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正義 (四部叢刊本)/卷二十七

卷二十六 春秋正義 卷二十七
唐 孔穎達 等奉敕撰 景海鹽張氏涉園藏日本覆印景鈔正宗寺本
卷二十八

春秋正義卷 --卷(⿵龹⿱一龴)第二十七      昭公

  國子祭酒上護軍曲阜縣開國子臣孔 頴逹   等奉

  𠡠撰

四年椘子至於申 正義曰釋例班序譜稱齊桓旣沒宋椘爭盟

起僖十八年盡二十七年陳與蔡凡三會在蔡上椘合諸侯蔡與

陳凡六會其五在陳上莊十六年注云陳國小每盟會皆在衛下

桓始霸椘亦始彊陳侯介於二大國之間而三恪之客故齊為

桓因而進之遂班在衞上終於春秋然則陳實小於蔡衛桓公進

陳班耳椘以大小為序不進陳班故蔡多在陳上 注因中至胡

城正義曰傳稱椘子以諸侯伐呉則因會而遂行春秋一事而

再見者皆前目而後凡計此當雲諸侯遂伐呉不言諸侯者以屬

晉之國鄭徐滕小邾宋皆不在行不淂㧾言諸侯故別序之也傳

稱宋華費遂鄭大夫従則宋鄭在行亦不序者椘旣慰遣彼自

従椘人成巳意遣不以告也 傳四嶽正義曰釋山雲河南

華河東岱河北𢘆江南衡李廵曰華西嶽華山也岱東嶽泰山也

恆北嶽恆山也衡南嶽衡山也釋例土地名雲東岳泰山奉高縣

泰山也南嶽長沙湘南縣衡山也西嶽弘農華隂縣西南華山也

北嶽中山曲陽縣西北𢘆山也郭璞注𢘆山名常山辟漢文帝諱

耳爾雅於釋山發首言此四山明其即是四嶽故注者皆以嶽解

之且諸書史傳䜟緯皆以岱衡華𢘆爲四嶽四嶽必是此四山也

釈山又雲泰山爲東嶽華山爲西嶽霍山爲南嶽𢘆山爲北嶽岱

泰衡霍二文不同者此二嶽者皆一山而二名也白虎通雲嶽者

何嶽之爲言桶也桶功德也應劭風俗通雲嶽桶也桶考㓛德

黜陟也然則四方方有一山天子廵狩至其下桶考諸侯㓛德而

黜陟之故謂之嶽也風俗通又雲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

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隂陽交代故爲五嶽長王者受命恆封禪之

衡山一名霍山言萬物霍然大也華變也萬物成変由於西方也

恆常也萬物伏北方有常也是解衡之與霍泰之與岱皆一山有

二名也張揖雲天柱謂之霍山漢書地理志雲天柱在廬江灊縣

風俗通亦云霍山廟在廬江灊縣如彼所云則霍山在江北而淂

 與江南衡山為一者本江南衡山一名霍山漢武帝移嶽神於天

 柱又名天柱為霍山故漢魏以來衡霍別耳郭璞注爾雅雲霍山

 今廬江灊縣灊水出焉別名天柱山漢武帝以衡山遼曠故移其

 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為南嶽嶽本自以兩山為名非従

 來也而學者多以霍山不淂為南嶽又雲従漢武帝來始有名即

 如此言為武帝在爾雅之前乎斯不然也是解衡霍二名之由也

 書傳多雲五嶽此傳雲四嶽者中嶽嵩髙即大室是也下別言

 之故此雲四嶽 三塗正義曰服虔雲三塗大行轘轅崤澠也

 謂三塗為三䖏道也杜雲在河南陵渾縣南則以三塗為一釋例

 土地名雲三塗河南陸渾縣南山名或曰三塗伊闕大谷轘轅三

 道也傳曰晉將伐陸渾而先有事於洛與三塗先祭山川也謂三

 道皆非也是杜據彼十七年傳文知三塗是山川非三道也陽城

 正義曰陽城山名也土地名雲河南陽城縣東北山洧水所出也

 大室 正義曰大室即嵩髙也釋山雲嵩髙為中嶽郭璞雲大室

 山也別名外方今在河南陽城縣西北土地名雲大室河南陽城

縣西嵩髙山中嶽也地理志雲武帝置嵩髙縣以奉大室之山是

為中嶽又有少室在大室之西也 注亨通也 正義曰易文

言云亨者嘉之㑹也嘉命禮通謂之亨是亨為通也言治民

事神使人神通說故云以亨神人也 注於國至為宇 正義曰

易稱上棟下宇宇謂屋簷也於屋則簷邊為宇也於國則四

垂為宇也四垂謂四竟邊垂 莫匡其君 正義曰釋言云匡正

也孝經雲君子之事上也將順其羙匡救其𢙣 其餘至不至

正義曰言其餘諸侯君之威力所能及誰敢不來至椘者也 聖

人至為災正義曰無雹謂無害物之雹雖有依時小雹不與物

為災也劉炫雲旣雲無雹復雲雖有不為災者言有相形之㔟也

聖人在上無雹言必無雖有不為災覆見無雹之意猶論語祭肉

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陸道至蔵之 正義曰釋天雲

北陸虛也西陸昴也孫炎雲陸中也北方之宿虛為中也西方之

宿昴為中也彼以陸為中杜以陸為道者陸之為中為道皆無正

訓各以意言耳杜以西陸朝覿謂奎星朝見昴為西方中宿則昴

未淂見宿是日行之道爾雅高平曰陸髙平是道路之處故以陸

為道也日在北陸謂夏之十二月也十二月日在玄枵之次小寒

節大寒中漢書律歴志載劉歆三統歴雲玄枵之𥘉日在婺女

八度為小寒節在危𥘉度為大寒中終於危十五度是夏之十二

月日在虛危也於是之時寒極冰厚故取而蔵之也周禮凌人正

嵗十有二月令斬冰詩云二之日鑿冰沖沖月令季冬冰盛水腹

命取冰鄭玄雲腹厚也以此知日在北陸謂夏之十二月也 西

陸朝覿而出之 正義曰覿見也西道之宿有早朝見者於是而

出之謂奎星晨見而出冰也 注謂夏至東方正義曰杜以西

陸為三月日在大梁之次清明節穀雨中三統歴雲大梁之初日

在胃七度為清明節在昴八度為榖雨中終於畢十一度是夏之

三月日在昴畢於是之時蟄蟲巳出有溫暑臭穢冝當用冰故

以是時出之也歴法星去日半次則淂朝見三統歴春分日在婁

四度宿分奎有十六度乃次婁則春分之日奎之𥘉度去日己二

十度矣故春分之中淂早朝見東方也西方凡有七宿傳言西陸

朝覿於傳之文未知何宿覿也服虔以為二月日在婁四度春分

之中奎始晨見東方以是時出冰月令仲春天子乃獻羔啓冰是

也服虔又以此言出之即是仲春啓冰故為此說案下句再言其

藏其出覆此蔵出之文言其出之也朝之祿位賔食䘮祭於是乎

用之即是班冰之事非𥘉啓也安淂以出之為啓冰也如鄭玄答

其弟子孫皓問雲西陸朝覿謂四月立夏之時周禮夏班冰是也

與杜說異理亦通也劉炫雲春分奎星巳見杜以夏三月仍雲奎

始朝見非其義也杜鄭及服三說鄭為近之今知非者杜以西陸

朝覿實是春分二月故杜此注云春分之中奎星朝見東方及下

獻羔啓之注云謂二月春分獻羔祭韭是也皆據𥘉出其冰公始

用之時也所以杜又注云謂夏之三月日在昴畢蟄蟲出而用冰

者以此傳雲西陸朝覿而出之下傳覆之雲其出之也朝之祿位

賔賔喪祭於是乎用之旣雲朝之祿位賔食喪祭則是普賜群

臣故杜雲謂夏三月又下注云言不獨共公是據普班之時也故

下傳又雲火出而畢賦是也然冰之𥘉出在西陸始朝覿之時冰

之普出在西陸朝覿之後揔而言之亦淂稱西陸朝覿而出之也

劉炫不細𮗚杜意以為杜旣言春分朝見又言謂夏三月以規杜

失非也 其蔵至取之 正義曰此傳再言其蔵其出者上言取

之用之之䖏下言蔵之出之之禮也山則逺而難窮故言深山也

谷則近而易盡故言窮谷也固牢也沍閉也牢隂閉寒言其不淂

見日寒甚之䖏於是乎取之 注沍閉至為災 正義曰周禮鼈

人掌互物鄭司農雲互物謂龜鼈有甲㒼胡是沍為閉也深山窮

谷之冰至夏猶未釋陽氣起於下隔於冰伏積而不能出憤發

或散而為雹蔵冰必取此山谷之內積隂之冰所以道逹其氣使不

為災也蔵冰⿰冫麥 -- 凌室所蔵不多積隂之冰不可取盡不取川池之冰

以示道達陽氣耳未必陽氣皆待此而逹 其出至用之 正義

曰此謂公家用之也朝廷之臣食祿在位大夫以上皆當賜之冰

也其公家有賔客享食公家有喪有祭於是乎用之言其不獨

共公身所用也周禮凌人去春始治鑑幾內外饔之膳羞鑑焉凡

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鑑賔客共冰大喪共夷槃冰是公

