝升輅太僕卿立授綏導駕官分左右歩導門下侍郎進當輅前俯伏跪奏門下侍郎具官臣某言請車駕進發奏訖俯伏興退復位凡門下侍郎奏請准此車駕動稱警蹕左輔先詣廟西門內以俟門下侍郎及賛者夾侍以出千牛將軍夾輅而趨車駕將及廟西門至侍臣上馬所門下侍郎奏請車駕少駐勅侍臣上馬左輔前承㫖退稱曰制可門下侍郎退𫝊制稱侍臣上馬賛者承傳勅侍臣上馬諸侍衞之官各督其屬左右翼駕在黃麾內符寳郎奉八寳前導殿中監後部從導駕官夾侍於前贊者在左輔門下侍郎之前侍臣上馬畢門下侍郎奏請車駕進發車駕動稱警蹕不鳴鼔吹大駕鹵簿前導詣青城車駕將至青城東上閤門御史䑓分引陪祠文武官宗室客使禮直官贊者引行事執事官俱詣奉禋門外立班再拜奉迎訖退內有已起居者止奏聖躬萬福車駕及門外駐文武侍臣皆下馬導駕官步導入門車駕動千牛將軍夾輅而趨至端誠殿前廽輅南向千牛將軍立於輅右左輔奏請皇帝降輅乘輿入齋殿侍衞如常儀導駕官步導至殿前皇帝降輿歸殿後閤降通事舍人承㫖勅羣官各還次學士院以祝冊授通進司進御書訖付尚書禮部
  省牲器
  省牲之日午後七刻去壇三百歩禁行者未後二刻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司尊彛帥府史及執事者以祭器入設於位凡設祭器皆藉以席籩豆又加巾蓋太府卿少府監陳幣於篚告潔畢權徹未後三刻禮直官贊者分引大禮使以下詣東壝門外省牲位立定光祿卿丞與執事者牽牲就位禮直官贊者揖贊者引大司樂入行樂架凡亞終獻行事皆禮直官太常博士引大禮使太常左丞行事皆禮直官引餘贊者引次引禮部尚書升自邜堦視滌濯凡行事執事官升降皆自邜階次引太宰申眡滌濯執事者皆舉冪曰㓗俱復位禮直官稍前曰告潔畢請省牲次引禮部尚書侍郎稍前省牲訖退位次引光祿卿出班循牲一匝西向躬曰充曰偹次引光祿丞出班循牲一匝西向躬曰腯俱復位禮直官稍前曰省牲畢請就省饌位贊揖訖引大禮使以下各就位立定禮直官贊揖所司省饌具畢禮直官贊省饌畢揖訖俱還齋所光祿卿丞及執事者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令次引禮部尚書詣廚省鼎鑊視濯溉協律郎展視樂噐乃還齋所晡後一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各取毛血實於槃俱置饌所遂烹牲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
  奠玉幣
  祀日丑前五刻行事用丑時七刻諸祀官及陪祠之官各服其服郊社令與太史官屬入設神位版太府卿少府監入陳玉幣光祿卿入實籩豆簠簋太官令入實爼良醖令入實尊樂正帥工人二舞以次入與執尊罍篚冪者各就位次引分獻執事官各位於龕陛上下並外向次通事舍人分引陪祠文武官及宗室客使各入就位次禮直官贊者分引大禮使以下行事執事官就邜階內壝門外揖位定立禮直官贊揖次引監察御史次引大禮使以下入就次次引監御史按視壇之上下糾察不如儀者退復位尚輦奉御進輿於齋殿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乘輿以出近侍及扈從之官前導至大次門外皇帝降輿入次簾降禮儀使樞宻院官太常卿東上閤門官太常博士禮直官分引於大次外之左右次引禮部侍郎詣前奏請中嚴少頃又奏外辦符寳郎奉寳陳於宮架之北禮儀使當次前俯伏跪奏禮儀使臣具官某言請皇帝行事奏訖俯伏興還侍衛禮儀使奏禮畢准此卷皇帝服裘被袞以出侍衛如常儀禮儀使以下前導至中壝門外殿中監跪進大圭殿中少監副之凡殿中監進圭受圭皆少監副之禮儀使奏請執大圭前導皇帝入自正門侍衛不應入者止於門外協律郎俯伏舉麾興凡行禮執事者取物奠物皆跪俯伏興工鼓柷宮架乾安之樂作皇帝升降行止皆作乾安之樂至午階版位西向立偃麾戞敔樂止凡樂皆協律郎跪俛伏舉麾興工鼓柷而後作偃麾而後止禮儀使以下分左右侍立凡行禮儀使樞宻院官太常卿東上閤門官太常博士禮直官前導至位則分立於左右禮儀使前奏有司謹具請行事宮架作景安之樂文徳之舞六成太常升煙燔牲首禮儀使奏請再拜皇帝再拜贊者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內侍取玉幣於篚立於尊所應龕陛上下及壝內諸位太祝取玉幣亦各立於尊所次引太宰吏部尚書侍郎升詣昊天上帝神位前立太宰吏部尚書俱西向北上侍郎東向禮儀使前導皇帝盥洗位宮架樂作至洗位北向立樂止內侍酌水以進禮儀奏請搢大圭盥手內侍跪取巾於篚興以進皇帝帨手內侍受巾跪奠於篚禮儀使奏請執大圭前導皇帝升壇大禮使從皇帝升降大禮使皆從左右侍衛量人數升宮架樂作至壇下樂止升自午階登歌樂作至壇上樂止登歌嘉安之樂作殿中監跪進鎮圭禮儀使奏請搢大圭執鎮圭前導皇帝詣昊天上帝神位前北向立內侍先設繅藉於地禮儀使奏請跪奠鎮圭於繅藉執大圭俯伏興又奏請搢大圭跪內侍加玉於幣以授吏部尚書吏部尚書以授太宰太宰西向跪以進禮儀使奏請受玉幣皇帝受奠訖吏部侍郎東向跪受以興進奠於昊天上帝神位前太宰吏部尚書侍郎俱詣太祖皇帝神位前以俟禮儀使奏請執大圭俯伏興內侍取鎮圭繅藉詣太祖皇帝神位前先設繅藉於地禮儀使奏請𠕂拜皇帝再拜訖樂止禮儀使前導皇帝詣太祖皇帝神位前東向奠幣並如上儀惟登歌作廣安之樂太宰以下俱復位禮儀使導皇帝還版位登歌樂作內侍舉鎮圭繅藉以鎮圭授殿中監還次有司皇帝降階樂止宮架樂作至版位西向立樂止初皇帝將奠配位之幣贊者引分獻官俱詣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執笏由其階升詣諸從祀神位前各搢笏跪奠幣執笏俯伏興再拜祝史執事官各助奠訖退復位祝史奉毛架立於壝門外由其階升太祝迎於壇上俱進奠於神位前大祝與執事者退立於奠所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七
