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本)/卷064

卷六十三 文獻通考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文獻通考卷六十四
  鄱 陽 馬 端 臨 貴 與 著
  職官考十八
  文散官
  開府儀同三司
  漢文帝元年始用宋昌為衛將軍位亞三司後漢章帝建初三年始使車騎將軍馬防班同三司同三司之名自此始也殤帝延平九年鄧隲爲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儀同之名自此始也又獻帝以伏完爲輔國將軍儀比三司魏黃權以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自此始也漢末奮威將軍晉江右伏波輔國將軍並加大而儀同三司江左以來將軍則中鎭撫四鎭以上或加大餘官則左右光祿大夫以上並得儀同三司齊開府儀同三司如公梁開府儀同三司位次三公諸將軍左右光祿大夫優者則加之同三公置官屬自晉以來又有如開府同三司之儀者自羊祜始焉漢末呂布開府如三司其他無聞至晉羊祜爲車騎將軍荊州諸軍事加開府如同三司之儀累年謙讓不辟士不備僚屬及始有所命辟士未到而卒不得除署後當陽侯杜元凱表哀其家無子嗣官無命士請更議之詔不許江左亦多有之梁沈約為侍中右光祿大夫徐勉為約請三司之儀武帝不許又邵陵王綸為平南將軍胡州刺史王茂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驃騎將軍並同三司之儀後魏亦有之普泰初特以爾朱世隆為儀同三司位次上公北齊亦有儀同三司者任城王湝等諸王多為之湝戸皆反又有開府儀同三司及儀同三司後周建徳四年改開府儀同三司為開府儀同大將軍仍増置上開府儀同大將軍又改儀同三司為儀同大將軍仍増置上儀同大將軍隋文帝並以為散官又諸衛各置開府左勲衛開府右翊一開府二開府三開府及武衛武侯領軍東宮領兵開府准此府置開府一人又有儀同府儀同以下置員與開府同初開府儀同三司為四品散實官至煬帝又改為從一品同漢魏之制位次三公唐武徳七年改上開府儀同三司為上輕車都尉開府儀同三司為輕車都尉儀同三司為騎都尉後又以開府儀同三司為文散官開元以前舊例開府特進雖不𢃄職事皆給俸祿得與朝㑹班列依夲品之次皆崇官盛徳罷劇就閒者居之天寳六載正月制內外文武五品以上官父祖資廕者其所用廕宜同子孫用廕之例
  宋制祖宗時以節度使兼中書令或侍中或中書門下平章事皆謂之使相以待勲賢故老及宰相久次罷政者隨其舊職或檢校官加節度使出判大藩通謂之使相故事宰相去位例進官一等或易東宮三少惟趙普以開國舊臣在相位久故以使相罷蓋異㤙也其後呂夷簡王欽若罷相皆以為例元豊新官制始改為開府儀同三司舊制勅出中書門下故事之大者使相係銜至是皆南省奉行則開府不預矣八年鎮江軍節度使檢校太傅韓絳為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名府元祐五年太師平章軍國重事文彥博為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充護國軍山南西道節度使致仕自崇寜五年司空左僕射蔡京為開府儀同三司安逺軍節度使中泰一宮使其後故相而除則有劉正夫余深前執政則有蔡攸梁子羙外戚則有向宗囬宗良鄭紳錢景臻殿師則有髙俅內侍則有童貫梁師成名器至此輕矣紹興後呂頤浩韓世忠皆以開府儀同三司除少保
  按三朝國史職官志敘元豐寄祿新格以階易官謂開府儀同三司即舊使相然使相者是以侍中中書令平章事加節度使之謂也自唐至宋皆有之而事體微不同唐則多以同平章事加節度使之立勲勞而久任者蓋將而寵以相之名也宋則多以節度使加平章事之有徳望而罷政者蓋相而寵以將之名也合而言之蓋位兼將相品極文武之稱今既曰以開府儀同三司易使相矣然韓絳為開府而復加以鎮江之節文彥博為開府而復加以䕶國山南之節蔡師為開府而復加以安逺之節則是且為開府且為使相而使相之名未嘗廢矣又況神宗更官制之夲意實以三省寺監之官無職掌為非遂欲易而正之如改左右僕射為特進則遂以僕射為宰相之職改左右丞為光祿大夫則遂以左右丞為執政之職今節度使之在宋其無職掌與開府儀同三司一也何湏以開府易之況有開府之後宰相之除節度使元未嘗廢乎竊疑開府儀同三司特専以易三省長官尚書令中書令侍中而扵使相節度使無預張演著職官記敘元豐新官而並著舊官扵開府儀同三司之下只注舊官雲中書令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而不言使相雖與史志不合似為得之