家所用冰也 注黒牡至其神正義曰此祭玄𠖇之神非大神

且非正祭計應不用大牲杜言黒牡黒牲當是黒牡羊也秬黒𮮐

釋草文也啓冰唯獻羔祭韭蔵冰則祭用牲𮮐者啓唯告而已蔵

則設享𥙊之禮祭禮大而告禮小故也月令於冬雲其神玄⿱冝八 -- 𡨋

知司寒是玄冥也北方之神故物皆用黑従其方色也有事於冰

故祭其寒神 注桃弓至尊故正義曰說文雲弧木弓也謂空

用木無骨飾也服虔雲桃所以逃凶也𣗥矢者𣗥赤有箴取其名

也蓋出冰之時置此弓矢於凌室之戶所以禳除凶邪將御至尊

故慎其事為此禮也此傳言其出之也雖覆上文出之之文其實

此出之謂二月𥘉出之時公將用之故設弓矢也劉炫雲此言出之

覆上西陸朝覿知是火出時事二月已啓此方用弓矢者二月啓

冰始薦宗廟此公將用之故設弓矢也 注食肉至食者 正義

曰在官治事官皆給食大夫以上食乃有肉故魯人謂曹劌曰肉

食者謀之又說子雅子尾之食雲公膳日雙雞是大夫淂食肉

傳言食肉之祿祿即此肉是也若依禮常所合食案玉藻雲天子

日食少牢諸侯日食特牲大夫特豕士特豚則士亦肉食但彼是

在家之禮非公朝常食也杜言謂在朝廷治其職事就官食者以

明在官之食有冰耳下雲自命夫命婦無不受冰謂賜之冰受以

皈在家用之也 大夫至用冰 正義曰喪服傳曰大夫弔於命

婦錫衰命婦弔於大夫亦錫衰此傳與彼命婦之文皆與大夫相

對故杜知是大夫妻也喪大記雲君設大盤造冰焉大夫設夷盤

造冰焉士併瓦盤無冰鄭玄雲禮自仲春之後屍旣襲旣小斂先

內冰盤中乃設狀於其上不施席而遷屍焉秋涼而止士喪禮君

賜冰亦用夷盤是當喪之時特賜之冰浴訖乃設故云喪浴用冰

祭寒至啓之 正義曰上已雲其蔵冰也黒牡秬𮮐以享司寒今復

雲祭寒而蔵之與上一事而重其文者𣣔明獻羔而啓之還是

獻之於寒神故更使蔵之啓之文相對也 注謂二至冰室 正

義曰詩云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四之日即夏之二月也告神而

始𨳩冰室始薦宗廟薦神之後公遂用之俱在春分之月 注火

星至月中 正義曰十七年傳雲火出於夏為三月於啇為四月

於周為五月此雲火出而畢賦謂以火出而後賦之以火出為始也

周禮雲夏頒冰謂正歳之夏即四月是也故杜兼言四月 注山

人至遂屬 正義曰周禮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知山人虞官也周

禮五縣為遂是縣為遂之屬也 注霖雨為人所患苦正義曰

詩云以祈甘雨此雲苦雨雨水一也味無甘苦之異飬物為甘害物

為苦耳月令雲孟夏行秋令則苦雨數來五榖不滋是霖雨為人

所患謂之苦也鄭玄雲申之氣乗之苦雨白露之𩔖時物淂而傷

也注震霆也 正義曰說文雲震劈歴震物者釋天雲疾雷

為霆霓郭璞雲雷之急激者謂霹𮦷則霆是震之別名雷出

不震言有雷而不為霹𮦷也下雲雷不發而震言無雷而有霹

𮦷也 無菑至不降正義曰霜雹即是菑言無此菑害之霜雹

也寒暑失時則民多癘疾癘疾天氣為之故云降也 注短折至

為札 正義曰洪範六極一曰凶短折孔安國曰短未六十折示三

十是短折為少夭之名也周禮膳夫大析則不舉鄭玄雲大札疫

癘也謂遭疫癘而大死也癘疫謂民病大札謂人死故云夭死為

札 風不至而震 正義曰風不以理舒散而暴疾殺物雷不深

緩動發而震擊為害 注七月至宗廟 正義曰⿰冫麥 -- 凌人十二月

令斬冰月令十二月令取冰當是即以其月納於室也詩言三凌

之日納於凌隂即是正月矣不以鑿冰之月即納之者鄭玄雲𡺳

土晚寒故可以正月納冰言由晩寒故也上言將𣣔頒賦公始用

之知蚤開冰室唯薦宗廟何休膏盲難此雲春秋書雹以為政

之所致非由冰也若今朝廷藏冰亦不於深山窮谷何故或無雹天

下群縣皆不藏冰何故戓不雹若言有之於古者必有驗於今此其

不合於義失天下相與之意鄭玄箴之曰雨雹政失之所致是固

然也國之失政君子知其大者其次知其小者蔵冰之禮⿰冫麥 -- 凌人掌

之月令載之𡺳詩⿰⿱亞⿰口亅欠 -- 𰙔之此獨非政與故其小者耳夫深山窮谷固

隂沍寒極隂之處冰凍所聚不取其冰則氣畜不泄結滯而為伏

隂凡雨水陽也雪雹隂也雨水而伏隂薄之則凝而為雹雨雪而

愆陽薄之則合而為霰申豐見時失藏冰之禮而有雹推之隂陽

知此伏隂所致亦聖人之寓言也詳載其言者以著蔵冰之禮不

可廢耳炫謂鄭言是也申豐𭔃言於此以諌失政其雹不是盡由

冰也邾不㑹 正義曰宋之盟邾滕為私屬不許交相見而椘

召邾滕使従㑹者邾滕自𣣔辟役不宋盟又晉合諸侯常列在

於㑹㐮二十九年城杞三十年會於澶淵邾滕皆在椘知其事

故使召之此申之會滕至而邾不至 夏啓至之會 正義曰此

六王之事唯周武王孟津之誓尚書有其事武王伐殷作泰誓三

篇是也其餘五者皆書傳無文不能知其本末 注周成至西北

正義曰書序雲成王㱕自奄在宗周誥庶邦作多方其經雲告爾

國多方則於時諸侯大集故謂歧陽之蒐在此時也 吾用齊

桓正義曰用會召𨹧之禮出自王意也服虔雲召𨹧之役齊桓

退舍以禮椘靈王今感其意是以用之 注其禮六儀 正義曰

以言禮六故言其禮六儀當是會上有此六儀不知六者何謂也

注鄭伯至之異正義曰杜知其禮同所従言之異者以左師獻

公合諸侯之禮六子産獻伯子男會公之禮六若其各異凡十二

禮下椒舉雲禮吾所未見者六焉故知其禮同也於公言之雲合

諸侯之禮於伯子男言之雲會公之禮是所従言之異 武城

正義曰土地名椘之武城在南陽宛縣北也魯之武城在泰山當

武城縣也有澹臺子羽冢將墮幣焉正義曰杜唯雲將因諸

侯會布幣乃相見不解墮之義案隱六年公羊傳鄭人來輸平輸

平者何輸平猶墮成也然則墮是輸之義也朝聘之禮客必致幣

於主據主則為受據客則為輸襄三十一年傳子産論幣雲其輸

之則君之府實也非薦陳之不敢輸也是謂布幣為輸幣也言將

待輸幣之時乃相見見旣在後故遣我來敢謝後見也服虔雲墮

輸也言將輸受宋之幣於宗廟案禮之享幣皆令宰受不以薦

宗廟雖訓為輸義不當也 八月甲申正義曰長歴推此年七

月己未朔二十六日淂甲申八月己丑朔其月無甲申而傳上有

七月下有九月月不容誤故知日誤弱其孤 正義曰崔杼弒莊

公豆其弟景公孤謂景公也以其幼小輕弱之 以盟諸侯 正

義曰靈王即位以來經傳不見與諸侯盟事蓋椘子自與屬椘諸

侯私盟不告魯而慶封知之 注丘十至一年正義曰丘十六井

當出馬一匹牛三頭司馬法之文也服虔以為子産作丘賦者賦

此一丘之田使之出一馬三牛復古法耳丘賦之法不行久矣今

子産復脩古法民以為貪故謗之案春秋之卋兵革數興鄭在晉

椘之間尤當其劇止當重於古不應廢古法也若徃前不脩此法

豈淂全無賦乎故杜以為今子産於牛馬之外別賦其田如魯之

田賦田賦在哀十一年彼注云丘賦之法因其財通出馬一匹田

牛三頭今𣣔別其田及家財各為一賦故言田賦然則此與彼同

賦斂家資使出牛馬又別賦其田使之出粟若今輸租更出馬一

匹牛三頭是一丘出兩丘之稅案周禮有夫征家征夫征謂出稅

家征謂出車徒給徭役此牛馬之屬則周禮之家征也其大征十

一而稅是與家征別 SKchar在至䘙亡正義曰渾罕意譏子産將

言鄭之先亡故遂博言諸國亡之先後杜據卋本史記作卋族譜

說諸國滅亡之年此下十一年椘滅蔡十三年蔡復封春秋後二

卋十八年而椘滅蔡也哀八年宋滅曹也滕以春秋後六卋而齊

滅之鄭在春秋後五卋九十一年而韓滅鄭衛在春秋後十一卋

二百五十八年而秦滅衛也據蔡之前亡則渾罕之言終亦驗矣

注𣗥檪至檪亭正義曰呉來伐椘入此三邑知此三邑皆椘東

鄙故疑新蔡縣東北有檪亭者是此檪也鄭有檪邑者則河南陽

翟縣是也 注㐮二至六歳 正義曰穆子還魯傳無皈歳㐮二

年始見於經疑是其年新還也成十六年傳雲子叔聲伯使叔孫

豹請逆於晉師於時豹猶在魯疑其因使而遂奔齊蓋自鄭過魯

而去故淂宿於庚宗成十六年出奔襄二年始還凡經五年故豎牛

