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菴遺稿/卷十二

卷十一 旅蓭遺稿
卷十二
作者:申景濬
1910年
卷十三

墓誌銘

編輯

全州崔公墓誌銘

編輯

甲申之窉。杜機先生之孫重純。畢先生喪。踵余門至再。涕汍瀾被面不能言。已曰。先王考墓誌謹已具。而於先考不可闕。公其圖諸。不肖孤生甫朞。先考卒。育於王考。王考嘗曰。爾不能知爾父之貌。矧爾內美乎。爾母之歸未幾。爾父有疾。遂沈淹以終。爾母之所見者病時而已。爾父之貌。爾尙得聞於爾母。而餘則爾母猶未得詳。爾父無兄弟。余無兄弟。余不言。爾烏從而聞。爾父積歲貞疾而色不悒。痛不以聲。未嘗使我心惱。是其孝也。在幼齡遊戱路上。有遺鏹觸其屐有聲。不於人告。不顧而去。見者異之。而稱雲是其性潔也。雖委巷匹庶有懿行。樂聞而喜誦。讀古史至臨難伏節者。輒色動歔欷不能已。直欲作九原而執其鞭。外雖癯弱。而其中之慷慨多義氣可知已。賦詩多有警韻。絶不蹈襲。長者或點改字句。及修草。必書本文。籤其上曰某丈改以云云。事雖微而其心之不諱短。不苟求名可知已。嗟虖。操與才未克。且以吾在行不專。吾亦有未能盡知者。而有斯疾而得有汝。不絶崔氏之祚。蓋見夫無獲罪於天矣。此不肖孤所受於王考者。而文以永之。望於公也。先生舊宅引慶山下。景濬僑其鄰久。雖未及見公。而竊有所知公者。旣又登先生之門踰十載。與有聞知公又深。其可以辭拙辭。謹按崔爲全州之望。始祖諱純。爵高麗上將軍。洎昭代。平度公諱有慶。吏曹判書諱天健號分陰。尤顯而世有冠冕。世子侍講院輔德諱恆齊。兵曹正郞諱守慶。司諫院大司諫諱成大杜機其號。是公三世。先生一於韜晦謙遜。而自有不可掩者。具載本誌。妣宗室靈原君諱櫶之女。公諱命哲。字明卿。戊戌三月二十八日生。壬戌五月十七日卒。葬於春川府西先塋負坤之原。孺人李氏籍平昌。父承旨光溥。子重純娶進士李檜年女。有一子幼。重純今年二十四。遂銘曰。子而聞諸祖迺知之。矧千載之後。知者其誰。維其有可傳者。終不泯而。

工曹參判南公墓誌銘

編輯

公宜寧人。姓南氏。諱泰赫。字汝輝。號酒仙。開國元勳領議政諱在之後也。世以冠冕。傳至諱斗望參奉嗣絶。取從祖兄兵曹參知諱斗瞻之子䎖繼之。年十八卒。又嗣絶。取兄觀察使諱翧之子景熏繼之。生諱浚明。是爲公四世。公考祖考。皆進士早卒。贈吏曹參判。曾祖贈承旨。高祖贈執義。外祖高靈申參判濡之子善浩。公肅廟甲子九月日生。己酉進士。乙卯擢文科。己卯三月日卒。歷職禮兵曹佐郞。司諫院正言,獻納,司諫。司憲府持平,掌令,執義。侍講院弼善,輔德。宗簿,奉常,掌樂三正。承政院同右副承旨。中樞敦寧二府同知。都摠府副摠管。工曹參判。外庸則監抱川縣。公洪道都事。松都少尹。夫人咸平李氏。縣令景茂女。端淑有婦則。公沒後三十日卒。同日合葬於廣州直谷坐子之原。擧男三。碩老,顯老,頎老。伯與季皆夭。女適正言李性吾。顯老繼公第三兄泰吉後。有二子履慤,履德。皆夭。履德爲碩老後。有二子執中,立中。以執中繼履慤後。李性吾一子得洙。一女鄭存喆。噫。公六歲而孤。其幼無使母夫人憂。其長養其心與軆。盡誠敬。使母夫人忘其慽。及母夫人沒。公年六旬而壹如制。雖盛暑未甞解絰。墓遠而往省。必以朔望。人謂之善居喪。公於行旣得其源。則可以左右逢。餘不足道也。貧而色無戚。仕而求不苟。性坦夷和緩而內有礭。不求爲人先。又不爲人所撓。巷居蕭然。罕乘馬以出。門無客。常早起盥櫛。竟日淸坐於外。家人不敢以瑣細事來干。以其樸淳少文。故世無知公者。惟聖上知之。甞美公。有曰質直可貴。有曰淸貧可嘉。公沒後十二年。下敎度支曰。南泰赫子與孫。食物衣資優給。以表予暮年之思。後二年。又命賜其家米肉。除顯老殿郞。嗚呼。公之受知於上如是。是必入於太史氏之記。悠久之後。亦有以知公也。公承三世早卒。家運椓喪。而能自振樹立甚偉。偉哉。伊尹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孫不敢擇於祖而有功德大。不祧毀。大夫與邦禮異。而可觀者則存。是其如公者乎。法宜銘。銘曰。

