晩翁集/卷四
附錄
編輯從宦實記
編輯壬申冬。英宗大王有非常之敎。仍幸私邸。擧朝焦遑。屢日庭請。未蒙賜接。鶴駕冒雪露次。亦未蒙兪。公時以北部奉事。夜半勸起坊民。齊䟽號籲。至有他日堯齡倦勤之時。敢不將順等語。自上特賜嘉尙。仍賜坊民饋粥。仍令坊民掃雪於鶴駕所住之庭。旋又特許回鑾。
己卯閏六月二十五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諭善徐志修,左翊善尹坊,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八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贊善鄭光漢,右從史徐命瑞。〉
七月初一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尹坊,右從史徐命瑞。〉
初八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右贊讀鄭晩淳,右從史徐命瑞。〉
十四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右諭善金陽澤,左翊善任㻐,右從史徐命瑞。〉
十七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右翊善李福源,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諭善徐志修,左贊讀李普溫,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三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諭善徐志修,左贊讀李普溫,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六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右翊善李福源,右從史徐命瑞。〉
八月初九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十二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諭善徐志修,左贊讀李普溫,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四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諭善徐志修,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三十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諭善徐志修,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九月二日。
王世孫閣下別召見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初三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初五日。
王世孫閣下別召見于謹獨閤。〈左贊讀李普溫,右從史徐命瑞。〉
初六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贊讀李普溫,右從史徐命瑞。〉
初八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贊善鄭光漢,右從史徐命瑞。〉
初九日。
王世孫閣下別召見于謹獨閤。〈右諭善金陽澤,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一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三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右翊善李福源,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四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六日。
王世孫閣下別召見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十月初一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贊讀李普溫,右從史徐命瑞。〉
初二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右翊善李福源,右從史徐命瑞。〉
初四日。
王世孫閣下別召見于謹獨閤。〈左贊讀李普溫,右從史徐命瑞。〉
初五日。
王世孫閣下別召見于謹獨閤。〈左贊讀李普溫,右從史徐命瑞。〉
初六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右諭善金陽澤,左贊讀李普溫,右從史徐命瑞。〉
初七日。
王世孫閣下別召見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十一月初一日。