五六歳能奉雉也計豎牛至襄二年四嵗也杜言五六嵗者豎牛

見穆子未必即以還年見之曰唯正義曰曲禮雲父召無諾

先生召無諾唯而起鄭玄雲應辭唯恭於諾 故怒至逆之 正

義曰怒者怒其妻也忿其母遂及其子其子在齊成長而後逆之

㱕魯非謂逆其妻也 強與孟盟 正義曰孟雖適妻之子叔孫

未立為嗣豎牛𣣔亂其室望已有之未應即𣣔為適使孟事已強

與盟者𣣔其與已同心使已淂專恣耳注際接至接見 正義

曰釋詁雲際接捷也郭璞曰捷謂相 續也大夫將立適子必須

接見同寮季武子立紇飲大夫酒是其事也孟丙未與大夫交接

故為之作鐘因落鐘令與相見 注以豭至曰落 正義曰說文雲

釁血祭也雜記釁廟之禮雲雍人舉羊升屋自中中屋南面刲羊

血流於前是釁祭之法以血澆落之知落之即是釁也雜記又曰

凡宗廟之器其名者成則釁之以豭豚是知以豭豬之血也記稱宗

廟之器成乃釁以豭豚此叔孫為孟作鐘非是宗廟之器亦釁之

者周禮小子職曰釁邦器及軍器鄭玄雲邦器謂禮楽之器及𥙊

器之屬此鐘是禮楽之器故釁也 使豎牛 正義曰孟不自請

使豎牛者內則雲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鄭玄雲異宮者崇敬

也以其異宮故使豎牛 牛謂至見矣正義曰而如同是語辭

故注云而何如何牛謂叔孫曰以仲見君何問何故以仲見君也叔

孫怪其語故曰何為牛曰不將仲見君乎若不將見則旣自見君

矣言不待父命所以怒叔孫也大夫立子為適必自見之於君宣

十四年申舟見犀而行定六年楽祁見溷而行是其事也或曰豎

牛謂𠦑孫曰今將仲見君其事如何𠦑孫以已見病故怪之曰何

為以下同 注寘置至西廂 正義曰禮置器物於地皆謂之寘

是寘為置也月令天子居左個右個是個為東西廂也 吾子至

書勳正義曰杜泄是叔孫家臣故稱已君為夫子工正是司馬

之屬官也季孟亦有屬官共書其事但季孟身在不假言屬以

叔孫已亡取屬官為徵故兼言之所以司徒書名者周禮大司徒

掌十二教十有一曰以賢制爵十有二曰以庸制祿故司徒書名

定位號也司馬與工正書服者周禮夏官司馬其屬有司士掌

群臣之政亦以德詔爵以功詔祿工正雖不屬司馬掌作車服故

與司馬書服之案周禮司勳屬夏官今司空書勲者春秋之時

又是諸侯之法不可盡與禮同 注誣𠦑至季孫正義曰季孫

因𠦑孫之弱𣣔四分公室已取其二故謀去中軍豎牛雲夫子固

𣣔去之是誣叔孫以媚季孫五年傳舍中軍卑公室也 正義

曰㐮十一年𥘉作三軍十二分其國民三家淂七公淂五國民不

盡屬公公室已是卑矣今舍中軍四分公室三家自取其稅減已

稅以貢於公國民不復屬於公公室彌益卑矣是舍中軍者三

家所以卑弱公室也作中軍卑公室之漸舎中軍卑公室之極初

作雲作三軍今不雲舎三軍者𥘉雲作者舊有二軍今更増一軍

人數不足故惣皆渾破各毀其乗足成三軍故云作三軍此則唯

舍中軍分中軍之衆屬上下二軍其上下二軍依舊不動故唯雲

舍中軍也劉炫雲四分公室製法別耳還作三軍不淂言舍三軍

注罷中至軍名 正義曰魯之軍名傳無其號晉作三軍爲上中

下則魯之三軍亦當然也其廢中軍之後上下二軍分爲四分哀

十一年齊師伐魯稱孟孺子泄帥右師冉求帥左師冉求季傳

氏宰也又言叔孫武叔退而蒐乗更無別稱知自以叔孫爲軍名

也 注取其令名 正義曰取其令名者季孫實𣣔自厚令諸大

夫議論似若已之不與取其令善廉絜之名也劉炫以爲施者舎

也臧者善也成諸臧氏取其令名也其二家謂叔孟非謂施臧二

氏也 𥘉作至半焉正義曰將述其舎例本其𥘉𥘉作中軍謂

襄十一年也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民皆分屬三家就中減以與

公令公自稅取也季氏盡征之不減入於公令盡屬於己也叔

孫氏臣其子弟明其更有父兄以一家之內有此四品𠦑孫氏則

以父兄之稅入公子弟之稅入巴㧾率所屬之人悉皆如此若㧾

計父兄之數不足以子弟添父兄若子弟不足以父兄𣸸子弟大

率半屬於公半屬於已以父兄㱕公者尊公室也孟氏則於子

弟之中而取其半於一家之內或取其子或取其弟大率而言三

分㱕公一分入已也或以為其軍分為四分假以父兄子弟四分

託之若以假託為言何淂雲若子若弟直雲𠦑孫氏兩分㱕公兩

分入已孟氏三分㱕公一分入已於文簡略其事易知何須以父

元子弟虛為假託故知不然也魯之三卿季彊孟弱縱使如此若

之季氏猶應以一分㱕公言盡征之者季氏專恣也 及其至擇

二 正義曰李氏因𠦑孫家禍退之使同扵孟孫獨取其半為專

已甚又擇取善者是專之極故傳言擇二以見之 注不以至正

門 正義曰𠦑孫餓死而帶言葬鮮知不淂以壽終者名之為鮮

言年命鮮少也𠦑仲帶淂以此言告季孫則季孫知豎牛餓殺𠦑

孫矣而不計者季孫利其禍而已淂專故舍之而不計也杜泄雲

卿䘮自朝知西門非正門 注従生至正路 正義曰服䖍雲言

卿葬三辭於朝從朝出正門卿佐國之楨𠏉君之股肱必過於朝

重之也案檀弓雲君扵大夫將葬弔扵宮及出命引之之步則止

如是者三君退是君當就家視之無造君朝之禮且杜泄不𣣔從

西門所競道路耳假令自朝而去猶淂更従西門不須言自朝也

故杜以自朝為從生存朝覲之正路蓋以西門幽辟故𣣔従正路

而出南門 大庫之庭 正義曰十八年傳梓慎登大庭氏之庫

是魯城內有大庭氏之虛於其上作庫謂之大庭氏之庫此言大

庫明是彼也此言之庭庭是堂前地名仲士在此庫之庭前豎牛

就攻之此庭非大庭也 使亂大従 正義曰杜雲使従於亂服

度雲使亂大和順之道 注披折至見罪 正義曰昭子若知豎

牛餓殺其父則當顯加誅戮不應直以殺適立庶為大罪也若昭

子知讎不殺則昭子有大罪矣仲尼不冝善其不以立己為功勞

也是昭子不知豎牛餓殺其父但言見罪仲尼又據其見言而善

之 遇明夷之謙 正義曰離下坤上為明夷離為日坤為地彖

曰明入地中明夷夷者傷也日在地中光不外發則為明傷也艮

下坤上為謙艮為山象曰地中有山謙以髙下下謙虛之義

丘至餒死 正義曰此先略言卦意有此四事也是者是此子也

將出奔而㱕為國卿奉子𠦑孫之祭禮也並以讒人入而其名曰

牛然此子終以餓死也牛在國生雲以入者去時未有來而有之

以讒人入其家非従國入旣已略論此意乃復具釋爻辭爻辭

雲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有攸徃主人有言此三

辭之間無為祀之意但卦名明夷故先推卦名求為祀之義也先

行後㱕始淂為祀然後推演爻辭淂其行去之象又論不食讒言

之事爻辭之內亦無名牛故別於離卦以求牛名推演爻之三辭

旣訖乃復更推卦體以終為祀之言故曰其為子後以㧾結前言

也 注日中至其位 正義曰七年傳曰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彼

即歴言従王至臺十等之目此傳旣雲十時十位位以王公卿為

三日以中食且為三日上其中知従中而右旋配之也晡謂食也

餔時謂日西食時也日昳謂蹉跌而下也隅謂東南隅也過隅未

中故爲隅中也若據時之先後則従旦至食乃至於中冝以左旋

爲次今傳以配十位従中而右旋者以人之道髙以下爲基貴以

賤爲本𣣔従賤而漸至於貴也若従中左旋則位乃漸退非進長

之義故右旋也 注融朗至旦乎 正義曰明而未融則融是大

明故爲朗也釋言云明朗也樊光雲詩云髙朗令終日月光明

是朗爲大明也據卦離下坤上日在地中之象又爻変爲謙謙是

卑退之意日未出而又卑退故曰明而未融日明未融故曰其當

旦也若於易之明夷據日入之後故明夷象雲𥘉登於天照四國

也後入於地失則也此傳明夷據日未出前者以日未出與日己

入皆日在地下其明不見故各取𧰼爲義也 注離爲至於飛

正義曰說卦離爲日爲雉雉爲鳥也離之一卦爲日爲鳥日爲髙

明鳥爲微細今日之謙退不淂髙明下當微細是日光不足故當