於今古人不可見。維公其庶幾。公又爲古人。吁其悲。

李君國輔墓誌銘

編輯

李佐薰國輔。始平昌人。承政院承旨東顯之子。刑曹參判光瀷之孫。上世集賢殿校理贈領議政諱永瑞。吏曹判書平原君諱季男尤光顯。配洪氏承旨錀女。年十八。庚寅十月丁酉。以病歿。十一月庚午。葬於仁川草谷家塋負庚之原。嗟呼。國輔於文詞天得也。生五六年。多驚人語。十三。名振庠試。十五。擧進士解。有命入侍誦所述。應對進退不失節。上歎曰奇才。今裒集詩總數百篇。方謀鋟諸榟。國輔之文章。人皆知之。後之人亦將知之。甫五歲。從羣兒遊戱。其姑母戒之。輒書吾姑母敎子之訓銘心奉行十一字。遂不復戱。其曰吾親之也。子母之也。銘識之深也。奉敬以持也。喜聞過改不吝。敬尊者之言。在幼孩能如是。是其性也。於父母大父母。以孝順著。國輔之內行。惟家人知之。余嘗謂國輔曰。文章子固有之。宜勉其大者。未幾袖大學來講義。有曰明德就心內指性言者也。傳首章之天之明命。序之天降生民。莫不與之性。皆指明德而言者。則明德是性也。且朱子說明德。每以氣稟對擧。與氣對者非理乎。理卽性也。又曰性善。盡其性則爲至善也。其餘可稱述者多。國輔見識之高。惟我獨知之。我之希期國輔。與人異而今其已。而人有痛怛之極。無所於歸咎則必曰天也。然而天者理也。理宜祥善遂良。而反是者。天必有不得自由而然耳。至尊無對者天。而使天不得自由者誰歟。國輔之年已無奈。而其名獨不可使永之歟。遂銘曰。

如其去之速也。何必來乎。又何必才乎。如嘉客之舘我。不信宿而歸。吁其悲。

交州宋公墓誌銘

編輯

公諱耆英。字英老。氏宋。本恩津人。在高麗有諱大原封恩津君。國朝初。有諱愉號雙淸堂。以道學腏食於懷德儒宮。七傳至諱應泂黃州牧使。生諱興祚內贍寺直長。是爲公高祖。曾祖諱錫範禮曹參判贈左贊成。祖諱之渾砥平縣監。考諱厚植通德郞。外祖陽川許𨪎。公以崇禎丁亥九月初七日生。性重厚寬仁。幼少時。人以長者稱。事親怡如也。處昆弟翕如也。門堂之內。和氣藹如也。見人之有窮厄。則惻然者形於色。而救濟之若不及也。平生不事産業。且於榮塗志疎。中歲謝擧子業曰。如吾者天之放人也。宜有入銓部者知公贒。欲薦用之。以公力止故止。後有宗人爲銓長。累試公意終不屈。心服其介也。公之友。李東崖蓍晩兄弟。朴東溪萬鼎,李黔洲熊徵,洪僉樞潾。以時相會。圍碁鳴琴間之以觴詠。風韻蕭散。觀者鄙吝之萌自消也。公之夫人晉陽姜氏。父縣令壽楠。乃法家也。年十七來嬪。時王舅與舅在堂而皆喪配。夫人主壼勤且幹。能成家。其於二公極順承。衣服以時。饌食皆適性。王舅公甞曰。一室兩鱞。不知其苦。是吾婦贒也。有賓友來集於外。凈設盤觴以待。君子之命無遲違。公之無憂於養老。有譽於朋友。以夫人相於內也。公之子男六人。長光朝有二男六女。次昌朝有二男二女。次鳴朝有二男二女。次維朝有一男三女。次喜朝有二男一女。次翊朝有三男。令辰晬日。男女咸聚。以次上壽。累累孫曾。嬉戱歡爭於前。公倚幾而猶然。公壽七十三。夫人壽八十三。與公同歲生也。於交河深岳山下。同塋而窆。銘曰。

