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分紀 (四庫全書本)/卷30
春秋分紀 卷三十 |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分記卷三十 宋 程公説 撰書十二
疆理書第六
楚地緫説
周成王封鬻熊曽孫熊繹扵荊蠻胙以子男之田居丹陽今歸州有丹陽故城在焉後徙枝江亦曰丹陽文王熊貲立始都郢初曰荊後改號楚蓋古荊州地也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江漢朝宗於海九江孔殷沱潛既道雲土夢作又浮於江沱潛漢逾於洛至於南河周禮職方正南曰荊州在天文鶉尾之次翼軫之分辰居巳宮曰雙女其境北自汝潁南接衡湘西連巴東並吳方城帶其內長江阻其後而漢水淮水或迤其上或接其下漢東江南之境小國鱗次介於其間楚皆夷滅之其勢雄峙於南方出而北則與晉抗焉荊之為言彊也陽盛物堅其俗急悍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卷三十>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卷三十>
楚地釋名
楚〈桓二年〉
文王自丹陽都此今江陵府江陵縣北紀南城城東有小城名郢
鄢〈十三年下同〉
楚別都襄陽府宜城縣
荒谷
盛𢎞之荊州記雲江陵縣東三里餘有三湖湖東有水名曰荒谷
冶父
荊州記雲荒谷西北有苑號曰王園北有小城名曰冶父城傳謂莫敖縊於荒谷群帥囚於冶父即此
樠木之下〈莊四年〉
郡國志雲武陵山亦曰樠木山傳謂楚武王卒扵樠木之下即此今郢州
那處〈十八年〉
釋例南郡編縣東南有那口城今荊門軍長林縣
津〈十九年下同〉
釋例或曰南郡江陵縣有津鄉江陵即荊南所治而廣記則雲荊南枝江縣西有津鄉春秋傳巴敗楚於津之地考之晉志南郡統縣十一江陵枝江其二也枝江在江陵之西南而津鄉又在枝江之西則津不當在江陵縣也晉泰始初江表八郡猶為吳地杜預亦云江表所記特示其略謂為或曰亦疑之之辭以是言之廣記爲是而杜釋爲非按傳巴人伐楚楚子禦之大敗於津巴居楚上流而禦於津則在枝江之西明矣
湫
釋例南郡鄀縣東南有湫城鄀縣今省入襄陽府宜城縣
陘〈僖四年下同〉
釋例潁川召陵縣南有陘亭召陵故城在今潁昌府郾城縣東
召陵
郾城縣東有漢召陵縣故城
武城〈六年〉
釋例南陽宛縣北武城今鄧州南陽縣
析〈二十五年〉
本楚白羽邑昭十八年許遷於白羽後改為析漢因爲析縣今鄧州內鄉縣是也秦人過析隈即此隈謂隱蔽之處
商〈文十年下同〉
商州上雒縣
渚宮
江陵縣之南水經注今江陵城楚舡官地春秋之渚宮也元和郡國志渚宮楚別宮
期思
釋例弋陽期思縣東北有期思城今省入光州固始縣
廬〈十四年〉
襄陽府中廬縣
句澨〈十六年〉
楚國西界地名
沈〈宣十二年〉
杜注沈或作寢廣記曰本寢丘縣叔敖子所封之邑及秦滅楚蒙恬攻寢即此漢為寢縣今光州固始縣