鳥也 註明夷至而行 正義曰卦有六位𥘉三五竒數爲陽

也二四上耦數爲隂位也𥘉與四二與五三與上位相值爲相應

之所求者隂隂之所求者陽陽隂相值爲有應隂還值隂陽還

值陽為無應明夷𥘉九陽爻在竒是淂位也所應在四四為隂爻

是有應也居淂位而物應之是君子象也𥘉九在明傷之卋有大

難也居謙下之位冝卑退也以此知將辟難而行也 注旦位至

不食正義曰位當三而時在旦是三日象也旦又未至食時非

食時則無可食故曰三日不食也 注艮為言正義曰說卦雲

成言乎艮為言也 注易離至為牛正義曰純離者言上體

下體皆是離也易離卦雲畜牝牛吉故言純離為牛明夷𥘉九

無此牛象但明夷𥘉卦下體是離故轉於純離之卦求牛𧰼謙

不至後乎正義曰其爻辭唯雲君子於行無還之義故復推此

爻於鳥為飛不翔翼不大知其不能逺去行必當㱕故曰其為子

後乎 注傳言至其使 正義曰聘禮雲君過邦至於竟使次介

假道束帛將命於朝下大夫取以入告岀許餼之以其禮上賔大

牢積惟芻禾如彼禮文唯當餼之而已今鄭伯親勞是鄭畏椘

桓三年傳例雲凡公女嫁於敵國公子則下卿送之於天子則

諸卿皆行尚公不自送昏禮父母送女不下堂今晉侯親送女至

邢丘是敬椘也此兼顧上文故云諸侯畏敬其使 注徃有至贈

賄正義曰聘禮賔至於近郊君使卿朝服用束帛勞及聘事皆

畢乃雲賔遂行舎於郊公使卿贈如覿幣聘旣如此朝亦當然其

朝據大行人上公三勞主國使下大夫勞於畿卿勞於逺郊主君

自勞於近郊其去贈賄無文聘尚有賄明朝亦然但禮文不具耳

其文據公去言故云徃有也贈據晉言故云去有也 民食於他

正義曰言公如民然求食於他也其時四分公室民皆屬三家三

家稅以貢公公仰他給食自無食也 思莫至其終正義曰羣

臣思慮無在公者不為公圖謀其終言其終必禍敗無為謀者

奉吾至二國 正義曰朝聘之禮享用幣帛致國之所有送女雖

則非聘亦以幣帛通意故云奉吾幣帛慎吾威儀也信當守而無

失故云守之以信也禮當勉力履行故云行之以禮也禮無不

敬故以敬為始也始敬則終亦敬終𢙢其惰故云思終也思終亦

思始終始無有不可復行之事行必淂理使皆可復行也曲從則

失儀従而不失儀不曲従也過敬則無威敬而不失威不妄敬也

聖人教訓之辭用之以通意故言道之也聘使舊故之法奉承以

致命故言奉之也用先王之禮以成其交好故言考之也量二國

形𫝑以傳通時事故言度之也皆凖事為文 注刖足使守門

正義曰周禮掌戮雲墨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闗宮者使守內刖

者使守囿髠者使守積則守門者當以墨也知不以韓起為墨者

椘子意在辱晉必將加之重罪墨是刑之輕者知其必非墨也

且𣣔以叔向為宮刑明起刑亦次宮也莊十九年傳稱鬻拳自

刖椘人以為大閽知此亦是刖也𣣔以𠦑向為司宮為奄宮之長

則韓起為𨵽亦𣣔令為門官之長刑若鬻拳故以鬻拳之刑解之

朝聘有珪正義曰周禮典瑞雲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

子執榖璧男執蒲璧以朝覲宗遇會同於王諸侯相見亦如之是

朝有珪也又曰瑑圭璋璧琮以覜聘是聘有珪也聘用圭璧其飾

雖與君同共長降君一等聘禮記曰所以朝天子圭與繅皆九寸

問諸侯朱緑繅八寸問即聘也鄭玄雲九寸上公之圭也於天子

曰朝於諸侯曰問記之於聘文互相備鄭雲互相備者言諸侯相

朝與朝天子同也遣使聘天子與諸侯同也彼典瑞及聘禮託聘

圭八寸據上公為文耳公之使旣降公一等知侯伯之使當瑑圭六

寸子男之使當瑑璧四寸考功記玉人云瑑圭璋八寸璧琮八寸

以覜聘亦謂上公之聘也其實子男君臣用璧雲朝聘有圭者據

公侯伯言之 注珪以為信正義曰鄭玄典瑞注云人執以見

曰瑞禮神曰器瑞符信也用珪朝聘所以為信故執之 享覜有

璋正義曰鄭氏先儒以為朝聘之禮使執玉以授主國之君乃

行享禮獻國之所有覜見也謂行享禮以見主國之君也案小行

人合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錦琥以繡璜以黼鄭玄雲

上公享王圭以馬享後璋以皮侯伯子男享王璧以帛享後琮以

錦公侯伯於諸侯則享用璧琮子男於大國享君琥以繡於夫人

璜以黼此雲享覜有璋者據上公享後言之所以特舉享後者舉

璋與圭相對其實享禮圭與璧琮琥璜皆有今檢杜注意義則

不然謂主國設酒食以饗賔賔則執璋以行禮故云享覜有璋注

雲享饗也破享獻之享為饗食之饗杜必然者以此傳下雲設

機而不𠋣爵盈而不飲宴有好貨飱有陪鼎皆論饗禮及饗宴

之事故破享為饗即大行人三饗三食三宴之𩔖是也但饗禮旣

亡執璋無文耳故杜雲臣為君使執璋則詩云奉璋峨峨尚書大

保秉璋以酢之𩔖是也 注諸侯至述職正義曰孟子云天子

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

所職也其意言諸侯職在治國家事天子以時入朝述脩其所職

也天子職在立諸侯撫下民以時巡狩省視其功勞也 設機至

不飲 正義曰朝聘之禮有設幾進爵之時朝禮雖亡而聘禮有

其略也聘義曰聘射之禮至大禮也質明而始行事曰㡬中而後

禮成非強有力者弗能行也酒清人渴而不敢飲也肉乾人飢而不

敢食也是言務在行禮不敢𠋣機不敢飲酒也 注宴飲至所無

正義曰謂主國宴賔以貨財為恩好謂衣服車馬在客所無者與

之也明年晉享季武子重其好貨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禮之加

宴好詩序雲鹿鳴燕群臣嘉賔也旣飲食之又實幣帛筐篚以

將其厚意是也 注熟食至殷勤正義曰聘禮賔始入館宰夫

朝服設飱飪一牢在西鼎九羞鼎三鄭玄雲食不備禮曰飱飪熟

也其鼎實如饔餼羞鼎則陪鼎也以其實言之則曰羞以其陳

言之則曰陪是飱有陪鼎鄭以飱禮小饔餼禮大故云食不備禮

曰飱言饔餼備而飱不備也杜以餼生而飱熟故云熟食爲飱聘

禮又雲君使卿韋弁㱕饔餼五牢飪一牢鼎九設於西階前陪鼎

當內廉鄭玄雲陪鼎三牲臛膷臐膮也陪之庶羞加也服虔雲陪

牛羊豖鼎故云陪鼎周禮掌客雲凡諸候之禮上公飱五牢饔餼

九牢侯伯飱四牢饔餼七牢子男飱三牢饔餼五牢是朝聘皆

有飱也案聘禮㱕饔餼五牢於賔館飪一牢鼎九設於西階前

牛鼎一羊䁀一豕䁀一魚䁀一臘䁀一腸胃䁀一膚䁀一鮮魚䁀

一鮮醋䁀一凡九䁀従北向南而陳又有陪䁀三其一曰膷䁀牛

臛也在牛䁀之西其一曰腫䁀羊臛也在羊䁀之西其一曰膮䁀

豕臛也在豕䁀之西其陪所設當西階之內廉腥二牢陳於東階

之前南陳牢別七䁀無鮮魚鮮臘也並上飪一牢所謂死牢三又

餼二牢陳於門內之西是卿之饔餼五牢案鄭注掌客其子男

饔餼五牢與卿同其腥䁀加鮮魚鮮臘牢別有九也其陳設如卿

之禮侯伯饔餼七牢死牢四飪一牢在西腥三牢在東餼三牢在

門西其陳設如子男之禮上公饔餼九牢死五牢飪一牢在西腥

四牢在東餼四牢陳於門西其陳皆如侯伯之禮也大行人注云爵

卿也則飱二牢饔餼五牢爵大夫也則飱大牢饔餼三牢 以敗

於鄢正義曰以上文𩔖之當注云言兵禍始於邲而不注者従

知也 韓須受命而使 正義曰三年傳雲韓須如齊逆少姜是

受命出使之事注皆韓起庶子 正義曰賈逵云然杜依用之

杜以上箕襄邢帶食邑於箕邢故為韓氏之族𠦑禽𠦑𣓙皆連

𠦑為文羽又稱子事似兄弟故云皆韓起庶子劉炫以為𠦑禽等

亦是韓起之族旣無明證而妄規杜氏非也 注四族至四人

正義曰家語孔子曰銅鞮伯華不死天下其定矣其人名赤字伯

華食邑於銅鞮𠦑魚名鮒見於十三年傳𠦑虎見於㐮二十一年

傳於時虎已死今淂數𠦑虎者雖身死其族猶在故傳不言羊舌

四人而雲四族明指其族也據傳文𠦑向兄弟四人有𠦑虎案卋本

叔向兄弟有季夙疑季夙即是虎也故服氏數伯華𠦑向叔魚季

夙劉炫以為𠦑虎於時已死別有季夙而規杜氏非也 注韓氏