  特進
  漢制諸侯功徳優盛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位在三公下故成都侯王商以特進領城門兵置幕府得舉吏如將軍是也後漢皇后父兄率為特進侯朝㑹位次三公隋志曰特進舊位從公光武以鄧禹列侯就第特進奉朝請是特進引見之稱無官定體也而竇篤進位特進得舉吏見禮依三公自二漢及魏晉以為加官從夲官車服無吏卒太僕羊琇遜位拜特進加散騎常侍無餘官故給吏卒車服其餘加特進者唯食其祿賜列其班位而已不別給特進吏卒車服晉惠帝元康中定令特進位次諸公在開府驃騎上冠進賢兩梁冠黒介幘五時朝服佩水蒼玉食俸日四斛太康三年始賜春絹五十疋秋絹五十疋綿百五十斤元康元年給菜田八頃田騶八人立夏後不及田者食俸一年置主薄功曹史門亭長門下書佐各一人給安車黒耳駕御一人輅車施耳後戸一乘無章綬齊時位從公陳因之後魏北齊用人皆以舊徳就間者居之隋文帝為散官不理事煬帝即位廢特進官唐為文散官餘見開府門宋制左右僕射為宰相官元豊更官制乃以特進換之時王安石獨改特進至政和後薛昻帯觀文殿學士位特進白時中以門下侍郎帶特進皆失舊制繼紹聖改金紫光祿大夫今後特進非宰相不除
  光祿大夫以下
  秦時光祿勲屬官有中大夫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大夫漢志曰夫者扶也膚也詩曰殷士膚敏灌將於亰明當以其肌膚知䏻侍君父也銀章青綬掌議論屬光祿勲門外特施行馬以旌別之無常事唯顧問應對詔命所使無員後漢光祿大夫三人凡諸國嗣王之喪則掌弔多以為拜假賵贈之使及監護喪事魏氏以來無員轉優重不復以為使命之官其諸公告老皆家拜此位及在朝顯職復用加之魏文帝以楊彪為光祿大夫賜几杖衣𫀆囙朝㑹引見令楊彪著布單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賔客之禮及晉受命置左右光祿大夫假金章紫綬而光祿大夫如故加金章紫綬並與卿同進賢兩梁冠黒介幘五時朝服佩水蒼玉並祿賜班位吏卒皆與特進同復以為優崇之制而諸公遜位不復加之其以為加官者唯假章綬祿賜班位而已不別給車服吏卒也或更拜上公或以夲封食公祿其諸卿尹中朝大官年老致事及內外之職加此者前後甚衆由是或因得開府或進加金章紫綬又復以為禮贈之官夲已有卿官者不復重給其餘皆假其假銀章青綬者位在金紫將軍下諸卿上泰始中唯太子詹事楊珧加給事中光祿大夫加兵之制諸所供給依三品將軍晉宣帝子平原王幹拜光祿大夫加侍中特假金章紫綬班次三司其餘自如舊制終武惠孝懐三世食俸日三斛太康二年始給春絹五百疋綿百斤惠帝元康元年始給菜田六頃田騶六人置主簿功曺史門亭長門下書佐各一人宋氏因之齊左右光祿大夫皆據舊齒位從公開府置佐吏如公年重加親信二十人魏晉以來無員以左右光祿大夫光祿大夫皆銀章青綬其重者詔加金章紫綬則謂之金紫光祿大夫其重者既有金紫之號故謂夲光祿為銀青光祿大夫晉時王翹之為銀青光祿大夫樂安任遐為光祿就王晏乞一片金晏乃啟轉為金紫是也猶屬光祿勲梁又有左右金紫光祿大夫視吏部尚書左右光祿大夫視諸曺並養老病陳因之自晉以後多為兼官後魏有光祿大夫金紫銀青光祿大夫北齊皆以舊徳就閒者居之與特進同後周有左右金紫左右銀青四光祿大夫隋有光祿大夫左右光祿大夫皆為散官不理事唐初猶有左右之名貞觀以後唯曰光祿大夫金紫光祿銀青光祿並為文散官按前代光祿大夫始加金章紫綬及銀章青綬者並尊崇之皆在光祿之上後魏定令誤遂因仍不改
  宋元豐更官制以金紫光祿大夫換吏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換五部尚書時宰相王珪任禮部侍郎同平章事上以珪久不進官因改官制乃特授銀青光祿大夫光祿大夫換尚書左右丞
  宣奉大夫 正奉大夫二階古無之宋大觀間新置正議大夫隋散官蓋取秦大夫掌論議之義唐因之宋元豐更官制以正議大夫換六部侍郎並作一等時議以為宰執貪進官作此蓋故事丞郎作四轉今乃減作兩轉耳
  通奉大夫古無此階宋大觀間新置
  通議大夫隋散官義與正議同唐因之
  宋元豐更官制以通議大夫換給事中
  太中大夫秦官亦掌議論漢因之哀帝初立御史大夫王嘉奏曰蘇令發起為盜欲遣大夫使時見大夫無可使者召盩厔令尹逢拜為諫大夫遣之今諸大夫有才者甚少宜預畜養也後漢置二十人張湛拜太中大夫居中東門𠉀舍故人號為中東門君又隗囂廣置識位以自髙鄭興止之曰夫太中大夫使持節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當置也胡廣雲諫議光祿太中中散大夫此四等扵古禮皆天子之下大夫列國之上卿魏以來無員晉視中丞吏部絳朝服進賢一梁冠介幘太始末詔除王覽為太中大夫祿賜與卿同梁北齊唐皆因之
