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 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關於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 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關於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通知 辦非遺發[2018]46號 2018年7月11日 發布機關: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 扶貧辦綜合司 |
文化和旅遊部網站 |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 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
關於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通知
辦非遺發[2018]46號
河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扶貧辦: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特別是傳統工藝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具有促進就業增收的獨特優勢。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扶貧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進一步推進文化扶貧工作,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扶貧辦以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為重點,兼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國家級貧困縣,選取確定了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現將重點支持地區名單印發給你們,並就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有關工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定位
充分依託傳統工藝帶動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和穩定增收的獨特優勢,發揮文化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幫助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與學習傳統工藝,激發內生動力,有效促進就業,持續增加收入,助力精準扶貧。
二、工作目標
支持設立一批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帶動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參與就業人員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占比達到30%以上;總結提煉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工作經驗與模式,鼓勵和支持其他貧困地區學習借鑑,宣傳推廣。
三、基本路徑
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組織傳統工藝手藝培訓,幫助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習傳統工藝,掌握相關技能;組織專家團隊,對傳統工藝產品進行專業設計和改造提升;搭建平台,支持電商企業等通過訂單生產、以銷定產等方式,幫助銷售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生產的傳統工藝產品,形成扶貧就業、產業發展和文化振興的多贏格局。
四、工作任務
(一)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選取適於帶動就業、有市場潛力的傳統工藝項目,根據項目特點和工作實際,採取政府投資、對口幫扶援建、合作共建等方式,利用當地非遺保護設施、傳統工藝傳習所、閒置場所或企業廠房等進行改造或新建,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形成一個或幾個相對集中的傳統工藝生產培訓和交流展示空間。
(二)組織開展傳統工藝培訓
注重培育和激發貧困群眾依靠自力更生實現脫貧致富的意識,組織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當地扶貧部門負責遴選、動員當地有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培訓就業;當地文化行政部門負責聘請非遺傳承人作為工藝導師,組織在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或其他適宜場所開展傳統工藝手藝培訓,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習傳統工藝相關技藝技能。相關省(區)文化廳結合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面向深度貧困地區非遺傳承人群組織開展研修研習培訓,幫助他們開拓眼界,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一批扶貧帶頭人。
(三)發展提升傳統工藝產品
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扶貧辦幫助深度貧困地區對接相關高校或企業,委託高校或企業組建由設計師、專家、相關高校教師、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參加的專家團隊,分批駐紮到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所在貧困村,幫助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對傳統工藝產品進行再設計和改造提升,解決工藝難題,提升產品品質,對接市場需求,提高產品附加值。
(四)擴大傳統工藝產品銷售渠道
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扶貧辦及相關省(區)文化廳、扶貧辦幫助引進有品牌、渠道和用戶的知名電商企業和相關企業,採取訂單生產、以銷定產等多種形式,擴大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傳統工藝產品銷售渠道。將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傳統工藝產品展示銷售與各類相關博覽會、展銷會相結合。加大深度貧困地區傳統工藝產品線下線上的宣傳和營銷力度。
請相關省(區)文化廳、扶貧辦高度重視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相關工作,主動加強溝通協調,對接深度貧困市州,指導制定工作方案,落實工作責任,及時匯報工作進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和成功案例。文化和旅遊部將對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予以政策、經費等支持,扶貧部門對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效果明顯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項目,按程序納入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管理,給予政策支持。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扶貧辦將及時開展調研、督查工作,通報重大進展情況,推廣優秀實踐案例。
聯繫單位:
(一)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
電 話:010-59881656
傳 真:010-59882540
(二)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
電 話:010-84419975
傳 真:010-55627513
特此通知。
附件: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名單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 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
2018年7月11日
附件
第一批「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名單
(共10個)
1.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以昭覺縣、布拖縣為重點)
2.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以臨夏縣、積石山縣為重點)
3.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福貢縣、貢山縣為重點)
4.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尼木縣
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墨玉縣
6.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
7.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
8.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
9.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
10.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
本作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條,本作品不適用於該法,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
註:中文維基文庫社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演講,不總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