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庵先生文集 (盧景任)/卷七

卷六 敬庵先生文集
卷七
作者:盧景任
1784年
後識

筵中奏對出梧里集

編輯

冊使李宗誠被賊虛喝。自釜營夜逃。人心洶懼。訛言賊必爲變。梧里李相國以體察使時在星州。卽馳遣從事官。奏以鎭定之意。

丙申四月十七日。上御別殿。引見都體察使從事官盧景任。上問體察使安否。景任對曰。別無疾病。上曰。時住何地。景任曰。駐營於星州。上曰。山城耶。景任曰。有龍紀山城。僧將惟政築之未畢。上曰。體察使時做甚事。景任曰。或分付各道公事。或組練四五邑軍卒。且以星州軍一千三百名爲手下兵。常常練習矣。上曰。元軍幾何。景任曰。下去未久。卒不可威力團束。大槪束伍軍。左道則稍似完全。而右道則尤甚蕩敗。欲漸次聚合。而所聚時未滿萬。上曰。所敎者何技。景任曰。各因其才。敎砲射殺等技矣。上曰。送爾來京。則欲何言。景任曰。天使脫身出來。李宗誠逃脫事也朝廷疑有賊奇。必多驚慮騷擾之事。故令從實的報。且小臣來時竊恐蚩民附賊。多有隱憂矣。幸而星州之軍。不顧妻子。不期而會者過半。不如亂初之各自逃竄。蓋知其避之必死故不避耳。此甚可喜。而第武士有馬者絶無。不但有關於戰陳。至於傳急。無以成形。非不知該司亦無所有。而不得已敢此仰達。至於軍器。雖或有所措備。而分送於所無各邑。卽今見儲絶乏。故不勝悶慮。亦欲啓達矣。上曰。馬則太僕亦乏。而若干匹已令下送。軍器則言於備邊司。卽爲下送。景任曰。馬匹令小臣同行軍官領去。而皆非善走者。不合於戰用。韓明璉者能於騎射。而每以習陣之日不得馳騁爲悶。體察使亦欲得給而未能矣。上曰。賊情如何。景任曰。中間馳報。頗不的實。未可詳知。而天使未來之前。聞倭將等撤載卜物。有將欲過海之計雲矣。而亦未可信也。上曰。萬無其理。承旨李光庭曰。聞龍紀山城不好雲矣。景任曰。城內寬闊。必有萬餘兵。可以守之。城後又有窺峯。是以不好。上曰。賊逼則體察使欲守何地。景任曰。所守處時未的定。而星州不好。故欲守善山金烏山城。此乃左右水陸要衝之地。形勢極好。方爲修築。而時僅半役。大槪欲觀勢爲之。不爲預定矣。小臣初到幕下。見都體察使深得人心。犒軍之時。衆皆歌舞歡樂而罷矣。光庭曰。今此騷動之日。亦能有自來者乎。景任曰。聞見而來者亦多矣。上曰。自來者耶。景任曰。散在村落者。聞變而自來矣。上曰。其處人言。以上使爲緣何出來耶。抑以賊勢且迫故出來雲耶。景任曰。小臣在彼聞之則逃來雲矣。而體察使雲。豈有逃去之理。臣亦以爲賊雖兇謀叵測。拘留二使。豈有所輕重。厥後聞有被擄人來告賊奇。雲乘醉而出來。此言亦不可憑信。而因金應瑞聞之。自上不無驚慮之意。狀啓中難以書悉。故令臣進達此外無他也。光庭曰。聞體察使夜不能寐。景任曰。別無憂色。而事多食減。勤勞太甚。生病必易。光庭曰。聞衣亦弊破。景任曰。極弊。頃於寒日。一身戰慄。上曰。手下兵一千三百皆有器械乎。景任曰。有器械者甚少。上曰。然則何爲。景任曰。或持三稜杖。至於牛筋。尤爲難得。欲貿遼司。而亦且不好。上曰。從事官常時爲何事。景任曰。分遣各邑。或閱軍丁。或訪民瘼。留在幕下之日甚少。上曰。手下軍誰人將之乎。景任曰。許潛爲中軍將。裵楔爲營將。上曰。昨見遼咨。孫經略所爲如是。大兵若出。何以支饋。天兵請否。問於都體察使。如有所懷。卽爲啓聞。且問營中儲糧有無。景任曰。無糧。幕下官亦難供給。上曰。何以食之。景任曰。募穀而食之矣。上曰。郭再祐去於何處。景任曰。體察使欲見。至於私招而不來。上曰。極爲非矣。景任曰。聞再祐謂其友曰。賊若再動則吾豈閑臥。上曰。金德齡在於何處。景任曰。在都元帥幕下雲。而亦未的知。上曰。體察使以何人爲良將乎。景任曰。無所聞。而若韓明璉。可謂馳突之將也。光庭曰。此非領將軍也。上謂景任曰。欲聞其處事變。使之留待。今已面見汝。欲往則發行可也。