王世孫閣下別召見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初二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右諭善金陽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初三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十四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十五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十六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十八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右諭善金陽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十九日。
王世孫閣下別召見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二日。
王世孫閣下別召見于謹獨閤。〈右諭善金陽澤,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三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九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十二月二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初四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二十八日。
王世孫閣下別召見于謹獨閤。〈右諭善金陽澤,左翊善朴聖源,右從史徐命瑞。〉
庚辰正月十一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贊讀李徽中,長史徐命瑞。〉
十二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贊讀李徽中,長史徐命瑞。〉
十三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贊讀李徽中,長史徐命瑞。〉
十四日。
王世孫閣下召見講官于謹獨閤。〈贊讀李徽中,長史徐命瑞。〉
十五日。
王世孫閣下講小學于謹獨閤。〈贊讀李徽中。長史徐命瑞。〉
命瑞進伏白於閣下曰。自前夏出入講學。今猶未盡小學篇。中間停講日多之故也。小人當移外司。若聞三月內訖講。則下懷欣悅。無間於禁直之時矣。王世孫嘉納焉。
庚辰正月。上命王世孫侍講於崇文堂。公以衛從司右從史。侍王世孫入侍。上命世孫講小學書題及題辭。講官陳文義訖。上又命公亦進文義。公進伏曰。講官已詳陳。別無更陳。而第伏念小學一部之旨。莫先於愛親二字。故書題,題辭。亦皆以此爲首。若於此服膺而不忘。則自此以下如明倫敬身之道。孰非流出於愛親之心也。身者親之枝也。敬其身。是愛其親之義也。且堯舜之道。孝悌而已。況今王世孫侍大小朝。尤當篤行而服膺者也。上以公語約而辭簡。旨要而義明。大加稱賞曰。小學之書。實難易知。若欲詳細煩說。則沖幼之年。何以領畧乎。如爾所陳。可以易曉矣。仍顧王世孫曰。此言甚好。須記有而勿忘也。又敎曰。是故桂坊徐宗鎭之從子也。予於徐宗鎭。資益甚多。尙未忘也。今此人復爲汝從史。卽予故人之子也。可貴也。命承旨仍書傳旨。使之六品調用。上又敎公曰。汝以愛親二字勉予世孫。予則以愛民二字勉汝。汝不久爲守令。守令薦則予自爲之。聞守令所居之室謂之東軒。汝臥東軒。須愛吾民也。其後牲署地部。連承特點。
庚辰七月二十七日。溫幸時。公以地部郞。爲修理及糧餉。馳詣溫陽。自果川已皆指揮修理。而自上敎以行宮正殿則是列朝所御之所。凡所儀節異等。依舊封鎖。而正殿外有別堂。是予潛邸時隨駕。以內院提擧。入處所御之所也。其塗褙鋪陳。予於庚午溫幸時見之。則尙今不渝。仍令以前排修理爲敎。故公一遵上敎。及時修理。復出祇迎於境上。睿駕入行宮後下令於公曰。正殿奉審後依前封鎖。而來此別堂則鋪陳凡節。是大朝潛邸時所御也。尙今不渝而所重在焉。彼掖隷輩無難踐履。心甚未安。若得白席以覆其上則似好。何以則可得乎。公對以有所待令。請令匠手見樣飾緣以入矣。令曰何用飾爲。立立鋪之爲可。令曰。戶曹郞官自當善事。堂上則不必留此。使之明日上去。令於公曰。軍兵遠役甚勞。凡於放糧之際。必使從厚。毋使見飢爲可。又令於公曰。聞軍兵不謹。馬逸蹵田畝。田夫小兒失農落莫雲。太一石可得給乎。又令於公曰。聞一老嫗爲賣餠。而爲陣中兵馬所蹵失利雲。欲給小豆一石。而小豆非糧餉所掌。何以則可得乎。公對以地方官可以得之。本道監司方在此。下令則似可得之矣。卽令道伯覓給。又令於公曰。聞此距不遠之地。有一斗屋。只有一老嫗病臥。不炊已幾日雲。甚可矜惻。須以數斗米數緡錢傳給似好矣。公並卽擧行。軍民懽悅爭頌睿德之仁明也。一日下令於侍臣曰。聞隨駕金吾郞。有見星之行者雲。可慘矣。誰能相助護送否。公得聞此令。始知趙德浩奔喪而素無雅分。卽修單賻問。備助糧費及二隷護送。及還宮時。下令於公。使之奉審行宮。親檢封鎖。追後扈駕。未及水原。秋潦急下。峽水大至。梧木川橋梁漲溢。駕到川南。無以前進。下令曰。露次經宿。決無是理。退舍旅店。亦甚不可。橋梁雖漲。多發游水軍以渡之外。恐無他道。隨駕諸臣。罔知攸宜。公謂分內局提調趙雲逵曰。此距禿石山城不遠之地。而雖甚狹陋。猶是公廨。似無不可暫御之義。請先詣修掃。以爲經宿。而待水退之地便好。盍以此仰達。諸臣果以此仰達。得蒙兪音。仍詣山城。急急修掃經宿。翌朝水退。而睿駕穩涉。時宿雨快晴。旭日新升。露晞樹杪。瑞靄初捲。管籥緩節。川嶽肜洩。髧髫騈塡。擧忻相慶。鶴駕至紅箭門外。按轡勿驅。左右回眄。日表有喜。藹然可掬。今上朝立石禿鎭。以記駐蹕之蹟。