  吉禮
  皇帝祀昊天上帝儀三
  進熟
  祀日有司陳鼎四於神廚各在鑊右太官令帥進饌者詣廚以匕升牛於鑊實於一鼎肩臂臑肫胳正脊一橫⿱兆目 -- 脊一長脅一短脅一代脅一皆二骨以並正配位各以鼎皆設扃冪祝史對舉陳於饌幔內重行西向以南為上光祿實籩豆簠簋於饌幔內籩實以粉餈豆實以⿰食簠實以粱簋實以黍次引禮部侍郎詣饌所視腥熟之節俟皇帝升奠玉幣訖還位樂止引禮部尚書詣饌所執籩豆簠簋以入戶部尚書詣饌所奉爼以入太官令引入正門宮架豐安之樂作設卯階之下北向西上奉牲者在東祝史抽扃委於鼎右除冪初鼎序入有司執匕及爼以從至邜堦下各設於鼎西匕加於鼎太官令以匕升牛載於一爼肩臂臑在上端肫胳在下端脊脅在中端正配位合一爼鼎先退俟祝史進徹毛血槃以次出次引禮部尚書搢笏執籩豆簠簋戶部尚書搢笏奉爼以升執事者各迎於壇上禮部尚書奉籩豆簠簋詣昊天上帝神位前北向跪奠蓋訖於下執笏俯伏興有司設籩糗餌前豆於醯醢前簠於稻前簋於黍前次引戶部尚書奉爼詣昊天上帝神位前北向跪奠執笏俯伏興有司設於豆前次詣太祖皇帝神位前東向跪奠如上儀樂止俱降復位太祝取菹擩於醢登於豆間三又取黍稷肺祭如初皆藉用茅各還尊所次引太宰左丞詣昊天上帝神位前西向立以北為上次引吏部侍郎於爵洗位東向立禮儀使前導皇帝詣盥洗位宮架樂作至洗位北向立樂止內侍酌水以進禮儀使奏請搢大圭盥手內侍跪取巾於篚興以進皇帝帨手內侍受巾跪奠於篚禮儀使奏請執大圭前導皇帝詣爵洗位宮架樂作立洗位北向立樂止吏部侍郎跪取爵於篚興以進禮儀使奏請搢大圭受爵內侍酌水以進禮儀使奏請洗爵內侍跪取巾於篚興以進皇帝拭爵內侍受巾跪奠於篚吏部侍郎受爵升自午階禮儀使奏請執大圭前導皇帝升壇宮架樂作至午階樂止升自午階登歌樂作至壇上樂止登歌僖安之樂作吏部侍郎奉爵詣正位酌尊所西向立執尊者舉冪良醖令酌太尊之泛齊訖先詣配位酌尊所北向立禮儀使前導皇帝詣昊天上帝神位前北向立禮儀使奏請搢大圭跪吏部侍郎以爵授左丞左丞授太宰太宰西向跪以進禮儀使奏請執爵祭酒三祭於茅苴奠爵執大圭俯伏興又請少立樂止太宰左丞俱詣太祖皇帝神位前北向立以俟舉冊官舉祝冊進於昊天上帝神位之右讀冊官搢笏東向跪讀冊文讀訖執笏興先詣太祖皇帝神位前南向立禮儀使奏請再拜皇帝再拜有司奠冊於昊天上帝神位前禮儀使前導皇帝詣太祖皇帝神位前酌南獻並如上儀將登歌作彰安之樂太宰以下俱復位禮儀使前導皇帝還版位登歌作降階樂止宮架樂作至版位西向立樂止禮儀使奏請還小次宮架樂作將至小次樂止禮儀使奏請釋大圭殿中監跪受大圭皇帝入小次簾降樂止文舞退武舞進宮架正安之樂作舞者立定樂止初皇帝將詣小次禮直官太常博士引亞獻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笏升詣正位酌尊所西向立宮架作正安之樂武功之舞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搢笏執爵執尊者舉冪太官令酌山尊之醴齊訖先詣配位酌尊所北向立亞獻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昊天上帝神位前北向搢笏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執爵祭酒三祭於茅苴奠爵執笏俯伏興少退北向再拜次詣太祖皇帝神位前酌獻並如上儀樂降止復位初亞獻行禮將畢次禮直官太常博士引終獻詣洗及升壇酌獻並如亞獻之儀降復位初亞獻將升次分引分獻官詣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執笏各由其階升詣從祀諸神位前俱搢笏跪執爵三祭酒奠爵執笏俯伏興再拜降復位初皇帝既奠玉幣光祿以牛左臂一骨及長脅短脅俱二骨以並載於胙爼設於壇下飲福位之西俟終獻既升獻引戶部尚書摶黍太祝太官令詣飲福位東面立奉爼豆爵酒者各位於其後禮儀使奏請詣飲福位卷簾出次宮架樂作殿中監跪進大圭禮儀使奏請執大圭前導皇帝詣飲福位將至位樂止宮架禧安之樂作皇帝至飲福位北向立尚醖典御執尊升詣酌尊所良醖令酌上尊福酒合置一尊典御奉尊降詣飲福位以授殿中少監尚醖奉御執爵殿中少監酌之奉御以爵酒授殿中監殿中監西向捧以立禮儀使奏請再拜皇帝再拜殿中監跪以爵酒進禮儀使奏請搢大圭跪授爵祭酒三祭於地啐酒奠爵殿中監跪受爵以興諸大祝帥執事者持胙爼進減神位前正脊二骨橫脊二骨加於爼以授戶部尚書戶部尚書西向跪以進皇帝受爼奠之戶部尚書受爼以興退復位太官令取黍於簋摶以授太祝太祝受以豆東向跪進皇帝受訖奠之太祝受豆以興退復位次殿中監再跪以爵酒進禮儀使奏請受爵飲福酒奠爵殿中監受虛爵興以授典御奏執事者俱退復位禮儀使奏請執大圭俯伏興又奏請再拜皇帝再拜樂止禮儀使前導皇帝還版位宮架樂作至版位西南立樂止次引禮部尚書升壇徹籩豆戶部尚書升壇徹爼籩豆爼各一俱少移故處登歌熈安之樂作卒徹樂止禮部戶部尚書降復位禮直官曰賜胙行事陪祀官拜贊者承傳曰賜胙再拜在位官皆再拜送神宮架景安之樂作一成止