至彊家正義曰杜以家縣為一故並韓賦七邑與羊舌四族乃

為十一而言十家舉大數也羊舌四族族有一縣則又大多故以為

四家共二縣也劉炫以為韓須是起之門子不別更稱家去韓須

之外韓氏唯有六家並羊舌四族故為十家也今知不然者以傳

歴序韓襄為公族大夫韓湏受命而使即雲箕襄以下皆大家

故知韓須在其內也又韓賦七邑則韓須有邑旣有其邑自然稱

家哀二年傳曰上大夫受縣論語雲百乗之家家即縣也劉以為

韓須不淂為家家不淂稱縣以為韓氏六家羊舌四家為十家而

規杜氏非也 長轂 正義曰考工記車人云兵車乗車輪崇六

尺六寸田車輪崇六尺三寸兵車轂長三尺三寸又雲大車半柯

長尺半是短也 何不可之有 正義曰啓彊發首言可此云何

不可之有言其可也結上可之言服虔云何不可之有如是是大

不識文勢王𣣔至不能正義曰王𣣔調𠦑向以為敖楽以其

所不知不解之䖏試之而竟不能王之所爲𠦑向悉解故杜雲叔

向之多知 今君至釁鼓 正義曰言今君奮起威𫿞如天震電

盛爲瞋怒虐執云云是也 難易有備正義曰言知椘爲患難

則呉易有防備也 且吳社稷是卜 正義曰恐椘王言女旣雲

吉何故今𣣔被殺故言此以塞之 國之守龜正義曰又𢙢王

言亀旣言吉而使人被殺則是亀不信故又言此以答之 六年

注再同盟正義曰益姑以襄二十四年即位二十五年盟於重

丘魯杞俱在二十九年又杞子來盟是再同盟 注合比至罪之

正義曰寺人桞有寵大子佐𢙣之合比請殺之求媚於大子而欲

殺君之寵臣是亊君不以道也以此而自取奔亡故書名以罪之

傳注合先至之禮正義曰先王之制諸侯之䘮士弔大夫送莽

三十年傳文也釋例曰先王之制諸侯之䘮十弔大夫送葬及其

失也禮過於重文㐮之伯因而抑之諸侯之䘮大夫弔卿共䘮事

夫人之䘮士弔大夫送葬猶過古制故公子遂如晉葬襄公傳不

言禮葬𥘿景公傳曰大夫如𥘿葬景公特稱禮也一以示古制

二以示書他國之葬必湏魯會三以示奉使非卿則不書於經此

皆丘明之㣲文也 注鑄刑書於䁀正義曰傳直言鑄刑書知

鑄之於䁀者二十九年傳雲晉趙鞅荀寅賦晉國一皷鐵以鑄刑

䁀著范宣子所為刑書焉彼是鑄之於䁀知此亦是䁀也 注

臨事至爭端 正義曰尚書伊訓雲先王肇脩人紀制官刑儆於

有位又穆王命呂侯訓夏贖刑作呂刑之篇其經雲墨罸之屬於

劓罸之屬千剕罸之屬五百宮罸之屬三百大辟之屬二百五

刑之屬三千周禮司刑掌五刑之法以䴡萬民之罪墨罪五百劓

罪五百宮罪五百刖罪五百殺罪五百據此二文雖王者相変條

數不同皆是豫制刑矣而雲臨事制刑不豫設法者聖王雖制刑

法舉其大綱但共犯一法情有淺深式輕而難原或重而可怒臨

其時亊議其重輕雖依準舊條而斷有岀入不豫設定法告示下

民令不測其淺深常畏威而懼罪也法之所以不可豫定者於小

罪之間或情有大𢙣盡皆致之極刑則本非應重之罪悉令従

輕比又不𠯁以創小人也於大罪之間或情有可怒盡加大辟則枉

害良善輕致其罸則脫漏重辜以此之故不淂不臨時議之準狀

加罪今鄭鑄之於䁀以章示下民亦旣示民即為定法民有所犯

依法而斷設令情有可怒不敢曲法以矜之罪實難原不淂違制

以入之法旣豫定民皆先知於是𠋣公法以展私情附輕刑而犯

大𢙣是無所忌而起爭端也漢魏以來班律於民懼其如此制為

比例入罪者舉輕以明重出罪者舉重以明䡖因小事而別有大

罪者則雲所為重以重論皆不可一定故也 閑之至其滛 正

義曰義者冝也合於事冝閑謂防䘙也閑之以義防衛之使合於事

冝也政者正也齊正在下糾謂舉治也糾之以政舉治之使従

齊正也禮當勉力履行故行之以禮也信當守而勿失故守之以

信也仁心所以飬物故奉之以仁也位以序德祿以酬勤有徳能

勤則居官食祿制為祿位以𭄿其従順敎令也其有犯罪則制之

刑罸故𫿞斷刑罰以威其驕滛放佚也嚴斷言其不放舎也對文

則加罪為刑收贖為罰散則刑罰通也閑之以下皆言在上位者

行此事治民也 懼其至以剛 正義曰此上言行事此又言用

心言雖行上事懼其未従敎也故復勞心以撫之於文中心為忠

如心為恕謂如其己心也事親事君逺及諸物冝恕以待之不得

虛詐忠是萬事之本故陳忠恕之事以訓誨之行善淂善行𢙣淂

𢙣舉善𢙣之行以𢙢懼之時之所急民或不知故敎示之以當時

之務居上位者失於以威迫人故使之以和當和說以使之臨涖一也

臨謂位居其上俯臨其下涖謂有所施為臨撫其亊臨謂平常之

時涖謂常亊之時居上位者失於驕慢臨之以敬言常共敬以臨

之其監於行事者失於懈倦涖之以彊言當彊力以臨之柔而少

決為政之病故斷之以剛彊此雲斷之以剛即上嚴斷之義嚴謂威

可畏剛謂情無私此皆論心故重言之 注聳懼也 正義曰釋

詁文也彼作竦音義同注施之於事為涖正義曰涖亦臨也

而與臨別文故解之周禮肆師稱涖卜曲禮雲涖官春秋書涖盟

皆謂當其事而臨之故云施之於事為涖則臨謂平常涖謂當亊

以此為異故別文也若散而言之涖亦臨也故論語雲不莊以涖

之則民不敬是也 注義斷恩 正義曰䘮服四制雲門內之治

恩揜義門外之治義斷恩尚書胤征雲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

允㒺功是斷獄者皆當義斷恩 猶求至使也 正義曰以剛以上

雖率意敎人猶為未善更求聖哲王公之上制明察大夫之官法

忠誠信著之長則慈愛溫惠之師敎用此四法以敎民民於是乎可

任使也 注權移至畏上 正義曰刑不可知威不可測則民畏上

也今製法以定之勒䁀以示之民知在上不敢越法以罪已又不能

曲法以施恩則權柄移於法故民皆不畏上 注因危至巧偽

正義曰法之設文有限民之犯罪無窮為法立文不能網羅諸罪

民之所犯不必正與法同自然有危疑之理因此危文以生與上爭

罪之心縁儌幸以成其巧偽將有實罪而獲免者也注夏商至

以制 正義曰夏商之有亂政在位多非賢哲察獄或失其實斷

罪不淂其中至有以私亂公以貨枉法其事不可復治乃逺取創

業聖王當時所斷之獄因其故事制為定法亦如鄭䁀所鑄遵舊

施行言不能臨時議事以制刑罪也 注周之至九刑 正義曰

準夏商所作當為文武周公之制不以聖王名刑而謂之九刑者

蓋周公別為此名故稱之耳 注言刑至之卋 正義曰三辟謂

禹刑湯刑九刑也辟罪也三者斷罪之書故為刑書皆是𠦑卋所

為言刑書不起於始盛之卋始盛之卋議亊制罪𠦑卋不復能然

採取上卋決亊之比作書以為後法其事是始盛之卋作書於衰

亂之時也服虔雲政衰為𠦑卋叔卋踰於季卋季世不能作辟也

注制參至末法正義曰制參辟鑄刑書是一事也為其文是制

參辟勒於鼎是鑄刑書也三代之辟皆取前卋故事制以為法子

産亦取上卋故事故謂之制參辟言其所制用三代之末法非謂

子産所作還冩三代之書也子産蓋亦採取上卋所聞見斷獄善

者以為書也 詩曰至四方正義曰周頌我將之篇祀文王之

⿰⿱亞⿰口亅欠 -- 𰙔也杜言文王以德為儀式刑法也則儀式刑三者皆為法也

言以德為儀式法者是文王之德也由其以德為法故能日日有

安靖四方之功也服䖍雲儀善式用刑法靖謀也言善用法文王

之德日日謀安四方此解於文便於杜也 民知至於書 正義

曰端謂本也今鑄䁀示民則民知爭罪之本在於刑書矣制禮以

為民則作書以防民罪違禮之衍非刑書所禁故民將棄禮而取

徵驗於書也刑書無違禮之罪民必棄禮而不用矣又曰至作孚

正義曰大雅文王之篇也服虔雲儀善也刑法也善用法者文王

也言文王善用其法故能為萬國所信也亦便扵杜 終子至敗

乎 正義曰子産鑄刑書而𠦑向責之趙鞅鑄刑䁀而仲尼譏之

如此傳文則刑之䡖重不可使民知也而李悝作法蕭何造律頒

於天下縣示兆民𥘿漢以來莫之能革以今觀之不可一日而無律

也為當吏不及古民偽扵昔為是聖人作法不能經逺古今之政

何以異乎斯有旨矣古者分地建國作邑命家諸侯則弈卋相承

大夫亦子孫不絶皆知國為我土衆實我民自有愛吝之心不生

殘賊之意故淂設法以待刑臨事而議罪不須豫以告民自令常

懐怖懼故仲尼𠦑向所以譏其鑄刑書也𥘿漢以來天下為一長