州來〈成七年下同〉
故州來國爲楚所滅傳靈王狩於州來次於潁尾地蓋在淮潁之會後吳取之以封季札至夫差時蔡成公畏楚徙此謂之下蔡今夀春府下蔡縣是也釋例以州來爲楚邑而又以延州來為呉邑誤矣其詳見吳地理〈夀春夀州〉
申
本申國鄧州南陽縣在方城之內申息北門所以備中國
呂
古呂國今蔡州新蔡縣國語當成周之時南有荊蠻申呂其在穆王則有呂侯訓夏贖刑傳謂子重請取於申呂以爲賞田巫臣曰不可此申呂所以邑也是以為賦以御北方若取之是無申呂也晉鄭必至於漢蓋楚以方城爲固而申在方城之上呂在方城之下形勢綿絡實備北方要處
鍾離〈十五年下同〉
故鍾離子國後爲楚邊邑今濠州鍾離縣在淮之南
葉
汝州葉縣
瑕〈十六年〉
水經注北肥水逕山桑縣又東積爲陂曰瑕陂陂水又東南逕瑕城南傳楚師還及瑕即此城也故京相璠曰瑕楚地山桑今亳州蒙城縣
繁陽〈襄四年〉
廣記潁昌府臨潁縣繁城鎮有繁陽亭
棠〈十四年〉
真州六合縣
雩婁〈二十六年下同〉
九江壽春記雲金明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有雩婁城堯之婁子城也又淮南子云楚相作期思之陂灌雩婁之野期思陂今安豐軍芍陂是釋例安豐雩婁縣今入安豐軍
棘
釋例譙國鄼縣東北有棘亭今亳州鄼縣
雲夢〈昭三年江南之夢定四年雲中〉
楚之雲夢跨江南北
雲夢辨
禹貢曰雲土夢作又周禮正南曰荊州其澤藪曰雲瞢昭三年傳楚子與鄭伯田於江南之夢定四年傳楚子入於雲中雲夢之名澤其來尚矣按地理志江夏之西陵南郡之編縣有雲夢宮華容有雲夢澤郡國志雲竟陵城西大澤是也鄭康成曰雲夢在華容杜預雲南郡枝江縣西有雲夢城江夏安陸縣東南亦有雲夢城或曰南郡華容縣東南有巴丘湖江南之夢也又曰楚之雲夢跨江南北樂史寰宇記曰雲夢澤半在江南半在江北其水中平土丘半出酈元水經謂自江陵東界為雲夢北為雲夢之藪穎逹謂雲夢一澤而每處有名者司馬相如子虛賦雲雲夢者方九百里則此澤跨江南北每處名存焉穎逹又引左傳所稱雲中謂此澤亦得單稱雲單稱夢是雲夢一澤也特其疆界闊逺不可明指一處限而言之然諸儒疑禹貢有雲土夢作又及傳有雲中江南之夢之句遂分雲夢為二澤故沈括謂江南為夢江北為雲其筆談所載曰舊尚書曰雲夢土作又本朝太宗時得古本尚書作雲土夢作又詔改禹貢從古本孔安國注雲夢乏澤在江南不然也據左傳吳人入郢楚子渉睢濟江入於雲中王寢盜攻之以戈擊王王奔鄖楚子自郢西走渉睢則當出於江南後渉江入於雲中遂奔鄖鄖則今之安州渉江而後至雲入雲然後至鄖則雲在江北也左傳曰鄭伯如楚子産相楚子享之既享子産乃具田備王以田江南之夢杜預注云楚之雲夢跨江南北曰江南之夢則雲在江北明矣元豐中有郭思者能言漢沔間地理亦以謂江南為夢江北為雲予以左傳騐之思之説信然江南則今之公安石首建寜等縣江北則玉沙監利景陵等縣乃水之所委其地最下江南上浙水出稍髙方土而夢已作又矣此古本之爲允也〈以上皆筆談所記〉王雱又從而為之辭曰雲之地土見而已夢之地非特土見