  望燎
  景安之樂畢禮儀使奏請詣望燎位前導皇帝詣望燎位宮架樂作至位南向立樂止初賜胙再拜訖郊社令以黍稷肺祭藉以白茅束之吏部侍郎帥大祝執篚進詣神位前取玉幣祝冊藉以茅大明夜明以上並以爼載牲體黍稷飲爵酒各由其階降壇南行詣柴壇自南階升以玉幣祝冊饌物置於燎柴諸太祝又以諸位幣帛從燎禮直官曰可燎舉爟火東西各以炬燎半柴禮儀使奏畢前導皇帝還大次宮架樂作出壝門外禮儀使奏請釋大圭殿中監跪受大圭以還有司侍衛如常儀皇帝至大次樂止禮部郎中奏解嚴次引大禮使以下詣邜階之東內壝外揖位立禮直官贊禮儀揖訖退通事舍人等引陪祀文武官及宗室客使以下出將士不得輙離部伍
  端誠殿受賀
  皇帝既還大次奏觧嚴訖皇帝常服乘輿還青城侍衛如常儀鼓吹振作至殿前降輦還齋殿東上閤門御史䑓分引文武官宗室並常服詣殿前立班稱賀東上閤門附內侍進班齋牌皇帝常服出升御座鳴鞭禁衛奏聖躬萬福次舍人揖管軍臣僚等並行門躬贊再拜管軍臣僚以下皆再拜班首奏聖躬萬福舍人引班首出班俯伏跪致詞訖俯興退復位舍人揖躬贊再拜管軍臣僚以下皆再拜三稱萬歲內侍詣御座前承㫖退降階西向宣答訖舍人贊再拜管軍臣僚以下皆再拜三稱萬歲舍人贊各祇候管軍臣僚詣殿下侍立行門分左右立次太史局官詣當殿北向立舍人揖躬贊再拜太史局官再奏聖躬萬福出班躬身奏祥瑞訖退復位舍人揖躬贊再拜太史局官再拜贊袛候太史局官東出次舍人揖樞宻以下躬舍人當殿通某官姓名以下起居稱賀轉身於班前西向立舍人贊再拜搢笏舞蹈三稱萬歲又再拜班首不離位奏聖躬萬福又再拜舍人引班首出班俯伏跪致詞訖俯伏興退復位舍人揖躬贊再拜樞宻以下皆再拜搢笏舞蹈三稱萬嵗又再拜東上閤門官當殿北向承㫖退西向稱有制樞宻以下皆再拜宣答訖復位舍人曰再拜樞宻以下皆再拜搢笏舞蹈三稱萬歲又再拜樞宻樞宻直學士升殿侍立並升西階知客省事以下殿廷東侍立餘官分班出舍人禮直官揖宰臣以下躬舍人當殿道文武百僚宰臣姓名以下起居稱賀三公通某官舍人揖班首以下橫行北向立學士西省官將軍仍舊西向立稱賀如上儀惟典儀贊拜樞宻詣御座前承㫖退詣折檻東稱有制㫖宣答賀訖宰臣執政官升殿東西相向立宰臣執政官升東階中書侍郎升西階樞宻直學士下殿餘官以次退皇帝降座鳴鞭上侍立官以次退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七
<史部,政書類,儀制之屬,政和五禮新儀>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八
  吉禮
  皇帝祀昊天上帝儀四
  車駕還內
  前期殿中監帥其屬尚舍設御幄於大慶殿門外之東南向大晟設宮架於宣徳門外稍南其日端誠殿受賀禮畢所司轉㐲衛鹵簿於還𡍼如來儀文武百官宗室客使先詣宣徳門外就次俟至班奉迎乘黃令進金輅於行宮殿門外南向千牛將軍一員執長刀立於輅前尚輦奉御進輿於齋殿導駕官俱詣齋殿奉迎禮部侍郎奏請中嚴少頃又奏外辦簾卷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乘輿以出應導駕官等並迎駕奏聖躬萬福內祗應官贊謝花再拜太僕御出詣金輅所攝衣而升正立執轡皇帝乘輿降自西階至金輅所左輔奏請皇帝降輿乘輅有司仍具大輦若乘輦仍奏雲降輿乘輦太僕卿立授綏千牛將軍馭駕如來儀門下侍郎奏請車駕進發車駕動稱警蹕侍衛如儀至侍臣上馬所門下侍郎奏請車駕少駐勅侍臣上馬左輔前承㫖退稱曰制可門下侍郎傳制稱侍臣上馬贊者承傳勅侍臣上馬門下侍郎奏請車駕進發車駕動稱警蹕吹及諸軍樂振作車駕將至宣徳門外文武百官宗室客使並立班再拜奉迎次大內留守至再拜訖退車駕自宣徳門外少駐文武侍臣皆下馬歩導千牛將軍降立於輅右車駕動千牛將軍夾輅而趨大樂正令奏采茨之樂入門樂止車駕至御幄前左輔奏請皇帝降輅乘輿若乘輦即奏雲降輦乘輿皇帝降輅乘輿以入禮部郎中奏解嚴通事舍人承㫖勅羣官各還次將士各還其所
  宣德門肆赦
  前期殿中監帥其屬尚舍張設宣德門之外又設御座於前楹當中南向又設御幄於後東上閤門設捧赦書儀物於御座之東稍南儀鸞司設文武百僚次於樓前隨地之宜八作司設鷄竿於御階之東稍北大晟府設鼔一於宮架之西北稍東上其日刑部大理寺開封府以囚徒集於仗後東上閤門御史䑓太常寺設文武百官位於樓下皇帝既歸幄次少頃乘輦升宣徳門至御閤門東降輦御閤降內侍遣呈赦書東上閤門官於樓下侍立三員於樓上祗應禮直官通事舍人分引三公親王以下詣樓前分班立定左輔樞宻升詣御座之東翰林學士承㫖一員升詣御座之西俱南向立翰林學士承㫖闕即翰林學士次引禮部侍郎奏請中嚴少頃又奏外辦降復本班簾卷大樂正令撞黃鍾之鐘右五鐘皆應乾安之樂作內侍索扇扇合皇帝出御閤臨軒即御座樓下鳴鞭簾卷內侍贊扇開扇退樂止侍衛如常儀禮直官通事舍人分引三公親王以下橫行北向立定學士侍制兩省官將軍仍舊相向立典儀曰再拜在位皆再拜分班東西相向樓下舍人詣樓前北向立左輔詣御座前承㫖退稍前西向宣曰奉勅立金鷄退復位樓下舍人應喏趨詣文武班南北向揖訖東向宣曰奉勅立金鷄宣付所司退復位金鷄初立