有男而祁祁。不我飢乎而。有朋而源源。莫我違乎而。怡怡乎而。煕煕乎而。欲縻之以若若乎者其誰。

守分窩宋公墓誌銘

編輯

歲辛卯。景濬守靑海。友人宋君聚行。以其皇考幽堂之銘。歷千里問於景濬。辭不敢。明年解職歸。宋君有疾而病。往視之。宋君淚下被面曰。不肖孤家素貧。饘粥不繼。先君固嘗安之。而在子心其如何。晩而獲茅。庶得一縣之養而親不待。不肖之不死。猶言猶食以到今。豈非臯魚之罪人歟。先君甞手書貽不肖曰。汝雖從大夫後。我則士也。我死葬以士。是禮也。且我自幼不服紬紈。故年十六。聘家以紬薴交織。制袍欲衣之。我辭曰。男子近身者當以純。奚用交雜爲乎。聘君聞之曰。正與儉則殆庶乎。汝勿失此心也。我尙今不忘焉。況大歸之際乎。必專以布綿。使我生死無貳。安心泉塗也。故先君之喪也。不敢大違遺命。而家且無有二斂之儀。實爲沒身之痛也。不肖孤子道盡虧矣。已無及。而所可盡志者。丘墓而已。使後人得知何如人之墓而不毀傷之。惟望於子也。先君甞戒不肖曰。我少有貞疾。不可爲世用。讀書撿身。欲無怍於家人。而初心漸負。老且死。汝必留心於向裏之工。毋使我重愧焉。爲公爲卿。於汝匪所願也。又曰。吾先祖參判公。自號以拙窩。拙乃吾家法也。故吾亦以守分名吾居。汝其念之。先君之素志。於玆可知已。其著於外者。惟在子取次焉。景濬感之而諾。未幾宋君沒。嗚虖。其忍負諸。況於公有心悅焉。公諱翊朝。字士良。恩津君大原之後也。由恩津君至公之曾祖縣監諱之渾凡十五世。世有官。公之祖諱厚植。考諱耆英。皆士而有聞。宋乃國之望也。其世次著於族姓書。且景濬甞誌公皇考之墓也已詳之。公有至行。事親誠禮俱盡。親之病也斷指。親之沒也。朝夕拜墓。柴毀幾滅性。鄕里稱之。而是其一事也。性端莊恬雅。居家以儉約。待人以仁信。時公車躁競大獄起。公恥之。遂癈擧子業。屛伏郊廬。潛心經籍。以知必行行必果爲志。雖燕居暗室。衣帶必飭。未嘗跛倚怠敖焉。配廣州李氏。承旨頤晩之女。有壼德。通女訓,小學。知事舅姑事夫之道。閨門穆如也。有三男。長卽聚行。文科掌令。次聚景,聚性。公生於明陵己巳。壽七十一。李氏先公二年生。後公四年歿。合葬於交河深岳山下。同塋異封。銘曰。

隱居荒野。貌癯衣垢。潛修內積德。則多有人所不知者。天必知焉。而窮餓其身。又不贏於嗣奚以然。

永慕堂鄭公墓誌銘

編輯

苟不登千仞高崗。飮百盃美酒。把三丈大筆。不足以述永慕翁幽堂之銘。則余何敢。而其孤淵來諗曰。知我先人者。亡如夫子。夫子而不銘。將於何。噫。以契則不宜辭。遂爲之敍曰。公諱師玄。字士宗。永慕其號也。本草溪之鄭。上祖光儒侯倍傑。顯於高麗。徙果支縣。有曰寅司憲府掌令。曰紀南贈正郞。曰雲鵬號北溟。年二十擧進士。二十一丙子。與李雲巖起浡起義兵。赴南漢圍城。至礪山聞講和。歸臥合江之上以老。曰國子生員無子。取宗人海奭子子之。諱鳳佐。配平市署奉事李庭茂女。咸豐人。是爲公考妣。公生於明陵己卯七月。卒於元陵丙子五月。壽五十八。其年十月。葬於雲橋里北負坎向離。始娶羅州羅氏。掌令之孫。生一男淵。後娶南原梁氏。童蒙敎官處濟之曾孫。生一女。適士人房復玄。二男潑,沁。有側室男治。潑蚤死。淵與治皆有一子幼。此乃公之先公之後公之住此世年月也。公之行何待余筆。公卒未幾。縣之士咸曰。是晉之王太保也。所居之閭。不可無旌而異之。會於夫子廟。狀以告於縣尹。又告於直指者悉矣。公事後母孝。母有疾殆者累月。左右扶攝。夜不解帶。井臼竈爐之役。有可使者而躬親之也多。親所思之饌。醫所言之藥。有得之難。或匪其時者。而求之誠自得之。觀者驚異之曰。𪸥耿哉。其有右之者。黃雀之來冰魚之出。信非誣也。有後母弟。一不析産。有無與共而薄於己。見弟之在傍。色常怡然。非愛之篤。能然乎。廣其愛以及人。待人以悃愊。不憚勞不愛財。以救濟人如嗜欲。鄕鄰有困急者。必曰可於鄭公告。博涉書史。多識前言往行。且該通事物。鄕隣有疑難者。必曰可於鄭公問。公稟質剛毅。不憂寒暑。不避瘟疫。丁大札。鄕鄰有病者。多往救之。旣沒。有氣靑紅起於殯室。亘於天。久乃散。氣之鍾於公。其有異於人者乎。夫謀事者知也。辦事者氣也。使公得用於世。畀以事。必有可觀者。而公早謝公擧業。無意於世。世亦不知有公矣。不擎拳曲跽而操心也嚴。不同流合汚而處世也和。此皆縣士之狀公者。親知人酹公者之文也。非余言也。且公今爲神。神可誣乎。公喜酒。歲壬申。公抵書於余曰。春且暮。思與子一飮。雪山山高而石奇。可於此遂約。日公攜法釀酒一大壺。余以紅露從。登雪山絶頂。對酌不置籌。徘徊俯仰。諧笑洋洋。有時凝目坐嵬峨。氣像奇偉。於此可以見公之眞矣。終日酣嬉。無劉伶傲語。不作阮籍狂歌。蓋其胷中無磈磊不平之氣而有素守也。噫。可以銘。銘曰。