草木生之矣非特草木生之人有加工又之者矣草木生之謂作也加工又之謂又也嘗以上所引諸書載雲夢地理而證二者之説則沈辨失之拘王説失之鑿且如傳言䢵夫人棄鬭伯比於夢中䢵國今江北復州安陸之區則所棄之夢中近䢵國必無過江南而棄之之理是江北亦有夢非止囿於江南也孔安國謂雲夢之澤在江南此説亦失之然謂其中有平土丘水去可為耕作畎畆之治解釋猶有古風故穎逹曰經之土字在二字之間者蓋史文兼上下也蘇軾雲古語如此猶曰𤣥纎縞雲爾蓋纎字居𤣥縞二色之間古文如此下語也意以謂土既見則可作又矣此又足以破王氏之説也必參考而精言則楚之雲夢跨江南北非止一隅如杜預釋左傳地理郡國寰宇水經諸書孔穎逹司馬相如之説皆爲得之要不必指北爲雲南爲夢也今江夏漢沔所會之地淵藪彌望水天一色自江北而言則監利玉沙竟陵之水極多自江南而言則華容石首公安之水亦匯吳分華容置監利縣監利在北而華容在南在南者帶洞庭青草在北者連大㵿白湖杜謂雲夢跨江南北指此信矣所謂九百里雲夢安知不指洞庭青草之屬而言之故今監利華容有大藪澤皆七澤之雲夢也
櫟〈昭四年下同〉
釋例汝南新蔡縣東北有櫟亭今蔡州新蔡縣
麻
釋例此麻當在汝隂左右今潁昌縣
夏汭
沈尹射奔命於夏汭今漢水曲入江處
乾谿〈六年〉
亳州城父縣乾谿水在縣南五里
章華〈七年〉
水經注江陵縣東三湖湖則有章華臺臺髙十丈基廣十五丈韋昭以為章華亦地名
不羮〈十一年〉
釋例襄城縣東南有不羮城定陵縣西北有不羮亭襄城今汝州屬邑也定陵今潁昌之舞陽也二邑相近襄城東南即定陵西北之境楚子所城當以襄城為正意者亭近扵城故定陵之亭以是為名耳
潁尾〈十二年〉
壽春府西潁水口水經注蓋水之會淮也
魚陂〈十三年下同〉
水經注竟陵大城城傍有甘魚陂左傳公子黒肱為令尹次於魚陂者也竟陵縣今屬復州
豫章
楚師還自徐呉人敗諸豫章杜預注曰定二年楚人伐呉師於豫章呉人見舟於豫章而潛師於巢以軍楚師於豫章又柏舉之役〈四年〉呉人舍舟於淮汭自豫章與楚夾漢此皆當在江北淮水南蓋後徙在江南豫章杜又雲豫章漢東江北地名則春秋豫章蓋在江北而今豫章隆興府非春秋之豫章也漢地理志豫章郡髙帝置第年代闊逺文字殘闕無從考見所徙年月耳按宋武帝討劉毅遣王鎮惡先襲至豫章口豫章口去江陵城二十里信知春秋豫章去江陵甚近今隆興蓋不相干
鄖〈十四年〉
使鬬辛居鄖以無忘舊勲廣記雲今復州治景陵縣
隂〈十九年下同〉
遷隂於下隂隂亦曰上隂釋例南鄉隂縣今光化軍乾徳縣
下隂
水經注光化軍故下隂也則下隂去隂不逺矣
城父
大子建居於城父釋例襄城城父縣今汝州葉縣
雞父〈二十三年〉
釋例安豐縣南有雞備亭今安豐軍
卷〈二十五年〉
釋例南陽葉縣南有卷亭今汝州葉縣
潛〈二十七年下同〉
釋例廬江六縣西南潛城今安豐軍
窮
安豐窮谷沈尹戍與呉師遇於窮即此〈詳見水門〉
容城〈定四年下同〉
岳州華容縣
大隧 直轅 冥阨
