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關於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 (2021年12月24日公布)
教育部關於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情況的報告 教育部部長 懷進鵬 2021年12月21日於人民大會堂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上) |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根據會議安排,我向會議報告教育部辦理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情況。
一、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全面實現建議辦理「三個100%」
編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大代表肩負着人民賦予的光榮職責,是黨和國家聯繫人民的橋梁。人大代表十分關心教育工作,2021年教育部共承辦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代表建議1449件,較上年增長2.69%,其中牽頭辦理623件,位列各承辦部委之首,此外還有協辦628件、參閱198件。這些建議凝結着代表對教育改革發展的認真思考,體現了人民群眾對公平優質教育的熱切期盼。
教育部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把辦理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好抓實。一是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辦好人大代表建議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是發揮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的重要內容,是凝聚共識做好政府工作的制度性安排,也是檢驗政府部門履職盡責能力的試金石。二是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把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作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內容,全力化解教育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現實問題,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三是着力提升政治能力,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和中央人大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注重從意見建議中找到方法路徑,注重把辦法舉措轉化為工作實效,全力做好教育這一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的指導和有關部委的支持下,我們實現了三個百分百:按期答覆率100%,與代表溝通率100%,落實往年承諾事項100%。根據目前反饋,代表均表示滿意、基本滿意。
二、着力健全制度機制,切實把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轉化為人民滿意的教育成果
編輯(一)緊盯辦理工作流程,建立完善三項機制。堅持對黨的事業高度忠誠、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切實提高辦好建議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一是黨組全員化參與機制。把建議辦理列為年度重點工作,兩會前後專門召開黨組會研究部署。黨組書記、部長負總責,黨組成員、副部長嚴格審核把關分管領域建議辦理,直接督辦重點建議。分管副部長代表部黨組主持部內交辦會,部署相關工作。二是責任全鏈條壓實機制。今年初印發《教育部建議提案辦理工作規程》,進一步強化目標管理、細化分級負責、加強通報督辦、推進答覆公開、嚴格考核激勵,確保責任落實、辦理到位。三是辦理全過程溝通機制。安排各司局負責同志主動聯繫代表,今年兩會前向代表和各省人大寄送1349份教育參考資料。辦理過程中,通過邀請參加調研、走訪、座談、視頻連線等形式與代表深入溝通。
(二)緊密結合業務工作,推動教育改革發展。認真研究人大代表建議,充分吸納有關意見,把建議辦理與完善政策措施、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使辦理工作成為教育事業發展的助推器,有力推動新時代教育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等系列活動;推出「全國大學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課」活動,總觀看1800多萬人次。出台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等「五項管理」相關文件,以「小切口」推動「大改革」,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聯合14個部門實施近視防控「光明行動」,中小學生近視率基本實現每年下降0.5個百分點的防控目標。配合全國人大出台家庭教育促進法,積極宣傳《家庭教育指導手冊》,推廣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召開新中國成立以來第四次、新時代第一次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
——強化教育服務經濟社會能力。推動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脫貧家庭輟學學生持續保持動態清零,學生精準資助水平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人才培養計劃」累計招生87萬人,畢業55萬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以中共中央辦公廳文件印發《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建設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發布《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完善教學標準體系、加強學生實習管理,持續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充分發揮高校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圍繞重大原始創新前瞻布局,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在量子信息等方向建設25個前沿科學中心以及一批集成攻關平台。
