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洲集 (四庫全書本)/卷27

巻二十六 方洲集 巻二十七 巻二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方洲集巻二十七
  明 張寧 撰
  讀史録
  周
  威烈王
  二十三年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䖍為諸侯
  開羣奸奪國之路啓諸侯亡周之心
  趙簡子使尹鐸為晉陽曰保障哉智伯率韓魏之甲以攻趙曰吾乃今而後知水可以亡人國
  簡子一言以永其業智伯一言以滅其宗惟口出好興戎信矣
  豫讓欲為智伯報仇其友曰以子之才臣事襄子為所欲為顧不易邪讓曰既委質為臣而求殺之是二心也及襄子數其不為范中行報仇而為智伯讓曰中行以衆人待我故衆人報之智伯以國士待我故國士報之審如此言是二心矣何言行先後之相違也是以史記列傳於刺客綱目取其事跡而舍其疵言故不備載亦成美之意也
  魏吳起奔楚楚以為相
  起母死不奔喪殺妻以求將無人倫矣豈有無人倫之人而能盡忠於君以愛其下者乎彼問勞吮疽皆詭術也卒之自魯奔魏自魏奔楚而見殺宜哉大抵悖義就時之人雖有所成終難倚重由其所厚者薄也
  安王
  十三年
  齊田和㑹魏侯楚人衛人於濁澤求為諸侯
  前書和遷其君於海上食一城見其敢於必為也此書王許之見其取所必予也後書齊侯貸卒無子田氏遂並齊著其事所必至也所謂不奪不厭皆踵三晉之跡焉未㡬三晉共廢其君俱夷為家人而分其地是又反蹈田和之履矣
  烈王
  六年
  齊侯來朝
  時諸侯莫朝而齊獨朝天下以此賢齊竊恐其國將大有所假也顯王二十六年秦使公子少官帥師㑹諸侯來朝此蓋因王致霸將有所挾也是故齊不繼至秦無前書
  齊侯封即墨大夫
  自古人君見欺於左右狎近之毀譽失賞罰之公昧賢否之實以致蒙蔽日深循致亂亡者多矣齊侯此舉雖出於伺察而無忱恂預辨之明然異於餘君逺矣宜其彊也
  顯王
  八年
  衛公孫鞅入秦初鞅事魏相公叔痤座言之魏惠王曰痤之中庶子衛鞅其年雖少奇才也願舉國聽之王嘿然又曰君即不聽用必殺之無令出境王出乃召鞅謝曰吾先君後臣故先為君謀後告子子必速行
  夫痤之於君鞅若誠知其不可用不當薦之於君知其可用不當勸之為殺今既稱其可用因一嘿而遂自轉啄無怪惠王之不果用亦不果殺卒之入秦變更法制殘削諸侯而魏先受其禍秦之強遂不可復制以底於亡皆起於痤謀之不臧也且痤既以告王尋復語鞅此何處義真反側傾危之士哉
  十八年
  韓昭侯有弊袴命藏之曰吾聞明主愛一嚬一笑今袴豈特嚬笑哉吾必待有功者
  按五年秦敗三晉斬首六萬賜以黼黻之服夫弊袴服之微者韓昭不以予無功之臣黼黻服之重者周天子以之賜有罪之國諸侯安得不肆王室安得不弱哉此禮樂征伐之出所以日紊也
  十九年
  秦徙都咸陽廢井田
  此併六國之萌也並諸小鄉為一縣此去封建之始也
  衛貶號曰侯服屬三晉
  衛有子思不能聽用其言而以徳義自強顧乃以勢力自詘所謂不信仁賢則國空虛宜其益削也三十二年
  韓申不害卒
  呉起衛鞅申不害皆一時同流之士及其末路頓異於前大抵起雖殘忍好功然尚談徳義猶知顧惜畏罪輒奔聞譖即走其事止於一國足以亡其軀而已鞅則強愎首利不恤衆論動以刑殺制人觀其聞公叔痤之言而敢自保魏王之不見殺又自言曰茍可以利國者不法其故則其桀驁狼戾酷烈之禍遍於六國至於滅族宜也若不害相韓雖欲仕一從兄猶且不敢自遂大致不過曰國治兵強而已其死於正命抑又何疑朱子一書殺一書誅一書卒其所從來有繇矣
  孟軻至魏
  時魏南辱楚東敗齊西喪地於秦卑禮厚幣蓋將招吳起商鞅之徒以富國強兵復仇報怨耳孟子乃以仁義為言安得不以為迂濶而不能用自其去魏適齊不一遇吾以六國之士顯然以仁義之道為不足為靡然相從於功利縱橫之習所以終戰國至漢唐世無真儒聖學不傳而天下不能純治者其端皆決於此孰謂聖賢出處無闗於世運哉