按日記曰。十七日朝。將南下。納下直單字。自上命停。仍入番玉堂。晡特命引見。問天使出來之由及體相布置之事。夜闌辭出。

筵中奏對

編輯

乙未歲。體相以違節制。啓罷元帥權慄。至是復來。猶不改圖。多所擅便。體相不得已遣從事官入奏。欲自朝廷處之。

丁酉正月二十四日。上御別殿。引見體察使從事官弘文館副校理盧景任。右副承旨許筬,注書朴承業,事變假注書李舜民,檢閱沈詻,李惟弘入侍。上曰。爾爲何事來耶。景任對曰。事實已悉於狀啓中。而大槪李元翼下去之後。與元帥權慄。處置間規模意思彼此各異。上曰。所謂異者。指何事耶。景任曰。權慄處事。只以大綱。李元翼處事。必加詳審。故互相牴牾。號令不一。李元翼以此爲悶。乃令臣欲議備局而來。上曰。此乃掣肘之謂耶。景任曰。規模相異。處事亦異。上曰。以一事言之。彼曰是而此曰非者耶。景任曰。近以一二事言之。元帥欲調發兩湖軍兵。屯於彥陽,梁山等地。把截賊路。而體察使以爲此事騷擾太甚。民必潰散。且糧餉匱乏。本道之穀。僅給本道。若調發兩湖。則不但民不勝苦。若或一二年與賊相持。則師老難用。不如令三道各於其地。修築山城。淸野堅壁固守爲計。勦擊等事。隨勢爲之可也。以此論議終未歸一。雖以臣年少無識之見。觀其事勢。似爲至難。且李元翼於安陰地。築黃口山城。以金海府使白士霖爲守城將。而元帥不告體察使。使士霖移守宜寧。夫士霖旣以體察使之令已守安陰。而又有元帥之令。故莫適所從。牴牾之事。不獨此也。前日。體察使於四道。號令尊重。今以元帥之故。號令似輕。元帥亦以體察使之故。號令亦輕。不相統攝。事多散渙。體察使以此爲悶。恐至廢事。姑不直達於上前。令臣來議於備局矣。上曰。元帥當從體察使之號令。臨戰之時。或有稟承之事。常時則可否必稟於體察使可也。許筬曰。名號如此。故事亦旣有體察則元帥不必設。旣有元帥則體察不必往。當初設立。不必如是。景任曰。體察主民事。元帥主兵事。臣意以爲兵民一也。不可二之。此是體察之所當深悶者也。且觀其處之事。則民事別無所爲者矣。上曰。體察使時住何地。景任曰。在慶州。今移安東。上曰。汝何日發程耶。景任曰。十五日發程矣。上曰。聞知賊情乎。景任曰。聞淸正自對馬島將渡雲。而未能的知。上曰。體察使能無恙耶。景任曰。元氣虛弱矣。上曰。都元帥時在何地。景任曰。體察使以舟師有旨會議事。傳令招之則元帥往閑山島。時未上來雲矣。上曰。慶州何人守之。景任曰。慶州山城。地不險峻。其中廣闊。而此乃賊路初到要衝之地。故體察使與元帥相議。以權應銖,洪季男,金太虛爲將而守之。上曰。洪季男守何處耶。景任曰。體察使初以五六萬爲列營。以洪季男守彥陽等木柵。木柵形勢齟齬。故諸將皆以爲山城當賊路初程。不可不固守雲。故體察使使洪季男,金太虛守之。上曰。山城險夷如何。景任曰。四面廣闊。不至險阻。而東南稍險。周回三十餘里。上曰。前古山城之地耶。景任曰。然矣。然而以老弱守城。淸野之事極悶矣。上曰。所悶何故。景任曰。老弱守城則餽餉無路。故若令軍士守城。則民情亦願助糧。上曰。舟師幾許措置。景任曰。閑山往來船五六十隻雲。而未能的知。上曰。舟師必須預知李雲龜守在其處雲。舟師豈有不知之理哉。景任曰。體察使已爲再三分付。而但兩湖之船未及出來。筬曰。以晦間爲期雲矣。上曰。望間有渡海之奇。則體察使必傳通於舟師。豈有不知之理。筬曰。我國人每事如此。可歎。景任曰。今此事機。猶可及之。而未免失機。李雲龜以爲於賊未見處舟師往來。別無所害。而賊所見處則不能運船。以致失機。此爲可歎。上曰。李舜臣在軍中。所爲如何。景任曰。相去隔遠。未能詳知。而頃年聞之。皆以爲良將。今則無聞焉。景任又曰。體察之事。甚可慮也。號令散出。非細之事。朝廷須速爲處置。上曰。備邊司自有定議。予意以爲不須來稟。且體察使豈有隻管民事之理乎。景任曰。元帥俱存則事必不濟。筬曰。輿屍之言。正謂此也。令出多門不可。上曰。體察使有號令。元帥承受可也。筬曰。體察使爲都元帥。元帥爲副元帥則何如。景任曰。規模意思不同。筬曰。甘辛燥濕。欲其調濟。在上之人。從其可從可也。何必謀同然後有爲也。景任曰。其處事勢。有所不然。上曰。雖雲二人同在一處而事且不濟。然當此之時。不可輕易遞易也。罷出。

按日記曰。二十四日朝前。入都肅拜。自上問上來之故。仍命引見。午罷對。進備邊司謁大臣。當日拜校理。

鄕兵約束文崔訒齋所撰。出本集。

編輯

壬辰島夷入寇。大駕播遷。與一鄕同志倡義。先生爲義兵將。朴公遂一爲副將。訒齋爲掌書。

善山鄕兵將盧景任等招集鄕父老曁士林吏民。誓告於衆。討國賊復君讎。大義皎然。孰無是心。景任等不自量。乃敢糾合同志。期於夷大艱雪深羞。嗚呼。成敗難可逆覩。職分固所當盡。嗟我同志。尙一心膐。效死無貳。如有否者。處以軍律。

按日記曰。八月望。出自商山。募義起兵。與第三兄及朴遂一丈吉雲得崔晛諸人共事。○又按丁盤谷景達壬辰日記。竹峴六陣將。先生爲崇義將。竝見趙黔澗辰巳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