庚辰十二月。上以太廟萬年之基。永寧殿繼建之址東邊。無立室之地。令戶禮判奉審基址。以爲變通之地。再次周審。終未得變通之方。自上深以爲慮。以爲國祚將期緜遠。寧有是理。戶判請與本曹郞官。更往奉審。公詣太廟。相與奉審。而又不得變通之方。諸人先退欲歸奏。而無辭爲悶。蓋永寧殿先建中一室。其後左右翼室。次次繼建。卽今左翼室所建之地。已迫於靑龍砂角下。若欲復建則將拓毀靑龍砂角。故以是爲拘。更無他道。公獨自更審。左右較挈。繩尺度量。始得繼建之方。請諸人與之商論而圖形。入對詳陳。自上大加稱賞。至謂之此眞可爲別例房之材也。自此國祚可期無疆。今去世孫孫行之代。始可繼建。而左右繼建則將爲幾百年乎。仍敎以汝尙未決科。甚可惜。今則仕宦之際。老儒必難講工。如春塘臺卽日唱榜之科。須着實觀之可也。又敎曰。汝雖未爲科。今日行文官之役何妨。仍令行史官傳命之役。凡三次出入。又語及廟內左右位次。召問殿僕。而使公傳命。公詳擧位次。以問以對。上曰。汝旣詳審。不必問於殿僕也。予幾年廟內行事。而猶未得詳審記有。汝則聰明過人也。仍命元朝當展謁太廟。伊時汝入廟中。親執圖形。指示爲好矣。元朝展拜時。公持圖入侍。詳陳䂓畫。上屢加嘉奬。仍命以圖奉安於望廟樓中矣。今移藏於儀仗庫內雲。
辛巳正月。以末擬除宜寧縣監。以愛民軒揭號東軒。縉紳知舊以詩榮之。
壬午三月。公在宜寧時。兼管晉符。賑政方張。而飢口多漏。民情煎嗷。公一邊査抄。一邊親閱。一日內加付二千餘口。監司黃仁儉題其狀曰。二千口一日加付。何其力量之大也云云。賑穀不足。還戶之民。又加請加分。情實遑急。庭訴塡門。夜以繼日。公又請於繡衣金鍾正。以爲往復營門。爲先便宜從事。然後可救此急。庶免溝壑。繡衣亦目見其急。心固然之。而猶難犯禁。欲於復命後仰請。公曰若遲待復命。則民已塡壑矣。得之何益。爲繡衣行便宜。而罰不過罷職。數日後以侍從望爲艱請敍則妥帖矣。輕重何如萬民之塡壑耶。繡衣乃許之。復命後果以犯禁特罷。亦蒙嘉奬。不久又特敍。明年又以金鍾正爲繡衣。來過宜寧。仍與語及前事。而戲曰今年爲宜民。可能復行否。繡衣答以馮婦攘臂。決非可爲。相與大笑。此實近來爲守宰士大夫間罕聞之美。而可見公急民之心。不以鄰邑而小忽也。○以道伯純褒。至蒙準職除授之敎。
壬午三月十三日。圓點儒生殿講時。進士徐命珪進講禹貢。誦至數三州。上擊節玩聽。大加褒賞曰。神通神通矣。仍俯詢此誰也。參考官鄭光忠對曰。此是故南原府使宗鎭之姪。今宜寧縣監命瑞之弟也。上曰。然乎然乎。貴哉貴哉。汝兄爲從史時。以愛親二字講勉世孫。予以守令愛民之意勉之矣。必不忘也。對曰臣兄安敢忘聖敎乎。果以愛民爲治。故殿最以初政愛民書之矣。上曰然乎。善書殿最矣。
癸巳。公爲司禦。每登書筵。論辯講義。必移晷而罷。脫直則必下令於講官。問徐司禦何當入直。予與安鼎福語則習於經傳。與〈忘未記〉語則熟於史記。而與徐司禦言經史。俱嫺甚好矣。從近入直似好矣。
乙未十二月。以旌善郡守辭朝時。英宗大王於靜攝中引見。仍書姓名於屛風爲敎。丙申春。繡衣以善治首褒。夏道伯又褒啓。丁酉及己亥。道伯連爲褒啓。丁酉秋。又有繡衣純褒首啓。
丁酉。公以旌善郡守。因公上來。見薴閤〈命善〉。則薴閤曰前後三次從容筵接之時。自上每謂旌善爲卿再從乎。聞其爲治誠至善雲。可感矣爲敎。實於弟大榮光也。聖明之燭。豈不盛乎云云。
甲辰。公以文孝世子桂坊。入侍於明政殿時。上引見。謂諸臣曰。是予最初衛從司從史。而又爲世子初設桂坊。甚稀異事也。素文章之士也。其自任以文章耶。仍敎公曰。崇文堂侍講文義。詳載於弘文舘誌。其聞之乎。公以未及聞知爲對。上曰。已使採錄。須求見也。公對以謹當求見矣。
甲辰七月。自上特命兩銓。以公爲翊衛。冊禮罷後。上曰。是予冊封時從史。而三十三年後。今爲世子冊封時翊衛。此四百年所無之事。宜施所無之賞典。特除僉知中樞府事。使之帳前謝恩。
以彥陽公配位竹山安氏四祖。廣攷未得。闕而不載。後十年甲辰。九代孫命瑞得李三灘承召文集而閱之。見其所製淮陽府使安公墓碣。載女婿彥陽公姓諱。始得甚詳。於是乙未譜中甲編第二板。補錄改刊。嗚呼。爲徐氏子孫者。若皆以追補系派之闕遺爲心。則安知少尹公以下五世之軼譜。又得追補如今日也哉。姑記於此。以勖後之雲仍雲。
庚戌正月。以年至陞嘉善。六月因邦慶。特陞嘉義。傳曰。老職之逐日開政差出。雖出於尊年之義。公器亦不可不念。亞堂佐貳。雖不強令人人皆爲。而至於陰嘉善徐命瑞。卽予衛從司舊僚。又以桂坊行公。亦異於他家人。旣經同知。亦足爲履歷。卽令今日政。摠管擬入。其後謂大臣曰。此予冊封時從史。入仕先朝。多有效勞於顯隆園。又爲文孝世子桂坊。實三朝舊臣。而且文章士也。所以不可忘也。其後五拜摠管。而皆以低擬及前望。又以宗宰及寶劒守宮望筒入。則輒皆蒙點。甲寅。又因邦慶加資知中樞都摠管。一日內。並蒙恩點。
賜祭文乙卯致祭
編輯〈知製敎李庚運製進〉
高年散班。昔日從史。崇文講義。昭載館誌。度支爲郞。隨事通明。獻圖廟址。奉蹕禿城。南麾東紱。嘉乃懋績。復入雷肆。益資淹博。特命緋玉。舊僚之故。耆德超秩。樞堂摠府。宗宰寶劒。庸示眷遇。玆擧禮典。伻官以侑。