吏以時遷代其民非復己有懦弱則為殿負彊猛則為稱職且疆

域闊逺戶口滋多大郡竟餘千里上縣數以萬計豪橫者𨹧蹈邦

邑桀健者雄張閭里故漢卋酷吏專任刑誅或乃肆情好殺成其

不撓之威違衆用已以表難測之知至有積骸滿穽流血丹野郅

都被蒼鷹之號延年受屠伯之名若復信其殺伐任其縦舎必將

喜怒変常愛憎改意不淂不作法以齊之宣衆以令之所犯當條

則斷之以律疑不能決則讞之上府故淂萬民以察天下以治

聖人製法非不善也古不可施扵今今人所作非能聖也𠯁以周

扵用所謂𮗚民設敎遭時制冝謂此道也 若吾子之言 正義

曰若如也誠如吾子之言也 吾以救卋也 正義曰當時鄭國

大夫邑長蓋有斷獄不平輕重失中故作此書以令之所以救當

卋也 注象𩔖至致災 正義曰作刑書以示民敎民使爭罪故

謂之爭辟火出而象之𩔖也謂以𩔖相感而致災也同氣相求𧰼

易文言文也周禮司爟雲季春出火民咸従之季秋內火民亦如

之鄭玄雲火所以用陶冶民隨國而爲之是火星未出不淂用火

今鄭大未出而用火以鑄䁀及火星出則相感以致災服虔雲鑄

䁀蔵爭辟故今出火與五行之火爭明故爲災在器故稱蔵也

注周禮大夫三獻正義曰周禮卿五獻大夫三獻故鄭注掌客

爵卿也饔餼五牢爵大夫也饔餼三牢獻視饔餼之數故言大夫

三獻也若依古禮大小國之卿皆五獻大夫三獻故聘禮侯伯之卿

出聘饔餼五牢獻同饔餼之數至春秋之時唯大國淂從古禮

故昭元年鄭人享趙孟注云朝聘之制大國之卿五獻其次國以

下卿則従大國大夫之禮故今武子云淂貺不過三獻周禮無此

文大行人云上公九獻侯伯七獻子男五獻獻各如其命數典命

雲公侯伯之卿皆三命知其當三獻也大夫卿之㧾名故注云三

獻也 今豆有加 正義曰上言加籩此言豆者籩豆並加互舉

其一也 寡君猶未敢正義曰魯侯爵禮當七獻上文唯言享

有加籩止知加於常禮不知幾獻籩豆未必過七獻也言寡君

猶未敢當此者謙耳 詩曰至斯畏正義曰大雅板之篇凡伯

刺厲王之詩也言宗子之固惟若城也即謂宗子為城言宗人當

固之毋使此城傾壞傾壞則女獨矣女旣獨此必有所畏懼也

注共而有禮 正義曰見如見王是共也辭不敢見是禮也 不

樵樹不採蓻 正義曰不樵樹不伐樹以為樵不採蓺不採所種

之菜果 不抽屋不強匄正義曰服虔雲抽裂也言不毀裂所

舍之屋也匄乞也不就人強乞也 且弔敗也 正義曰如上注

不以敗告故不書而淂弔敗者本自為聘聞敗因弔之故言且也

士匄相士鞅 正義曰卋族譜以王正為雜人諸本及王肅薰遇

注皆作王正俗本或誤為士匄此人不當與士鞅之父同姓名而

為之介也 七年注曁與至可知正義曰曁與釋詁文也此直

言曁齊平不知誰與齊平穀梁傳雲以外及內曰曁謂此為魯與

齊平賈逵何休亦以為魯與齊平許惠卿以為燕與齊平服䖍雲

㐮二十四年仲孫羯侵齊二十五年崔杼伐我自爾以來齊魯不

相侵伐且齊是大國無為求與魯平此六年冬齊侯伐北燕將納

簡公齊侯貪賄而與之平故傳言齊求之也齊次於虢燕人行成

其文相比許君近之案經例即燕與齊平當書燕魯與諸侯平皆

言曁下三月公如椘𠦑孫婼如齊涖盟公不在國故齊無來者據

經言之賈君為淂杜則従許說也故兩載其說意従賈解其所疑

雲前年冬齊伐燕文接此春間無異事故不雲燕省文也又此年

稱齊曁燕平之月傳所舉經文知此是燕與齊平也釋例曰昭六

年冬齊侯伐北燕七年春而平冬春相接間無異事省文故不重

言燕猶桓五年冬州公如曹六年春因書寔來也傳以其不分明

故起見齊燕平之月以正之也 注公將至舊好 正義曰魯與

齊鄰公逺適椘慮其或來侵伐遣使與之盟㝷舊好也案經婼之

如齊在公如椘下杜言將適椘者𠦑孫婼非公命則不淂書經明

是公未發時命之公發後始去杜言將見此意 衛侯𢙣卒 正

義曰糓梁傳曰卿曰衞齊𢙣今曰衛侯𢙣此何爲君臣同名也君

子不奪人名不奪親之所名重其所以來也王父名子也注云不

奪人名明臣雖𣣔改君不當聽也君不聽臣易名者𣣔使人重父

命也父受名於王父王父卒則稱王父之命名之曲禮雲卒𡘜乃

諱鄭玄雲敬鬼神之名也生者不相辟名衛侯名𢙣大夫有石𢙣

君臣同名春秋不非謂此事也然則此君卒𡘜之後臣當辟其諱

曲禮雲君子已孤不更名當舎名而稱字 注元年大夫盟於虢

正義曰虢會不盟而言盟者令尹圍請讀舊書加於牲上雖不爲

載書亦以名告神與盟同也 傳齊求之也 正義曰傳雲齊求

之自言其平之意下雲盟於濡上是其平之事也下言齊侯次於

虢燕人行成則是燕先發意而言齊求之者齊若志在伐燕不當

在竟久次久次而不行即是求之之狀也燕必知其意乃行成耳

注濡水至易水 正義曰今案髙陽無此水也水源皆出於山其

出平地皆是山中平地燕趙之界無泉出者未知杜言何所案據

注瑤玉至玉爵正義曰孔安國尚書傳雲瑤羙石此雲瑤罋王

櫝與玉別文亦似非玉杜以瑤為玉者詩毛傳雲瓊瑤羙玉則瑤

之為物在玉石之間與玉小別故或以為石或以為玉瓊是玉之

羙名詩以瓊瑤為玉故毛言羙玉耳周禮⿰酉𬐚 -- 醢人王舉則共醢六

十罋以齊⿰酉𬐚 -- 醢菹臡實之則罋是小器當以瓦為之以瑤為罋故

為寳也論語雲亀玉毀於櫝中是櫝為盛物之匱也明堂位雲

爵夏后氏以琖殷以斝周以爵鄭玄雲斝畫禾稼也斝是爵名

文承玉櫝之下明亦以王為之言耳者蓄此器旁有耳若今之柸

故名耳注析羽至扵軫 正義曰析羽為旌周禮司常文也鄭

玄雲析羽皆五采繫之扵旞旌之上所謂注旄扵干首也凡九旗

之帛皆用絳然則干首有羽羽爲旌名遂以旌爲旗稱其垂至軫

者謂游至軫非羽至軫也禮緯稽命徴雲禮天子旗九刄曳地諸

候七刄齊軫大夫五刄齊較士三刃齊首周禮節服氏袞冕六人

維王之大常鄭玄雲王旌十二旒兩兩以縷綴連旁三人持之禮

天子旌曵地杜以椘雖僭號稱王未必即如天子不應建大常旌

曵地故以諸侯解之言王旌游至於軫謂椘王旌也蓋建交龍之

旗而游至軫耳然諸侯之旌短於王旌二刄大夫旌亦短扵諸之

侯之旌二刄案周禮軫去地四尺較去軫並五尺五寸而禮緯雲

諸侯齊軫大夫齊較扵事爲疑不可知也 芋尹 正義曰芋是

草名哀十七年陳有芋尹蓋皆以草名官不知其故 天子至正

封正義曰莊二十一年注云略界也則此略亦爲界也經營天

下以四海爲界界內皆爲已有故言略有四海謂有四海之內也

天子界內天子自經營之故言經略也諸侯封內受之天子非已

自營故言正封謂不侵人不與人正之使有定分 詩曰至王臣

正義曰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雲溥天之下云云鄭箋雲

此言王之土地廣矣王之臣又衆矣何求而不淂何使而不行率

土之濵者地之形㔟水多於土民居水畔故云循土之涯也 王

臣至臣臺 正義曰文十八年傳雲舜臣尭者謂舜為臣以事尭

也此雲王臣公者謂上以下為臣文同而意異也公者五等諸侯

之㧾名環齊要略雲自營為厶八厶為公言公正無私也大夫者

夫之言扶也大能扶成人也士者事也言能理庶事也服虔雲皁

造也造成事也輿衆也佐皁舉衆事也隷隷屬於吏也僚勞也共

勞事也僕僕豎主蔵者也臺給臺下微名也此皆以意言

之循名求義不必淂本故杜皆略而不說 注僕區刑書名正

義曰引其言戒刑法知是刑書名也名曰僕區未知其義服虔雲

僕隱也區匿也為隱亡人之法也 注行善至汝水 正義曰文

王之法所以淂天下言行善法所以淂為天子也僕區之法所以

封汝言去盜賊所以大啓封疆也哀十七年傳曰彭仲爽申俘也

文王以為令尹實縣申息朝陳蔡封畛於汝是文王啓𭛌至汝

水 昔武至淵藪正義曰此在尚書武成篇也武王旣克殷㱕

至於豐乃陳伐紂之事告於諸侯言將伐之時以啇之罪告於皇

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今啇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是言天下罪人逋逃者以紂為主集而㱕