  宋元豐官制行以太中大夫換諫議大夫神宗以寄祿官等級減少遂以太中大夫為宰相官故蔡確時任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先換太中大夫及拜相則依前太中大夫守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遂為定製其後又以太中大夫以上為侍從官元豐中自太中大夫至金紫止六階昔之五部尚書今為一官六部侍郎為一官是十一官併為兩官矣左右丞左右諫議亦倂四官為兩官其後増置通奉正奉宣奉三階自太中大夫以上惟宰執侍從得遷
  中大夫秦官漢武改為光祿大夫自後無聞北齊有之唐又置龍朔二年七月制諸王嫡子封郡王者出身從四品下敘
  宋元豐更官制以中大夫換祕書監而殿中監夲一等其時偶關任殿中監者故只着祕書監神宗以太中大夫為宰相官故初除執政只授中大夫是時拜翰林學士蒲宗孟王安禮為左右丞二公寄祿官皆未至大夫只除中大夫守之
  中奉大夫古無此階宋大觀間新置
  中散大夫王莽所置後漢因之復置三十人漢官曰光武中興置魏晉無員齊梁視黃門侍郎品服冠幘與太中同陳及唐皆有之
  朝議大夫隋置散官以取漢諸大夫得上奉朝議為名唐因之
  宋元豐更官制以朝議大夫換左右司郎中侍從太常少卿館職光祿少卿出身應補又元豐中自朝議至中大夫凡三階後増置中奉奉直大夫兩階蓋祖宗舊制有出身人自郎中三遷至祕書監廕補人自郎中五遷至祕書監今增置奉直中奉而有出身人不遷中散奉直猶舊制也侍從官在祖宗時自郎中再遷即為諌議大夫是以朝議大夫徑遷太中大夫今亦遷中奉大夫非舊制也朝議大夫以上係卿監
  奉直大夫古無此階宋大觀間新置
  朝請大夫隋置散官取漢將軍公卿年髙徳重者以列侯就第特進奉朝請之義唐因之龍朔置諸王衆子封郡公者出身從五品上敘
  宋元豐更官制以朝請大夫換前行郎中
  朝散大夫隋置散官唐因之
  宋元豐更官制以朝散大夫換中行郎中
  朝奉大夫古無此階宋元豐更官制以朝奉大夫換後行郎中官制舊典雲故事若各曹謂兵刑工部也及司封司勲度支金部祠部主客雖轉正郎亦不呼郎中只稱其曹名以示其出常調也自改大夫更無別異且古大夫猶今之執政侍從也書所謂日宣三徳者是焉曲禮曰四郊多壘卿大夫之辱也由此觀之豈宜換授庶僚耶在漢晉間只有光祿太中大夫中散大夫為侍從官當論思獻納之任至隋唐増名作階已非所宜今乃易少卿監郎中是輕其名器也朝奉大夫以上係正郎
  王氏揮塵録曰更官制後惟光祿大夫及中散朝議二大夫分左右増磨勘而已初非以科第也元祐間范忠宣當國始帶左右紹聖初罷去事見常希古奏䟽大觀又置中奉奉直二大夫撤中散朝議左右字紹興初編修官楊願啟請再分左右自是以出身為重
  朝議郎以下
  朝議郎隋置散官唐因之顯慶五年制郡公出身正六品下敘
  宋無
  朝請郎隋置散官蓋採晉及六朝並有奉朝請為名唐因之顯慶制侯出身正七品上敘
  宋元豐更官制以朝請郎換前行員外郎侍御史朝散郎隋置散官唐因之顯慶制伯出身正七品下敘子出身從七品上敘宋元豐更官制以朝散郎換起居舍人及中行員外郎朝奉郎古無此階宋元豐更官制以朝奉郎換左右司諫及後行員外郎朝奉郎以上係員外郎
  承議郎隋有承議郎為散官唐因之品與朝議郎同
  宋元豐更官制以承議郎換左右正言太常國子博士奉議郎隋置通議郎為散官隋文帝扵吏部別置朝議通議朝請朝散給事承事儒林文林等八郎武騎屯騎驍騎逰騎飛騎旅騎雲騎羽騎八尉其品則正六品以下從九品以上上皆為郎下皆為尉散官番直常出入使監檢至煬帝皆罷唐改通議為奉議郎顯慶制縣公出身從六品上敘
  宋元豐更官制以奉議郎換太常祕書殿中丞著作郎通直郎隋置三十人蓋採晉宋以來諸官皆有通直謂官髙下而通為宿直也因此為名唐因之
  宋元豐更官制以通直郎換太子中允贊善大夫洗馬自通直郎以上係陞朝官
  宣教郎隋置宣徳郎為散官唐因之品與朝散郎同
  宋元豐更官制以宣徳郎換著作佐郎大理寺丞政和間避宣徳門改為宣教郎
  宣義郎隋有游騎尉為散官唐改為宣義郎蓋取梁宣義將軍之名顯慶制男出身從七品下敘
  宋元豐更官制以宣義郎換光祿衛尉寺將作監丞給事郎 徴事郎二階隋散官唐因之
  宋無
  承事郎古無此階宋元豐更官制以承事郎換大理評事為狀元及第宰相任子之初官
  承奉郎隋置散官唐因之
  宋元豐更官制以承奉郎換太祝奉禮郎執政任子初官
  承務郎唐置蓋因隋尚書省三十四司承務郎之名宋元豐更官制以承務郎換校書郎正字將作監主簿自承務郎以上係京官
