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人階級的新覺醒

日本工人階級的新覺醒

——贊大型話劇《波濤》
天津港務局工人業餘寫作組
1972年2月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報

日本齒輪座劇團演出的大型話劇《波濤》,以日本人民波濤洶湧的革命鬥爭為背景,以日本造船工人反對美日反動派復活日本軍國主義的政治罷工為中心事件,塑造了谷本克成、山邊透、片山節子等日本工人的英雄群像,顯示了日本革命的領導力量和主力軍——日本工人階級的新的覺醒。

帷幕一拉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美日反動派復活日本軍國主義的畫面:新日本造船公司為了強制推行所謂的「合理化」計劃,加緊擴建軍艦船台,強迫工人加班加點。工人吉川因疲勞過度,不幸墜落海中。劇本通過吉川之死,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是誰把沉重的壓榨加在工人頭上的?是誰把吉川置於死地的?在先進工人谷本克成的引導下,工人們總結了歷史的經驗,吸取了吉川之死的教訓,深深認識到:軍國主義就是禍害,就是災難。不把軍國主義連根拔掉,日本工人階級和日本人民就不能打碎脖子上的鎖鏈,跳出苦難的深淵。認清了美日反動派的面目和軍國主義的罪惡以後,工人們把現實的每一個具體鬥爭,都同反對美日反動派復活日本軍國主義的偉大鬥爭緊密聯繫起來,無論是為抗議工人吉川被害而舉行的示威,還是為抵制調動工作、反對解僱臨時工而展開的鬥爭,無論是為反對逮捕谷本克成而舉行的聲援,還是為反對擴建軍艦船台而掀起的罷工風暴,鬥爭的鋒芒直刺日本軍國主義,憤怒的鐵拳沉重地落在美日反動派的頭上!

《波濤》還通過日本工人在鬥爭中識破反動派的種種陰謀詭計、揭穿修正主義者卑鄙無恥的伎倆,顯示了日本工人階級高度的政治覺悟。為了破壞工人們的政治罷工,轉移工人們鬥爭的矛頭,工廠的勞務科長井原和修正主義分子杉下勾結在一起,無恥地合演了一出蹩腳的雙簧。這邊,井原之流在運用高壓手段的同時,裝出一副笑臉,忽而做出一點讓步,答應把工作調動問題推遲一個月,忽而用金錢作誘餌,答應大幅度地增加工資。件件花招,一個陰謀:妄圖撲滅工人罷工鬥爭的烈火。那邊,杉下打着關心工人的旗號,東竄西跳,忽而挑撥正式工和臨時工的關係,忽而鼓吹什麼「當前最重要的是保住飯碗」,忽而叫嚷「不必同軍國主義鬥爭,只要對公司低聲下氣就能達到目的。」種種詭計,一個目的:分裂工人階級的團結,把政治罷工引向經濟主義的歧途。但是,不管敵人披上什麼樣的偽裝,耍出什麼樣的花招,都欺騙不了久經鍛煉的日本工人。利誘麼?工人不上這個當;「在議會裡糾正軍國主義」麼?工人們尖銳地批判,說這「等於用香火去焊接」。敵人耍了種種陰謀詭計,不僅沒有撈到什麼,相反地,更加暴露了自己,從反面教育了群眾。在谷本克成的領導下,工人們牢牢地掌握着政治鬥爭的大方向,革命的隊伍越來越壯大,鬥爭的浪潮越來越高漲。

看了話劇《波濤》,日本工人階級在反對復活日本軍國主義的鬥爭中所顯示出來的高度政治覺悟,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過去,中日兩國人民在反對日本侵略者的鬥爭中是互相同情、互相支持的。今天,我們兩國人民又在反對美日反動派復活日本軍國主義的鬥爭中並肩作戰。如果日本反動派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不顧人民的反對,膽敢重走侵略的老路,那麼它一定會遭到比過去更慘重的失敗!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內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