格天之行。層雲之義。揜之以土。一簣可揜者掩。不可掩者其可揜耶。王太保之形不可見。王太保之名不可磨。

祖考察訪公墓誌銘

編輯

公諱善泳。字子適。姓申氏。申爲高靈之望。中葉有諱末舟。世稱歸來先生。子諱洪校尉贈兵曹判書。子長曰公濟右參贊。季曰公涉監安峽縣。參贊之後參奉諱克淳無嗣。以安峽之後工曹正郞諱起漢之仲胤諱澐胤之。寔公之皇考也。娶谷山韓氏縣監命吉女。崇禎戊寅生公。公七歲孤。養於正郞公家。時多性穎拔。讀書倍文。兼人功力。伯父參判公,季父校理公奇愛之。敎之勤。二公當時詞宗也。從父弟翰林。翰林之弟曲肱齋。以文行鳴於世。公與之處肄講。業益就以大。三十成進士。人皆晩之。公氣剛識深。周通事務。懷經綸之具。嘗從參判公之淮陽,公州。蔽疑獄。治兵田籍。傍佐之大有聲。有卿宰知公者曰。孔門羣弟。商也非不能政也。求也非不能文也。而夫子特許商以文。許求以政。取其長也。今語公之才。其惟政事乎。言於執政者。晩補桃源道察訪。未幾遞還。公之二叔。皆未克壽。羣從相繼蚤殞。公廓然無意於世。世亦與公寡合。遂歸依於皇考墓。鐵馬山下深谷中以考終。終年六十三配慶州金氏也。父益昌文科知製敎。無子。取從父弟進士善溥之子洡。俾承宗祀。女一人適睦天健進士。傍室子二𤀂,涍女三適文尙龜,李三錫僉使,李道昌僉樞。公與金氏合葬於皇考墓西崗負壬向丙。銘曰。

文世仰之。丄庠而止。才優從政。攻駒是試。歸依先靈。孝思則遂。

本生祖考進士公墓誌銘

編輯

朝鮮國南古九臯縣西。有白蓮之山。山奇峻。石峯匝立。其最高峯下。有封崇四尺向丙。乃國子進士高靈申公之墓也。公諱善溥。字天如。右參贊諱公濟之後也。以明陵丁未生。眉眼秀朗。神采照人。儀觀峻嚴。鄕里親朋。亦不敢戱怠於前。居家嗃嗃有法度。其事繼妣也。油油怡怡。順承其志無少違。與婺姊諸弟析産也。辭其美而取其薄。於己又減其數。宗族咸多之。公於文章天得也。不大肆力而就。世稱公有三絶藝。詩學唐。筆法晉。畫以逼神名。而弱冠後絶筆。傳於世者絶少。識者以爲古篆大字及翎毛圖。國朝三百年。鮮公敵。然而公不欲以一藝成名。又不喜名。故不留意於是三者。蚤有遺世遐擧之志。喜看靑霞子丹訣。靑霞子南人也。得其全書。益求奧旨。甞試以行火曰。不可謂天下無是理也。又悅孫吳書。攻守營陣。奇正合散。天時陰陽之法皆通焉。平居一語未甞及此。凡璣衡儀器報時鍾。戰陣機械。舟車水車。其他開物利用之具。解古制之難解。或創智以成者多。而皆試之己。不示於人。畏其名也。行年三十。選國子進士。四十停擧業。棄京第歸淳昌。結茅於歸來亭南。巖崖多幽奇。剔刜荒穢。使化工之刻鏤眞形盡露。其不足者。集衆石以補之。種樹蒔花。消搖其間。掃絶諸念。棲神沖漠。不出洞門外二十三年。甲子春。有疾數日。命籃輿詣園中。周覽樹石還。入戶就席而卒。人謂之仙化。易簀時謂諸子孫曰。近世以禍福說。葬逼人塚。相訟爭。爲化者辱也。汝等葬我於山高通望無人塚處。少也推余命者末雲蓮生石上。余甞異之。後有客以白蓮山薦卜之吉。遂移夫人李氏塚合葬焉。李氏康靖王第四男完原君之裔也。有男三人。長洡出繼宗家。仲澫,季灦。皆不得壽。女二人長適柳琬。次適李萬權。側室男三。渚,汀,㳌。女二。金一器,金躍爐其壻也。銘曰。