  承直郎古無此階宋崇寧定選人七階以承直郎換留守節察判官
  按元豐未改官制之先大率以職為階官以宰執言之如吏部尚書階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禮部侍郎階官參知政事之𩔖是也然所謂吏部尚書禮部侍郎者未嘗専有所係屬治其事則以為職不治其事則以為階官猶雲可也獨選人七階則皆以幕職令録之屬為階官而幕職令録則各有所係屬之監司州縣遂至有以京西路某縣令為階官而為河北路轉運司勾當公事者有以陜西路某軍節度判官為階官而為河東路某州州學教授者有以無為軍判官為階官而試祕書省校書郎者其叢雜可笑尤甚元豐時赤暇革正至崇寧二年刑部尚書鄧洵武極言其事遂以承直郎以下七階換之
  儒林郎隋置散官蓋取前史儒林傳之義唐因之宋崇寧初以儒林郎換節察掌書記支使防團判官文林郎隋置散官蓋取北齊文林館徵文學之士以充之義唐因之
  宋崇寧初以文林郎換留守節察推官軍監判官從事郎古無此階宋崇寧定選階以從事郎換防團推官監判官
  從政郎古無此階宋崇寧定選階初以通事郎換録事參軍縣令政和間改通事郎為從政郎
  修職郎唐置登仕郎
  宋崇寧初以登仕郎換知録事參軍知縣令政和間改登仕郎為修職郎
  廸功郎隋置將仕郎為散官唐因之
  宋崇寧初以將仕郎換軍廵判官司理司法司戸簿尉以上七階係選人用舉考及功賞改官政和既以從政修職廸功郎易通仕登仕將仕郎其通仕登仕將仕三階係奏補未出官人
  右宋初省䑓寺監之官特以寄祿皆不領夲職元豐三年始按唐六典肇新官制凡省䑓寺監領空名者一切罷去而易之以階文階自開府至將仕為二十四崇寧大觀政和相繼潤色之紹興舉行元祐之法分置左右詞人為左餘人為右淳熙初乃去右右字今任子雜流惟細轉通直郎奉直中散二大夫有出身人不轉若帶貼職則超資京官以上四年一轉無出身人逐資轉有出身人超資轉至奉議並逐資轉至朝議大夫有止法仍七年一轉武散官
  驃騎將軍
  漢武帝元狩二年始用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定令令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等光武中興以景丹為驃騎大將軍位在三公下明帝初即位以弟東平王蒼有賢才以為驃騎將軍以王故位在公上蒼為驃騎輔政開東閤延英雄及蒼歸國有驃騎時吏斗食周相以蒼敬賢下士不忍去之遂為王家大夫數十年事祖及孫帝聞褒羙之數年復罷其官屬附見大將軍後魏晉齊並有之梁雜號中亦有陳後主以蕭摩訶為侍中驃騎大將軍加左光祿特開黃閤施行馬㕔事寢堂置鴟尾如三公制後魏初加大則在三司上太和中制加大則在都督中外諸軍下後周亦有之隋開皇中置驃騎將軍府每府置驃騎車騎將軍各二人十七年頒銅獸符於驃騎車騎府煬帝改驃騎為鷹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郎將改車騎為鷹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副郎將唐復改為車騎驃騎其制如開皇而益復微矣故武徳元年詔以軍頭為驃騎將軍軍副為車騎將軍又詔太子諸率府各置驃騎將軍五員車騎將軍十員後皆省之顯慶元年乃復置驃騎大將軍為武散官
  輔國將軍
  後漢獻帝置輔國將軍以伏完為之晉王濬平吳後拜輔國大將軍有司奏輔國依比未為逹官不置司馬不給官騎詔依征鎮給五百大車増兵五百人為輔國營給親騎百人官騎十人置司馬宋明帝泰始四年改為輔師將軍後廢帝昱元徽二年復故梁後魏後周隋並有之唐輔國大將軍為武散官
  鎮軍將軍以下
  鎮軍大將軍魏置文帝以陳羣為之晉則楊駿胡奮並領鎮軍將軍齊後周隋亦有之唐因之
  冠軍將軍魏置以文欽為之蓋因史記椘義帝以宋義為卿子冠軍漢武帝以霍去病功冠三軍封冠軍侯之義也晉亦有之金章紫綬給五時朝服武冠佩水蒼玉歴代並有隋文帝置翊軍等四十三號將軍品凡十六等為散號將軍以加汎授居曹有職務者為執事官無職務者為散官武官上柱國以下為散實官將軍無散號官至煬帝時定令罷之唐因之雲麾將軍梁置雜號陳及唐並有之
  忠武將軍梁置雜號陳有之唐因之
  壯武將軍梁置雜號陳有之唐因之
  宣威將軍唐置
  明威將軍梁置雜號後魏亦有之唐因之
  定逺將軍梁置雜號唐因之
  寧逺將軍晉置唐因之
  游騎將軍魏置陳有之唐因之
  游擊將軍漢置武帝以蘇建韓説為之後漢鄧晨亦為之晉及陳並有之唐因之又置懐化大將軍歸徳將軍以授蕃官
  諸校尉