之如魚入深淵獸奔藪澤也 注宮室至城內 正義曰雜記雲

成廟則釁之路寢成則考之而不釁釁屋者交神明之道也鄭

玄雲言露寢生人所居不釁者不神之也考之者設盛食以之落

尒檀弓曰晉獻文子成室諸大夫發焉是也然則不釁似無祭而

杜言宮室始成祭之為落者以其言落必是以酒澆落之雖不如

廟以血塗其上當祭中霤之神以安之 日我至北望正義曰

日謂徃日也嬰齊與魯盟於蜀事在成二年共王之𥘉共王即

望魯朝故言徃日我先君共王引領北望也董遇注無日字謚法

旣過能改曰共 寵靈至貺矣 正義曰言開其恩寵賜以威靈

以及椘國以明受命於蜀之事不虛致令君之嘉惠於椘即是寡

君受貺矣 注祖祭道神正義曰詩云韓侯出祖仲山甫出祖

是出行必為祖也曽子問曰諸侯適天子與諸侯相見皆云道而

出是祖與道為一知祖是𥙊道神也周禮大馭掌馭玉路以祀及

犯軷王自左馭馭下祝登受轡犯軷遂驅之鄭玄雲行山曰軷犯

之者封士為山象以菩芻𣗥柏為神主旣祭以車轢之而去喻無

險難也又聘禮記雲出祖釋軷𥙊酒脯乃飲酒於其側鄭玄雲祖

始也行出國門止陳車𮪍釋酒脯之奠於軷為行始也詩傳曰軷

道祭也謂𥙊道路之神春秋傳曰軷渉山川然則軷山川之名也

道路以險阻為難是以委土為山或伏牲其上使者為軷祭酒脯

祈告也卿大夫䖏者於是餞之飲酒扵其側禮畢乗車轢之而遂

行是說祖軷之事也詩云取羝以軷謂諸侯也天子則以大故大

人云伏瘞亦如之鄭司農雲伏謂伏大以王車轢之是也大夫用

酒脯 注衛地至降婁正義曰周禮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

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是在地封域必當天星之分但古書亡失

鄭注保章氏引堪餘雲寅析木燕也𫑗大火宋也辰壽星鄭也己

鶉尾椘也午鶉火周也未鶉首𥘿也申實沈晉也酉大梁趙也戍

降婁魯也亥娵訾衛也子玄枵齊也丑星紀呉越也𥘿漢以來

地分天次娵訾衞也降婁魯也娵訾之次一名豕韋故云衛地豕

韋也三統歴娵訾𥘉日在危十六度立春節在營室十四度雨水

中終於奎四度也降婁𥘉日在奎五度驚蟄節在婁四度春分中

終於胃六度也此時周四月今二月故日在降婁但閨有前卻不

知日在何度而食也言去衛地如魯地蓋始入降婁之𥘉耳 詩

所至不臧 正義曰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十月之交朔月辛

𫑗日有食之亦孔之醜注云日爲君辰爲臣辛金也𫑗木也又以

卯侵辛故甚𢙣也又雲彼月而食則維其常此日而食於何不臧

詩作此此雲彼者師讀不同也 對曰至之災 正義曰士文伯

縁公之問設𭄿戒之辭言人君爲政不善可以感動上天則自取譴

責於日月之災以日食之災由君行之所致也昬義雲天子聽男

敎後聽女順天子治陽道後治隂德是故男敎不脩陽事不淂適

見扵天日爲之食婦順不脩隂敎不淂適見扵天月爲之食此傳

彼記皆是𭄿戒辭耳日月之會自有常數每扵一百七十三日有

餘則日月之道一交交則日月必食雖千𡻕之日食皆豫筭而盡

知寧復由教不脩而政不善也此時周室微弱王政不行非復能

動天也設有天変當與天下爲災何獨衛君魯卿當其咎也若日

食在其分次其國即當有咎則每扵日食必有君死豈日食之𡻕

常有一君死乎足明士文伯言衞君魯卿之死不由日食而知矣

人君者位貴居尊志移心溢或滛恣情慾壞亂天下聖人假之神

靈作爲鑒戒夫以昭昭大明照臨下土忽爾殱亡俾晝作夜其爲

怪異莫斯之甚故鳴之以鼔柝射之以弓矢庶人奔走以相従

夫馳騁以告衆降物辟寢以哀之祝幣史辭以禮之立貶食去楽

之數制入門廢朝之典示之以罪己之冝敎之以脩德之法所以

重天変警人君也天道深逺有時而驗或亦人之禍釁偶與相逢

故聖人淂因其変常假爲𭄿戒知逹之士識先聖之幽情中下之

主信妖祥以自懼伹神道可以助教不可專以爲教神之則惑衆

去之則害冝故其言若有若無其事若信若不信期扵大通而己

卋之學者冝知其趣焉注前汝至𣏌田正義曰下雲君之在

椘於晉罪也知晉人以此故復來治𣏌田也宋之盟雲晉椘之従

交相見今復恨者於時不逆椘意為此盟耳私心不𣣔諸侯向椘

又無辭可以禁之故內懐恨而治其田 使長鬛者相 正義曰吳

椘之人少鬚故選長鬛者相禮也 注大屈弓名 正義曰賈逵

雲大屈寶金可以為劒大屈金所生地名服䖍雲一曰大屈弓名

魯連書曰椘子享魯侯扵章華之臺與大曲之弓旣而悔之蒍

啓疆見魯侯魯侯㱕之大屈即大曲之 今夢至寢門 正義曰

諸本皆作熊字賈逵雲熊獸也說文雲熊獸似豕山居冬蟄釋獸

雲羆如熊黃曰文孫炎引書雲如熊如羆則熊似羆似豕之獸即

今之所謂熊是也釋獸又雲熊虎醜其子狗李巡曰熊虎之𩔖其

子名狗則熊獸似虎非熊也又釋魚雲鼈三足能樊光曰鼈皆四

足今三足故記之彼是鼈之異狀張衡東京賦雲能鼈三趾梁主

雲鮌之所化是能鼈也若是熊獸何以能入羽淵但以神之所化

不可以常而言之若是能鼈何以淂入寢門先儒旣以為獸今亦

以為熊獸是也汲冢書頂語雲晉平公夢見赤熊闚屏𢙣之而有

疾使問子産言闚屏牆必是獸也張𠦑皮論雲賔爵下華田鼠上

騰牛哀虎変鮌化為熊久血為燐積灰生蠅傅玄潛通賦雲聲伯

忌瓊瑰而弗古兮晝言諸而員終嬴正沈璧以祈福兮鬼告凶而

命窮黃母化而為黿兮鮌殛変而成熊二者所韻不同或疑張𠦑

為能著作𭅺王劭雲古人讀雄與熊者皆於𨹧反張𠦑用舊音傅

玄用新音張𠦑亦作熊也案詩無羊與正月及㐮十年衛卜禦寇

之繇皆以雄韻𨹧劭言是也 注鯀禹至見祀 正義曰𥙊法雲

夏后氏禘黃帝而郊鯀言郊祭天而以鯀配是夏家郊祭之也殷

周二代自以其祖配天雖復不以鯀配郊鯀有治水之㓛又通在

群神之數並亦見祀通夏卋為三代祀之也𥙊法又曰夫聖王之制

祀也能禦大菑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鯀鄣鴻水而殛死禹能

脩鯀之㓛非此族也不在祀典是言鯀有大㓛而歴代祀之也祭

法又雲有虞伐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尭夏后氏亦禘黃帝

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𡨋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

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家語子羔問曰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