於皇蓮嶽。逖位南方。寒碧矗天。朱鳥生光。孤秀逈拔。逴絶氛塵。絪縕旁魄。毓物産珍。有銀有金。瑞氣宵昇。有虎有豹。其文煌煌。松梓茁欝。宜棟宜樑。工師度之。冀闕明堂。芝人駝車。蔘童夢覺。招呼鏗佺。敖嬉永夕。有深者谷。人跖靡通。杳窱洸忽。孰測其中。時吐雲氣。旱氓望之。其雨其雨。胥恐其遲。我祖來兆。是寧是宜。

先考墓誌

編輯

公初諱㵢。後改以洡。字耕叟氏申。申興於高靈。遷於淳昌。自始祖成用至公十七世。九世登文科。而四世以節義學行。腏食於儒宮。二世以淸白錄於天官。一世以孝入於三綱行實。四世以書列於海東名蹟。禮儀判書德隣。工曹參判贈領議政高靈府院君檣。大司諫贈吏曹參判末舟。吏曹判書公濟尤光顯。太史有紀。州郡有誌。可徵也。公以國子進士諱善溥之子。出承大宗。爲察訪諱善泳之子。貌豊而秀。美鬚髯。性重厚子諒。寡言笑。居常未甞論人長短及時世事。土田臧獲。與兄弟共。不用分券所載。以善書名。碑刻堂顔之來請者多。生於京兆。長於湖南。祟水土有貞疾。無意於世。閒居靜養不克壽。以明陵己巳生。元陵丁巳卒。享年四十九。配韓山李氏。進士狀元儀鴻女。生於法家。知爲婦爲妻爲母之道。和而嚴。處妯姒嬸姪。導以義方。不失歡心。率育黨族之窮無歸者。服食之必先於己子。辛亥歲大無。遠方婢僕之亡匿者坌集。設大鼎粥以飼之勤甚。或曰彼猶鷹也。匪久必揚去。曰人之將死。當救之而已。何必計其日後乎。敎諸子曰。汝曹於世間。勿爲苟且人也。財不可苟營。科宦不可苟求。求之苟未必得。得而爲可恥。且必有後災。我不願爲苟且人之母也。先公一歲生。後公十一歲沒。與公合葬於玉果先塋向乾之崗。子二人。景濬登文科官三品。景汶進士蚤死。女三人。金璲,宋贒鳳,任燁卽甥也。

殤兒活三墓銘

編輯

活三承政院右副承旨兼經筵春秋舘官申景濬第三男也。湖西有死囚三歲久疑未決。甲申。上命道伯會以能名者守令七八共讞。又未決。時景濬掌試士到湖西。道伯要景濬決之。狀成以聞。上褒道伯明賞之。釋三囚未幾。景濬家人來告子男生。道伯曰。活三人。是兒宜有祉。名以活三可乎。因從之。兒稍長。貌克晳性聰慧。端序有見。庚寅五月二十三日。以疾死。圽於淳昌郡南妙法山先兆參奉夫人墓前。丁酉秋。景濬在京第。夜夢兒忽來坐於前。色若悽然。傷哉。其父縻職事滯京久。丙戌出宰長淵。兒從之留九月。己丑得暇歸見。尋又赴召命。後不復南。父子相遌。並與昔夕之夢中凡三次也。兒之亡今八年矣。其魂氣尙能不盡散而來感歟。其父自謂已忘。而猶有不忘者。在於肝膈間深處。忽發於宵寐歟。夫脩短命也。不可奈何。知其不可奈何。則置之固可也。而終不得者。又有不可奈何者存。是情耳。情亦根於天也。噫。不可奈何者多。將奈何。遂感而銘其墓曰。