  漢武帝初置中壘屯騎歩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等校尉為八校各有司馬後漢以屯騎越騎歩兵長水射聲為五校皆掌宿衛兵按大駕鹵簿五校尉在前各有鼓吹一部各有司馬蔡質漢儀曰五營司馬見校尉執版不拜並屬北軍中侯時五校官顯職閒而府寺寛敞輿服光麗伎巧必給故多以皇族肺腑居之至靈帝又置西園八校尉其名曰上軍中軍下軍典軍助軍佐軍及左右校尉自魏晉以下五校之名與後漢同唯後魏五校各置二十人
  中壘校尉漢掌北軍營壘門內又外掌西域後漢省中壘但置北門中侯掌監五營
  屯騎校尉漢掌騎士後漢初改為驍騎建武十五年復舊
  歩兵校尉漢掌上林苑門屯兵晉阮籍聞歩兵廚營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求為之至隋屬鷹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越騎校尉漢掌越騎越人內附以為騎也後漢初改為青巾右校尉建武十五年復舊長水校尉漢掌長水宣曲胡騎宣曲觀名胡騎之屯於宣曲者宋志引韋昭曰長水校尉有胡騎廐近長水故以為名長水蓋關中小水名也又主烏桓騎也
  胡騎校尉漢掌池陽胡騎不常置胡騎之屯池陽者後漢並長水也
  射聲校尉漢掌待詔射聲士工射者㝠㝠中聞聲射則中之因以名也須待命而射故曰待詔射聲虎賁校尉漢掌輕車後漢並射聲
  城門校尉漢掌亰師城門屯兵凡八屯後漢掌雒陽城門十一所若周禮司門干寳注曰如今校尉驃姚校尉漢武以霍去病為之
  䕶烏桓校尉漢武帝時烏桓屬漢始於幽州部置之擁節監領至後漢亦謂之領烏桓校尉後漢主烏桓胡並領鮮卑李膺為此官
  戊巳校尉漢元帝初元元年置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巳寄治耳此所置校尉亦無常居故取戊巳為名一説戊巳居中鎮覆四方漢所置校尉亦䖏西域之中撫諸國也
  䕶羗校尉後漢涼州部持節職如䕶烏桓主西羌元康中改為涼州刺史
  儒林校尉蜀先主以周羣為之
  南蠻校尉晉武帝扵襄陽置之元康中荊州刺史領江左初省尋又置扵江陵齊書曰齊宋之際刺史多不領南蠻別以重人居之唯齊豫章郡王嶷為南蠻校尉荊湘二州刺史
  南夷校尉晉武帝於寧州置之及江左改曰鎮蠻校尉
  西戎校尉晉武帝扵長安置之元康中改為雍州刺史安帝義熙中又置治漢中
  寧蠻校尉晉安帝置治襄陽以授魯宗之
  䕶三巴校尉宋置齊建元二年改為刺史
  武騎尉 屯騎尉 驍騎尉 游騎尉 飛騎尉 旅騎尉 雲騎尉 羽騎尉 建節尉 奮武尉 宣惠尉 綏徳尉 懐仁尉 守義尉 奉誠尉 立信尉都十六尉並隋置以為武散官
  昭武 振威 致果 翊衛 宣節 禦侮 仁勇倍戎八校尉各有副尉並唐採前代諸校尉以下舊名置自鎮軍將軍以下為武散官
  右此所述唐朝武散官夲通典今考新唐書百官志兵部尚書條下載武散官共四十五階內有懐化大將軍懐化將軍歸徳大將軍歸徳將軍其懐化歸徳又各有中郎將郎將司階中候司戈執㦸長上共十六階通典所不載其中壘至䕶三巴十九校尉乃厯代所置即非唐散官武騎至立信十六尉乃隋武散官亦非唐制因敘述校尉而錯見於此耳
  宋朝武選之稱自內客省至閤門使副為橫班自皇城至供備庫使為諸司正使自皇城至供庫備副使為諸司副使自內殿承制至三班借職為使臣元豐官制行武階猶未䏻改政和二年乃詔易以新名正使為大夫副使為郎而橫班十二階使副亦然六年又増置宣正履正協忠翊衛親衛大夫郎凡十階通為橫班自太尉至下班祗應凡五十三階
  新官      舊官
  太尉政和新置以太尉夲秦主兵官遂定為武階之首
  通侍大夫    內客省使
  正侍大夫    延福宮使
  宣政大夫政和新置  履正大夫政和新置
  協忠大夫政和新置
  中侍大夫    景福殿使
  中亮大夫    客省使
  中衛大夫    引進使
  翊衛大夫政和新置
  親衛大夫政和増置
  左武大夫    東上閤門使
  右武大夫    西上閤門使
  正侍郎政和増置
  宣正郎政和増置
  履正郎政和増置
  協忠郎政和増置
  中侍郎政和増置
  中亮郎    客省副使
  中衛郎    引進副使
  翊衛郎政和増置
  拱衛郎政和増置
  左武郎    東上閤門副使
  右武郎    西上閤門副使已上係橫班
  武功大夫   皇城使
  武徳大夫   宮苑左右騏驥內藏庫使
  武顯大夫   左藏庫東西作坊使
  武節大夫   荘宅六宅文思使
  武畧大夫   內園洛苑如京崇儀使
  武經大夫   西京左庫藏使
  武義大夫   西京作坊東西染院使
  武翼大夫   供備庫使已上係諸司正使
  武功郎    皇城副使