定四年呉師伐楚舎舟淮汭〈吳乘舟從淮來過蔡而舍之〉自豫章與楚夾漢〈豫章漢東北地名後移扵江南置郡〉左司馬戍謂子常曰子㳂漢而與之上下〈遮使勿渡〉我悉方城外以毀其舟〈以方城外人毀吳所舎舟〉還塞大隧直轅冥阨子濟漢而伐之我自後擊之必大敗之方城自唐州比陽縣界至方城縣又至汝州葉縣大隧直轅𡨋阨三者杜雲漢東險道疑在信陽軍羅山縣界其縣界石城山甚險峻史記謂之冥阨魏攻之又呂氏春秋九塞冥阨其一焉其地與淮蔡接境在信陽軍東北一百二十里又東北至蔡州二百二十里吳人自淮而來過蔡而舎舟楚司馬戍欲扵此塞之也
栢舉
水經注舉水逕齊安郡西又南東歴赤亭下又分為二水南流注於江謂之舉洲春秋左傳吳楚陳於栢舉京相璠曰漢東地也夏有洰水或作舉齊安今黃州
堂谿〈五年〉
潁昌府郾城縣
豐〈哀四年下同〉
鄧州內鄉縣南有酆鄉
三戶
內鄉縣丹水鎮有三戶亭
橐皋〈十二年〉
釋例淮南逡遒縣東南槀澤亭合肥志浚遒城在廬州梁縣南三十里東南去橐皋六十里
白〈十六年下同〉
釋例汝隂褒信縣西南有白亭今蔡州褒信縣西南
慎
漢爲慎縣故城在順昌府潁上縣西北
汝隂田〈成十六年〉
潁昌府
淮北之田〈昭九年下同〉
淮水北田宿亳蔡潁之地
夷濮西田〈本陳地〉
水經注沙水逕新陽縣北又東分為二水即春秋所謂夷濮之水也東南逕城父縣西南枝津出焉俗謂之夷水也一水東注即濮水也夷濮西田在二水之西矣
地名疑者一
柤〈襄十年〉
杜釋闕或曰彭城傳陽縣西北有柤水溝魯國薛縣西南有柤亭譙國攅縣治戱鄉皆去鍾離五百餘里非諸侯六日再會所至也或曰汝南安城縣西南有鍾離亭西平縣北有柤亭去偪陽近千里又非自會九日之所能滅國皆非也
闕地五十有三
沈鹿〈桓八年〉 郊郢〈十一年〉 夕室〈莊十九年下同〉
絰皇 睽〈僖二十七年下同〉 蔿
連穀〈二十八年〉 范〈文十年〉 大林〈十六年下同〉
陽丘 訾枝 選
阪髙 臨品 石谿
仞 轑陽〈宣四年下同〉 烝野
漳澨 臯滸 郔〈十一年下同〉
沂〈楚邑〉 新石〈成十五年〉 巢〈十七年下同〉
駕 釐 虺
庸浦〈襄十三年〉 瑣〈昭五年下同〉 南懷
汝清 中犫〈十三年下同〉 息舟
訾梁 棘闈 訾
宗丘〈十四年〉 長岸〈十七年〉 薳澨〈二十三年〉圉陽〈二十四年〉 州屈〈二十五年下同〉 茄
丘皇 養〈昭三十年〉 南岡〈三十一年〉城口〈定四年〉 稷〈五年下同〉 軍祥
麇 公壻之谿 脾洩
負函〈哀四年下同〉 繒關
呉地緫説
大伯遜國去之荊蠻號曰勾呉荊蠻義之歸者千餘家爲呉大伯仲雍嗣之斷髮文身臝以為飾不與中國通蓋古揚州地也禹貢淮海惟揚州彭蠡既豬陽鳥攸居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厥土惟塗泥㳂於江海逹於淮泗周禮職方東南曰揚州在天文星紀之次鬥牛之分辰居丑宮曰磨蝎其境襟三江帶五湖阻大海逹長淮自夀夢而下呉國愈大通於上國杜佑曰揚州人性輕揚地非形勢然長淮大江皆可拒守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卷三十>
呉地釋名
呉〈成七年〉