  三十六年
  燕趙韓魏齊楚合從以擯秦以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
  夫秦本以苟得為計而六國亦以茍便為心逢迎遷就以事一時而不知失天下之正名忘天下之大義莫甚於此舉當是時周雖衰微顯王固在其名則天下之主諸侯雖強茍能尊周其義則天下之歸彼田和賊君盜國之人秦惠尚功首虜之國然皆嘗朝周列國前此亦嘗㑹於京師豈皆本心哉顧名思義不如此不足以令人也使秦能以此說六國皆奉周以拒秦則標凖既端依歸自正六國固無不從秦亦自當折氣雖成敗未可知而曲直則分矣惟其失正名而忘大義標凖不的顧瞻生疑遂使秦人得以欺齊魏之師伐趙而從約皆解由是衡人進謀反側不安而秦日益橫不復以周為事是後列國效尤稱王終世更無一國復朝於周者皆秦之罪也嗚呼合從之失且如此彼連衡之儀何足與議哉
  三十七年
  秦以齊魏之師伐趙趙讓蘇秦秦恐請使燕報齊乃去而從約皆解及四十五年秦自燕詐奔齊齊復以為卿四十一年張儀為秦伐魏取蒲陽四十五年伐魏取陜及明年免相至魏而魏遽以為相
  夫儀秦之於齊魏顯以詐變譸張之術調弄戲侮如小兒豈捭闔之能盡以得此亦二國之愚有以致之也有君如此雖平世所難免況虎狼之秦哉
  四十八年
  齊號薛公田文為孟嘗君文招致遊士及有罪亡人食客嘗數千人名重天下
  夫士者天下之公器士之去就用舍而天下之安危興廢係焉方周盛時士嘗在朝廷及其衰也散在六國在朝廷則天下大治在六國則王室空虛而國猶得以自固自田文以招致為名世將無士而六國之鷄鳴狗盜狂悖詐諼覆邦傾國皆襲名於士而歸之私門繼以春申信陵平原四公子接蹟相尚黨植益廣諸侯㡬無可為謀者矣當是時以強秦爵賞為羅四公子以服食為餌天下游士之流力達者歸彼力詘者歸此六國雖欲不亡得乎然向無四公子則游士皆入秦而六國之亡也尤速
  慎靚王
  五年
  燕君噲以國讓其相子之
  子之與蘇秦弟代昏代說噲而有此舉按燕始用秦而閨門失守繼用代而家國以危讒人交亂不可不慎其初也
  赧王
  二年
  楚屈匄伐秦初秦欲伐齊患其與楚從親乃使張儀說楚絶齊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悅而許之
  軫雖嘗諫楚然不能明其設謀之本徒以得失為言而不以情偽為辨乃欲陰合陽絶使人隨儀為觀望之計可謂言失機要其智不足稱此楚所以不聽其言而卒至納侮賈禍也
  三年
  燕人立太子平為君
  昭王即位於破燕之後卑身厚幣以招賢者略與梁惠王同其意皆欲雪恥報怨而招賢本固淺矣及孟子至梁而不能用樂毅至燕而卒用之戰爭之日起儒道之不行豈必至於並呑坑焚之日而後見哉十六年
  秦以齊田文為丞相
  秦以虎狼之威而行吞搏之橫既誘執魏將復誘執楚君非人所宜近者孟嘗君乃一言赴召又為之相門下多士未嘗聞一人諫止之者不為其易而乃甘心於鷄鳴狗盜為亡命之俘主客之才識皆可見矣異時之奔亡屢見中立無歸身死嗣絶澤不浹世使誠得士豈致是哉秦自孝公以來禁網宻切關制峻刻然齊太子以殺人亡趙主父以詐使入田文以計術脫其後皆致秦禍徳政不修而法制是尚豈能久而無𡚁哉
  十七年
  齊韓魏伐秦敗其軍於函谷關渭河絶一日秦割河東三城以和三國乃退
  是時秦誘執楚懷又取楚十六城使田文能仗義執言以救楚為事則秦理屈氣挫其危可立致慮不及此見小忘大使二百餘年之盛舉不過為文報怨雪恥之疏節原文初心本不為楚若其為楚則始也必將㑹楚其末也必將定約秦豈肯貪虛質喪實地而不歸懷王哉惟其志不在是以秦昭所論樓緩所講皆不及楚及蘇代言之而姑從其計公子池一出遽解兵以歸其不為楚而伐秦明矣雖然三國固不必論彼楚橫之君臣既不能奮勇復讐又不能因人以成事楚之不競於此舉決焉
  趙君封弟勝為平原君後三年趙故太子章作亂公子成李兊誅之遂弒主父於沙丘