  武徳郎    宮苑左右騏驥內藏庫副使
  武顯郎    左藏庫東西作坊副使
  武節郎    荘宅六宅文思副使
  武畧郎    內園洛苑如亰崇義副使
  武經郎    西京左藏庫副使
  武義郎    西京作坊東西染院禮賔副使
  武翼郎    供備庫副使已上係諸司副使
  敦武郎    內殿承制
  修武郎    內殿崇班
  從義郎    東頭供奉官
  秉義郎    西頭供奉官
  忠訓郎    左侍禁
  忠翊郎    右侍禁
  成忠郎    左班殿直
  保義郎    右班殿直
  承節郎    三班奉職
  承信郎    三班借職以上係使臣
  下班祗應   殿侍
  右宋制武階舊有橫行正使橫行副使有諸司正使諸司副使有使臣政和易以新名正使為大夫副使為郎橫行正副亦然於是有郎居大夫之上至紹興始釐正其序自正侍郎至右武郎舊在武功大夫之上今釐正在武翼大夫之下武經郎之上又通侍大夫舊為內客省使國朝未嘗除人自易武階不遷通侍沿初意也轉至忠侍無磨勘者特㫖除修武郎以上為大使臣承信郎以上為小使臣五年一轉至武功大夫有止法進武校尉 進義校尉 下班祗應 進武副使進義副尉 守闕進義副尉 進勇副尉 守
  闕進勇副尉 以上無品二校尉參吏部下班參兵部以下並參刑部
  元豐初定官制或請併內侍官名易之神宗曰祖宗為此名有深意豈可輕議政和二年始改焉凡十有二階
  新官      舊官
  供奉官    內東頭供奉官
  左侍禁    內西頭供奉官
  右侍禁    殿直
  左班殿直   髙品
  右班殿直   髙班
  黃門     黃門
  祗𠉀侍禁   祗𠉀殿頭
  祗𠉀殿直   祗𠉀髙班
  祗𠉀黃門   祗𠉀髙班內品
  內品
  祗𠉀內品
  貼祗𠉀內品以上三名仍舊不改
  按唐宦者所厯散官與文官同仇士良至開府儀同三司請廕其子給事中李中敏判雲開府階誠宜廕子謁者監何由有兒是也此外則貴璫之階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正議大夫者多有之祖宗立法不以內侍溷清流故曰有階官雲
  政和初既易武階而醫官之名亦遂改焉凡十有四階
  新官         舊官
  和安成安成全成和大夫 軍器庫使
  保和大夫      西陵錦使
  保安大夫      𣙜易使
  翰林良醫      翰林醫官使
  和安成和成安成全郎 軍器庫副使
  保和郎      西陵錦副使
  保安郎      𣙜易副使
  翰林醫正     翰林醫官副使
  凡除職事官以寄祿官品之髙下為凖髙一品以上為行下一品為守下二品已下為試品同者否紹聖三年戸部侍郎吳居厚言神宗官制凡䑓省寺監之制有行守試三等之別元祐中裁減冗費而職事官兼行者第存虛名而已請付有司講復舊制從之四年翰林學士蔣之竒言所謂試則非正官也今尚書侍郎皆正官而謂之試失之矣如以其階卑則謂之守可也臣請凡有正官者皆改試為守崇寧中吏部授選人差遣亦用資序髙下分行守試三等政和三年詔選人在京職事官依品帶行守試其外任則否宣和以後官髙而仍舊職者謂之領官卑而職髙者謂之視故有庶官視從官從官視執政執政視宰相凡道官亦視文階雲
  勲官
  上柱國柱國皆椘之寵官楚懐王使柱國昭陽將兵攻齊陳軫問楚國之法破軍殺將者何以貴之昭陽曰其官為上柱國是也陳勝為王蔡賜為上柱國厯代無聞至後魏孝荘以爾朱榮有翊載之㓛拜為柱國大將軍位在丞相上又拜大丞相天柱大將軍増佐吏及榮敗後天柱及柱國將軍官遂廢天柱之名尊崇莫大昔王莾末劉伯升起兵自號天柱大將軍而梁末侯景充建業後亦自為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至大統中始以宇文泰為之其後功參佐命聲實俱重者亦居此職自大統十六年以前任者凡有八人宇文泰元欣隴西公緯李弼獨孤信趙貴于謹侯莫陳崇時宇文泰任總百揆督中外軍事元欣以魏氏懿戚從容禁闥而已其餘六人各督二大將軍凡十二大將軍當時榮盛莫以為比其稱門閥者咸推八柱國家其後功臣位至柱國者衆矣咸是散秩無復統御也後周建徳四年増置上柱國大將軍隋置上柱國柱國以酬勲勞並為散官實不理事楊元感以父素軍功位至柱國與其父俱為第二品朝㑹則齊列後文帝乃命元感降一等也唐改為上柱國及柱國