大晟府擊鼓每擊鼓投一杖囚集鼔聲止初宣立金鷄即擊鼔立金鷄訖即止更不投杖樓上降赦書閤門受以置於案承受二人舉案於東偏門之西南舍人二貟對捧東上閤門官捧引至班心北向揖稱宣付門下省退詣案西東向立引門下侍郎詣案南北向搢笏跪閤門捧赦書以授門下侍郎受訖執笏俯伏興舍人捧案退置於樓下近北訖歸本班東上閤門官還侍立位次門下侍郎捧赦書詣班前北向俯伏跪奏制書請付外誕行制書權付禮職官奏訖俯伏興躬身北向次引左輔詣御座前承㫖退西向宣曰制可退復位門下侍郎稱宣付班首稍西東向立次引班首相向各俯伏跪門下侍郎搢笏捧制書以授班首受訖執笏俯伏興捧歸位以付舍人舍人跪付受提㸃承受啟封訖復以授舍人舍人捧制書折方行至班心近南西向又折方北向立東上閤門官一員並捧制書舍人於左省班後詣宣制位起居郎舍人一員指摘句讀舍人宣曰有制典儀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舍人宣制至咸赦除之獄吏詣南班北向躬稱脫枷訖奏聖躬萬福三稱萬歲以罪人過宣制訖樓上舎人贊樞宻院官左輔翰林學士承㫖並賀再拜樓上閤門宮不拜東上閤門官歸侍立位舍人捧制書詣班前東向立搢笏跪以制書授班首受訖舍人執笏退復侍立位禮直官次引西部尚書詣班首前東向搢笏跪班首搢笏以制書加於笏上以授所司歸本班禮直官通事舍人引三公親王以下及應橫行官就北向住立定典儀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禮直官通事舍人引班首少前俯伏跪致詞訖俯伏興典儀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搢笏舞蹈三稱萬歲又再拜東上閤門官詣樓前北向承㫖退於班首前西向宣制典儀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東上閤門官宣答訖歸侍立位典儀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舞蹈三稱萬歲又再拜禮直官通事舍人引三公親王以下分東西班敘立禮直官引左輔詣御座前奏禮畢退復位內侍索扇扇合大樂正令撞蕤賔之鐘左五鐘皆應乾安之樂作簾降皇帝降座還御幄樂止樓下鳴鞭舍人詣樓前北向承㫖四色官應喏舍人北向稱奉勅放仗四色官趨至班南宣曰奉勅放仗百僚再拜退宣詞令舍人於樓下宣勞訖將士始退賜酒拽馬隊茶並如儀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九
  吉禮
  祀昊天上帝儀有司行事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省牲噐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時日
  太常寺預於隔季以冬日至祀昊天上帝於圓壇關太史局太史局以其日報太常寺太常寺參酌訖具時日散告
  齋戒
  前祀十日受誓戒於尚書省其日五鼓贊者設位版於公相㕔下初獻官在左刑部尚書在右並南向亞終獻禮官位於其南稍東北向西上分獻官位其後監察御史位於其西稍北東向戶部尚書大司樂光祿卿大樂令光祿丞位於其南稍北西向東上大樂令光祿丞位稍卻若夏祭大禮年上公攝事增讀冊舉冊官位在光祿卿下其揖位省牲省饌位並准此奉禮協律郎太祝郊社太官令位於其東西向北上質明贊者引行事執事就位立定禮直官引初獻降階就位禮直官贊揖在位者對揖初獻搢笏讀誓文雲某月某日冬至祀昊天上帝各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其職不共其事國有常刑讀訖執笏禮直官贊奉禮協律郎太祝郊社太官令先退餘官對拜乃退散齋七日治事如故宿於正寢不弔喪問疾作樂判書刑殺文書決罰罪人及與穢惡致齋三日光祿卿丞太官令齋一日二日於本司無本司者於太常齋舍質明至齋所惟祀事得行其餘悉禁前祀一日質明俱赴祠齋宮官給酒饌祀官已齋而闕者通攝行事若夏祭大禮年上公攝事未受誓戒前贊者引亞獻官以下俱立階下亞獻禮部尚書終獻太常卿讀冊舉冊官太樂令分獻官協律郎太官令西向北上戶部尚書刑部尚書光祿卿監察御史禮官光祿丞奉禮郎太祝郊社令東向北上立定禮直官引初獻入就南向位賛揖訖歸次以俟受誓
  奏告
  前祀二日奏告太祖皇帝如常告之儀
  陳設
  前祀三日儀鸞司設行事執事官次於壇東壝門之外及齋宮之內隨地之宜設饌幔於內壝東門外道北南向前二日光祿牽牲詣祠所前一日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太常設正配神位席太史設正配神位版於壇上凡設神位版皆郊社令監視太常設祭噐凡設祭噐皆藉以席籩豆又加巾蓋以俟告㓗既畢權徹光祿陳牲於邜階之東南內壝之外西向祝史各位於牲後太常設省牲位於牲西三獻官禮官在南北向分獻官在其後戶部尚書大司樂光祿卿大樂令光祿丞奉禮協律郎太祝郊社郊社太官令在北南向俱西上凡設大樂令光祿丞以下位皆稍卻監察御史於戶部尚書之西少絶光祿陳禮饌於壇之東南內壝之外南向太常設齋饌位版於禮饌之南三獻官禮官在南北向西上分獻官在其後監察御史在西東向戶部尚書大司樂光祿卿大樂令光祿丞奉禮協律郎