  夫事莫大於君父義莫親於家國國亂君囚至於三月而死勝寂若不聞竟無所舉安在其為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趙武靈王好武而不知義因報怨而變胡服因溺愛而廢嫡長因畏秦而不納楚懷王卒致其死國無二主既立其子為君而復自號主父預政餘十二年而不知退方欲分趙王其廢子於代㡬何不起釁生隙而卒殞其身也惟知義者則免矣二十七年
  秦君稱西帝遣使立齊君為東帝已而皆去之
  秦以虎狼之威百無所忌畏然齊不受號而遂不敢自帝使六國皆以禮義自強同尊王室周不亡秦終不敢自帝而六國亦存矣顧不能爾奈何然是舉秦實驕齊為破國走君之始
  二十九年
  齊滅宋三十年齊殺諫臣狐咺陳舉欲並二周為天子三十一年燕上將軍樂毅伐齊齊君地出走毅下齊七十餘城
  王不能不王霸不能不霸無可致之道而欲強致之鮮不僨矣宋小國耳因滅國取地遂欲為霸齊本霸業因破燕滅宋遂欲為王志滿氣盈與亂同事皆致亡國燕昭痛自警刻養民致賢卒滅齊報怨以有其地興亡不共道縱慎不同効其始甚微而其末甚大也
  三十四年
  楚謀入寇
  賢者常留意於所當為而無意於所不當為卒以有為不賢者常匿意於所不當為而無意於所當為故終無為楚忘其父讐而為秦役乃欲謀周甚哉其惷悖也
  三十六年
  秦趙會於澠池及罷酒秦終不敢有加於趙相如之功也
  嘗論完璧擊缶之事其於國體雖微而於事機則大其於自處甚危而於處秦甚當古今國家固多以一人而係安危因一事而為重輕者秦自三十年㑹楚㑹趙㑹韓魏史不絶書無事而數㑹其志有所闞伺而將甘心於諸國相如以智佐勇奮不顧身秦猝焉遇之不暇為計固足以破其素蓄之機挫其方鋭之氣不敢以天下為無人而輕視諸國矣其事豈止於一趙之璧與缶哉自是以後秦不復㑹諸侯趦趄數年然後有事於趙皆相如此舉之力也
  初趙君行時㢘頗送至境與王訣曰過三十日不還請立太子以絶秦望
  臣子之於君父死生以之必不得已而後有社稷為重之意澠池之㑹所不當行也則宜極諫而止所當行也則宜守國以俟焉有預度其不歸而先期置後者是以利害為心而不顧可否他日讒間易入卒至奔亡固有所自也
  燕君平卒樂毅奔趙齊田單襲破燕軍盡復齊地單毅燕齊名將也跡其成功考其行事毅正而單譎毅雖因讒奔趙出於不幸然其所以為舊君之義甚矣當時自趙田文以下皆不能及
  四十三年
  楚太子完質於秦時秦將伐楚楚春申君黃歇適使齊國上書說解歇因侍太子為質於秦
  秦楚之怨非特一朝夕之故自商於見欺以來虜將取城殺父劫子殘其人民侵其土地破徙其都邑焚毀其墓陵秦之肆惡於楚固天下所共怒者也楚之君臣父子所宜休養積聚富國強兵奮臥薪嘗膽之心為刷恥復讐之舉顧乃委靡不振怠緩無成通好既絶而志屈於迎婦韓齊共事而計輟於圖周至是楚蓋已忘於秦秦實未釋於楚人窮見拙乃復以太子為質抱薪救火揚波止沸果足以塞秦之所欲哉當時春申君黃歇與孟嘗君田文信陵君魏無忌平原君趙勝皆雄冠六國名震四方田文嘗借楚為名而割秦之三城無忌趙勝能樹威捍國而質秦之二子歇不能割秦而屢為秦所割不能致秦質而反質於秦雖有進完之功不足以掩進娠之罪由四人論之信陵君最上平原孟嘗次之春申君其最下者也他日納州於秦宜其書於相歇之後與
  五十九年
  秦伐韓趙王命諸侯討之秦遂入寇王入秦盡獻其地歸而卒
  史記是時有東西周君秦伐韓趙王恐倍秦與諸侯約從伐秦秦攻西周雲 