  秦有䕶軍都尉漢因之髙帝以陳平為䕶軍中尉盡䕶諸將然則復以都尉為中尉陳平為䕶軍中尉人讒之曰平受諸將金多者得善䖏金少者得惡䖏武帝元狩四年以䕶軍都尉屬大司馬於時復為都尉矣成帝綏和元年居大司馬府比司置哀帝元夀元年更名司寇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䕶軍初韓安國以䕶軍將軍擊匈奴趙充國以大將軍都尉擊武都也漢東京省班固為大將軍中䕶軍𨽻將軍幕府非漢朝列職魏武帝為丞相以韓浩為䕶軍史奐為領軍亦非漢官也建安十二年改䕶軍為中䕶軍領軍為中領軍魏初因置䕶軍將軍主武官選𨽻領軍晉世則不𨽻矣厯代史籍皆云䕶軍將軍主武官選則領軍無主選之文唯陶藻職官要録雲領軍將軍主武官選舉而䕶軍不言主選又引曹昭叔𫐠孝詩敘曰餘年三十遷中領軍總六軍之要秉選舉之機以此為證今按漢髙帝初以陳平為䕶軍中尉已令主武官選矣故陳平有受金之讒又魏畧雲䕶軍之官總統諸將主武官選前後當此官者不䏻止貨賂故蔣濟為䕶軍時有謠曰欲求牙門當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司馬宣王與濟善聞此聲以問濟濟無以解之及夏侯元代濟故不䏻止絶人事及晉景帝代元為中䕶軍整頓法度人莫敢犯者又王隠晉書曰景帝為中䕶軍作選用之法舉不越功吏無私焉又晉起居注云武帝詔曰中䕶軍職典戎選宜得幹才遂以羊琇為之宋志又雲主武官選按此則䕶軍主選明矣而陶藻所言領軍主選及昭叔之敘者當因省併之際為一時之權宜非厯代之恆制元帝永昌元年省䕶軍併領軍明帝太寧二年復置魏晉江右領䕶各領營兵江左以來領軍不復別置營總管二衛驍騎材官諸營䕶軍猶別有營也周顗庾亮王義之謝安王彪之等並為䕶軍宋䕶軍將軍一人掌外軍領䕶軍重者為領軍將軍䕶軍將軍資輕者為中領軍中䕶軍其官屬有長史司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征則置參軍齊梁陳並有之北齊䕶軍府統四中郎將皆置佐史隋煬帝十二衛每衛置䕶軍四人以副將軍將軍無則一人攝尋改䕶軍為虎賁郎將唐採前代舊名置上䕶軍䕶軍輕車將軍漢武帝置以公孫賀為之又有輕車校尉梁陳後魏北齊亦有輕車將軍唐採舊名置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
  騎都尉漢武帝置以李陵為之更始初亦有故時謡雲爛羊胃騎都尉晉以後厯代皆有之唐採舊名置上騎都尉騎都尉
  驍騎尉 飛騎尉 雲騎尉 武騎尉並隋置為文散官唐採置自上柱國以下並為勲官
  宋制勲官十有二
  上柱國 柱國 上䕶軍 䕶軍 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 上騎都尉 騎都尉 驍騎尉 飛騎尉 雲騎尉 武騎尉
  右騎都尉以上兩府並武臣正任已上經恩加兩轉文武朝官加一轉武騎尉以上京官加一轉朝官雖未至驍騎尉經恩亦便加騎都尉
  功臣
  推忠 佐理 協謀 同徳 守正 亮節 翊戴贊治 崇仁 保運 經邦
  右以賜中書樞密院臣僚宰相初加六字餘臣初加四字其次並加兩字舊有功臣者改賜之
  推忠 保徳 翊戴 守正 亮節 同徳 佐運崇仁 協恭 贊治 宣徳 純誠 保節 保
  順 忠亮 竭誠 奉化 効順 順化
  右以賜皇子皇親文武臣僚外臣初加四字次加兩字
  拱衛 翊衛 衛聖 保順 忠勇 拱極 䕶聖奉慶 果毅 肅衛
  右以賜諸班直將士禁軍初加二字𠕂加亦如之
  政和中罷勲官淳熙末朝議欲復之以旌有功如貼職之比後亦不果行惟安南闍婆占城三國王始封加上柱國南丹州刺史加武騎尉焉加功臣號始於唐徳宗宋朝因之至元豐乃罷中興後加賜者三人而已韓世忠楊武翊運功臣張俊安民靜難功臣劉光世和衆輔國功臣此外惟安南國王初除及經恩亦加功號岳氏愧郯録曰按階散勲官在前世合扵一至唐則析而為二階勲功臣檢校在唐則析扵四而夲朝則合扵一其用與不用實寓見扵是自宋齊梁陳後魏北齊以來諸九品官皆以將軍為品秩謂之加戎號比正如國初軍制皆以御史為品秩謂之加憲銜也梁制雖親王起家未加將軍不開府不置佐史官可以見一時以此號為重然其實未嘗將屯亦虛名耳隋既受命髙祖採後周之制置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總十一等以酬勤勞又有特進左右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朝議大夫朝散大夫並為散官又加文武官之徳聲者並不理事又有翊軍等四十三號將軍品凡十六等為散號將軍以加將校居曺有職務者為執事官無職務者為散官戎上柱國已下為散實官軍為散號官諸省及左右衛武𠉀餘左右監門府為內官自餘為外官散官之名肇見扵是遷考漢制光祿大夫太中大夫郎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數十人特進奉朝請亦皆無職守優游祿秩則官之