太祝郊社太官令在東西向北上大晟設登歌之樂於壇稍南北向設宮架於壇南內壝之外立舞表於鄼綴之間祀日丑前五刻禮直官贊者諸司職掌各服其服太常設神位版於壇之上下昊天上帝位於壇上北方南向席以槀秸太祖皇帝位於壇上東西向席以蒲越天皇太帝五方大明夜明北極九位於第一龕北斗天一太一帝位五星十二辰河漢等內官神位五十有四於第二龕二十八宿等中官神位百五十有九於第三龕外官神位百有六於內壝之內衆星神位三百有六十於內壝之外第一龕皆席以槀秸餘以莞而席皆內向子階之東第二龕鈎星天柱真⿰木𠮲天廚柱史五位第三龕虛宿女宿牛宿織女四位在前人星司命司危司非司祿天津離珠羅𪦈天桴奚仲左旗河鼓右旗十有三位在後天壘城璃瑜代星齊星周星晉星韓星秦星魏星燕星楚星鄭星十有二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西為上丑階之東第一龕北極一位第二龕女史星紀御女三位第三龕建星斗宿箕宿三位在前天□輦道漸䑓敗𤓰扶箱匏𤓰天井天棒帛度屠肆宗人宗星宗正十有三位在後越星趙星九次天田狗國天淵狗星龞星農丈人杵星糠星十有一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西為上寅階之南第一龕青帝一位第二龕帝座一位在前尚書析木河漢大理歲星五位在後第三龕尾星天紀心宿日星四位在前天籥女牀候星市樓宦者天江車肆斗星斛星天市垣列肆東咸罰星十有三位在後魚星龜星傅說神宮積卒從官天輻騎陣將軍八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北為上邜階之南第一龕大明一位第二龕隂德大火天槍真戈天牀五位第三龕房宿七公氐宿帝席大角亢宿六位在前貫索天□鉤鈐周伯星西咸天乳招揺梗河亢池周鼎十位在後陣車車騎官騎頓頁折威陽門五柱天門衡星庫樓十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北為上辰階之南第二龕三師輔星夀星相星太陽守五位第三龕攝提角宿軫宿太㣲垣太子五位在前天田平道進賢郎將郎位內五諸侯九卿內座三公內座謁者幸臣常陳十有一位在後平星南門青丘長沙上司空五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北為上已階之西第一龕赤帝一位第二龕太一天一二位在前天理勢星鶉尾熒惑內廚五位在後第三龕明堂翼宿張宿三位在前屏星從官虎□靈䑓少㣲長垣黃帝座四帝八位在後左右轄軍門噐府東甌天廟酒旂六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東為上午階之西第一龕黃帝一位第二龕北斗一位在前天牢三公鶉火文昌內階五位在後第三龕軒轅七星三台桞宿四位在前內平太尊積薪積水北河五位在後天相天稷權星天紀外廚天狗南河七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東為上未階之西第二龕鎮星鶉首四輔三位第三龕鬼宿井宿參宿三位在前天尊五諸侯龯星座旂司怪天闗六位在後天社天星水位闕丘狼星狐星老人星四瀆野鷄軍市水府孫星子星十有三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東為上申階之北第一龕白帝一位第二龕實沉太伯二位第三龕觜宿五車諸王畢宿四位在前咸池天潢三柱天髙礪石天街天舡七位在後丈人天矢天厠伐星屏星軍井玉井九斿參旂附耳九州殊口天節十有二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酉階之北第一龕夜明一位第二龕八穀大梁槓星華蓋四位第三龕月星昴宿胃宿三位在前積水天䜛捲舌天河積屍大陵左更天大將軍軍南門九位在後天圓天隂天廩天苑天囷芻藁天庾天倉鈇鑕天溷十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戌階之北第一龕天皇大帝一位第二龕五帝內座一位在前傳舍六甲降婁三位在後第三龕婁宿奎宿壁宿三位在前右更附路閣道王良䇿星天廄土公雲雨霹𮦷九位在後屏土司空八魁羽林四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亥階之東第一龕黒帝一位第二龕鈎陳娵訾辰星紫㣲垣四位第三龕室宿危宿二位在前騰蛇雷電離宮造父土公吏內杵臼星蓋屋虛梁墳墓軍府十有一位在後壁壘陳斧鉞敗臼北落師門天網天錢泣星哭星八位在內壝之內衆星三十位在內壝之外皆各為一列以西為上太常陳玉於神位之左玉以蒼璧盛以匣燔玉用珉禮神之玉奠於神前燔玉加於幣配位不用玉陳篚各於神位之左幣以蒼五方帝日月與內官各隨方色祝版各於神位之右置於坫若夏祭大禮年上公攝事用竹冊置於案太常設祭噐光祿實之正配位各左十有二籩為三行以右為上第一行形䀋在前魚鱐糗餌粉餈次之第二行榛實在前乾桃乾⿱乾棗次之第三行菱在前芡㮚鹿脯次之右十有二豆為三行以左為上第一行芹菹在前筍菹葵菹菁菹次之第二行韮菹在前⿰食魚醢次之第三行肫拍在前鹿臡醯醢糝食次之爼三一在籩前實以牛腥七體兩髀兩肩兩脅並脊兩髀在兩端兩肩兩脅次之脊在中二在豆右為二重以北為上第