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克服的矛盾,不可解脫的危機

無法克服的矛盾,不可解脫的危機
《人民日報》評論員
1968年12月2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最近,資本主義世界再一次受到嚴重的金融危機風暴的猛烈衝擊。西歐和美國的各個金融市場又颳起了一股拋售法郎、英鎊和美元,搶購黃金以及西德馬克的風潮。帝國主義各國驚慌失措,亂作一團。這反映了資本主義世界金融貨幣體系已經到了瀕於土崩瓦解的地步。這是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政治經濟危機急劇加深的突出表現,是帝國主義制度日益沒落的重要標誌。

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出:「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帝國主義制度走向全部崩潰的時代,帝國主義者業已陷入不可解脫的危機之中」。「帝國主義制度內部的矛盾重重,無法克服」。目前,帝國主義國家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惡性發展,正在加速整個帝國主義制度走向全部崩潰的進程。

最近爆發的這場金融危機,是今年春天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金融危機風暴的繼續。在這次金融危機的風暴中,法國的法郎首當其衝,但是它所暴露出來的,遠遠不僅是法郎地位的虛弱和法國財政經濟狀況的惡化,而是以美元為台柱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的病入膏肓和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每況愈下。法郎危機迅速波及美元、英鎊,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從今春的金融危機以來,儘管美英等國採取了種種人為措施,暫時度過難關,但是並沒有能夠真正改善美元和英鎊的地位,而法郎的地位也越來越脆弱。同時,帝國主義各國為了轉嫁困難,以鄰為壑,展開激烈的貨幣戰和貿易戰,造成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劇烈動盪,結果使得資本主義世界的金融危機更加深重。

帝國主義國家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是伴隨着政治危機一起發展的,並且是互相促進的。今年五、六月間在法國和歐洲、北美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興起的大規模群眾鬥爭,給了資本主義經濟以極其猛烈的衝擊。特別是法國,它的生產總值減少幾十億美元,財政赤字急劇增長,對外貿易逆差擴大,黃金儲備大量流失,這就是造成這次法郎危機爆發的重要原因。這個事實充分反映了革命群眾運動大風暴對國際壟斷資本集團和整個帝國主義制度的嚴重打擊。而在這次金融危機爆發之後,英法等國為了應付當前的困難局面,都紛紛採取所謂「緊縮」和「節約」措施,也就是向勞動人民開刀。這樣,又必然要激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反抗,促進這些國家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和革命群眾運動的深入發展。

金融危機的爆發,也必然要加劇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尖銳複雜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為了避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金融貨幣體系的徹底垮台,相互之間可以作某些妥協,但它們總是各懷鬼胎,竭力用損人利己的辦法來尋找自己的出路。它們坐在一條正在沉下去的破船上,仍然不可避免地要互相廝打。這次金融危機發生之後,美、英、法、西德等十國財政部長在波恩舉行的緊急會議,就是一場勾心鬥角、互相爭吵的醜劇。美、英要法郎作小幅度的貶值,但法國不干;美、英、法要馬克增值,西德又不肯接受。這次十國財長會議表明,美國和西歐國家之間的矛盾以及西歐共同市場國家之間的矛盾,都進一步尖銳化了。可以肯定,金融危機的繼續惡化,必將使帝國主義各國互相要淹死對方的角斗更加劇烈,其結果又必然要進一步加劇資本主義金融危機,加速帝國主義制度的沒落。這是帝國主義無法擺脫的一種「惡性循環」。

資本主義世界金融貨幣危機,是帝國主義制度固有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它是一種不治之症,在我們的時代,整個帝國主義制度已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從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到歐洲、北美和大洋洲,世界革命的洪流洶湧澎湃。帝國主義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壽命是不長了。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8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4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