其希也遠。其殤也嗟。其年也其始定以七邪。苟以七定於始則其奈何。

行狀

編輯

兵曹佐郞尹公行狀

編輯

公諱昌㷜。字子大氏尹。南原人。本坡平之望。高麗侍中瓘。其上祖也。貫籍於南原。自南原伯威始。以討平南原賊。食采於南原。子孫遂家焉。世襲簪纓。我康靖王朝。有諱孝孫有曾,閔之行。龔,黃之治。官議政府左參贊。謚文孝。尤大顯。傳至諱俶諱仁涵。皆未仕。諱履采進士。是公三世。公之妣高氏。長澤著族。霽峯敬命之裔。考漢元英陵參奉。元陵丙午日公生。生六年始學。七年授詩經。多通奧旨。長老皆奬異之。長而大肆力於文學。淹貫五車。累擧鄕選。皆不利於春官。丙戌秋。上御春塘臺。賞霜葉。命題試士。公擢丙科。入槐院。例授正字。己丑冬。陞成均館典籍。庚寅夏。調兵曹佐郞。入侍衛。上見之曰。人甚眞實。鬈且美哉。翼日參殿講。講周易。上亟稱以通經義。特賜饌一器。尋奉命往高陽廣州地。疾馳大暍。背發瘡久不已。遞歸於鄕。時太夫人在堂。無復遠遊意。日謹滫瀡帣韝以供。足跖不八都門者累年。癸巳正月二十一日。以疾沒。壽四十八。卽以其年三月丙午。葬於蛟龍山南負艮之岡。噫。無好人一言。是古人所諱。而如公者今之世。誠不易得也。乙亥。公之皇考疾革。公兄弟皆斷指。以孝聞於隣里。而是其細節耳。其怡柔色聲。務悅親心。兄弟湛樂。閨閤雍穆者。能得父母順矣之義。而不墜文孝之家範也。公未甞修餙邊幅以華外。未嘗秘嚴城府以晦內。行己接物。壹以眞實。大聖人以二字斷公爲人。允矣日月之明也。景濬獲公之私者久矣。所以知公。亦有異於人。公有素封之號。景濬嘗戱公曰。易雲豐其屋天際翔也。屋之豊。聖人亦以爲快樂耶。公笑曰。翔於天際。不如穩步平地。是以公好散財施與人。凡有婚姻死喪疾病飢寒窮且急者。救之如不及。過乞之日萃於門者。皆使之無慍色而歸。歲用匱。或貸於人。爲白圭之學者竊笑之。公又曰。我方求過尤之小而不可得。何暇責人乎。是以終日語。一不及於人之短處。又曰。傷時愍俗。仁人君子之不能已者。而轉以至於傲世憤世則不可。是以公開人論世道時政。有激慨之言。親者戒使止之。疎者默如充耳。又曰。難知者人。人不可易交。且交之苟。則其交也不深徒賤耳。是以公鄕居。過從不廣。旣筮仕。未甞曳裾於權貴人之門。又曰。詩曰旣明且哲。以保其身。夫以身出於世者。必思保之之道。而若只以此爲心。則非人臣不擇夷險鞠躬盡瘁之義也。故繼以言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其旨深矣。公官卑。未及當王事之大者。而素志蓋如此。公之與景濬。有懷於中者。未甞不言。夷考焉則未嘗不踐。公可以需於世。亦可以免於世矣。其如壽之嗇何。唶唶也已。公配全州柳氏。校理陽春之後。士人堃之女。不育。以弟羽煥之子致鼎爲後。年踰弱冠。擧太學生員。卽委禽於我門者也。有二女一子並幼。謹狀。

秋城金公行狀

編輯

金海之金。金官伽倻王之裔。高麗時有曰柱國。佐僕射。曰晳卿。事忠惠王。以版圖事殉節。曰著。嶺南伯。號梅川。曰慶門。觀察使。曰規。曰履孝。曰輝。曰終弼。都摠府都事。都事之配羅州羅氏。進士以斗之女。以嘉靖丁未二月十二日。生公於潭陽之武夷洞。公諱鍊玉。字惟精。少有膽略。肄武藝。擢甲午第。壬辰蠻寇大猘。隨忠武公李舜臣軍。丁酉露梁之役。終日力戰。中賊火丸沒。時九月十六日也。越一月二十二日。公之夫人聞公死哭曰。夫死於兵。我生何爲。死而其可於床笫乎。遂走十里。入深淵而死。公之子哭曰。父死於兵。母死於水。我生何爲。又入其淵。同日死。夫人南原梁氏。考贈判尹倫承。先公一歲生。有壼行。事姑善。內外黨疾咸曰宜。子諱命彥。年二十七戊子。登科官至司僕寺主簿。病風痺不能執殳以從公。兩世墓在府北玉山負亥之崗。皆招魂而葬也。葬以己亥十一月月之望焉。主簿無兄弟。有三子。長得,次益,次行。皆登武科。痛父祖死不以命。無意於世不仕。始公之歿也。忠武公拊屍哭慟曰。喪余手足。又聞公婦與子並死。歎曰。夫婦同死。趙昂發之家。而父子同死。趙所未有。父子同死。卞壼之家。而夫婦同死。卞所未有。將聞之於上。未幾忠武公又死於賊。時公非千百夫之長。又無微末之職如堡鎭者。特一幕中之客耳。名姓不繫於軍書。無聞之者。則朝家何以知其有無乎。且樂成人之美者。從古蓋寡。公之未蒙常典於當世者宜矣。憲文王反正之翼年甲子。公之曾孫公信。上言陳之。下禮部。遇適亂。不得覆奏而止。柳公光先與公同里。甞著丁酉日記。備述公家事。公立慬之年復屇。柳公之孫念修齋震錫感念公。以家藏日記。請於西歸翁李起浡誌公墓。公之名始顯中世。一路章甫發文相告。爲轉聞計。上書於方伯者。二州三府二郡九縣七百三十餘人。凡三歲不止。後三匝壬辰。有慕公者賦詩以倡之。遠近大夫士足其韻以和之者。一百三十餘人。公之名愈久而愈彰。蓋一路之大夫士。信西歸者也。西歸之誌。信念修者也。夫有其實則終不湮沒。是理也。念修乃眉巖先生之玄孫也。世其學有實行。西歸性至孝。崇禎丙子。以納言斥和。棄職歸。終身不出。以忠孝旌閭。公之夫人與子所沉之淵。後人以公姓。號以金江。在景濬家西三十五里。謹狀。