一重實以牛腥腸胃肺離肺一在上又刌肺三次之腸三胃三又次之第二重實以牛熟腸胃肺其載如腥若配位即以東為上登一在籩間實以太羮槃一在登前實以毛血簠二簋二在籩豆外簠在左簋在右簠實以稻粱粱在稻前簋實以黍稷稷在黍前設太尊五山尊五為二重在壇上東南隅北向西上配位即設於正位酒尊之東太尊在前皆有坫加勺冪為酌尊太尊實以明水為上尊餘實以泛齊代以供內法酒初獻酌之山尊實以明水為上尊餘實以醴齊代以祭祠法酒亞終獻酌之又設太尊二山尊二在神位前太尊實以泛齊山尊實以醴齊各以一尊實明水著尊二犧尊二在午階之西第一龕著尊實以盎齊犧尊實以醍齊各以一尊實明水若配位即設於酉階之北第一龕象尊二壺尊六在壇下午階之西象尊一實明水一實沉齊壺尊三實𤣥酒三實三酒明水𤣥酒皆在上若配位即設於壇下酉階之北俱北向西上若配位即東向北上皆加冪五齊三酒設而不酌第一龕每龕左八籩為一行以右為上第一行形鹽在前魚鱐次之第二行乾桃在前乾乾棗次之第三行芡在前鹿脯糝食次之右八豆為三行以左為上第一行芹菹在前筍菹次之第二行菁菹在前韭菹魚醢次之第三行兔醢在前鹿臡醓醢次之爼二在籩豆外左實羊腥一髀右實豕腥一髀簠一簋一在爼前簠在左簋在右簠實稷簋實黍登一在籩豆之間實以大羮爵一在爼前加坫實以祠祭法酒第二三龕每位各左一籩㮚在前鹿脯次之右二豆菁菹在前鹿臡次之爼一在籩豆之外實以羊豕腥肉爵一次之實以祠祭法酒簠一簋一在爵之前簠在左簋在右簠實以稷簋實以黍登一在籩豆之間實以太羮爵一在俎前加坫實以祠祭法酒內壝內外每位左一籩實以鹿脯右一豆實以鹿臡俎一在籩豆之外實以羊豕腥肉爵一次之實以祠祭法酒簠一簋二在俎之前簠在左簋在右簠實稷簋實黍第一龕每龕設太尊二著尊二太尊在右太尊一實以祠祭法酒餘皆實明水第二龕每龕設犧尊二第三龕每龕設象尊二壺尊二內壝之內每階設概尊二內壝之外每階設散尊二皆加勺冪皆一實明水一實以祠祭法酒在神位之左太常設燭於神位前又設俎二於饌幔內洗二於邜階之東北向盥洗在東以爵加坫禮官分獻官盥洗各於階道之左俱內向執罍篚者位其後又設揖位於邜階之東內壝之外如省牲位惟不設光祿卿丞位積柴於燎壇設望燎位於邜階之東南內壝之內三獻官禮官在北南向西上分獻官在其後監察御史在西東向戶部尚書大司樂大樂令奉禮協律郎太祝郊社令在東西向北上又設三獻官禮官席位於邜階之東北西向南上分獻官位其後戶部尚書席位於邜階之東南西向設監察御史席位於午階之南北向夏祭大禮年上公攝事增讀冊舉冊官位於監察御史之西奉禮郎太祝郊社太官令位於其後光祿卿席位於大司樂之東俱北向西上又設監察御史位於壇上樂虡之北在西東向奉禮郎太祝郊社令在東西向北上夏祭大禮年上公攝事増讀冊舉冊官位在奉禮郎後大樂令於樂虡之北太官令於酌尊所俱北向協律郎位二一於壇上樂虡之北一於宮架之西北俱東向大司樂位於宮架之北北向
  省牲噐
  前祀一日行事執事官集初獻齋所肄儀太祝習讀祝文視玉幣及神位版訖並赴壇所各就次禮直官贊者分引行事執事官詣壇東省牲凡初獻行事禮直官引餘官皆贊者引立定禮直官贊揖次引大司樂入行樂架次引監察御史升自邜階凡行事執事官升降皆自邜階視滌濯執事者舉冪曰潔降復位禮直官稍前曰告潔畢請省牲太祝出班廵牲一匝詣初獻前西向躬曰充退復位光祿丞出班廵牲一匝詣初獻前西向躬曰腯退復位禮直官贊省牲畢請詣省饌位揖訖引行事執事官各就位立定禮直官贊揖所司省饌具畢禮直官贊省饌畢揖訖俱還齋所光祿丞太祝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令次引監察御史詣廚省鼎鑊視祭噐滌溉協律郎展視樂噐仍還齋所未後一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以槃取毛血各置於饌所遂烹牲晡後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訖還齋所
  奠玉幣
  祀日丑前五刻行事用丑時七刻初獻以下並赴壇所就次郊社令先入視設神位版訖退樂正帥工二舞入就位登歌工人俟監察御史㸃閲訖升邜階各就位次太常令帥其屬實饌具畢次引光祿卿入詣午階之南席位北向立贊者曰再拜光祿卿再拜升壇㸃視禮饌畢次引監察御史升壇㸃閲陳設糾察不如儀者凡㸃視㸃閲皆先詣正位光祿卿還齋所餘官各服祭服次引行事執事官各就邜階東內壝外揖位立定禮直官贊揖次引大司樂大樂令協律郎先入就午階南席位北向立贊者曰再拜各就位次引監察御史奉禮郎太祝郊社太官令入就午階南席位北向立若夏祭大禮年上公攝事則又引讀冊舉冊官次引初獻戶部尚書亞獻終獻禮官分獻官各入就邜階東席位西向北立禮直官稍前贊有司謹具請行事協律郎跪俛伏舉麾興工鼓柷宮架作景安之樂帝臨嘉至之舞六成偃麾戞敔樂止凡樂皆協律郎跪俛伏舉麾興工鼔柷而後作偃麾戞敔而後止太常升煙燔牲首贊者皆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次引監察御史奉禮郎太祝郊社太官令升壇各就位立定大官令就正位酌尊所次引初獻詣盥洗位宮架正安之樂作凡初獻升降行止皆作正安之樂至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升壇樂止登歌樂作詣昊天上帝神位前北向立樂止登歌嘉安之樂作搢笏跪次引奉禮郎搢笏西向跪執笏者以玉幣授奉禮郎奉禮郎捧玉幣授初獻訖執笏興先詣太祖皇帝神位前北向立初獻受玉幣奠訖執笏俯伏興再拜訖樂止次引初獻詣太祖皇帝神位前東向立酌獻詣配位準此奠幣如上儀惟登歌作定安之樂樂止奉禮郎復位初獻將降壇登歌樂作降階樂止宮架樂作復位樂止