雲綱目書王命諸侯討之猶春秋天王狩河陽同意諱之也然獨書卒而不書崩意蓋有在夫天子之所以能主宰天下者不過權與分而已惟權故能定分惟分故能行權權而非分則僭分而無權則虛何謂權威福予奪是也何謂分君臣尊卑是也權與分並得則治偏廢則亂兼失則亡方周盛時禮樂征伐紀綱法度一出於上天子公卿九服羣辟各守其常此文武成康之所以極治也昭穆而下賢否不類雖或失於持循間生乖戾然典章具在修復用光權與分固未嘗亡也東遷之後王室衰微列國寖大下陵上替積漸因仍周之威令不能行於天下諸侯専征伐大夫擅君命陪臣執國政兵不能加於簒弒之臣刑不能施於亂賊之子所謂御世之權盡為臣下所僭而天子之所守者惟無用之虛分而已何怪乎天下之不治也然猶致胙則拜告急則赴㑹盟則推尊四海猶以為嚮望而不敢背卻者徒以分之所在故也威烈以降延及孝公廢井田變王制陵夷蕩殄不可復遏大夫僭為侯侯僭為王王僭稱帝合從者以拒秦為事連衡者以事秦為名併呑之勢已成而天下不復知有周向者所守之虛分至是而並失之矣其亡也豈不立致哉然其名號尚存物色未改秦方急於六國而未暇取六國方迫於秦而不敢圖是以遲留數載緩及於茲斯時也使赧王內無二君之㕘錯外不與諸侯為約從謹守社稷以制時變則其亡豈在六國之前顧乃自離堂陛逺絶藩維既無休否之才又不知屯膏之戒而欲驟為僥倖之舉以速其亡所謂名號物色至是絶矣此綱目所以書卒而不書崩也雖然以禹之徳而桀死於放以湯之徳而紂死於兵周自始至終歴三十七王傳八百六十七年稽之初卜皆過其歴及赧王之時天命已去而猶綿連不絶發難入秦歸死故國此古今興廢之常事也豈赧王有桀紂之惡而秦昭襄有湯武之徳哉
  趙孝成王
  二十一年
  廉頗奔魏
  廉頗李牧皆趙之楨幹將也各以讒疑致奔殺而以趙括顔聚代之夫趙本強國也一轉移之間遂有坑卒滅國之禍古人云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信然秦始皇
  十年
  秦相國呂不韋以罪免出就國秦大索逐客客卿李斯因上書召復故官遂除其令
  秦之遭禍於客屢矣始用衛鞅而先王之法制大壊中用張儀而秦國之讒佞以生後用一范睢而秦之母子骨肉皆不能保此猶未也至於不韋入秦則孝文莊襄皆不保其終閨門朝廷舉不得其正秦之宗社遂移為他姓而先亡於六國客之禍秦至此極矣其宗室大臣議欲逐客實有所繇李斯竟以客卿上書諫止是豈忠於為秦哉顧乃自為之地也斯既召復又恐人躡後而勝已於是一舉而譖殺韓非再舉而焚書坑儒三舉而矯詔以殺太子則其酷烈不仁甚於逐客奚止倍萬此秦之所以窮極暴虐二世而亡者又皆客斯之禍也秦之始終皆為客敗是固天kao道使然而異術曲學之不可以開國承家也亦明矣綱目以逐客繼書於不韋去國之下微哉
  三十四年
  燒詩書百家語三十五年坑諸生四百六十餘人秦之積暴委厲至始皇而極然其初心尚知懼禍猶能聴諫雖盛怒按劒茅焦終以不死自李斯以三代不足法儒生不足用舉天下經典而灰棄之始皇遂肆然以秦法為盡美李斯為忠謀無復忌憚恣所欲為而坑諸生至四百六十餘人雖子扶蘇之諫不復聴矣嗟夫斯其始也欲自存則以逐客為非其末也欲自固則恐去客不盡觀其所言跡其行事則焚坑之禍皆因是心而發也然斯之傾危變亂固戰國之餘習而始皇之甘受其罔卒至滅亡古所謂太精則愚秦政有焉自焚書以來典籍不全經制無考後世於是乎有穿鑿附㑹之説自坑儒以後士皆趨於法令諱言儒文後世於是乎有黨錮偽學之禁斯之貽禍豈直敗秦而已哉
  秦二世
  二年
  腰斬李斯夷三族
  李斯為萬世罪人不但敗秦雖腰斬猶不足以謝惜其出於趙髙之誣人或寃之予謂斯之死不在於規諫之時而在於矯立之際初髙之矯詔既與胡亥定論曰不與丞相謀恐亊不成語意已不能無疑於斯及與斯言乃曰此非人臣所當議雖不得已而末從之髙豈不轉致其詞於二世哉是帝與高雖欲縱樂擅權固嘗忌斯異已而有說斯乃不悟墮其術中而聴為之諫及二世怒髙果以沙丘之事為言二世其有不信乎夫以積疑蓄怒之君而信巧讒曲謗之語生死決矣始復上言髙罪噬臍之悔不亦晚乎故二世曰朕非屬髙君當誰任哉是言也二世無斯之心審已久矣斯雖欲效呂不韋公子將閭之死且不可得方與馮去疾等進諫自負其功能偃蹇待命實所以相成高之陰謀而速赤族之誅也後世人臣有不能審時度義一其心徳始以邪合而欲假正以終自處者薄而欲望人以厚斯可以為監矣











  方洲集巻二十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