虞夏祖宗異代者孔子曰殷周祖宗其廟可以不毀則其他所祖

宗者㓛德不殊雖在異代亦可以無疑矣周人愛召公猶敬其樹

況祖宗其㓛德而可以不尊奉其廟㢤注言周至群神 正義

曰祭法曰有天下者祭百神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祭

然則鯀非晉地之神晉人不合祭之也但周室旣衰晉為盟主淂

佐助天子祭祀群神故不祀鯀而鯀為崇也晉語說此事雲昔者

鯀違帝命殛之於羽山化為黃熊以入於羽淵實為夏郊三代舉

之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𩔖則紹其同位今周室少卑晉實継之

其或者未舉夏郊邪宣子以告祀夏郊董伯為屍五日晉侯疾間

是言晉當継周淂佐天子祀群神也僖三十一年傳雲相之不享

於此久矣非衞之罪也祀鄫何事然則杞是夏後自當祀相衛不

祀相而晉祀鯀者相無㓛唯子孫當祀鯀則列在祀典天子祀之

故晉継周當祀鯀 祀夏郊正義曰言祀夏家所郊者故注云

祀鯀方䁀正義曰服䖍雲䁀三足則圓四足則方 注傳言

至不諒正義曰貞而不諒論語文也貞正也諒信也叚受晉邑

卒而㱕之正也知宣子𣣔之而言畏懼後禍是不信也 注公孫

叚豐氏黨正義曰劉炫雲叚即豐氏當言駟氏黨字之誤以規

杜氏今知非者叚爲豐氏傳有明文杜旣注傳無容不委蓋後人

轉寫之誤劉君雖規未必是杜之失 子産至圖說正義曰言

立公孫泄者所以解說民心也伯有作亂而死不應立其後祀今

立良止民必怪之爲伯有之身無義立後而圖謀自解說扵民也

解說者以子孔良霄俱𬒳誅殺今並立二人言若國家自以大義

存誅絶之後不爲妖鬼立良止也以此解說民心 従政至媚也

正義曰反之謂反正道也媚愛也従其政事治國家者有所反於

正道以取民愛也反正道者子孔誅絶扵道理不合立公孫泄今

旣立良止𢙢民以鬼神爲惑故反違正道兼立公孫泄以取媚於

民令民不惑也叚與帶之卒自當命盡而終耳未公必良霄所能殺

也但良霄爲厲因此恐民民心不安義須止遏故立祀止厲所以

安下民也何休膏盲難此言孔子不語怪力亂神以鬼神爲政必

惑衆故不言也今左氏以此令後卋信其然廢仁義而祈福於鬼

神此大亂之道也子産雖立良止以託継絶此以鬼賞罰要不免

扵惑衆豈當述之以示季末鄭玄荅之曰伯有𢙣人也其死為厲

鬼厲者隂陽之氣相乗不和之名尚書五行傳六厲是也人也體

魄則降知𰚾在上有尚德者附和𰚾而興利孟夏之月令雩祀百

辟卿士有益於民者由此也為厲者因害氣而施災故謂之厲鬼

月令民多厲疾五行傳有禦六厲之禮禮天子立七祀有大厲諸

侯立五祀有國厲欲以安鬼神弭其害也子産立良止使祀伯有

以弭害乃禮與洪範之事也子所不語怪力亂神謂虛陳靈象於

今無驗也伯有為厲鬼著明若此而何不語乎子産固為衆愚將

惑故並立公孫泄雲従政有所反之以取媚也孔子曰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子産達扵此也 人生至曰魂 正義曰人稟五常

以生感隂陽以𤫊有身體之質名之曰形有噓吸之動謂之為氣

形氣合而為用知力以此而彊故淂成為人也此將說滛厲故逺

本其𥘉人之生也始変化為形形之𤫊者名之曰魄也旣生魄矣

魄內自有陽氣氣之神者名之曰魂也魂魄神靈之名本従形氣

而有形氣旣殊魂魄亦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附形

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

附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是魄在於前

而魂在扵後故云旣生魄陽曰魂魂魄雖俱是性靈但魄識少而魂

識多孝經説曰魄白也魂芸也白明白也芸芸也形有體質取

明白為名氣唯噓吸取芸動為義鄭玄祭義注云氣謂噓吸出

入者也耳目之聦明為魄是言魄附形而魂附氣也人之生也魄

盛魂彊及其死也形消氣滅郊特牲曰魂氣㱕於天形魄㱕於地

以魂本附氣氣必上浮故言魂氣㱕於天魄本㱕形形旣入土故言

形魄㱕於地聖王縁生事死制其𥙊祀存亡旣異別為作名改生

之魂曰神改生之魄曰鬼祭義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

盛也合鬼與神敎之至也死必㱕土此之謂鬼其氣發揚於上神

之著也是故魂魄之名為SKchar神也檀弓記延陵季子之哭其子云

肉㱕復於士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爾雅釋訓雲SKchar之為言

㱕也易繫辭曰隂陽不測之謂神以骨肉必㱕於工故以㱕言之

魂氣無所不通故以不測名之其實鬼神之本則魂魄是也劉炫

雲人之受生形必有氣氣形相合義無先後而此雲始化曰魄陽

曰魂是則先形而後氣先魄而後魂魂魄之生有先後者以形有

質而氣無質㝷形以知氣故先魄而後魂其實並生無先後也

注陽神氣也 正義曰以形有質故為隂魂無形故為陽旣以化

表形故以陽見氣氣為陽知形為隂互相見也 用物至魄彊

正義曰魂旣附氣氣又附形形彊則氣彊形弱則氣弱魂以氣彊

魄以形彊若其居髙官而任𫞐勢奉養厚則魂氣彊故用物精

而多則魂魄彊也 注物𫞐𫝑正義曰物非𫞐勢之名而以物

為𫞐勢者言有𫞐𫝑則物能備物謂奉養之物衣食所資之㧾名

也  是以至神明正義曰此言従微而至著耳精亦神也爽

亦明也精是神之未著爽是明之未昭𫞐𫝑重用物多飬此精

爽至扵神明也 従政三卋 正義曰子良子耳良霄三卋皆為

卿注相尚至以酒 正義曰相尚以奢食無度也相困以酒飲無

度也 罕朔殺罕魋 正義曰公孫鉏子展之弟展生子皮鉏

生罕朔朔是子罕之孫禮謂之従父昆弟 使從嬖大夫 正義

曰子産數㳺椘雲子晳上大夫女嬖大夫不尊貴也則晉之嬖大

夫亦是下大夫子産雲朔亞大夫也今晉侯使朔為下大夫故杜

云為子産故使降一等不以罪降 詩曰至急難 正義曰小雅

常棣之篇也以䳭鴒之在原喻兄弟之急難也䳭鴒水鳥也今而

在原失其常䖏飛則鳴行則搖不能自舎也喻人當居平安之卋

今有兄弟在急難相救之情亦不能自舎也但鳥有飛行可言人

之不能自舎無狀可言耳 注䳭鴒鸚渠 正義曰釋鳥文郭璞

曰雀屬 注陟登至哀策 正義曰陟登恪敬釋詁文也周禮所

雲上帝皆是天也如今之哀策者漢魏以來賢臣旣卒或贈以本

官印綬近卋或更贈以髙官襃德敘哀載之於策將葬賜其家以

告柩如今之哀䇿謂此也 注二圉至命者 正義曰案周本紀

髙圉是公劉玄孫之孫高圉生亞圉亞圉大王亶父之祖也並為

殷之諸侯今王追命襄公而雲不忘二圉知其亦是受殷王追命

此杜以意言耳二圉之受追命無文也 注孔丘年三十五正義

曰當言三十四而雲五蓋相傳誤耳 注孔子六代祖 正義曰

家語本姓篇雲宋泯公熈生弗父何何生宋父周周生卋子勝勝

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其後以孔為氏也孔父生木金父金父

生皐夷父夷父生防𠦑防𠦑辟華氏之偪而奔魯生伯夏伯夏生

梁紇梁紇即生孔子也 饘於至余口 正義曰釋言云餬饘也

郭璞雲糜也又雲鬻糜也孫炎曰淖糜也然則餬饘鬻糜相𩔖之

物稠者曰糜淖者曰鬻餬饘是其別名將糜向口故曰以餬余口猶

今人以粥向帛黏使相著謂之餬帛 注聖人至考父 正義曰

聖人謂殷湯也不當卋謂不淂在位為國君也上文具言考父之

德知此聖人之後有明德而不淂在卋當大位者止謂正考父也

旣是聖人之後而又有明德身無貴位必慶隆子孫故言其後必

有逹人謂知能通達之人於夫子身為大夫乃稱夫子此時仲尼

未仕不得稱為夫子以未仕之時為仕後之語是丘明意尊之而

失事實陳𢘆未死言謚亦此𩔖也 注南宮敬𠦑正義曰說南

宮氏也敬謚也𠦑字也又字容也字括也名譏一名縚 詩曰至

事國正義曰小雅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已勞於従事而

不淂飬其父母焉或燕燕居息燕燕安息貌或盡瘁事國盡力勞

病以従國事此作憔悴蓋師讀不同 歳時日月星辰 正義曰

釋天雲載歳也夏曰歳周曰年李巡曰載一歳莫不覆載也孫炎

曰四時一終曰歳取歳星行一次也年取年榖一熟是言歳即年也

時謂四時春夏秋冬也曰謂十日従甲至癸也月従正月至十二

月也星二十八宿也辰謂日月所會一歳十二會従子至亥也周

禮馮相氏掌十有二歳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

位謂此六物也大歳所在十二年始帀故為十二歳 辰而莫同

正義曰東南隅有辰也大火謂之辰也又有日月之會辰也又北

方有辰星也日月會謂之辰者辰時也言日月聚會有時也 故

以配日 正義曰言辰無常所分在十二以十幹配之明非一所

也 注夢時元未生 正義曰知者傳曰婤姶生孟縶即雲成子

夢若已生訖當雲婤姶生孟縶及元然雲孔成子夢說夢以下且

乃雲晉韓宣子聘歳生元明未生也 之足不良 正義曰當斷

以下原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