  進熟
  祀日有司設鼎二於神廚各在鑊右光祿帥進饌者詣廚以升牛於鑊實於一鼎肩臂臑肫胳正脊一橫脊一直脊一長脅一短脅一代脅一皆二骨以並正配位各實一鼎皆設扃冪祝史對舉入設於饌幔內俟初獻既升奠玉幣入陳於邜階下西向南上祝史抽扃委於鼎內除幔初鼎序入有司執匕及俎以從至邜階下俎各設於鼎西加於鼎光祿以升牛各載於一俎肩臂臑在上端肫胳在下端脊脅在中正配位各設一俎鼎先退次引戶部尚書詣邜階下搢笏捧俎升壇宮架豐安之樂作詣昊天上帝神位前北向跪奠執笏俯伏興有司設於豆前次詣太祖皇帝神位前東向奉俎如上儀訖樂止降復位初獻俎訖引太祝取菹擩於醢登於豆間三又取黍稷胏祭如初俱藉以茅退復位次引初獻再詣盥洗位宮架樂作至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笏升壇樂止登歌樂作詣正位酌尊所西向立樂止登歌嘉安之樂作執事者以爵授初獻搢笏執爵執尊者舉冪太官令酌太尊之泛齊訖先詣配位酌尊所北向立初獻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昊天上帝神位前北向立搢笏跪執事者以爵初獻執爵祭酒三祭於茅苴奠爵執笏俯伏興少立樂正次引太祝於神位前東向搢笏跪讀祝文讀訖執笏興先詣太祖皇帝神位前南向立若夏祭大禮年上公攝事則次引讀冊舉冊官詣神位之右舉冊官搢笏對捧冊跪讀冊官東向搢笏跪讀冊文讀訖各執笏興先詣配帝神位前南向立初獻再拜次詣太祖皇帝神位前酌獻並如上儀惟登歌作來安之樂太官令復詣正位酌尊所太祝復位初獻將降壇登歌樂作降階樂止宮架樂作復位樂止文舞退武舞進宮架正安之樂作舞者立定樂止次引亞獻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笏升壇詣正位酌尊所西向立宮架作文安之樂神保錫羨之舞執事者以爵授亞獻官亞獻搢笏執爵執尊者舉冪太官令酌山尊之醴齊訖先詣配位酌尊所北向立亞獻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昊天上帝神位前北向立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執爵祭酒三祭於茅苴奠爵執笏俛伏興再拜次詣太祖皇帝神位前行禮並如上儀訖樂止降復位次引終獻詣洗及升壇行禮並如亞獻之儀降復位初亞獻將升獻分引禮官及分獻官各詣盥洗位搢笏盥手帨手執笏詣從祀神前搢笏跪奠幣執爵三祭酒奠爵神位無幣者俱祭酒執笏俛伏興再拜復位次引太祝詣正配神位前徹籩豆登歌肅安之樂作卒徹樂止次引郊社令束茅訖俱復位禮直官曰賜胙贊者承𫝊曰賜胙再拜在位者皆再拜送神宮架景安之樂作一成止
  望燎
  初景安之樂畢引三獻官戶部尚書禮官分獻官詣望燎位宮架樂作至位樂止有司各詣神位前取玉幣祝版饌物及牲之左髀求茅置主燎壇至夏祭大禮年上公攝事則又取祝冊置於燎壇次引監察御史大司樂大樂令奉禮協律郎太祝郊社令詣望燎位立定禮直官曰可燎火燎半柴次引初獻以下詣東壝門外揖位立定禮直官贊禮畢揖訖退太官令帥其屬徹禮饌次引監察御史詣壇監視收徹訖還齋所光祿以胙奉進監察御史就位展視光祿卿望闕再拜乃退















  政和五禮新儀卷二十九



  欽定四庫全書
  政和五禮新儀卷三十
  吉禮
  皇帝宗祀上帝儀一
  時日
  齋戒
  奏告
  陳設
  車駕自太廟詣文徳殿
  省牲器
  奠玉幣
  進熟
  望燎
  紫宸殿受賀
  宣徳門肆赦
  時日
  前期降御札以今年季秋宗祀於明堂太常寺帖太史局擇日報太常寺參酌訖申奏具時日散告
  齋戒
  前祀十日質明有司設行事及陪祠文武官位於朝堂太宰刑部尚書在北南向太常在左刑部尚書在右刑部尚書稍卻行事太宰左丞在東南吏部尚書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尚書吏部禮部侍郎大司樂光祿卿大樂令光祿丞功臣獻官在其南凡設大樂令下位皆稍卻執事官又在其南俱北向西上監察御史位二在東西向北上讀冊舉冊官奉禮恊律郎太祝郊社太官令在東西向北上奉禮𭅺以下位皆稍卻設陪祠文武百官位於行事官之南又設行事執事及陪祠親王宗室位於太廟齋坊少宰刑部侍郎在北南向少宰在左刑部侍郎在右刑部侍郎稍卻亞終獻在南北向西上親王及行事執事陪祠宗室在東西向北上東上閤門御史臺太常寺自下分引羣官各就位凡將引行事執事文武陪祠官立班即御史臺司殿中侍御史一員先入就位太宰讀誓於朝堂刑部尚書涖之少宰讀誓於太廟齋坊刑部侍郎涖之誓文曰今年九月某日皇帝宗祀於明堂前二日朝獻景靈宮前一日朝享太廟各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其職其或不恭國有常刑讀訖內朝堂執事官奉禮𭅺以下文官宣徳郎以下武官從義郎以下先退餘官並對拜訖退皇帝散齋七日於別殿致齋三日一日於文徳殿一日於