默齋權公行狀

編輯

公氏權諱璿。字在之。新羅藎臣諱幸。高麗孝子溥之裔也。公幼而孤。大父諱鎔有旁室崔。生男子六人。公與母夫人。屛居於異舍。公之大父年旣耄。諸庶叔旣健。旁室之權益重。而公之處己益難矣。景濬鄕里後生。有所諱。不敢盡言。而公自沖年有至行。昏必定晨必省。遵意以誠。執事以恭。以承於大父。以順於崔。以無違忤於諸庶叔。居常色惋如也。聲怡如也。旣娶。夫人行如公。未朞年。室內咸大順。崔曰。是室與室之所儲。非我所可擅也。且宗孫與婦甚善。可以惠於我。乃白於公之大父。而返公與公之母夫人於室。室之凡事。皆聽於公。公遂分土地臧獲。與諸庶叔甚均。而自取其疲薄者。後諸庶相爭財憤㤪。以爲不分嫡庶等級而析産。非公典也。告於郡。依公典改其券。財之歸於公者多矣。公皆不受。公之大父已沒。公愛諸庶叔彌厚。而且曰。徒愛之不以禮相規。我宗法將替矣。亦非所以深愛者也。諸庶有過。輒告於廟以警之。諸庶愛而知畏。家範於是煥然矣。嗚呼。泣竹而筍生。叩冰而魚出。苟非至誠。不可能也。宜乎民到於今稱之。而然而此猶易也。處乎不幸者。不使親之過彰。不使己之美著。乖盩拂亂者。自底於藹如。誠至難也。是不可徒以誠爲也。必處之得其道而後可也。猶之國之上下疑阻。寇敵並興。災沴釁孽旁生。其亡呼吸之間。則爲其臣者忠誠雖切至。而制難之才。無大過於人。亦已矣。故孝子之誠。至於感物者多。而處乎變而善其終者。求之往古。果幾人乎。王祥之誠。叩冰則魚出。思雀則雀來。抱樹則風雨止。其應如響。而至於晩歲。猶有覆盃之變。易於彼而難於此有如是。夫天下古今之至難者。何公能之。且易易也。公之祖有諱曉始居原州。陪世祖大王。朝皇明久留而歸。及世祖御極。錄原從功。將大用。公有採薇之志。歷千里遯跡於湖左之淳昌。公之曾祖諱崇德。孝友著名。載之輿地誌。醇和淸明之氣毓於家者。久而不匱。而義理之淵源深矣。夫人崔氏。佐郞敬訓之女。佐郞昆弟。以孝賜爵。夫人以得於庭闈者。又來相之。宜公之行至於斯也。公旣能乎至難者。則其餘之沛然可知也。公之弟疾大腫。醫鍼之。叫苦不忍。公引其鍼。自刺其股。以分其痛。公之友於弟也。甞歲大無。公設大鼎二。聚諸族之少食者以養。而及其不足。賣田以繼之。公之敦於族也。與人交泊如也。雖塲屋卒遽之際。有來問者。披露所蘊。色無忌苦。公之厚於人也。公文詞蔚然早成。三赴鄕解。三與焉。有宿疴。皆不得與計吏偕。尋又棄廢不事焉。公丁巳生。辛亥卒。壽又不長。以故不顯於世。而世無知公之名者。悲夫。且泣竹而筍生。叩冰而魚出。其跡異。人知之易。而若公之行見於外者。不過聲氣之怡柔而已。供役之虔恭而已。運於性情隱微之際。施於閨闈幽邃之內。無大神奇驚動人耳目者。且爲人孝子者。深懼人之知。人無得以知其詳也。且世之好善者寡。誰能闡而揚之乎。夫子之孝於親。臣之忠於君。兄弟之友於兄弟。乃人道之常。初非至難之事。雖曾氏之孝。周公之忠。聖人只爲之可乎。而然而人之如曾氏周公者。數千載一二人。而孟宗,王祥之行。亦絶無而僅存。豈不至難乎。於其至難者。而又能其至難。庸詎不至難乎。吾知天下之爲子者。人人如孟宗,王祥。而皆爲其親。有求於天地鬼神。則天地鬼神。必不能盡遂其願。如筍如魚也。以其至難而至稀。故其應不忒。其難與希若是。而使湮滅遂不稱焉可乎。景濬幸而同公閈。知之深。故具述於此而聞諸上。用大奬揚之。必有當其責者矣。公有一子一女。子應旹早世。女適昌寧曺以杓進士。

愚谷處士傳

編輯

古熊州之愚谷有士。年甫六能屬文。十四擧鄕選。二十一成成均生員進士。善書。且邃於易數。世以大闡期。已而以功名不可苟也。遂謝擧業。徜徉山水間。飮酒哦詩以自娛。已而以士不可自小也。豈悠悠焉已乎。往師徐孤靑起。講小大學。望道而日徂焉。丁母喪。一如禮。且廬墓三年。鄕里至今稱之。家素豊。聚糓設大窖以藏。壬辰蠻冦。公倉罄匱。補軍需殊數千斛。趙重峯,高霽峯之師。尤多賴之。癸甲大饑。列大鼎於巷外十二。粥以救餓且死者。千百數人。始知其有前知也。士而如斯者。其可無傳。士性禹氏。名綱字景立。丹陽伯玄寶之裔也。