——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落實落地,出台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規範SCI論文指標使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破除「唯論文」、正確認識高校人才稱號等一批配套政策,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效。不斷推進「放管服」改革,落實和擴大學校專業設置、進人用人、經費使用等方面自主權,印發《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實施方案》,在教育領域更大範圍推動「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持續推進教育對外開放,繼續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雄安新區在教育對外開放領域先行先試,推進「一帶一路」教育行動高質量發展,更加深入參與全球重大教育行動與教育治理。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強化教師待遇保障,健全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隨當地公務員工資待遇調整的聯動機制。大力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年招聘特崗教師8萬人,重點保障「三區三州」等地區需求。深入實施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推進中小學教師減負工作列入國務院大督查事項,推動各省出台措施與清單。將2021年確定為「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強化年」,多措並舉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抓好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及配套指導意見和處理辦法的貫徹落實。
(三)緊扣重點督辦建議,回應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今年我部牽頭辦理重點督辦建議2項,涉及代表建議31件。我們把重點督辦建議辦理作為破解教育領域重點難點問題的重要切入點,加強與代表面對面溝通,務求高標準辦理、高質量答覆。
——推動治理規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共涉及建議14件,其中11件由我部主辦。針對代表提出的建立校外培訓機構長效治理機制、加快完善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立法、嚴格校外培訓廣告治理、強化學校主陣地作用、各方協同推進「減負」等建議,我部將「雙減」工作作為「一號工程」,開展「百日會戰」,校外治理與校內提質聯動,制度建設和監督檢查並進。報請黨中央批准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聯合18個部門並指導各地構建起橫向互動、上下聯動的治理工作機制;以中共中央辦公廳文件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並制定20餘個配套文件,基本構建起「1+N」的制度體系;通過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嚴防暑期校外培訓泛濫、推動義務教育各地各校課後服務全覆蓋、建立風險防範機制等措施,打好「雙減」政策落地「組合拳」;通過加強對地方工作指導、建立監測台賬指標體系、完善培訓機構監管平台、明察暗訪治理違規行為等措施,增強工作精準度,確保「雙減」工作落地見效。8月,我部就該重點督辦建議召開工作座談會,邀請8位人大代表在線參會,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聯絡局參加,12家部委共同匯報工作進展,會議效果得到全國人大充分肯定。截至12月20日,學科類培訓線上與線下機構壓減率分別為84.1%、83.8%,培訓機構擴張亂象得到有效遏制。調查顯示,97.5%的家長對學校新學期減負措施和成效表示滿意,72.7%的家長表示教育焦慮有所緩解。
——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共涉及建議17件,全部由我部主辦。針對代表提出的在民族地區加大學前教育和職業教育經費支持、增加教師編制、提高教師待遇、改善辦學條件、創辦發展職業院校和高等院校、加大少數民族人才培養力度等建議:一是會同財政部通過現有政策和資金渠道,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並在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學前教育學生資助機制、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高校改革發展資金等多個專項中對民族地區予以傾斜,持續改善民族地區辦學條件。二是在教師管理制度和教師培養培訓工作中充分考慮民族地區情況,盤活編制存量,優化師資配置,切實保障民族地區教師工資待遇。三是加大對口支援力度,推進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加快推進理工類本科、應用型本科和職業院校建設,優化民族地區高等教育布局。四是持續加大民族地區技術技能型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不斷提高人才培養和人才需求的契合度。9月,我部邀請5位人大代表和人大民族委員會、聯絡局赴貴州省開展專項調研座談,交流研討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思路舉措,得到代表高度認可。
三、持續提高辦理能力,加快推進辦理質量的迭代升級
編輯教育部始終高度重視、積極負責地做好建議辦理工作,但與全國人大和代表們的期待相比還有差距。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栗戰書委員長講話精神和本次會議要求,持續提高建議辦理能力。
一是一體化的協同能力。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相結合,持續深化制度機制建設,把建議辦理融入實際工作,與年度重點工作一同部署、一體推進、一併落實。完善目標管理機制,做到目標任務、承辦人員、完成時限、答覆要求和質量標準「五個確定」;細化分級負責機制,具體承辦人員、處室負責人、承辦單位負責人、部黨組成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提升通報督辦機制,在重要時間節點通過多種形式跟蹤督辦,確保按時辦結;健全答覆公開機制,不斷加大公開力度,推動建議復文「應公開盡公開」,接受群眾監督;改進考核激勵機制,不斷優化考核指標,細化量化考核標準,更好調動承辦單位和經辦人員的積極性;強化部門協同機制,加強相關部委在建議辦理中的協調配合,確保辦理質量。
二是常態化的溝通能力。拓展多樣化溝通渠道,實現全過程溝通聯絡,加強與代表面對面的溝通,切實凝聚共識、形成合力、贏得支持,推進新時代教育工作的同題共答。堅持部領導直接溝通,通過調研、走訪、座談等形式,與代表當面報告交流工作;落實機關司局對口聯繫,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繫機制,及時向代表介紹情況、解讀政策、回應關切;做實省級教育部門主動聯繫,做好與代表的日常溝通,定期宣講教育政策;推動高校服務聯絡,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為代表做好服務。
三是信息化的加速能力。着力強化技術支撐,通過「軟件+人工」模式提高辦理效率,使辦理工作真正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增強時效性,回應人民群眾對更好教育的期盼。用好全國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集中呈現教育改革發展成果,展示建議辦理過程和成效。用好全國人大政務微信群,構建主責部門、經辦人員、協辦單位和人大代表的直接溝通渠道。用好「教育部建議辦理分辦系統」,以程序分件和人工覆核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我們深刻認識到,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教育的先導性、基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肩負的使命更為重大。教育部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在建議辦理工作中不斷深化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認識,着力從政治上看教育、從民生上抓教育、從規律上辦教育,努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