太廟一日再拜赴文徳殿凡散齋不吊䘮問疾作樂有司不判刑殺文書致齋日前後殿不視事惟行祀事前致齋一日殿中監帥其屬舍鋪御座於文徳殿當中南向設東西房於御座之左右稍北又設西閤及齋室於殿後之左右殿上前楹施簾致齋之日質明有司陳法駕鹵簿於宣徳門外尚輦陳平輦於垂拱殿庭文武百官俱就次各服其服東上閤門奏請皇帝未後詣齋室通事舍人等自下分引知樞宻院事以下詣垂拱殿庭立班東上閤門附內侍進班齋牌垂拱殿簾降皇帝乗輦出至殿上少駐輦官迎駕自賛常起居宣輦官上殿簾捲鳴鞭行門禁衛諸班親從迎駕自賛常起居次舍人先賛內侍省官以下常起居次樞宻下通班起居賛祗候引駕樞宻知客省事以下至僉書東上閤門官分左右立六尚局應奉官祗應通侍大夫以下武功大夫以下並先退次管軍臣僚宣名常起居賛祇候引駕並分左右前𨗳輦降東階垂拱殿門外禁衛諸班親從自賛常起居次行宮使御營廵檢一班常起居如通侍大夫以下知客省事以下武功大夫以下知內事兩省帶御營器械官充營宮使御營廵檢各歸本班至文徳殿後閤降輦入西閤文德殿降前導官並就次易朝服詣御榻前分左右侍立知樞宻院事僉書樞宻院事在東西向北上同知樞宻院事在東西向左輔一員在樞宻事院之北賛拜東上閤門官一員又在北並西向知客省事以下在僉書樞宻院之南稍東西向北上僉書知客省事以下又在其南稍卻通事舍人等分引行事執事陪祠文武官各綪結佩入詣文徳殿庭次引立班禮部侍郎奏請中嚴侍臣詣幄奉迎內外符寳即奉寳先出陳詣御榻之左右少頃引禮部侍郎奏外辦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綪結佩出西閤乘輿稱警蹕侍衛如常儀由西房至御榻西降輿皇帝即御座南向侍臣夾侍賛拜東上閤門官於榻前賛樞宻以下拜殿之上下應在官皆再拜東上閤門官賛拜訖轉身北向隨拜畢面西賛各祇候次禮直官引左輔詣御座前俛伏跪奏稱左輔具官臣某言請皇帝降座就齋室奏訖俛伏興還侍立凡左輔奏請准此皇帝降座乘輿由東房入齋室侍各還所司直衛如常儀通事舍人分引行事執事陪祠文武官以次出都堂侍從官並尚書侍郎分宿於秘書省中書後省餘官內庭有所司者各宿於其司諸方客使許赴陪位者各宿於其次凡散齋治事如故惟不吊䘮問疾作樂判書刑殺文書決罰罪人及與穢惡致齋之日官給酒饌惟視祀事得行其餘悉禁與祀之官已齋而闕者通攝行事
  奏告
  前祀二日奏告神宗皇帝室如常告之儀
  陳設
  前祀三日殿中監帥其屬尚舍設大次於明堂東門之外西向儀鸞司設文武侍臣次於行事明堂門之外文官在左武官在右隨地之儀行事陪祠宗室及有司次各如其式設東方南方客使次於文官之後西方北方客使次於武官之後設饌於明堂門外東西相向前祀二日郊社令帥其屬掃除明堂內外置燎壇於明堂庭之東南隅郊社令積柴於燎壇光祿牽牲於祠所大禮使太宰左丞在南北向西上監察御史位二俱在西東向北上行事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尚書吏部禮部侍郎大司樂光祿卿讀冊舉冊官太樂令光祿丞奉禮恊律郎摶黍太祝郊社太官令在東西向北上禮部帥其屬設祝冊案於神位之右司尊彛帥其屬設玉幣篚於酌尊所次設籩豆簠簋之位每位皆左十有一籩右十有一豆俱為三行爼三二在籩前一在豆前又爼六在豆右為二重登一在籩豆間鉶三右登之前簠一簋一在籩豆外二爼間簠在左簋在右又設尊坫之位毎位皆太尊五山尊五為二重在堂上東南隅北向西上配位設於正位酒尊之東太尊在前皆有坫加酌冪為酌尊又設太尊二山尊二在神位前著尊二犧尊二象尊二壺尊六在堂下俱北向西上配位即設於正位之東皆加冪設而不酌又設正配位籩豆簠簋槃各一爼各三於饌幔內太常設御洗二於丹墀上直東霤北向盥洗在東爵洗在西罍在洗東加酌篚在洗西南洗實以巾若爵洗之篚則又實以爵加坫設皇帝位於洗南北向內侍酌水位於洗東執巾位於酌水內侍之北俱西向吏部侍郎位於爵之西東向又設亞終獻盥洗爵洗於本位之南罍篚各設於左右皆內向執罍篚者位其後祀日丑前五刻郊社令與太史官屬各服其服升堂設上帝神宗皇帝神位版於堂上太府卿少府監帥其屬陳玉幣於篚玉上帝以蒼璧盛以匣幣皆以蒼配位不以玉禮神之玉置於神位前燔玉加於幣光祿帥其屬入實籩豆簠簋籩三行以右為上第一行鹽在前魚鱐糗餌次之第二行榛在前乾桃乾䕩乾棗次之第三行菱在前芡㮚鹿脯次之豆三行以左為上第一行芹菹在前筍菹葵菹菁菹次之第二行韮菹在前酏食魚醢兎醢次之第三行肫拍在前鹿臡醓醢次之簠實以稻簋實以黍登實以大羮大官令帥其屬入實爼籩前之爼為二重以北為上第一重實以牛腥七體兩骨兩肩兩脅並脊兩髀在兩端兩脅兩肩次之脊在中第二重實以羊腥七體其載如牛豆前之爼實以豕腥七體其載如羊豆右之爼為二重以北為上第一重一實以牛腥腸胃肺離肺一在上端刌肺三次之腸三胃三又次一實以羊腥腸胃肺其載如牛一實以豕腥膚九橫左第二重一實以牛熟腸胃肺一實以羊熟腸胃肺一實以豕膚九其載如腥牛在左羊在中豕在右若配位即以東為上良醖令帥其屬入實尊太尊實以泛齊山尊實以醴齊著尊實以盎齊犠尊實以醍齊象尊實以沉齊各一尊實明水壺尊三實𤣥酒三實三酒明水𤣥酒皆在上大常設燭於神位前又設大禮使以下行事執事官揖位於明堂東偏門之外如省牲位所司陳異寳嘉瑞及伐國之寳於宮架之南東西相向








  政和五禮新儀卷三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