有散自漢已有之矣然當時之仕扵朝者不任以事則置之散正如今日宮觀設官之比未有以職為實以散為號如後世者也故成都侯王商以特進領城門兵置幕府得舉吏是正如今日兼官不可以官稱為比梁制左右光祿金紫光祿太中中散等大夫並無員以養老疾遡而考之魏晉宋齊元魏下而考之陳北齊後周隋亦莫不有之九品十八班之間元魏初又嘗置散官五等其品第五至第九百官有闕則取扵其中以補之蓋皆以儲才待湏而亦與諸職事官均其勞佚也逮隋開皇六年始置六品以下散官八郎為正階八尉為從階通而觀之則九品之內皆有散官以酬勞矣惟正一品虛而不置所以章其貴也煬帝嗣位多所改更先罷特進次罷十一等酬勞官八郎八尉四十三號將軍併省朝議大夫置九大夫八尉自一品至九品別有其制繼雖復儒林郎文林郎列之七品八品正乃𨽻祕書省置二十人若三十人専以明經待問撰録文史為職又若職事官無與扵散階也尋又置散騎郎二十人為從五品承議通直郎各三十人為正從六品宣徳宣義郎各四十人為正從七品徵事將仕郎各五十人為正從八品常從奉信郎各五十人為正從九品是為正員並得祿當品又各有散員郎無祿隋又改常從為登仕奉信為散從自散騎而下皆主出使量事大小據品以發之則正如國初九品京朝官皆在京師其罷職者歸夲班守夲官其出使者知某州轉運某路之制耳尚書省六曺皆置承務郎一人同員外郎之職乃正與今尚書郎等又非散號如限員以設官使其別有所授決知其必不復徒𢃄以為羙觀也而唐乃析之郎大夫之秩光祿中散之養疾儒林文林之待問一歸之於文散散號將軍參取雜置益以校尉一歸之於武散柱國等號夲以酬勞武騎諸稱並同郎位一歸之扵勲官則階散也勲官也唐雖因隋而所用未嘗因隋有職者改為虛名徒名者置在兼秩是所謂前世合扵一而唐則析為二史大奈與髙祖興太原飲馬泉之戰功多授光祿大夫階李晟以克復元勲立功時諸子未官宰相以聞即日詔子願為上柱國故事柱國門列㦸遂父子皆賜杜淹貞觀中檢校吏部尚書再加檢校侍中代宗以射生軍清難而有寳應之稱徳宗以涇軍煽逆而有定難之號後隨事而賜亦無定名故唐之有功者或敘階或賜勲或加以檢校或寵以名號皆上之人有以寓一時之微權而初無階升必致之道四者並用而又申之以封爵重之以實封馭貴馭富又雜取而輔之在祖宗朝若功臣之名猶有官不當賜而特賜如開寳之扵王明太平興國之扵杜彥釣陳信從郝正大中祥符之扵王丞羙天禧之扵向漢通南渡以後髙皇舉久廢之典以寵二三大將其他則不多見也每一遇郊官至某則加功臣若干字酬勲若干級進階若干等徹國若干戸並舉而予之故世但以為煩而不見其用是所謂唐析於四而夲朝則合扵一既合矣而不䏻分此所以發神宗皇帝之獨斷一舉而盡去之也政和罷勲官徒以太平之世不欲用議易之而未暇孝宗淳熙間廷䇿多士發為清問有意復之而未䏻誠使無並用之術祖已成之例一歸之有司則雖無復可也因虛以濟實即名以輔治一歸之君上則雖盡復之亦可也世之議者多以其名之混淆未易別白故表而著之以俟觀者擇焉
  檢校官一十九
  太師 太尉 太傅 太保 司徒 司空 左僕射 右僕射 吏部尚書 兵部尚書 戸部尚書刑部尚書 禮部尚書 工部尚書 左散騎常
  侍 右散騎常侍 太子賔客 國子祭酒 水部員外郎
  右皇子初授官加太尉初除樞密使使相及曽任宰相樞密使除節度使加太傅初除宣徽節度使加太保宗室初除使相加尚書左僕射特除並換授諸司使已上加工部尚書諸司副使加右散騎常侍除通事舍人內殿崇班以上初授加太子賔客副率以上並三班及吏職蕃官軍員該㤙加國子祭酒廂都指揮使止扵司徒軍都指揮使忠佐馬歩都軍頭止扵司空軍班都虞𠉀忠佐副都軍頭以上止扵左右僕射諸軍指揮使止扵吏部尚書其官止遇恩則加階爵功臣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曰檢校官者自唐以來有之凡內職崇班今修武郎武臣副率以上初除及該恩皆帯若文武臣則樞密宣徽節度使始帶焉自三公謂太尉司徒司空三司僕射尚書常侍至賔客祭酒凡十餘等元豐改官制武臣承宣使已下皆罷惟存檢校三公三師以待節度使之久次者政和後改三公為三少若武臣累加至檢校少師則拜太尉文臣累加檢校少師則拜開府儀同三司安南國王初襲封加檢校太尉經恩遷檢校太師外蕃刺史州則檢校太子賔客此外不帶雲
  朱子語録曰祖宗之法除三孤三公者必湏建節加檢校太子少保少師之𩔖然後除開府儀同三司既除開府然後除三孤三公南渡以來如張韓劉岳諸武臣猶是如此外皆不帶今則不然既建節便抹過檢校徑除開府至三孤三公矣













  文獻通考卷六十四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文獻通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