吳故國周大伯之邑今平江府吳縣按闔廬城周迴三十里水陸十有二門〈平江蘇州〉
鳩茲〈襄三年〉
太平州蕪湖縣廣記雲本吳鳩茲地
善道〈襄五年〉
晉人將為吳會諸侯以其道逺故使魯衛先會呉於善道蓋徃會之也穀梁作善稻曰吳謂善伊謂稻緩號從中國名從主人范甯曰善稻呉地夷狄所號地形乃物類當從中國言之以教殊俗故不言伊緩而言善稻則善道之爲呉地灼然無疑而杜預釋例謂為闕地不知屬何國誤矣按阮勝之南兗州記盱眙縣是古善道在淮河南今盱眙軍是也扵呉為北境而距徐境之南且東諸侯之道故魯衛扵此會吳雲
朱方〈昭四年〉
鎮江府丹徒縣廣記雲春秋謂之朱方〈鎮江潤州〉
延〈襄三十一年〉
常州晉陵縣有季札墓在縣北七十里
延州來辯
傳曰延州來季子其果立乎杜預注延州來季札邑其釋例以州來為楚邑而延州來則附之呉地曰闕不知其處是以州來別為楚邑而延州來則自為吳之一邑也按延陵吳地在今之常州州來楚邑在今之夀春春秋經書吳入州來呉滅州來凡兩見焉公羊傳曰闔廬致國乎季子季子不受去之延陵終身不入呉國檀弓載孔子之言曰延陵季子吳之習於禮者也此延與州來二邑之辨其不可並為一明矣由左傳有延州來季子之言是使杜預惑焉而以延州來為吳之一邑嘗以經傳書州來事跡始末考之成公七年經書吳入州來則吳始以兵入之至襄三十一年傳雖以延州來冠季子之號然昭十二年楚靈王狩於州來州來蓋猶屬楚十三年經書吳滅州來扵此州來方爲呉所滅然二十三年傳言呉人伐州來楚奔命救州來又夫差時蔡成公自新蔡徙焉故州來亦曰下蔡則州來在楚實淮北要地吳雖曽入而滅之未必能守所以再伐焉而楚必救之也服䖍曰延延陵也州來邑名季子讓王位外延陵為大夫食邑州來傳家通言此義為允又按廣記雲州來呉取之封季札水經注吳季子始封延陵後邑州來故曰延州來二書所述與服䖍之説合以是言之延陵為季子封邑及季子讓國之延陵吳人尊禮焉以楚州來加其食邑春秋疆埸彼此所屬無常左傳曰延州來季子明季子並食此二邑意者若今帶遙郡之制耳蓋季子吳之望州來吳楚之要境吳以是封季子示重吳而制楚義或有焉固不可謂吳楚有兩州來而遂混延州來爲一也
鵲岸〈昭五年〉
廬州舒城縣有鵲岸渚
檇李〈定十四年下同〉
吳南境今嘉興府嘉興縣有檇李故城吳越扵此分境〈嘉興秀州〉
陘
闔廬還卒於陘去檇李七里則闔廬還國之道當為呉地釋例以爲越地疑非也
夫椒〈哀元年〉
平江府吳縣西南大湖中有椒山孔潁逹曰杜扵此注以椒為山名土地名以夫椒爲地名以戰必在山旁以山表地耳平江蓋吳地賈逵杜預以夫椒為越地非也
邗〈九年〉
揚州江都縣有此名韓江射陽今楚州山陽縣至末口入淮謂之韓江口〈邗音寒〉
鄖〈十二年〉
泰州海陵縣
笠澤〈十七年〉
平江府吳江縣上承大湖更逕笠澤
艾〈三十年〉
隆興府分寜縣本艾縣地〈隆興洪州〉
闕地四
皋舟隘〈襄十四年呉險阨之道〉 房鍾〈昭六年〉
良〈哀十五年〉 頯黃氏〈十六年〉
春秋分記卷三十
<經部,春秋類,春秋分記>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