贊曰。昔衛公叔文子之謚。君曰。衛國㐫餓。爲粥與國之餓者。不亦惠乎。衛國有難。以其死衛寡人。不亦貞乎。聽衛國之政。修其班制。不亦文乎。故謂貞惠文子。如易禹處士之名。則亦當與文子同。

承議郞楊公傳

編輯

公年未童。喪考妣。及長常哀疚。未嘗參人宴。每日雞初鳴。起而誦書。及朝凈掃室堂及庭。復位而時自愀然曰。今雖欲行子弟灑掃應對之節。其可得乎。含淚移時。家人莫不悲感。常曰。舍祭祀一節。吾何所盡其心乎。祭時必極其齊戒。奠羞必躬執修潔。此公孝慕之至也。兄弟友愛甚篤。夫婦相對以敬。出入拜起。不失其儀。見子弟譏議人過失。戒之曰。人之吉凶。可占於口。口無德則其人無足可觀也。此公之居於家也。氣像和平。言語忠厚。對人各以其道。循循敎之。里中有奰惡之人。人皆遠避之。獨公不然。其人來見。則敬以待之。誠以訓之。其人感服。於公所見處。不敢行不義之事。此公之交於人也。家甚貧窶而處之淡如。之亥歲大無。有一婢採菜以供朝夕。而得人網中之雉以進之。公知之。卽叱而卻之。此公之居貧也。公小記性。讀不百遍。不能記誦。而經史子集。無不成誦。晝夜對卷。至忘寢食。人或以才鈍未學爲言。則必歷敍自己艱難辛苦之效。且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之語勸之。此公之勸業也。公與華山權先生爲道義交。踐履實地。而不停公車之業。或疑以問之。公曰。所謂學有別件事耶。學聖人之道而行之於身。坐不愧壁。立不愧影。則是學也。何與於擧業之停不停乎。居常以上帝寔臨。其敢或貳。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相在爾室。尙不愧於屋漏數句。誦以自警。此公之爲學也。天台庵。楊氏讀書之室也。公嘗序其重修。於篇末自述其志曰。某無德繼世。悲古盛而今衰。有志扶門。哀力微而任重。棄生産於半世。事文墨於平生。豈余身之憫窮。傷世業之陵替。他年窮達。天命難知。今日贒愚。人事可勉。博觀約取。乃文章之楷範。少文多質。實道德之規模。噫。後之人慾求公之如何者。讀此必有油然而感於中者矣。公諱處基。字興仲。龍城人。說擧之子。奉直郞炯基之弟也。以顯宗辛丑生。肅宗戊子卒。享年四十八。以公之資與行。不得益進其德。少展其志而止於斯歟。悲夫。公有三男。曰應恆曰應立曰應秀。公歿之時皆幼。終能力學世家。如公之初。公之長男。有材有志。卓犖不羈。非俗流之士也。其仲言淳行謹。對之忿疾之心。不覺自消也。其季窮理居敬。篤學至老。皆是公之餘風遺敎。而爲善之效。卒不可誣矣。

江華崔氏傳

編輯

湖南。古有贒夫人三。皆以學問名於當世。其一卽李獻納起浡之女。柳參奉震錫之夫人也。獻納。學博義高。參奉眉巖先生玄孫也。能世其學。李夫人自家及嫁。所習有方。性且粹明。經史奧志。皆能通解。人稱女士。崔夫人自幼從而師之。一循其則。及歸楊。楊公之賢。如柳參奉。夫人之德益成。遂無愧於季夫人矣。以勤正二字。爲平生守戒。家素貧甚而未甞愁苦。勤力女工。夙夜不懈。甞重病纔瘳。輒執薴治之。子弟有爲憫之者。夫人曰。人生各有其職。能起作而不執業。則怠惰之心生。怠惰之心生。則惡日長而善日亡。是故君子誠之爲貴。汝其識之。敎子以嚴。勸學甚勤。不使小有怠慢放游之習。其季男應秀幼而孤。最鍾愛。然而有過則必撻之。長男應恆始就學於華山權先生門。甚喜曰。吾之所望於子者此也。吾雖貧。禮服當竭力備給。然人之患。在於鮮克有終。汝其愼之。敎諸姪女曰。女子之德。柔順貞信而已矣。女子之職。勤紡績議酒食而已矣。或有會看小說者。責之曰。婦人乃服力事人者。怠惰之習。不可長也。且如許文字。浮華不正。豈女子之所宜觀也。禁絶之。噫。夫人掌令時望之五世孫休之女也。顯宗丙午生。肅廟壬辰卒。享年四十七。夫人之操於身而敎於家者。果如何哉。後之作南方女士傳者。將必置於三夫人之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